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5258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90.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高校招生考试地理模拟测试试题9含答案Word格式.docx

6.图3所示季节,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

A.尼罗河进入汛期,河流径流量大增 B.开普敦天气晴朗,附近海域风平浪静

C.A地草类葱绿,动物大规模向南迁移 D.与C海区相比,D海区降水更多

图5示意我国某山地北坡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7~8题。

图5

7.该山地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  )

A.1月的山麓 B.1月的山顶

C.7月的山麓 D.7月的山顶

8.导致该山地1500m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

A.正午太阳高度角小

B.近地面大气逆辐射强

C.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

D.近地面受冷空气影响

图6

风电占丹麦总发电量的20%,萨姆斯岛是丹麦的新能源样板区,岛上能源自给自足,几乎实现“碳的零排放”。

读图6,完成9~10题。

9.丹麦风能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地区(  )

A.飓风频繁登陆

B.季风环流显著

C.盛行西风强盛

D.极地东风强劲

10.与新能源样板区相比,我国西北地区发展新能源的劣势是(  )

A.风力资源匮乏 B.土地资源短缺

图7

C.劳动力资源不足 D.科技水平较低

图7为我国沿海某省两地区的人口统计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甲乙两地区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化数量相当

B.甲地人口增长了21%

C.乙地城市化水平为36%

D.乙地城镇人口比重上升

12.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下降 B.人口老龄化严重,人口死亡率升高

C.经济发展较缓,人口的净迁出率大 D.生育观念的改变,人口出生率下降

读图8、图9,完成13~14题。

13.若图8中①~⑥表示不同等级的商品,y表示人均购买商品频率(次/年),甲乙丙表示三个不同等级的城市,则三个城市等级由高到低依次为(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甲丙乙  D.丙甲乙

14.若图8中y表示地价的变化情况,①为研究起点,④为研究终点。

图9为到达中心城区的交通等时线分布图(单位:

h),仅考虑图中因素,与图8中丙线的起伏变化最为吻合的研究路径为(  )

A.L1→L2  B.L3→L4  C.L5→L6  D.L7→L8

图10为利用GIS技术制作的我国某地区植被及地形分布图,图11为该地区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有关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结冰期长,有明显春汛 B.山脊地区植被生长茂密

       表1

886

883

880

882

887

885

893

876

881

884

894

879

872

890

870

875

874

869

878

866

C.冬冷夏热,降水集中在夏季 D.植被主要为常绿阔叶林

16.表1中的栅格是记录A流域的海拔高度(单位:

m),据此判断该河段的流向是(  )

A.由北向南

B.由南向北

C.由北向南,再由西北向东南

D.由北向南,再由东北向西南

图12为欧洲某地区农业生产土地利用示意图,该地区低地发展种植业,山地发展畜牧业。

读图完成17~18题。

 

图12

17.影响该地区农业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人口分布

B.热量条件

C.光照强度

D.土壤类型

18.该地区农民选择夏季上山放牧主要是受(  )

A.草场垂直分布的影响

B.山前绿洲规模的影响

C.草场水平分布的影响

D.山地地势差异的影响

(二)双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错、少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2016年9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召开拉尼娜趋势分析预测会,图13为正常年份与拉尼娜年热带太平洋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图13

19.下列有关该环流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海陆间循环 B.属于大气热力环流

C.形成原因是降水分布不均 D.形成原因是海面冷热不均

20.拉尼娜现象可能导致(  )

A.赤道太平洋地区大气环流减弱 B.美洲西海岸干旱加剧

C.赤道西太平洋地区降水增加 D.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

雪线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

图14示意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多年平均气温、多年平均降水量的分布。

读图完成21~22题。

图14

21.据图可知(  )

A.①②③分别代表多年平均雪线、气温、降水量的分布

B.①②③分别代表多年平均降水量、气温、雪线的分布

C.北半球高纬地区气温与降水量变化基本一致

D.南半球中纬地区雪线与降水量变化基本一致

22.下列有关多年平均雪线叙述正确的是(  )

A.赤道地区因降水量较多雪线比副热带地区低

B.副热带地区雪线较高是因为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C.60°

N附近雪线比60°

S低是因为陆地面积广

D.北极圈附近雪线比南极圈附近高是因为受洋流影响大

图15

图15为中国玉米优势种植区域图,读图完成23~24题。

23.下列关于优势区域种植条件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地区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B.②地区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大

C.③地区秋季晴朗,利于收摘

D.④地区地势平坦,热量充足

24.有关②玉米优势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正确的是(  )

A.发展节水农业B.扩大灌溉面积

C.培育优良品种 D.防止水土流失

图16

图16为富士康电子产品生产集团在大陆主要选址城市与转移路径图,读图完成25~26题。

25.富士康企业选址城市不断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

A.技术  B.矿产资源

C.地价  D.劳动力

26.该类企业转移,对转入区产生的积极影响可能是(  )

A.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市场繁荣

B.促进产业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突出

C.土地利用多样化,耕地面积扩大

D.完善基础设施,加快城市化进程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综合题:

本大题分必做题(第27题~第29题)和选做题(第30题),共60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材料一 图17为中亚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咸海在1960年面积达6.8万平方公里,为世界第四大湖,主要由阿姆河和锡尔河注入。

20世纪70年代以后,咸海周边逐步成为世界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咸海面积及总水量逐年减少,现在已几乎消失,如图18所示。

(1)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是________。

(4分)

(2)阿姆河与锡尔河的补给水源主要依赖__________,其径流变化的特征有___________。

(3分)

(3)咸海面积变化的主要人为原因是________。

(2分)

(4)为保护生态和发展经济,阿姆河与锡尔河流域今后开发利用的方向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分)

材料一 图19为甘肃省及周边地区简图,图20为敦煌和陇南气候资料图。

材料二 油橄榄原产自地中海地区,种植要具有一定坡度,土壤质地疏松,具备一定含水量。

上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引种,甘肃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油橄榄生产基地。

材料三 近年来,甘肃立足自然条件、技术服务、生产加工体系,打造全国现代化制种示范基地。

(制种,是指生产已经培育成功的作物种子,种子在收获后需脱水干燥,以方便存储运输。

(1)敦煌和陇南两地气温的不同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敦煌降水特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2)判断敦煌、陇南两地中,________附近为油橄榄种植基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甘肃制种基地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

(4)促进甘肃制种基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2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万里茶道”是18世纪以来亚欧大陆上重要的商贸通道(见图21),我国沿线各省积极参与“万里茶道”申遗活动,近年来诸多驴友重走“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与新世纪的中俄油气管道合称“世纪动脉”,“世纪动脉”正助力中俄构建区域合作的大格局。

图21

材料二 表2为“万里茶道”沿线山西和湖南两省近年来经济指标对比表。

表2

省份

GDP(亿)

人口(万)

产业结构(第一、二、三产业)

高耗能产业占工业比重(%)

现代制造业占工业比重(%)

山西

12870

3648

6.0∶56.9∶37.1

43.69

5.14

湖南

29047

6737

14.5∶45.8∶39.7

37.91

17.67

图22

材料三 图22为湖南省略图。

(1)分析“万里茶道”沿线自然带分布所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

(2)若驴友重走“万里茶道”选择6月从湖南安化出发,在湖南省境内最可能遭遇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试分析此类灾害在该地区多发的自然原因。

(3)相对山西,湖南经济发展的优势有哪些?

(4)简述中俄区域合作对俄罗斯的主要意义。

30.选做题:

请在A、B、C三题中选定两题作答。

如多做,则按所答的前两题评分。

A.【海洋地理】图23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夏季海水表层盐度分布图,图24为台湾海峡及其附近海区冬季表层盐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台湾海峡冬夏季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相同点有____,

不同点有________。

(2)台湾布袋盐场形成的主要原因有________。

(3)台湾海峡西岸的主要海岸类型是________,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开发利用的方向有________。

B.【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坐落于玻利维亚西南部的乌尤尼盐沼是世界最大的盐沼,雨季积水时静影沉璧,因此被称为“天空之镜”。

该地还有成群的火烈鸟、雪山和温泉。

图25为乌尤尼盐沼分布图,图26为乌尤尼盐沼景观图。

材料二 乌尤尼盐沼周边的锂矿储量约占世界的一半。

(1)根据旅游资源的分类,“天空之镜”属于____________,欣赏“天空之镜”的最佳季节为________,其旅游价值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

(2)“天空之镜”景色形成的自然原因有________。

(3)若当地大力开发锂金属资源对旅游业产生的影响有________。

C.【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他形式的降水,主要是人类活动向大气中排放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酸性物质造成的。

材料二 图27为江苏省1993~2003年酸雨频率分布图,图28为江苏四市酸雨发生频率年际变化图。

(1)江苏省酸雨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是________。

(2)读图28,1993~2003年江苏四市中酸雨发生频率最低的城市是____________,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3)国家环保局发布酸雨防治规划,全面开征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污费,对重污染的排放源实施限期治理。

其所运用的主要环境管理手段是________。

A.行政手段 B.技术手段  C.经济手段  D.教育手段

(4)你认为进一步减轻酸雨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

(这是边文,请据需要手工删加)

(九)

(扬州市2017届高三学业水平监测)1.C 解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相对高度的判读。

根据(n-1)d﹤H﹤(n+1)d和图中信息(n=5,d=25)可知100﹤H﹤150,故C项正确。

2.C 解析:

本题考查太阳视运动规律和地形图的判读。

根据建筑背山面河、甲处正午正脊南北方向和观测者背门而立,可知观测者面向东方。

夏至日,日出东北方向,位于观测者的左前方,地形为山脊;

日落西北方向,位于观测者左后方,地形为山头或山脊,故选C项。

3.D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作用规律。

由图可知,地层④形成之后才发生了断层E,A项错误;

③为变质岩,是变质作用形成的,④为岩浆岩,是岩浆活动形成的,B项错误;

①为岩浆喷发形成的山地,C项错误;

由图可知,岩层⑤断裂之后相对下降,D正确。

4.D 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构造的意义。

a处岩层向上弯曲,为背斜,背斜是天然的储油构造,A项错误;

b处岩浆喷出地表,为玄武岩,B项错误;

c处岩层断裂,发生位移,为断层,地质不稳,不适合建坝,C项错误;

d处的石灰岩和水及二氧化碳发生反应,形成喀斯特地貌,D项正确。

5.B 解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等压面和等温面的变化规律。

b处气流上升,地面气温高,等温面较两侧向上凸起,b处气压低,等压面向下凹陷,故B项正确。

6.A 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由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为北半球夏季。

尼罗河流域的热带草原气候进入湿季,故A项正确;

开普敦在南半球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多阴雨天气,B项错误;

据图可知A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为热带沙漠气候,C项错误;

C海、D海都为地中海气候,北半球夏季时,南半球为冬季,C海降水多,故D项错误。

7.B 解析:

本题考查气温随海拔的变化规律。

图中纵轴表示海拔高度,横轴表示温度,根据曲线判断山顶与山麓地区气温状况。

由图可知,1月份,该山月平均气温最高与最低值之差的最大值约20°

C,出现在山顶,B项正确。

其他时间和地点的差值较小,A、C、D项错误。

8.D 解析:

本题考查气温垂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

1月变化小,即出现了逆温现象,逆温有辐射逆温、平流逆温、锋面逆温、地形逆温和沉降逆温。

A项是导致气温低的原因,不是变化小的原因,故错误;

大气逆辐射强,地面温度应该高而不是低,B项错误;

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C项错误;

该山北坡冬季易受冬季风影响,冷空气在山麓堆积形成逆温,故D项正确。

9.C 解析:

本题考查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据图,丹麦位于西风带,终年受西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C项正确。

高纬度飓风影响小,故A项错误;

欧洲无季风,故B项错误;

极地东风在高纬度,故D项错误。

10.D解析:

本题考查发展风能的区位比较。

我国西北近冬季风地,风能资源丰富,A项错误;

西北地广人稀,B项错误;

劳动力不是影响风能开发的区位因素,C项错误;

我国西北经济文化落后,科技水平比欧洲低,故D项正确。

11.B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统计图的判读。

甲变化量比乙大,故A项错误;

甲地人口增长了(67.98-56.12)/56.12=21%,故B项正确;

乙地城市化水平=6.51/14.15=46%,故C项错误;

没有乙地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城镇人口数,无法比较,故D项错误。

12.C 解析:

乙地地广人稀,经济落后,人口变少的原因是人口的迁移,选C项。

13.B 解析:

本题考查城市等级与城市功能、商品等级的关系。

乙城市提供商品种类多,城市等级高,丙城市次之,甲城市再次之,故B项正确。

14.A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地租水平高低的因素。

据图8可知,地租的变化规律是最高—较低—次高—次低。

在图9上标出个路径的等时线的值,值越小地价越高,反之越低。

L1—L2满足最高—较低—次高—次低的变化规律,A项正确;

B、C、D项不符合最高—较低—次高—次低的变化规律,错误。

15.C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读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根据最冷月气温小于0℃,并位于我国,可知属于温带气候,根据逐月累积降水量变化可知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年降水量为600mm,判断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故C项正确;

3、4、5、6月降水逐月增加,无明显春汛现象,A项错误;

据图10可知河谷中植被茂密,B项错误;

温带季风气候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项错误。

16.C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与河流的知识。

把图中每一行的最低点连起来,就是河流的流向,C项正确。

17.B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气候条件是影响农业类型的重要条件,该地低地发展种植业,山地发展畜牧业,主要是因为地形不同和气候不同,山地气温低,热量少发展畜牧业,故选B项。

18.A 解析:

本题考查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A项是夏季放牧的直接原因,正确;

山前绿洲在山麓,B项错误;

山地地势差异是间接原因,D项错误。

19.BD 解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成因、拉尼娜的成因。

该环流位于太平洋上的东、西部之间,A项错误;

该环流是东、西部水温的冷热变化引起的,B项正确;

形成原因是冷热不均,C项错误,D项正确。

20.BC 解析:

本题考查拉尼娜的影响。

拉尼娜年东部更冷,西部更热,环流加强,A项错误;

美洲西海岸即东太平洋更冷,气流下沉更强,干旱加剧,B项正确;

西太平洋更暖,上升气流加强,降水增加,C项正确;

拉尼娜年东南信风加强,上升流加强,D项错误。

21.AC 解析:

本题考查全球气温、降水量、雪线分布的基本规律及成因。

比较全球气温、降水量分布的基本特征,全球气温分布规律:

自低纬向高纬递减,故判断②为气温曲线;

全球降水量分布的基本规律:

赤道地区降水量最为丰富,副热带地区和极地地区受高压带控制,降水少;

中纬度的西风带和副极地低压带控制地区,降水量较丰富,故判断③为降水量线,则另外的曲线①就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所以A项正确,B项不正确;

北半球高纬度气温和降水都逐渐减少,C项正确;

南半球雪线和降水量呈反向变化D项错误。

22.AB 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雪线的因素。

赤道气温高,雪线应该高,之所以低是因为降水量大,A项正确;

副热带雪线高是因为气温较高且降水量少,B项正确;

影响雪线的因素主要是是气温和降水量,C、D项错误

23.AC 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夏播玉米的主要分布区和我国玉米生长区的条件。

①地位于东北平原,土层深厚,土壤肥沃,A项正确;

②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多晴朗天气,气候干旱,植被稀疏,昼夜温差大,不是因为海拔高,B项错误;

③地位于华北地区,秋高气爽,C项正确;

④地区位于我国贵州地区,地形崎岖,D项错误。

24.AC 解析:

本题考查西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②地位于西北地区,干旱缺水,A项正确;

干旱地区不应该扩大灌溉面积,B项错误;

干旱地区,培育耐旱品种,C项正确;

西北地区主要防治土地的荒漠化,D项错误。

25.CD 解析: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富士康企业属于电子装配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劳动力和地价,劳动力丰富廉价、地价低,利于降低成本。

CD正确。

技术是影响电子元件等技术密集行业的因素,A项错误;

矿产资源是影响资源密集型企业的因素,D项错误。

26.AD 解析:

本题考查产业转移对迁入区的影响。

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迁入,可增加就业,增加收入,促进市场的繁荣,A项正确;

产业转入,促进产业升级,但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是高新技术产业,B项错误;

企业发展会占用耕地,C项错误;

企业的发展利于基础设施的完善,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加快迁入区的城市化进程,D项正确。

27.(12分)

(1)气候干旱,降水少;

河流少,径流量小,多内流河;

植被稀少,荒漠广布;

土壤发育程度低,土壤贫瘠;

风蚀地貌、风积地貌广布(任答四点得4分)

(2)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1分) 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2分)

(3)大规模棉花生产引水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用水增加导致河流入湖水量减少。

(4)合理利用水资源;

合理利用土地,防治土地荒漠化;

发展节水农业;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源工业;

发展特色旅游业。

(任答三点得3分)

解析: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河流的补给形式、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原因及影响,区域农业发展的措施。

(1)自然地理特征主要从自然地理要素着手(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2)读图可知,该地是中亚地区,位于大陆内部,降水少,夏秋季气温高,以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为主。

春季是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冬季为地下水补给。

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和雨水补给,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径流量大,冬季径流量小。

(3)湖泊减小的原因主要是工农业用水和生活用水增加导致。

(4)区域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发挥优势,治理存在问题。

28.(14分)

(1)敦煌冬季寒冷,气温年较差大(1分) 陇南冬季温和,气温年较差小(1分) 敦煌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山脉对水汽的阻挡(1分)

(2)陇南(1分) 纬度位置较低,热量条件较好;

降水较多;

地处黄土高原,地形有一定坡度;

土质疏松(任答三点得3分)

(3)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降水较少,气候干燥,有利于制种;

灌溉便利;

河西走廊地势平坦,有利于规模化种植(任答三点得3分)

(4)发展节水农业,提高灌溉效率;

增施有机肥,提高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