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8371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 人民版选修1.docx

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人民版选修1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王安石变法》教案6人民版选修1

【内容标准】

了解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背景

【知识与能力】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原因和表现;庆历新政的主要内容

 【过程与方法】

讲述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时,通过教师的引导,由学生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概括、归纳出社会危机的由来和表现,并从中得出改革的原因。

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知识和分析复杂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是北宋政治的一个显著特点。

社会危机本质上反映了封建统治危机,引发了政治改革。

2.庆历新政是在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背景下,对封建统治政策所做的一次局部调整,由于触犯了保守派的利益而失败,但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

3.北宋中期的两次改革,是地主阶级进行的改革运动,是对封建统治政策所做的内部调整,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由于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失败,体现了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4.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能够针对北宋统治的积弊进行大胆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难点:

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由来及其解决途径;庆历新政的侧重点。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中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到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统治集团发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改革运动。

【讲授新课】

(课件显示或板书本节课题,以下统称“板书”)

第一节“积贫积弱”的北宋(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围绕“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由来、表现及其解决途径和结果”这一中心问题认真阅读教材。

一、北宋中期的财政困难(板书)

表现:

“三冗”(冗兵、冗官、冗费)弊政(板书)

(教师先让学生分别分析冗官、冗兵、冗费的原因和后果,再补充说明。

1、冗兵

冗兵的原因:

主要在于募兵、养兵制的弊端。

宋初大量编练禁军,后来为缓和阶级矛盾,采取“养兵”政策,政府在发生饥荒的地方“募兵”,这些措施导致北宋兵员剧增,到宋仁宗时,军队人数已达120多万。

同时,由于兵员素质低下,操练不勤,战斗力削弱,形成“积弱”局面。

北宋实行“守内虚外”的军事政策,结果形成“兵不识将,将不知兵”的局面,战斗力不强

2、冗官

冗官的原因:

一方面统治者用“分化事权”(即一职多官)的办法,防止文武官员专权,结果导致官僚机构日益膨胀,另一方面科举制的改革,导致官吏人数激增。

同时,大官僚的子孙、亲属、门客还可以以“恩荫”受官。

3、冗费

冗费的原因:

冗官、冗兵必然导致官俸、军费开支增大,再加上每年送给辽、西夏大量银绢(“岁币”),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形成“积贫”的局面。

二、内忧外患

1、土地兼并现象严重(财政危机)(板书)

同学们都知道,在汉唐时期,土地兼并的现象往往是在王朝的中后期比较严重,而北宋不一样,一开始土地兼并的现象就十分严重,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一步指出:

北宋统治者实行“田制不立”(指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建立不起来)、“不抑兼并”(指在承认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土地兼并不加干预)的土地政策,纵容地主阶级兼并农民的土地。

因而北宋前期土地兼并的现象就十分严重,到了北宋中期,更达到了“富者有弥望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重地步。

变相增加苛捐杂税,阶级矛盾尖锐

2、农民的反抗斗争(政治危机)(板书)

(以往的农民起义主要发生在王朝的后期,如秦、两汉和唐朝,而北宋则在一开始,阶级对立就十分突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由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指出:

汉唐是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王朝,统治者注意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着手调整统治政策,使当时的阶级矛盾有所缓和。

)而北宋是在兵变的基础上建立的,统治者为吸取五代频繁军事政变的教训,只注意调整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而作为封建社会经济基础的小农经济没有得到较大的恢复和发展,再加上土地兼并的发展,阶级矛盾在北宋初年就十分尖锐,农民和士兵的起义,不但“一年多如一年,一火(伙)强如一火”,而且从以前北宋政府统治力量较薄弱的边远地区发展到统治较强大的腹心地区,严重威胁着北宋的封建统治。

3、辽、西夏的威胁(边患危机)(板书)

北宋实行“守内虚外”、被动防御的军事政策,在辽夏贵族集团的掠夺和讹诈面前显得卑躬屈膝,软弱无力,始终受到辽和西夏的威胁和进攻,面临严重的边患危机。

表现:

(1)宋辽战争(教师结合《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讲述。

)宋辽战争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宋对辽的两次进攻,目的是把契丹势力驱逐出长城。

(“夺取幽云十六州”,因为,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是在916年,947年其子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

在这之前,契丹政权就已从石敬瑭手中得到了幽云十六州。

而北宋建立于960年,时间要比辽国晚。

因此说明,宋对辽的用兵是为了夺取幽云等州。

)这两次战争的结果是宋军遭到失败;第二阶段是辽军南下,不断威胁北宋,但最终未能打败北宋,双方议和,形成对峙局面。

(2)澶渊之盟(1005年)

A、背景:

澶渊之战(1004年)

(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示意图》,特别指出“澶州距离东京很近”,对宋的都城威胁很大。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辽大举南侵,到达澶州城下,逼近东京。

(在宰相寇准力谏之下,真宗驾幸澶州,使宋军士气大振。

宋、辽双方在澶州相持了十余日,本来军事形势于宋有利,宋军坚守辽背后之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死辽军统帅萧挞览。

辽恐腹背受敌,乃密奉书请和。

)宋军虽然打了胜仗,却订立了屈辱的澶渊之盟。

B、内容

宋纳银绢:

规定宋每岁向辽输纳银十万两作为军饷,绢________,叫“岁币”;(议定疆界:

双方约以白沟河(今海河支流大青河)为界;约为兄弟:

双方约为兄弟之邦,宋为兄,辽为弟,宋真宗称辽萧太后为叔母。

)因该盟约在澶州签订,澶州亦名澶渊郡,故史称为澶渊之盟。

C、评价

(教师组织学生对澶渊之盟进行评价,根据“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何者为主流的观点在课堂上展开辩论。

8分钟后,教师对双方的观点充分肯定后做一概括。

)消极作用:

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势均力敌,都无力战胜对方,在宋朝做了较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的和约。

这个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加剧了北宋的财政困难。

积极作用:

维持了宋辽边境长期的和平,促进了两地的经济文化交流,保证了北宋社会经济的继续发展,也促进了民族融合。

(3)夏宋战争和议和

从1040年起,西夏连续对宋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进攻。

战争的结果是宋朝连续失败。

(西夏虽然屡打胜仗,但人马死亡较多,财力不支。

而且,因宋朝封闭了沿边榷场,采取清野固守政策,西夏人民迫切需要的茶和布匹都无法得到,因此西夏人民要求和平,开展互市贸易。

同时,辽在辽、夏边境修筑城堡,调集军队。

于是,元昊请和。

)夏、宋议和,宋每岁给夏“岁币”。

我国西北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了。

((最后,安排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探究,得出结论,从而进一步实现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思考:

1.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争?

如何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议和?

宋对辽、西夏的战争不断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宋辽、宋夏之间的“战”与“和”的关系怎样?

2.辽和西夏的政治制度有何相同之处?

它们与唐宋的政治制度有什么联系?

3.契丹、党项是我国古代史上重要的少数民族,他们的发展对我国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以下是与上面讨论主题有关的一些观点,但不是以上问题的“全部答案”或“固定答案”,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尽量让学生得出自己的结论,并加以肯定。

民族之间的战争是中华民族内部之争,但战争仍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宋辽、宋夏的关系,虽然有战有和,但和平相处、友好往来是民族关系的主流,是推动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重要因素。

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都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辽和西夏也不例外,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过“蕃汉分治”的制度,即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富强都有着重要作用。

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民族长期融合,互相学习,他们的发展对我国边疆地区特别是北部和西北部的开发做出了重大贡献。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是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分析完北宋中期社会危机的由来及表现后,教师归纳指出: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内外交困,错综复杂。

面对这种岌岌可危的局面,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无不焦虑和愤慨。

他们为挽救危局而纷纷呼吁革除弊政,振兴朝政,以从根本上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并先后开展了以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为代表的改革运动。

三、庆历新政(板书)

首先教师用课件显示范仲淹图像和生平简介

1、实施:

时间:

1043年-1045年

基本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要内容(中心问题):

整顿吏治

3、结果:

庆历新政力图用政治改革扭转朝廷积贫积弱的状况,以整顿吏治为改革的中心,这势必触犯保守派官僚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和阻挠,改革不到一年就失败了。

尽管新政很快地失败了,但我们不必以成败论英雄。

范仲淹敢于改革封建官僚政治体制的气概,敢于限制官僚贵族特权的精神,永远值得赞扬。

揭开了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的序幕。

庆历新政失败了,北宋社会的种种顽疾,不仅没有被治愈,反而越来越重。

士大夫们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们继续奋进,提出了改革时弊的各种理论、设想和方案。

到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第二节安石变法

【内容标准】

归纳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评价其历史作用。

【知识与能力】

 王安石变法在理财、军事、教育三方面的措施;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失败原因和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性质和根本目的,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比较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的异同,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王安石变法历史地位的讲述,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分析、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北宋中期的两次改革,是地主阶级进行的改革运动,是对封建统治政策所做的内部调整,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

由于一定程度上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而失败,体现了改革的曲折性和复杂性。

北宋中期的政治改革,特别是王安石变法,能够针对北宋统治的积弊进行大胆改革,并取得一定成效,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他那种“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

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措施。

难点:

王安石变法的侧重点。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

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有何影响?

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对解决中唐、五代以来藩镇跋扈的局面,对维护国家统一,起了重要的作用,在客观上也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这些措施虽然解决了中央与地方藩镇的矛盾,却种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到北宋中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为了摆脱危机,巩固封建统治,统治集团发起了两次大规模的改革运动。

一、富民(理财措施)(板书)

首先用课件显示王安石的图像和生平简介,然后按照课件图表,由学生一起填充“内容”部分,“作用”部分应由学生根据内容理解分析。

措施内容作用

(一)原因

1、宋神宗继位时,社会矛盾并未缓和,迫切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

2、王安石的变法设想

他认为国家贫困的症疾在于生产过少,这是由于官僚兼并土地,政府徭役繁重。

他的解决办法是积极开源。

(二)开始:

1069年,核心:

富国强兵

(三)措施

1、均输法。

(1)原因:

为了供应皇族和中央的消费物资,在各地设置了发运使,总管购买物资,运往首都。

但发运使的工作不得力,大商人乘机囤积居奇,控制市场。

(2)内容:

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

北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减轻了纳税户的负担,________________有所增加。

2、市易法。

(1)内容:

政府设立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2)作用:

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

国家收入也有增加。

3、青苗法。

(1)内容:

每年青黄不接时,政府贷款或借谷物给农民,收获以后偿还,加收20%的利息。

(2)作用:

既能使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又能增加政府的收入。

4、募役(免役)法。

(1)内容:

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不服役的官僚、地主也要出钱。

(2)作用:

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4、农田水利法。

政府鼓励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5、方田均税法。

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照每户占有土地的多少和肥瘠收取赋税,官僚、地主不得例外。

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二、强兵(军事措施):

1、将兵法。

把禁军固定在一定辖区,将禁军进行精简裁并,由固定的将官加以训练。

加强了军队训练和战斗力,充实了边防力量。

2、保甲法。

政府把农村住户组织起来,十家编为一保。

保丁在农闲时练兵,平时种田,维持社会秩序,战时编入军队作战。

既可以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又可以抵御辽和西夏的进攻,同时减少了军费开支。

3、保马法

(1)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

废掉______,推行民户代养官马的办法,同时规定了许多优惠政策。

(3)作用:

节约了______,降低了____________。

4、军器监

(1)原因

军器生产和管理非常混乱,严重影响了军队的战斗力

(2)内容

(3)作用

武器生产量增加,质量也有所改善

三、育才(教育措施)

1、科举改革

内容

(改革科举制度。

废除死记硬背的明经诸科,进士科不再考诗赋,专考经义和时务策。

设明法科,专考律令、断案等。

有利于培养大量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2、改革学校制度

改革太学,重新编篡教科书,内容为儒家经典,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成绩优秀者,可直接授官,以资鼓励。

使学校变成为变法造舆论、育人才的地方。

(最后,要求学生分析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内容上的主要不同点。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指出:

庆历新政为解决内忧外患,不得不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政治方面;王安石变法为解决财政困难,不得不把改革的重点放在经济方面。

四、短暂的变法(变法成效)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并通过具体史实说明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积贫积弱的局面。

3.失败原因

关于变法失败的原因是很复杂的问题,教师只要依据教材讲述的内容分析即可。

①……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

②变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改革充满了阻力;③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④变法的重要支持力量宋神宗在变法后期的动摇及其去世,使保守派重新得势。

根本原因:

没有改变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反而从根本上认可了封建土地制度和封建剥削制度.

(在讲述这些原因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中总结一些认识,如:

任何改革由于总要触犯一部分集团的利益,所以改革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特别是在封建时代要限制或削弱官僚贵族的利益,其难度之大,简直难于上青天;依靠皇帝或少数几个人进行改革,保险系数小得可怜等等。

4.历史地位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历史地位,教师可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学生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以下评述供参考:

(1)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

(2)应肯定变法的进步意义:

①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统治,但客观上有利于社会进步;②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进行改革,他那种“天变不足惧,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改革精神,值得肯定。

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课堂小结】

首先,教师用课件显示本节的知识要点(即板书设计部分),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最后教师总结指出:

本节课我们从北宋初年的立国政策分析了北宋中期社会危机产生的原因和表现,针对严重的社会危机,先是庆历新政企图用政治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现状,后是王安石用经济改革来刷新政治,但由于北宋中期的社会矛盾错综复杂,且积重难返,两次改革终归失败。

此后,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日益加重,最终被金所灭。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3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兴起的有关史实,认识新中国确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并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了解“文革”中“教育革命”的史实,认识“文化大革命”给教育带来的巨大破坏,造成“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给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带来的严重损失。

了解新时期教育发展的伟大成就,联系现实分析“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了解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关法律文件。

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运用历史图片、影视资料和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将理性分析与感性认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归纳整合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比较“文革”时期教育的破坏,新时期教育的繁荣,明确认识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有稳定的政治局势作保障,而教育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又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

“科教兴国”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方针;“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及伟大意义;新时期“依法治教”;新时期教育发展成就。

难点:

科教兴国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展示材料:

美国依据1948—1984年经济实际增长数据,将传统的经济增长公式调整为:

经济增长(100%)=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科技和教育)。

日本1952—1961年的经济增长模式为:

经济增长(100%)=33.4%(劳动增长+资本增长)+66.6%(科学技术)。

 目前,发达国家技术和知识的增加占生产率增长总要素的60%—80%,我国占30%左右。

提问:

对比以上几种经济增长模式的差异,探究其间的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指导学生审题,指出材料所示增长模式按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来分其实只有两种,随着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加大,反映出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示材料,导入新课。

江泽民同志曾说: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教育为本。

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就必须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现代化建设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讲授新课:

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出示知识结构表格。

从“知道时代背景”、“了解具体措施”和“认识影响”掌握。

教师简要概括奠基时期的时代背景,师生共同了解该时期重要的教育方针和具体措施及其影响。

时代背景

具体措施

影响

新中国成立

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

教育事业回到人民的手中。

②1949年底,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确定了教育发展的方向。

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③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④发展全日制学校,建立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扫除文盲,培养人才。

1949——1965年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通过表格的完成,学生对这一子目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再利用【学思之窗】的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17年教育与旧中国教育发展的比较”表格,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开基创业中国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

材料中的比较项涉及到高、中、小学校及在校人数的变化。

所以第一个问题: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有了哪些发展要从教育体系和被教育者两个方面谈。

从高、中、小学校的变化可以得出新中国教育事业一方面的成就是形成了从小学到大学,从全日制教育到半工半读教育等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从在校人数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出,另一方面的成就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从我们上面的表格可以得出,取得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制定并全面贯彻了正确的教育方针。

二、动乱中的教育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出示历史图片和食指的诗篇《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节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了解历史图片的内容,通过对话认识“教育革命”时期广大青年学生失去受教育的权利,失去青春,失去幸福权利的多桀命运。

设问:

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讨论,进而根据课文整理本目的要点:

1、这种曲折出现的原因:

“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

“文化大革命”的开始。

2、表现:

学校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1966年废止高考制度;70年代招收不需要文化课考试的“工农兵学员”。

3、教育遭到的破坏以及不良影响:

整个民族文化素质下降;中国教育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出示中日教育和经济的关系表格和文字材料。

材料1据统计,十年间中国至少少培养了200万中专毕业生和100万大学毕业生。

据估算,十年中的中国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材料2二战后,日本教育开始实行9年免费义务教育制度。

1957年获理工农医专业博士学位的占博士总数的88%。

1965-1970年培养出19万工科中级技术人员。

——刘天纯《日本改革史纲》

材料3

二战后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单位:

亿美元)

年份

1952

1963

1970

1976

产值

173

682

1969

5544

——《国外经济统计资料(1949-1976)》

设问:

阅读中日比较材料,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师生对话,使学生从历史的悲剧中认识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道理。

三、“教育的复兴”

出示反映1977年高考的历史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了解1977年高考中的一些生动故事。

设问:

请同学谈谈你为什么考大学?

师生对话。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当时的青年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恢复高考是“文化大革命”后拨乱反正的重要标志之一。

请学生们阅读课文,找到文革以来,党中央和人民政府为复兴教育采取的措施。

1、措施:

①文革结束后邓小平拨乱反正,全面整顿。

恢复高考制度,组织编写新教材,倡导尊师重教。

②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量增加教育投入,实行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③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④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

A基础教育方面:

普及义务教育,制定《义务教育法》

B中等教育方面:

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C高等教育方面:

增设新兴的边缘学科专业,建立学位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

D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社会办学应运而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