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078079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财政学教学大纲.docx

财政学教学大纲

 

《财政学》教学大纲

PublicFinance

课程编号:

Z21207

开课学期:

第三学期

本课程总学时:

32

学分:

2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经管学院国贸系

二00七年七月

《财政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财政学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

经济管理类

总学时数:

32

学分:

2学分

编制部门:

经管学院国贸系

编制/修订日期:

2007、7

一、课题的性质与任务

《财政学》是普通高校大学本科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经济学和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重要的基础课。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及政府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财政在社会主义经济生活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加强。

通过财政学这门课的学习,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和理解财政基本规律,即国家生财、聚财、用财三财之道的规律和宏观财政政策的具体原理,理解与政府有关的诸多经济现象和经济政策,为更好地学习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提高学生分析经济现象,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基本掌握财政的基本规律、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用所学知识解释说明经济生活当中所存在的系列财政现象,为将来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观点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教学方法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与新理论、新政策、新形势相衔接。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章次

内容

课内学时分配

第一章

财政概论

4

第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3

第三章

税收原理

3

第四章

税收制度

6

第五章

国债与国债制度

2

第六章

财政支出总论

2

第七章

购买性支出

4

第八章

转移性支出

4

第九章

国家预算

2

第十章

财政管理体制

2

合计

32

第一章财政概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了解财政的产生与发展、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财政本质、财政职能等财政基本知识,逐步理清“三财之道”的规律,并为后续学习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财政的产生与发展

本节主要讲授财政现象、财政的产生与发展、财政的概念。

第二节市场失灵与政府失效

本节主要讲授“市场失灵”、“政府失效”、财政的必要性。

第三节财政与经济的关系

本节主要讲授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又反作用于经济。

(略讲)

第四节财政职能

本节主要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三、重点、难点

“市场失灵”、财政的必要性。

第二章财政收入概述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财政收入的不同分类、财政收入的原则、财政收入规模与影响因素,更进一步加深对财政与经济关系基本原理理解。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财政收入形式、构成

本节主要讲授财政收入的形式、财政收入的构成。

第二节财政收入的原则

本节主要讲授发展经济广开财源的原则、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原则、区别对待与合理负担的原则。

第三节财政收入的规模

本节主要讲授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我国财政收入现象的分析。

三、重点、难点

财政收入的原则。

第三章税收原理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中最为主要的收入。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掌握税收的基本理论知识,重点掌握税收的基本概念和特征、税制要素、税收的主要种类、税收原则、税收转嫁与归宿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税收概念和特征

本节主要讲授、税收概念、税收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税制要素与税收分类

本节主要讲授什么是税制、税制构成要素、税收分类。

第三节税收原则

本节主要讲授财政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简化原则。

第四节税负转嫁与归宿

本节主要讲授税负转嫁与归宿的定义、税负转嫁的条件、税负转嫁的形式。

三、重点、难点

税制构成要素。

第四章税收制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在学习税收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主要掌握我国的现行主要有哪些税种,明确各个税种的要素构成,掌握征收方法;并了解国际税收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流转类税收

本节主要讲授流转税的概念和主要特点、主要税种。

第二节所得类税收

本节主要讲授所得税的概念和主要特点、主要税种。

第三节资源类税收

本节主要讲授资源类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主要税种。

第四节财产税和行为税

本节主要讲授财产税、行为税。

第五节国际税收

本节主要讲授国际税收概念、税收管辖权、国际重复征税及其免除。

(略讲)

三、重点、难点

流转税的主要税种、所得税主要税种。

第五章国债与国债制度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了国债的基本内涵、特征、功能、种类和结构,国债制度、国债的负担与限度以及外债等基本内容。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债的基本知识,特别要了解我国的国债制度以及国债规模与规模的衡量指标体系。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国债概述

本节主要学习国债的定义、国债的特征、国债的功能、国债的种类和结构。

第二节国债制度

本节主要学习国债的发行、国债的偿还、国债市场、国债的规模。

第三节国债负担

本节主要讲授国债负担、国债限度。

第四节外债

本节主要学习外债的定义与范围、外债结构、外债规模。

三、重点、难点

国债的功能、国债的规模。

第六章财政支出总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首先要了解按不同标准对财政支出的分类;其次要明确财政支出的总量及支出结构;再次要要了解提高财政支出效益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政府采购。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财政支出的分类

本节主要讲授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按支出在再生产中过程的作用分类、按政府职能分类、按经济性质分类、按支出方式分类。

第二节财政支出的规模

本节主要讲授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动趋势、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第三节财政支出的结构

本节主要讲授我国财政支出结构的一般状况、影响财政支出结构的因素。

第四节财政支出的效益

本节主要讲授财政支出效益的内涵。

第五节政府采购制度

本节主要讲授政府采购的内涵及特点、政府采购制度的运行机制、政府采购制度的意义。

三、重点、难点

财政支出的分类、政府采购制度。

第七章购买性支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政府投资的必要性、财政农业支出的必要性、科教文卫支出的重大意义以及行政国防支出必要性;要掌握如何提高基本建设支出的效果、如何对事业经费加强管理、如何有效地控制行政管理费的增长、搞好国防支出的管理?

理解科教文卫支出的资金来源、了解行政国防支出的性质。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投资性支出

本节主要讲授财政投资性支出概述、基本建设支出、流动资金支出、农业发展支出。

第二节文教科学卫生支出

本节主要讲授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意义、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资金来源、文教科卫事业费的内容、文教科卫事业支出的预算管理方式。

第三节行政管理支出

本节主要讲授行政管理支出的增长及控制、行政管理支出的内容。

第四节国防支出

本节主要讲授国防支出的规模、国防支出的内容及管理。

三、重点、难点

财政投资性支出概述、基本建设支出、农业发展支出。

第八章转移性支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障的概念和主要内容,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筹集管理方式,掌握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了解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应如何完善;了解财政补贴的种类,财政补贴的渠道,掌握财政补贴的经济调节作用;掌握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的内涵和种类,了解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改革。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社会保障支出

本节主要讲授社会保障的概念、对象和主要内容、社会保障的资金来源和筹集管理方式、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

第二节财政补贴支出

本节主要讲授财政补贴的性质与特征、财政补贴的种类、财政补贴的渠道、财政补贴的经济调节作用、我国财政补贴改革。

第三节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

本节主要讲授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内涵和种类、财政补贴的种类、中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重建。

三、重点、难点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的内涵和种类。

第九章国家预算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预算的基本知识,特别了解我国政府预算的基本方法和组织程序。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国家预算概述

本节主要讲授国家预算的概念、国家预算的原则、国家预算的组成。

第二节国家预算的组织形式和分类

本节主要讲授国家预算的组织形式、国家预算的分类。

第三节国家预算的编制、执行与决算

本节主要讲授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审批、国家预算的执行和调整、国家决算。

第四节预算平衡

本节主要讲授财政收支平衡与财政赤字的界定、赤字预算的原因、弥补赤字的途径、财政赤字的效应分析。

三、重点、难点

重点是国家预算的分类、国家预算的编制和审批。

难点是政府预算的编制原则和编制方法。

第十章财政管理体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与实质、构成与内容,明确建立财政管理体制的原则,并了解预算外资金的现状与改革情况,为今后从事财经工作奠定坚实的相关知识基础。

二、讲授内容

第一节财政管理体制概述

本节主要讲授财政管理体制概念与实质、财政管理体制建立的原则、财政管理体制类型。

第二节财政管理体制的演变

本节主要讲授1980年以前的体制、1980年以来的体制。

(略讲)

第三节我国现行的财政管理体制——分税制

本节主要讲授分税制的概念、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与完善。

第四节预算外资金及其管理

本节主要讲授预算外资金的性质、特点和作用、预算外资金的范围、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三、重点、难点

分税制的概念、我国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主要内容、预算外资金的管理。

 

四、有关说明

(一)采用的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

这门课以课堂讲授为主,课下自学为辅,辅之以一定的课外作业。

在教室允许的情况下逐渐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

在讲授过程中,要区别主次,突出重点,注重基本理论特别是基础知识的教学;讲授要有一定深度,但教学内容防止过深过难;要求学生的自学与课堂讲授与结合起来;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教学与教学实验相结合,在讲授过程中,多举实例,以加深理解、增加常识、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测试内容与方法

测试内容包括所讲授的所有部分。

采用平时考核和课程考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其中:

平时成绩包括课后作业、课堂练习和考勤,占30%,期末考试占70%。

(三)其他

限于时间和与有关课程的衔接,财政监管不做要求,财政政策、国债主要自学,如闭卷考试则不做要求。

四、教学参考书

(一)教材

《财政学教程》何涛、李济广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二)主要参考书

1.《财政学》寇铁军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财政学》邓子基、邱华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财政学概论》申长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4.《财政与税收》李光龙主编,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

5.《财政学》陈共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财政学》梅阳主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大纲制定者:

李济广

大纲审定者:

大纲批准者:

200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