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51396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95 大小:20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5页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5页
亲,该文档总共9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9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docx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

 

        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及其实效性评价研究

 

·课题研究的背景(包括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概述、本题研究的具体问题、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本课题选自省教育科学规划办课题指南。

重视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世界各国科学教育的共识。

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杜威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而且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探索知识的奥秘,目前世界上重大发现都离不开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大力合作、交流。

所以许多国家都把合作性学习作为学习科学的中心环节,并不断加大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比例。

面向21世纪的教育体系我们教师更应重视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教师由主导者变为合作者,把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重要性突现出来。

对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就是

(一)、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研究。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策略研究。

包括:

1、怎样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3、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等研究。

(三)、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的研究。

1.“学会自悟”的实践研究;2.“学会提问”的实践研究;3.“学会交流”的实践研究;4.“学会总结”的实践研究。

(四)、合作学习实效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合作学习实效性学校、教师管理评价机制的研究。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教师对该课题的研究试验,探索出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及合作学习实效性评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全面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教育思想,努力培养二十一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事实依据

·课题研究的价值(创新点、理论意义、应用价值)

·课题研究的预期结果与成果

本课题的理论基础是新课改的理念,以人本主义思想、.群体动力理论和.群体动力理论为支柱。

事实依据是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我校已经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尤其在教育科研方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例如语文组从03年开始,进行“学生互批互改作文”科研研究,取得了优异成效,现在已全面运用这一科研成果。

“学生互批互改作文”实际上是“合作学习”的一个典型范例;从04年开始我校数学学科进行“分层、分组合作”教学实验,也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现已在全组推广;这些课题的研究,都充分体现了“合作学习”的特点,具有普遍性和可行性,我们正是在总结这些成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

本课题的创新点在借鉴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理论联系于实际,把理论层面的探讨加以实践化,探索出科学高效、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模式。

其理论意义在于力求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探索出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和合作小组的构成方式,构建课堂小组合作的有效学习模式,探索出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应用价值在于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积极促进作用。

本课题预期结果是通过运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本课题进行研究,探索出合作小组的构成方式、合作学习的方法、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教学策略及模式、合作学习实效性评价机制,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改变原有的被动学习方式,学会感悟知识,互相交流,并对交流过程中提出的新问题、新观点进行研究、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新的、科学的知识和观点,从而为学生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成果是形成终结性研究报告和高质量的论文,争取将其“模式”得以推广。

·课题概念界定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课题研究进度安排与具体措施

课题的概念界定:

合作学习:

“新课改”指出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合作学习并不是指每个学科每节课都要采用合作式的学习方式,这应根据学习的内容,学习过程和学习状态等实际情况而定,防止一刀切。

行动研究: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学生之间的合作:

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正确认识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与他人配合和协作,共同完成所研究的问题和教学过程。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研究。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策略研究。

包括:

1、怎样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3、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等研究。

(三)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的研究。

1.“学会自悟”的实践研究;2.“学会提问”的实践研究;3.“学会交流”的实践研究;4.“学会总结”的实践研究。

(四)合作学习实效性评价机制的研究。

合作学习实效性学校、教师管理评价机制的研究。

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1、比较法2、行动研究法

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

(一)、研究的周期:

三年

(二)、研究的进度

1、实验的起始阶段:

2006.3——2006.7主要工作内容:

1)组建实验班子。

2)制定实验方案。

3)确定研究对象,制订子课题。

4)组织开题。

2、实验的深入阶段:

2006.8——2008.7主要工作内容:

1)坚持科学的态度,严格按照方案目标、措施、步骤实事求是地实施方案。

2)做好实验的观察、研究,根据实验进度调整实验方法、措施,修订、完善实验方案。

3)构建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形成合作学习实效性的评价机制。

4)搜集相关资料、个案、小结每个阶段成果,做好记载和资料保存。

3、实验的总结阶段:

2008.8——2008.12主要工作内容:

1)整理资料,做好实验效果的测查工作。

2)写出实验的研究报告迎接有关部门评审。

3)总结表彰先进。

具体措施:

1、加强领导,发挥科研领导小组的积极作用,实施“一把手工程”,层层深入,一抓到底。

2、加强教师队伍培训。

定期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教育理论和经验,请专家指导和帮助,开展经常性的讲座和研讨活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验效果。

3、确定子课题。

为保证总课题的实验落到实处,我们根据学科的特点,建立学科课题组,确定支撑总课题的子课题。

4、定期研究讨交流。

定期召开研讨会、座谈会,互相学习,互相交流,进行短期的成果转换。

5、经常和县教育学会联系,求得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以此推动课题实验不断走向深入。

6、保证资金投入。

我校在资料、设备、经费等方面都有充分的保障,特别是建立了校园网络教室,并且宽带上网,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大方便,我们还将不断增加对科研工作的投入,真正发挥科研的先导作用。

·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与分工

·课题研究基础(研究条件、已有成果、文献资料)

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与分工

领导小组:

组长:

臧雨川(副校长)

成员:

吴宝东刘贵权(教导处主任)徐少华(教导干事)

课题小组:

课题主持人:

吴宝东,负责全程统筹、管理、形成研究报告。

语文组组长:

李明福主持子课题的研究

成员:

徐立红王菲菲姜文志王亚侠

数学组组长:

邢云英主持子课题的研究

成员:

罗桂珍徐波

史地政组长:

张永峰主持子课题的研究

成员:

姜慧静任伟娜

英语组组长:

赵莉主持子课题的研究

成员:

王焱李晶赫冲

综合组组长:

施佳主持子课题的研究

成员:

孟庆伟冯迁

本课题在研究经费、时间和文献资料上都有条件,尤其具备较为充分的网络资源优势,其主持人和成员都具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经验,在“十五”期间取得一定的成果,相信会取得比较满意的研究成果。

·开题时间、开题地点、参加人员与人数

·课题研究的可行性论证的结论

开题时间:

2006年7月12日

开题地点:

学校会议室

参加人员:

课题组领导小组,全体课题实验教师及其他教师共计32人。

可行性论证结论:

方案可行、资金充足、人员齐备、分工明确、组织有序、可以开题。

 

类型:

业务讲座

题目:

                 初中数学合作学习初探

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深刻转变,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习产生实质性的变化,促进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发展是新课改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此我巧设教学活动,在开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法上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我所理解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强调学习的交往性、互助性、分享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这也正是我们时代精神的体现。

基于此在各科义务教育国家课程标准中,合作学习被提高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将成为课改后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我进行了以下实践:

我把学生按学习程度能力的不同进行排座,前后桌四名同学分成一个小组,小组内每各人都有不同的分工,每种分工都承担着不同的职责。

同时,这种分工一个星期轮换一次,每名同学都能在角色中获取新的锻炼机会。

新课改的理念是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所以在教学中,我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指导下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大胆尝试。

二、注重实践,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合作。

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组织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

在讲《展开与折叠》这节课时,学生热情高涨,通过小组合作,剪、折等动手操作,认识到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分别是长方形和扇形,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11种。

在《包装的学问》一节我在课前给学生准备了包装纸,让他们自选礼品和(多数同学都选了烟盒,药品盒),进行包装,探讨包装的方法的多样性,在小组智慧结晶中,知道了哪种方法最节省包装纸,同时在情感上也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学生在小组合作,探讨中还研究出了每种包装方法所用的包装纸的大小的多种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在《字母能表示什么》这节课中,我利用启发引导和学生动手操作双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主动寻求知识,自主发展。

“摆一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棒?

”“4根”摆两个正方形需要几根“7根”“8根”。

由于同学们摆的方式不同,,所用的火柴棒根数自然也不同,我鼓励各小组同学按自己的想法和所摆的方式继续摆下去,第三个、第四个、第一百个正方形都各需要多少根火柴?

同学们都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主动参与探索知识。

在这样的学习情景中,学生是以“做”而非“听”或“看”的方式学习的,实实在在进行着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拓展了他们的多向思维理解所学知识,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已然,而且对提高自己从事数学活动的能力,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只有激活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乐于去想、去做、去探索,思维才会越活跃。

激活思维,调动兴趣。

在三年的新课改教学中,我始终采用组织学生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培养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每堂课都创设一个丰富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节课是《丰富多彩的图形世界》。

我给学生们创设这样的一个情境:

“同学们,我们从小到大,在家里长大,在学校学习,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幸福和情趣,但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没有,你吃饭的饭桌是什么形状的?

你睡觉的床是什么形状的?

在学校,班级的黑板、课桌、体育课上玩的排球、足球又是什么形状呢?

这些问题答案都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图形,因此都不加思索的答出长方体,球体等等,我又继续引导:

“对,就是这些图形,将我们的周围世界装扮得丰富多彩,你在现实生活中发现还有什么图形了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随着我的问题声音一落,各个学习小组开始探讨,随后争先发言。

有的说:

“老师,教室内的灯管是圆柱体”有的说“桌子腿,椅子腿儿是长方体,圣诞老人的帽子是圆锥体。

”还有的同学提出疑问:

“老师班级中的水盆和水桶的形状相接近的,只是水盆矮而水桶高,它们是什么图形?

”这位同学提出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纷纷猜测、探索,但都回答出来,一致向我“求救”,于是在这种全体学生参与并求知欲望极高的情况下,我向大家介绍“圆台、棱台、圆环”等日常生活出现的几何图形,一节课就在我的启发、引导和学生的合作、探讨、交流中顺利结束了,同学们不仅了解了现实生活中的图形,也使他们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在共同学习中进步。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是“沟通”与“合作”的过程。

当我和学生们一起尝试合作学习这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时,我发现给学生研究讨论的时间,有些学生不能充分利用,也有个别同学参与不进来,小组讨论有名无实。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查看了许多资料,反思教学环节的设计,然后我对每个小组同学进行了合作指导,合理搭配小组成员,选出小组负责人,进行组内分工,并提昌各小组间的资源共享,让桌与桌,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结果,课堂上学生们都能积极踊跃地参与进来,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还觉得教师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尽量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力争使问题不要太难,避免学生望而生畏,感到深不可测而失去兴趣,又不能太容易,让学生感到乏味,毫无讨论的价值,教学中教师若能引导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旁征博引地驳斥对方,才能使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是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和合作者,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自主构建,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过程,所有的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能成为有效的知识,教学中只有通过小组间的合作、探索、讨论、参与到教学全过程中才能发现和掌握新的知识,并且获得成功与快乐的情感体验。

创新需要突破,突破需要合作。

学生都活起来,你一言我一语,你一个方案,他一个设计,组合起来就是一个了不起的解决问题的至高点。

合作学习走进了课堂中,它为新课改的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氧气,使每个学生都在吸入这股氧气的同时得到健康的发展。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内涵是什么,在实践中应注意什么问题,本文试图加以系统阐述。

 一、自主学习

 

(一)自主学习的内涵

自主学习包括以下三方面含义。

 1.主动性。

主动性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品质,它表现为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需要。

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一方面表现为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一种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渴望获得知识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对个人学习活动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和情绪状态。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有兴趣的学习事半功倍。

相反,如果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

“强扭的瓜不甜”,学生在被逼迫的状态下被动地学习,学习的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

有学者指出:

“当今中国大陆,任何一个尊重事实的人都不能不承认,我们的儿童正普遍处于一种‘受逼’学习的状态……儿童的健康的、有活力的成长与发展有一个根本前提,那就是他必须处于一种主动的、自由的生存状态。

”为此,让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精神需要,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压力,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体验,使儿童从“受逼”学习的状态中解脱出来,让学生变得爱读书、爱学习,应成为课程改革的头等大事和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另一方面表现为学习责任。

学习责任表现为学习者对学习目标和意义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学习的积极态度和敬业精神。

树立高度的学习责任心是自主学习的前提。

 2.独立性。

独立性是自主学习的灵魂。

如果说主动性表现为我要学,那么独立性则表现为我能学。

独立性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品质。

新课程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性,正确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独立性,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控性。

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它突出表现在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计划、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上,即在学习活动之前,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做好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观察、自我审视、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之后,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监控能力,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

 

(二)自主学习的实践反思

  自主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是否会淡化教师的作用,这是教学实践面临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在强调自主学习的教学实践中确实存在着忽视教师作用的“唯自主化”倾向,这是一种典型的只“赋权”而不“增能”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由于离开了教师的正确导向和有效引领,自主学习就会蜕变为一种随意性学习、自由性学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这是自主学习的实践误区。

  在提倡和实施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仍然要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其原因是:

教学过程是学生自主建构和教师价值引领相统一的过程。

“当学生遇到疑难时,教师要引导他们去想;当学生的思路狭窄时,教师要启发他们拓宽;当学生迷途时,教师要把他们引上正路;当学生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铺路架桥;当学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时,教师要引导他们步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境。

  当然,教师的主导性毕竟不是目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才是教学的归宿。

对此,教师要有清醒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自身的主导作用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更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习过程真正成为学生主体性不断张扬、提升、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二、合作学习

 

(一)合作学习的内涵

 合作学习的内涵有以下几方面。

 1.互动性。

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认为:

“在课堂上,学生之间的关系比任何其他因素对学生学习的成绩、社会化和发展的影响都更强有力。

但课堂上同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往往被忽视。

事实上,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

 2.交往性。

学习不仅是一种个体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认识过程,同时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

所谓交往,就是共在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这是人基本的存在方式。

人正是在交往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生活着,并通过交往学习者生存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经验等,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主动的生存方式,发展人之为人的一切方面,获得人的本质。

交往的认识意义表现在,第一,促使知识增值。

学生通过交往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丰富学习内容,求得新的发现。

学习过程因此成为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

第二,活跃学生思维。

学习中的交往和互动有助于激发灵感,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二)合作学习的实践反思

  合作学习的有效运行,从实践层面必须解决好以下几对关系。

 1.合作与学习。

合作学习的重点是“合作”还是“学习”?

我们认为,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又是学习的目的。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合作需要的不仅仅是技能,更是态度,合作本质上是一种文化。

为此,教师一是要让学生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二是要让学生公开承认别人的劳动,三是要让他们学会为别人着想。

合作不仅仅要促进学习,更要培养合作型人格,这种人格特征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宽容大度的态度,对事不存有偏见,能接受自己的一切(包括好与坏),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它是学习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人格品质。

没有合作学习的意愿和品质,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的合作学习。

 2.合作与竞争。

排除竞争是不现实的,重要的是要抑制、排除恶性竞争,把恶性竞争转化为良性竞争,使竞争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手段。

合作学习仍需竞争机制,合作学习中的竞争包括小组竞争和组内竞争。

把传统的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就会使小组成员认识到小组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个人目标的实现必须依托于集体目标的实现,而防止出现个人英雄主义,让学生认识到小组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

小组竞争强调的是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但小组本身也要对个人表现有一个适当的评价,如个人对合作学习的参与度、积极性、独创性如何进行考察,从而在小组内部形成一种比拼的氛围,以此来调动小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保进小组合作学习水平的整体性提高。

 3.合作与独立。

从学习的职能来说,独立学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合作学习解决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这也是对合作学习内容的要求。

没有独立学习做基础的合作学习犹如空中楼阁,没有经过个体独立思考而展开的交流讨论如无源之水。

对合作学习的认知功能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定位。

合作学习旨在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通过小组讨论,互相启发,达到优势互补,共同解疑,个体通过独立学习能解决的问题就不必在小组里讨论。

离开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深入思考,相互间的交流和讨论就不可能有深度,不可能有真正的互动和启示,对小组内的不同见解、观点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同或反对,也无法做到吸取有效的成分,修正、充实自我观点,这是无效的合作学习,它在无形中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

 4.教师和学生。

合作学习的中心在学生,在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往,那么教师在合作学习中居于什么地位?

应该发挥什么作用?

总的说来,要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承担好学习促进者这一角色。

其主要作用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要培养和激发合作学习的态度和意愿,营造民主、平等、尊重的学习氛围,提出或生成合作学习的问题和任务;其次,要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必要的组织和引导,要深入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注重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技巧、组织讨论的要领,有针对性地提供具体的帮助;要制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话语霸权,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努力使合作成员的表达机会均等;再次,要鼓励成员特别是小组发表独立见解,积极肯定和赞扬合作学习的共同成果,善于把个人或小组的创造性观点转化成全班同学集体的智慧。

 三、探究学习

 

(一)探究学习的内涵

  探究学习具有以下内涵。

 1.问题性。

探究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2.过程性。

从学习论来讲,所谓学习的结论,即学习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学习的过程,即达到学习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

毋庸置疑,学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所以必须重结论。

但是,如果学生不经过自己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

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性、丰富性为前提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培养起来。

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

 3.开放性。

探究学习强调开放性,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民主的心理氛围,给学生一种心理安全感,而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正是学生主动、生动发展的摇篮。

 

(二)探究学习的实践反思

  探究教学有以下基本步骤:

提出或生成问题;围绕问题,提出和形成假设。

这是探究学习的关键;收集证据,形成解释;交流和评价。

几个环节也可以看做是几个要素,它们是探究学习和教学的基本标志,它们使探究学习和教学有章可循。

但是,如果只是按照这些环节和要素机械地设计教学活动,安排探究路线,然后组织学生按部就班地实践或经历探究过程的每一步,把学生直接引向所要获得的学习结果,这其中既没有学生对现象、事件和观点的质疑,对问题的自由性探索和观察实验的自主性设计,也没有教师对学生探索的智慧性启发和引导。

那么,这种探索就会演变成机械训练,而无法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迷失探究教学的方向,最终导致他们丧失学习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文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