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4755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2.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docx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

初中语文诗词鉴赏之常考知识点

  一、考查对诗意的理解

  对诗词大意理解的考查,也就是对诗词主要内容的考查,是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对此内容的考查频率极高。

如2008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0题: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再如2009年河南中考语文试题中第21题:

“在下阙中作者运用两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查的都是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对诗意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对全诗名句的感悟。

  我们回顾初中阶段所学古诗词,就诗歌的主要内容、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可大致归纳如下:

  

  1.诗歌的主要内容有:

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

②咏物言志诗,通过所咏之物寄托诗人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而引发感慨。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等。

  

  2.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主要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乐观豁达的形象,如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慷慨悲壮的形象,如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5)忠心报国的形象,如苏轼的“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踌躇满志的形象,如辛弃疾的“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

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二、考查对语言的品味  

  诗歌中形象的塑造、感情的抒发,往往通过诗的语言来实现。

进行诗歌赏析,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住语言这个根本。

因此,考查对古诗词中准确、生动、传神的语言的品味,是近年来河南中考古诗赏析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语言品味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考查重点字词的精妙。

从遣词用语、修辞方法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诗句的含义。

(2)考查诗句蕴含的深意。

从作家作品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诗词曲在语言上所寄予的深意。

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诗词曲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

(3)考查诗词曲中的名言佳句。

从修辞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蕴含哲理、语言运用等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在复习中,我们不仅要熟背古诗词曲,还要结合一些诗句用心揣摩诗歌语言的以下特点:

(1)清新自然,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2)生动形象,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3)含蓄隽永,如“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4)言简义丰,如“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5)平实质朴,如“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6)简洁明快,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三、考查对写作技巧的分析  

  对分析技巧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

(2)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抒怀、寓情于景等。

(3)分析诗歌的结构形式,如层层深入、由景生情、卒章显志等。

(4)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如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等。

(5)分析诗歌的艺术风格,如朴素自然、雄浑奇拔、清丽明媚等。

  

  这里,我们对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做以简单归纳,希望在做分析诗歌写作技巧这一类题的时候加以灵活运用。

  

  1.诗歌表现手法  

  

(1)借景抒情。

如“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寓情于景,如: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托物言志:

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河落日圆“。

  

  (4)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5)虚实相生,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6)以小见大,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以乐景写哀情,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诗情画意,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运用典故,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10)运用修辞:

比喻“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对偶“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

  

  2.艺术风格  

  了解诗人的艺术风格,有利于把握他们在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各诗家在自己的创作实践中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例如: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豪迈飘逸,白居易的通俗易懂,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建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昌龄的雄健浑厚,高适、岑参雄浑奇拔,韦应物的清新典雅,韩愈的奇特新颖,李贺的忧郁激愤,元稹的艳丽浅近,刘禹锡的清峻明朗,李商隐的清丽俊逸,杜牧的含蓄绰约,李煜的伤感细腻,欧阳修的清丽明媚,范仲淹的苍凉悲壮,晏殊的明朗疏淡,苏轼的旷达豪迈,柳永的缠绵悱恻,黄庭坚的自然流畅,秦观的情真意切,李清照的婉约凄切,陆游的雄浑奔放,辛弃疾的气势雄壮。

  

  四、考查对诗歌文体知识和重要诗词人生平的掌握  

  对诗歌文体知识和重要诗词人生平的考查,在中考语文试题中从不单独命题,也不纯粹考一些死记的知识,但它灵活地穿插在诗词赏析题中。

初中语文诗词名句分类赏析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纵观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对古诗词考查的比重逐年增大,题型在传统的接句式默写的基础上越来越重视赏析,作为点睛之笔的诗词名句更是考查的重点。

现将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名篇名句分类整理、赏析汇编,备战中考,希望能给2010年中考学子有所帮助。

  一、抒情类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一反离别诗哀伤缠绵的格调,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乐观情绪。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以对偶句的形式,抒发了作者想要留住时光、留住美好事物,却又无可奈何的惜春伤时的情感。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俯视一切的心胸气魄。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诗人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也常用来形容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雄浑沉郁、苍凉悲壮,抒发了守边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思乡的情怀。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和对人们的美好祝愿。

  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诗人想摆脱愁思而又无法摆脱的苦闷心情。

  8.海日生残夜,江村入旧年。

通过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蕴含着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道理,也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9.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之情。

  10.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用暗喻的手法形象的表现了愁丝之纷繁难解,突出了那种只有内心知道却难以向外人言说的苦恼。

  1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展现了农家老夫妇的深厚感情和他们的舒畅心情,流露出作者的羡慕之情。

  1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借用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体现了作者抑郁不平的心情。

  1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借具体景象,将诗人因朋友离别而产生的无限怅惘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14.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以伤感的态度,表达出诗人对朋友强烈深挚的惜别之情。

  15.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借用比喻,巧妙的抒发了自己欲归不能的愁闷心情。

  二、言志类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表现了诗人为国家、民族的利益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的高尚情操。

  2.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给人以鼓舞。

  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深刻哲理。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作者要报效国家,渴望杀敌立功的心意。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抒发了诗人要统一全国的志向,反映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6.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伟大抱负。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直抒胸臆,表现了作者想要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8.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点名题旨、揭示中心,表达了作者隐居躬耕、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愿望。

  9.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借事说理,表达了对当权者糜烂生活的讽刺、批判,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忧虑之情。

  10.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一反古人悲秋之调,表现了诗人毫不气馁、昂扬进取的精神。

  1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做春泥更护花。

运用比喻,融入议论,表现了作者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

  12.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巧妙的表现了自己强烈的爱国热情。

  13.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借鹤冲天直上,表现了诗人毫不气馁、昂扬进取的精神。

  三、哲理类

  1.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表现了只有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深刻哲理。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表现了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得出不同结论的深刻道理。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借写山环水绕的美景,寄寓只要锲而不舍就会产生新希望、出现新境界的生活哲理。

  四、绘景类

  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巧用拟人、化静为动,描绘了一幅清新、优美、自然、动人的田园风光。

  2.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雪后景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用生动的语句,形象地描绘了一幅奇特壮美的沙漠风光图。

  4.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写的逼真如画,让读者仿佛看到了一幅长江出峡的浩荡水势,有身临其境之感。

  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借描写大海雄浑壮观的景象,抒发了作者豪迈广阔的胸怀。

  6.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通过描绘傍晚山中美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诗人悠然自得的愉悦心情。

  7.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肯定了历史的进步,时代的发展。

指出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天才诗人出现,激励人们应积极进取、不断创新。

中考语文总复习古诗名句分类集成

诗中春

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

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

诗中夏

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

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

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

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

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诗中秋

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

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锅《望洞庭》

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8.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

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

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

诗中冬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杜甫《兵车行》)

2.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寒松。

(陶渊明《四时》)

3.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

(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4.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董思恭《守岁》)

5.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王缴《四气诗》

6.隆冬到来时,百花亦已绝?

(陈毅《梅》)

7.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

(张谓《早梅》)

8.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懦却子珍。

(陆游《秋日郊居》)

9.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自居易《冬至夜思塞》)

10.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杜甫《小至》)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

(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刘禹锝《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诗中日

1.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汉乐府•陌上桑》)

2.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3.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

4.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刘长舞《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6.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白居易《忆江南》)

8.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9.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另样红。

(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10.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李白《望天门山》)

诗中月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2.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瞑》)

4.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卢纶《塞下曲》)

5.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独酌》)

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

7.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8.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10.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王昌龄《出塞》)

诗中风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2.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王维《观猎》)

3.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卢纶《塞下曲》)

4.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自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随风潜入夜,滑物细无声。

《杜甫《春夜喜雨》)

7.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8.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9.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

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歌》)

诗中花

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

3.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6.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7.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8,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9.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张志和《渔歌子》)

10.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

考前必会的诗文名句1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论语·为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论语·里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生,亦我所欲也;

  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

  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左传··曹刿论战》

  5.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诸葛亮《出师表》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诸葛亮《出师表》

  7.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陶渊明《桃花源记》

  8.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远《三峡》

  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韩愈《马说》

  10.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刘禹锡《陋室铭》

  1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1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13.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1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15.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诗夜游》

  16.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17.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1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19.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

  2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2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

  2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2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2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2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

  2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9.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0..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3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

  33.几处早莺争暖树,夜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

  3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杜牧《赤壁》

  36.商女不天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泊秦淮》

  37.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4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4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

  4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4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46.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8.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9.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50.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中考语文诗词鉴赏:

考前必会的诗文名句2

51.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饣甫糜。

——汉乐府《东门行》

5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东汉·曹操《龟虽寿》

5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

5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李白《月下独酌》

55.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唐·王维《山居秋暝》

56.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黄鹤楼》

57.春潮带雨晚来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