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455872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docx

02六年级数学奥数习题

2.14

1、甲乙两个水管单独开,注满一池水,分别需要20小时,16小时.丙水管单独开,排一池水要10小时,若水池没水,同时打开甲乙两水管,5小时后,再打开排水管丙,问水池注满还是要多少小时?

 

 

2、修一条水渠,单独修,甲队需要20天完成,乙队需要30天完成。

如果两队合作,由于彼此施工有影响,他们的工作效率就要降低,甲队的工作效率是原来的五分之四,乙队工作效率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九。

现在计划16天修完这条水渠,且要求两队合作的天数尽可能少,那么两队要合作几天?

 

 

3、一件工作,甲、乙合做需4小时完成,乙、丙合做需5小时完成。

现在先请甲、丙合做2小时后,余下的乙还需做6小时完成。

乙单独做完这件工作要多少小时?

 

 

4.一项工程,第一天甲做,第二天乙做,第三天甲做,第四天乙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恰好用整数天完工;如果第一天乙做,第二天甲做,第三天乙做,第四天甲做,这样交替轮流做,那么完工时间要比前一种多半天。

已知乙单独做这项工程需17天完成,甲单独做这项工程要多少天完成?

 

 

2.15

1、师徒俩人加工同样多的零件。

当师傅完成了1/2时,徒弟完成了120个。

当师傅完成了任务时,徒弟完成了4/5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一批树苗,如果分给男女生栽,平均每人栽6棵;如果单份给女生栽,平均每人栽10棵。

单份给男生栽,平均每人栽几棵?

 

3、一个池上装有3根水管。

甲管为进水管,乙管为出水管,2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丙管也是出水管,30分钟可将满池水放完。

现在先打开甲管,当水池水刚溢出时,打开乙,丙两管用了18分钟放完,当打开甲管注满水是,再打开乙管,而不开丙管,多少分钟将水放完?

 

4、鸡与兔共100只,鸡的腿数比兔的腿数少28条,问鸡与兔各有几只?

 

2.16

1、两根同样长的蜡烛,点完一根粗蜡烛要2小时,而点完一根细蜡烛要1小时,一天晚上停电,小芳同时点燃了这两根蜡烛看书,若干分钟后来电了,小芳将两支蜡烛同时熄灭,发现粗蜡烛的长是细蜡烛的2倍,问:

停电多少分钟?

 

2、某工程队需要在规定日期内完成,若由甲队去做,恰好如期完成,若乙队去做,要超过规定日期三天完成,若先由甲乙合作二天,再由乙队单独做,恰好如期完成,问规定日期为几天?

 

3、一个三位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17。

其中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1。

如果把这个三位数的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三位数,则新的三位数比原三位数大198,求原数。

4、一个两位数,在它的前面写上3,所组成的三位数比原两位数的7倍多24,求原来的两位数。

 

2.17

1、把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交换后得到一个新数,它与原数相加,和恰好是某自然数的平方,这个和是多少?

 

2、一个六位数的末位数字是2,如果把2移到首位,原数就是新数的3倍,求原数。

 

3、有一个两位数,如果用它去除以个位数字,商为9余数为6,如果用这个两位数除以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则商为5余数为3,求这个两位数。

 

4、有100种赤贫.其中含钙的有68种,含铁的有43种,那么,同时含钙和铁的食品种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是()

A、43,25B、32,25C、32,15D、43,11

 

2.18(牛吃草问题)

1、牧场上有一片牧草,可供27头牛吃6周,或者供23头牛吃9周。

如果牧草每周匀速生长,可供21头牛吃几周?

 

2、有一口水井,如果水位降低,水就不断地匀速涌出,且到了一定的水位就不再上升。

现在用水桶吊水,如果每分吊4桶,则15分钟能吊干,如果每分钟吊8桶,则7分吊干。

现在需要5分钟吊干,每分钟应吊多少桶水?

 

3、有一片牧草,每天以均匀的速度生长,现在派17人去割草,30天才能把草割完,如果派19人去割草,则24天就能割完。

如果需要6天割完,需要派多少人去割草?

 

4、有一桶酒,每天都因桶有裂缝而要漏掉等量的酒,现在这桶酒如果给6人喝,4天可喝完;如果由4人喝,5天可喝完。

这桶酒每天漏掉的酒可供几人喝一天?

 

5、一水库存水量一定,河水均匀入库。

5台抽水机连续20天可抽干;6台同样的抽水机连续15天可抽干。

若要6天抽干,需要多少台同样的抽水机?

 

2.19(牛吃草问题)

1、自动扶梯以均匀速度由下往上行驶,小明和小红要从扶梯上楼,已知小明每分钟走20梯级,小红每分钟走14梯级,结果小明4分钟到达楼上,小红用5分钟到达楼上,求扶梯共有多少级?

 

2、两只蜗牛由于耐不住阳光照射,从井顶走向井底,白天往下走,一只蜗牛一个白天能走20分米,另一只只能走15分米;黑夜里往下滑,两只蜗牛下滑速度相同,结果一只蜗牛5昼夜到达井底,另一只却恰好用了6昼夜。

问井深是多少?

3、一块1000平方米的牧场能让12头牛吃16个星期,或让18头牛吃8个星期,那么一块4000平方米的牧场6个星期能养活多少头牛?

 

4、有一只船有一个漏洞,水用均匀的速度进入船内,发现漏洞时已经进了一些水。

如果用12个人淘水,3小时可以淘完。

如果只有5个人淘水,要10小时才能淘完。

现在要想2小时淘完,需要多少人?

 

5、有一个水井,水不断由泉涌出,井满则溢出。

若用4台抽水机,15小时可把井水抽干。

若用8台抽水机,7小时可把井水抽干。

现在要用几台抽水机,能5小时把井水抽干?

 

6、李村组织农民抗旱,从一个有地下泉的池塘担水浇地。

如果50人担水,20小时可把池水担完。

如果70人担水,10小时可把池水担完。

现有130人担水,几小时可把池水担完?

 

2.20(盈亏问题)

小学奥数盈亏问题计算公式: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1、老师拿来一批树苗,分给一些同学去栽,每人每次分给一棵,一轮一轮往下分,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

问参加栽树的有多少名同学?

原有树苗多少棵?

 

2、少先队员去植树,如果每人挖5个树坑,还有3个树坑没人挖;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

请问,共有多少名少先队员?

共挖了多少树坑?

3、学校安排学生到会议室听报告。

如果每3人坐一条长椅,那么剩下48人没有坐;若每5人坐一条长椅,则刚好空出两条长椅。

问听报告的学生有多少人?

 

4、钢笔与圆珠笔每支相差1元2角,小明带的钱买5支钢笔差1元5角,买8支圆珠笔多6角。

问小明带了多少钱?

 

5、幼儿园将一筐苹果分给小朋友。

如果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个;如果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8个则缺2个。

已知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问这筐苹果共有多少个?

 

6、某校到了一批新生,如果每个寝室安排8个人,要用33个寝室;如果每个寝室少安排2个人,寝室就要增加10个,问这批学生可能有多少人?

 

7、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糖果。

若每人分8块,还剩10块;若每人分9块,最后一人分不到9块,但至少可分到一块。

那么糖果最多有多少块?

 

2.21(盈亏问题)

1、有48本书分给两组小朋友,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

如果把书全部分给第一组,那么每人4本,有剩余;每人5本,书不够。

如果把书全分给第二组,那么每人3本,有剩余;每人4本,书不够。

问第二组有多少人?

 

2、在若干盒卡片,每盒中卡片数一样多。

把这些卡片分给一些小朋友,如果只分一盒,每人均至少可得7张,但若都分8张则还缺少5张。

现在把所有卡片都分完,每人都分到60张,而且还多出4张。

问共有小朋友多少人?

3、用绳测井深,把绳三折,井外余2米,把绳四折,还差1米不到井口,那么井深多少米?

绳长多少米?

 

4、有两根同样长的绳子,第一根平均剪成5段,第二根平均剪成7段,第一根剪成的每段比第二根剪成的每段长2米。

原来每根绳子长多少米?

 

5、有一个班的同学去划船。

他们算了一下,如果增加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6人;如果减少1条船,正好每条船坐9个人。

问:

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同学?

 

6、张宇上午7时20分从家里出发到校上课。

如果每分钟走50步,离上课还有7分钟;如果每分钟走35步,就要迟到5分钟。

求学校的上课时间。

 

7、"六一"儿童节,小明到商店买了一盒花球和一盒白球,两盒内的球的数量相等。

花球原价1元钱2个,白球原价1元钱3个。

因节日商店优惠销售,两种球的售价都是2元钱5个,结果小明少花了4元钱,那么小明共买了多少个球?

 

8、苹果和梨各有若干只。

如果5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苹果还多4只,梨恰好装完;如果7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苹果恰好装完,梨还多12只。

那么苹果和梨共有多少只?

 

2.22(和差倍问题)

(一)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两个数的差,求这两个数。

方法①:

(和-差)÷2=较小数,和-较小数=较大数

方法②:

(和+差)÷2=较大数,和-较大数=较小数

例如:

两个数的和是15,差是5,求这两个数。

方法:

(15-5)÷2=5,(15+5)÷2=10.

(二)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这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

和÷(倍数+1)=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1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

两个数的和为50,大数是小数的4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

50÷(4+1)=1010×4=40

(三)差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这两个数。

方法:

差÷(倍数-1)=1倍数(较小数)

1倍数(较小数)×倍数=几倍数(较大数)

或和-倍数(较小数)=几倍数(较大数)

例如:

两个数的差为80,大数是小数的5倍,求这两个数。

方法:

80÷(5-1)=2020×5=100

1、甲、乙两箱共有水果50千克,若从甲箱中取6千克放到乙箱中,这时两箱一样重,甲乙原有各多少千克?

 

2、某工厂将875元奖金分别给创造发明的三名优秀工人。

第一名比第二名多得250元,第二名比第三名多得125元,三名优秀工人各得多少元?

 

3、东西两仓库共存米650吨,东仓库比西仓库多50吨。

东西仓库各存多少米吨?

 

4、有一块长方形菜地,它的周长是76米,长比宽多8米,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宽各是多少米?

5、爸爸买回算术本语文本共30本,已知算术本比语文本多4本,问爸爸买回的算术本和语文本各有多少本?

 

6、甲筐里有桃30千克,乙筐里装的杏。

如果从乙筐里取出12千克杏,桃就比杏多10千克。

问乙筐里原来有杏多少千克?

 

7、A、B、C之和是65,A比B大5,B比C大9,A、B、C各是多少?

 

8、小丽和小明在一次考试中一共考了178分,小丽再考4分就和小明的分数一样了,那么两人各考了多少分?

 

9、一架照相机和它的皮套共100元钱,这架照相机比皮套贵90元,问皮套多少钱?

 

10、甲、乙两个仓库共存大米58吨,如果从甲仓库调3吨大米到乙仓库,两个仓库所存的大米的吨数正好相等,求甲、乙两仓库各存大米多少吨?

 

11、如果甲加乙等于35,乙加丙等于46,甲加丙等于59,那么,甲加乙加丙等于多少?

甲又等于多少?

 

12、两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02,求这两个偶数各是多少?

13、甲、乙两人共有100元钱,如果甲取出12元给乙,甲还比乙多6元,求甲、乙两人原来各有多少元钱?

 

14、如果把被减数,减数,差相加得40,那么被减数是多少?

 

15、一堆球有红、白、黑三种颜色,白球和红球合起来是16个,红球比黑球多7个,黑球比白球多5个,那么黑球有多少个?

 

16、四个数中A

 

17、甲乙丙三个糖果盒里有糖果195块,从甲盒中取出7块,放入乙盒中,再从乙盒中取出8块放到丙盒中,这时甲乙丙三个糖盒中糖的块数依次比前一个糖盒少一块。

三个糖果盒原来各有糖果多少块?

 

18、一套书有上、中、下三册,上册比中册贵3元,中册比下册贵6元,这样的四套书共值300元,求上、中、下三册各多少元?

 

19、某仓库存有大米和面粉一共有12598千克,大米比面粉多98千克,求大米和面粉各有多少千克?

20、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和为9,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多3,求这个两位数。

 

21、两个水桶共盛水50千克。

如果把第一桶里的水倒出6千克,两个水桶中的水就一样多了,第一桶原盛水多少千克?

 

1、27×6=16223×9=207207-162=4545/(9-6)=15每周生长数

162-15×6=72(原有量)72/(21-15)=12周

2、4×15=608×7=5660-56=44/(15-7)=0.5(每分钟涌量)

60-15×0、5=52、5(原有水量)52、5+/(5×0.5)/5=11桶

3、17×30=51019×24=456510-456=5454/(30-24)=9每天生长量

510-30×9=240原有草量240+6×9=294294/6=49人

4、6×4=244×5=2024-20=44/(5-4)=4每天漏掉数

24+4×4=40原有数

这桶酒每天漏掉的酒可供4人喝一天。

5、5×20=1006×15=90100-90=1010/(20-15)=2每天入库数

100-20×2=60原有库存数60+2×6=7272/6=12台

6、20×4=8014×5=7080-70=1010/(5-4)=10每分钟减少数

80+4×10=120原有数70+5×10=120

7、20×5=10015*6=90100-90=1010/(6-5)=10黒夜下滑数

100+5×10=15015×6+10×6=150

8、12×16-18×8=192-144=4848/(16-8)=6每星期生长数

192-16×6==96原有数96+6×6=132132/6=2222×4=88头

9、12×3=365×10=5050-36=1414/(10-3)=2每小时增加数

36-3×2=30原有30+2×2=3434/2=17人

10、4×15=608×7=5660-56=44/(15-7)=0.560-15×0.5=52.552.5+5×0.5=5555/5=11台

11、50×20=100070×10=7001000-700=300300/(20-10)=30每小时增加1000-30×20=400原有400/(130-30)=4小时

1、【分析】:

当分剩下12棵时不够每人分一棵了,如果再拿来8棵,那么每个同学正好栽10棵。

通过这一句话,我们可以知道参加种树的同学一共有12+8=20人,加上再拿来的8棵,一共有20*10=200棵。

所以,原有树苗=200-8=192棵。

解答:

有同学12+8=20名,原有树苗20*10-8=192棵。

2、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盈亏问题,关键在于要将第二句话“如果其中两人各挖4个树坑,其余每人挖6个树坑,就恰好挖完所有的树坑”统一一下。

即:

应该统一成每人挖6个树坑,形成统一的标准。

那么它就相当于每人挖6个树坑,就要差(6-4)*2=4个树坑。

这样,盈亏总数就是3+4=7,所以,有少先队员7/(6-5)=7名,共挖了5*7+3=38个坑。

解答:

盈亏总数等于3+(6-4)*2=7,少先队员有7/(6-5)=7名,共挖了5*7+3=38个树坑。

3、分析:

典型盈亏问题。

盈亏总数48+5*2=58,所以,长椅的数量就等于58/(5-3)=29条。

那么,听报告的人数等于29*3+48=135人。

  解答:

长椅有(48+5*2)/(5-3)=29条,听报告的学生有29*3+48=135人。

  4、分析:

在盈亏问题中,我们得到的计算公式是指同一对象的。

而现在分别是圆珠笔和钢笔两种东西。

因此,我们要利用盈亏问题的公式计算就必须将它转化成为同一对象--钢笔或者圆珠笔。

  小明带的钱买5支钢笔差1元5角,我们可以将它转化成买5支圆珠笔,因为我们知道钢笔与圆珠笔每支相差1元2角,把买5支钢笔改买5支圆珠笔,就要省下6元钱,也就是比原来差1元5角,反而可以多出6元-1元5角=4元5角。

这样我们就将原来的问题转化成了:

小明带的钱买5支圆珠笔多4元5角,买8支圆珠笔多6角。

问小明带了多少钱?

那么,盈亏总数=4元5角-6角=3元9角,每支圆珠笔价钱=3元9角/(8-5)=1元3角。

所以,小明共有8*1元3角+6角=11元。

  解答:

买5支钢笔差1元5角,相当于买5支圆珠笔多4元5角,每支圆珠笔的价钱=(4元5角-6角)/8-5)=1元3角。

小明带了8*1元3角+6角=11元。

 5、分析:

与上一题类似,需要转化成两次对同一对象。

  解答:

分给大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个,大班比小班多3个小朋友,相当于分给小班的小朋友每人5个则余10+3*5=25个,盈亏总数=25+2=27,小班人数=27/(8-5)=9人,苹果有9*5+25=70个。

6、分析:

如果每个寝室安排8个人,要用33个寝室,那么人数肯定多于32*8=256人,但不超过33*8=264人;如果每个寝室少安排2个人,寝室就要增加10个,即如果每个寝室安排6个人,要用43个寝室,那么人数肯定多于42*6=252人,但不超过43*6=258人;两次比较,人数应该多于256人,不超过258人。

所以,这批学生可能有257或258人。

  解答:

8*32=256,6*42=252,256>252,人数超过256人;8*33=264,6*43=258,258<264,人数不超过258人。

这批学生可能有257或258人。

7、分析:

最后一人分不到9块,那么最多可以分到8块,即若每人分9块,还差1块。

根据盈亏计算公式,人数有(1+10)/(9-8)=11人,糖果最多有9*11-1=98块;最后一人分不到9块,但至少可分到一块,即最少是最后一人差8块,根据盈亏计算公式,人数有(8+10)/(9-8)=18人,糖果最多有9*18-8=154块;所以,这批糖果最多有154块。

  解答:

9-1=8,人数最多有(10+8)/(9-8)=18人,糖果最多18*9-8=154快。

  

8、分析:

如果把书全部分给第一组,那么每人4本,有剩余;每人5本,书不够。

说明第一组人数少于48/4=12人,多于48/5=9......3,即9人;如果把书全分给第二组,那么每人3本,有剩余;每人4本,书不够。

说明第二组人数少于48/3=16人,多于48/4=12人;因为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所以,第一组只能是10人,第二组15人。

  解答:

48/4=12,48/5=9......5,48/3=16,第一组少于12人,多于9人;第二组少于16人,多于12人。

因为已知第二组比第一组多5人,所以,第二组有15人。

 9、分析:

60/7=8......4,60/8=7......4,说明卡片的盒数是8盒,“若都分8张则还缺少5张”,即如果我们在每盒中加5张(8盒共加40张),每人就可以得到8*8=64张,现在实际每人得到60张,即每人需要退出4张,其中要有4张是每人60张后多下来的,还有40张是我们一开始借来的要还出去,即要退出44张,4/4==11,说明有11人。

  解答:

60/7=8......4,60/8=7......4,卡片有8盒,小朋友人数有(4+5*8)/4=11人。

   10、分析:

典型盈亏问题。

盈亏总数=3*2+4*1=10米。

  解答:

井深=(3*2+4*1)/(4-3)=10米,绳长=(10+2)*3=36米。

 11、分析:

第一根剪成的每段比第二根剪成的每段长2米。

那么,如果同样是5段的话,第二种就要比第一种少5*2=10米,现在第二种7段和第一种5段一样长,说明第二种的两段长是10米,也就是说每一段为10/2=5米。

所以,绳子长为5*7=35米。

  解答:

原来每根绳子长为7*(2*5/2)=35米。

12、分析:

增加一条和减少一条,前后相差2条,也就是说,每条船坐6人正好,每条船坐9人则空出两条船。

这样就是一个盈亏问题的标准形式了。

  解答:

增加一条船后的船数=9*2/(9-6)=6条,这个班共有6*6=36名同学。

13、分析:

这种盈亏问题的另一种比较常见的类型。

主要是在计算盈亏总数时必须注意量的单位的统一。

这里,盈亏总数不是7+5=12分,而是7*50+5*35=525步。

所以,准点到校用时为525/(50-35)=35分钟。

所以,上课时间是7点55分。

  解答:

准点到校的用时=(7*50+5*35)/(50-35)=35分钟,学校上课时间为7点55分。

14、分析:

花球原价1元钱2个,白球原价1元钱3个。

即花球原价10元钱20个,白球原价10元钱30个。

那么,同样买花球和白球各30个,花球要比白球多花10/2=5元,共需要30/2+30/3=25元。

现在两种球的售价都是2元钱5个,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需要(30/5)*2*2=24元,说明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能省下25-24=1元。

现在共省了4元,说明花球和白球各有30*4=120个,共买了120*2=240个。

  解答:

花球和白球各买30个时,可比原来省下=(30/2+30/3)-(30/5)*2*2=1元,省下4元,花球和白球各买30*4=120个。

所以,小明共买了240个球。

15、分析:

7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比5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多了2只苹果,梨从刚好到多12只,相当于把原来装好的袋拿出了12/3=4袋,抽出其中的苹果(4*5=20只)和原来剩下的4只(共20+4=24只)苹果,添加到其余原来装好的袋子中去。

每袋添加2只,添加了24/2=12袋刚好装完。

所以,原来装了12+4=16袋,苹果有16*5+4=84只,梨有16*3=48只,合起来有84+48=132只。

  解答:

(12/3)*5+4=24,5只苹果和3只梨装一袋,共装了24/2+4=16袋,所以,苹果和梨共有=16*(3+5)=4=132只。

 

2013年国考行测备考数学运算:

盈亏问题练习题

1.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梨。

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就多出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

问有多少个梨?

A.120B.145C.150D.130

2.有甲、乙两数,若甲数减去10,则为乙数的5倍,若甲数增加4,则为乙数的6倍,求甲、乙两数。

A.80、16B.80、14C.16、80D.14、80

3.红山小学学生乘汽车到香山春游。

如果每车坐65人,则有5人不能乘上车;如果每车多坐5人,恰多余了一辆车,问一共有几辆汽车,有多少学生?

A.15、980B.16、960C.16、950D.15、960

4.若干个人分若干个梨,若每人分8个,则剩下16个,若每人分9个,则刚好分完,问有多少个人?

多少个梨?

A.15、140B.16、146C.15、145D.16、144

5.学校为新生分配宿舍。

每个房间住3人,则多出23人;每个房间住5人,则空出3个房间。

问宿舍有多少间?

新生有多少人?

A.20、80B.20、68C.19、68D.19、80

6.少先队员去植树。

如果每人种5棵,还有3棵没人种;如果其中2人各种4棵,其余的人各种6棵,这些树苗正好种完。

问一共种多少棵树苗?

A.40B.36C.38D.42

7.有苹果若干个,若把其换成桔子,则多换5个;若把其换成菠萝,则少掉7个,已知每个桔子4角9分钱,每个菠萝7角钱,每个苹果的单价是多少?

A.5角B.5角8分C.5角6分D.5角4分

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