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5212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同步练习Word文档格式.docx

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了妈妈。

妈妈笑着说:

“傻孩子,你转过身子看看。

小壁虎转身一看,高兴得叫了起来:

“我长出一条新尾巴啦!

(1)从选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

(2)小壁虎因为( 

)而难过。

①借不到尾巴 

②自己没有尾巴

(3)想一想,读一读,连一连。

小鱼的尾巴______ 

掌握方向

老牛的尾巴______ 

拨水游泳

燕子的尾巴______ 

驱赶蚊蝇

(4)小壁虎需不需要借尾巴呢?

为什么?

4.阅读理解

田野里,一群小鸟正在争论一个有趣的问题:

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小燕子说:

“春雨是绿色的。

你们瞧,春雨浇到草地上,草就绿了。

春雨淋在柳树上,柳枝也绿了。

(1)小燕子一共说了______句话。

(2)小燕子为什么说春雨是绿色的?

(3)用“到底”写一句话。

(4)“我”眼中的春雨是什么颜色的,写一写。

我说:

“春雨是______色的,你们看,______

5.读一读,回答问题。

一只手,拉爸爸,一只手,拉妈妈,小娃娃,爬石阶。

石阶高,他不怕,爬呀爬,爬上石阶笑哈哈。

(1)______、______和______在爬石阶。

(2)找出声母是“P”的字。

(重复的只圈第一个)

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

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

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

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

”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

( 

 

)我们俩闹不和,( 

)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

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

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

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

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

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1)“诸”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______,再查音节______,“荆”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______,再查______画。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并用这个关联词写一句话:

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削弱——______ 

进攻——______ 

同心协力——______

(4)从文中选项一个词语作为这个小故事的标题:

(5)你认为蔺相如处处避让廉颇,做法对吗?

(6)结合本文段,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

7.课内阅读。

那一个个轻清脆丽的小球,像一串美丽的梦,是我们自己小心地轻轻吹起的,吹了起来,又轻轻地飞起,是那么圆满,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丽。

借着扇子的轻风,把她们一个个送上天去送过海去。

到天上,轻轻地挨着明月,渡过天河跟着夕阳西去。

或者轻悠悠地飘过大海,飞越山巅,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头发上……目送着她们,我心里充满了快乐、骄傲与希望。

(1)这段话选自课文《______》,作者是______。

(2)这段话里有几句是写作者的想象,请找出来,画上波浪线。

(3)作者心里的“快乐”“骄傲”“希望”各指什么?

快乐:

骄傲:

希望:

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天和地分开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当中,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这样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的高级了,地变得厚极了。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1)“头顶天,脚踏地”可以用成语______来表示;

“脚踏地”可以用成语______来表示。

(2)“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①“累”在句中的读音是______,在词语“积累”中的读音是______。

“倒”在句中的读音是______,在词语“倒车”中的读音是______。

②“精疲力竭”中的“竭”的意思是______,词语的意思是______,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有:

______、______。

(3)“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句子把______比喻成______,写出了盘古的巨大。

以“晚霞”为内容写比喻句:

______。

(4)把盘古开天地的过程重新排列一下。

①盘古醒来,拿起斧头向黑暗劈过去,天地开始分化。

②盘古累的倒下,身体变成自然万物。

③天地一片混沌,盘古睡在其中。

④天地分开后,盘古站立期间,使得天地成形。

正确的顺序是:

(5)读完这两段话,你想对盘古说些什么?

9.读一读,回答问题。

小松鼠,尾巴大,轻轻跳上又跳下。

我帮你,你帮我,采到松果送回家。

(1)写出读翘舌音的字。

(2)小松鼠把______送回家。

①sōngguǒ 

②sōngshù

10.读一读,回答问题。

小鸡小鸡叽叽叽,爱吃小虫和小米。

小鸭小鸭嘎嘎嘎,扁扁嘴,大脚丫。

(1)小鸡的叫声是______,小鸭的叫声是______。

(2)小鸡爱吃什么?

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1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威尼斯

威尼斯位于:

亚得里亚海北部的拉古纳湖中,是意大利东北部的一个城市,有三十多万居民。

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水、桥、船构成了威尼斯的三大特色。

”威尼斯全市约有一百七十多条大小不同的弯弯曲曲的河道,两岸是各色的建筑。

河道宽窄不一:

大运河最宽,约一百米;

而最窄的河道,两岸居民可开窗握手。

威尼斯全城有桥梁四百余座。

它们各具风姿,格调不同。

建于1592年的大理石独拱桥——里阿托大桥,坐落在大运河上,桥上还开设了许多店铺。

文艺复兴时期修建的叹息桥,全桥由桥屋覆盖。

涨潮时,水涌入圣马可广场,这里又会出现许多I临时的木板桥。

威尼斯的船,实际上是当地最重要的交通工具。

这里的船是各种各样的:

集体乘坐的,个人使用的,出租的,游览的,比赛的,应有尽有。

威尼斯的绮丽风光,吸引了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客。

(1)给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弯弯曲______曲(qū 

qǔ) 

店铺______(pū 

) 

乘______坐(ché

ng 

chè

n)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特色——______ 

绮丽——______ 

应有尽有——______

(3)按短文内容填空

①威尼斯的三大特色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威尼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______。

(4)“威尼斯素有‘水都’之称。

”这句话中“素”的意思是( 

(5)第四自然段写威尼斯的桥“各具风姿”,是用______的方法写的。

(6)这篇短文和我们学习的课文《威尼斯的小艇》都是介绍威尼斯的,两篇文章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雨点沙沙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鱼池里,鱼儿乐得摇尾巴。

小雨点,沙沙沙,落在田野里,苗儿乐得向上爬。

(1)照样子,写拟声词。

(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

小雨点--沙沙沙 

小青蛙--______小黄狗--______

(2)读一读,连一连。

小雨点使花儿______ 

向上爬

小雨点使鱼儿______ 

张嘴巴

小雨点使苗儿______ 

摇尾巴

(3)照样子,写句子。

例:

小雨点让苗儿乐得向上爬。

小雨点让______乐得______。

13.阅读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______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______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

(2)在横线上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3)用横线画出具体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

①“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______,“白色”的是_____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_____

②这段话中将地球比作______和______,说明它的______,表达出对地球的______之情。

14.课内阅读。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自己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一百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千里眼”“顺风耳”在旧小说中分别指______的人和______的人。

在课文中指人们想象中的______的能力。

(2)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边塞诗人______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形容______好似梨花开放,原意是用来形容北国边塞异常寒冷。

短文中表现了现代科学技术成就的变化______、______,给人们带来了______。

15.读一读,回答问题。

,他对青蛙说:

“我是 

,他鞠着躬说:

(1)背一背,把选文补充完整。

①夏天 

②秋天 

③荷叶圆圆 

④谷穗弯弯

(2)照样子,写词语。

例: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

花儿______ 

树叶______

(3)仿照课文写一写。

______,______说:

“我是______ 

16.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是谁来呼风唤雨呢?

当然是人类;

靠什么呼风唤雨呢?

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

在20世纪一百年的时间里,人类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获得那么多奇迹般的、出乎意料的发现和发明。

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 

超越)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

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一直生活在一个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也没有汽车。

人们只能在神话中用“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 

托付)自己的美好愿望。

20世纪的(成果 

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1)选出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

(2)根据意思写词语。

①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

②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

(3)举现代科学实例来说明“千里眼”“顺风耳”。

千里眼:

顺风耳:

(4)“那时没有电灯,……”“那时”是指( 

(5)“我的祖先大概谁也没有料到”,“大概”在文中的意思( 

(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形容纷纷大雪好似梨花盛开,文中引用的作用是( 

17.课内阅读。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嘶鸣。

(1)用划线字仿写句子。

(2)把下面的叫声和相应的动物连线。

(3)从狗学叫的故事,我明白了:

18.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

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

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

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

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

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蟋蟀也叫______,(A.蝗虫 

B.蛐蛐)是农业的______。

(A.害虫 

B.益虫)

(2)请在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照样子下词语。

弯弯曲曲______、______、______

(4)蟋蟀的住宅外部特点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蟋蟀的住宅内部布置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

试着用下面的句子来表达。

蟋蟀的住宅很______,很______,还很______。

我觉得蟋蟀真______!

19.阅读

一过夏天,小学生有的成了中学生,中学生有的成了大学生。

升级、跳班,快点儿慢点儿,总是要长。

北方农家的谚语说:

“六月六,看谷秀。

”又说:

“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农作物到了该长得时候不长,或是长得太慢,就没有收成的希望。

人也是一样,要赶时候,赶热天,尽量地用力地长。

(1)这段话说明了______也在长得道理。

(2)根据课文理解“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

20.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甲)了金色的小喇叭。

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松柏(乙)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丙)树妈妈的脚下。

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给文中甲、乙、丙三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A.飘到 

B.吹起 

C.穿上

甲:

______乙:

______ 

丙:

(2)根据文段的内容连一连。

小喜鹊______ 

挖洞

小松鼠______ 

造房子

小青蛙______ 

找松果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

21.读一读,做一做。

金色的树叶有扇形的、掌形的,还有心形的……秋风吹来.它们一片片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飞舞的蝴蝶慢慢地铺满了林间的小路,织成了一条金色的地毯。

这金色的秋天像童话世界一样美丽,我爱秋天!

(1)短文共______个自然段。

(2)词语模仿秀:

一片片 

一只只 

____________

(3)短文写了几种形状的树叶。

请你用横线画出来。

22.句子品析。

五彩石找齐了,女娲在地上挖个圆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进行冶炼。

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

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1)用横线画出表示女娲动作的词语。

(2)请你也用一连串动作写几句话。

23.读选文,做习题。

①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

水泥道像铺上了 

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②每一片法国树梧桐的落叶,都像 

,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③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

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你瞧,这多像 

,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将下面句子的序号准确地填入文中横线上。

A.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B.一块彩色的地毯

C.两只棕红色的小鸟

(2)选文第①②③段各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请连一连。

第①段______ 

雨靴蹦跳图

第②段______ 

彩色地毯图

第③段______ 

金色落叶图

(3)对选文第②段中的“粘”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4.读一读,回答问题。

小书包

妈妈送我个小书包,背在身上多神气,

打开心爱的小书包,一样一样看仔细:

铅笔、橡皮、转笔刀,越看心里越欢喜。

文具住在书包里,整理书包靠自己。

(1)“我”背上妈妈送的小书包,感到很______。

(2)书包里有哪些文具?

请你在文中找出来。

(3)你会整理书包吗?

给下面的物品分分类吧!

书本:

文具:

25.读一读,回答问题。

妈妈生下我,就有你我他。

同在蓝天下,我们是一家。

我帮你,你帮我,

分不开的你我他,你我他。

(1)“我们是一家”中的“我们”指的是( 

①你我他 

②妈妈

(2)“你我他”应该怎样相处?

用横线画出相关句子。

26.读一读,回答问题。

慢慢蹦,轻轻跳,小兔进屋静悄悄,为啥呀?

花猫姐姐上夜班,让她好好睡午觉。

因为花猫姐姐在______,所以小兔进屋______。

(写拼音)

27.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

一来是牛跟他亲密;

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能对得起它呢?

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

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土也没有。

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

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

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

他把牛身子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

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

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

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照看——______亲密——______ 

舒服——______

(2)用横线划出最能概括文章中心的话。

(3)用波浪线画出牛郎为什么那么周到照看牛的句子。

(4)“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他,怎么能对得起它呢?

”这句话运用______的修辞方法,改为陈述句是:

(5)牛郎细心照看牛,可见他是一个______的人,从他把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的,可以看出她是一个______的人。

28.课内阅读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新鲜 

清鲜),天空是那么(晴朗 

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 

柔软),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________使人惊叹,________叫人舒服,________愿久立四望,________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这段话作者是按从______到______顺序写的。

(2)在文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

(3)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不同的词来描写草原的色彩?

(4)画线的句子中“无边的绿毯”指______,“白色的大花”指______,中国画是指______。

(5)写出文中联想的句子,并写出它是由什么实实在在的事物引起的?

(6)在文中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词语写话。

29.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一百多年前科学家做了一次试验。

在一间屋子里横七竖八地拉了许多绳子,绳子上系(xì

)着许多铃铛。

他们把蝙蝠的眼睛蒙(mēng 

ng)上,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飞了几个钟头,铃铛一个也没响,那么多的绳子,它一根也没碰着(zhe 

zhá

o)。

科学家又做了两次试验:

一次把蝙蝠的耳朵塞(sāi 

)上,一次把蝙蝠的嘴封住,让它在屋子里飞。

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科学家经过________研究,________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它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

这种声音叫做超声波,人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能听见。

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的方向。

(1)写出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

(2)“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中的“这个问题”指的是______。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科学家做了______次不同的试验。

结果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______,而是______和______(填字母)

A.眼睛 

B.耳朵 

C.嘴

(3)我能根据课文内容连线。

雷达的天线 

蝙蝠的嘴巴

雷达发出的无线电波 

蝙蝠的耳朵

雷达的荧光屏 

蝙蝠的超声波

30.读一读,回答问题。

小白兔,真爱哭,一不高兴呜呜呜。

它说自己尾巴短,对着爸爸呜呜呜。

呜呜呜,呜呜呜,黑眼珠变成了红眼珠。

(1)找出带有“d、t”的音节。

(2)小白兔为什么哭?

①尾巴短 

②红眼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