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2592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5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1页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1页
亲,该文档总共4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docx

田径必修模块计划

学习体育新课程推进体育新课改

自2003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之后,全国部分省市高中陆续进行了体育课程改革实验。

几年来,这些省市普通高中体育课程改革如火如荼、蓬勃发展,广大体育教师学习体育新课程、实践体育新课程空前高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这些可喜的变化是广大体育教师勤于学习、不断思考、敢于实践、善于总结的结果。

因此,认真学习新课程,不断实践新课程,对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和长远的影响。

今天,当我们“济济一堂”网络平台,共同学习体育新课程、相互交流新思想、一起讨论新问题的时候,我们心中有许多的期盼!

我们期盼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认识更多的新朋友,增加更多交流的机会;我们期盼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加强对新体育课程的理解,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我们期盼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提升体育教师教学的能力,上出的体育课深受学生喜欢并使其从中获益;我们期盼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提高体育教师教学的专业化水平,使自己与新体育课程一起进步和成长。

当然,我们更期盼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树立起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决心和恒心。

树立起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信心、决心和恒心,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我们需要面临自我的阻力和外界的阻力。

必须承认,由于所受的传统文化和教育思想的影响根深蒂固,我们往往难以自拔,而且传统的势力又是如此的强大,进行体育课程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

对此,我们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只要我们承担起社会的责任,认真学习新课程的思想、深入领会新课程的精髓,克服各种内外在阻力,积极地投入到体育课程改革之中,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就大有希望。

让我们通过网络平台共同学习新课程,一起分享新课程,为推进我国的体育课程改革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让我们通过网络平台,传递我们的智慧,放大我们的价值,成就我们的人生。

一句话:

体育与健康课程远程研修将因我们而精彩!

最后,我以下面几句话与大家共勉:

“加强学习,不断交流,勤于实践,追求发展。

“努力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理解课程理念;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促进你我专业成长。

“排除误导,把握方向,树立信心,推进课改。

”(季浏课程团队/专家)

把握体育新课程理念更新教育教学思想

21世纪是倡导健康的世纪。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标志,以其特有的功能与手段,有效地增进人们的身体健康水平、激发人们的精神动力、增强人们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人们的审美素养,改善人们的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锻炼行为的不断形成,体育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投身于体育运动之中。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方式的变化对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发出了新的呼唤,提出了新的要求。

正是在此背景下,体育新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仅重视学生的身体发展,而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提高;体育新课程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课程理念,不仅重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作用,而且充分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和需求,追求教与学的和谐及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体育新课程提出了“目标引领内容”的思想,制定了有层次的课程目标,提出了学习内容的基本框架,有利于学校和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体育新课程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解决了体育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发挥了体育课程的教育价值;体育新课程强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改变了过去那种样样都学,样样都不精的状况,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运动爱好和专长;体育新课程重视学习评价的发展与激励功能,倡导内容多元、方法多样、主体多元的评价思想。

等等。

所有这些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加喜欢学习体育和参与运动,更好地从体育学习和活动中获益。

在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期望高中学生通过运动项目的选择学习,将有哪些收获呢?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获得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具体表现为:

掌握体育文化知识;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增强运动技能的运用能力,增强体能;进一步掌握体育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提高体育学习能力和体育实践能力。

第二、逐步养成体育运动习惯。

具体又表现为: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形成运动爱好与专长,培养积极的体育情感。

第三、进一步提高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具体表现为:

增进对健康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营养知识,懂得环境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提高预防疾病的能力。

第四、进一步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具体表现为:

锻炼健美的体格,塑造强健的体魂;培养坚强的意志和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形成善于合作和乐于助人的品质;初步具备规划健康人生的能力,为终身体育锻炼与未来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一起通过网络远程研修平台,学习和交流体育新课程理念,更好地把握与理解体育新课程精神,尽快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使自己在未来的体育教育教学中用新体育课程的指导思想和理念指导自己的实践,让每一位学生真正从体育新课程中获得更大的益处,得到更好的发展。

(邵荣课程专家/团队)

●事情是做出来的——记体育与健康课程团队“掌门”季浏教授

季浏,1961年5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院长,博士后流动站站长,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现任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学科组组长,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校体育研究会副主任,中国运动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体育运动运动心理研究会主任。

季浏教授除了担任上述职务以外,还承担着更为繁重的大量科研任务,收获了令同行瞩目的丰硕成果。

迄今为止,季浏教授主编出版了《体育教育展望》、《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小学(初中、高中)体育新课程教学法》、《体育心理学》、《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等30余部著作和教材,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20余篇,主持了多项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以及亚太地区教科文组织的课题项目。

其中,有多项教学成果和论文获国家级奖励,多篇论文被国际会议录用并报告。

季浏教授以其高度的热情深爱着体育教育事业,数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怨无悔,为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以及高校体育专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由于科研和教学成果突出,近年来,他获得了多项重要的奖项:

2002年获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2003年获得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5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6年入选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2006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7年荣获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光荣称号,2008年其所带领的创新团队荣获国家优秀教学团队。

此外,季浏教授还分别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申银万国奖教金、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奖等重要奖项。

2000年,季浏教授代表华东师范大学,一举中标“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项目,成为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组长,分别主持研制了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在这不短的9年里,他带领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突破传统教育观念,克服重重困难和阻力,在课程标准的研制与修订、教材的编写、新课程理念的宣教与实施、课程改革资源的利用与开发等方面倾注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仅谱写了他从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光辉一页,而且还掀开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绚丽的新篇章。

为了维护和发展课程改革的重要成果,季浏教授不仅多次承担并主持新体育课程标准的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宣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而且还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帮助各个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做好课程改革培训工作。

9年来,季浏教授几乎全部的节假日都奉献给了各级各类的课改培训,以其孜孜不倦的刻苦追求感染着所有接受培训的体育教师们,以其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激励着大家大胆突破根深蒂固的传统势力,排除各种误导、把握正确方向、树立坚定信心、推进课程改革。

在多年长途跋涉、充满艰辛的课改培训过程中,季浏教授深深地感受到,我们国家之大、体育教师人数之多,仅靠少数几位专家来传播体育新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且收效甚微。

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一线教师接受新课程,理解新课程,积极投入和参与课程改革,季浏教授不顾自身繁重的工作,毅然接受教育部的委托,建设并维护“中国体育与健康网”,充分借助网络这一平台为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获取更多新课程的有关信息,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专家之间的交流,促进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和发展。

网站建设需要每天上传新的文章,而且还要有博客、论坛与在线研讨等动态栏目的支持,其工作量之大难以言述。

面对网站建设的繁重工作以及经费短缺的困境,季浏教授与他的工作团队没有望而却步,而是积极地原创或收集各类课程改革资源,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学习和成长的“养料”。

季浏教授每天完成学院和科研工作至深夜,还常常通过网络与一线教师联系,为一线教师们答疑解难,尽量避免体育教师在课程改革过程中“穿新鞋、走老路”。

为了让更多的体育教师能够有机会参与新课程的研修和培训,在大力建设中国体育与健康课程网站的基础上,季浏教授带领其团队从2007年开始,积极地参与到教育部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远程网络研修”项目中。

全程研修视频的脚本设计、现场录像、人物采访、课例拍摄、调查研究、字幕录入、片子剪辑、文本撰写等工作几乎付出了季浏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几乎所有的精力。

这些日子,在北京的远程研修工作现场,季浏教授及其团队成员又将要备战十来个日日夜夜,引导参与网上远程研修的一线体育教师思考和解答课程改革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新体育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而作为新体育课程领路人的季浏教授,他那种超负荷的工作方式对于健康却极为不利。

出于对基础教育事业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心,季浏教授从不喊苦,从不叫累,而是永不停歇地默默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奉献自己所能奉献的一切!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季浏教授对课程改革的这份坚持、这份执着、这份热情,引领着我国体育新课程克服各种困难与障碍,健康、茁壮地成长起来。

“人生重要的不是所取得的成绩,重要的是不断的努力和追求。

”这是季浏教授的人生哲理。

虽然只是一句非常朴实的话,但真正能够依照这句话身体力行的人却值得所有人钦佩。

(汪晓赞课程专家/团队)

●顾渊彦教授简介

顾渊彦,1941年4月7日,江苏常熟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生导师,江苏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教育部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教材评审组成员。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曾获国家级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持和参与的主要研究课题有:

学科课程实践的理论问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我国富裕地区社区教育发展道路(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中日体育与健康教育比较研究、学制不同阶段体育课程特点与方案设计等等。

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体育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

《体育课程导论》,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

《体育课程约束力和灵活性》,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年

《体育社会学》,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1世纪中国社区体育》,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年

《域外学校体育传真》,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年

今后研究打算:

完成本科及研究生使用的《体育课程与教学论》教材,完成专著《基础教育体育课程与教学实践中的理论问题》,培养一批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服务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编写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服务的教师参考资料和相关书籍。

(秦海权课程专家/团队)

●邵荣老师简介

邵荣,男,江苏盐城人,1963年6月生。

1987年毕业于扬州大学体育学院,现就职于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原为江苏省盐城市中小学教研室体育教研员,盐城市文峰中学副校长。

曾兼任江苏省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盐城市教育学会体育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与研究工作20多年,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能手,江苏省盐城市体育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普陀区体育高级指导教师等体育荣誉称号;并一直有志于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研究、民俗体育文化研究等方向的研究工作。

为江苏省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材(苏教版)编委,中小学篮球、乒乓项目教材编写人员。

主持和参与过8项国家及省市级体育课题的研究工作,其中全国重点课题1项、一般课题1项,教育部重点课题2项、一般课题1项。

在《体育与科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上海教育科研》等核心期刊及《中国学校体育》、《体育教学》、《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中国民间体育的文化思考》、《体育民俗学初探》、《中国民俗体育学探略》、《上海市中学体育场馆运营现状与对策》、《乒乓球另类活动形式探索》、《中小学篮球教学内容与方法的选择策略》、《小学、初中篮球游戏化教学的开发与探讨》、《中小学体育宣传工作现状与对策的研究》等体育论文10余篇;另有20多篇体育论文在全国及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

2003年创建“体育教师自助网”(网址:

),为一线体育教师提供课程资源和交流平台。

(秦海权课程专家/团队)

●夏成前老师简介

夏成前(1970-),男,江苏连云港人,1993年毕业分在盐城师范学院体育系工作。

2001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2004年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6年考取南京师范大学攻读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博士研究生,2009年7月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自2000年至今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篇权威期刊(《体育科学》2007年第10期)。

主持或参与课题8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教育部重点项目1项,国家科技部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项,江苏省体育局项目1项。

(秦海权课程专家/团队)

●如何理解体育新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力图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从课程层面强调了健康整体观,体现了体育课程的育人功能。

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是对过去体育课程的继承和发展,与过去的体育课程相比,一个重大的进步就是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这一指导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第一,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将摒弃竞技运动的教学观念,淡化竞技化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采用,都要渗透“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第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整体健康观的确立,力图通过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三,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视将身体练习和健康教育的学习相结合。

因为仅仅靠身体练习活动是不可能承担学校教育中贯彻和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全部任务。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另辟专门的18学时的健康教育(模块)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与素养的教育。

这样,既通过体育健身活动又通过健康知识教育,这样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的整体健康水平。

体育新课程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全面理解,即希望通过体育课程教学,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具体落实到新课程教学中,就是要求我们在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采用、学习评价的实施,都要渗透“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都要为促进学生的健康服务。

无论是学生选择何种运动项目进行学习,无论是进行什么项目的模块教学,都要立足学生健康发展这一基点。

体育新课程强调“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并没有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

竞技运动技能仍然是体育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运动技能学习是体育新课程的目的与手段。

没有了运动技能的教学,体育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木之本”,也就失去了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

实际上,《课程标准》中对体能和运动技能的学习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具体要求,《课程标准》反对的是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而不是竞技运动本身,竞赛仍然被用作重要的教学手段。

但是,这些竞技项目被用于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健康的目的出发,学生需要获得适宜的体能练习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高中模块教学就是为了使学生较为系统地学习运动知识、技能和方法,从而强化运动技能的学习。

因此,为了实现体育教育与健康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有利学生健康发展的原则,降低竞技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简化其规则,使竞技运动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邵荣课程专家/团队)

●如何理解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是高中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同于其它文化课程,主要学习内容是体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也有别于一般的健身活动和休闲娱乐,需要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自己所选择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形成对运动的爱好和专长。

也就是说,学生通过高中体育课程的学习,主要将获得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1.学习体育基础知识。

体育基础知识包括体育文化知识和健康知识,过去我们过多地依靠体育的课本来获取体育的基础知识,而在培养学生健康知识与体育素养方面是做得不够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学生获取体育基础知识的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所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有针对运动基础知识学习的明确要求,这进一步凸显了体育基础知识在体育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获得更多的体育基础知识,不仅依靠课堂(健康教育模块)教学,还要培养学生在课外阅读与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在课外去阅读报纸、观看电视、查阅体育新闻,使他逐渐形成关注国内外体育赛事,提高他们的素养和习惯。

2.获得体育运动技能。

运动技能是实现其他教学目标的主要手段之一,体育课堂教学要始终把运动技能学习作为基础,把掌握运动技能作为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

当然,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对运动技能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中学生应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较系统的学习,促进他们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

与过去相比,模块教学对学生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有更大的优势,比起过去的样样学、样样学不精来说,学生有可能掌握更专业的运动技能。

选项与模块教学也为学生从被动学习朝主动学习发展迈出了一大步。

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运用水平,也就是怎样提高运动技能教学有效性的问题。

关于运动技能的学习还应该明确一点:

学习运动技能最终是为了什么?

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为学运动技能而学,为学运动技能而教的做法,学习运动技能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运动技能,在运用运动技能的过程中提高运动技能水,形成运动爱好、专长和习惯,在不断的运动实践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3.掌握运动的基本方法。

新体育课程特别提出掌握运动的基本方法,这是新“三基”对老“三基”的新发展。

学生获得运动的基本方法主要体现了两个重要的方面:

一是指掌握学习的方法,也就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可以采用这个方法来学习新的技术技能,同时还可以采用这个方法来创新学习;第二个层次就是对所学技术技能运用的方法,也就是能把学到的技术技能很好地运用到健身锻炼中去,进一步向形成能力方向发展。

所以,对于学习来说,运用的方法是一个更高的层次的方法。

体育新课程期望学生通过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学习,提高运动意识,逐步养成运动习惯。

并期望学生不仅在校期间坚持参与运动,而且要使他们在走出校门以后仍能坚持锻炼,这样才是体育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

(邵荣课程专家/团队)

●如何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形成健康的体育意识和良好的生活方式

高中学生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在哪些方面发生变化呢?

应该说,高中学生通过选项和模块学习产生的变化是多方面的,主要体现在:

1、提高了运动技能和体能水平。

通过选项和模块学习的最大的变化是较好地掌握了体育知识与技能,较好地提高了专项体能水平。

这是因为选项和模块学习的专项化学习和指向性发展特点,有利于学生稳定地学习运动技能、增进体能水平,更有利于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2、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形成了运动兴趣。

这是因为选项的过程是满足学生基本学习需求的过程,学生选择了自己乐于学练的确运动项目,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热情,增进运动情感和心理愉悦感;3、改变了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

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有利于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特长;4、培养了良好的运动习惯。

主体的学习行为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同学间交流与交往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从长远一点看,我们期待高中学生通过三年体育选项和模块学习,将促进他们逐步形成运动的爱好和专长,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和习惯,最终为改善生活方式和终身健康发展服务。

《课程标准》对运动习惯的描述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要求学生经常而有规律地参与体育锻炼,并在坚持参与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带动同伴进行体育锻炼;同时期望学生理解体育锻炼对健康的益处,并逐步养成运动习惯。

我们认为,通过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要让学生喜欢上体育活动,学会体育的知识、技能与方法,并形成运动的爱好、专长与习惯。

如果学生只是尝试了体育活动的愉快感,光停留在喜欢的层次上,往往不能够形成运动习惯。

形成良好习惯最关键是掌握运动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才能获得乐趣并产生自信心;懂得科学锻炼的基本道理,才能从运动的兴趣爱好上升为运动的良好习惯。

所以,形成运动习惯比产生运动爱好和专长更加重要,否则兴趣与爱好都是不稳定的。

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运动习惯的养成,要考虑采取合理的诱导和运用适当的方法促进学生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并在平常的体育锻炼中体验运动的乐趣,从而调动运动激情,激发运动情感,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体育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课堂体育学习,而且要关注课外体育活动,课内教学为课外活动服务,两者兼顾、共同发展,促使学生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体育活动与锻炼相结合,为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服务。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追求课内、外锻炼一体化,如果只满足于学生课堂上认真上课,而忽视学生课外活动,这样的体育教学是要打折扣的;同时,体育教学也不能只满足于课内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技能,而忽视学生的课外锻炼,这样即使课内掌握了某些运动技能,课外不练习与运用,也不可能形成运动习惯。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促使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比掌握知识技能更重要。

强调培养运动习惯并非说运动技能不重要,而是说养成习惯更重要。

体育新课程注重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的结合起来。

运动技能和运动习惯是一种辩证发展的关系,如果不掌握运动技能,学生可能不会找到运动的成就感,也不会获得运动的满足感,也就不会形成运动习惯。

所以,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之上才能逐步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有了一定的技能基础,会使学生在运动场上产生满足感,从而进一步强化运动习惯。

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要促进学生在养成运动习惯方面下功夫,我们也期待学生通过三年的体育学习都能形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更期待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能进一步增进健康的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提高预防疾病的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