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697516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 15的认识 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docx

新编部编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115的认识教学资料版部编人教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新知识点

1.认、读、写1~5各数,认识“>”“<”和“=”,用“>”“<”和“=”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

2.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几)和序数含义(第几)。

3.5以内数的组成。

4.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

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用减法计算。

根据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6.0加几,仍等于几;几减0,仍等于几;0加0等于0,0减0等于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还是0。

教学要求

  1.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和第几。

2.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并会用语言(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计算。

教学建议

1.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的位置搞错(如3写成ε)。

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0、2、5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了。

因此,学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

为了让学生写好0~5各数,教材中做了示范,要求学生从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因此,本教材从学习1~5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

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0~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

在第17页通过富有趣味的图画让学生理解符号“=”“>”和“<”两边的数的大小。

类似这样的实践活动,老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素材,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

2.在学习加减法的计算时,一方面尊重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进行口算,提倡算法多样化;另一方面老师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引导学生学习较高水平的算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如4+1=5的算法中,用数的组成来计算4+1=5是较高水平的算法,应积极引导学生将低水平的点数、数手指等方式上升到用数的组成来计算的方法上来。

减法的计算也是如此。

3.向学生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时,老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等实践活动,对这些内容有一些感性认识就可以了,不要给学生讲“集合”“对应”“统计”等名称。

4.本单元的学习,要通过操作、探索来进行。

因此,老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和尝试。

要让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做他们想做的,在做中理解知识。

5.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学习,使得人人都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课时安排

1 1~5的认识…………………………………………………………3课时

2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3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课时

整理和复习…………………………………………………………1课时

11~5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读、写及顺序

教材第14页至第16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1、第2、第4、第5题。

教学目标

1.会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动手操作和认真书写的学习习惯。

3.利用“农家小院”图,初步感知“用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

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难点:

1~5的书写。

教具学具

1.“农家小院”的电脑课件或挂图,1~5各数写法的课件,计数器。

2.学生准备15根等长的小棒,1~5的数字卡片各一张,计数器每人一个,点子图及实物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了解数数情况。

你会数数吗?

请你数一数。

(同桌互数,从1~10)

2.把同样多的用线连起来。

△△△  △△  △△△△  △  △△△△△

●●●●  ●●●  ●●  ●●●●●  ●

二探究新知

1.创设动画情境。

老师将“农家小院”图制成电脑课件、投影或挂图:

农家小院里,一位老奶奶站在房门前,旁边一只可爱的小狗跟着老奶奶;房顶上有几只小鸟在叽叽喳喳叫个不停,你们数一数有几只小鸟;再数一数老奶奶身旁有几个大南瓜;小院中的向日葵迎着太阳展开笑脸,几只蝴蝶飞来飞去;还有几只鸭子和小鸡。

2.数数。

请你仔细观察这幅画,画中有哪些人和物,分别有多少?

然后把观察到的在小组里交流。

最后集体交流。

老师引导按一定的顺序数,先数数量少的,再数数量多的。

3.认、读数字1~5。

在集体交流时,当学生说“1位老奶奶、1只小狗”时,就将1位老奶奶、1只小狗图移到主题图下面(如教材所示)。

说明:

像这样,1位老奶奶、1只小狗都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在小狗图下面贴上数字“1”,同时让学生找出数字“1”的卡片,摆放在桌子上。

提问:

这幅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

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可能有许多答案,如有一座房子等。

2、3、4、5的教学过程可仿照1的教学。

在学生用1~5各数表示出图中的人和物以后,移动5张数字卡片,学生看着这5个数字认一认,并说说这5个数字各像生活中的什么。

先在小组里说说,然后集体交流,最后师生共同概括出1~5各数的形状特征:

1像小棒单个摆,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5像秤钩挂东西。

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加深学生对1~5各数的记忆,并通过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学习1~5各数的基数含义。

(1)老师指着“1”问:

这个数是几?

它表示什么?

请你拿出小棒来表示这个数的多少。

学生拿出1根小棒,摆放在数字“1”的下面。

可让一名学生到前边演示。

请你拿出2根、3根、4根、5根小棒,分别放在数字卡片2、3、4、5的下面,可以摆出你最喜欢的图形,摆摆看。

学生动手摆,老师巡视。

集体交流,展示自己摆的图形,并说说用了几根小棒。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用数表示物体的乐趣。

(2)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1~5各数表示。

说一说,再集体交流。

5.学习数序。

(1)逐次感知1~5的数序。

老师在计数器上拨1颗珠子,问:

“老师拨了几颗珠子,用几来表示?

”学生回答后板书:

“1”。

让学生在计数器上先拨上1颗珠子,然后老师让学生再拨上1颗,看看是几颗。

“1添上1是几?

”学生拨完后回答,老师动态展示“1颗添上1颗是2颗,即1添上1是2”的过程,并板书“2”。

在2的基础上,依次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1颗、再拨1颗,然后老师利用课件清楚展示2添上1是3、3添上1是4、4添上1是5的过程。

(2)整体感知1~5的数序。

让学生将“点子图”按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然后老师提问:

“1的后面是几?

5的前面是几?

3在谁的前面又在谁的后面?

也可以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然后老师再提问。

6.学习1~5各数的写法。

(1)学习1、2的写法。

先展示1、2的书写笔顺(2遍)及在写字格中的布局,让学生仔细观察。

最后在课本的写字格中描写1、2。

写字时提醒学生做到三个一:

手离笔尖一寸远,胸离桌子一拳远,眼离本子一尺远。

书写要工整、干净、美观。

老师巡视时,发现写得好的在全班传阅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以鼓励为主。

(2)学习3的写法。

方法与1、2的学法相同。

写3时提醒学生,3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开口向左。

(3)学习4、5的写法。

方法与1、2、3相同,这两个数都是两笔写成的。

4是先写“

”,再写竖,成“4”。

5的第一笔先写“

”,再写横,成“5”。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数出图中每种物体的个数,再与中间的数字对应用线连起来。

2.教材第16页“做一做”的第2题。

老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幅图,提问:

“有几只小羊,用几来表示?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老师动手将“1”写出来。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其余4道题。

3.练习三的第1题。

老师读好要求,使学生明白应根据上面给出的数来涂色,允许学生喜欢什么颜色就涂什么颜色,学生涂完后应反馈订正,并说说为什么。

如“第一组图,因为上面写着2,所以我就涂2个气球。

”说时不突出颜色,要突出数量。

四思维训练

1.数一数,然后在括号里填数。

 

 ☆有(    )个,○有(    )个,△有(    )个,□有(    )个,♢有(    )个。

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

  ○○○○○○○○

3.在

里画你喜欢的图表示数。

            3            5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略

2.5 4 3 2

3.提示:

答案不唯一,只要涂的个数对即可。

思维训练

1.1 2 3 4 5

2.用红色涂2个○,用绿色涂4个○时,可涂不同位置,只要数量对即可。

3.略

教材习题

练习三

2.略

4.有3头象。

还可以数长颈鹿、斑马等。

5.略

板书设计

  1~5的写法

“1”要从上到下,略倾斜,不能写成竖。

“2”从左向右写半圆后倾斜向下,然后向右拉平。

“3”注意两个半圆要写得圆滑些。

“4”要注意第二笔的起点处比第一笔的起点处略低,同时倾斜。

“5”的下半圆要写得圆润些,占满格。

课后反思

1.创设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研究的对象。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

如果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2.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深入地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是有一定难度的。

所以需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用直观、形象和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

总之,在教学中,如果能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学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通过“农家小院”这一主题图,用集合圈圈出各种事物的数量,让学生数一数,抽象出数。

通过认、读1~5各数,知道每一个数字所表达的数量含义是什么。

教材第16页,通过计数器和点子图进行数的顺序的教学。

①把5个计数器一同放上,排列在一起,使学生直观地看到后一个数是在前一个数加1的基础上得到的,后面的数比前一个数多1,相邻两个数的数量关系十分清楚。

②点子图是在计数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得到的,将5个数的点子图同时呈现出来,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5各数的顺序。

教材第16页将1~5的写法集中编排,是教材的结构和编写方式决定的,并不是让老师也一定集中教学1~5的写法。

老师可以根据本班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调整每节课的内容,把写数的教学分散在1~5各数的认识中,分散教学难点。

课堂设计说明

创设学生自由说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从抽象的数中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基数的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得到的。

引导学生通过对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比大小

教材第17页的内容及练习三的第3、第6~8题。

教学目标

1.认识“=”“>”和“<”,知道这些符号的含义,会用词语“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2.会正确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重点难点

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学具

“猴子吃水果”的主题图,各种学具、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和○○○○○谁多谁少,怎样比一眼就能看出?

2.打手势做游戏。

(如老师说“5”,同学们伸出5个手指)

3.填空。

(按顺序填数)

1

2

       

4

3

1

3

3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3只猴子吃水果。

学生观察,同桌说说图的意思。

提问:

“几只猴子吃几个梨、几个桃子和几根香蕉?

”可用学具分别代替猴子和水果来摆一摆。

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哪种水果多,哪种水果少?

2.学生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老师在学生动手摆的基础上,制作课件(或图片),让图中的猴子、梨、桃子和香蕉从图中跳出来,摆成如教材上的形式,并标上数字。

再问:

一只猴子吃一个桃子够不够,吃一根香蕉、一个梨呢?

怎样摆就能一眼看出来呢?

同学们用学具动手摆。

可先引导学生摆一组猴子吃桃子的图,利用前面学过的一一对应的方法摆出书上的象形图,3只猴子对3个桃子。

3.引导学生观察说出:

有3只猴子和3个桃子,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每只猴子能吃到一个桃子。

学生边说老师边在图下写出数字3。

并说明:

当猴子的只数和桃子的个数同样多时,我们就说3和3同样多,就可以用一个符号“=”来表示,板书:

3=3,读作3等于3。

学生自由读。

对于符号“>”“<”的学习,可参照上面的进行。

提问:

3>2,你是怎样比出来的?

(看出来的,3只猴子比2根香蕉多,所以3大于2;还可以想3在2的后面,3就比2大,所以3大于2……)

提问:

3<4,你是怎样比出来的?

(看出来的,3只猴子比4个梨少,所以3小于4;还可以想3在4的前面,3就比4小,所以3小于4……)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7页“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做,然后交流订正。

重点说说思路。

2.教材第17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独立做,然后老师给出标准答案,让学生自己判断各自做得是否正确。

3.练习三的第6题。

老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小题,提问“有几个♥?

”学生回答:

“4个”。

然后让学生自己完成下面的题,老师巡视指导。

4.练习三的第7题。

让学生根据给出的两个数进行比较。

先让学生认真观察,分析题意,然后填,特别是最后一个易错,要让学生说说思路。

四思维训练

1.在○里填上“>”“<”或“=”。

3○2  3○4  5○3  4○1  2○2

2.比3大比5小的数是几?

在正确答案下面画“􀳫”。

1(  )  2(  )  3(  )  4(  )  5(  )

3.比5小的数有(              )。

4.看图,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比△多()。

○○○○○3比5少()。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

2.< > = >

3.略

4.2<4 4<5 5>4 1<3 3>1

思维训练

1.> < > > = 

2.4

3.1、2、3、4

4.2 2

教材习题

练习三

3.2 1  2 52>1  2<5

8.略

板书设计

比 多 少

  3=3读作:

3等于3

  3>2读作:

3大于2

  3<4读作:

3小于4

  “>”叫做“大于号”,读作“大于”,表示前面的数大于后面的数;“<”叫做“小于号”,读作“小于”,表示前面的数小于后面的数;“=”叫做等号,读作“等于”,表示前面的数等于后面的数。

  相等的数用“=”连接,不相等的数用“>”或“<”连接,开口朝着较大的数,尖角朝着较小的数。

课后反思

1.创设情境,把数学问题转化为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猴子吃水果,顺利地引出新课。

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还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教学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改进教材资源,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

用动作表示“>”“<”的形状;根据数字找符号;在教室里找可比的东西进行比较,再抽象出数字说出算式。

使学生在口说、手动、耳听和眼看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增长智慧,提高能力。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第17页呈现了一幅“3只猴子吃水果”的情景图,图中猴子和各种水果是散乱放置的,我们先将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并一一对应竖直排成一列,数出数量,然后比较数的大小。

引出数学符号“=”“>”“<”,介绍如何用数学符号“=”“>”“<”来表示数的大小的比较结果。

课堂设计说明

利用主题图中的素材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生动的故事情节中很自然地去比较猴子的数量和各种水果的数量。

进而让学生认识三种数学符号,再通过练习逐步掌握它们的用法。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第几和分与合

教材第20~22页的内容及练习四。

教学目标

1.会区分“几”和“第几”。

2.学会5以内数的组成。

3.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重点难点

1.会区分“几”和“第几”。

2.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

教具学具

挂图,三角形,圆形,小棒,数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数数,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

2.看卡片口答。

4○3   2○4   4○1   5○2   3○2   4○5

3.看图回答。

△△☆○△△○☆□△

一共有(   )个△。

二探究新知

1.学习第几。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

有几人排队?

谁排第1?

小朋友排第几?

他前面有几人?

后面呢?

同桌说说,然后交流。

重点说出有5人排队,小朋友排第2,他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

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区分几和第几,对自然数的两层含义在直观的感知中加以区分。

提问:

看着这幅图你还知道了什么?

(要排队买票,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

(2)做游戏。

请第一组的第3个同学起立。

请第一组的前3个同学起立。

  2.学习4的组成。

挂图显示:

4个向日葵分别放到两个筐里。

(1)让同学们拿出4个三角形代替向日葵,把它们分成两组,看看有几种分法。

同桌互相交流。

(2)集体交流展示,指名说出不同的摆法,并写出分析式。

(3)引导学生把这些摆法加以整理:

4个三角形,先往左移1个,说明1和3组成4;接着往左移1个,说明2和2组成4;最后往左移1个,说明3和1组成4。

板书:

(4)引导学生观察这3个分析式,看看有什么特点。

提问:

看到1和3组成4,就能想到什么?

(想到3和1也组成4)

对比出示:

也可以写成:

(5)练习4的组成。

先看着自己摆的,自由读4的组成。

再同桌互相读。

师生进行猜数游戏。

老师:

我一共有4个○。

右手拿1个,猜猜左手拿几个。

(左手拿3个,1和3组成4)

学生做猜数游戏,两人一组进行。

在游戏中掌握2、3、4的组成,同时培养学生说完整话。

还可以师生对口令。

老师:

我说2。

学生:

我说1。

师生齐:

2和1组成3。

3.学习5的组成。

(1)请同学们拿出5根小棒代替5个玉米棒,把它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分分看。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4的组成的操作过程,人人动手操作。

互相启发、帮助,总结出把5分成两堆的几种不同分法。

(2)根据自己的分法填空。

(3)集体交流,展示汇报。

引导学生将5的组成加以整理。

怎样才能很快记住5的组成?

(只要知道1和4组成5,马上想到4和1组成5。

同样,只要知道2和3组成5,那么就得到3和2组成5)

(4)练习5的组成。

同桌互说,可以这样说:

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

拍手游戏:

“我说1。

”“我说4。

”齐:

“1和4组成5。

三课堂作业设计

1.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观察图,这是一张全家福,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小朋友。

提问:

照片中一共有几人?

(5人)从左数妈妈排第几?

自己数数填在□里。

注意左右的区分。

还可以怎样提问题?

学生讨论。

2.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1题。

老师先出示卡片5,提问:

几和几组成5?

请用学具表示出来。

(可小组合作)

然后交流展示,找不同方式的同学到前边表演。

一组出示3个黄圆片和2个红圆片,3和2组成5。

二组出示数字卡片3和2,3和2组成5。

三组出示4个△,1个○,4和1组成5。

……

不管学生出示的是实物还是数字卡片,只要能正确表示出5的组成,都给予肯定。

最后,让学生进行5的组成的连线练习,边连边说,加深对5的组成的理解与记忆。

3.练习四的第1题。

先让学生看图,知道画的是什么,有几只。

然后老师读题,指导学生圈一圈,涂涂色。

涂色时可让学生涂自己喜欢的颜色,不必统一。

四思维训练

1.在方框里填上合适的数。

2.看数接着画。

5○○○     3○○

4△△     5□

3.

(1)一共有(   )件衣服。

(2)在从左数第3件下面画“􀳫”。

(3)1个小朋友拿1件衣服够不够?

在正确答案后面画“􀳫”。

够(   ) 不够(   )

参考答案

课堂作业新设计

1.5 5

2.略

3.

(1)、

(2)略 (3)4

思维训练

1.

  

 

 

 

 

2.略

3.

(1)5 

(2)略 (3)够

教材习题

教材第20页“做一做”的第1题

1 2 3

教材第21页“做一做”

1.2 1

2.1 1 1 2 2(或1 3或3 1)

教材第22页“做一做”的第2题

练习四

2.3 4 2

3.不能

4.不公平。

从右边分一个人到左边可以使游戏公平。

(答案不唯一)

板书设计

第几和5以内数的组成(分与合)

自然数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时,称为序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几。

5的组成:

   3的组成:

4的组成:

2的组成:

课后反思

1.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中事物的数量顺序,体会学数学的乐趣,在深化对“第几”的认识时,老师可组织相关活动,丰富学生对“几”和“第几”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

实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但让学生在愉快的活动中理解、运用了所学的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服务意识。

2.对于4和5的组成的掌握,大多数学生已经有比较好的基础了,那么这节课的重点就是让他们通过摆小棒理解如何进行4和5的组成,初步建立起数感。

在教学时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发挥自己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3.通过“猜数字”游戏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在玩中学”,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努力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条件,采用合作探索的方式,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面对面地沟通,使学生互通有无,总结不同的分法,从而达到做法的多样化。

备课参考

教材与学情分析

教材第20页“排队买票”的情景图通过数购票人次序的过程,感知自然数的序数含义。

可以将这个排队买票的过程制成多媒体课件,将教材中静态的情景图动态化,使教材提供的素材更活泼、更生动,利用的更充分;还使学生直观地通过人物位置的变化体会到顺序的变化。

教材的第21页,先以4的组成为例,借助操作帮学生认识4以内数的组成,然后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索5的组成。

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学习数的组成,通过放向日葵和分玉米棒,把数的各种组成形式体现出来,帮助学生记忆。

课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