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56676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91.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 晨读晚练 第36周 高贵与卑微1Word下载.docx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细看取、屈平陶令,风韵正相宜。

微风起,清芬酝藉,不减酴醿。

渐秋阑、雪清玉瘦,向人无限依依。

似愁凝、汉皋解佩,似泪洒、纨扇题诗。

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纵爱惜、不知从此,留得几多时。

人情好,何须更忆,泽畔东篱。

【译文】长夜里,虽然放下了帘幕,小楼上依旧寒气逼人。

可恨那萧萧飒飒的无情风雨,在夜里摧残着如玉的白菊。

看那白菊,不似杨贵妃的微红醉脸,也不似孙寿的娇柔愁眉。

韩令偷香,徐娘傅粉,他们的行径都不能拿来与白菊相比。

细细看取,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洁的品性正与白菊相宜。

微风吹起,白菊的清香蕴藉,丝毫不亚於淡雅的荼蘼。

秋天将尽,白菊愈发显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无限依恋的惜别情怀。

你看它似忧愁凝聚,在汉皋解佩;

似泪洒,於纨扇题诗。

有时是明月清风,有时是浓雾秋雨,老天让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尽芳姿。

我纵然爱惜,但不知从此还能将它留下多少时候。

唉!

世人如果都晓得爱护、欣赏,又何须再去追忆、强调屈原和陶渊明的爱菊呢?

【赏析】此词咏白菊,先渲染了赏菊的深静寒寂的氛围;

一个“恨”字承上启下,表现了孤居独处,良辰难再的感情以及主人公对风雨摧花的敏锐的感受;

后从自身爱菊收束,以旷达之语道出作者轻视鄙俗、不甘随俗浮沉的志趣。

全词委婉雅致,含意深远,通篇用典,不着一个“菊”字,而以白菊隐喻自咏,表现了女词人在咏物词中卓尔不群、创意出奇的艺术追求。

感悟经典

复庵记

顾炎武

旧中涓范君养民,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数年,始克结庐于西峰之左,名曰复庵。

华下之贤士大夫多与之游,环山之人皆信而礼之,而范君固非方士者流也。

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及经史,多所涉猎,为东宫伴读。

方李自成之挟东宫、二王以出也,范君知其必且西奔,于是弃其家走入关中,将尽厥职焉。

乃东宫不知所之,而范君为黄冠矣。

太华之山,悬崖之巅,有松可荫,有地可蔬,有泉可汲,不税于官,不隶于宫观之籍。

华下之人或助之材,以创是庵而居之。

有屋三楹,东向以迎日出。

余尝一宿其庵,开户而望,大河之东,雷首之山,苍然突兀,伯夷、叔齐之所采薇而饿者,若揖让乎其间,固范君之所慕而为之者也;

自是而东,则汾之一曲,绵上之山,出没于云烟之表,如将见之,介子推之从晋公子,既反国而隐焉,又范君之所有志而不遂者也;

又自是而东,太行、碣石之间,宫阙山陵之所在,去之茫茫,而极望之不可见矣!

相与泫然。

作此记,留之山中。

后之君子登斯山者,无忘范君之志也。

【译文】前朝太监范养民,在崇祯十七年夏天,从京都徙步到华山当道士。

几年之后,才得以在西峰的左边盖了一所房子,取名叫“复庵”。

华山下面的社会贤士大夫,大多和他有交往;

华山周围的人都信任他,尊敬他。

可是范先生本来并非道士之流的人。

(他)自幼读书,爱好《楚辞》;

诸子百家的学说以及经书史书涉猎得也很多。

在宫中担任太子的伴读。

当李自成扶持太子和另外两个王子离开北京,范先生料到他一定要向西逃,于是抛弃自己的家跑到关中,打算尽自己的职责。

但是太子下落不明,范先生就当了道士。

华山悬崖顶上,有松树可以遮荫,有田地可以种菜,有山泉可以取水,不向官府纳税,不列入寺庙的财产登记簿上。

华山下面的居民有人资助他材料,因此建造了这个住所来居住。

(这所住宅)有房三间,面朝东,可以看见太阳升起。

我曾经在复庵住过一夜。

开门远望,(只见)黄河的东边,苍青的雷首山拔地而起,(那就是)伯夷、叔齐采薇充饥而饿死的地方,(那些山峦)好象拱手站在那儿,(伯夷、叔齐的事)本来就是范先生所仰慕并仿郊的行为。

从这儿向东,是汾河的一个曲折处,绵山在云烟中若隐若现,好象看见当年介子推追随晋公子出逃,公子归国之后,介子推却隐居在这里。

这又是范先生有此心而不得实现的。

从这儿再向东,太行山和碣石山之间,是明故都北京和明皇陵所在的地方,离那儿非常遥远,尽力远望也望不见了,(只有)彼此垂泪!

我写了这篇记,留在山中。

以后登此山的先生们,不要忘记范先生的志向啊!

文苑漫步

父爱的尊严是一种痛

查一路

①同学从家乡的县城来看我,我差点认不出他。

几年不见,头发已经白了一半。

对他来说,这是沧桑生活的见证。

他从贫苦的农村家庭走出来,中专毕业,娶了个多病的妻子,妻子病刚好,又要为随之而来的孩子操心。

等家庭的一切都有了好转的迹象,自己却下岗了,一切又得从头开始。

②终于,同学想办法摆了一个摊,卖儿童玩具、零食之类的小杂货,诚实和热情,为他赢得了很好的生意。

他很高兴,我们也替他高兴。

可是现在?

我猜不出他的生活究竟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③同学苦笑了一下,才说出了原因。

原来,不知不觉他儿子已到了入学的年龄,小学就在他摆摊的500米外。

一开始倒没有什么,后来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了儿子的父亲是个摆地摊的人,就开始嘲笑他。

头几次,儿子忍住了,后几次,他就忍不住偷偷地哭。

经多次追问,儿子道出了实情。

④为此,他每天走很多路,绕开小学的门口,推着小车沿街叫卖,生意已大不如前。

他极力躲闪着放学的孩子,躲闪着儿子和儿子的同学。

⑤这又是何苦呢?

我试探着说,你可以和儿子说清楚,他会理解的。

同学说,他希望儿子不理解,儿子若是理解了,就过早地承受了一份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生活压力。

为什么要用生活的沉重来代替他童年的无忧无虑呢?

我无话可说,只是想着他推着车子串街走巷的样子,有点崇高,也有点悲怆。

生活的困顿,不该剥夺做父亲的尊严,这是他精神的最后一块领地,凛然不可侵犯。

  

⑥我想,可能这世上任何矮小的男人都是高大的父亲。

父亲的尊严是男人精神的高度,是荣誉、权威、自尊、傲岸的代名词,它赐予任何一个普通男人被尊重被崇拜的陶醉和满足。

然而,为了捍卫这种神圣的高度,却需要一个男人付出辛酸的代价。

⑦我想起我在读大学时遇到的一名校园清洁工。

他负责打扫学生公寓的楼道和厕所。

50岁的模样,头发花白,脸像松树皮一样黝黑且皴裂开来。

他每天的活又脏又累,而且被世俗的眼光所轻视。

但奇怪的是,每次下班后他都精心地打扮自己。

抹些自来水用梳子将花白的头发梳得平平整整,一丝不苟,换上洁白、干净的衬衫,而且还会扣上封领扣,并滑稽地戴上一副眼镜。

这时的表情慈爱而庄严,与平时判若两人。

后来他觉察出我们的好奇,就解释说,他有个女儿在初中读书,他每天下班后都去接她回家,女儿只知道他在大学工作,而不知道他具体干什么……

⑧所以,在见到女儿的一刹那,他要把自己打扮得接近于教授:

山一般伟岸的身躯,海一般渊博的学识,沉默如幽谷博大深沉,言辞如江河滔滔不绝,口角表露着自信、仁慈、悲悯的微笑,眼神流露出太阳神阿波罗般智慧的光芒。

这是天下儿女心目中理想的父亲形象。

⑨我的一位朋友跟我很痛心地谈到这样一件事。

他一直崇拜他的父亲,他父亲对此也了然于心。

在父亲生命的晚期,病痛折磨得他不堪其苦。

可是,他每次回家,父亲总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他报以顽强的笑容。

这时他便肃然起敬地欣赏父亲。

有一次父亲伸手去拿一只茶杯,茶杯却中途落到了地上。

父亲离去了,那只半空中颤抖的手却一直凝固在他的记忆中。

他觉得这便是他对父亲最大的错处,正是他崇拜的眼神怂恿了父亲对病痛的忍耐,让生命最后时刻的父亲,也不能自然地、人性地通过呻吟来宣泄痛苦……

⑩看来,对父亲形象的光辉歌颂,只能怂恿男人在生活中做鱼死网破的挣扎。

让父亲做一个很平常很自然的男人吧!

他既有可能是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雄浑;

也有可能是轻舟淡月小桥流水的纤细。

真正爱父亲就要学会接纳父亲的卑微和渺小。

作文立意

生命是高贵与卑微的统一。

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有的只是精神、气质、气度、品位之别;

物没有高大弱小之别,有的只是生命的怯懦与顽强之不同。

但是,人之于精神、气质、气度、品位,犹如物之于生命,他们是融高贵与卑贱于一身的。

他们的生命内核是在高贵与卑贱的矛盾冲突之中完成的。

人在追求高贵的途径中甩掉卑贱,也正在心灵卑贱的时候丧失高贵;

然而,作为没有意识的个体之物在人的眼中,它们的生命是脆弱、卑微的,可也正是在这脆弱中,它们完成了生命的伟大创举。

众生平等,万物一体,每一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得到关怀。

人们不能因为生命的出身高贵与否,生命的长短与否,形体的大小与否而给予重视或轻视。

关注卑微生命,为卑微生命提供向上生长与发展的空间,这才是对生命的真正尊重和关怀。

卑微的生命照样可以铸就辉煌,想想悬崖飞渡的斑羚拼死护雏的麻雀艰难蜕变的蝴蝶吧,还有那面临森林大火紧抱成团的蚁群,沙漠中面对饥渴不忍分开的骆驼母子,化泥的落红和顽强的胡杨,一幕幕的感天动地,一场场的惊世骇俗,显示了卑微生命的力量,诠释了生命的庄严与壮烈!

它们以其执著与顽强表现了自身不平凡的生存,同样值得敬重。

我们敬重生命存在的各种方式,也要平等地对待每一种生命。

再看现实生活,伤熊事件、孙志刚事件、处女诬为娼女事件、公安局长驾车横冲直撞、“人民公仆”视民如草芥等等,都是高贵者对卑微者的漠视。

由此来看,高贵与卑微又不仅仅以出身和地位而定,更要看其精神、心灵和思想。

高贵者因其灵魂的丑陋而为人鄙视,卑微者因其精神的可贵而受到敬重。

所以我们当辩证地认识和理解“高贵与卑微”的关系,我们不能漠视卑微的生命,应当努力塑造高贵的心灵,与地球上所有有生命之物和谐相处。

晚练篇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据透露,修订草案有望下半年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如此则自xx年启动修法以来,“难产”达6年的新《税收征管法》将迎来的改变。

(2)在减刑政策的激励下,不少罪犯通过自己努力获得了减刑,有的,找到了自我,在人生另一个舞台上实现了自我价值。

(3)像“屌丝”这样的典型的网络粗俗语,并不带来新的意义,有的只是把难登大雅之堂的俚语,有的则是把庸俗猥琐当有趣。

A.脱胎换骨改头换面洗心革面B.脱胎换骨洗心革面改头换面

C.洗心革面改头换面脱胎换骨D.改头换面脱胎换骨洗心革面

【答案】B

【解析】

考点: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说话方式不当往往容易引起人与人之间的猜忌、误解、隔阂,使得人与人失去了真诚的交流,陷入孤独的人生困境之中。

B.这几个年青人选准目标,经过反复试验,潜心攻关克难,终于成功开发了具有预防及治疗结肠病的新药,引起了厂家的关注。

C.在交融与冲突并存的当代文化环境中,能否用东方雕塑语言来表达个性魅力与民族精神,则恰恰是中国当代雕塑所欠缺的。

D.本次展览分“东方瓷国”“海上通衢”“瓷艺远播”等三部分组成,详细介绍了中外陶瓷文化互相影响和广泛交流的历史。

【答案】A

试题分析:

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

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

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

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

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

此题中,B.成分残缺,“具有”所搭配的宾语中心语缺失,应在“结肠病”后加上“功效”。

C.搭配不当,“能否”应对应两面,可删去“能否”。

D.句式杂糅,“分……三部分组成”糅合了两个句式,可删去“部分”,或将“分”改为“由”。

辨析并修改病句。

3.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羊伴随人类的时间之久远、与人关系之密切,的确值得大书特书。

①古人以“马牛羊鸡犬豕”为六畜,羊“榜”上有名,且位居前列

②因其形体适中,攻击力差,对人几乎毫无威胁,不似豺狼虎豹之凶猛令人毛骨悚然

③故而成为人类最早饲养的动物

④又因其食之者草,产出者奶、肉、毛、皮,加之其性格温顺,易于驯服

⑤足以说明其在古人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⑥于是便成最理想的狩猎目标之一

A.②③④⑥①⑤B.①⑤④③②⑥C.①⑤②⑥④③D.②⑥④③①⑤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l5个字。

(6分)

细胞液和土壤溶液有不同的浓度,在一般情况下,①,在渗透压的作用下,②能够透过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进入到根毛的液泡里。

土壤里的水分就这样被③吸收进去。

【答案】①根毛的细胞液总比土壤溶液要浓;

②土壤溶液中的水分;

③根毛。

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根据“土壤里的水分就这样被”可知②填“土壤溶液中的水分”;

根据“进入到根毛的液泡里”可知③填“根毛”;

根据前面的“有不同的浓度”和句意可知①填“根毛的细胞液总比土壤溶液要浓”。

5.给下面的漫画拟一个标题并阐释漫画的寓意。

(要求能准确概括漫画的内容,不准用“无题”)(5分)

【答案】我的地盘我做主(2分);

讽刺明白上级指示却依然我行我素的做法。

(3分)

注意要反应漫画的内容,这则漫画的内容是这上面的政策于不顾,我行我素。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2),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

(韩愈《师说》)

(3)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答案】

(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能力层级为识记A。

 

2019-2020年高考语文晨读晚练第36周高贵与卑微2

一蹴而就

【释义】比喻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成功。

【例句】转型,没有一蹴而就,并非一日之功。

发展存在一天,转型就存在一天。

一得之愚

【释义】指自己对某件事的一点看法。

【例句】兹因觉有情半月刊有纪念大师生西征文之举,不揣冒昧,谬加僭拟。

一得之愚,未知当否。

四众大德,幸辱教之。

一呼百诺

【释义】形容有钱有势,仆从很多。

【例句】他在大陆当权的二十三年间,纵使神州大地遍处烽火,但是,他几乎等于是当代中国一呼百诺的皇帝。

一呼百应

【释义】一个人呼喊,马上有很多人响应。

【例句】潮州文化公益基金以潮文化传播与传承为宗旨,公益的出发点得到广泛支持,可谓一呼百应。

一挥而就

【释义】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

【例句】良公把中国戏剧从人物到故事、从服饰到布景、从表情到唱腔的美感,无不一一收入腕底,一挥而就,鬼斧神工。

曾巩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译文】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

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赏析】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

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

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

《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

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癸未去金陵日与阮光禄书

侯方域

仆窃闻君子处己,不欲自恕而苛责他人以非其道。

今执事之于仆,乃有不然者,愿为执事陈之。

执事,仆之父行也。

神宗之末,与大人同朝,相得甚欢。

其后乃有欲终事执事而不能者,执事当自追忆其故,不必仆言之也。

大人削官归,仆时方少,每侍,未尝不念执事之才而嗟惜者弥日。

及仆稍长,知读书,求友金陵,将戒途,而大人送之曰:

“金陵有御史成公勇者,虽于我为后进,我常心重之。

汝至,当以为师。

又有老友方公孔炤,汝当持刺拜于床下。

”语不及执事。

及至金陵,则成公已得罪去,仅见方公,而其子以智者,仆之夙交也,以此晨夕过从。

执事与方公,同为父行,理当谒,然而不敢者,执事当自追忆其故,不必仆言之也。

今执事乃责仆与方公厚,而与执事薄。

噫,亦过矣。

忽一日,有王将军过仆甚恭。

每一至,必邀仆为诗歌,既得之,必喜,而为仆贳shi酒奏伎,招游舫,携山屐,殷殷积旬不倦。

仆初不解,既而疑以问将军。

将军乃屏人以告仆曰:

“是皆阮光禄所愿纳交于君者也,光禄方为诸君所诟,愿更以道之君之友陈君定生、吴君次尾,庶稍湔jiān乎。

”仆容谢之曰:

“光禄身为贵卿,又不少佳宾客,足自娱,安用此二三书生为哉。

仆道之两君,必重为两君所绝。

若仆独私从光禄游,又窃恐无益光禄。

辱相款八日,意良厚,然不得不绝矣。

”凡此皆仆平心称量,自以为未甚太过,而执事顾含怒不已,仆诚无所逃罪矣!

昨夜方寝,而杨令君文骢叩门过仆曰:

“左将军兵且来,都人汹汹,阮光禄扬言于清议堂,云子与有旧,且应之于内,子盍he行乎。

”仆乃知执事不独见怒,而且恨之,欲置之族灭而后快也。

仆与左诚有旧,亦已奉熊尚书之教,驰书止之,其心事尚不可知。

若其犯顺,则贼也;

仆诚应之于内,亦贼也。

士君子稍知礼义,何至甘心作贼!

万一有焉,此必日暮途穷,倒行而逆施,若昔日干儿义孙之徒,计无复之,容出于此。

而仆岂其人耶,何执事文织之深也!

窃怪执事常愿下交天下士,而展转蹉跎,乃至嫁祸而灭人之族,亦甚违其本念。

倘一旦追忆天下士所以相远之故,未必不悔,悔未必不改。

果悔且改,静待之数年,心事未必不暴白。

心事果暴白,天下士未必不接踵而至执事之门。

仆果见天下士接踵而至执事之门,亦必且随属其后,长揖谢过,岂为晚乎?

而奈何阴毒左计一至于此!

仆今已遭乱无家,扁舟短棹,措此身甚易。

独惜执事忮zhì

机一动,长伏草莽则已,万一复得志,必至杀尽天下士以酧其宿所不快,则是使天下士终不复至执事之门,而后世操简书以议执事者,不能如仆之词微而义婉也。

仆且去,可以不言,然恐执事不察,终谓仆于长者傲,故敢述其区区,不宣。

【译文】我私下听说,有德行的人处世立身,不应自我宽容而对别人却苛求责备,从而反对别人的政治主张。

如今阁下对于我,可不是这样,愿为阁下陈述之。

阁下是我的父辈,神宗末年,跟家父一起在朝廷任职,相处得颇为融洽。

而后虽然始终想为阁下效劳而不能,阁下自己应当追忆其中的原委,不必我再赘述。

家父被削职归里时,我还年少,每次侍奉左右,家父没有不忆念阁下的才华,而整日嗟叹惋惜不已。

到我年纪稍大一些,开始懂得读书上进,便前往金陵寻朋访友。

临上路时,家父为我送行并叮嘱说:

“金陵有位御史名叫成勇,虽然对我来说是后辈,但我内心却很器重他。

你到金陵后,应当以他为师。

还有一位老朋友方孔炤,你应当带上名片去拜访他于床前。

”谈话中未提及阁下。

待我到了金陵,成勇公已因得罪朝廷而离开了,仅见到方公,而他的儿子方以智,是我的故交,因此朝夕相处,过往密切。

阁下和方公都是我的父辈,理应前往拜谒,然而我却不敢,阁下应当自己追忆其中的原因,不必我多言。

如今阁下却责备我与方公情深意厚,而对阁下疏远。

噫,也太过份了!

有一天,忽然有位王将军来拜访,态度十分谦恭。

以后每次来到,总要邀我写诗,得到之后,总显得那样高兴,然后为我买酒和邀请歌妓演奏,并呼来游船,带上登山的鞋,一起游山玩水。

态度极其恳切,连续多天而无倦色。

起初我不了解他的目的,后来因生疑而追问王将军。

于是,王将军屏退左右告诉我说:

“这都是因为阮大铖希望与你结交的缘故。

阮大铖近来正受到诸位的辱骂,希望你再和好友陈定生君、吴次尾君说情,幸能略加洗刷。

”我严肃地辞谢他说:

“阮大铖身居高位,又不缺少贵宾佳客,足以供自己玩乐,哪里需要用上这二、三位书生呢?

如果我把你们的要求说给陈定生、吴次尾听,一定会再次被他们两位所拒绝。

假若我私下独自和阮大铖交游,只怕对阮大铖又毫无益处。

八天来承蒙尽心款待,可谓情深意厚,然而却不得不一刀两断。

”这一切我平心思量,自以为并无过份之处,而阁下却一直感到怨怒不已,那我的确无法逃避其罪责了!

昨天夜里刚刚睡下,杨文骢县令敲门进来对我说:

“左良玉的部队将要到来,都城里人们惶惶不安,阮大铖在清议堂扬言说,你跟他是老交情,而且和他内外相接应。

你为何不赶快离开!

”我才晓得阁下不单怨怒而已,而且怀恨在心,欲使我灭族而后快。

我和左良玉固然是老相识,但已遵照熊尚书的教诲,写信制止他东下,可他的心事尚不得而知。

倘使他冒犯朝廷,那就是贼;

如果我的确在内接应,也同样是贼。

有志节操守的人都略知礼义,何至于心甘情愿作贼!

万一有这样的人,必定是那些日暮途穷、倒行逆施,犹如往昔魏忠贤的干儿义孙之流,无计可施,或许出此下策,而我岂是这种人?

为何阁下给我罗织如此深重的罪名!

我私下感到奇怪的是,阁下常常表示希望结交天下名士,却反复无常坐失机会,以至于嫁祸于人使之灭族,这是很违背初衷的。

倘使一旦回忆天下名士之所以远离阁下的缘故,未必不感到后悔,感到后悔则未必不改。

果真感到后悔而加以改正,只要静待数年,阁下的心事未必不会显露出来。

心事果真显露之后,天下名士未必不会接踵而来。

我果真见到天下名士接踵投靠到阁下的门下来,也一定尾随在后,赔礼谢罪,恐怕还不为晚。

阁下何至于筹划出如此阴险毒辣的下策!

由于遭受战乱,我如今已无家可归。

如乘上小舟浪迹江湖,安置一己之身并不难。

只痛惜阁下已萌生忌恨之心,要是长久隐居民间则已,万一又得志上台,必将杀尽天下之名士,来报复你以往的积怨,那么这就使天下名士终于不再投奔阁下之门。

而后代操笔著书以评论阁下的人,也不可能象我这样写得文词谦恭而意思委婉了。

我暂且离开这里,可以什么也不说,然而只恐阁下不能明察原委,以为我对长者态度傲慢,所以才敢于向阁下坦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