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列传作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01307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张仪列传作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仪列传作文.docx

《张仪列传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仪列传作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张仪列传作文.docx

张仪列传作文

张仪列传

  王学孟译注说明张仪列传与苏秦列传堪称姊妹篇。

  苏秦游说六国,张仪也游说六国;苏秦合纵以燕为主,张仪连横以魏为主,文法也一纵一横。

  他们都是以权变之术和雄辩家的姿态,雄心勃勃,一往无前,为追求事功而生死置之度外的人物,表现了他们的雄才大略,体现了他们的力量和存在的价值。

  张仪除了张扬暴露合纵的短处,用以附会自己的主张而外,借秦国强大的势力,又多以威胁利诱、欺诈行骗的权术,成为轰动一时的风云人物。

  很多段落,不像史书的人物传记,却逼似后世小说。

  张仪相楚,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行骗楚王就几乎具备后世小说的全部特征。

  几百字的小文就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余波;其中又不乏戏剧的冲突和曲折的情节;人物刻画得鲜明生动而富于个性特征。

  笔触灵活,神彩飞扬,又不乏幽默之笔,把一个完整的故事描写得曲曲折折、有声有色。

  其中张仪的欺诈权变之术,成竹在胸的韬略以及他的气质、风度,侃侃而谈的才能,善于借物转祸为福的本领;楚王的贪婪愚蠢,刚愎自用,感情的冲动;陈轸的老谋深算、à事如神、耿介衷肠、直面陈言,于严肃、庄重气氛中的诙谐幽默的风采,都在矛盾纠葛的冲突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苏秦激张仪入秦,历来被人所激赏。

  张仪被楚相诬陷盗璧,鞭笞数百,投奔苏秦,却被拒之门外,又遭羞辱,怒而入秦,凭借不期的资助,得以被惠王任用。

  情节曲折多变,故事性强。

  张仪从希望到失望再到希望的过程,性格逐渐展开,前有蓄势,后有照应,使故事组织得井然有序,无懈可击。

  人物对话极其简洁,个性化语言刻画了个性化的人物,已为后世小说的楷模。

  当张仪被楚相掠笞数百,其妻曰:

嘻!

子毋读书游说,安得此辱乎?

张仪谓其妻曰:

视吾舌尚在否?

其妻笑曰:

舌在也。

  仪曰:

足矣。

  张仪被辱后的幽默、风趣,与妻子戏谑的情状,对读书游说不可动摇的意志,已然再现。

  廖廖几笔,内涵丰富、耐人咀嚼。

  本传语言艺术的成就是多方面的。

  说韩时,对秦兵在战场上舍生忘死,冲锋陷阵的描写,对战马夸诞放漫的描摹,犹如大笔泼墨,使人感到万马奔腾的声势。

  而说赵时,却以貌似恪守本分,唯恐督过的语言,竟如语意双关的外交辞令,处处锋芒毕露,处处杀机四伏,处处是刀光剑影,处处是包举天下的雄心。

  很多内涵丰富的语言,如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卞庄剌虎,一举两得等等,作为成语典故,为今人所习用。

  张仪是魏国人。

  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学习游说之术,苏秦自认为才学比不上张仪。

  张仪完成学业,就去游说诸侯。

  他曾陪着楚相喝酒,席间,楚相丢失了一块玉璧,门客们怀疑张仪,说:

张仪贫穷,品行鄙劣,一定是他偷去了宰相的玉璧。

  于是,大家一起把张仪拘捕起来,拷打了几百下。

  张仪始终没有承认,只好释放了他。

  他的妻子又悲又恨地说:

唉!

您要是不读书游说,又怎么能受到这样的屈辱呢?

张仪对他的妻子说:

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他的妻子笑着说:

舌头还在呀。

  张仪说:

这就够了。

  那时,苏秦已经说服了赵王而得以去各国结缔合纵相亲的联盟,可是他害怕秦国趁机攻打各诸侯国,盟约还没结缔之前就遭到破坏。

  又考虑到没有合适的人可以派到秦国,于是派人暗中引导张仪说:

您当初和苏秦感情很好,现在苏秦已经当权,您为什么不去结交他,用以实现功成名就的愿望呢?

于是张仪前往赵国,呈上名帖,请求会见苏秦。

  苏秦就告诫门下的人不给张仪通报,又让他好几天不能离去。

  这时苏秦才接见了他。

  让他坐在堂下,赐给他奴仆侍妾吃的饭菜,还屡次责备他说:

凭着您的才能,却让自己穷困潦倒到这样的地步。

  难道我不能推荐您让您富贵吗?

只是您不值得录用罢了。

  说完就把张仪打发走了。

  张仪来投奔苏秦,自己认为都是老朋友了,能够求得好处,不料反而被羞辱,很生气,又考虑到诸侯中没有谁值得侍奉,只有秦国能侵扰赵国,于是就到秦国去了。

  不久苏秦对他左右亲近的人说:

张仪是天下最有才能的人,我大概比不上他呀。

  如今,幸亏我比他先受重用,而能够掌握秦国权力的,只有张仪才行。

  然而,他很贫穷,没有进身之阶。

  我担心他以小的利益为满足而不能成就大的功业,所以把他召来羞辱他,用来激发他的意志,您替我暗中侍奉他。

  苏秦禀明赵王,发给他金钱、财物和车马,派人暗中跟随张仪,和他投宿同一客栈,逐渐地接近他,还以车马金钱奉送他,凡是他需要的,都供给他,却不说明谁给的。

  于是张仪才有机会拜见了秦惠王。

  惠王任用他作客卿,和他策划攻打诸侯的计划。

  这时,苏秦派来的门客要告辞离去,张仪说:

依靠您鼎力相助,我才得到显贵的地位,正要报答您的恩德,为什么要走呢?

门客说:

我并不了解您,真正了解您的是苏先生。

  苏先生担心秦国攻打赵国,破坏合纵联盟,认为除了您没有谁能掌握秦国的大权,所以激怒先生,派我暗中供您钱财,这都是苏先生谋划的策略。

  如今先生已被重用,请让我回去复命吧!

张仪说:

唉呀,这些权谋本来都是我研习过的范围而我却没有察觉到,我没有苏先生高明啊!

况且我刚刚被任用,又怎么能图谋攻打赵国呢?

请替我感谢苏先生,苏先生当权的时代,我张仪怎么敢奢谈攻赵呢?

张仪出任秦国宰相以后,写信警告楚国宰相说:

当初我陪着你喝酒,我并没偷你的玉璧,你却鞭打我。

  你要好好地守护住你的国家,我反而要偷你的城池了!

苴国和蜀国相互攻打,分别到秦国告急。

  秦惠王要出动军队讨伐蜀国,又认为道路艰险狭窄,不容易到达。

  这时韩国又来侵犯秦国。

  秦惠王要先攻打韩国,然后再讨伐蜀国,恐怕有所不利;要先攻打蜀国,又恐怕韩国趁着久战疲惫之机来偷袭,犹豫不能决断。

  司马错和张仪在惠王面前争论不休,司马错主张讨伐蜀国,张仪说:

不如先讨伐韩国。

  惠王说:

我愿听听你们的理由。

  张仪说:

我们先和魏国相亲,与楚国友好,然后进军三川,堵绝什谷的隘口,挡住屯留的要道。

  这样,使魏国到南阳的通道断绝,让楚国出兵逼近南郑,秦军进击新城和宜阳,径直逼近西周和东周的城郊,讨伐周王的罪恶,再攻占楚、魏的土地。

  周王自己知道没办法挽救,一定会献出传国的九鼎宝物。

  秦国占有了九鼎之宝,依照地图和户籍,就可以挟制着周天子而向天下发号施令,天下各国没有谁敢不听从的。

  这是统一天下的大业啊!

如今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像戎狄一样的落后民族,搞得我们士兵疲惫、百姓劳苦,也不能够扬名天下,夺取了他们的土地也得不到实际的好处。

  我听说追求名位的人要到朝廷去,追求利益的人要到市场去。

  如今,三川、周室,如同朝廷和市场,大王却不到那里去争夺,反而到戎狄一类的落后地区去争夺,这离帝王的功业就太远了。

  司马错说:

不是这样。

  我听说,想使国家富强的人,一定要开拓他的疆土;想使军队强大的人,一定要使百姓富足;想要统一天下的人,一定要广施恩德。

  这三种条件具备了,帝王大业也就水到渠成了。

  如今,大王的疆土还狭小,百姓还贫穷,所以我希望大王先做些容易办到的事情。

  蜀国,是西方偏僻的国家,却是戎狄的首领,已经发生了类似夏桀、商纣的祸乱。

  出动秦国强大的军队去攻打它,就好像让豺狼去驱赶羊群一样。

  占领了它的土地就可以扩大秦国的疆域,夺取了它的财富就可以使百姓富足、整治军队。

  用不着损兵折将,他们就已经屈服了。

  攻克一个国家,天下人不认为我们残暴;把西方的全部财富取尽,天下人不认为我们贪婪,我们这一出动军队,使得声望、实利都有增益,还能享有禁止暴乱的好名声。

  如今去攻打韩国,劫持天子,是很坏的名声,未必就能得到好处,还负有不义的丑名,而又是天下人所不希望攻打的国家,那就危险了。

  请让我陈述一下理由:

周王,是天下共有的宗主;是和齐、韩交往密切的国家。

  周王自己知道要失掉传国的九鼎,韩国自己知道将会失去三川,这二国必将通力合谋,依靠齐国和赵国的力量,与楚国、魏国谋求和解。

  如果他们把九鼎宝器送给楚国,把土地让给魏国,大王是不能阻止的,这就是我说的危险所在,所以不如攻打蜀国那样完满。

  惠王说:

说的好,我听您的。

  终于出兵讨伐蜀国。

  当年十月攻占了蜀国。

  于是,平定了蜀国的暴乱,贬谪蜀王,改封号为蜀侯,派遣陈庄出任宰相。

  蜀国归秦国后,秦国因此更加强大、富足,更加轻视其他诸侯了。

  惠王十年,派遣公子华和张仪围攻魏国的蒲阳,降服了它。

  张仪趁机又劝说秦王把它归还魏国,而且派公子繇到魏国去作人质。

  张仪又趁机劝说魏王道:

秦国对待魏国如此地宽厚,魏国不可不以礼相报。

  魏国因此就把上郡、少梁献给秦国,用以答谢秦惠王。

  惠王就任用张仪为国相,把少梁改名叫夏阳。

  张仪出任秦国国相四年,正式拥戴惠王为王。

  过了一年,张仪担任秦国的将军,夺取了陕邑,修筑了上郡要塞。

  此后二年,秦王派张仪和齐、楚两国的国相在啮桑会谈。

  他从东方归来,被免去国相的职务,为了秦国的利益,他去魏国担任国相,打算使魏国首先臣侍秦国而让其它诸侯国效法它。

  魏王不肯接受张仪的建议,秦王大发雷霆,立刻出动军队攻克了魏国的曲沃、平周,暗中给张仪的待遇更加优厚。

  张仪觉得很惭愧,感到没有什么可以回敬来报答秦王。

  他留任魏国四年,魏襄侯去世,哀王即位。

  张仪又劝说哀王,哀王也不听从。

  于是,张仪暗中让秦国攻打魏国。

  魏国和秦国交战,失败了。

  第二年,齐国又在观津打败了魏军。

  秦国想要再次攻打魏国,先打败了韩国申差的部队,杀死了八万官兵,使得诸侯们震惊慌恐。

  张仪再次游说魏王说:

魏国土地纵横不到一千里,士兵超不过三十万。

  四周地势平坦,像车轴的中心,可以畅通四方的诸侯国,又没有名山大川的隔绝。

  从新郑到大梁只有二百多里,战车飞驰,士兵奔跑,没等用多少力气就已经到了。

  魏国的南边和楚国接境,西边和韩国接境,北边和赵国接境,东边和齐国接境,士兵驻守四面边疆,光是防守边塞堡垒的人就不少于十万。

  魏国的地势,本来就是个战场。

  假如魏国向南与楚国友善而不和齐国友善,那么齐国就会攻打你的东面;向东与齐国友善而不和赵国友善,那么赵国就会攻打你的北面;与韩国不合,那么韩国攻打你的西面;不亲附楚国,那么楚国就会攻打你的南面;这就叫做四分五裂的地理形势啊。

  况且,各国诸侯缔结合纵联盟的目的,是为了凭靠它使国家安宁,君主尊崇,军队强大,名声显赫。

  如今,那些主张合纵的人,想使天下联合为一体,相约为兄弟手足,在洹水边上杀白马,歃血为盟,彼此表示信守盟约的坚定信念。

  然而,即使是同一父母所生的亲兄弟,还有争夺钱财的,您还打算凭借着苏秦虚伪欺诈、反复无常的策略,那必将遭到失败是很明显的了。

  假如大王不奉事秦国,秦国出兵攻打河外、占领卷地、衍地、燕地、酸枣,劫持卫国夺取阳晋,那么赵国的军队就不能南下支援魏国,赵国的军队不能南下而魏国的军队不能北上,魏军不能北上,合纵联盟的通道就被断绝了。

  合纵联盟的道路断绝,那么,大王的国家想不遭受危难,就办不到了。

  秦国使韩国屈服,进而攻打魏国,韩国害怕秦国,秦、韩合为一体,那么魏国的灭亡,快的简直来不及坐下来等待啊。

  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啊。

  我替大王着想,不如奉事秦国。

  如果您奉事秦国,那么楚国、韩国一定不敢轻举妄动;没有楚国、韩国的外患,那么大王就可以垫高了枕头,安心地睡大觉了,国家一定没有什么可以忧虑的事了。

  况且,秦国想要削弱的莫过于楚国,而能够削弱楚国的莫过于魏国。

  楚国即使有富足强大的名声,而实际很空虚;它的士兵即使很多,然而总是轻易地逃跑溃散,不能够艰苦奋战。

  假如魏国发动所有军队向南面攻打楚国,胜利是肯定的。

  宰割楚国使魏国得到好处,使楚国亏损而归服秦国,转嫁灾祸,使自己的国家安宁,这是好事啊。

  假如大王不听从我的建议,秦国出动精锐部队向东进攻,那时即使您想要臣侍秦国,恐怕也来不及了。

  况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大多只会讲大话,唱高调,很少让人信任。

  他们只想游说一个国君达到封侯的目的,所以天下游说之士,没有不日夜激动地紧握手腕,瞪大眼睛,磨牙鼓舌,大谈合纵的好处,用以劝说各国的国君。

  国君赞赏他们的口才,被他们的游说迷惑,难道这不是糊涂吗?

我听说,羽毛虽轻,集聚多了,可以使船沉没;货物虽轻,但装载多了也可以折断车轴;众口所毁,就是金石也可以销熔;谗言诽谤多了,即使是骨肉之亲也会销灭。

  所以我希望大王审慎地拟订正确的策略,并且请准许我乞身引退,离开魏国。

  于是,哀王背弃了合纵盟约,依靠张仪请求和秦国和解。

  张仪回到秦国,重新出任国相。

  三年后,魏国又背弃了秦国加入合纵盟约。

  秦国就出兵攻打魏国,夺取了曲沃。

  第二年,魏国再次臣事秦国。

  秦国想要攻打齐国,然而齐、楚两国缔结了合纵相亲的盟约,于是张仪前往楚国出任国相。

  楚怀王听说张仪来,空出上等的宾馆,亲自到宾馆安排他住宿。

  说:

这是个偏僻鄙陋的国家,您用什么来指教我呢?

张仪游说楚王说:

大王如果真要听从我的意见,就和齐国断绝往来,解除盟约,我请秦王献出商於一带六百里的土地,让秦国的女子作为服侍大王的侍妾,秦、楚之间娶妇嫁女,永远结为兄弟国家,这样向北可削弱齐国而西方的秦国也就得到好处,没有比这更好的策略了。

  楚王非常高兴地应允了他。

  大臣们来向楚王祝贺,唯独陈轸为他伤悼。

  楚王很生气地说:

我用不着调兵遣将就得到六百里土地,臣子们向我祝贺,唯独你为我伤悼,这是为什么?

陈轸回答说:

不是这样,在我看来,商於一带的土地不仅不能得到,而且齐国和秦国可能会联合起来。

  齐、秦联合起来,那么一定会祸患临头。

  楚王说:

能说明理由吗?

陈轸回答说:

秦国之所以重视楚国,是因为楚国有结盟的齐国。

  如今和齐国断绝往来,废除盟约,那么楚国就孤立了。

  秦国为什么不满足地追求一个孤立无援的楚国,而给它六百里土地呢?

张仪回到秦国,一定会背弃向大王的承诺,这是向北和齐国断绝了外交关系,又从西方的秦国招来祸患,两国的军队必然会一块打到楚国。

  我妥善地替大王想出了对策,不如暗中和齐国联合而表面上断绝关系,并派人跟随张仪去秦国。

  假如秦国给了我们土地,再和齐国断交也不算晚;假如秦国不给我们土地,那就符合了我们的策略。

  楚王说:

希望陈先生闭上嘴,不要再讲话了,等着我得到土地。

  就把相印授给了张仪,还馈赠了大量的财物。

  于是就和齐国断绝了关系,废除了盟约,派了一位将军跟着张仪到秦国去接收土地。

  张仪回到秦国,假装没拉住车上的绳索,跌下车来受了伤,一连三个月没上朝,楚王听到这件事,说:

张仪是因为我与齐国断交还不彻底吧?

就派勇士到宋国,借了宋国的符节,到北方的齐国辱骂齐王,齐王愤怒,斩断符节而委屈地和秦国结交。

  秦、齐建立了邦交,张仪才上朝。

  他对楚国的使者说:

我有秦王赐给的六里封地,愿把它献给楚王。

  楚国使者说:

我奉楚王的命令,来接收商於之地六百里,不曾听说过六里。

  使者回报楚王,楚王怒火填胸,立刻要出动军队攻打秦国。

  陈轸说:

我可以张开嘴说话了吗?

与其攻打秦国,不如反过来割让土地贿赂秦国,和他合兵攻打齐国,我们把割让给秦国的土地,再从齐国夺回来补偿,这样,大王的国家还可以生存下去。

  楚王不听,终于出动军队并派将军屈匄进攻秦国。

  秦、齐两国共同攻打楚国,杀死官兵八万,并杀死屈匄,于是夺取了丹阳、汉中的土地。

  楚国又派出更多的军队去袭击秦国,到蓝田,展开大规模的战半,楚军大败,于是楚国又割让两座城池和秦国媾和。

  秦国要挟楚国,想得到黔中一带的土地,要用武关以外的土地交换它。

  楚王说:

我不愿意交换土地,只要得到张仪,愿献出黔中地区。

  秦王想要遣送张仪,又不忍开口说出来。

  张仪却请求前往。

  惠王说:

那楚王恼恨先生背弃奉送商於土地的承诺,这是存心报复您。

  张仪说:

秦国强大,楚国弱小,我和楚国大夫靳尚关系亲善,靳尚能够去奉承楚国夫人郑袖,而郑袖的话楚王是全部听从的。

  况且我是奉大王的命令出使楚国的,楚王怎么敢杀我。

  假如杀死我而替秦国取得黔中的土地,这也是我的最高愿望。

  于是,他出使楚国。

  楚怀王等张仪一到就把他囚禁起来,要杀掉他。

  靳尚对郑袖说:

您知道您将被大王鄙弃吗?

郑袖说:

为什么?

靳尚说秦王特别钟爱张仪而打算把他从囚禁中救出来,如今将要用上庸六个县的土地贿赂楚国,把美女嫁给楚王,用宫中擅长歌唱的女人作陪嫁。

  楚王看重土地,就会敬重秦国。

  秦国的美女一定会受到宠爱而尊贵,这样,夫人也将被鄙弃了。

  不如替张仪讲情,使他从囚禁中释放出来。

  于是郑袖日夜向怀王讲情说:

做为臣子,各自为他们的国家效力。

  现在土地还没有交给秦国,秦王就派张仪来了,对大王的尊重达到了极点。

  大王还没有回礼却杀张仪,秦王必定大怒出兵攻打楚国。

  我请求让我们母子都搬到江南去住,不要让秦国像鱼肉一样地欺凌屠戮。

  怀王后悔了,赦免了张仪,像过去一样优厚地款待他。

  张仪从囚禁中放出来不久,还没离去,就听说苏秦死了,于是游说楚怀王说:

秦国的土地占了天下的一半,军队的实力可以抵挡四方的国家,四境险要,黄河如带横流,四周都有设防重地可以坚守。

  勇武的战士一百多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贮存的粮食堆集如山。

  法令严明,士兵们都不避艰苦危难,乐于为国牺牲,国君贤明而威严,将帅智谋而勇武,即使没有出动军队,它的声威就能够席卷险要的常山,折断天下的脊骨,天下后臣服的国家首先被灭亡。

  而且,那些合纵的国家要与秦国相较,无异于驱赶着羊群进攻凶猛的老虎,猛虎和绵羊不能成为敌手是非常明显的。

  如今,大王不亲附老虎而去亲附绵羊,我私下认为大王的打算错了。

  当今,天下强大的国家,不是秦国便是楚国,不是楚国便是秦国,两国相互争战,从它的形势看,不可能两个国家都存在下去。

  如果大王不去亲附秦国,秦国就会出动军队先占据宜阳,韩国的土地也就被切断不通。

  出兵河东,夺取城皋,韩国必然要到秦国称臣,魏国就会闻风而动。

  秦国进攻楚国的西边,韩国、魏国进攻楚国的北边,国家怎么会不危险呢?

而且,那些主张合纵的人聚集了一群弱小的国家攻打最强大的国家,不权衡敌对国的力量而轻易地发动战争,国家穷困而又频繁地打仗,这就是导致危亡的策略。

  我听说,您的军事力量比不上别国强大,就不要挑起战争;您的粮食比不上人家多,就不要持久作战。

  那些主张合纵的人,粉饰言辞,空发议论,抬高他们国君的节行,只说对国君的好处,不说对国君的危害,突然招致秦国的祸患,就来不及应付了。

  所以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这个问题。

  秦国拥有西方的巴郡、蜀郡,用大船装满粮食,从汶山起程,顺着江水漂浮而下,到楚国三千多里。

  两船相并运送士兵,一条船可以载五十人和三个月的粮食,顺流而下,一天可走三百多里,即使路程较长,可是不花费牛马的力气,不到十天就可以到达扞关。

  扞关形势一紧张,那么边境以东,所有的国家就都要据城守御了。

  黔中、巫郡将不再属于大王所有了。

  秦国发动军队出武关,向南边进攻,楚国的北部地区就被切断。

  秦军攻打楚国,三个月内可以造成楚国的危难,而楚国等待其他诸侯的救援,需要半年以上的时间,从这形势看来,根本来不及。

  依靠弱小国家的救援,忽略强秦带来的祸患,这是我替大王担忧的原因啊。

  大王曾经和吴国人作战,打了五次胜了三次,阵地上的士兵死光了;楚军在偏远的地方守卫着新占领的城池,可活着的百姓却太辛苦了。

  我听说功业过大的国君,容易遭到危险,而百姓疲惫困苦就怨恨国君。

  守候着容易遭到危险的功业而违背强秦的心意,我私下替大王感到危险。

  秦国之所以十五年不出兵函谷关攻打齐国和赵国的原因,是因为秦国在暗中策划,有一举吞并天下的雄心。

  楚国曾经给秦国造成祸患,在汉中打了一仗,楚国没有取得胜利,却有七十多位列侯执珪的人战死,于是丢掉了汉中。

  楚王大怒,出兵袭击秦国,又在蓝田打了一仗。

  这就是所说的两虎相斗啊。

  秦国和楚国相互厮杀,疲惫困顿,韩国和魏国用完整的国力从后边进攻,再没有比这样的策略更危险的了。

  希望大王仔细地考虑它。

  假如秦国出动军队攻占魏国的阳晋,必然像锁住天下的胸膛一样。

  大王出动全部军队进攻宋国,用不了几个月的时间,宋国就会被拿下来,攻占了宋国而挥师向东进发,那么泗水流域的许多小国便全归大王所有了。

  游说天下各国凭借信念合纵相亲、坚守盟约的人就是苏秦。

  他被封为武安君,出任燕国的宰相,却在暗中与燕王策划攻破齐国,并且分割它的土地;假装获罪于燕王,逃亡到齐国,齐王因此收留了他而且任用他作了宰相;过了两年被发觉,齐王大怒,在刑场上把苏秦五马分尸。

  靠一个奸诈虚伪的苏秦,想要经营整个天下,让诸侯们结为一体,他的策略不可能成功,那是很明显的了。

  如今,秦国和楚国连壤接境,从地理形势上也应该是亲近的国家。

  大王果真能听取我的建议,我请秦王派太子来楚国作人质,楚国派太子到秦国作人质,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大王的姬妾,进献有一万户居民的都邑,作为大王征收赋税供给汤沐之具的地方,永结兄弟邻邦,终生不相互打仗。

  我认为没有比这更合适的策略了。

  此时,楚王虽已得到张仪,却又难于让出黔中土地给秦国,想要答应张仪的建议。

  屈原说:

前次大王被张仪欺骗,张仪来到楚国,我认为大王会用鼎镬煮死他,如今释放了他,不忍杀死他,还听信他的邪妄之言,这可不行。

  怀王说:

答应张仪的建议可以保住黔中土地,这是美好有利的事情。

  已经答应了而又背弃他,这可不行。

  所以最终答应了张仪的建议,和秦国相亲善。

  张仪离开楚国,就借此机会前往韩国,游说韩王说:

韩国地势险恶,人都住在山区,生产的粮食不是麦而是豆,人们吃的大都是豆子饭、豆叶汤。

  一年没收成,人们连糟糠这样粗劣的食物都吃不饱。

  土地不足九百里,没有储存二年的粮食。

  估计大王的士兵,全数也超不过三十万人,而那些勤杂兵、后勤人员也都包括在内。

  除掉防守驿亭、边防要塞的士兵,现有的军队不过二十万罢了。

  而秦国武装部队就一百多万,战车千辆,战马万匹,那勇武的战士飞奔跳跃永往直前,不戴头盔,双手捂着面颊,带着武器,愤怒扑向敌阵的,多到没法计算。

  秦国战马精良,骏马奔驰,前蹄扬起,后蹄腾空,一跃就是两丈多远的马,多到没法数清。

  山东六国的士兵,戴着头盔,穿着铠甲会合作战,秦国的军队却甩掉战袍,赤足露身扑向敌人,左手提着人头,右手挟着俘虏。

  秦兵与山东六国的兵相比,如同勇猛的大力士孟贲和软弱的胆小鬼;用巨大的威力压下去,好像勇猛的大力士乌获与婴儿对抗。

  用孟贲、乌获这样的军队去攻打不服从的弱小国家,无异于把千均的重量压在鸟卵上,一定不存在侥幸的结果了。

  那些诸侯、大臣们不估量自己的土地狭小,却听信主张合纵的人甜言蜜语,他们结伙营私,互相掩饰,都振奋地说:

‘听从我的策略,可以在天下称霸。

  ’不顾国家的长远利益而听从片刻的游说,贻误国君,没有比这更为严重的了。

  假如大王不奉事秦国,秦国出动武装部队占据宜阳,切断了韩国的土地,向东夺取成皋、荥阳,那么鸿台的宫殿、桑林的林苑,就不再为大王拥有了。

  再说,堵塞了成皋,切断了上地,大王的国土就被分割了。

  首先臣事秦国就安全,不臣事秦国就危险。

  制造了祸端却想求得吉祥的回报,计谋短浅鄙陋而结下的仇怨深重,违背秦国而服从楚国,即使想不灭亡,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替大王策划,不如帮助秦国,秦国所希望的,没有比削弱楚国更重要的了,能够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