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38527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7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docx

高考语文总复习练习第3部分第1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Word版含答案

 

第三部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

论述类文本整体阅读

高考对一般论述类文章的考查侧重于逻辑思维能力,主要让考生借助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捕捉语言信息,主动获取知识,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知识,更不是从专业知识理解的角度来考查。

因此,我们只要读懂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可答题。

为此,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泛读和精读。

泛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精力内养成抓关键点的习惯,为后面的解题锁定比对区间做好准备。

精读,培养学生抓命题点的“第六感觉”,让学生的思维无限接近命题人,熟悉高考命题的设误类型和设误角度,面对一段话或一个词语,达到“一看就知是命题点”的境界。

 

一、圈注关键句

1.圈注论点句

论点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发表的观点。

一般是一文一个中心论点,在整个过程中,紧紧围绕着这个论点来展开议论。

论点通常用判断句表达,也有短论找不到论点句的,这是潜在论点的写法。

一般来说,论点的提出,有时在文章的开头,这就是所谓的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的写法;有时在文章的结尾,就是所谓的归纳全文、篇末点题、揭示论述中心的写法,不过,这种写法在明确表达论点时大多有“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因此”“归根结底”等表总结性的词语;有时候在文章的中间;有时候文章标题就是全文论点。

2.圈注论据句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正确性、可行性的依据。

议论文中的论据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选用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充当,称为事实论据;一类是人们公认为正确、可行的道理、格言、原理、定律等,称为道理论据。

因此,在阅读时,圈注“如”“例”等句可迅速把握事实论据;圈注“如果……那么”,表比较、对比、引述等可迅速把握事理论据。

这样可迅速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及其观点。

3.圈注文中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

论证的结构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

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有的是并列关系,有的是递进关系,还有的段落关系是纵横结合的逻辑关系。

而这些往往有一些标志性的语句,如“首先、其次”等引起的语句。

如果没有这样的语句,可标记每自然段开头句或结尾句,然后提取每一段的主要信息,把握文脉。

二、勾画关键词

1.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提示信息的词语

(1)年代时间(多次出现时间)、数据(多个数据)及其概括词(如多数、少量、部分、凡、凡是、所有、都、全、几乎、仅仅等表范围的词语);

(2)重要的修饰限制词语(基本、根本、重要、最、十分、非常、总共等表程度的词语);

(3)已然未然(迄今为止、到目前为止、现在所见的等表时间的词语),或然必然(如果、可能、一定、或许、已经、将来、正在、目前、如果、必然、预计等表判断的词语);

(4)代词(这,那,它,其,如此等)。

2.有助于理清文章思路,避免逻辑错误的词语

(1)因果(因为、因此、……的原因是、因而、由于、从而);

(2)转折(但是、反而、其实、实际上);

(3)并列或递进(也、又、不再是……而是、不仅……还);

(4)分类分层(首先……其次……);

(5)举例子(例如、如、人名)。

3.文中反复强化的词

这类词往往是文章要表达的主要内容或中心意思。

三、精读,选项与原文巧对

精读,就是把选项与原文巧对照,就是“比”。

比就是“文题”比对,筛选判断信息。

读文和查找阶段,对信息的理解、捕获不一定全面,将题目的题干、选项与原文对应文字仔细比对,是确定选项的最后一道“工序”,也是“精读”的意义所在,其基本方法是“文题”比对。

【真题演练】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9分,每小题3分)

周代,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但我们还是看到,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作出了特别规定。

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

据《礼记》记载,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

“五谷不时,果实未熟,不鬻于市。

”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交易品种十分丰富。

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国家在法律上作出了相应的规定。

汉朝《二年律令》规定:

“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

……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赃,与盗同法。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唐朝《唐律》规定:

“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

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

即人自食致死者,从过失杀人法。

”从《唐律》中可以看到,在唐代,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处罚各不相同:

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以绝后患,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致人中毒,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饮食市场空前繁荣。

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

商品市场的繁荣,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敝恶之物,饰为新奇;假伪之物,饰为真实。

如绢帛之用胶糊,米麦之增湿润,肉食之灌以水,药材之易以他物”(《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

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以其物小大,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虽医卜亦有职。

”(《都城纪胜》)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并按行业登记在籍,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

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

除了由行会把关外,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而致人生病者,要判处徒刑一年。

解析:

本题从断章取义的角度设误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错,原文第二段中说:

“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应尽快焚毁,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是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而没有说追究主使官员的责任。

答案:

C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要予以严惩。

解析:

本题从无中生有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

B项“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错,原文说“为了加强对……必须加入行会”“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由此可知,行会并不是宋代统治者设立的政府机构。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并给予不同的处罚,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经过汉、唐的发展,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解析:

本题从偷换概念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B项由原文“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可知,“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是“行会”,而非“宋代政府”。

答案:

B

 

近三年新课标全国卷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统计如下:

1.从命题形式看,新课标全国卷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命题有什么规律?

考查一般采用单一命题形式,以三道选择题形式出现,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

2.从考查趋向上看,新课标全国卷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的考点有什么规律?

2016年语文科“考试说明”(新课标)对该考点的要求是: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它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

其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单独命题考查,其他考点往往综合考查。

第一节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华罗庚评卢纶诗歌

唐代诗人卢纶《塞下曲》云: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了此诗,认为大雪纷飞之时不可能看见大雁的踪影,于是写道:

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

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

他在质疑之后未停止思考,并询问了有关专家。

至此,华罗庚才明白卢纶没有错,是自己观察体验不够。

你知道为什么吗?

答案:

塞外气候变化莫测,经常在阴历八九月和三四月下大雪。

比如有一年正是中秋节,而燕山北麓大雪纷纷扬扬,化了一天尚未化透,大地白茫茫一片,而这时正是北雁南归的季节。

到了晚上,群雁都憩息在草丛里,间或有掉队的孤雁在空中飞过,常发出寻伴的嘹亮叫声。

这时夜黑,人们看不见雁飞,却能听到雁鸣。

1.论述类文章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主要有哪几个角度?

常考角度有: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从近三年的高考来看,对论述类文章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重点是什么?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是新课标全国卷的考查重点,近三年的全国卷虽然没有直接设置对文中概念、句子的理解题,但也在其他题目中或多或少地有所涉及。

其他省份的高考题对论述类文章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涉及较多。

3.考查形式有何特点?

考查形式稳定:

一般为选择题,命题方式常是单选,四选一。

四个选项中,大多有三个是错误的,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

一、(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

“,凤属,神鸟也。

……江中有,似凫而大,赤目。

”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

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

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

“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

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

”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

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

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变为神鸟凤凰。

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

《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

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

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

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

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

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

《国语》云:

“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

”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

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

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判断某一概念或词句的表述,首先审查选项,明确表意重点;其次回归原文,搜集相关线索;再次两相比照,确定理解误差。

B项原文第一段表述为:

“似凫而大,赤目。

”并没有说“跟凫一般大”。

而B项表述为“一般大”,与原文不符。

A、C、D三项正确,其信息均在前两段。

答案:

B

二、(2015·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

“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

因为有“文化”。

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

是基于人的群体性。

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

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

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觉、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

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

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散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

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简、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还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

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

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造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

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

“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

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生长的土壤。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式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

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

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

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

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

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

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国时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有删改)

 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A.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在文化传递中,古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和今人所使用的信息载体是相同的。

C.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D.一个人可以“不朽”,因为有文化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E.文化是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和知识财富,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能力。

B项,曲解文意。

“信息载体是相同的”错误。

第一段“由于各种信息载体(石刻、竹简、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显然,石刻、竹简代表古代信息载体,而磁带、光盘则是现代信息载体。

E项,于文无据。

文化“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错误。

由第五段可知:

文化是将众多个人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公共的财富。

答案:

BE

理解概念与句子两题型方法突破

一、理解概念含意

1.前后勾连,揣摩具体语境。

概念的含意往往指的是其在特定语境中的含意。

理解时,应以准确判断其本质属性为基础,着眼于具体的文句,从文章的主旨出发,将上下文勾连在一起,全面审视作者在相关内容中遣词用语的匠心,正确领会概念的含意。

2.由表及里,就近寻找答案。

文中对概念的解说,既有对其本质属性的揭示,又有对其外部特征的阐述,理解时,要遵循“就近原则”,从概念的表层含意入手,抽象出其在文中所表现的内在的深刻的含意。

3.以文解文,注意代入验证。

构成文章的诸要素之间,往往是互相关联、互相阐释的,或同义互解,或连义互解。

答题时,将答案一一代入所考查的概念处,看意义是否连贯畅通,逻辑关系是否紧凑合理。

二、理解句子含意

1.语法分析法。

理解句子的含意可以根据句式特点进行分析:

抓句子主干与关键词,筛选信息;抓分句间关系,明确表达重心;利用句间关系,理解语段中心。

2.修辞分析法。

对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应从修辞本身特点出发,如比喻的相似性、借代的相关性、比拟的形象性、反语的讽刺性等。

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含有比喻修辞的句子往往是考查的重点。

3.区位分析法。

句子的含意和作用往往因为其所在的位置不同,理解其含意需要搜寻的信息点的位置也不同。

所以答题时首先要判断句子的位置,然后锁定搜索信息的区间,确定基本的含意。

起始句:

相关信息在其领起的部分。

收结句:

相关信息宜从上文考虑。

过渡句:

相关信息要审视上下文。

关键句:

要关注其相邻的上下句,联系文本中心。

(2015·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

白 龙

真正热爱阅读的人是不需要理由的,从书本中获得的巨大愉悦,足以让人废寝忘食。

一个角落、一本书,就能筑起一个完整而缤纷的世界。

这也是阅读有别于其他文娱活动的根本特征,即它是不依赖其他感官的、高度个人化的精神活动。

通过阅读,我们最终学会如何与自己相处,并在这种周行而不殆的智识训练中使精神日益丰富。

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乃是每日必须进行的精神刷新。

在一次次的刷新中,勤于阅读的人将逐渐成长为一个有着丰富心灵层次、心智成熟的现代人。

古人讲“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

这是在提醒自己,不读书就会让灵性蒙尘。

那些带着墨香的书页在你指尖哗哗流淌,或记载着高深玄妙的思想,或传递着历史深处的信息,在你的脑海中排列为奇妙而华美的文字城堡。

我们手捧书本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教育、自我升华的过程。

我们在阅读中将重新发现自己,这也正是“人文日新”的真义。

如果说和他人相处是一项必备的社会能力,那么与自己相处则体现一种可贵的精神定力。

太多人习惯了众声喧哗,却无法和自己平静地相处片刻。

只有阅读才能给人这种能力。

我们在阅读中学着和自己对话,正如我们在终极的意义上独自面对人生一样。

在某种意义上,阅读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让我们得以暂时跳脱出琐碎的眼前之事,对永恒之物进行片刻的凝望。

而这,正是精神人格养成的过程。

阅读也是为了和这个世界更好相处。

阅读不是为了逃避世界,而是为了更好地拥抱世界。

从阅读中,我们不仅在与高尚人物的灵魂对话,更能见识到比眼前的世界更深邃、更辽阔的另一个世界。

这个世界不仅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也包括历代经典作品营造的精神空间。

通过这种思接千载、神游八荒的精神活动,我们将学会谦卑,也将变得柔和、平淡;学着更深地理解他人与世界,更具包容心和同理心地看待这个世界上的诸种缺陷与不足。

阅读是一项几乎没有门槛的活动,人人都可领略文字之美;阅读又是一项由浅入深的精神历练,需要持之以恒才能登堂入室、窥其堂奥。

这个世界需要书籍的火种来点亮,而一个追求内心丰富的人,也总有赖于阅读带来的精神刷新。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5年4月23日)

 下列对文章中“刷新”一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阐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

B.是学会与自己相处,在智识训练中重新发现自己,使精神日益丰富的过程。

C.是对庸常生活的解救,对永恒之物的凝望和思索,能促进精神人格的养成。

D.能见识到另一个世界:

包括人类已知的历史空间和经典所营造的精神空间。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

第一步,审明题干。

本题考查对“刷新”的理解,需要选择“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第二步,选定区间,比照分析。

看“刷新”一词出现的位置,本文的题目,“阅读,是对精神的刷新”,文章的几个选段都是围绕“刷新”这个词,从不同方面来说明“刷新”的体现。

A项信息在第二段,B、C项在第三段,D项在第四段,通过对比可知A项的“要求自我教育、自我升华,达到内心丰富”属于对“刷新”的阐释;而“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是对“刷新”的阐释,于原文无据。

第三步,综合比较,确认答案。

答案为A项。

答案:

A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公元2世纪中叶,张骞受汉武帝派遣凿空西域,开通丝绸之路。

早在张骞之前,东西方通道已有雏形。

商周玉器是通过“玉石之路”从新疆和田运来的。

《管子》多次谈到“月氏之玉”,也许就是从这条“走私”路上贩运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