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45582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十二五规划汇报材料Word格式.docx

事业部客服中心自3月份投入运行以来,班子成员多次深入派工点调研,对派工和维修情况进行了解,确保“一站式”服务双轨运行有序推进。

4、节能降耗多创效益。

从今年2月份开始,结合全区供热系统投放药剂时期,供热监察队伍加大了打击窃热、私自放水力度,重点对投药区域公用户进行检查,进一步降低失水率。

积极开展能源分析活动,每周例会对供热运行情况进行细致分析,随时调整能源分配指标,坚持做到日对量、周分析、月总结,确保能源总量受控。

5、克服困难做好稳定工作。

国家“两会”期间,加强领导干部值班制度,采取双重包保升级管理的办法,掌握不稳定人员行踪。

全部包保人员采取轮流拦防的办法对上访人员进行拦截。

确保了不稳定人员思想和行为受控,实现了“两会”期间无越级上访事件发生。

二、“十二五”规划编制情况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献至诚服务、建设和谐矿区”为宗旨,突出抓好优质服务和经济运行两项主要工作,努力解决生产运行当中的瓶颈问题,通过内涵式发展,强化科学管理、完善服务机制、提高员工素质,站在高标准、高质量一流供热企业起点上,在吉化百姓和驻矿单位心中,实现服务由“暖身”向“暖心”延伸,提升和叫响“暖万家”吉化供热品牌。

(二)企业自然状况

主营业务:

一是吉化宅区热能转供运行;

二是供暖设备及设施的改造和检维修。

兼营业务:

一是街区下水设施的维护及疏通;

二是民宅电气设备及设施的改造和检维修;

三是民宅高层建筑的消防设备、设施的检维修及运行;

四是总医院供水、排水、空调等十个系统设备设施的检维修及运行。

(资产管理及房费收缴业务暂未列入,待事业部裁定)

组织机构:

机关科室8个,基层单位13个。

资产情况:

现有转供热业务固定资产31,904万元。

人员情况:

截止到2011年3月份,在册员工560人,其中:

厂处级6人(二线2人),中层干部60人(二线5人),一般管理干部109人,操作服务人员385人(不在岗6人)。

长期劳务用工141人,短期劳务用工(季节性泵工)135人。

生产情况:

根据热源分布情况自然划分为7大供热系统,各系统共有热力站48座,管网总量272千米,主干网长度47千米,网上供热面积687万平方米,7大供热系统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

企业外部环境:

从国内看,我国的供热事业仍处在高能耗的初级发展阶段,节能潜力还很大,热计量收费改革的相关政策相继出台,并将在北方地区大面积推广。

从中油矿区系统看,吉化供热从规模、技术、能源控制等方面走在前列。

从供热资产上看,吉化供热系统通过“十一五”期间的投资改造,资产状况较好,技术、设备领先于国内同行业,现与长春热力等同。

从热源上看,我公司为单一热源,与拥有多热源的其他热力公司相比,运行调节还存在差距。

从热用户层面看,供热质量的好坏越来越受到百姓的关注,吉化供热品牌正在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吉林百姓所接受。

企业内部环境分析:

企业资源优势:

供热设备、设施等有型资源相对完备;

技术水平、社会认同感和管理经验等无形资源逐年提高。

企业资源劣势:

人力资源配备上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

企业能力优势:

历经30余年供热运行,形成了一套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运行管理方法,供热运行保障能力不断增强。

企业能力劣势:

尚未破解供热运行过程中的部分瓶颈问题。

(三)企业定位

对外:

通过对全国供热行业对标分析,在运行、成本、技术、服务、自控等方面,吉化供热已跻身于一流供热企业行列。

在规模、热源、调峰、效益等方面尚有差距。

对内:

通过矿区事业部近几年的结构调整,供热公司已打造成供热运行、供热服务的专业化公司,供热服务系统保障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四)发展原则

做专主营业务;

做精经济运行;

做实基础管理;

做优服务品牌。

(五)规划目标

抓住事业部“十二五”大发展的机遇风,供热公司力争在“十二五”末期实现下列目标:

1、五大控制中心全部实现运行目标。

2、48座热力站全部实现智能控制。

3、创造条件建立调峰热源。

4、建立热计量改造试点工程。

5、供热面积达800万平方米。

6、街区回水率提高0.5个百分点。

7、安全生产实现零事故、零危害、稳态运行。

8、供热服务满意度达96%以上。

(六)重点项目及投资安排

到2015年,完成规划项目48项,计划投资58,732万元,预计节能1.5万吨标煤,节热水23万吨。

供热运行系统得到全面优化,在热源单位水温达标的情况下,具备提升转供100万平方米的能力(780万平方米),48座泵房全部达到远程传输、自动控制、适时调节的先进水平。

重点项目及分年投资安排如下:

1、节能降耗项目33项,投资44,028万元。

其中,2011年投资12,886万元;

2012年投资10,358万元;

2013年投资7,448万元;

2014年投资7,508万元,2015年投资5,828万元。

2、安全隐患治理项目10项,投资7,940万元。

其中,2011年投资2,192万元;

2012年投资1,532万元;

2013年投资1,422万元;

2014年投资1,422万元,2015年投资1,372万元。

3、水暖电基础设施改造及其它配套设施改造项目5项,投资7,264万元。

其中,2011年投资1,950万元;

2012年投资1,778万元;

2013年投资1,232万元;

2014年投资1,160万元,2015年投资1,144万元。

(七)保障措施

1、全面实现供热控制自动化。

一是巩固“十一五”时期稳态改造成果,查找稳态运行不足,改造和完善供热系统的设备设施,对现有运行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和升级,实现热力站的全自动控制。

二是积极探索三级热量管理方式。

积累运行数据,优化分解供热运行曲线,形成多条有针对性的曲线,提高控制指令的准确性,科学性。

三是充分发挥调度指挥中心、区域控制中心、热力站三个层面的自控设备作用,确保热量管理水平全面升级,7大体系全部形成由调度、控制中心、热力站组成的三级热量管理模式,进一步优化供热运行。

2、加大供热系统改造力度。

一是对非吉化住宅供热系统进行改造,解决非吉化住宅失水量大,严重影响供热系统整体运行质量的问题。

二是对腐蚀严重的、能耗高的供热设施进行更新改造,确保系统高效、长周期运行。

三是对部分楼房室内钢管更换为耐腐蚀、阻力小的塑料管,部分室外钢管更换为新型玻璃钢管材,降低系统阻力,解决堵塞问题。

四是改变热力站配电室屋面防水形式,平屋面改成坡屋面,确保用电安全,降低系统风险。

3、建立吉化供热调峰热源。

一是积极向市供热办及有关单位反映情况,督促电厂对供热机组进行改造,提高热源输出能力,满足供热需求;

协调吉化动力一厂恢复锅炉供热系统并与现有热源联网,作为调峰热源,在严寒天气启用,缓解热源不足的矛盾。

二是协调电厂允许吉化在一次网首端建成相对独立的集、分水系统,增强自主调节能力;

同时使采暖药剂作用在相对独立的吉化区域内循环,减少药剂浪费,降低运行成本。

4、稳妥推进热计量改革进程。

2011年1月20日,国家财政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财建[2011]1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入开展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要进一步扩大改造规模,到2020年前基本完成对北方具备改造价值的老旧住宅的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为了稳步推进吉化矿区热计量改革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公司计划对现有民宅供热系统进行热计量改造试点,今年将选择几座楼做热计量改造实验,为今后改造的顺利进行积累经验。

在安装智能预付费计量表的同时,配套安装温控设施、远程抄表和远程测温设备,实现抄表、按热量收费、欠费停热的远程操作,提高用户节能意识,减少热源损失。

5、深入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和运行体制。

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理顺管理流程,组织好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落实岗位职责、明确工作标准和质量规范,实现各项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运行。

通过抓基层强基础,抓规范强管理,抓素质强能力,抓督导强服务,全面加强各项基础管理工作。

二是完善热力站星级达标考核制度。

到“十二五”末期,建成“五星级”泵房10个,“四星级”泵房30个,“星级变配电厅所”“星级仪表控制室”各5个,以此全面推进热力站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进程和运行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

三是继续开展供热运行对标活动。

扩大对标范围,不断在国内、中油系统内部同行业对标,树立本单位学习和赶超的标杆。

通过对标,查找自身差距,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努力提高供热业务服务系统保障能力和精细化管理水平。

6、打造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目前我公司以管工、焊工为例人均维护面积达3.7万平方米,基本满足日常维修需要。

至“十二五”末期管工、焊工由现有的166人减至134人,人均维护面积达4.5万平方米,无法满足工作需要。

为解决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我们将合理地调整人员,不超定员配备。

一是通过内部积极挖潜。

二是根据事业部总体要求,逐步引进社会用工,保持用工总量满足工作需求。

对公司新增工作业务的变化情况,本着精干、高效的原则,做好人员配备,保证工作的有效进行。

不断完善公司绩效考核分配方案,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机制,充分体现按效益、按贡献分配的原则,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

同时,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培训,计划每年开展培训30项,组织竞赛8至10项,每年培训约1000人次,参培率100%。

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素质。

从而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管理队伍和员工队伍。

7、全面提升、叫响吉化供热品牌。

提升和叫响吉化品牌,扩大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这是吉化供热的核心竞争力。

一是推进“暖万家”工程建设。

强化服务手段和服务质量的考核,加强对事业部宗旨和工作理念的贯彻,强化“服务产生效益、服务创造价值、服务促进发展、服务确保稳定”的思想教育,转变被动服务观念。

二是实行服务承诺制和违诺追究制。

从着装到维修规范,从服务时限到服务行为,从服务态度到职业道德,从服务工具到文明施工标准,向社会提出郑重承诺,全方位提高维修服务质量。

三是全力配合“一站式”服务的开展。

定期对“一站式”派工员进行培训,提高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一支尽职尽责、尽心尽力的专业队伍,为事业部“一站式”服务的改革工作贡献力量。

8、创新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新载体。

一是努力提高班子整体功能。

要以“五个建设”为班子建设的抓手。

坚持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突出学习重点,改进学习方法,建设学习型领导班子。

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班子议会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建设和谐型领导班子。

更新工作理念,拓宽工作思路,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建设创新型领导班子。

推行领导分线负责制,领导带头服务一线,结对帮扶,建设务实型领导班子。

按照平易近人、务实清廉的要求,建设清廉领导班子。

使两级班子都能达到“四好班子”标准,公司班子连年争创石化公司优秀领导班子。

二是不断凝炼“热文化”内涵。

要以“四个丰富”为企业文化建设重点。

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与时俱进的注入“热文化”新的内容,明确员工的言行标准和规范。

丰富企业文化评价体系。

巩固企业文化成熟发展阶段建设成果,积极创作反映企业精神的有说服力、感染力的作品,确定2个企业文化教育基地,力争年年创成石化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

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平台。

以召开座谈会、征集企业文化格言等形式,将“暖万家”的共同目标固化于每名供热员工心中,使“热文化”理念转化为每名供热员工的自觉行动。

丰富文化传播渠道。

通过各种媒体,广开文化传播渠道,对内统一思想,对外展示形象,不断推进吉化供热服务品牌建设。

三是全面推广“一化三优”活动经验。

以“三个发挥”为党群工作主线。

发挥带动作用。

全面推广电气仪表维修站党支部“一化三优”活动成功经验,强化“三基”建设,通过学习交流,自主创新,使其先进做法在公司各站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典型群体的引领作用。

以吉化“四种精神”典型为榜样,以供热公司历史积淀为依托,选树具有供热公司特点的能够吃苦耐劳讲奉献的一线工人,充分挖掘不同层面的典型集体和个人,举办事迹报告会,印刷成典型教育书籍,予以大力宣传和推荐,力争培树出省级、中油级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

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凝心作用。

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形势任务教育,建立“一个核心、三条主线、四个骨干”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营造思想和谐、干群和谐的良好氛围。

四是尽职尽责确保一方平安。

建立信访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努力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信访工作局面。

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严格督查催办。

积极推行首办负责制,认真处理好群众的初次来信、来访,努力把问题解决在首办环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职责。

努力解决困难群体生活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三、存在的问题

(一)单一热源存在风险问题。

“十一五”期间,吉化热源始终来源于吉林市热电厂一家单位,且电厂自身已满负荷运行多年,热源供应不足与采暖需求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

1、持续低温和极端天气情况下,热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就目前供热公司实际情况,热源明显供应不足,造成区域水温不达标,供热质量受到影响,用户存在不满情绪。

2、单一热源存在安全风险,我公司无备用和调峰热源,一旦热源供应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供热系统的正常运行。

2010年,一些城市热源就出现过此类问题,结果造成大面积停热,部分系统冻堵,影响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坏的社会影响。

我们公司供热系统也存在同样的风险。

建议恢复动力厂630供热系统,作为调峰热源使用,缓解热源不足问题,同时降低运行风险,提高供热系统应急能力。

(二)非吉化小区供热设施陈旧问题

我们公司辖区内非吉化楼190余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供热系统形式不合理,立管在用户室内,无法有效控制用户私接行为,存在窃热现象。

2、地下管网和室内管线锈蚀穿孔、跑冒滴漏严重,资源浪费,影响供热质量。

3、部分室内管线为钢管,堵塞严重,普遍存在私自放水现象。

目前急需改造的有140余栋。

按照《吉林省城市供热条例》第二十九条规定,供热企业应该维修到用户终端前阀门外(即锁闭阀)。

建议对非吉化小区根据管线腐蚀情况逐年安排维修改造;

对有产权单位,也有能力进行维修改造的用户,由其产权单位维护和改造,解决以上问题。

(三)热力站、配电厅所存在安全隐患问题

我公司所属各热力站及民宅变电厅所共计74座,防水总面积为1.7万平方米。

其中50座热力站及变电厅所存在漏雨和外墙破损严重的情况,占设施总数的67.5%,防水面积共计1.4万平方米。

存在问题如下:

一是配电设备长期暴露在潮湿环境下,使用年限降低。

二是受潮后或雨水滴落在配电设施上,容易造成短路跳闸,系统停运,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不利于安全平稳运行。

建议“平改坡”。

(四)个别维修站生产环境与居民生活相互影响问题。

目前我公司基层单位员工食堂及班组休息室环境差,设施老旧不齐全。

特别是松江供热维修站由于棚户区改造占地迁移,至今无合适办公场所,百姓生活与站队生产相互影响,且曾发生过摩擦。

建议事业部能够给予关心,解决基层维修站的实际困难,改善员工食堂和基层班组休息室环境,提高员工幸福指数,为正常的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供热业务是确保矿区建设持续发展的核心业务之一。

在“十二五”这一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在事业部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发奋图强,振奋精神,抓住机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为建设更专、更精、更实、更优的供热公司而努力奋斗!

 

供热公司

二〇一一年三月二十九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