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57585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1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docx

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

2016-2017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2分)(2017秋•宁德期末)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B.闪电时N2转化为NO

C.工业合成氨

D.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2.(2分)(2018•青浦区一模)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物质是(  )

A.H2B.MgC12C.H2OD.KOH

3.(2分)(2013秋•乳山市校级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与氯气、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生成不同氯化物

B.钠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式为NaCl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气体为氯气,溶液pH变大

D.加热灼烧可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

4.(2分)(2018•江西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规范并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使试管受热均匀

B.将乙酸乙酯与乙酸的混合液加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振荡、排气、静置、分液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C.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

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碳的强

D.在盛有足量浓硫酸的试管中加一小片铜片充分反应后,冷却,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呈蓝色

证明产物生成了Cu2+

A.AB.BC.CD.D

5.(2分)(2017秋•宿州期末)下列各组物质的条件(用量、浓度、温度等)不同,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同的是(  )

①C与O2②Fe与硝酸③Fe与硫酸④Na与O2⑤CO2与澄清石灰水⑥AlCl3溶液与氨水。

A.全部B.除⑥外C.除③外D.除③⑥外

6.(2分)(2018•呼伦贝尔一模)化学与工业、科技、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人造丝和蚕丝制品

C.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是因为色素被氧化

D.刘禹锡的《浪淘沙》: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沙子中

7.(2分)(2017秋•鲁山县校级月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

Na+、NO3﹣、I﹣、SO42﹣

B.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

K+、AlO2﹣、CH3COO﹣、SiO32﹣

C.

=10﹣12的水溶液中:

K+、ClO﹣、S2﹣、Cl﹣

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NH4+、Fe2+、SO42﹣、NO3﹣

8.(2分)(2016秋•高明区校级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时,转移电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SO3所含分子数为NA

C.高温下,16.8g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NA个电子

D.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9.(2分)(2017秋•固始县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②④B.②③C.①④⑤D.①②④

10.(2分)(2018春•武平县校级月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热稳定性:

H2O>HF>H2S

②熔点:

Al>Na>K

③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⑤含有不同种元素原子的分子中,仅存在极性键,不存在非极性键

⑥已知H2SO4(aq)+2NaOH(aq)=2H2O(l)+Na2SO4(aq)△H=﹣114.6KJ•mol﹣1则中和热为57.3KJ•mol﹣1

⑦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只可能形成共价键

⑧凡是有空轨道的微粒,都能接受孤电子对形成牢固的配位键

A.②④⑥B.①⑤⑥C.②③④D.①⑤⑧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1.(3分)(2017•江西模拟)如图,缓慢通入O2,用水吸收NO2(假设每次通入的O2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试管内溶液的pH值不再变化,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

B.当试管气体不是红棕色时,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

C.水槽内的水改为稀盐酸,有利于吸收NO2

D.水槽内的水改为稀NaOH溶液,有利于吸收NO2

12.(3分)(2015•浙江模拟)亚氯酸钠是一种高效氧化剂漂白剂,主要用于棉纺、亚麻、纸浆等漂白,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则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含氯消毒剂中的有效氯含量是指含氯消毒剂的氧化能力相当于多少氯的氧化能力,则亚氯酸钠的理论有效氯含量157%

B.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

C.25℃时,HClO2的电离平衡常数的数值Ka=10﹣6

D.若浓度均为0.1mol•L﹣1的HA溶液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则c(OH﹣)﹣c(H+)>c(HClO2)﹣c(ClO2﹣)

13.(3分)(2018•徐汇区二模)浓硫酸分别和三种钠盐反应,现象见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对比①和②可以说明还原性Br﹣>Cl﹣

B.①和③相比可说明氧化性Br2>SO2

C.②中试管口白雾是HCl遇水蒸气所致,说明酸性H2SO4>HCl

D.③中浓H2SO4被还原成SO2

14.(3分)(2017秋•商丘期末)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稀硝酸与铁屑反应:

2Fe+6H+=2Fe3++3H2↑

B.往NH4HCO3溶液中加过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

NH4++OH﹣=NH3↑+H2O

C.往酸性碘化钾溶液中滴加适量的双氧水:

2I﹣+2H++H2O2=I2+2H2O

D.HS﹣的电离:

HS﹣+H2O⇌OH﹣+HS﹣

15.(3分)(2015秋•建湖县校级期末)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B.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C.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D.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一定不含Fe2+

16.(3分)(2018•浙江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2C、14C60两者互为同位素

B.互为同系物的两种分子,相对分子质量的差值为14

C.乙酸的同分异构体只有两种

D.有机物CH3CH(CH3)CH2C(CH3)3的名称是2,2,4﹣三甲基戊烷

17.(3分)(2010•南昌一模)某研究小组根据Zn+Br2═ZnBr2,设计了一个蓄电池,有关该蓄电池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Zn﹣2e═Zn2+

B.电解质溶液不可以用强酸,也不可以用强碱

C.充电时,蓄电池负极应接在直流电源负极上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Zn2+移向负极

18.(3分)(2013春•金平区校级期中)在一定温度下,下列叙述不能作为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的是(  )

①C的生成速率是B的消耗速率的

②单位时间生成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③A、B的浓度比值不再变化

④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再变化

⑤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⑥单位时间消耗amolA,同时生成3amolB

⑦A、B、C的分子数目比为1:

3:

2.

A.①②B.④⑥C.③⑦D.⑤⑥

19.(3分)(2017秋•咸阳期末)反应A(g)+3B(g)=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0.45mol•L﹣1•min﹣1 ②v(B)=0.6mol•L﹣1•s﹣1

③v(C)=0.4mol•L﹣1•s﹣1 ④v(D)=0.45mol•L﹣1•s﹣1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④<③=②<①B.④>③=②>①C.①>②>③>④D.④>③>②>①

20.(3分)(2015秋•金凤区校级期末)一定量的Na、Mg、Al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放出氢气的质量之比为1:

2:

4,则Na、Mg、Al三种金属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

1:

1B.4:

2:

1C.2:

3:

4D.3:

3:

4

 

三.计算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

21.(8分)(2017秋•嘉兴期末)将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加热,生成的气体(假设无损耗)全部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20.0g白色沉淀,加热后的残留物加入20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60LCO2气体(标准状况下).试回答下列问题(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

(1)加强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所加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

(3)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是  g。

 

四.推断题(共4小题,满分42分)

22.(11分)(2017秋•保定期末)A、B、C、D、E、F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F的原子半径同周期中最小,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D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D元素与B元素同主族,E元素原子与C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

1,A的一种原子中,质量数与质子数之差为零。

(1)C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AFC的电子式  。

(2)E、F形成的简单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具体符号表示)。

(3)A、E形成的是  (填共价或离子)化合物。

(4)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的结构式为  。

23.(8分)(2017•浙江模拟)以氧化铝为原料,通过碳热还原法可合成氮化铝(AlN);通过电解法可制取铝.电解铝时阳极产生的CO2可通过二氧化碳甲烷化再利用.

请回答:

(1)已知:

2Al2O3(s)═4Al(g)+3O2(g)△H1=3351KJ•mol﹣1

2C(s)+O2(g)═2CO(g)△H2=﹣221KJ•mol﹣1

2Al(g)+N2(g)═2AlN(s)△H3=﹣318KJ•mol﹣1

碳热还原Al2O3合成AlN的总热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  .

(2)在常压、Ru/TiO2催化下,CO2和H2混和气体(体积比1:

4,总物质的量amol)进行反应,测得CO2转化率、CH4和CO选择性随温度变化情况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选择性:

转化的CO2中生成CH4或CO的百分比).

反应ⅠCO2(g)+4H2(g)⇌CH4(g)+2H2O(g)△H4

反应ⅡCO2(g)+H2(g)⇌CO(g)+H2O(g)△H5

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H4小于零

B.温度可影响产物的选择性

C.CO2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少

D.其他条件不变,将CO2和H2的初始体积比改变为1:

3,可提高CO2平衡转化率

②350℃时,反应Ⅰ在t1时刻达到平衡,平衡时容器体积为VL该温度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为  (用a、V表示)

③350℃下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画出400℃下0~t1时刻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3)据文献报道,CO2可以在碱性水溶液中电解生成甲烷,生成甲烷的电极反应式是  .

24.(13分)(2014春•临海市校级期中)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探究SO2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B、C发生的现象分别说明SO2具有的性质是  性和  性

配平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2+  MnO4﹣+  H2O﹣﹣  Mn2++  SO42﹣+  H+

②装置D的目的是探究SO2与品红作用的可逆性,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

③尾气可采用  溶液吸收.

(2)在实验室欲制取适量的NO气体.

①NO通常用什么方法收集  

②下列中最适宜完成该实验的简易装置是  (填序号);

③根据所选的装置依次写出所用试剂  

④根据所选的装置,写出装置B的作用  .

25.(10分)(2016•莲花县模拟)已知a、I、e为三种由短周期元素构成的粒子,它们都有10个电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粒子代码

a

I

e

原子核数

单核

四核

双核

粒子的电荷数

一个单位正电荷

0

一个单位负电荷

物质A由a、e构成,B、C、D、K都是单质,反应①~⑤都是用于工业生产的反应,各有关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请填写下列空白: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J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①H+E(溶液)→M  .

②I溶于G  .

(3)在通常状况下,若1gC气体在B气体中燃烧生成H气体时放出92.3kJ热量,则2molH气体完全分解生成C气体和B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016-2017高一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1.(2分)(2017秋•宁德期末)下列过程属于人工固氮的是(  )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

B.闪电时N2转化为NO

C.工业合成氨

D.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

【解答】解:

A、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是氮气的状态发生改变,不属于氮的固定,更不是人工固氮,故A错误;

B、闪电时N2转化为NO,属于自然固氮,故B错误;

C、工业合成氨是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属于人工固氮,故C正确;

D、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属于生物固氮,故D错误。

故选:

C。

 

2.(2分)(2018•青浦区一模)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物质是(  )

A.H2B.MgC12C.H2OD.KOH

【解答】解:

A.H2只含共价键,故A不选;

B.MgC12只含离子键,故B不选;

C.H2O只含共价键,故C不选;

D.KOH含离子键、O﹣H共价键,故D选;

故选:

D。

 

3.(2分)(2013秋•乳山市校级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与氯气、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生成不同氯化物

B.钠在自然界存在的主要形式为NaCl

C.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气体为氯气,溶液pH变大

D.加热灼烧可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

【解答】解:

A、氯气是强氧化剂氧化单质铁为高价态化合物氯化铁,盐酸溶液中氢离子氧化性弱,和铁反应俗称氯化亚铁,铁与氯气、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生成不同氯化物,故A正确;

B、钠是活泼金属在自然界中主要是以海水中氯化钠形式存在,故B正确;

C、氯水中存在化学平衡,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见光分解生成盐酸和氧气,照氯水有气泡逸出,气体为氧气,溶液pH变小,故C错误;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碳酸钠受热不分解,加热灼烧可除去Na2CO3固体中少量的NaHCO3,故D正确;

故选:

C。

 

4.(2分)(2018•江西模拟)下列实验操作规范并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操作

实验目的

A.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灯芯接触

使试管受热均匀

B.将乙酸乙酯与乙酸的混合液加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振荡、排气、静置、分液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

C.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

证明氯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碳的强

D.在盛有足量浓硫酸的试管中加一小片铜片充分反应后,冷却,向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溶液呈蓝色

证明产物生成了Cu2+

A.AB.BC.CD.D

【解答】解:

A.酒精灯外芯温度最高,先预热再集中加热,故A错误;

B.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后,与乙酸乙酯分层,振荡、排气、静置、分液可分离,故B正确;

C.盐酸为无氧酸,不能比较Cl、C的非金属性,故C错误;

D.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将硫酸铜注入水中,溶液呈蓝色,证明产物生成了Cu2+,故D错误;

故选:

B。

 

5.(2分)(2017秋•宿州期末)下列各组物质的条件(用量、浓度、温度等)不同,发生化学反应也不同的是(  )

①C与O2②Fe与硝酸③Fe与硫酸④Na与O2⑤CO2与澄清石灰水⑥AlCl3溶液与氨水。

A.全部B.除⑥外C.除③外D.除③⑥外

【解答】解:

①C与O2反应充分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时生成一氧化碳,产物不同,故正确;

②浓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一氧化氮,过量的铁和硝酸得到硝酸亚铁,少量的铁则得到硝酸铁,所以浓度不同产物不同,量不同化学反应也不同,符合题意,故正确;

③浓硫酸与金属铁常温钝化,稀硫酸与金属铁反应生成氢气,过量的铁和浓硫酸得到硫酸亚铁,少量的铁则得到硫酸铁,浓度不同产物不同,故正确;

④钠在少量氧气中生成氧化钠,在过量氧气中生成过氧化钠,产物不同,故正确;

⑤CO2与Ca(OH)2,少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足量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所以产物不同,故正确;

⑥AlCl3溶液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和弱碱不反应,故错误;

故选:

B。

 

6.(2分)(2018•呼伦贝尔一模)化学与工业、科技、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B.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人造丝和蚕丝制品

C.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是因为色素被氧化

D.刘禹锡的《浪淘沙》: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说明金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于沙子中

【解答】解:

A.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但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发生,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故A错误;

B.蛋白质在灼烧时有一股烧焦羽毛味,蚕丝是蛋白质,灼烧时能发出烧焦羽毛味,而人造丝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故B正确;

C.现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浅绿色变为棕黄色,是因为价铁离子易被氧化生成三价铁离子,故C错误;

D.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金的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态存在,故D错误;

故选:

B。

 

7.(2分)(2017秋•鲁山县校级月考)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滴入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中:

Na+、NO3﹣、I﹣、SO42﹣

B.水电离的c(H+)=10﹣12mol/L的溶液中:

K+、AlO2﹣、CH3COO﹣、SiO32﹣

C.

=10﹣12的水溶液中:

K+、ClO﹣、S2﹣、Cl﹣

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

NH4+、Fe2+、SO42﹣、NO3﹣

【解答】解:

A、滴入甲基橙显红色,溶液呈酸性,酸性溶液中NO3﹣、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A错误;

B、水电离的c(H+)=10﹣12mol/L,可能强酸性溶液和强碱性溶液,在强碱性溶液中K+、AlO2﹣、CH3COO﹣、SiO32﹣能共存,故B正确;

C、

=10﹣12的水溶液呈酸性,ClO﹣具有强氧化性,硫离子具有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且酸性溶液中ClO﹣、Cl﹣,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

D、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可能是强酸性溶液也可能是强碱性溶液,酸性溶液中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碱性溶液中NH4+、Fe2+不能共存,故D错误;

故选:

B。

 

8.(2分)(2016秋•高明区校级月考)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Cl2完全溶于水时,转移电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SO3所含分子数为NA

C.高温下,16.8g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0.8NA个电子

D.1molNa2O2固体中含离子总数为4NA

【解答】解:

A、标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氯气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故氯气不能反应完全,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NA个,故A错误;

B、标况下三氧化硫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故B错误;

C、16.8g铁的物质的量为n=

=0.3mol,而铁和水蒸气反应后变为+

价,故0.3mol铁转移0.8NA个电子,故C正确;

D、过氧化钠由2个钠离子和1个过氧根构成,故1mol过氧化钠中含3NA个离子,故D错误。

故选:

C。

 

9.(2分)(2017秋•固始县期末)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①液态水汽化 ②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 ③浓硫酸稀释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②④B.②③C.①④⑤D.①②④

【解答】解:

①液态水汽化是吸热的物理过程,不是吸热反应,故①错误;②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是吸热反应,故②正确;

③浓硫酸稀释是放热的物理过程,故③错误;

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是吸热反应,故④正确;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是放热反应,故⑤错误。

故选:

A。

 

10.(2分)(2018春•武平县校级月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①热稳定性:

H2O>HF>H2S

②熔点:

Al>Na>K

③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

④元素周期表中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⑤含有不同种元素原子的分子中,仅存在极性键,不存在非极性键

⑥已知H2SO4(aq)+2NaOH(aq)=2H2O(l)+Na2SO4(aq)△H=﹣114.6KJ•mol﹣1则中和热为57.3KJ•mol﹣1

⑦两个非金属元素原子间只可能形成共价键

⑧凡是有空轨道的微粒,都能接受孤电子对形成牢固的配位键

A.②④⑥B.①⑤⑥C.②③④D.①⑤⑧

【解答】解:

①非金属性:

F>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热稳定性:

HF>H2O>H2S,故①错误;

②影响金属键作用力强弱的因素是原子半径以及金属离子所带电荷,金属键:

Al>Na>K,金属键的作用力越弱,熔点越低,故②正确;

③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电子层减少,则ⅡA族元素的阳离子与上一周期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故③正确;

④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行为副族及第VⅢ族元素,均为金属元素,故④正确;

⑤H2O2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故⑤错误;

⑥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水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中和热,故⑥正确;

⑦非金属以共用电子对成键,为共价键,故⑦正确;

⑧钠离子等含空轨道,难形成配位键,一般过渡金属元素的空轨道能接受孤电子对形成牢固的配位键,故⑧错误。

故选:

D。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

11.(3分)(2017•江西模拟)如图,缓慢通入O2,用水吸收NO2(假设每次通入的O2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试管内溶液的pH值不再变化,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

B.当试管气体不是红棕色时,说明NO2全部转化为HNO3

C.水槽内的水改为稀盐酸,有利于吸收N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行政公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