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589472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1.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7页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docx

快速路隧道主体结构防水专项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1

二、工程概况1

三、防水设计原则及防水标准2

3.1防水设计原则2

3.2防水标准3

四、防水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3

4.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3

4.1.1防水混凝土设计3

4.1.2确保结构防水的措施3

4.1.3控制混凝土裂缝开展的综合措施4

4.1.4施工缝、变形缝5

4.1.5完工后结构混凝土表面渗漏点的补救防水措施6

4.2防水层施工技术6

4.2.1结构外防水层施工6

4.2.2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材料8

4.2.3聚氨酯防水涂料9

4.2.4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1

4.2.5施工缝、变形缝处理13

4.2.6穿墙管防水处理15

4.2.7格构柱底板防水处理15

4.2.8钻孔桩桩头防水处理16

4.2.9围护结构防水施工16

五、劳动力安排及施工进度计划17

5.1劳动力安排17

5.2施工计划17

六、主体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求17

6.1防水混凝土质量验收18

6.2卷材防水层施工质量控制18

6.3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施工质量控制18

6.4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质量控制18

6.5细部构造施工质量控制18

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9

一、编制依据

1、XX快速路工程主体结构防水图;

2、XX快速路2标段工程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二、工程概况

XX快速路滨江段二标段施工里程范围为K2+367~K4+160,全长1793m,其中K4+000~K4+160为敞开段,其余为暗埋段。

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或SMW工法桩,其中地连墙施工预埋接驳器,与主体结构侧墙形成“二墙合一”的叠合结构。

地连墙暗埋段底板采用200mm厚C20混凝土垫层+1.0mm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2mm厚聚氨酯涂料防水层+油毡隔离层+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如图2-1所示:

图2-1地墙暗埋段结构防水设计典型断面图

SMW工法桩暗埋段底板采用200mm厚C20混凝土垫层+2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钢筋混凝土,侧墙采用油毡隔离层+2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预铺反粘)+防水钢筋混凝土,顶板采用防水钢筋混凝土+2mm厚聚氨酯涂料防水层+油毡隔离层+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如图2-2所示:

图2-2SMW工法暗埋段结构防水设计典型断面图

SMW工法桩敞口段底板采用200mm厚C20混凝土垫层+2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钢筋混凝土,侧墙采用油毡隔离层+2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预铺反粘)+防水钢筋混凝土,如图2-3所示:

图2-3SMW工法敞口段结构防水设计典型断面图

放坡开挖敞口段底板采用200mm厚C20混凝土垫层+2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0mm厚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防水钢筋混凝土,侧墙采用聚乙烯泡沫板保护层+2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满粘)+防水钢筋混凝土,如图2-4所示:

图2-4放坡开挖敞口段结构防水设计典型断面图

三、防水设计原则及防水标准

3.1防水设计原则

地下结构工程的防水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考虑,遵循“以防为主、刚柔结合、多道设防、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从围护结构防水、外防水层、结构自防水和结构缝处理等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以结构自防水为根本,加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裂、防渗能力的工作环境;以施工缝、变形缝等接缝防水为重点,辅以附加防水层加强防水,并注重围护结构的防水,从而实现结构防水达到设计要求。

3.2防水标准

隧道主体结构除峒口绿化范围顶板防水等级为一级外,其余防水等级按二级标准。

一级防水设计要求:

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二级防水设计要求:

结构不允许渗漏水,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总湿渍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2/1000,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得大于0.2m2。

同时还要求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渗水量不大于0.15L/(m2*d)。

四、防水施工工艺与技术措施

4.1混凝土结构自防水

4.1.1防水混凝土设计

混凝土结构自防水主要是由防水混凝土依靠自身的特性在混凝土结构浸水一定深度而不致透过。

通过加入高效减水剂,减少混凝土收缩,增强抗裂性能,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选用低水热化、低含碱量得水泥品种,包括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了减少初期开裂和温度收缩裂缝,应限制水泥用量,控制水胶比。

水:

(水泥+掺合料)≤0.45,胶凝材料最小用量320kg/m3,最大用量400kg/m3,水泥用量不小于280kg/m3/

结构防水混凝土应掺加磨细粉煤灰,粉煤灰应达到二级以上,并掺加高效减水剂,符合《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1596-2005)的要求。

主体结构内衬墙中掺和具有补偿功能的膨胀剂以减少干缩和温度收缩。

4.1.2确保结构防水的措施

结构防水混凝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结构的防水,在施工中加强管理,从原材料、施工工艺、养护等对混凝土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控制,其施工注意事项:

①采用商品混凝土,对进场混凝土应按规定抽样检查,监督其施工质量,保证混凝土的防水效果,本工程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为P8。

②严格控制进场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混凝土入泵坍落度控制在120±20mm。

③严格控制水灰比:

水灰比是对抗渗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增大水灰比,混凝土密实度降低,相对渗透系数就显著增大,因此须严格控制水灰比。

④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对缝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使施工缝处新旧混凝土有效结合。

⑤防水混凝土施工时,必须采用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不得漏振、欠振和过振,保证混凝土的匀质性和密实度,提高混凝土本身的抗裂能力。

⑥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

浇筑防水混凝土采取分段、跳段浇筑,减少混凝土的一次浇注量,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的收缩量。

⑦防水混凝土浇筑自由落差宜控制在2m范围内,当超过2m时,应使用串筒、溜管。

每次浇灌高度控制在400mm,两进料口距离不宜大于2m。

⑧防水混凝土施工在基坑坑围护结构基本稳定后进行。

4.1.3控制混凝土裂缝开展的综合措施

地下结构防水应遵循以结构自防水为主的原则,而混凝土的抗裂比防渗更为重要,控制混凝土裂缝更是结构自防水混凝土设计与施工的主要问题。

地下结构控制混凝土裂缝的综合措施为:

①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在满足强度、密实度、耐久性、抗渗等级和泵送混凝土的和易性(即塌落度及其损失)要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控制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以及采用双掺技术(优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加上高效减水剂),并按设计强度、抗渗标号通过实验确定最佳配合比。

另外,水灰比是对抗渗性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明挖主体结构中,必须限制水灰比,最大限制值为0.45。

②主体结构的顶板、底板和侧墙的混凝土应采用防水混凝土,采用膨胀剂、超细活性掺和料(如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等,通过高效减水,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流动性,因其致密度较高,同时还带来早强而后强不倒缩的特点,同时以较低的水泥用量和胶体用量,达到较高的强度和防渗抗裂要求。

③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夏季高温季节施工时,应尽量利用夜间施工,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视环境温度尽量降低至25℃以下为最好)。

④混凝土浇筑后,必须加强保温养护,为了防止混凝土冷却时降温过快,造成过大的温差,就需要在冷却过程中采用保温养护,控制散热过程并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骤然变化,采用信息化施工,每隔2小时量测一次温度,根据量测的温度指导养护和拆模。

拆模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之差不超过15℃,以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⑤正确的养护措施会降低混凝土的干燥速率,延缓表层水分损失,尤其是早期头几个小时和浇注当天的养护。

模板外侧应保持湿润,木模宜浇水,钢模则可外辅保水的覆盖层,保水养护时间应大于14天。

⑥主体结构的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立即收水加盖土工布养护不少于14天,最好采用蓄水养护。

并且要及时施做防水层和回填覆土,顶板的底层面要注意保温养护。

⑦主体结构按施工流程设置施工缝,环向施工缝的间距根据外界气温条件控制在8~16m。

4.1.4施工缝、变形缝

(1)、变形缝防水要求

①变形缝缝宽均为20mm。

②中埋式止水带沿底板、侧墙、顶板兜绕成环设置,并需固定于专门的钢筋夹上,水平安装时止水带应呈盆形以防止止水带下面存在气泡造成渗水。

③外贴式橡胶止水带设置于底板、侧墙外侧,并与顶板迎水面嵌密封胶构成封闭圈。

④明挖顶板采用结构外侧变形缝内低模量聚氨酯密封胶嵌缝密封的方法与侧墙背贴式止水带进行过渡连接形成封闭防水,同时在结构内、外表面变形缝两侧预留凹槽,采用低模量聚氨酯密封胶嵌缝。

⑤嵌缝槽成槽方式:

浇捣混凝土时,于设计的位置预埋呈退拔状的金属或硬木条,并在表面涂抹脱模剂,宜待混凝土初凝时剔出预埋条成槽。

(2)、施工缝防水(包括横向施工缝和纵向施工缝)

①水平施工缝设于底板斜托与侧墙结合面以上300~500mm处、顶板斜托与侧墙结合面以下300mm处、各层楼板与侧墙结合面上下300mm处。

②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涂刷高性能的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再铺30~50mm厚的1:

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垂直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再涂刷高性能的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

水泥基结晶渗透型防水涂料厚度不小于1mm,用量为1.5kg/m2。

③侧墙纵向水平施工缝采用钢板止水带。

其中钢板需经电镀锌处理,电镀锌涂层厚度8~10μm。

(3)、施工缝、变形缝的处理

施工缝、变形缝的处理,除严格按照设计和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及前述结构施工方案、方法中有关该部分的相关内容进行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

①分次浇筑混凝土时,必须在原浇筑的混凝土达到规定的强度要求后,方可再进行混凝土浇筑。

②在原混凝土表面再次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应清除原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及脆弱表层,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露出粗骨料,使其表面呈凹凸不平状。

③用高压水冲洗表面,彻底清扫原混凝土表面的泥土,松散骨料及杂物,让混凝土表面充分吸水、润湿。

④变形缝的止水带安装应顺直、密贴,安装位置和方法正确。

混凝土浇筑前应对其有无破坏、位置是否正确等进行严格检查,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

⑤混凝土浇筑时,对接缝处适当地进行重复振捣,使其密贴,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止水带的位移和破损。

4.1.5完工后结构混凝土表面渗漏点的补救防水措施

在结构表面渗漏点较大处采用在结构边墙内侧施做一道水泥基渗透结晶型刚性防水层,利用其遇水逆向渗透作用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渗漏点较集中处采用注射环氧树脂止水的方法。

4.2防水层施工技术

4.2.1结构外防水层施工

采用地连墙围护的叠合墙范围的结构顶板的迎水面采用聚氨酯涂料防水层,结构底板浇筑前,在垫层上涂水泥基结晶型防水涂料作为底板附加防水层,在浇筑内衬墙结构前对地连墙渗水进行检查和堵漏,并对墙缝和预留接驳器区域喷涂水泥基结晶型防水涂料。

采用SMW工法桩围护或放坡开挖范围的结构,结构外层采用全包防水,顶板采用聚氨酯涂料、侧墙和底板采用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卷材作为附加防水层,并于其外做好防水保护层。

种植顶板范围在聚氨酯涂料防水层上增设1.2mm厚耐根穿刺聚氯乙烯防水卷材(内增强型)作为耐根穿刺防水层。

⑴施工工艺流程

卷材外包防水是结构防水的重要组成部分,结构外防水层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防水质量,其防水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1。

 

 

图4-1主体结构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2)防水层基底处理

①底板防水基面

结构底板底部采用200mm厚C20混凝土作垫层,垫层面可做为防水基面。

要求垫层面平整度<5mm,并利用混凝土原浆抹平,用铁抹子压光。

所有阴角部位可用水泥砂浆作成40×40mm的倒角或R=50的圆弧面。

②侧墙防水基面

对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进行普遍凿除松软及突出部分混凝土,对地下墙墙缝处采用水泥基渗漏透结晶型(或抗裂砂浆)防水涂层以加强防水,改善其开裂与疏漏。

连续墙如有渗漏,应事先进行处理,在地下连续墙达到不渗漏的条件下方可进行防水层和内衬结构的施工。

当基坑采用SMW桩支护时,需要先要用水泥砂浆找平围护桩并在表面固定350#纸胎油毡等隔离层材料,避免型钢拔出时破坏防水层。

③顶板防水基面

顶板顶部采用隧道结构混凝土作为防水基面,并利用混凝土原浆抹平,用铁抹子压光。

(3)防水卷材施工

防水卷材采用2mm厚自粘橡胶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4)涂料防水层施工

隧道底板采用1mm厚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

隧道顶板采用2mm厚聚氨酯涂料防水层。

4.2.2水泥基渗透结晶性防水材料

本工程采用的水泥基渗透性结晶型防水材料应为非养护型防水材料,用量(包括防水层、桩头和水平纵向施工缝)均为1.5㎏/㎡,分双层涂抹,两层之间的时间间隔根据选用材料的要求宜为24~48h。

其性能指标如表4-1所示:

表4-1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性能指标

1、基层处理

①基层表面应坚实、干净,无浮灰、浮浆、油污、反碱、起皮、疏松部位,当用于施工缝部位时,需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混凝土表面的脱模剂应清理干净。

②混凝土表面过于光滑时,应打磨毛糙。

③基层表面应无明水,可潮湿。

围护结构表面过大的凸起应凿除,过大的凹坑应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填充抹平。

④基层表面如出现大于0.3mm的裂缝(如地下墙接缝等部位),应沿缝凿出V型槽,槽深不小于20mm,槽宽不小于30mm,然后用刚性封堵(堵漏灵)进行封严。

2、施工工艺

按照选用的材料配合比要求进行混料和拌料。

底板宜采用涂刷法均匀涂刷,侧墙宜采用喷涂法均匀喷涂。

涂刷时,如基层干燥,则应进行充分润湿,如环境温度过高,涂层干燥过快时,应适当喷雾以降低成膜速度。

①基面要求:

湿润、无明水、无杂质、平整,具有一定的强度。

施工面过于光滑的应打磨成粗糙面。

②材料配制:

HB-TJS-I涂料应用清洁水配制,一般情况下,按照HB-TJS-I粉料:

水=1:

0.35~0.5配制。

若基层过于干燥,可适用量多加水。

当基层有慢渗情况时,应在此基础上少加水。

建议采用电动搅拌。

③施工方法:

可采用刮板刮涂、毛刷涂覆、抹子抹涂等多种方法进行。

一遍用量为0.5-0.8kg/㎡,以施工两遍为宜,两层涂料的施工方向应相互垂直。

总用量建议控制在1-1.5kg/㎡(具体用量应根据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及工程实际情况确定)。

当施工受限制时,可以采用干撒法,应在混凝土浇筑前2小时进行,用量应适当增加。

④养护用注意事项:

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应按照水泥制品的养护方法进行养护。

严禁施工后干涸、脱水。

3、注意事项

①涂层应均匀,不得漏涂;

②雨前2h不得涂刷作业;

③应尽量避免高温(宜为5~25℃环境温度)施工;

④涂层未实干前不得上人。

4.2.3聚氨酯防水涂料

结构顶板采用2mm厚聚氨酯防水涂料,其技术性能如表4-2所示:

表4-2聚氨酯防水涂料性能指标

1、基面处理

顶板混凝土浇注完成时,应及时进行二次收水压实抹平,使基面符合铺设防水层的要求。

防水涂料施工前,外露钢筋头、钢管等尖锐物要挫平、割除并用砂浆抹平。

混凝土表面不平处用磨光机磨平。

清除基面上的浮土,泥浆等垃圾物,并用吹风机或吸尘器等工具将基面的灰层吹干净。

2、聚氨脂防水涂料施工工艺

①清扫基层

用铲刀将粘在找平层上的灰皮除掉,用扫帚将尘土清扫干净,如有油污时,应用钢丝刷和砂纸刷掉。

表面必须平整,凹陷处要用1∶2.5水泥砂浆找平。

②涂刷底胶

将聚氨酯甲、乙两组份和二甲苯按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用滚动刷或油漆刷蘸底胶均匀地涂刷在基层表面,不得过薄也不得过厚,涂刷量以0.2kg/m左右为宜。

涂刷后应干燥4h以上,才能进行了一工序的操作。

③细部附加层

将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按甲组份∶乙组份=1∶1.5的比例混合搅拌均匀,用油漆刷蘸涂料在施工缝、变形缝、阴阳角等容易漏水的薄弱部位均匀涂刷,不得漏刷(顶板与地连墙交接处,涂膜防水拐墙上做400mm高)。

④第一层涂膜

将聚氨酯甲、乙两组份和二甲苯按1∶l.5∶0.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后,倒入拌料桶中,用电动搅拌器搅拌均匀(约5min),用橡胶刮板或油漆刷刮涂一层涂料,厚度要均匀一致,刮涂量以0.8~1.0kg/m为宜,从内往外退着操作。

⑤第二层涂膜

第一层涂膜后,涂膜固化到不粘手时,按第一遍材料配比方法,进行第二遍涂膜操作,为使涂膜厚度均匀,刮涂方向必须与第一遍刮涂方向垂直,刮涂量与第一遍同。

⑥第三层涂膜

第二层涂膜固化后,仍按前两遍的材料配比搅拌好涂膜材料,进行第三遍刮涂,刮涂量以0.4~0.5kg/m为宜,涂完之后未固化时,可在涂膜表面稀撒干净的φ2~φ3mm粒径的石渣,以增加与水泥砂浆覆盖层的粘结力。

⑦在操作过程中根据当天操作量配料,不得搅拌过多。

如涂料粘度过大不便涂刮时,可加人少量二甲苯进行稀释,加入量不得大于乙料的10%。

如甲、乙料混合后固化过快,影响施工时,可加入少许磷酸或苯磺酚氯化缓凝剂,加入量不得大于甲料的0.5%;如涂膜固化太慢,可加入少许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促凝剂;但加入量不得大于甲料的0.3%。

3、注意事项

①防水层涂料的施工应选择无风、无雨的天气施工,最佳气温宜为10℃~30℃,雾雨等恶劣天气不宜进行涂膜施工,露天作业应准备遮盖措施。

②涂料配制和施工,必须严格按设计配合比和技术要求混合搅拌均匀,不得任意改变配合比,并且随配随用。

③后一层涂料必须在前一层涂料固化结膜后方可进行涂刷,方向和前一层相垂直,涂刷应均匀、厚度一致。

④涂膜防水层的施工顺序遵循“先远后近,先高后低,先局部后大面,先立面后平面”的原则,按照分区分片后退法进行涂刷,平面或坡面施工完成后,在防水层未固化前禁止上人踩踏。

⑤为保证顶板四周与连续墙相接部位的防水可靠性,将涂料防水层沿地下连续墙向上延伸40cm,详见图4-2所示:

图4-2结构底板与地连墙相交处防水细部图

⑥防水层的保护层施工

涂刷好的防水层固化后,及时施做防水层的保护层,铺设油毡隔离层,施工7cm厚的细石混凝土。

混凝土用商品砼,泵车浇注,浇注时禁止损坏底层防水涂层。

⑦顶板宜采用灰土、粘土或亚粘土进行回填,厚度不小于50cm,回填土中不得含石块、碎石、灰渣及有机物。

人工夯实每层不大于25cm,机械夯实每层不大于30cm。

夯实时应防止损伤防水层,只有在回填厚度超过50cm时,才允许采用机械回填碾压。

4.2.4改性沥青防水卷材

主体结构SMW工法围护及放坡开挖段底板侧墙外防水采用2mm厚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要求卷材与水泥系材料粘结。

其性能指标如表所示:

表4-3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性能指标

1、基面处理

基坑开挖到底后,施工200mm厚C20素混凝土垫层,要求垫层面平整度<5mm,并利用混凝土原浆抹平,用铁抹子压光。

所有阴角部位可用水泥砂浆作成40×40mm的倒角或R=50的圆弧面。

2、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施工程序:

基面检查

卷材检查

每幅卷材铺设弹线

底板铺设卷材

底板加强层铺设卷材

侧墙铺设卷材

铺设卷材工程质量全面检查

验收

防水层基面要求:

平顺、坚固、无钢筋突出。

后铺时要求无明水(允许潮湿)。

要求铺设平顺、舒展、无褶皱、无隆起。

后铺时要求满粘无空鼓、密贴、粘贴牢固。

材料长边和短边搭接宽度100mm,搭接部位应主材与主材搭接,并应保证搭接连续可靠、粘贴牢固、不渗水,然后在搭接部位采用配套的双面自粘性胶条封缝,封缝宽度不小于80mm,要求胶条封缝严密、平顺、不得隆起。

3、施工注意事项

垫层施工完成,铺设防水卷材前,将垫层上钢筋突出物、积水等清理干净,保证基面整洁、无杂物。

根据基坑结构尺寸合理铺设卷材,卷材搭接应顺水,搭接宽度符合设计要求。

根据施工缝、变形缝位置铺设卷材防水附加层。

混凝土施工前,去除卷材保护膜,并预留下一段防水搭接宽度。

4.2.5施工缝、变形缝处理

变形缝、纵向施工缝和环向施工缝是结构自防水的薄弱环节,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结构防水的质量。

对本标段变形缝和施工缝处理将按如下方法进行。

1、施工缝

结构纵向、环向施工缝要做防水处理,施工缝迎水面设防水加强层,底板、顶板施工设置单组分聚氨酯缓膨型密封胶+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侧墙中间设置单组分聚氨酯缓膨型密封胶+钢板止水带。

施工时旧混凝土截面要清理干净,做凿毛处理,并涂刷高粘接性能的界面处理剂(水泥基渗透结晶型专用混凝土施工缝涂刷材料)。

其施工缝构造图见图4-3。

图4-3施工缝防水构造图

2、变形缝

变形缝底板外侧施作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缝内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侧墙设置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剪力杆,缝内填充20厚丁腈软木橡胶;顶板施工设置聚氨酯涂料防水加强层+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剪力杆,缝内填充20厚丁腈软木橡胶。

其变形缝构造图见图4-4。

图4-4变形缝防水构造图

3、施工缝、变形缝的防水处理

①保证施工缝粘贴止水条处混凝土面光滑、平整、干净,施工缝凿毛时不被破坏。

②止水条的安装确保“密贴、牢固、混凝土浇注前没膨胀失效”,

③止水带的安装确保“居中、平顺、牢固、无裂口脱胶”,并在浇注混凝土的过程中注意随时检查,防止止水带移位、卷曲;

④灌注混凝土前,先将混凝土基面充分凿毛、清洗干净,采用手工凿毛,对施工缝的清洗必须彻底,必要时还要用钢刷刷干净;

4、施工注意事项

①环向施工缝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单组份聚氨酯缓膨型密封胶,变形缝底板(侧墙)采用外贴式橡胶止水带+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顶板采用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施工中注意变形缝为S型(中空)钢板橡胶止水带,施工缝为B型钢板橡胶止水带。

如下图4-5所示:

图4-5各类防水材料示意图

②变形缝及环向施工缝止水带安装采用整卷安装,施工前需认真复核止水带种类及长度,确保安装无误,结构施工中注意对止水带的保护。

③顶板、底板中埋式钢边橡胶止水带安装过程中,注意钢板翘曲角度为15°~20°。

4.2.6穿墙管防水处理

底板施工过程中需预留部分泄水孔,待结构顶板施工完成,土方回填后进行封堵,其施工方法如图4-6所示:

图4-6泄水孔封堵图

4.2.7格构柱底板防水处理

结构底板、顶板施工过程中,临时格构柱保留,待结构施工完成后割除,施工中需对格构柱进行防水处理,如图4-7所示。

图4-7格构柱穿顶(底)板防水处理

施工注意事项:

①止水钢板四周均与格构柱满焊;

②焊接完成后,沿焊缝四周涂一层缓彭性密封胶

4.2.8钻孔桩桩头防水处理

先对桩头清泥,凿除桩顶浮碴,垫层在桩头周边适当加深,在桩顶及加深范围内涂上用量为1.5kg/m2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然后铺设10厚聚合物水泥防水砂浆,桩头钢筋围设止水胶,最后铺设底自粘卷材(在阴角处采用密封胶围贴)或涂刷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