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70070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

2010-12-0621:

00

江西省赣州市上犹县营前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Ⅰ卷(选择题,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纰漏(bǐ)  炽热(zhì)   供销社(gōng)    插科打诨(hùn)

 B.攒动(cuán)  风靡(mí)      软着陆(zháo)    蟾宫折桂(chán)

 C.刚劲(jìng)  折耗(shé)    冠心病(guān)    舆论哗然(huá)

 D.滂沱(pāng)  佣工(yōng)    唱主角(jué)     拾级而上(sh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一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精粹 诤友 唇枪舌剑 变本加利B.诡秘 座谈 防危杜渐 前踞后恭

 C.就绪 璀璨 陨身不恤 九洲风雷D.装潢 敲榨 既往不咎 禁若寒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在舞美设计上洗净铅华,力求生动而真实地再现中华民族160多年来的奋斗史。

B.某大学副教授认为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的行为有违交通法规,应将《背影》“请”出中学教材,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闪烁其词。

 

C.《北大文学讲堂》一书中,比例极高的错误别字等问题,让人不忍卒读。

D.项羽被困垓下慷慨悲歌,刘邦衣锦还乡高唱《大风歌》,一个慷慨悲情,一个踌躇满志,真可谓无独有偶。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今年8月7日遭到特大泥石流的袭击,给全县人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B.《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曲“青春和爱情”的悲歌,《威尼斯商人》是富有讽刺意味的戏剧,但就其流播之广而言却毫不逊色。

C.栖息地的缩减以及遍布亚洲的偷猎行为,使得野生虎的数量急剧减少,将来老虎能否在大自然中继续生存取决于人类的实际行动。

D.“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合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

      A.有人发出设立《中国手书日》的号召,呼吁人们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放弃手机、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用手书方式写一封家信,抄写几首古诗词等。

      B.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陆宗达告诉我们:

“氏族社会中,处置战败的敌人男女有所不同:

男子被杀死,妇女则作为妻子被收养入族,其实也就是奴隶”(《训诂简论》)。

      C.本书值得称道之处就在于,让人在阅读时,不自觉地感受在黑暗中渴求并寻找光明的心境——生命与金钱的抗争,尊严与权势的较量,智慧与阴谋的相持。

      D.初阳斑斓而温暖,采桑女起落的素手,正合着禅僧说的:

“体露金风”,提篮篓的年轻身影缓缓移动,在时代的风景里冥冥地消磨思绪和青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为何“乌纱帽”是当官的代称

我们有时会看到反映官场百态的古装电视剧,戏剧中常有当了官叫作“戴了乌纱帽”,被革职的称作“摘去乌纱帽”的剧情。

可是,为什么乌纱帽被用来作为当官的代称呢?

在早期的中国,并没有“帽”这种称呼,《仪礼》中称帽为“头衣”或“元服”(元,首也)。

到了东晋成帝时,皇帝让在宫廷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叫做“乌纱帽”。

后来,南朝宋明帝时,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一种用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子,也叫乌纱帽。

当时,这种帽子很快就在民间流行了,也成了百姓常戴的一种便帽,而且无论官民贫富都可以戴,但这种帽子还未成为官职的象征。

在《通典•礼十二》上记载:

“隋文帝(杨坚)开皇初,尝着乌纱帽,自朝贵以下至于冗吏,通着入朝。

”所以隋朝天子百官都戴乌纱帽,并且成了官职高低的分别。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隋朝文武官员的服饰有四种,而乌纱帽上的玉饰则显示官职的大小。

一品官是最高级官员,玉饰有九块,二品有八块,三品有七块,四品有六块,五品有五块,六品以下就不准佩带玉饰了。

不过,到了宋朝时乌纱帽的形状有了改变。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后,为防止大臣们在朝廷上交头接耳,就下诏书修改乌纱帽的样式,在乌纱帽的两边各加一个翅,有一尺多长,并在翅上装饰不同的花纹用以区别官阶高低。

如此一来,朝臣们只要脑袋一动,软翅便会随之摆动,皇上居高临下,就看得清清楚楚了。

明朝时乌纱帽则成为官员的象征。

在《明史•舆服志》上载:

“洪武三年定,凡上朝视事,以乌纱帽.团领衫.束带为公服。

”从此,乌纱帽便正式成了当官的代称。

而自明世宗开始,乌纱帽的双翅也做了一些变动,翅的长度缩短,其宽窄也改变了,官阶越高,双翅就越窄,官阶越低,双翅则越宽。

到了清初顺治皇帝入关后,由于收留了众多明朝的降臣,为笼络人心,就允许不少地方官员仍穿着明朝朝服,并戴明朝乌纱帽。

但等到清皇室统治权巩固后,就下令将官员戴的乌纱帽全改为红缨帽。

可是,至今人们仍然习惯将“乌纱帽”作为官员的标志。

6.下列关于“乌纱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东晋成帝让在宫中做事的官员戴一种用黑纱制成的帽子,这就是“乌纱帽”名称的最初由来。

      B.隋朝从文帝到小吏,入朝都戴乌纱帽,一至五品官在帽上佩不同的玉饰显示官阶。

      C.宋太祖为防止朝臣们交头接耳,给乌纱帽加了双翅,这种帽子成为后代的标准官帽。

      D.到了明朝,“乌纱帽”作为官服装束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式成为了官员的代名词。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建安王刘休仁创制了黑纱抽边的半透明帽,后世这种帽子在民间和宫中都很快流行起来。

      B.宋太祖时又改进了乌纱帽,给乌纱帽加了一对饰有花纹的长翅,花纹不同则显示官阶有别。

      C.明朝,官员所戴乌纱帽的双翅宽窄和官阶高低有关,这是第一次通过乌纱帽的双翅来区别官阶。

      D.顺治皇帝入关后,允许地方官员穿明朝朝服并戴乌纱帽,因此收留了众多的降臣,同时也笼络了人心。

8.下列根据原文信息所作的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两晋南北朝时期,原本只有宫中官员可以戴的乌纱帽流传开来,连穷困的老百姓都能戴,就是因为那时社会的等级制度还不森严。

      B.隋朝官员除了服饰有区别外,乌纱帽上的玉饰多少也能显示官职的大小,玉饰越少,官职越小,后来因为玉石价格昂贵,就不再使用了。

      C.在一些古装电视剧中,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清朝官员身着明代朝服,头戴明朝乌纱帽,这不是导演缺乏历史常识,而是历史上确有其事。

      D.乌纱帽的几次修改都和官职高低有关,清朝“红缨帽”代替“乌纱帽”,虽然它没有成为官员的代名词,但却为巩固清初政权起了作用。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荥阳郑德懋,尝独乘马,逢一婢,姿色甚美,马前拜云:

“崔夫人奉迎郑郎。

”鄂然曰:

“素不识崔夫人,我又未婚,何故相迎?

”婢曰:

“夫人小女颇有容质,且以清门令族,宜相匹敌。

”郑知非人,欲拒之。

即有黄衣苍头十余人至,曰:

“夫人趣郎”进辄控马,其行甚疾,耳中但闻风鸣,奄至一处,崇垣高门。

郑立于门外,婢先白,须臾,命引郑郎入。

进历数门,馆宇甚盛。

夫人著梅绿罗裙,年可四十许,姿容可爱,立于东阶下。

侍婢八九。

郑趋谒再拜。

夫人曰:

“无怪相屈耶!

以郑郎清族美才,愿托姻好。

小女无堪,幸能垂意。

”郑见逼,不知所对,但唯而已。

      向暮,一婢前白,女郎已严妆讫。

引郑郎出就外间浴以百味香汤左右进衣冠履佩。

美婢十人扶入,女年十四五,姿色甚艳,目所未见。

郑遂欣然,遂成礼。

明日,夫人命女与就东堂,女善弹箜篌,曲词新异。

郑问所迎婚前乘来马,今在何许,曰:

“今已反矣。

如此百余日,乃白夫人曰:

“家中相失,颇有疑怪。

乞赐还也。

”夫人曰:

“适蒙见顾,良深感慕。

然幽冥殊涂,理当暂隔,分离之际,能不泫然。

”郑亦泣下。

乃大宴会,与别曰:

“后三年,当相迎也。

”郑因拜辞。

郑乘马出门,倏忽复至其家。

其家人云:

“郎君出行后,其马自归,不见有人送来。

”郑始寻其故处,唯见大坟,旁有小冢。

其左右人传:

“崔夫人及小郎墓也。

”郑尤异之,自度三年之期,必当死矣,后至期,果见前所使婢乘车来迎。

郑曰:

“生死固有定命。

苟得乐处,吾复何忧。

”乃悉分判家事,预为终期。

明日乃卒。

      

——唐·张读《宣室志》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耳中但闻风鸣,奄至一处        奄:

突然

      B.然幽冥殊涂,理当暂隔          涂:

通“途”,道路

      C.向暮,一婢前白                向:

对着

      D.乃悉分判家事,预为终期        悉:

详尽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年可四十许                            其可怪也欤

      B.郑见逼,不知所对                     适蒙见顾,良深感慕

      C.乃悉分判家事                          乃大宴会,与别

      D.何故相迎                              无怪相屈耶

1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且以清门令族,宜相匹敌        B.姿容可爱,立于东阶下

      C.倏忽复至其家                    D.明日乃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荥阳人郑德懋,曾经有一次独自骑马出行,遇到一名姿色非常美丽的女子,强行把他连人带马请进一座庄严华丽的大宅院。

      B.郑德懋听说崔夫人要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非常害怕但不得已只有答应,后来见其女儿姿色甚艳,这才高兴起来。

      C.郑德懋在崔家停留了百余日后,因思念家中亲人而要求回家,崔夫人和女儿没有强留,在一次大宴会后洒泪相别。

 D.郑德懋回到家后再去寻找崔夫人宅院,只见大坟与小冢林立,郑悲痛欲绝,三年后他知道自己死期已到,安排好家事后溘然而逝。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四、(24分)

13.用“/”给句子①断句,把②③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引郑郎出就外间浴以百味香汤左右进衣冠履佩。

(2分)

   

      ②然幽冥殊涂,理当暂隔。

分离之际,能不泫然。

(4分)

      译文:

                                                                                

      ③郑尤异之,自度三年之期,必当死矣,后至期,果见前所使婢乘车来迎。

(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闻砧①              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

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

②断猿:

即断肠之猿。

③杵:

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⑴“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

(3分)

                                                                                

⑵后四句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3分)

                                                                          

15.诗文填空(8分,每空1分)

      ⑴问君西游何时还?

                    。

(《蜀道难》)

      ⑵画图省识春风面,                    。

(《咏怀古迹》)

      ⑶空闻虎旅传宵柝,                    。

(《马嵬》)

      ⑷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寡人之于国也》)

      ⑸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劝学》)

      ⑹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过秦论》)

      ⑺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

(《定风波》)

      ⑻                    ,尽西风,季鹰归未?

(《水龙吟》)

15.默写(8分)

  

(1)白居易,字乐天,号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倡导             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文合为事而作”。

  

(2)海明威,        国著名作家,            获得者。

           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3)              ,忧伤以终老。

        

(4)              ,桃李罗堂前。

  (5)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7)寄蜉蝣于天地,                      。

 

(8)               ,悠悠我心。

 

五.阅读江西著名作家陈世旭的小说,完成16-19题(21分)

      老廖一整夜都睁着眼睛坐在值班室的电话机旁。

      昨天中午,突然接到从青海来的电话,说地质学家彭工当天下午到达山下的火车站,请接站。

老廖一下懵了头。

疗养院的大客车和面包车上午都送疗养员们到山下的风景点去了,不到傍晚回不来。

留在家里的一辆备用小车,被韦局长要去了。

当时,大客车和面包车都满员,韦局长提出派小车。

虽然让面包车上的工作人员给他腾个座位是没有问题的,但老廖估计不会有人上山,还是满足了韦局长。

皆大欢喜总是好事,韦局长所在的那个省的科技局在疗养院基建的时候给过许多支持,更不好意思让人家觉得怠慢。

      却偏偏出了例外!

又偏偏出在彭工头上。

彭工是中国盐湖地球化学的创始人之一。

有关他的报道,老廖读过很多:

上世纪50年代从国外回来,直接就去了柴达木,此后在那里一待就是好几十年,足迹遍及青海、西藏、内蒙、甘肃、宁夏,大半时光都在终年不见绿色的盐湖度过。

中科院在庐山建了这个疗养院之后,不知动员过他多少次来疗养,每一次他都谢绝了。

哪座山能同千里昆仑、万仞唐古拉、冰雪冈底斯、天外喜马拉雅媲美?

在中科院今年发来的疗养员名单中,老廖见到了彭工的名字,心里一样没抱什么指望,尽管对见到他几乎有一种渴望。

      他却来了。

这一次,他不得不来。

半年前,体检发现他的心脏“传导阻滞,心跳过缓”。

他说,我立个字据吧,死了和组织无关系,又一次领着考察队去了西藏盐湖。

他后来住了一个月医院。

出院后,被强行要求来庐山疗养院。

人们希望借助这里丰沛的生命气息,借助这里经由大量针叶林的尖端放电产生的大单位的负氧离子,使他得到一次充分的休养生息。

      整整一下午,老廖一个接一个地打电话,向有关系和没有关系、说得上话和说不上话的单位借车,结果电话挂了个遍,毫无希望。

正当旅游旺季,哪个单位的车也不会闲着。

只有请山下风景点转告疗养院的陪同,让韦局长坐的那辆小车去接彭工。

      结果非常糟糕。

韦局长很不高兴,他不相信这么大个庐山就挤不出一辆车。

而且,接他时用的是面包车——当时他一行有好几个人,接彭工为什么就必须用小车?

要知道,他虽然是行政领导,也是申报了院士的。

他把住车门,理论了好半天,等司机急急忙忙把小车开到火车站,最后一批旅客已经走出车站广场。

      司机在车站里外找了个遍,没有见到彭工的影子。

彭工的去向只有几种可能:

要么误了车或者又一次改变了主意;要么被山下什么单位接走;要么自己上了旅游车……如果没有意外,他应该会来个电话。

      老廖一整夜等的,就是这个也许会来的电话。

负责好科学家的疗养,真不是一件轻松事。

当初调老廖来筹建这个疗养院,他就很犹豫。

责任太大了!

      窗外,黑了不知有多久,好像有100年。

老廖就坐在这100年的黑暗中静听着山风在树林中穿过,虫子在草丛中鸣唱,越来越浓重的夜雾淅淅沥沥,疗养楼隐隐传出鼾声。

后来天渐渐亮了。

阳光穿过稠密的树林倾泻下来。

一切都像往常一样:

清新、明亮、温馨、欢快,但老廖却不知为什么老想哭。

      下面有人喊他,喊声很急。

莫非是彭工到了?

他猛地站起,推开窗户:

“什么事?

”“餐厅里吵起来了。

”争吵的双方是食堂管理员和韦局长。

韦局长昨天从山下回来开始腹泻。

他认为他腹泻的原因是食堂的饭菜有问题。

      “假如腹泻不普遍,那就还得找别的原因。

比方说,你昨天是不是喝过泉水了?

      疗养员因为喝泉水引起腹泻的事经常发生,尽管疗养院一再提醒告诫,还是有人克制不住自己的好奇。

      “这跟泉水有什么关系?

你自己看看你们做的饭菜!

      “哪个,哪个说我有问题?

”人群后面忽然一声大喊,食堂大厨挤进来。

他40来岁,很粗壮,两只袖子卷得老高的手沾满了面粉,紧紧抓着一支擀面杖。

“你再说一遍,我有什么问题?

”大厨横眉立眼,上上下下打量韦局长。

      韦局长不由得后退了一步:

“我没有说你,我说的是饭菜。

      “饭菜都是我做的。

我自己吃了,拉的屎你嚼都嚼不烂。

你拉肚子,关我屁事!

      “住嘴!

”刚走进餐厅的老廖大喝。

      但是事情已经无可挽回。

      “无法无天,无法无天!

这么一团糟,怎么会不把大科学家给弄丢了!

送我走,立刻!

”韦局长今天的火气,显然是昨天下午调走了小车引起的。

      “大科学家”指的自然是彭工。

老廖心里一阵刺痛。

      上了小车的韦局长不停地长吁短叹:

居然弄了这么一帮人来管理疗养院,科学家来这里谈何疗养,简直就是受迫害。

可怕,这么粗暴,难以想象……

      坐在司机旁边的老廖只有沉默。

他没有守住自己的责任。

毕竟,他是院长,派不派小车,决定权在他手里。

      “我看彭工不来倒是对了。

何苦来受罪呢……”韦局长没完没了。

      “停车!

”老廖突然喊。

车子怪叫一声刹住了。

      老廖发现了一个人。

那个人秃顶,两腮下塌,在庐山早晨一尘不染的阳光下,沿着牯岭街心公园的小道,向园门外缓缓走来。

      老廖直直地盯着这个离车窗越来越近的人。

      不错,是他,是彭工,是那个照片一再在报纸上登过的地质学家。

      老廖推开车门,跳出去——“请问,您是彭工?

      “是啊,您是?

      “我是疗养院的。

我们昨天中午接到你要来的电话,可把我们找苦了。

      老廖的两条腿微微发抖。

      “哎——呀,”彭工声音喑哑,“抱歉,抱歉!

我该主动跟你们联系的。

      “您来了就好。

”老廖的声音有些哽咽了。

      “我昨天就上山了,坐旅游车上来的。

天快黑了,我想你们都该下班了,不好去麻烦你们。

      “您在哪里过夜的呢?

      “那里。

”彭工回过头,指了指街心公园的草地。

草地上,还有一些从山下带着席子和毯子来的露宿者横七竖八地躺着。

几乎是清一色的青年男女。

      “这里真绿,绿得醉人。

不像我们那里,坐车跑几天也看不到一点绿色,有时候忽然发现一棵小草,全车的人都要下车来,围着看个半天。

      彭工仰起清瘦枯槁的脸,陶醉地眯着眼睛,两边塌陷的腮帮子翕动着。

      “我昨天睡得真好。

      “彭工……”老廖的泪水夺眶而出:

“苦了您了!

      “苦?

怎么会苦?

我喜欢露营,在戈壁滩露营惯了。

这里枕的、垫的是这么厚的绿草,享受得很,简直就是奢侈了。

”彭工像儿童一样笑着。

      老廖一把从彭工手上拿过行李箱,走回车子,拉开后车门,对里面的韦局长说:

      “跟您打个商量,请您下车来等一等,我把彭工送回疗养院,再来送您下山,行吗?

      车子里没有回答。

      前面,碧蓝碧蓝的天空下,雪一样洁白耀眼的庐山瀑布云,正从日照峰那一面翻越过来,波涛汹涌,漫无边际,滚滚而下,牯岭一带所有的峰峦、峡谷、树林、溪流、屋舍、楼亭很快就淹没在似有若无的缥缈中了。

16.分析小说划波浪线部分环境描写的特点与作用。

(4分)

                                                                                    

                                                                                       

17.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

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5分)

                                                                                     

                                                                                     

18.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含义与作用。

(6分)

  

(1)哪座山能同千里昆仑、万仞唐古拉、冰雪冈底斯、天外喜马拉雅媲美?

                                                                                     

  

(2)车子里没有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