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701253 上传时间:2023-07-06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38.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docx

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美术学科专业知识判断题专项训练及答题技巧概要

专题五判断题

题型与技巧分析

判断题是教师招聘考试各科目中必考的题型,其答案只有对与错两种。

判断题的命题通常是一些比较重要的或有意义的概念、事实、原理或结论。

判断题一般要求考生判断一条事实的准确性,或判断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元素之间关系的正确性。

虽然判断题只有两种答案似乎很简单,但更多的判断题包含的内容似是而非,让人捉摸不定,一不留神便会出错。

了解判断题的设错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答对判断的水平。

判断题常见的设错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习惯性设错

该类判断题即按照学生的惯性思维特征设错,使考生在答题时出错。

【例1】雕塑是雕和塑两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雕塑”的概念,如果按照惯性思维来看,该题是正确的,但实际上雕塑包含雕、刻、塑三部分。

【例2】根据客观物象与人眼、画面的不同关系,可以将透视分为平行透视和斜角透视两种。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透视的分类,如果按照习惯性思维,平行与斜角是两个相对应的词,故很容易认为该题是正确的。

实际上透视分为平行透视、成角透视、斜角透视三种。

如果遇到该种判断题,则应该仔细审题,开放思维。

★事实设错

题干中所描绘的内容,与美术课本描述的事实有出入,考生稍有不慎就会出错。

【例1】画像石与画像砖是一种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绘画艺术。

在厚葬之风盛行的汉代,人们用画像石、模印烧制的画像砖建造墓室等。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画像石与画像砖盛行的年代。

由于画像适合画像砖盛行于汉代,所以本题错误。

【例2】花鸟、禽兽到唐代已独立成科,艺术上已逐渐成熟,于是出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风格。

(×)

【解析】本题的错误在于:

“黄家富贵,徐熙野逸”的艺术风格是五代的时候出现的。

遇到此类判断题最好先审题,然后再回忆于此相关的内容。

★修饰设错

这类题目命题往往在题目中故意加一些修饰成分,引起考生思维错觉,导致答题时出错。

【例1】在中国原始时代,雕塑已经完全从实用艺术中分离出来。

(×)

【解析】在中国原始时代,雕塑还没有完全从实用艺术中分离出来,所以本题错误。

【例2】在我国北部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人体雕塑具有最高的艺术价值。

(×)

【解析】在我国北部的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的人体雕塑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

针对这类判断题,最好的方法就是排除干扰信息,抓住关键词。

★交替设错

将属于同系列几个概念放在一起,使考生产生混淆而出错。

【例1】被世人誉为“丹青神化”的画家是吴道子;被世人誉为“画圣”的是画家阎立本。

(×)

【解析】被世人誉为“丹青神化”的画家是阎立本;被世人誉为“画圣”的是画家吴道子。

本题混淆了“丹青神化”与“画圣”对应的画家。

【例2】《大卫》是达芬奇的作品;《蒙娜丽莎》是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

【解析】《蒙娜丽莎》是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作品;《大卫》是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的作品。

本题将《大卫》和《蒙娜丽莎》对应的作者弄混淆。

针对这类判断题要全面、准确、联系地标记和理解美术中的知识点,切忌孤立、模糊、片面地标记和理解美术中的知识点。

其实判断题的要求较为简单,即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准确地辨别、判断命题中的观点正确与否。

由于判断题的特点是“迷惑视听”、“制造混乱”,所以,准确地做出判断并非容易,为此考生要掌握答好判断题的以下技巧:

(1)认真审题,逐字逐句品味分析,明确题目所要表达的本意是什么;

(2)字斟句酌,反复推敲,抓住关键词语溯本求源;

(3)确定命题是否正确,并非主要看句子通不通,而主要看其观点是否正确,只有观点正确才是对的,观点不正确或者似是而非,或一部分对一部分不对,或观点表述不完整,都是错误的;

(4)以严谨的态度,进行缜密的分析与机智的判断。

虽然作判断题可以有50%的几率猜测正确答案,但是在判断题型中,往往正误交错,这使作判断题具有了博弈性,由此增添了考试的趣味性。

精品题库与参考答案

1.司母戊大方鼎是夏代的代表型器物,是目前已知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

【解析】司母戊大方鼎是中国商代后期王室祭祀用的青铜方鼎,是目前已知最大最重的青铜器。

2.画像石和画像砖是汉代美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体现了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

(√)

3.仰韶文化出土的原始漆器,说明我国髹漆工艺源于新石器时代。

(×)

【解析】河姆渡文化出土的漆器是我国最早的漆器实物。

4.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堪称是庙底沟类型彩陶艺术的杰作。

(×)

【解析】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纹彩陶盆是马家窑文化彩陶艺术的杰作之一。

5.殷墟妇好墓是殷墟发掘中唯一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出土了大批青铜器和漆器。

(×)

【解析】殷墟妇好墓是殷墟发掘中唯一保存完整的殷代王室墓葬,出土大量玉、石刻。

6.青铜器是青铜时代的象征,也是中国封建社会造型艺术的基础代表和古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

【解析】青铜器是青铜时代的象征,也是中国奴隶社会造型艺术的基础代表和古代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标志。

7.1982年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发现的壁画残块是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遗迹。

(×)

【解析】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壁画遗迹是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遗址出土的壁画残块。

8.新石器时代的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物。

(√)

9.敦煌莫高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道教艺术宝库。

(×)

【解析】敦煌莫高窟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10.经变故事画是以图像的形式来说明某部佛经的思想内容,意在向信徒们宣扬佛经的真正内涵的绘画作品。

(√)

11.郑州商城是商代晚期都城所在,坐落在郑州商代遗址中部,即今河南省郑州市区偏东部的郑县旧城及北关一带。

(×)

【解析】安阳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所在。

12.商周时期的原始青釉瓷已经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

(√)

13.中国书法是汉字成熟阶段产生的,春秋时期的文字已具备书法艺术中用笔、结体和章法三方面的要素。

(×)

【解析】中国书法是汉字成熟阶段产生的,商周时期的文字已具备书法艺术中用笔、结体和章法三方面的要素。

14.虢季子白盘铭文长达479字,是目前所知最长的青铜器铭文。

(×)

【解析】毛公鼎铭文达497字,是目前最长的青铜器铭文。

15.我国的青铜器发端于黄河流域。

各地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铜制品,包括红铜或黄铜锻打而成的刀、凿、锥等工具和青铜铸造的鼎、爵等容器。

(×)

【解析】青铜铸造的鼎、爵等容器最早见于夏代。

新石器时代尚未有此类容器。

16.先秦的绘画艺术种类丰富,有壁画、帛画、漆画等种类。

但是壁画资料并无实物,只能据文献记载一窥先秦壁画的面貌。

(×)

【解析】先秦的壁画发现数量较少,但并非完全空白。

1975年殷墟小屯曾经发现过建筑壁画残块。

17.青铜器中属于酒器的是爵、觯、觥、卣、壶、钟、戈、豆等。

(×)

【解析】青铜器根据不同的功用可分为多种类别,其中酒器包括:

爵、角、斝、觚、觯、兕觥、尊、卣、盉、方彝、勺。

18.我国现存时间最早的大型陵墓石雕是东晋的霍去病墓石雕。

(√)

19.秦汉时期,青铜器已经取得很高的成就,依然以礼器为主。

(×)

【解析】秦汉时期,青铜器以实用器为主,礼器居于次要地位。

20.咸阳正阳乡阳陵出土的彩绘武士俑反映了西汉前期某代楚王拥兵逞骄的面貌。

(×)

【解析】阳陵是汉景帝刘启之墓。

21.汉代墓室艺术非常发达,墓室艺术的种类主要有帛画、画像石、画像砖、壁画、雕塑等,其中人物龙凤帛画是这一时期帛画的代表作。

(×)

【解析】人物龙凤图帛画属战国时期。

22.克孜尔石窟现有洞窟236个,是新疆最大的一处石窟。

(√)

23.山东嘉祥武氏祠出土的画像石作品是《二桃杀三士》。

(×)

【解析】洛阳老城西北汉墓中的壁画,有《苛政猛于虎》、《二桃杀三士》、《鸿门宴》等著名历史故事。

24.汉锦是一种经丝彩色显花的丝织品,又称经棉。

(√)

25.“马踏飞燕”是1979年,宁夏武威雷台西汉墓出土的一件惊世之作,它体现出汉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勇武豪迈的气概。

(×)

【解析】1969年“马踏飞燕”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26.彩陶亦称陶瓷绘画,它是我国悠久的“国粹”——陶瓷艺术之中的艺术,仰韶文化是我国较早的成熟的彩陶文化。

(×)

【解析】半山彩陶是我国较早的成熟的彩陶文化。

27.东汉中、晚期真正的瓷器已经烧造成功。

(√)

28.曹不兴为北齐画家,其所创佛教人物用笔被称为“曹衣出水”。

(×)

【解析】曹仲达为北齐画家,其所创佛教人物用笔被称为“曹衣出水”,而曹不兴为三国时期吴国画家。

29.生存年代上属于北齐的画家有杨子华、曹仲达、萧放和冯提伽。

(×)

【解析】生存年代上属于北齐的画家有杨子华、曹仲达、萧放,而冯提伽为北周画家。

30.南朝画家张僧繇的《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山水画的重要理论著作。

(×)

【解析】南朝画家宗炳的《画山水序》是中国古代美术史上山水画的重要理论著作。

31.《职贡图卷》传为魏晋南北朝梁时期画家萧绎的作品。

(√)

32.画家阎立本的作品《送子天王图》是唐代人物画中最成功的作品。

(×)

【解析】《送子天王图》是吴道子作品。

33.凸版是版画中最常见的类型。

(√)

34.张择端是元代山水画界的杰出代表。

(×)

【解析】张择端是北宋山水画界的杰出代表。

35.秦汉时期,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都有重要的发展和创造,其中以漆器和丝织工艺最为突出。

(√)

36.武宗元擅画佛道鬼神,代表作是《朝元仙杖图》。

(√)

37.唐寅仕女画笔法刚柔相济、描写并用,创明代仕女画之典型,如《修竹仕女图》。

(×)

【解析】《修竹仕女图》是仇英作品。

38.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的发展中,佛罗伦萨、罗马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39.“唐三彩”色彩绚丽,造型生动,通常用红、蓝、白三色组成。

(×)

【解析】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

40.王冕是元代诗书画印修养全面的典型文人画家,代表作是《墨梅图》。

(√)

41.吴昌硕精书法、篆刻、花卉,一生留下许多书画作品,如《山水图册》。

(×)

【解析】吴昌硕是晚清著名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代表作有《姑苏丝画图》等,而《山水图册》是董其昌作品。

42.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称为画圣,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等,擅画神话人物。

(×)

【解析】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被称为画圣,代表作有《天王送子图》、《孔子行教像》等。

《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的作者是顾恺之。

43.唐三彩的诞生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了,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

(√)

44.南宋时期,多用“长斧劈皴”的画家是夏圭。

(×)

【解析】南宋时期,多用“长斧劈皴”的画家是是马远。

45.“骨法用笔”是中国绘画传统技法中的精髓,主张笔到意到,意在笔先。

(√)

46.水墨画始于秦代,成于唐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

【解析】水墨画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代以来续有发展。

以笔法为主导,充分发挥墨法的功能。

47.《富春山居图》传为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

(√)

48.“南宋四家”是指荆浩、董源、关同、巨然等四位山水画家。

(×)

【解析】“南宋四家”是指中国画史上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的合称。

49.低温铅釉陶的出现,是汉代陶瓷工艺的杰出成就之一。

(√)

50.唐代有记载的花鸟画家中,薛稷擅写活禽生卉,时以牡丹第一、正面鸟雀第一、折枝第一而名满画坛。

(×)

【解析】擅写活禽生卉,时以牡丹第一、正面鸟雀第一、折枝第一而名满画坛的是边鸾。

薛稷的《六鹤屏风图》堪为典范。

51.工笔从画法上可分为白描、淡彩、重彩、没骨四种。

(√)

52.王羲之博采众家之长,在隶书、行草书方面进行创造,使这些书体摆脱楷书的影响趋于成熟。

(×)

【解析】王羲之博采众家之长,在楷书、行草书方面进行创造,使这些书体摆脱隶书的影响趋于成熟。

53.从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维摩变壁画中,可以想象出曹仲达画风。

(×)

【解析】敦煌莫高窟第103窟维摩变壁画是盛唐时期壁画,体现了吴道子的画风。

54.中国最早的一部绘画通史是《历代名画记》。

(√)

55.昭陵六骏石刻浮雕是唐武则天陵墓前的雕塑。

(×)

【解析】昭陵六骏石刻浮雕是唐太宗李世民陵墓内的雕塑。

56.山水画“三远法”最早提出者是郭熙。

(√)

57.“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宋代著名文人画家李白提出的。

(×)

【解析】“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宋代著名文人苏轼提出的。

58.《太白行吟图》是梁楷减笔人物画的代表作之一。

(√)

59.“笔墨当随时代”的绘画主张是扬州八怪。

(×)

【解析】“笔墨当随时代”,这是中国清代画家石涛的一句名言。

60.在唐代与吴道子齐名的一位雕塑家是杨惠之。

(√)

61.宋代五大名窑为汝窑、黑窑、哥窑、钧窑、定窑。

(×)

【解析】宋代五大名窑为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

62.对于人体身高比例概括的口诀是“立七坐五盘三半”。

(√)

63.中国画从传统表现技法角度来分,可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等画种。

(×)

【解析】中国画的“画分三科”,人物、花鸟、山水,是以题材分类。

64.《画品》中提出品评画家优劣的六个方面——“六法”是指: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

65.唐代的王维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观。

(×)

【解析】唐代画家张璨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观。

66.《三毛流浪记》为画家张乐平最著名的代表作。

(√)

67.宋元时期出现了完整系统的建筑著作,其中《营造法式》成书于元代。

(×)

【解析】宋元时期出现了完整系统的建筑著作,其中《营造法式》成书于北宋。

68.青铜是锡和铅的合金,青铜器的类别有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农器与工具、货币、玺印与符节、度量衡器、铜镜、杂器十二大类。

(×)

【解析】青铜原指铜锡合金,后除黄铜﹑白铜以外的铜合金均称青铜。

69.李可染的《春雨江南图》,吸取西方绘画写生和描绘光色的长处,同时充分发挥了他运用传统的积墨法的高度造诣,创造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境界。

(√)

70.陶俑是用来陪葬的明器,形象大体可以分为:

仕女和乐舞伎;文吏,武十及天王;魌头与十二辰;骏马和骆驼等五类。

(√)

71.“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是宗炳于《画山水序》中提出的。

(×)

【解析】“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是王微于《叙画》中提出的。

72.中国最早的瓷器都是青瓷。

(√)

73.隋末至初唐时期的长安大云寺塔被称作“三绝塔”,是因内有郑法轮、田僧亮、杨契丹的画迹,以及“相匠”宋法智的雕塑。

(×)

【解析】隋末至初唐时期的长安大云寺塔被称作“三绝塔”,是因内有郑法轮、田僧亮、杨契丹的画迹,以及“相匠”韩伯通的雕塑。

74.色彩三要素是明度、纯度、色相。

(√)

75.唐代著名书法家有孙智永、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等。

(×)

【解析】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为唐代著名书法家,而孙智永为隋代书法家。

76.泥塑的基本技法有揉、搓、捏、盘、刻、粘、切、挖等。

(√)

77.元代书法家中有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张即之。

(×)

【解析】元代书法家中有赵孟頫、鲜于枢、邓文原。

张即之为宋代书法家。

78.洛阳龙门石窟中的宗教雕塑,其主要成就在于能够按照塑像的各式要求,塑造出他们各自的体态、身份以及性格,即将外表形象与内在精神完美结合。

(√)

79.文人画赋予松、梅、兰、石以道德品格,号称“四君子画”。

(×)

【解析】文人画赋予梅、兰、竹、菊以道德品格,号称“四君子画”。

80.罗是轻软而有稀孔的丝织品,锦是指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

从厚薄方面比较,罗比锦薄。

(√)

81.有人评价“六朝三杰”的画风是“张得其骨,陆得其神,顾得其肉”。

(×)

【解析】有人评价“六朝三杰”的画风是“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82.造型元素组合的基本原理包括多样统一、比例、平衡、节奏、和谐、对比等。

(√)

83.以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的著述,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理专著。

(√)

84.江苏吴县保圣寺罗汉像,传说是宋代雕塑家杨惠之的作品。

(×)

【解析】江苏吴县保圣寺罗汉像,传说是唐代雕塑家杨惠之的作品。

85.“大痴道人”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列号。

(√)

86.画家顾恺之、陆探微的风格是“笔才一二,象已应焉”的“疏体”。

(×)

【解析】顾恺之、陆探微的风格是“笔迹周密”的“密体”,人称“顾陆”。

87.元代山水画《太白山图》的作者是王蒙,描绘了浙江太白山天童寺及其周围景物。

(√)

88.传为唐代绮罗人物画家张萱代表作品有《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

【解析】传为唐代绮罗人物画家张萱代表作品是《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而《簪花仕女图》、《挥赢仕女图》传为唐代另一绮罗人物画家周防的代表作品。

89.《幽竹枯槎图》为金代画家武元直作品,《赤壁图卷》是金代画家王庭筠的作品。

(×)

【解析】《幽竹枯槎图》为金代画家王庭筠作品,武元直代表作为《赤壁图卷》。

90.明度可以简单理解为颜色的亮度,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明度。

(√)

91.陈洪绶的画造型简洁夸张、想象力丰富,其代表作有《李白行吟图》等。

(×)

【解析】陈洪绶的代表作有《屈子吟图》等,《李白行吟图》为南宋梁楷的代表作。

92.明清时期,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和市民文学的繁荣,版画艺术趋于繁荣。

(√)

93.沈周作品中被称为“细沈”的作品是《古木寒泉图》。

(×)

【解析】沈周作品中被称为“细沈”的作品是《庐山高图》,而《古木寒泉图》为“粗沈”风格。

94.明代景德镇已经成为全国的陶瓷生产中心,尤其到清乾隆年间,景德镇生产的瓷器代表了中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

(√)

95.昭陵的石雕作品是唐代陵墓中数量最多,也是保存最完整的。

(×)

【解析】唐代陵墓石雕作品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是乾陵。

96.唐代画马名家曹霸,曾官至左武卫大将军,因此有“曹将军”的美称。

(√)

97.时装设计主要应该注重它的实用性。

(×)

【解析】时装设计主要应该注重它的造型。

98.北宋的花鸟画家黄荃和徐熙,其作品风格迥异,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称。

(×)

【解析】五代西蜀花鸟画家黄荃和南唐画家徐熙,其作品风格迥异,有“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称。

99.五彩瓷器的基本色调是红、黄、绿、蓝、紫,开始出现在清代。

(×)

【解析】五彩瓷器是明代开始出现的。

100.元代画家张中擅画水墨花鸟,代表作有《芙蓉鸳鸯图》。

(√)

101.《货郎图》为南宋画家李唐作品。

(×)

【解析】《货郎图》为南宋画家李嵩作品。

《采薇图》为北宋末南宋初画家李唐作品。

102.青花瓷器始于明代。

(×)

【解析】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

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

103.明代中叶以后,版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至万历年间达到了高峰。

(√)

104.近代,陈树人、亨颐、高剑父组织“寒之友”社,以岁寒三友共勉。

(×)

【解析】近代,组织“寒之友”社的人物是陈树人、亨颐、何香凝。

105.元代山水画家倪瓒的代表作是《渔父图》。

(×)

【解析】元代山水画家吴镇的代表作是《渔父图》。

而倪瓒的代表作是《江上秋色图》、《松林亭子图》。

106.准确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明度,比较出物体的高光和反光是表现物体颜色和质感的主要方法。

(√)

107.“扬州八怪”专指以郑燮、李鱓、李方膺、金农等为代表的八个人。

(×)

【解析】“扬州八怪”并不专指哪八个人,而是泛指代表清中期扬州画坛新风的一批画家,郑燮、李觯、李方膺、金农等为这一画派的代表人物。

108.《卓歇图》传为辽代画家胡虔的作品。

(×)

【解析】《卓歇图》传为辽代画家胡臻的作品,胡虔为胡壤之子。

109.1884年创刊的《点石斋画报》其主要执笔人是吴友如。

(√)

110.在辛亥革命前后,以陈树人和高剑父等倡导的“新国画运动”,主张在保留中国古代绘画的“笔法气韵,水墨赋色,比兴诗情,哲理诗意”的同时,也对世界绘画进行学习,“变为我时之作品。

”(√)

111.清末杨家埠年画中,代表作有《百子全图》、《女士忙图》。

(×)

【解析】清末杨家埠年画中,《女士忙图》为其代表作品,《百子全图》为桃花坞年画的典型代表。

112.《收租院》是20世纪6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雕塑作品。

作品利用地主庄园原有的场地,塑造了114个人物,有正面也有反面。

(√)

113.月份牌年画在20世纪初在广州兴起的一种绘画.因早期画面上有年月历表而得名。

(×)

【解析】在上世纪的20~40年代,在上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年画,因其画面附有年月历表而得名为“月份牌年画”。

114.新中国成立后出现的历史革命画有徐悲鸿的《人民慰问红军》。

(√)

115.“五四”新文化运动之际,由金城、周肇祥发起成立了中国画学研究会。

(√)

116.法国画家郎世宁、意大利画家王致诚是在清廷供职的西方画家。

(×)

【解析】郎世宁来自意大利,王致诚是来自法国的画家。

117.中国的山水画不拘泥于真山真水的描绘,而是追求一种诗情画意。

(√)

118.顾恺之画论的中心是传神论。

他画论中提出了气韵生动和迁想妙得。

(√)

119.苏州园林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

【解析】北京故宫是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120.清末,活动于上海的画家称之为“海上”画派,简称海派。

其中最杰出画家是任伯年、齐白石、吴昌硕。

(×)

【解析】清末,活动于上海的画家称之为“海上”画派,简称海派。

其中最杰出画家是任伯年、吴昌硕。

而齐白石不属于海派画家。

121.设计应用领域是指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在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

122.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画而成的平面图像,皮影人物都是侧面造型。

(√)

123.皮影戏起源很早,大约始于宋代,明清时十分兴盛。

(×)

【解析】皮影戏起源很早,大约始于西汉,明清时十分兴盛。

124.苏美尔人用木棍把一些楔形符号刻在陶土砖上,记录事件,进行通信。

(√)

125.墨色的浓淡深浅变化和水有关系,在具体表现时如老的树干可以用淡墨来表现,嫩的叶子、远处的山可以用浓墨来体现。

(×)

【解析】墨色的浓淡深浅变化和水有关系,在具体表现时如老的树干可以用浓墨来表现,嫩的叶子、远处的山可以用淡墨来体现。

126.在美术活动中基本上不存在标准答案,某些活动中也不存在“对”与“错”,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与想象力的创造性活动。

(√)

127.《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是元代晚期青花瓷珍品。

(√)

128.关山月代表作《六盘山》中表现了毛泽东诗意所表达的革命气概。

(×)

【解析】《六盘山》是李可染的作品。

关山月代表作为与傅抱石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

129.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丝的国家。

(√)

130.时装是表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提供未来流行趋势、展现服装艺术美的重要手段。

(×)

【解析】时装设计是表现设计师的设计理念、提供未来流行趋势、展现服装艺术美的重要手段。

131.体型较胖的人适合穿浅色、竖条状的服装。

(×)

【解析】体型较胖的人适合穿深色、竖条状的服装。

132.环艺设计是环境艺术设计的总称,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