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559511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docx

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训练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

小题组合训练10 语言知识+语言表达+默写

(用时:

20分钟)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子曰:

“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思亦不足畏也已。

”可苏轼竟罔(wǎnɡ)顾这般生命现实,一厢情愿地沉湎(miǎn)于“故国神游”之中,对以周瑜为载体的功业世界倾幕不已。

B.白马雪山在阳光的强烈照射下,显得更加冷峻而威严,透明的空气让视线不受到任何遮挡。

当你喘(chuǎn)着粗气,头晕目炫地看清这满眼的碎石以及石缝间的积雪时才发现这里俨(yǎn)然是一座花园。

C.昔日肮脏的煤矿在停产后已渐渐“变身”,因为与云冈石窟毗(pí)邻,这两张大同的名片还“珠联璧合”。

凤凰涅槃后的大同煤矿焕然一新,但街道仍保留着古老风貌,井下巷(xiànɡ)道蜿蜒曲折,黑魆魆的矿脉触手可及。

D.东晋的大名士谢安曾这样评价顾恺之的人物画: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笔迹周密,紧劲连绵;其笔法如春蚕吐丝,轻盈流畅,遒(qiú)劲爽利,称为“铁描”;造型布局六法俱全,运思精微,襟(jīn)灵莫测。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3题。

【甲】著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家的凌氏,二百年来以“崇文·慎思·克俭·厚德”为家训。

其故乡凌家大院高屋华堂,危檐曲廊,既有名门望族的宏伟气势,又有书香门第的古雅淡泊,布设之美,建筑之精,非同一般,处处体现家风族训,承载人文风流。

【乙】凌氏先祖讲究“地势之聚,文运兴盛”,建筑大院时设计成“福”“喜”两个院,均按汉字繁体笔画布局,上下两层,下面是砖券窑洞,洞上建房,属晋中山区民居式样,院里精致雅观的挑檐牌楼,精益求精的影壁花墙,美观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图案、挑角护脊等,无一不是工艺珍品。

【丙】举头可见“退一步想”、“夫然后行”等体现家训的刻字匾额,两院又互联相通,与周围地形构成一个墨水瓶,寓意凌家要出圣手巨擘。

这番设计,足显凌家先祖重文厚德荫庇后人的良苦用心。

凌氏一门果然显赫,有晋冀鲁豫边区督学、研究员、教授、高工、市文化局长、博物馆长、海内外著名作家等数十人,精英荟萃,群星闪耀。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名门望族      B.精致

C.精益求精D.荫庇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民生工程”最终变成“形象工程”,差别岂止是数以亿计的投资打了水漂和造成巨大财政浪费不说,更严重的是搭进了当地政府的公信力。

B.除了厨师要有熟练的烹饪技术、丰富的烹饪经验外,食材本身的质地,也是保证食物美味的重要条件之一。

C.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D.新海诚的新作《你的名字》票房口碑双丰收,业内人士称新海诚开创出一种全新的创作风格,这种风格非常迎合当下年轻人的价值观和口味。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2020年11月中旬开始,中央气象台多次发布暴雪预警。

21日凌晨北京如期迎来冬天的第一场雪,但未见暴雪。

当日上午,中国气象台官方微博为此向市民道歉。

其文如下:

原约定于今天来的暴雪,因半路气温过于热情,把“白茫茫”变成了“湿漉漉”!

这场雪如果下大了肯定不小,如果下小了也肯定不会大,请市民原谅!

老天爷不容易,气象台就更难了!

具体情况等下完后气象台会向市民汇报。

气象台温馨提醒,今天下午如果不下雪,明天不下雪的话,这两天就没有雪了。

雪是好雪,但风不正经。

这种道歉方式瞬间引起网络热议。

你能否接受这样的道歉方式?

请陈述理由。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韩愈《师说》)

(2)羽扇纶巾,谈笑间,          。

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3)一肌一容,           ,         ,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

 

(杜牧《阿房宫赋》)

(4)曲终收拨当心画,         。

          ,唯见江心秋月白。

 

(白居易《琵琶行》)

(5)执手相看泪眼,         。

念去去、千里烟波,          。

 

(柳永《雨霖铃》)

答案:

1.D 解析A项,“倾幕”应为“倾慕”;B项,“炫”应为“眩”;C项,“巷”应读“hànɡ”。

2.C 解析C项,精益求精:

(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此处用来形容影壁花墙不当,可改为“精雕细琢”。

精雕细琢:

精心细致地雕琢,多用于比喻,形容做事认真细致。

3.C 解析C项,丙句中两个并列成分的引号中间不能加其他标点符号,顿号应删去。

4.C 解析A项,“差别岂止是数以亿计的投资打了水漂、造成巨大财政浪费不说”杂糅。

B项,一面对两面,可改为“良好的质地”。

D项,“迎合……价值观”搭配不当。

5.答案示例

(1)我不接受这样的道歉。

①国家的权威部门以这样的方式表达歉意,有失严肃感;②卖萌并不能解答公众的疑问,这种解释会让人觉得气象部门专业性不足,应该以更加科学、严谨、准确的表达给公众以明确的信息。

(2)我接受这样的道歉。

①国家权威部门放下身段,主动道歉,态度值得赞赏;②以卖萌的方式表示歉意,很接地气很亲切,情感上容易获得公众的认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

题干问“能否接受”,因此回答时一定要先明确态度,或接受或不接受,不能模糊。

阐述理由要围绕着国家的权威部门特点与是否接受的心理角度来考虑,用词要得体。

6.

(1)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2)强虏灰飞烟灭 多情应笑我 (3)尽态极妍 缦立远视 (4)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 (5)竟无语凝噎 暮霭沉沉楚天阔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土地的密码

①一块土地在那儿,它不因主人的改变而改变了自己的成色。

春种秋收,老了一代又一代人,四季轮回中,它依旧认真地供种子萌芽、生长,让庄稼结出一茬又一茬的果实。

②一片泥土被利器撕裂时,意味着又一场播种开始了。

耕牛拉着木犁不停地奔走,大地被犁铧一梗一梗地翻起,阳光像母亲温暖的手掌,抚摸着大地被弄伤的肌肤,把和煦的晨风吹拂在伤口上,让鸟儿为大地的阵痛歌唱。

③敬畏生命般我敬畏所有的土地。

家里曾有一份地契,早已发黄变朽,是从前我们家购买土地的契据。

买的这块土地是板结的褐土,属于三类田,可就是这么一个被村民称为“鸭子屎”的土地,竟在地契上堂皇地写上了一级黄土。

是卖地人的瞒骗,还是父亲的疏忽?

要么是卖家与证人合伙欺骗父亲?

后来我听母亲说,从前买卖土地都是这么写,不管是一级地二级地还是三级烂田,一律写成一级黄土,一是为了将来传给子孙时,显得上辈人有面子,家业殷实;二是为将来出卖土地留下好处,遇到不懂土地的,能多卖几个钱。

听了母亲的话我哭笑不得。

④从此,再到这块田里收种,心里便生出许多不舒服的感觉。

村里曾有几户人家放弃了在这里种粮食,只培育花椒树和杨树苗,收歉随天罢了。

有一年,我在这里栽种了黄烟,没想到烤出的烟叶全是二级以上的金黄色的叶片,因为黄烟不喜大肥大水,越是旱田薄地长出的叶子才水分少、色发黄。

这一年收获颇丰,让全村人羡慕眼红。

我想,父辈们根本没必要装成财大气粗的模样哄骗后人,那究竟不是点石成金的幻术。

说到底,他们还是没有读懂土地。

⑤土地就像一本厚厚的书,神秘而又充满力量。

村里最懂得土地的要数郭其文,“种地首先要学会养地”,这是他经常挂在嘴上的话。

每到冬季,河里的水下去了,郭其文就带着两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到河里挖河泥。

稀薄的河泥被他们一筐筐抬到岸上,散发出一种烂鱼糟虾的腥臭。

大约半个冬天的时间,别人不是打牌喝酒,就是赶集听戏,郭其文一家人就在河里抬河泥。

直到河里完全结了冰,他们才结束。

⑥郭其文家翻地从来不像其他人家那样使用耕牛,他认为只有让人的汗水掺进泥土里,庄稼才会长得茁壮。

他经常说,种地不能图省事,没有汗水的土地还叫土地?

春天刚到,郭其文就让家人用铁锨把土地翻起来。

铲起来的泥土也不敲碎,就一锨一锨地排在那里,远看非常壮观,像张着翅膀就要起飞的大雁。

然后,他们就把铲碎的河泥撒在翻起的土地上。

直到大地回暖,那些泥土被春阳晒酥了,这时他们全家上阵,如同船夫背起纤绳,拉起一个大耙,从这头拉到那头,几个来回,把整个土地耙平了。

整平的土地喧乎乎的,像发面馒头。

他们这才开始整畦播种。

村里人常谈论此事,怎么种个地就像伺候老娘一样,你再有功夫,还能种出金子来?

奇怪地是,他家的地不光庄稼长得好,连野草也比别人家的壮实。

他们家养了一群山羊,就用这草当饲料,个个膘肥体壮。

结果就是郭其文家成为村里最殷实的人家。

⑦泥土所富有的力量,令长年陪伴它的人也常常始料不及,还会让能量在最需要的时候爆发,给无奈的生活以希冀。

一位傍山而居的农夫,在一场洪水中毁掉了所有的土地,他望着满坡砾石伤心欲绝。

这时,他看见了一株长在石缝中的高粱,它像一位执着的精灵,挺立在山洪肆虐的山野中,碧绿的叶片伸展着,仿佛要拥抱整个世界。

老农被这株高粱惊呆了,多少年来,他耕种的一直是坦荡如砥的大田,对石缝里那么一点点可怜的泥土从来不屑一顾,更不会在那里下一粒种子。

然而,偏偏就是这株在石缝中无意长出的高粱,给了农夫以昭示,他快乐地把一把把种子在空中高高地扬起,像挥写着一个个祈盼,让种子从空中落下的一瞬间,在砾石上跳跃着,到石缝中去寻找接纳它们的泥土。

几天后,那些石缝中星星点点的泥土在砾石滩上捧出了绿油油的庄稼。

要知道,庄稼是泥土最诚实的子民,从不敢辜负大地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只要有生的希望,就无所畏惧地生长,这也是泥土赋予庄稼的品格。

⑧当农夫在秋天收获成熟的高粱时,他用嶙峋的手指从石缝中抠出一捧泥土,孩子般地哭了。

他双膝跪在砾石上,虔诚地给那些泥土磕了响头,说自己种了一辈子的地,却从没想到过泥土,总是认为种瓜结瓜种豆结豆,那是泥土应该做的,更看不起那些藏在石缝中东一碟子西一碗的泥土了,总认为那是派不上用场、上不了台面的杂碎。

他现在明白了,一捧泥土与一片广袤的泥土一样的伟大啊!

⑨一位住在城里的老人,多年远离泥土,但他深知泥土的力量。

退休后,他每天带着工具到马路上、楼道里收集通过多种渠道带进来的泥土。

他把这些泥土装到花盆里,种上各种花草。

他的做法渐渐被这个城市的人所知,于是,人们悄然形成了一股收集泥土热。

当那些泥土在这个城市的阳台上、花圃里安家落户,由这些泥土供养的红花绿草就装点了整个城市,使大街小巷流溢着由泥土升华出的芳香。

这些乘着风儿或沾附在行人、车辆上走进城市的泥土,莫非也像浪迹天涯的游子一样寻找自己的梦想?

抑或如一位乡下老母亲想念城里的儿女,用这种方式来探望?

⑩一捧泥土能长出五谷,同样也可收获花香。

有人把土地比喻为庄稼人的命根子,我不喜欢这个说法,应该说“泥土是人类的命根子”!

没有谁能说得清泥土里蕴藏着的力量,如果一个人舍得花时间用心去理解土地的意义,并深深地热爱土地,那么他就是一个幸福的人。

(取材于孙成凤的同名散文)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不因主人的改变而改变了自己的成色成色:

土地原有的特点

B.那些泥土被春阳晒酥了晒酥:

晒得松而易碎

C.他用嶙峋的手指从石缝中抠出一捧泥土嶙峋:

坚硬并且强壮

D.上不了台面的杂碎杂碎:

不受重视的泥土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类田在地契上被写成一级田,买卖双方心照不宣,既为面子好看,又为今后出手方便。

B.“像张着翅膀就要起飞的大雁”既写出土地形状,还暗示其蕴蓄能量,为丰收做了铺垫。

C.村里的人感慨郭其文一家种地就像伺候老娘一样尽心尽力,觉得自己对待土地也应如此。

D.受长在石缝中高粱的启发,老农在砾石满地的地方播下种子,收获了粮食,度过了荒年。

3、第②段描写大地的语言十分富有感染力,请结合具体词句加以赏析。

4、第⑨段写人们收集泥土种花有何意蕴?

请简要分析。

5、本文题为“土地的密码”,文中通过多个事件揭示了它丰富的内涵。

这些密码不仅体现在土地上,也体现在我们生活中。

请解读文中的一条,并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体会。

要求:

写出对密码的理解及在现实生活获得的体验和感悟。

2.(题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忘言得意”是玄学在认识方法上提出的一个主要观点,也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

玄学大家王弼在《老子指略》里说;“夫欲定物之本者,则虽近必自远以证其始。

夫欲明物之所由者,则虽显而必自幽以叙其本。

”这里的“本”“始”即他所谓无形无象、无称无名的“道”。

郭象也同样强调,欲求圣人之道,不应停留在有形之“迹”上,而应当进而把握其“无迹”之“所以迹”。

因此,“忘言得意”的实质,就是认识事物不要停留在迹象上,而要深入内部去把握其根本。

就这方面而言,“忘言得意”反映了人们深化对宇宙、社会认识的要求。

对于“得意”,王弼认为要通过言象获得,而郭象不仅仅讲“寄言以出意”,还更多地强调通过“超言绝象”的“冥合”去获得。

无论哪一种,都强调要充分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而“得意”之深浅,又与认识主体的素质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此而言,这种认识方法包含了由外而内、由内而外、得之于外、证之于内、内外合

“忘言得意”论不仅在中国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中国传统文学艺术的创作论,尤其是欣赏论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中国人最注重得意于言外,喜欢那些“意犹未尽”“韵味无穷”的文学艺术作品。

对于只能就眼前呈现的形象来评论文学艺术的人,则认为他根本不够一个真正欣赏者的资格。

苏轼就在一首论画诗中写道: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中国这种传统的欣赏论,给文学艺术欣赏者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同一对象,不同的欣赏者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心情去欣赏,往往各有所得。

即使是同一欣赏者,在不同的环境和心情下,对同一欣赏对象也往往有不同的体会。

欣赏者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以至可以完全离开创作者的原意,体会出另一种新意来。

玄学的“忘言得意”论,无论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文学艺术的欣赏上,都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这从一方面来说,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缺乏精确性的弱点,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却又反映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起到解放思想的作用。

如玄学本身,即是借用这种思维方式,才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今文经学的荒诞和古文经学的繁琐中解放出来,从而开创了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宋明理学正是继承着这一方法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楼宇烈《玄学与中国传统哲学》)

1、(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忘言得意”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思维方式之一,也是一种简约而深邃的义理之学。

B.“忘言得意”中的“言”不仅可指语言,还可指形象,“意”则可理解为本质、韵味。

C.“忘言得意”论对中国传统文艺的创作者和欣赏者影响巨大,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自由。

D.“得意”的深浅,取决于认识主体素质的高低,这正是中国传统哲学思维的重要特点。

2、(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引述的王弼、郭象有关“本”“始”“迹”“所以迹”的观点,是揭示“忘言得意”实质的依据。

B.文章引用苏轼论画诗中的句子,可直接证明中国人在艺术欣赏中有注重得意于言外的特点。

C.对于“忘言得意”论在思维方式和文艺欣赏上表现出的主观随意性,文章辩证分析,指出利弊。

D.文章先论述“忘言得意”作为认识方法的意义,再论述“忘言得意”对文艺欣赏的影响,最后总结。

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王弼的思想,如果仅仅着眼于事物的“近”“显”之处,就无法把握事物的根本。

B.对如何才能“得意”,王弼与郭象看法有所不同,但都强调发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

C.欣赏作品时,欣赏者的体会若与创作者的意图完全不同,就会更有新意和价值。

D.若不借用“忘言得意”的思维方式,玄学就很难把人们的思想从两汉经学中解放出来。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事实上,人类所从事的探海活动少之又少。

虽已在海底发现了不少富钴结壳、多金属结核、稀土等珍贵的自然资源,但这些发现与深海大洋矿藏之丰富相比,可以说是。

()。

在人类极有限的认知中,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延续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有着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深海海山剧烈变化影响了海洋环流,也使我们了解到一系列显著的海洋动力环境特征,如泰勒柱、海山反气旋驻波等。

这些复杂的动力环境导致海山区的水体、海底与大洋其他区域形成了的生态系统。

海山环境在深海生态系统中扮演着的角色,海山区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其中还不乏一些“稀有物种”,不同海山生物群落之间也存在着的联系,而人类活动可能是导致该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的最重要原因。

因此,在深海生态系统研究和开发前的准备工作中,环境评价是其中的重要议题。

2017年8月,在国际海底管理局23届大会期间,中国大洋协会举办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主题论坛,赢得了各方一致好评。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杯水车薪截然不同利害攸关千丝万缕

B.微乎其微截然不同举足轻重千丝万缕

C.微乎其微截然相反利害攸关错综复杂

D.杯水车薪截然相反举足轻重错综复杂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类对海底进行的调查非常有限,到目前仅占整个深海的5%;

B.目前人类已对占整个海底5%的深海进行了调查,但范围还是十分有限;

C.就深海生态这一点来说,目前人类仅针对5%的海底进行过调查;

D.目前人类已经调查了整个海底的5%,在深海生态这一点上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延续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B.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保存了现今海底最古老的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有着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C.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储存了现今最古老的海底大洋地壳和海山群,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D.全球海山分布最密集的区域——西北太平洋海山区保留了现今海底最古老的大洋地壳和海山群,也是全球富钴结壳资源最为富集的区域

二、文言文阅读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皇后马氏,宿州人。

父马公,母郑媪,早卒。

马公素善郭子兴,遂以后托子兴。

马公卒,子兴育之如已女,子兴奇太祖,以后归焉。

子兴尝信谗,疑太祖。

后善事其妻,嫌隙得释。

太祖既克太平,后率将士妻妾渡江。

及居江宁,吴、汉接境,战无虚日,亲缉甲士衣鞋佐军。

陈友谅寇龙湾,太祖率师御之,后尽发宫中金帛犒士。

尝语太祖,定天下以不杀人为本。

太祖善之。

洪武元年正月,太祖即帝位,册为皇后。

后勤于内治,暇则讲求古训。

以宋多贤后,命女史录其家法,朝夕省览。

或言宋过仁厚,后曰:

“过仁厚,不愈于刻薄乎?

”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

虽帝性严,然为缓刑戮者数矣。

参军郭景祥守和州,人言其子持槊欲杀父,帝将诛之。

后曰:

“景祥止一子,人言或不实,杀之恐绝其后。

”帝廉之,果枉。

李文忠守严州,杨宪诬其不法,帝欲召还。

后曰:

“严,敌境也,轻易将不宜。

且文忠素贤,宪言讵可信?

”帝遂已。

学士宋濂坐孙慎罪,逮至,论死,后谋曰:

“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

且濂家居,必不知情。

”帝不听。

会后待帝食,不御酒肉。

帝问故,对曰:

“妻为宋先生作福事也。

”帝恻然,投箸起。

明日赦濂,安置茂州。

吴兴富民沈秀者,助筑都城三之一,又请犒军。

帝怒曰:

“匹夫犒天子军,乱民也,宜诛。

”后谏曰:

“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乃释秀,戎云南。

洪武十五年八月寝疾。

群臣请祷祀,求良医。

后谓帝曰:

“死生,命也,祷祀何益!

且医何能活人!

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是月丙戌崩,年五十一。

帝恸哭,遂不复立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B.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样/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C.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D.妾闻法者/诛不法也/非以诛/不祥民富敌国/民自不祥/不祥之民/天将灾之陛下/何诛焉

2、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古人认为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如《诗经•桃夭》: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此外,女子出嫁亦称“适”,如《孔雀东南飞》:

“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

B.洪武,年号名,其含义是“洪大的武功”。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建年号为洪武。

C.学士,最早指那些在学读书的贵族子弟,后来逐渐变成官名和文人学者的泛称。

作为官职,魏晋时掌管典礼、编撰诸事,唐以后成为皇帝的秘书,参与机要,明清时职务职责又有不同。

D.崩,也称作驾崩、山陵崩,是古代表示帝王及其亲人死亡的一种委婉说法。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皇后在父亲去世以后,被郭子兴当作女儿收养,后来嫁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被郭子兴猜忌时,一直善待自己的妻子,逐渐化解了猜忌。

B.朱元豫攻克太平以后,马皇后组织将士的家人渡江。

在战争期间,又亲自准备衣服财物搞劳将士,给予了朱元璋极大的支持。

C.马皇后劝谏朱元璋以不杀人为本,得到了朱元璋的肯定。

朱元璋性情严厉,称帝后多次要处死大臣,因马皇后劝阻而中止。

D.朱元璋在朝堂上议事,有时生气发火,马皇后就等他回到后宫时,根据具体情况委婉地加以劝解。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家为子弟延师,尚以礼全终始,况天子乎?

且濂家居,必不知情。

(2)死生,命也,祷祀何益!

且医何能活人!

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

三、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

闲居

姚合

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①,依止古先生②?

(注)①禅观:

禅理、禅道。

②古先生:

对佛的称呼。

1、与《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颔联相比,本诗颔联运用的手法有何不同?

请简要分析。

2、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四、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3小题)

(1)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___________,铁骑突出刀枪鸣。

(白居易《琵琶行》)

(2)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实甫《长亭送别》)

(3)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

(4)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