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15545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docx

奥鹏吉林大学《仪器分析》网考复习题答案

单选题

1.一般按红外线波长的不同将红外线划分为三个区域,请问中红区的波

长范围是多少?

A.0.76-2.5μm

B.2.5-15μm

C.2.5-25μm

D.>25μm

答案:

C

2.进阳器至检测器的流路中未被固定相占有的空间的容积,称为

A.保留体积

B.死体积

C.调整保留体积

D.相对保留体积

答案:

B

3.核磁共振现象是哈佛大学的()等人在1945年发现的

A.PurcellBloch

B.PurcellBunren

C.WollartenBloch

D.PurcelWollarten

答案:

A

4.核磁共振的研究对象为具有磁矩的()

A.原子

B.离子

C.基态原子

D.原子核

E.电子

答案:

D

5.下列溶剂中,在正相色谱中的洗脱能力最强的是

最新资料

A.苯

B.乙醚

C.水

D.甲醇

答案:

C

6.下列哪项不是高效液相色谱法

A.应用范围广

B.灵敏度高

C.分析速度快

D.需要高柱温

答案:

D

7.朗伯-比尔定律是吸收光度法的基本定律,是描述物质对单色光吸收

的强弱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和()间关系的定律

A.厚度

B.密度

C.质量

D.体积

答案:

A

8.在紫外和可见光区范围内,有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可由()及电荷迁

移跃迁产生

A.σ-σ*

B.σ*-n

C.π*-π

D.π*-n

答案:

A

9.下面色谱法中是以按操作形式分类的色谱有

A.气相色谱法

B.柱色谱法

C.分配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

答案:

B

最新资料

10.热力学理论是以()为代表

A.塔板理论

B.速率理论

答案:

A

11.色谱法包括许多分支,可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

下列哪种色

谱法是按色谱过程的分离机制分类

A.气相色谱法

B.柱色谱法

C.平面色谱法

D.吸附色谱法

答案:

D

12.下列哪项不是是分流进样的优点

A.操作简单

B.只要色谱柱安装合适,柱外效应小,柱效高

C.载气消耗大

D.当样品中有难挥发组分时,会留在蒸发室中,不会污染色谱柱

答案:

C

13.由炙热的固体或液体发出的光谱,称为()

A.线状光谱

B.带状光谱

C.连续光谱

D.断续光谱

答案:

C

14.根据分辨率的高低,可将质谱仪分为低分辨质谱仪和高分辨质谱仪

两类,其中分辨率小于()的称为低分辨质谱仪

A.800

B.900

C.1000

最新资料

D.1200

E.1500

答案:

C

15.荧光光谱和原子吸收光谱常采用下列哪种光源

A.紫外光源

B.可见光源

C.红外光源

D.金属蒸汽灯

答案:

D

16.在以硅胶为固定相的吸附色谱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组分的极性越强,吸附作用越强

B.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越有利于吸附

C.流动相的极性越强,溶质越容易被固定相所吸附

D.二元混合溶剂中正己烷的含量越大,其洗脱能力越强

答案:

A

17.()可用于药物有关物质的检查和杂质限量的检查

A.薄层色谱

B.纸相色谱

答案:

A

18.质谱分析法是利用多种离子化技术,将物质分子转化为(),按其

质荷比的差异分离测定,从而进行物质成分和结构分析的方法

A.原子

B.离子

C.电子

D.原子核

答案:

B

19.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蒸汽中的()对特征电磁辐射的吸收来

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方法

最新资料

A.原子

B.离子

C.基态原子

D.激发态原子

E.电子

答案:

C

20.在固定液中,OV-101属于

A.非极性物质

B.中等极性物质

C.极性物质

D.能形成氢键的物质

答案:

A

21.测铁工作曲线时,要使工作曲线通过原点,参比溶液应选

A.试剂空白

B.纯水

C.溶剂

D.水样

答案:

A

22.原子发射光谱分析法中,内标法主要解决了

A.光源的不稳定性对方法准确度的影响

B.提高了光源的温度

C.提高了方法的选择性

D.提高了光源的原子化效率

答案:

A

23.提高柱温会使各组分的分配系数值

A.增大

B.变小

C.视组分性质而增大或变小

D.呈非线变化

答案:

B

24.多普勒变宽产生的原因是

最新资料

A.被测元素的激发态原子与基态原子相互碰撞

B.原子的无规则热运动

C.被测元素的原子与其他粒子的碰撞

D.外部电场的影响

答案:

B

25.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

A.向长波移动

B.向短波移动

C.不移动

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

答案:

D

26.在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某有色物质的浓度时,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比色皿外壁有水珠

B.待测溶液注到比色皿的2/3高度处

C.光度计调零

D.将比色皿透光面置于光路中

答案:

A

27.下列方法中,哪个不是气相色谱定量分析方法

A.峰面积测

B.峰高测量

C.标准曲线法

D.相对保留值测量

答案:

D

28.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所用的波长属于

A.紫外光

B.可见光

C.紫外-可见光

D.红外光

答案:

B

29.某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为A,在流动相中的浓度为B,则此组分在

两相中的分配系数为

最新资料

A.CA/CB

B.CB/CA

C.CA+CB

D.CA-CB

答案:

A

30.在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理论中,以谱线峰值吸收测量替代积分吸收测

量的关键条件是什么?

A.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一样,而半峰宽要小得多

B.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和半峰宽均为一样

C.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中心频率一样,而半峰宽要较大

D.光源辐射的特征谱线与原子吸收谱线比较,只要中心频率一样,半峰宽大小都

没影响

答案:

A

31.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波长下测定某物质含量时,最适宜选用

A.氢灯,石英吸收池

B.钨灯,玻璃吸收池

C.氘灯,玻璃吸收池

D.空心阴极灯,石英吸收池

答案:

B

32.在目视比色法中,常用的标准系列法是比较

A.入射光的强度

B.透过溶液后的强度

C.透过溶液后的吸收光的强度

D.一定厚度溶液的颜色深浅

答案:

D

33.原子吸收法测定中微量时用纯配制标准系列制作工作曲线分析结果

偏高原因是

A.电离干扰

B.物理干扰

C.化学干扰

D.背景干扰

最新资料

答案:

A

34.用分光光度法测水中铁的含量时,所用的显色剂是

A.醋酸钠

B.1,10氮杂菲

C.盐酸羟胺

D.刚果红试纸

答案:

C

35.在光度分析中,参比溶液的选择原则是

A.通常选用蒸馏水

B.通常选用试剂溶液

C.根据加入试剂和被测试液的颜色、性质来选择

D.通常选用褪色溶液

答案:

C

36.下列基团哪个属生色团,

A.–OR

B.C=O

C.-OH

D.-SH

答案:

B

37.选择固定液的基本原则是

A.相似相溶

B.待测组分分子量

C.组分在两相的分配

D.流动相分子量

答案:

A

38.在进行发射光谱定性分析时要说明有某元素存在,必须

A.它的所有谱线均要出现

B.只要找到2~3条谱线

C.只要找到2~3条灵敏线

D.只要找到1条灵敏线

最新资料

答案:

C

39.分光光度计的可见光波长范围时

A.200nm~400nm

B.400nm~800nm

C.500nm~1000nm

D.800nm~1000nm

答案:

B

40.下列化合物中,同时有*,*,*跃迁的化合物是

A.一氯甲烷

B.丙酮

C.1,3-丁二醇

D.甲醇

答案:

B

41.红外光谱法中的红外吸收带的波长位置与吸收谱带的强度可以用来

A.鉴定未知物的结构组成或确定其化学基团及进行定量分析与纯度鉴定

B.确定配位数

C.研究化学位移

D.研究溶剂效应

答案:

A

42.如果试样比较复杂,相邻两峰间距离太近或操作条件不易控制稳定,

要准确测量保留值有一定困难时,宜采用的定性方法为

A.利用相对保留值定性

B.利用文献保留值数据定性

C.加入已知物增加峰高的办法定性

D.与化学方法配合进行定性

答案:

C

43.在原子荧光分析中,可以使用几种类型的激发光源,指出下列哪种

光源可能使方法的检出限最低

最新资料

A.氙灯

B.金属蒸气灯

C.空心阴极灯

D.激光光源

答案:

D

44.可以提高荧光法测定灵敏度的新技术有

A.激发荧光法

B.荧光猝灭法

C.时间分辨荧光分析法

D.荧光寿命

答案:

A

45.下列波长范围属于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范围的是

A.0.76-1000μm

B.10-760nm

C.10-3-10nm

D.200-800nm

答案:

B

46.储备液浓度为,配制浓度为,,,,的工作系列容量瓶,最适合的

工作液浓度为

A.20μg/mL

B.200μg/mL

C.20mg/mL

D.200mg/mL

答案:

A

47.AAS测量的是

A.溶液中分子的吸收

B.蒸汽中分子的吸收

C.溶液中原子的吸收

D.蒸汽中原子的吸收

答案:

D

48.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仪中单色器位于

最新资料

A.空心阴极灯之后

B.原子化器之后

C.原子化器之前

D.空心阴极灯之前

答案:

B

49.在原子荧光法中,多数情况下使用的是

A.阶跃荧光

B.直跃荧光

C.敏化荧光

D.共振荧光

答案:

D

50.硫酸奎宁在中,分别用和波长的光激发,所制荧光光度计中第一滤

光片的作用是

A.消除杂志荧光

B.得到合适的单色激发光

C.消除激发光产生的反射光

D.消除瑞利散射、拉曼散射

答案:

B

51.根据范蒂姆特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固定相颗粒填充越均匀,则柱效越高

B.h越大,则柱效越高,色谱峰越窄,对分离有利

C.载气线速度越高,柱效越高

D.载气线速度越低,柱效越高

答案:

A

52.分光光度计测量吸光度的元件是

A.棱镜

B.光电管

C.钨灯

D.比色皿

答案:

B

53.下列因素中会使荧光效率下降的因素是

最新资料

A.激发光强度下降

B.溶剂极性变小

C.温度下降

D.溶剂中含有卤素离子

答案:

D

54.下列哪种方法不是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量方法

A.浓度直读

B.保留时间

C.工作曲线法

D.标准加入法

答案:

B

55.原子吸收光谱测铜的步骤是

A.开机预热-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进样-读数

B.开机预热-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进样-读数

C.开机预热-进样-设置分析程序-开助燃气、燃气-点火-读数

D.开机预热-进样-开助燃气、燃气-设置分析程序-点火-读数

答案:

A

56.已知邻二氮杂菲亚铁络合物的吸光系数=--,已有一组浓度分别

为,,,,工作溶液,测定吸光度时应选用比色皿。

A.0.5cm

B.1cm

C.3cm

D.10cm

答案:

D

57.用邻二氮杂菲测铁时为测定最大吸收波长从~每隔进行连续测定现

已测完处的吸光度欲测定处吸光度调节波长时不慎调过此时正确的做

法是

A.反向调节波长至490nm处

B.反向调节波长过490nm少许,再正向调至490nm处

最新资料

C.从400nm开始重新测定

D.调过490nm处继续测定,最后在补测490nm处的吸光度值

答案:

B

58.在液相色谱中,梯度洗脱适用于分离的是

A.异构体

B.沸点相近,官能团相同的化合物

C.沸点相差大的试样

D.极性变化范围宽的试样

答案:

D

59.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铁实验的显色过程中,按先后次序依次加

A.邻二氮杂菲、NaAc、盐酸羟胺

B.盐酸羟胺、NaAc、邻二氮杂菲

C.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NaAc

D.NaAc、盐酸羟胺、邻二氮杂菲

答案:

B

多选题

1.质谱分析法的特点有

A.应用范围广

B.不受试样物态限制

C.灵敏度高

D.试样用量少

E.分析速度快,信息直观

答案:

A,B,C,D,E

2.常用吸附剂有

A.硅胶

B.氧化铝

C.聚酰胺

D.氧化铁

答案:

A,B,C

最新资料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有

A.光源

B.单色器

C.吸收池

D.检测器

E.讯号处理与显示器

答案:

A,B,C,D,E

4.红外光谱仪由()组成

A.辐射源

B.吸收池

C.单色器

D.检测器

E.记录仪

答案:

A,B,C,D,E

5.常用的载气有

A.氮气

B.氢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答案:

A,B,C

6.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有

A.温度

B.溶剂

C.酸度

D.荧光熄灭剂

E.散射光

答案:

A,B,C,D,E

7.质谱仪的主要性能指标有

A.分辨率

B.灵敏度

最新资料

C.质量范围

D.质量精确度

答案:

A,B,C,D

8.气相色谱法中,对载体的要求有

A.比表面积大

B.有吸附性能

C.热稳定性好

D.有一定的机械强度

答案:

A,C,D

9.原理为辐射的发射的光学分析法有

A.发射光谱法

B.荧光光谱法

C.火焰光谱法

D.放射化学法

E.分光光度法

答案:

A,B,C,D

10.化学位移的影响因素有

A.局部屏蔽效应

B.磁各向异性效应

C.杂化效应

D.分子间氢键

E.溶剂效应

答案:

A,B,C,D,E

判断题

1.分子式是结构鉴定的基础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2.检测器是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三大关键部件之一

最新资料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3.色谱分离的塔板理论始于马丁和辛格提出的塔板模型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4.折合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基团的伸缩振动频率越高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5.载体一般是化学惰性的多孔性微粒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6.分子荧光和分子磷光的发光机制相同

A.错误

B.正确

答案:

A

7.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通常选择共振吸收线作为分析线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8.散射光对荧光测定没有干扰

A.错误

B.正确

答案:

A

最新资料

9.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锐线光源的发射线与原子吸收线的中心频

率完全一致是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进行定量的必要条件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10.分配色谱法利用被分离组分在固定相火流动相中的溶解度差别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11.原子化的方法主要有火焰原子化法和非火焰原子化法两种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12.气相色谱法的优点是能对多种组分的混合物进行分离分析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13.用吸光系数作为换算浓度的因数进行定量的方法,在任何情况下都

能适用

A.错误

B.正确

答案:

A

14.按照Beer定律,吸光度A与浓度c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条通过原点

的直线

最新资料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15.氧化铝的含水量越高,活性越强

A.错误

B.正确

答案:

A

16.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关键步骤是选择最佳的色谱操作条件,以实现最

理想的分离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17.在质谱中的大多数离子峰均是根据有机物自身裂解规律形成的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18.毛细管柱的制备包括拉制、柱表面处理、固定液的涂渍等步骤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19.荷兰学者范第姆特提出了色谱过程动力学理论——速率理论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20.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

法和内标法

最新资料

A.错误

B.正确

答案:

B

问答题

1.用反相色谱法分离正丁醇和正己烷,预测出峰顺序,如流动相为甲醇

和水,增加甲醇的比例,保留时间如何变化?

答案:

答:

出峰顺序:

正丁醇、正己烷,缩短。

2.下列化合物的氢核,何者处于较低场为什么

答案:

答:

中质子处于较低场,因为具有诱导效应。

而中甲基具有推电子效应

3.气相色谱定量的方法有几种?

各有哪些优缺点?

答案:

答:

有三种方法:

归一化法,内标法,外标法。

归一化法优点:

简便、准确,即使进样不准确,对结果亦无影响,操作条件的变

动对结果影响也很小。

缺点:

试样中组分必须全部出峰。

内标法的优点:

定量准确,进样量和操作条件不要求严格控制,不要求试样中组

分全部出峰。

缺点:

操作麻烦,每次分析都要称取试样和内标物质量,比较费事,不适宜于快

速控制分析。

外标法的优点:

计算和操作都简便,不必用校正因子。

缺点:

要求操作条件稳定,进样量重复性好,否则对分析结果影响较大

4.色谱分离的原理?

最新资料

答案:

答: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由于分配系数或容量

因子的不同而实现分离。

各种色谱法的分离机制不同。

5.摩尔吸光系数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答案:

答:

影响其大小的因素是:

,入射光波长,溶剂,吸光物质的性质。

6.AAS与的主要区别有哪些

答案:

答:

区别:

()吸收机理不同:

法原子吸收线状光谱,法分子吸收带状光

谱;()光源:

法,锐线光源(空心阴极灯),法连续光源(钨灯氘灯);()

仪器排列顺序不同:

法,锐线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检测器,法,光源单色器吸收

池检测器

7.什么是梯度洗脱?

答案:

梯度洗脱:

同一分析周期内,程序控制改变流动相组成,即改变溶剂的极

性、离子强度或值等,用于法,适用于多组分、性质相差大、复杂样品。

通过改

变色谱分离条件,缩短时间、提高分离度和灵敏度、改善峰形。

但重现性降低。

8.指出下列物质在正相色谱中的洗脱顺序

()正己烷,正己醇,苯

()乙酸乙酯,乙醚,硝基丁烷

答案:

答:

苯、正已烷、正已醇;

(2)乙醚、硝基丁烷、乙酸乙酯

9.写出气液相色谱的主要部件及作用。

答案:

答:

载气系统:

气压,净化,流速控制。

进样系统:

进样器,气化室,加热系统。

将样品气化并有效导入色谱柱。

色谱柱系统:

分离柱,恒温系统。

分离作用。

检测系统和记录系统:

检测器,恒温装置。

检测并记录、处理数据。

控制系统:

控制整个仪器的运行。

10.在硅胶柱流动相为己烷甲醇(),紫外检测器色谱条件下分离组分

和,极性,判断、组分的出峰次序,为什么?

最新资料

答案:

答:

在给定的色谱条件下,组分先出峰,组分后出峰。

以硅胶为固定相,

己烷甲醇()为流动相,该体系为正相色谱,样品的极性,在正相色谱体系极性

小的组分先出峰,极性大的组分后出峰,所以出峰次序为先出,后出。

11.电子光谱一般在什么波长区?

振动光谱在什么波长区?

转动光谱在

什么波长区?

答案:

答:

电子光谱——紫外、可见区(Ee、Eυ、Er均改变)62~620nm

振动光谱——近红外区(Ev及Er改变)620~24.8µm

转动光谱——远红外、微波区(仅Er改变)>24.8µm

12.试比较下列各化合物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大小并说明理由。

答案:

,共轭体系,吸收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

13.试说明什么是基团频率和指纹区?

各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答案:

答:

组成分子的各种原子基团都有自己的特征红外吸收的频率范围和吸收

峰,称这些能用于鉴定原子基团存在并有较高强度的吸收峰为特征峰,其相应的

频率称为特征频率或基团频率。

基团频率:

有一定的范围,吸收峰较强,用于鉴

定原子基团的存在

指纹区:

在-1~-1(m)范围的光谱区,分子构型和结构的微小差别,都可

引起吸收峰分布的明显改变。

这一区域内的光谱对于分子来说就好像指纹对人一

样,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

可用于区分化合物的精细结构

14.为什么体积排阻色谱中任何组分的分配系数必须符合0≤K≤1?

果K>1说明什么问题?

最新资料

答案:

答:

因为组分的分配系数为K=Cs/Cm,Cs与Cm分别为组分在固定相和流

动相中的浓度。

当分子直径大于孔径时,此时Cm=0,∴K=0。

当分子直径小于固

定相孔径时,组分向空隙内流动相扩散,达到平衡时,一半组分在空隙内,一半

组分在空隙外,,此时K=1.0,,若分子直径介于以上两种极限情况之间,K一定

介于0与1之间,可见体积排阻色谱中,任何组分的分配系数为0≤K≤1,如果

K>1说明此时的分离方式已不是纯粹的体积排阻色谱,其分离过程受到其他作用

力(如吸附)的支配。

15.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案:

答:

朗伯比耳定律的物理意义为: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单一均匀的,非

散射的吸光物质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溶液浓度和液层厚度的乘积成正比。

定律不仅适用于溶液,也适用于其他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气体或固体),是

各类吸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

定律:

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均匀的非散射样品

时,样品对光的吸收度与样品的浓度及厚度成正比。

16.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所用仪器有哪几部分组成,每个主要部分的作

用是什么?

答案:

答:

单光束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由光源、原子化器、单色器和检测系统四

部分组成。

光源:

发射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供吸收测量用。

原子化器:

将被测试样气化分解,产生气态的基态原子,以便吸收待测谱线。

分光系统(单色器:

将欲测的谱线发出并投射到检测器中,滤除其它非吸收谱线

的干扰。

检测系统:

使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输入到读数装置中进行

测量。

17.试解释荧光分析法比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灵敏度高的原因。

答案:

答:

荧光分析测定的是在很弱背景上的荧光强度,其测定灵敏度取决于检

测器的灵敏度,改进光电倍增管和放大系统,可使微弱的荧光也能检测,因此荧

光分析法灵敏度很高。

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是透过光强和入射光强的比

值,当浓度很低时,检测器难以检测两个大信号之间的微小差别,故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法不如荧光分析法灵敏度高。

18.摩尔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在吸光光度法中摩尔吸光系数有

何意义?

最新资料

答案:

答:

摩尔吸光系数是吸光物质在特定波长和溶剂的情况下一个特征常数,

数值上等于.L-1吸光物质在光程中的吸光度。

是吸光物质吸光能力的量度。

的功能:

用来估计定量方法的灵敏度和衡量吸收强度。

大,方法的灵敏度高,吸

收强度大。

在其它条件固定时,可利用来定性。

19.双聚焦质谱仪为什么能提高仪器的分辨率

答案:

答:

在双聚焦质谱仪中,同时采用电场和磁场组成的质量分析器,因而不

仅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