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00345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docx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中考化学试题汇编:

考点3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一.选择题(共21小题)

1.(•济宁)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操作方法

A

CO2混有HCl气体

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

CuO混有碳粉

加入适量稀HCl,过滤,洗涤,干燥

C

NaCl溶液混有CaCl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D

Cu(NO3)2溶液混有CuCl2

加入适量AgNO3溶液、过滤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CuO能与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碳粉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l2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适量AgNO3溶液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D。

 

2.(•孝感)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的试剂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物质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FeCl2溶液(CuCl2)

过量铁粉

B

CO2(CO)

适量氧气

C

盐酸(硫酸)

适量Ba(NO3)2溶液

D

NaCl(NaOH)

适量稀硫酸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过量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的试剂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铜氧气点燃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选的试剂错误。

C、硝酸钡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的试剂错误。

D、NaOH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的试剂错误。

故选:

A。

 

3.(•齐齐哈尔)下表中除去物质中少量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氯化钠

泥沙

加入适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

氮气

氧气

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木炭

四氧化三铁

将混合物在空气中灼烧

D

氢氧化钠溶液

氢氧化钙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木炭与四氧化三铁在空气中灼烧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氢氧化钙能与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4.(•宜昌)除去物质中的少量杂质,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碳粉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CuCl2

加入过量的铁粉、过滤

C

除去水中的空气

将水煮沸

D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碳粉和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分别生成二氧化碳、氧化铜,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过量的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将水煮沸,能除去水中的气体,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A。

 

5.(•黔南州)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选用试剂(过量)

操作方法

A

FeCl2溶液(CuCl2)

铁粉

过滤

B

Na2CO3(NaCl)

盐酸

蒸发、结晶

C

AlCl3溶液(MgSO4)

Ba(OH)2溶液

过滤、蒸发

D

CO2(CO)

O2

点燃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铁粉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AlCl3溶液、MgSO4均能与Ba(OH)2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A。

 

6.(•哈尔滨)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木炭粉

氧化铜

加足量稀盐酸

B

氯化钠

泥沙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C

氯化钾

碳酸钾

加适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D

硫酸亚铁

硫酸铜

加足量的铁粉,过滤,蒸发结晶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木炭不与稀盐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碳酸钾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蒸发结晶,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足量的铁粉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再过滤即可,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C。

 

7.(•绵阳)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下列操作方法不能达到目的是(  )

选项

物质(杂质)

操作方式

A

Cu(Fe)

加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B

CO(O2)

缓慢通过灼热铜网

C

NaCl溶液(Na2CO3)

加盐酸至恰好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D

FeSO4溶液(CuSO4)

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A.AB.BC.CD.D

【分析】本题属于除杂质题,物质除杂时,可以根据物质性质,采用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最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时不能加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除去铜中的铁,根据金属活动性,铁能与硫酸反应,溶于稀硫酸,然后过滤即可分离,故可以达到目的,不符合题意。

B、通过灼热的铜网不能把一氧化碳中的氧气除去,因为在高温下,一氧化碳能和氧气反应,会把原物质除掉。

符合题意。

C、用盐酸可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便于分离,方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D、FeSO4溶液中混有CuSO4,根据金属活动性,加入铁屑可以把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然后过滤可分离开,方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8.(•滨州)欲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方法不正确的是(  )

序号

混合物

除杂试剂与方法

A

氧气中混有少量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干燥

B

氯化钾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钾

加入适量氯化钙溶液,过滤

C

二氧化碳中混有少量一氧化碳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

氧化钙中混有少量碳酸钙

加水溶解,过滤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碳酸钾能与适量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钾,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D。

 

9.(•昆明)除去FeCl2溶液中的CuCl2可选用的试剂是(  )

A.FeB.CuC.HClD.Ag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Fe能与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选用的试剂正确。

B、铜不与CuCl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选用的试剂错误。

C、盐酸不与CuCl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选用的试剂错误。

D、银不与CuCl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选用的试剂错误。

故选:

A。

 

10.(•凉州区)下列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捂号内的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CO2(HCl):

通过NaOH溶液后用浓硫酸干燥

B

N2(O2):

将气体缓缓通过灼热的铜网

C

MnO2(KC1):

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KNO3溶液(KCl):

加适量的AgNO3溶液,过滤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CO2和HCl气体均能与NaOH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KCl能与适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A。

 

11.(•娄底)提纯是化学实验常用的一种方法。

除去如表混合物中的杂质,所选除杂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A

NaOH溶液(Na2CO3)

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

B

CaO粉末(CaCO3)

适量的稀盐酸

C

Cu粉(Fe)

足量的稀硫酸

D

CuSO4溶液(H2SO4)

足量的氧化铜粉末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Na2CO3能与适量的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除杂试剂正确。

B、CaO和Ca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除杂试剂错误。

C、Fe能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除杂试剂正确。

D、H2SO4能与足量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除杂试剂正确。

故选:

B。

 

12.(•咸宁)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CaCl2溶液

稀盐酸

加入过量的CaCO3、过滤

B

盐酸

硫酸

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过滤

C

NaNO3

NaCl

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过滤 

D

CaO

Ca(OH)2

加过量水,过滤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HCl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硫酸与过量的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Cl与过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AgNO3(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A。

 

13.(•盐城)除去下列各物质中少量杂质,选用的方案不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所含杂质

方案

A

H2

H2O(气)

混合气体通过浓硫酸

B

KCl

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C

CuO

C

在氧气流中加热

D

NaOH溶液

Ca(OH)2

加入过量K2CO3溶液、过滤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C在氧气中加热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Ca(OH)2与过量K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钾(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D。

 

14.(•广州)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实验,能达到目的(  )

A.NaOH(Na2CO3):

加入适量稀盐酸

B.CO(CO2):

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CuO(C):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D.MgSO4(Na2SO4):

溶解,过滤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Na2CO3和NaOH均能与适量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二氧化碳不能与浓硫酸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Na2SO4、MgSO4均易溶于水,不能用溶解、过滤的方法进行分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C。

 

15.(•衡阳)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

A

KCl(MnO2)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

B

Na2SO4溶液(NaCl)

加入适量BaCl2溶液,过滤

C

H2(H2O)

通入稀硫酸

D

CO2(CO)

将混合气体点燃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Na2SO4溶液能与适量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稀硫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除去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这是因为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且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A。

 

16.(•海南)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方法

A

MnO2(KCl)

加入适量的水,溶解、过滤、蒸发

B

BaCl2溶液(HCl)

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过滤

C

CO2(CO)

通入过量的氧气,点燃

D

Cu(CuO)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HCl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钡(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适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D。

 

17.(•乌鲁木齐)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的为杂质)

试剂

操作方法

A

稀盐酸(稀硝酸)

过量硝酸银溶液

过滤

B

H2(HCl)

浓H2SO4

洗气

C

Cu(CuO)

过量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D

ZnSO4(FeSO4)

过量Zn粉

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稀盐酸能与过量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浓H2SO4不能与氯化氢气体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过量Zn粉能与Fe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再过滤即可,无需进行洗涤、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C。

 

18.(•长沙)下列除去杂质所选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方法

A

O2

CO2

点燃

B

Cu(OH)2固体

NaOH固体

加足量水搅拌,过滤,洗涤,干燥

C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稀盐酸

D

银粉

锌粉

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溶液

A.AB.BC.CD.D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

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OH固体易溶于水,Cu(OH)2固体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Na2CO3和NaO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