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7495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2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检员工作指南.docx

质检员工作指南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企业标准

Q/ZYLJ-Z09.01-2005

 

质检员工作指南

 

2005年7月30日发布实施

中国石油天然气第六建设公司

前言

为了指导和规范公司工程项目质检员的工作,强化现场施工质量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和质量隐患,依据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细化对工程产品质量的监测过程,特编制本工作指南,作为焊接、结构、工艺安装专业的质检员日常质量检查工作的学习指导和工作记录,其它专业的质检员可借鉴使用。

此版本为试用版,自出版之日起实行。

请各位质检员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将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技术监督部。

第一章质量基本知识

1.1基本概念

1.1.1质量:

是反映产品或服务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能力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

1.1.2工程项目质量:

质量通常是指产品质量,从功能角度讲是指产品所具有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使用价值及属性。

工程项目的质量除必须满足有关规范、标准、法规的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工程合同条款的有关规定。

1.1.3质量管理:

即制定和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

而质量方针则是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质量方向。

1.1.4质量体系:

指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

1.1.5质量控制:

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1.1.6质量保证:

指对某一产品或服务能满足规定的质量要求,提供适当的信任所必须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1.1.7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中的术语

a)验收:

建筑工程在施工单位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b)见证取样检测:

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格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c)交接检测:

由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经双方检查并对可否继续施工做出确定的活动。

d)抽样检验: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建筑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e)抽样方案:

根据检验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

f)见证取样检测:

在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监督下,由施工单位有关人员现场取样,并送至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所进行的检测。

g)交接检验:

由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经双方检查并对可否继续施工做出确认的活动。

h)计数检验:

在抽样的样本中,记录每一个体有某一种属性或计算每一个体中缺陷数目的检验方法。

i)计量检验:

在抽样检验的样本中,对每一个体测量其某个定量特性的检验方法。

j)观感质量: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测量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1.1.8Q/ZYLJ/QMS-P02~P21-200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中的术语

a)A点(停止点或停监点):

由业主(必要时设计),监理(必要时第三方监督机构),施工单位共同参加检查确认的点(工序),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b)B点(见证点或必监点):

由监理(锅检所,质检站),施工单位共同参加检查确认的点(工序),合格后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c)C点(验证点):

项目专检点(工序),合格后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d)D控制点(随机检验点):

班组自检,互检点,合格后可进入下一道工序。

e)停检点:

必须经业主及监理(必要时第三方监督机构)单独或共同检查确认的点,施工单位检查后不能进入下道工序的点,相当于A,B级控制点,监理称为停监点和必监点。

1.2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因素:

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为“人”、“机”、“料”、“法”、“环”、“测”六五大因素。

1.2.1“人”包括直接参与项目建设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

包括人的政治思想水平、质量意识、技术水平、文化水平、身体素质等。

1.2.2“机”即施工机械设备(包括测量设备),是工程建设的工具。

1.2.3“料”即材料、构配件和生产用的设备。

“料”的质量是形成工程项目实体质量基础。

1.2.4“法”包括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

施工方案的正确性和施工工艺的先进性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质量。

1.2.5“环”即环境。

自然环境(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劳动环境(劳动组合、劳动工具、工作面等)、工程管理环境。

1.2.6“测”包括测量设备、测量人员、测量依据及方法、测量环境等。

1.3工程项目质量的特点

1.3.1影响因素多:

决策、设计、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序、施工方案、技术措施、管理制度及自然条件等。

1.3.2波动性大:

由于其建设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单件性,使得它不象一般工业产品的生产那样有固定的生产工艺、生产流程、配套的生产设备、稳定的生产环境和完善的检测技术,所有这些都使得工程项目的质量较一般的工业产品质量有较大的波动性。

1.3.3变异性:

工程项目建设是涉及面广、工期长、影响因素多的系统性建设,系统中任何环节、任何因素出现质量问题都将引起系统的质量问题,造成质量事故,此为质量变异性。

3.3.4虚假性:

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交接多,中间产品多,隐蔽工程多,若未及时检查并发现其存在的质量问题,事后从表面看可能质量很好,造成判断错误,形成虚假质量。

1.3.5终检局限性:

工程项目建成后,不可能象某些工业产品那样,可以拆卸或解体来检查内在质量,所以工程项目终检验收时也不可能发现其内在的、隐藏的质量缺陷,即使是查出质量问题,也不可能象工业产品那样采取“包换”或“退款”的方式了结质量纠纷。

第二章学习资料

2.1法律、法规

2.1.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33号)

2.1.2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2.1.3工程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79号令)

2.1.4特种设备安全检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令

2.1.5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司(局)函“关于公布《特种设备制造许可申请书》等有关文书格式的通知”国质检锅函[2003]39号

2.1.6压力管道安装安全质量监督检验规则国质检锅[2002]83号

2.1.7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2.1.8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动部[1996]276号

2.2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2.1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3-20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混泥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6-200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02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2建筑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2-2002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43-2002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2建筑电梯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2.2SY4024-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则

●SY4025-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建筑工程(虽然未作废,但基本已不用)

●SY4026-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储罐工程

●SY4027-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站内钢质工艺管道安装工程

●SY4028-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设备安装工程

●SY4029-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长输管道线路工程

●SY4030.1-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电气工程(架空电力线路工程)

●SY4030.2-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电气工程(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SY4031-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

●SY4035-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采暖、通风、给排水安装工程

●SY4037-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炼油厂建设工程

●SY4038-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气田建设工程

●SY0453-98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油田集输管道工程

●SY/T4069-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防腐保温钢管制作

●SY/T0469-98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油田钢制容器及加热炉制作

●SY4104-95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管道穿跨越工程

2.2.3SH3514-2001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2.4GB50184-93工业金属管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2.5GB50185-93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2.6GB50309-92工业炉砌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2.7GBJ131-90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3公司质量管理文件

2.3.1Q/ZYLJ/QMS-P01-2002《质量手册》。

2.3.2Q/ZYLJ/QMS-P02~P21-200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

2.3.3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起重机械安装《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及其管理制度、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等。

2.3.4Q/CNPC-LGS2701~2725-2000计量体系管理文件(第二版)。

2.3.5中油六建办字[2002]12号关于发布实施《“质量检验专用章”和“无损检测专用章”的管理规定》的通知。

2.3.6Q/ZYLJ-G12.01-2002质检员管理办法。

2.3.7Q/ZYLJ-G09.02-2002工程质量评定,核定办法。

2.3.8中油六建技监字[2003]01号关于下发“质量事故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注:

以上工作依据文件应及时更新,使用有效版本。

2.4《石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员培训教材》(上岗前培训学习)。

第三章职责

3质检员职责

3.1自觉遵守、贯彻国家《产品质量法》、《计量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工程施工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验收标准的规定。

3.2协助项目经理、管理人员、施工作业人员抓好工程质量管理,对项目工程产品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3.3跟踪验证不合格品的处置情况。

3.4参与公司、甲方或业主、监理、政府监管部门或质量监督站、集团公司等有关部门组织的质量检查活动,并负责联络员工作。

3.5核定或参与核定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分项工程的质量等级,并对工程质量负责。

3.6参与项目工程竣工资料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3.7按时填写、上报各种质量信息报表,处理、汇报各种质量事故。

3.8负责与顾客、监理及监检部门联系,建立正常有益的监检关系。

3.9对质量隐患在提出整改意见不被接受的情况下有越级上报的权力。

第四章工作程序

4.1施工前的准备

4.1.1文件准备(可在项目质量计划中策划)

a)各专业质量控制点:

参见《石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员培训教材》中“第五章建筑及建筑安装工程;第六章静设备安装工程;第七章动设备安装工程;第八章工艺管道安装工程;第九章长输管道、油田集输管道安装工程;第十章电气安装工程;第十一章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的停监点、必监点和巡监点的内容。

b)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

开工前会同各专业工程师根据项目施工图纸、规范及评定标准的要求,编制项目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汇总表并报业主批准。

划分原则按以下执行:

●建筑工程按照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进行划分。

●石油工程建设按照SY4024-93《石油工程建设质量检验评定标准通则》进行划分。

●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按照SH3514-2001《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划分。

c)关键(特殊)过程策划控制表:

按Q/ZYLJ/QMS-P11-2002项目施工生产管理程序。

d)焊接合格率要求:

按“管道工程”、“容器工程”、“钢结构工程”进行分别统计。

e)抽检方案策划:

按具体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

4.1.2工器具准备:

按执行的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或施工验收规范执行。

常用的检验工具为焊接检验尺、卷尺、线坠、弧形样板、经纬仪、水平仪、表面温度计等。

4.1.3质量检验专用章的领取:

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在公司技术监督部领取后,发放给项目专职质检员使用。

4.2施工过程的现场检查

4.2.1每天填写“工程日常检查记录”:

质检员在进入施工现场检查过程中,应填写“工程日常检查记录”,作为质量评定和质量报表的原始数据备查。

4.2.2焊接检查

a)焊接工艺评定的评定规则、依据标准、覆盖范围。

b)焊接技术交底、焊接工艺卡:

焊接使用规范、焊接方法、使用焊接材料、焊接环境要求、焊接记录表格等。

c)焊接天气记录及Ⅱ级焊材库温度和湿度记录。

d)工艺管线焊接单线图标注及与焊接记录、焊材发放记录、无损探伤记录的一致性。

e)班组施工的原始记录和质量检查记录。

f)焊缝探伤情况检查:

委托单、探伤比例、探伤标准、合格标准及返工焊口的扩探情况。

g)焊接材料烘培及发放记录:

焊材烘培温度、恒温时间、待用温度;焊材发放数量、使用部位、焊工签名等。

h)焊接接头热处理记录曲线及硬度试验报告。

i)现场实测实量:

焊缝高度、焊缝宽度、焊口错边、焊缝咬肉等。

4.2.3工艺专业检查:

a)工艺管线、管件、阀门及管道部件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及复验报告。

b)管道焊口坡口及表面抽检质量。

c)管道焊缝无损探伤抽查及扩探情况的检查。

d)支架、吊架、膨胀节的检查。

e)管线阀门(单向阀、调节阀、截止阀、孔板法兰等方向性阀门)的安装方向与工艺流程方向一致性的检查。

f)管线强度和严密性试验检查。

4.2.4结构专业检查:

a)型钢、板材的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及复验报告。

b)钢结构焊缝表面检查(焊缝高度、饱满程度检查)。

c)部分对接焊缝的污损探伤检查。

d)钢结构水平度、垂直度的检查。

e)钢结构安装垫铁隐蔽工程检查。

4.2.5现场安装静设备专业检查:

a)静设备到货质量证明书,“压力容器”还应有监察机构的监督检验报告,设备铭牌上还有技术监督部门的“专检章”。

b)设备安装垫铁隐蔽工程检查。

c)设备安装水平度、垂直度检查。

d)设备压力试验检查:

包括高处排空、低处排凝、稳压时间、泄漏检查及压力表的校准情况。

4.2.6现场组焊塔器设备专业检查:

a)静设备到货质量证明书,“压力容器”还应有监察机构的监督检验报告,设备铭牌上还有技术监督部门的“专检章”。

b)设备安装垫铁隐蔽工程检查。

c)现场组焊焊口的检查:

包括对坡口角度、口间隙,焊缝表面质量及无损探伤质量。

d)设备安装垂直度检查、塔内件检查。

e)设备压力试验检查:

包括高处排空、低处排凝、稳压时间、泄漏检查及压力表的校准情况。

4.2.7控制点的检查

a)A级控制点的检查:

●A点(停止点或停监点):

必须停工等待监督单位核查的点。

●A点应选择对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有重要影响,且继续施工无法检查或会对后续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的工序或部位。

●A点未经检查,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b)B级控制点的检查:

●B级控制点:

当某一B点施工完毕时,监督单位若未到位检查,施工单位可不停工,继续下一道工序施工,但监督单位可在其后或其它部位对相同项目进行检查,以确定其质量。

●对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有重要影响的主要分项工程或关键工序。

●对未检查到的B点,当监督单位发现质量问题时,仍有权按规定对工程质量作出处理。

●B点除应检查有关资料外,还应到现场进行检查。

个别情况下,某些项目试验或检验周期较长,无法对现场进行全过程检查,或必须由专业人员或专门检验机构检查。

c)C级控制点的抽查:

●C点指施工过程中不停工,由监督人员随机抽查的项目。

●C点不如A点和B点重要,但也是抽查重点,检查人员应掌握好抽查时机,在工程进行到抽查部位时,及时检查。

d)控制点检查情况及检查结果应记入“工程质量日常检查记录”中。

4.3不合格品的控制

4.3.1建立不合格信息台帐,将以下发现的不合格列入不合格信息台帐中:

a)班组自检、互检发现的不合格;

b)技术人员、施工管理员、质量检查员的现场检查发现的不合格;

c)项目部每月组织的质量安全大检查发现的不合格;

d)业主、监理、监检单位等在现场检查发现的不合格;

e)集团公司、业主、公司等单位组织的质量大检查,公司质量体系内审、外审发现的不合格。

4.3.2现场检查出的一般不合格,在现场马上能够责令班组整改的,在检查记录上注明现场直接纠正即可。

4.3.3现场检查出的一般不合格或严重不合格,不能在现场马上能够责令班组整改的,必须填写“不合格品通知及处置验证记录”。

(参见公司Q/ZYLJ/QMS-P02~P21-2002《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中Q/ZYLJ/QMS-P19-2002《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内容)

4.3.4业主、监理、上级单位及公司等组织的质量大检查查出的不合格应及时进行纠正,并将纠正的结果上报公司技术监督部。

4.4质量评定:

按照质量检验评定(验收)标准进行。

作为质检员,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4.4.1检验评定标准是否正确。

4.4.2检验评定表格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4.4.3检验评定表格的填写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

4.4.4保证项目资料是否齐全。

4.4.5评定数据是否与自己日常检查记录相符。

4.4.6质量保证资料的核查方法:

a)同生产厂家、同型号、同规格、同批量的产品合格证只核查一个。

b)关系到重点部位、关键控制点、特殊材质、特殊施工工艺等的检验、试验报告做重点审查。

如:

无损检测报告,电气试验报告、砼试块试验报告等。

c)对有问题或有疑点的报告应重点审查。

如:

标准要求管道无损检测Ⅱ级合格,如发现无损检测报告中有不合格的焊口,应追踪返修记录,判断是否合格。

d)有的竣工资料要求三份以上,但有时产品或试验报告只有一份,一是要检查是否有原件,二是要检查复印件是否清楚,是否与原件一致。

e)质量保证资料,主要要求齐、全、准。

4.4.8根据质量核定情况,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核定等级栏签上核定等级、签字并盖上“质量检验专用章”。

4.5交竣工资料参与:

按照交工技术文件规定。

4.6质量报表:

质检员的报表参见公司《质量体系程序文件》Q/ZYLJ/QMS-P02~P21-2002中的内容:

4.6.1日常报表:

“()月质量监督检查报表”和“测量设备抽查情况月统计表”

a)“()月质量监督检查报表”上的数据应与日常检查记录相符,不要无中生有,特别是对控制点检查的数据。

参见Q/ZYLJ/QMS-P18-2002《产品监测程序》。

b)“()月质量监督检查报表”中的不合格指:

施工过程中不能马上进行纠正(处置)的不合格产品,并且随后应有相关责任人员签字认可的纠正记录(或“QMS-P19.QR1不合格品通知及处置、验证记录”)。

c)“测量设备抽查情况月统计表QMS-P15.QR2”应抽查现场使用的计量器具,然后再检查计量器具是否经过检定或效验,不能抽查计量员封存或报废的计量器具。

参见Q/ZYLJ/QMS-P15-2002《测量设备控制程序》。

4.6.2非日常报表:

a)质量事故报表:

参见中油六建技监字[2003]01号关于下发“质量事故管理规定(试行)”的通知。

b)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及控制表:

项目工程完工以后根据质量评定后上报。

4.7质量记录:

4.7.1Z09.1工程质量日常检查记录。

4.7.2信息沟通记录(工作日记、会议记录、协商记录等)。

4.8附表(式样)

4.8.1策划用表格

QMS-P18.QR3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及控制表

QMS-P18.QR2质量控制点划分及计划控制表

QMS-P07.QR2特殊过程监测计划

4.8.2记录用表格

Z09.1工程质量日常检查记录

Z09.2不合格信息台帐

QMS-P19.QR1不合格品通知及处置、验证记录

4.8.3报表

QMS-P18.QR4()月质量监督检查报表

QMS-P15.QR2测量设备抽查情况月统计表

质量事故报告单

中油六建

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划分及控制表

QMS-P18.QR3

建设项目

单项工程

建设单位

审核

填报日期

施工单位

编制

工程编号

工程名称

质量验评标准

验评表格编号

责任人

验评等级

确认人

单位

分部

分项

备注:

1.此表为工程项目(结构厂容器制作除外)开工前与业主(或监理)协商确定后报公司技术监督部。

2.项目结束后经检查核定确认填写完毕,再一次性报公司技术监督部备案。

中油六建

质量控制点划分及计划控制表

QMS-P18.QR2

单位工程名称

审核

日期

编号:

编制

日期

序号

工序名称

级别

控制内容

控制

依据

责任人

记录格式

确认人

说明:

1.级别栏填写A、B、C、D。

其中:

A(或AR)点为主、监理、施工单位共同参加检查确认点;B(或BR)点为理、施工单位共同参加检查确认点;C(或CR)点为项目部专检点;D控制点为班组自检、互检点。

对AR、BR、CR检查时必须提供有关记录或有关的检(试)验报告。

2.确认人为最终实施完成后的检查者。

 

中油六建

特殊过程监测计划

QMS-P07.QR2

过程名称

编制

日期

审核

日期

序号

监测要素

监测内容

责任部门(人员)

1

作业人员

2

施工设备和测量设备

3

材料

4

施工环境

5

施工工艺方法及记录表格

6

过程参数

7

其他事项

说明:

该计划由主管该过程的技术人员提出。

施工前对序号1~5的五大要素进行监测以确认其是否满足特殊过程施工需要。

在施工过程中对序号6的过程参数(如热处理过程的升温速度、恒温时间、降温速度等)进行连续的监视和测量,监视和测量结果应形成符合规范标准要求的质量记录。

责任部门(人员)对监测中发现的问题要分析过程能力不足的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或预防措施。

中油六建

工程质量日常检查记录

Z09.1

项目名称

日期:

天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