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81078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docx

黑龙江省佳木斯一中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

高三语文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

第Ⅰ卷(6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何为国学

何为国学?

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

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

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

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

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

“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

《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

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

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

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

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

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

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学无分中西”意义上说,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又边界不清,所以有学者

主张慎用,而事实上它已广泛流行。

B.目前学界所言的“国学”,实际上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指

称的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C.广义的国学的研

究对象、范围,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外,还包括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学术

文化中的西学和马克思主义。

D.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

章、经世之学,或者“六艺之学”。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

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

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

贯通、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D.“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

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医家”,收录历

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集”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

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

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

又要对它进行分析、开

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二、古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左宗棠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道光十二年举人,三试礼部不第,遂绝意仕进,究心舆地、兵法。

喜为壮语惊众,名在公卿间。

尝以诸葛亮自比,人目其狂也。

胡林翼亟称之,谓横览九州,更无才出其右者。

年且四十,顾谓所亲曰:

“非梦卜夐求①,殆无幸矣!

咸丰初,广西盗起,张亮基巡抚湖南,礼辟不就。

林翼敦劝之,乃出。

叙守长沙功,由知县擢同知直隶州。

亮基移抚山东,宗棠归隐梓木洞。

骆秉章至湖南,复以计劫之出佐军幕,倚之如左右手。

僚属白事,辄问:

“季高先生云何?

”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

同里郭嵩焘官编修,一日,文宗召问:

“若识举人左宗棠乎?

何久不出也?

年几何矣?

过此精力已衰,汝可为书谕吾意,当及时出为吾办贼。

”林翼闻而喜曰:

“梦卜夐求时至矣!

四年正月,条上新疆建行省事宜,并请与俄议还伊犁、交叛人二事。

诏遣全权大臣崇厚使俄。

俄以通商、分界、偿款三端相要。

崇厚遽定约,为朝士所纠,议久不决。

宗棠奏曰:

“自俄踞伊犁,蚕食不已,新疆乃有日蹙百里之势。

俄视伊犁为外府,及我索地,则索偿卢布五百万元。

是俄还伊犁,于俄无损,我得伊犁,仅一荒郊。

今崇厚又议畀俄陬尔果斯河及帖克斯河,是划伊犁西南之地归俄也。

武事不竞之秋,有割地求和者矣。

兹一矢未加,遽捐要地,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

俄商志在贸易,其政府即广设领事,欲藉通商深入腹地,此商务之不可许者也。

臣维俄人包藏祸心,妄忖吾国或厌用兵,遂以全权之使臣牵制疆臣。

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臣虽衰慵无似,敢不勉旃。

”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

六年四月,宗棠舆榇②发肃州,五月,抵哈密。

明年正月,和议成,交还伊犁,防海军皆罢。

十年,引疾乞退。

七月,卒于福州,年七十三,赠太傅,谥文襄。

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并建专祠于湖南及立功诸省。

论曰:

“宗棠事功著矣,其志行忠介,亦有过人。

廉不言贫,勤不言劳。

待将士以诚信相感。

善于治民,每克一地,招徕抚绥,众至如归。

”论者谓宗棠有霸才,而治民则以王道行之,信哉。

【注】①指殷帝因梦而重用傅说,周文王占卜而得姜太公的典故。

夐(xiòng)求,营求。

②抬着棺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梦卜夐求,殆无幸矣殆:

大概

B.僚属白事白:

报告

C.武事不竞之秋秋:

时候

D.欲藉通商深入腹地藉:

登记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林翼敦劝之,乃出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B.当及时出为吾办贼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此界务之不可许者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D.遂以全权之使臣牵制疆臣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6.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

A.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

B.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

C.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

D.上壮其言嘉许之/崇厚得罪去/命曾纪泽使俄更/前约

7.下列各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左宗棠很有才能,但中举后多次考进士都未成功;后因胡林翼游说巡抚湖南的张亮基,才得以走上仕途。

B.光绪四年,朝廷派遣全权大臣崇厚出使俄国。

俄国用通商、划分国界和索要赔款三件事相要挟。

崇厚慎重地签订了条约,但受到了朝廷反对。

C.在左宗棠的奏章中,可以看到当时新疆遭受沙俄侵略的事实,也可看出左宗棠对部分大臣妥协投降态度的不满;主张在外交之外,要准备作战。

D.左宗棠有霸才,功勋卓著;品行也

有过人之处,清廉勤政,爱护百姓,每攻克一座城池,都要将俘虏放回家去。

8.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辄问:

“季高先生云何?

”由是忌者日众,谤议四起,而名日闻。

(4分)

译:

(2)若识举人左宗棠乎?

何久不出也?

年几何矣?

(3分)

译:

(3)为今之计,当先之以议论,委婉而用机,次决之以战阵,坚忍而求胜。

(3分)

译:

三、古诗阅读(19分)

(一)一剪梅    (南宋)刘克庄

余赴广东,实之①

夜饯于风亭

束缊②宵行十里强,挑得诗囊,抛了衣囊。

天寒路滑马蹄僵,元③是王郎,来送刘郎。

酒酣耳热说文章,惊倒邻墙,推倒胡床④。

旁观拍手笑疏狂,疏又何妨,狂又何妨!

[注]:

①实之:

王迈,字实之,刘克庄好友。

②束缊(yùn):

捆乱麻做火把。

③元:

通“原”。

④胡床:

一种可以折叠的轻便坐具。

9.下列对诗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束缊宵行十里强”,开门见山写出连夜行路的情景,紧扣小序中“夜”字。

B.“天寒路滑马蹄僵”,既写出天气恶劣、行路之难,又衬托出王迈为人热情。

C.“酒酣耳热说文章”,酒宴上作者与朋友不话别却谈起文章,作者构思巧妙。

D.“旁观拍手笑疏狂”,旁观的王迈鼓掌大笑,与作者高谈阔论的狂态相映成趣。

10.这首词刻画了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请选择其中的一个,结合诗句进行分析。

(6分)

答:

(二)灞上①秋居

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

①灞上:

地名,位于长安东,为作者来京城后的寄居之所。

11.下列关于诗歌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写作者客居霸上而感秋来寂寞,情景萧瑟。

首联写灞原上空萧森的秋气,秋风秋雨已、

这首诗定,雁群频飞。

B.颔联写在他乡异土见落叶和寒夜独处的悲凄,触景生情,融情于景。

C.颈联写秋夜寂静,卧听滴露,以静衬动;孤单无依,与僧为邻,更进一步烘托了诗人的心境。

D.末联抒发诗人的感慨,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

12.这首诗颔联和尾联各有一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

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7分)

答:

四、默写(10分)

13.

(1)金樽清酒斗十千,。

(2)_,下者飘

转沉塘坳。

(3)散入珠帘湿罗幕,。

(4)自经丧乱少睡眠,。

(5)我寄愁心与明月,。

(6)怀旧空吟闻笛赋,。

(7)当余之从师也,

(8),江春入旧年_。

(9)右手秉遗穗,。

(10)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两空一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9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30分)(14——19每题3分)

1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谈起电脑、互联网,这个孩子竟然说的头头是道,左右逢源,使在场的专家也惊叹不已。

B.2011年5月2日,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被美军击毙于巴基斯坦北部的一个荒僻小山

村,真是死得其所。

C.近日,北京警方证实李双江之子驾车打人已遭刑拘。

如今,人们早已司空见惯了“富二

代”“官二代”频频打人的现象。

D.美国游泳天才菲尔普斯在北京奥运会上,凭着他绝对过人的实力,如探囊取物般地轻

松夺得八枚金牌。

1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与散文家林非先生聊天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他语气随和,娓娓而谈,我感到无拘无束,心情非常愉悦。

B.打击盗

版软件、保护知识产权无可非议,但采用黑屏这一方式就做过了头,这样做不利于软件事业的发展。

C.在世界经济徘徊不前、企业间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形下,没有什么企业联盟颠扑不破,所谓的价格联盟也不例外。

D.王旭明做客杭州的行程排得很满,记者的采访只能见缝插针地安排在他从宾馆前往浙江人文大讲堂的路上。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为了龙年春晚求新求变,使得总导演哈文求教张艺谋、范曾、赵宝刚等“门外汉”。

B.“创建文明城,喜迎七城会”,南昌市政府为切实打好“两大战役、六大工程、十项专项

整治”的攻坚战,各机关单位提高了对各项工程的监督力度。

C.我国的民营企业和制造业到了应该重视品牌、研究品牌的时候了,祝愿中国20年后有

更多的著名国际品牌。

D.当前和今后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就业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劳动力

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1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B.日前,从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院了解到,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5号正在加紧论证系统方案和关键技术攻关,预计2014年完成首飞。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2010年的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基层,重视基层,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B.长沙阳光100国际新城是一个瞄准青年白领的国际社区,“80后”在此购房比例大约占30%以上。

C.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后,本市的高中课程改革也将提上日程,改革的大趋势是压缩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实行模块教学。

D.湖南省人事厅、省博士后工作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协作研发中心在我省享有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同等的权利与义务。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人类的生态过程不同于生物的生态过程,    。

人的种群构成了社会关系,它以一定的文化形态存在着,    。

    ,除了自然生态,还涉及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甚至精神生态的内容。

    ,    。

也就是说,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以一定的社会和文化因素为中介的,这说明人类生态过程的特殊复杂性。

①但是,在这里自然生态具有生命存在的基础性质

②因此,人的生存环境不仅包括自然环境,而且还包括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

③这就使人的生态结构具有了多层次性的特点

④而各个生态层次之间则存在着相互作用和反作用

⑤因为人的生态系统涉及人的种群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A.③①④②⑤B.⑤②③①④C.①⑤③④②D.②④①⑤③

20.扩展下面一句话,使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形象(50字左右)。

(6分)

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这则报道,用一句话陈述这个研究的成果。

(不超过35个字)(6分)

《日经产业新闻》日前报道说,肌体过度接触病原体或紫外线等,体内的核转录因子“NF—KB”就会活跃,诱导免疫反应。

这种核转录因子如果过分活跃,则会引发过敏反应或某些癌症。

据报道,日本大分大学等机构的专家从蘑菇、柑橘类水果等120种食物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并利用实验鼠验证这些成分对“NF—KB”活性的抑制效果。

结果发现,从柚子皮中提取的一种名为“CPEE1”的物质,能抑制过敏原或癌症基因合成物质导致的“NF—KB”的异常活性。

研究还发现,“CPEE1”可破坏癌细胞分泌的物质或与癌症相关的蛋白质的形态,使这些物质不能正常发挥作用,进而抑制实验鼠产生过敏症状。

答:

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

“思悟网”论坛,主题:

关于“未知”。

甲:

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未知——未知的人、领域,未知的前程、命运……它们陌生神秘,莫测难解。

明天,永远是未知的。

乙:

昨天,有些东西也同样“未知”啊。

“未知”,不等于“无知”,也不等于“不可知”。

丙:

是的,“未知”二字,总令人充满好奇与期待。

丁:

我恐惧“未知”。

戊:

让我们将“未知”变为“已知”!

己:

所有东西,一定要“知道”才有意思吗?

……

你对“未知”有着怎样的体验与感悟?

请以此为内容,写一篇文章。

要求: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少于800字。

 

语文四调参考答案

一、科技文阅读

二、古文阅读

4.D(藉:

假借、借助)

5.B(A才/竟然;B替,介词;C定语后置的标志/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力性;D用,凭着,介词/表目的的介词。

6.A

7.C(A胡林翼游说左宗棠,左才走上仕途。

B崇厚“慎重地”签订条约错。

D将俘虏放回家在文中无根据。

8、

(1)(骆秉章)就问:

“左先生是怎么说的?

”因此嫉妒的人一天天的多了,诽谤非议也四处涌现,而左宗棠的名气也一天天的大了。

(2)你认识举人左宗棠吗?

怎么很久没看见他出来任职?

他多大了?

(3)当今的计策,应当先和俄国人谈判,委婉的运用计谋;然后要准备在战场上来决一高低,要坚忍的去获得胜利。

译文: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

是道光十二年的举人,以后三次参加礼部的考试都没有考取,于是他断绝了在仕途上的打算,而专心研究舆地、兵法。

他平时喜欢说豪言壮语而惊人,在公卿士大夫中间颇有名声。

曾经自比为诸葛亮,大家都觉得他狂妄。

胡林翼却非常欣赏他,认为看遍全国,没有一个人才能超过左宗棠的。

左宗棠快四十岁时,他对身边的亲友说:

“除非帝王一心想求得贤相,否则,我这辈子大概是没有什么指望了。

咸丰初年,广西

盗贼蜂起,张亮基任湖南巡抚,征召左宗棠为官,左不赴任。

胡林翼多次相劝,左才出任。

后评议守长沙的功劳等第,从知县提拔为直隶州的长官。

张亮基转赴山东任,左宗棠就归隐于梓木洞。

骆秉章到湖南,又想办法请左宗棠出来辅佐军务,依赖他如同自己的左右手。

属下来报告事务,(骆秉

章)就问:

“左先生是怎么说的?

”因此嫉妒的人一天天的多了,诽谤非议也四处涌现,而左宗棠的名气也一天天的大了。

左的同乡人郭嵩焘是编修史书的官员,一天,文宗问他:

“你认识举人左宗棠吗?

怎么很久没看见他出来任职?

他多大了?

过这几年,精力衰微了,你替我写封信表达我的意思,要他及时出来替我朝评定盗贼。

”胡林翼听说后很高兴的说:

“左宗棠所说的帝王求贤的时机来到了!

(光绪)四年正月,左宗棠列条陈述有送在新疆建行省的事宜,同时请与俄国谈判有关归还伊犁和交换俘虏这两件事。

朝廷派遣全权大臣崇厚出使俄国。

俄国用通商、划分国界和索要赔款三件事相要挟。

崇厚轻率地签订了条约,但朝廷有识之士纷纷反对,议论好久都没有决定下来。

左宗棠上书说:

“从俄国占据伊犁以来,蚕食侵占没有止日,新疆已有每日缩地百里的势头。

俄国就把伊犁看成自己的外府,等我们要讨回土地,他们就索要赔款卢布五百

万元。

这样俄国归还伊犁,对俄国而言没有丝毫损伤,而我们得回伊犁,只不过是一片荒野郊原。

现要崇厚又提出给俄国陬尔果斯河和帖克斯河,这就是把伊犁西南的土地划给俄国。

在军事上打不过人家的时候,才有割地求和这样的事。

现在一箭未发,就马上送献战略要地,这是边界事务里万万不可以答应的。

俄国的商人目的想要进行贸易,他们的政府便在各地广设领事馆,想借通商之由深入腹地,这是商务里切不可准许的。

我认为俄国人包藏祸心,妄自猜测我国可能已经厌倦兵事,用全权大臣出使谈判的办法来牵制边疆大臣。

当今的计策,应当先和俄国人谈判,委婉的运用计谋;然后要准备在战场上来决一高低,要坚忍的去获得胜利。

我虽然衰老平庸,但哪里敢不勉力效忠呢?

”皇帝觉得左宗棠的话有志气,非常嘉许。

崇厚获罪离

任,朝廷命曾纪泽出使俄国,更改前面的和约。

这时左宗棠请求亲自出兵驻防哈密,策谋收复伊犁。

光绪六年四月,左宗棠为表示就死的决心命人抬着棺材从肃州出发,五月,抵达哈密。

第二年正月,和议达成了,俄国交还伊犁,海上兵舰也都撤走了。

光绪十年,称病告退。

七月,在福州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

在京师昭忠祠、贤良祠供奉,并在湖南和他建立功勋的各省修建专门的祠堂。

评论说:

“左宗棠功勋卓著,他在志向品行忠诚耿直方面,也有超出常人的地方。

他廉洁不说自己贫穷,勤劳不说自己劳累。

用诚信对待将士。

善于治理百姓事务,每攻克一处地方,都招慰安抚当地民众,让大家感觉到好像到了自己的家一样。

”评论者说左宗棠有霸才,但治理百姓却以仁义安抚的方法来实行,确实是这样。

三、古诗阅读

四、诗文默写(略)

五、语言文字运用

14.D(“探囊取物”,比喻办成某事很容易,符合语境。

A.“左右逢源”意为“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属褒义;也比喻为人圆滑,善于投机,属贬义。

此句重在这个孩子对电脑、互联网的“说”,显然两种意思都不恰当。

B.“死得其所”是褒义词 C.“司空见惯”后面不能接宾语)

15.C(A项,娓娓而谈:

连续不倦地、生动地谈论。

B项,无可非议:

没有什么可以批评、指责的。

C项,颠扑不破:

比喻理论学说完全正确,不会被驳倒推翻。

对象错误。

D项,见缝插针:

指比喻尽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间、时间或机会。

16.【解析】:

D(A缺主语,删去“为了”或“使得”; B“提高”改为“增强”C“民营企业和制造业”概念有交叉)

17.A(B项,搭配不当,“火箭”不能做“论证”、“攻关”的主语;C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第一个“新生代农民工”前;D项,成分残缺,“呈现”后残缺了宾语中心词)

18.C(A语序不当,应先“重视”后“加强”;B重复赘余,“大约”“以上”二者去掉一个;D句式杂糅,可在“设立”后加“的”,也可在“研发中心”后加逗号,并在“在我省”前加“该中心”。

19.B(注意其中的关联词“因为”“因此”“不仅……而且……”;“这就使人的生态结构具有了多层次性的特点”一句是总结句)

20.答案:

(示例)梅花香自苦寒来,千枝瘦影,漫溢暗香。

梅花,俏皮而又含羞的开在桥头、小院,傲立在风雪中。

含羞的玉朵,不时惹得北风吹拂衣袂,将那漫天的花香清影,留给踏雪寻雅的诗客,留给临枝弄舞的翠禽,留给追梦寄怀的智者,也留给失落孤独的旅人。

21.[答案] 从柚子皮中提取出的物质能抑制核转录因子的异常活性和过敏症状的产生。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句的能力。

与以往新闻不同的是,这则新闻的第一句或第一段不能概括新闻的要点,这是难点。

抓住第二段中的两个“发现”是解题的关键,同时还要抓住题干中的“研究的成果”五字,认识到其与一句话新闻的区别。

六.按要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