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84754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52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 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docx

小学数学北师大课标版三年级古会玲观察物体看一看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观察物体——看一看

(一)》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3、14页的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

【授课教师】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中心小学古会玲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观察物体”中的内容,主要是在一年级下册初步学习从不同位置观察一个简单物体的基础上,拓展到观察一个物体最多可以看到三个面,最少一个面,从相对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相反的面。

进一步积累观察物体的直观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为以后学习“图形与几何”打好基础。

教材通过三个小朋友观察投票箱的情境,从中引出一系列的关于观察位置与看到的面之间的问题。

本单元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在教学中,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观察”中。

通过实际观察、操作和比较提炼出知识点,培养学生对观察事物的兴趣,体验观察的乐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思想活跃,正处于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情感的重要时期。

学生在学习“几何图形、空间想象这类程序性比较弱的内容”个体差异大,而发展学生想象力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鼓励学生大胆去猜想,引导学生亲自去观察,验证结果。

在本课的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以问题引领,创设情境,充分利用三年级学生已具备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小组合作精神,让学生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通过想象、推理、模拟、验证等不同层次的活动过程,获得丰富的观察物体的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感悟有序思考、空间想象和推理的思想方法,逐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2、通过实际观察,操作和比较,认识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一样,且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过程与方法

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组织学生对物体经行充分的观察和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进一步积累辨认物体视图的经验,以提升学生对实物及视图进行转化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判断、辨认活动中发展数学思考,在观察活动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体验观察的乐趣,形成良好的探究学习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地观察,严密地思考,判断出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懂得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都不一样,且每次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

【难点预测】能根据呈现的物体的形状推断出观察的位置,学会在观察后获得相应的信息,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1个投票纸箱、长方体教具11个和11个小熊公仔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设计】

一、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一、

创设

情境,

激趣

启思

(5分)

 

创设情境:

猜猜我是谁?

上课前,老师准备了几张照片想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你有信心吗?

小眼睛,看屏幕——猜猜这是谁呢?

教师先后出示背面照,学生情绪高涨,进行判断;教师再出示一幅侧面照,一部分学生已猜出,此时教师又出示一幅正面照,学生为自己的正确猜测叫好。

师:

为什么看到正面照片时才敢下结论?

生1:

从正面看得清楚。

师:

对!

通过对三张照片的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的吗?

生2:

拍的都是老师。

这时,生3:

同样是老师,但是拍到的画面不太一样。

师:

对呀,为什么会不一样呀?

生4:

拍摄的位置不同。

师:

对了!

当我们站的位置不同,拍摄到的画面也就不一样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探讨观察的位置与看到的面之间的关系!

板书课题:

观察物体——看一看

(一)

 

教师播放课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收集信息,并提问。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并交流。

 

 

以生活中的常见情境引入新课,既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问题意识,又能自然揭示本课课题。

 

2、

合作

观察,

探索

新知

(20分)

核心问题一:

他们分别看到了哪幅图?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完成《导学案》根据学生的汇报适时追问。

师:

请学习小组的发言人来说说你们小组针对问题一的预习情况。

汇报:

笑笑站在桌子的侧边,看到的是箱子的上面和左侧面;淘气站在桌子后面的凳子上从上,从上往下看,看到的是箱子的上面;妙想是站在桌子的右角上,看到的是箱子的上面、前面以及右面。

师:

说的很不错,大家都有认真预习,通过预习,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学生:

通过预习,我发现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不一样。

师:

同学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呢?

我们请三个同学来模拟笑笑、淘气和妙想观察投票箱的情境。

出示投票箱,请出三个学生模拟观察投票箱的情境,验证结果。

总结知识一:

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不一样。

 

1、组织学生汇报问题一的预习情况;

 

2、组织学生模拟观察投票箱;

3、总结归纳观察结果。

 

1、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有序汇报问题一的预习情况;

 

2、模拟观察投票箱;

 

3、验证观察结果。

 

学生积累的经验已能解释问题一。

所以,我采用三个细化问题以填空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堂上则以模拟观察的活动验证结果。

这样的教学既体现了高效课堂的要求,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核心问题二:

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1、根据第一个核心问题的探究结果“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不一样”紧接着追问:

“那么,每次观察中你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呢?

”引导学生对答案进行合理的猜想。

2、学生自由变换位置观察小组内的长方体教具,验证猜想的结果,完成《导学案》中问题二的思考。

教师巡视,适时融入小组点拨思维,及时指导。

3、根据观察的结果进行辩论。

以小组为单位说说观察的结果,要求说出“站在哪个位置上”、指出“看到的是哪几个面”。

学生1:

我首先是站在长方体的右边,我看到了红色的上面和蓝色的右面,一共两个面;换了位置以后,我站在长方体的对角上看,看到了红色的上面、蓝色的右面、黄色的前面、白色的后面。

我觉得最多能看到四个面。

学生2:

不对,你在看的时候移动了身体,所以不是不符合题目“每次观察中”的要求。

我觉得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我是站在……

总结知识二:

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最少是一个面。

师再次追问:

“站在不同位置观察,为什么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呢?

引导学生再次观察,思考并发现是因为遮挡的原因。

教师总结:

因为看上不看下,看左不看右,看前不看后,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用三维图表示一个立体物。

1、教师引导学生对问题的答案进行合理的猜想;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观察;

3、鼓励学生有序大胆发言,引导学生倾听他人的意见,对于学生的反应予以积极评价。

 

4、追问,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1、学生进行猜想;

 

2、学生观察长方体教具,验证猜想结果;

3、学生投入激烈的辩论中,同时认真倾听同学的观点和意见,最终确定观察的结果。

 

4、学生再次观察长方体教具,正真理解原因。

核心问题二是核心问题一的拓展和延伸。

我让学生经历“猜想、观察、验证”的活动过程。

学生在活动中建立了正确的表象,既积累了观察的经验,发展了探究能力,又培养了空间观念。

 

通过对问题的追问,使学生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核心问题三:

下面的小熊是谁看到的?

师: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判断是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状了。

那么,你能根据出示的图片猜出“它”是从哪个位置看到的吗?

请小组拿出“小熊公仔”,汇报《导学案》中问题三的预习情况,从中了解到全班的学生都能正确判断出前、后面分别是妙想和笑笑看到的,而有半数的学生对于左、右面的辨别比较困难。

针对此情况,我先利用前、后面帮助学生初步感知知识。

1、出示小熊前面、后面图片。

①师提问:

这两幅图片分别是哪个小朋友看到的?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生:

妙想看到的是前面,因为她从正面看小熊;笑笑看到的是后面,因为她坐在后面看。

②师提问:

妙想和笑笑的位置有什么特点?

他们看到的小熊的面是什么关系?

生:

妙想和笑笑分别坐在小熊的前面和后面,他们看到的分别是小熊的前面和后面。

师:

对的!

妙想和笑笑是面对面坐着观察小熊的,我们把这种面对面的位置称之为“相对位置”,他们看到的是小熊的前面和后面,称之为——“相反的面”。

初步感知:

相对位置与相反面的关系。

2、出示小熊的左面、右面的两幅图片,要求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问题进行先观察,独立思考判断方法,再与同组的同学讨论。

这两幅图片有什么不同吗?

它们分别又是谁看到的呢?

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呢?

3、全班进行方法交流。

生1:

这两幅图一个是小熊的左边拍摄的,另一个是小熊的右边拍摄的。

它们是小熊的相反的面。

生2:

小熊的左边是奇思看到的,小熊的右边是淘气看到的。

生3:

我把自己想象成奇思和淘气去观察小熊,得出结论;

生4:

我通过观察两幅图里边的小熊的嘴巴和鼻子。

嘴巴和鼻子向左的是奇思看到的,淘气看到的是相反的面,所以淘气看到的嘴巴和鼻子是向右的。

生5:

我觉得在小熊的哪边看,看到的就是小熊的哪个面。

比如:

妙想在小熊的前边看,看到的就是小熊的前面。

所以奇思在小熊的左边,看到的就是小熊的左面;淘气在小熊的右边,看到的就是小熊的右面。

……

师:

同学们的想法让老师惊叹不已,很有个性,有创意。

从这些不同的方法找到最终的答案时,你发现了什么呢?

总结知识三:

站在相对位置上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相反的面。

1、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的预习情况了解知识的难易程度。

 

2、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相对位置”与“相反面”的关系。

 

3、指导学生对“小熊公仔”进行观察,思考观察方法。

4、教师组织学生对观察方法进行交流,对学生的求异思维给予表扬和肯定。

 

5、总结知识3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问题三的预习情况。

 

2、根据老师的提问进行思考和回答。

 

3、对组内的“小熊公仔”进行观察和思考“左、右面”的辨别方法。

4、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互动和评价。

学生获得老师和同伴的肯定和赞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这一核心问题,是前面知识的逆向思考,学生通过对实物的观察,在现实情境中模拟,与同学交流,验证自己的观察结果,充分体验观察位置和看到的物体之间的对应关系,感受有序思考、空间想象和推理的方法与价值。

三、

畅谈

收获,

评价

分享

(7分)

喜丰收——“摘柚子”

创设喜丰收——“摘柚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我学到了……”

师: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的收获,你学到了什么呢?

跟大家一起分享吧!

生1:

我知道了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不一样。

生2:

我知道了为什么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生3:

我懂得了相对位置看到的是相反的面。

生:

在同学分享的时候,要倾听,因为可以听到更多的知识。

……

教师总结

教师利用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回顾学习,总结收获,大胆发言,对于学生的表现要积极、正面评价。

学生积极回顾学习,畅谈收获。

对于同学的意见、收获予以补充或评价,感受观察的快乐。

“千金难耐回头看”,通过回顾学习,引导学生对知识、方法、情感等方面进行梳理和评价,完善知识的建构体系。

根据学习心理的特点,在对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之后再去做练习,提高练习的正确率,提高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心。

四、

学以

致用,

拓展

提升

(13分)

1.想一想,下面三幅照片分别是哪位小记者拍摄的?

把他们的编号填在照片下面的括号里。

 

这题主要是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重点是引导学生从两侧面观察歌手和话筒的相对位置。

2.下面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实际看一看,连一连。

 

图中的小朋友是站在相对位置观察电视机的吗?

让学生明白仔细观察的重要性。

3.下面这几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

连一连。

 

在进一步巩固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

在认识事物时应多角度、多方面去观察和了解,才能全面地认识事物,起到升华教学意义的目的。

教师指导学生巩固练习,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知识解决问题。

认真审题,仔细观察,完成练习,做好重点、难点的记录。

学生掌握知识不能依赖死记硬背,而是以理解为基础,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不断巩固和深化。

所以,练习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为此,我选用了教材中的三道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和提升。

【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看一看

(一)

站在不同位置上观察物体,看到的面不一样

站在同一位置上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三个面,

最少能看到一个面

站在相对位置上观察物体,看到的是相反的面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观察物体的一些经验,能根据照片或直观图辨认从两个不同角度观察到的简单物体。

本课的教学是要继续发展学生观察物体的经验:

1、懂得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是不同的;2、明白站在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每次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最少能看到一个面;3、初步感知从相对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面是相反的。

结合本班学生的特点和本人自身的教学特色,我设计了“先学后教,问题引领,观察为主”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思考、推理,不断积累经验,建构乐教乐学的出彩课堂。

我设计了《观察物体——看一看

(一)》这节课。

在课上我做到了:

一、导学设计,以学定教

本课前,我依据课标的要求,精心设计了本课的《导学案》。

在上课前一天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按照《导学案》预习课文,让学生在课前对课文有一定的认知和思考,更好地参与课堂的活动,提高他们对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同时,我根据学生汇报的预习情况,对各个重难点有的放矢。

二、创设情境,激趣启思

利用课前5分钟设计了“拍拍手”的小游戏以达到课前热身和复习旧知识的效果。

在新课导入时采用自身照片为素材的“猜猜我是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启迪思维,又自然引出新课——研究探讨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

三、问题引领,脉络清晰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问题是数学的心脏”。

为此,我根据教材“情境+问题串”的编写特点,从情境出发,精心设计了三个层层递进的核心问题:

1、他们分别看到了哪幅图?

2、站在不同位置,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3、下面的小熊分别是谁看到的?

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剖析观察的位置与看到的面之间的关系,目标明确,内容的层次清晰,知识的重难点突出,学生易于掌握本课的知识。

四、寓教于乐,玩中学,学中悟

活动是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的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本节课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比较突出。

比如,在观察长方体的活动中,设计了让学生站在不同位置上“看看——指说——辩论”的环节,而且设计了小组、大组讨论分享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团体合作,总结经验,归纳知识。

同时,学生在团队的探究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五、正面评价,激励学习

在本次课中,我把学生的正面评价和鼓励性的语言贯穿课堂始终。

比如:

你说得很不错;这个方法很有新意;从你的观点,可以看出你很好学;老师很佩服你;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小思想家;其他同学觉得怎么样;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哪个同学来补充……学生在鼓励和赞赏中积极、自信地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纵观全课,我打破传统教学观,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做到“问题引领,扶放相宜;观察主线,玩中感悟;先学后教,精彩演绎”。

 

附1:

《观察物体——看一看

(一)》导学案

问题一:

他们分别看到了哪幅图?

通过预习,完成下面的填空,并完成课本第一幅图的连线。

笑笑站在,看到了箱子的()面。

妙想站在,看到了箱子的()面。

淘气站在,看到了箱子的()面。

通过预习,我发现站在()观察物体,看到的面()。

问题二:

站在不同位置上观察物体,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课前感知,课堂上完成填空)

①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物体,我看到了()个面;

②变换位置后再观察,我看到了()个面。

通过多次观察,我发现站在()上观察物体,每次最多可以看到()个面,最少看到()个面。

问题三:

下面的小熊分别是谁看到的?

说说理由。

提示:

请先观察哪两个小朋友是面对面观察小熊的。

()()

()()

通过观察,我发现站在()观察物体,看到的面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