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71057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一轮复习-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考点演练.doc

能力课时6 天体运动中的“四大难点”

一、单项选择题

1.一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该卫星变轨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动能减小为原来的,不考虑卫星质量的变化,则变轨前后卫星的(  )

A.向心加速度大小之比为4∶1

B.角速度大小之比为2∶1

C.周期之比为1∶8

D.轨道半径之比为1∶2

解析 由=m可得v=,卫星动能减小为原来的,速度减小为原来的,则轨道半径增加到原来的4倍,故D错误;由an=可知向心加速度减小为原来的,故A错误;由ω=可知,角速度减小为原来的,故B错误;由周期与角速度成反比可知,周期增大到原来的8倍,故C正确。

答案 C

2.(2016·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月考)北斗导航系统又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具有导航、定位等功能。

如图1所示,北斗导航系统中的两颗工作卫星均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且轨道半径均为r,某时刻工作卫星1、2分别位于轨道上的A、B两个位置,若两卫星均沿顺时针方向运行,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不计卫星间的相互作用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1

A.这两颗卫星的加速度大小相等,均为

B.卫星1由A位置运动到B位置所需的时间是

C.卫星1由A位置运动到B位置的过程中万有引力做正功

D.卫星1向后喷气就一定能够追上卫星2

解析 根据F合=ma,对卫星有G=ma,可得a=,取地面一物体由G=m′g,联立解得a=,故A错误;根据G=mr,得T=,又t=T,联立可解得t=,故B正确;卫星1由位置A运动到位置B的过程中,由于万有引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故万有引力不做功,C错误;若卫星1向后喷气,则其速度会增大,卫星1将做离心运动,所以卫星1不可能追上卫星2,D错误。

答案 B

3.(2015·安徽滁州中学期末)太空行走又称为出舱活动。

狭义的太空行走即指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

假设某宇航员出舱离开飞船后身上的速度计显示其对地心的速度为v,该航天员从离开舱门到结束太空行走所用时间为t,已知地球的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  )

图2

A.航天员在太空行走时可模仿游泳向后划着前进

B.该航天员在太空“走”的路程估计只有几米

C.该航天员离地高度为-R

D.该航天员的加速度为

解析 由于太空没有空气,因此航天员在太空中行走时,无法模仿游泳向后划着前进,选项A错误;航天员在太空行走的路程是以速度v运动的路程,即为vt,选项B错误;由G=mg和G=m,得h=-R,选项C正确;再由=得a=,选项D错误。

答案 C

4.假设将来人类登上了火星,航天员考察完毕后,乘坐一艘宇宙飞船从火星返回地球时,经历了如图3所示的变轨过程,则有关这艘飞船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

图3

A.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

B.飞船绕火星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跟飞船返回地面的过程中绕地球以与轨道Ⅰ同样的轨道半径运动的周期相同

C.飞船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大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的加速度

D.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时,经过P点时的速度大于经过Q点时的速度

解析 飞船在轨道Ⅰ上经过P点时,要点火加速,使其速度增大做离心运动,从而转移到轨道Ⅱ上,所以飞船在轨道Ⅰ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的速度,A错误;根据G=mr()2,得周期公式T=2π,虽然r相等,但是由于地球和火星的质量不等,所以周期T不相等,故B错误;飞船在轨道Ⅲ上运动到P点时与飞船在轨道Ⅱ上运动到P点时受到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加速度相等,故C错误;飞船在轨道Ⅱ上从P点运动到Q点时,飞船做离心运动,P点速度大于Q点的速度,故D正确。

答案 D

5.(2016·河北石家庄质检)太阳系中某行星A运行的轨道半径为R,周期为T,但科学家在观测中发现,其实际运行的轨道与圆轨道存在一些偏离,且每隔时间t发生一次最大的偏离。

天文学家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外侧还存在着一颗未知星B,它对A的万有引力引起A行星轨道的偏离,假设其运行轨道与A在同一平面内,且与A的绕行方向相同,由此可推测未知行星B绕太阳运行的圆轨道半径为(  )

A.R B.R

C.R D.R

解析 在太阳系中行星A每隔时间t实际运行的轨道发生一次最大偏离,说明A、B此时相距最近,此过程类似于钟表中时、分两针从重合到再次重合,已知A的轨道半径小于B的轨道半径,则有ωAt-ωBt=2π,即t-t=2π,得T′=T,利用开普勒第三定律有=,解得R′=R,所以只能A项正确。

答案 A

二、多项选择题

6.如图4所示,飞船从轨道1变轨至轨道2。

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质量变化,相对于在轨道1上,飞船在轨道2上的(  )

图4

A.动能大

B.向心加速度大

C.运动周期长

D.角速度小

解析 根据=m=ma=mr=mω2r知,Ek=mv2=,半径越大,动能越小,选项A错误;飞船在轨道2上向心加速度、线速度、角速度均较小,运行周期长。

故选项B错误,选项C、D正确。

答案 CD

7.(2016·江西上饶一模)在早期的反卫星试验中,攻击拦截方式之一是快速上升式攻击,即“拦截器”被送入与“目标卫星”轨道平面相同而高度较低的追赶轨道,然后通过机动飞行快速上升接近目标将“目标卫星”摧毁。

图5为追赶过程轨道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图5

A.图中A是“目标卫星”,B是“拦截器”

B.“拦截器”和“目标卫星”的绕行方向为图中的顺时针方向

C.“拦截器”在上升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会增大

D.“拦截器”的加速度比“目标卫星”的加速度小

解析 拦截卫星的高度要比目标卫星的高度低,所以A是“拦截器”,B是“目标卫星”,A错误;由于“拦截器”轨道低,速度大,应落后于“目标卫星”,绕行方向应为图中的顺时针方向,B正确;“拦截器”在上升过程中要克服重力做功,所以重力势能增大,C正确;根据公式a=可知“拦截器”的加速度比“目标卫星”的加速度大,D错误。

答案 BC

8.设想在地面上通过火箭将质量为m的“人造小月亮”送入月球轨道,至少需要做功W。

若月球的轨道半径为R,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月球对“人造小月亮”的影响,忽略空气阻力,取地面为零势能面。

则“人造小月亮”在月球轨道上运行时(  )

A.动能为 B.动能为

C.势能为mgR D.势能为W-

解析 “人造小月亮”在月球轨道上运行时,月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即G=m,又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满足m′g=G,由两式联立解得v=,则Ek=mv2=,故A错误,B正确;选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将“人造小月亮”送入月球轨道至少需做功W,故由功能关系有Ek+Ep=W,所以Ep=W-Ek=W-,故C错误,D正确。

答案 BD

9.(2016·苏北四市联考)2014年5月10日,天文爱好者迎来了“土星冲日”的美丽天象。

“土星冲日”是指土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

该天象每378天发生一次,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方向相同,公转轨迹都近似为圆,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和半径以及引力常量均已知,根据以上信息可求出(  )

图6

A.土星质量

B.地球质量

C.土星公转周期

D.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之比

解析 行星受到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后,行星的质量会约去,故无法求解行星的质量,选项A、B错误;“土星冲日”天象每378天发生一次,即每经过378天地球比土星多转动一圈,根据(-)t=2π可以求解土星公转周期,选项C正确;知道土星和地球绕太阳的公转周期之比,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以求解公转半径之比,根据v=可以进一步求解土星和地球绕太阳公转速度之比,选项D正确。

答案 CD

10.如图7所示,A是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B、C是同一平面内两颗人造卫星。

B位于离地高度等于地球半径的圆形轨道上,C是地球同步卫星。

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图7

A.卫星B的速度大小等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

B.A、B的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A>vB

C.周期大小关系为TA=TC>TB

D.若卫星B要靠近C所在轨道,需要先加速

解析 第一宇宙速度为近地卫星的环绕速度,为最大环绕速度,所以B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故A错误;A、C相比较,角速度相等,由v=ωr,可知vA<vC,根据卫星的线速度公式v=得vC<vB,则vA<vC<vB,故B错误;卫星C为同步地球卫星,所以TA=TC,再根据v=,T=得:

卫星的周期T=2π,可知TC>TB,所以TA=TC>TB,故C正确;卫星要想从低轨道到达高轨道,需要加速做离心运动,故D正确。

答案 CD

11.(2016·黑龙江绥化三校联考)发射地球同步卫星要经过三个阶段:

先将卫星发射至近地圆轨道1,然后使其沿椭圆轨道2运行,最后将卫星送入同步圆轨道3。

轨道1、2相切于Q点,轨道2、3相切于P点,如图8所示。

当卫星分别在1、2、3轨道上正常运行时,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图8

A.卫星在轨道1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它在轨道2上经过Q点时的加速度

B.卫星在轨道3上的动能小于它在轨道1上的动能

C.卫星在轨道3上的引力势能小于它在轨道1上的引力势能

D.卫星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大于它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

解析 地球对卫星的万有引力为G,由G=ma,可得卫星在Q点的加速度a=,故选项A正确;轨道1、3均为圆轨道,由G=m,可得v2=,由于轨道3的半径大于轨道1的半径,故卫星在轨道3上的动能小于在轨道1上的动能,故选项B正确;从轨道1到轨道3,地球与卫星间的引力做负功,引力势能将增加,选项C错误;由轨道1到轨道3经过两次加速,外力做正功,所以卫星在轨道3上的机械能大于它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故选项D正确。

答案 A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