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86993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3页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docx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

药理学(本)阶段练习一及答案

 

阶段习题

(一)

第一章绪言

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药效学是研究:

C

A、药物的疗效

B、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过程

C、药物对机体的作用规律

D、影响药效的因素

E、药物的作用规律

2、药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

E

A、药物的作用、用途和不良反应

B、药物的作用及原理

C、药物的不良反应和给药方法

D、药物的用途、用量和给药方法

E、药效学、药动学及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第二章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

药效学

1、作用选择性低的药物,在治疗量时往往呈现:

B

A、毒性较大

B、副作用较多

C、过敏反应较剧

D、容易成瘾

E、以上都不对

2、肌注阿托品治疗肠绞痛时,引起的口干属于:

E

A、治疗作用

B、后遗效应

C、变态反应

D、毒性反应

E、副作用

3、下列关于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受体是首先与药物结合并起反应的细胞成分A

B、受体都是细胞膜上的多糖

C、受体是遗传基因生成的,其分布密度是固定不变的

D、受体与配基或激动药结合后都引起兴奋性效应

E、药物都是通过激动或阻断相应受体而发挥作用的

4、当某药物与受体相结合后,产生某种作用并引起一系列效应,该药是属于:

B

A、兴奋剂

B、激动剂

C、抑制剂

D、拮抗剂

E、以上都不是

5、药物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可能激动受体,也可能阻断受体,这取决于:

E

A、药物的作用强度

B、药物的剂量大小

C、药物的脂/水分配系数

D、药物是否具有亲和力

E、药物是否具有内在活性

6、完全激动药的概念是药物:

A

A、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

B、与受体有较强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C、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

D、与受体有较弱的亲和力,无内在活性

E、以上都不对

7、加入竞争性拮抗药后,相应受体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将会:

A

A、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

B、平行左移,最大效应不变

C、向右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D、向左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E、保持不变

8、加入非竞争性拮抗药后,相应受体激动药的量效曲线将会:

C

A、平行右移,最大效应不变

B、平行左移,最大效应不变

C、向右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D、向左移动,最大效应降低

E、保持不变

9、受体阻断药的特点是:

C

A、对受体有亲和力,且有内在活性

B、对受体无亲和力,但有内在活性

C、对受体有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

D、对受体无亲和力,也无内在活性

E、直接抑制传出神经末梢所释放的递质

10、药物的常用量是指:

C

A、最小有效量到极量之间的剂量

B、最小有效量到最小中毒量之间的剂量

C、治疗量

D、最小有效量到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

E、以上均不是

11、治疗指数为:

A

A、LD50/ED50

B、LD5/ED95

C、LD1/ED99

D、LD1~ED99之间的距离

E、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12、安全范围为:

E

A、LD50/ED50

B、LD5/ED95

C、LD1/ED99

D、LD1~ED99之间的距离

E、最小有效量和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距离

二、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同使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强的亲和力,强的内在活性

B、强的亲和力,弱的效应力

C、强的亲和力,无效应力

D、弱的亲和力,强的效应力

E、弱的亲和力,无效应力

1、激动药具有:

A

2、拮抗药具有:

C

3、部分激动药具有:

B

三、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备选答案中所有正确答案。

1、同一药物是:

ABCE

A、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

B、对不同个体,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

C、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别

D、在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量应越大

E、在小儿应用时,可根据其体重计算用量

2、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

BCDE

A、抑制作用

B、副作用

C、毒性反应

D、变态反应

E、致畸作用

3、受体:

ABDE

A、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

B、在体内有特定的分布点

C、数目无限,故无饱和性

D、分布各器官的受体对配体敏感性有差异

E、是复合蛋白质分子,可新陈代谢

第三章机体对药物的作用?

?

药动学

1、药物主动转运的特点是:

A

A、由载体进行,消耗能量

B、由载体进行,不消耗能量

C、不消耗能量,无竞争性抑制

D、消耗能量,无选择性

E、无选择性,有竞争性抑制

2、一般说来,吸收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

C

A、外用

B、口服

C、肌内注射

D、皮下注射

E、皮内注射

3、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

C

A、是永久性的

B、对药物的主动转运有影响

C、是可逆的

D、加速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E、促进药物排泄

4、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指:

C

A、药物的活化

B、药物的灭活

C、药物的化学结构的变化

D、药物的消除

E、药物的吸收

5、下列药物中能诱导肝药酶的是:

B

A、氯霉素

B、苯巴比妥

C、异烟肼

D、阿司匹林

E、保泰松

6、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

E

A、药物能通过胃肠道进入肝门脉循环的分量

B、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

C、药物能吸收进入体内达到作用点的分量

D、药物吸收进入体内的相对速度

E、药物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和速度

7、药物在体内的转化和排泄统称为:

B

A、代谢

B、消除

C、灭活

D、解毒

E、生物利用度

8、决定药物每天用药次数的主要因素:

E

A、作用强弱

B、吸收快慢

C、体内分布速度

D、体内转化速度

E、体内消除速度

9、舌下给药的特点是:

ADE

A、可避免胃酸破坏

B、可避免肝肠循环

C、吸收极慢

D、可避免首过效应

E、吸收比口服快

10、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主要有:

ABDE

A、药物的理化性质

B、首过效应

C、肝肠循环

D、吸收环境

E、给药途径

11、影响药物体内分布的因素主要有:

BCDE

A、肝肠循环

B、体液pH值和药物的理化性质

C、局部器官血流量

D、体内屏障

E、血浆蛋白结合率

12、药酶诱导剂:

ABCE

A、使肝药酶活性增加

B、可能加速本身被肝药酶代谢

C、可加速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代谢

D、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血药浓度升高

E、可使被肝药酶转化的药物的血药浓度降低

13、药酶诱导作用可解释连续用药产生的:

ADE

A、耐受性

B、耐药性

C、习惯性

D、药物相互作用

E、停药敏化现象

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1、短期内应用数次麻黄碱后其效应降低,属于:

B

A、习惯性

B、快速耐受性

C、成瘾性

D、耐药性

E、以上都不对

2、联合应用两种药物,其总的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

A

A、增强作用

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

D、互补作用

E、拮抗作用

A、药物引起的反应与个人体质有关,与用药剂量无关

B、等量药物引起和一般病人相似但强度更高的药理效应或毒性

C、用药一段时间后,病人对药物产生精神上的依赖,中断用药后,会出现主观上的不适

D、长期用药后,产生了生理上的依赖,停药后出现了戒断症状

E、长期用药后,需要逐渐增加用量,才能保持药效不减

1、高敏性是:

B

2、习惯性是:

C

3、过敏性是:

A

4、成瘾性是:

D

5、耐受性是:

E

第五章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1、胆碱能神经不包括:

D

A、运动神经

B、全部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全部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D、绝大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E、少部分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2、合成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始初原料是:

B

A、谷氨酸

B、酪氨酸

C、蛋氨酸

D、赖氨酸

E、丝氨酸

3、乙酰胆碱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

C

A、被单胺氧化酶所破坏

B、被磷酸二酯酶破坏

C、被胆碱酯酶破坏

D、被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E、被神经末梢再摄取

4、去甲肾上腺素作用的主要消除方式是:

E

A、被单胺氧化酶所破坏

B、被磷酸二酯酶破坏

C、被胆碱酯酶破坏

D、被氧位甲基转移酶破坏

E、被神经末梢再摄取

5、外周肾上腺素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主要递质是:

B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多巴胺

E、间羟胺

6、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C

A、单胺氧化酶代谢

B、肾排出

C、神经末梢再摄取

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

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

7、乙酰胆碱释放至突触间隙,其作用消失主要原因是:

D

A、单胺氧化酶代谢

B、肾排出

C、神经末梢再摄取

D、乙酰胆碱酯酶代谢

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代谢

8、外周胆碱能神经合成与释放的递质是:

D

A、琥珀胆碱

B、氨甲胆碱

C、烟碱

D、乙酰胆碱

E、胆碱

9、参与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酶有:

ABC

A、酪氨酸羟化酶

B、多巴脱羧酶

C、多巴胺-β-羟化酶

D、单胺氧化酶

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10、参与代谢去甲肾上腺素的酶有:

DE

A、酪氨酸羟化酶

B、多巴脱羧酶

C、多巴胺-β-羟化酶

D、单胺氧化酶

E、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

11、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兴奋可引起:

ABCDE

A、心收缩力增强

B、支气管舒张

C、皮肤粘膜血管收缩

D、脂肪、糖原分解

E、瞳孔扩大肌收缩扩瞳12、胆碱能神经兴奋可引起:

ABCDE

A、心收缩力减弱

B、骨骼肌收缩

C、支气管胃肠道收缩

D、腺体分泌增多

E、瞳孔括约肌收缩缩瞳

13、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拟似递质效应可通过:

ABCDE

A、直接激动受体产生效应B、阻断突触前膜α2受体

C、促进递质的合成

D、促进递质的释放

E、抑制递质代谢酶

1简述胆碱受体的分类及其分布。

第六章胆碱受体激动药和作用于胆碱脂酶药

1、激动外周M受体可引起:

C

A、瞳孔散大

B、支气管松弛

C、皮肤粘膜血管舒张

D、睫状肌松弛

E、糖原分解

2、毛果芸香碱缩瞳是:

B

A、激动瞳孔扩大肌的α受体,使其收缩

B、激动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使其收缩

C、阻断瞳孔扩大肌的α受体,使其收缩

D、阻断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使其收缩

E、阻断瞳孔括约肌的M受体,使其松弛

A、琥珀胆碱

B、有机磷酸酯类

C、毛果芸香碱

D、毒扁豆碱

E、新斯的明

3、直接激动M受体药物是:

C

4、难逆性胆碱酯酶抑制药是:

B

5、具有直接激动M受体和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药物是:

E

2、下列属胆碱酯酶抑制药是:

ADE

A、有机磷酸酯类

B、毒蕈碱

C、烟碱

D、毒扁豆碱

E、新斯的明

3、毛果芸香碱可用于治疗:

BCD

A、尿潴留

B、青光眼

C、虹膜睫状体炎

D、阿托品中毒

E、重症肌无力

4、用于解救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的药物是:

CDE

A、毛果芸香碱

B、新斯的明

C、碘解磷定

D、氯解磷定

E、阿托品

1毛果芸香碱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2试述毛果芸香碱降低眼内压的作用机制。

第七章胆碱受体阻断药

1、关于阿托品作用的叙述中,下面哪?

项是错误的:

B

A、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可以互相转化

B、口服不易吸收,必须注射给药

C、可以升高血压

D、可以加快心率

E、解痉作用与平滑肌功能状态有关

2、阿托品抗休克的主要机制是:

C

A、对抗迷走神经,使心跳加快

B、兴奋中枢神经,改善呼吸

C、舒张血管,改善微循环

D、扩张支气管,增加肺通气量

E、舒张冠状动脉及肾血管

3、下列需阿托品与镇痛药配伍治疗平滑肌痉挛痛是:

CD

A、胃肠痉挛B、支气管痉挛

C、肾绞痛

D、胆绞痛

E、心绞痛

第八章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1、激动外周β受体可引起:

C

A、心脏兴奋,收缩压下降,瞳孔缩小

B、支气管收缩,冠状血管舒张

C、心脏兴奋,支气管舒张,糖原分解

D、支气管收缩,糖原分解,瞳孔缩小

E、心脏兴奋,皮肤粘膜和内脏血管收缩

2、溺水、麻醉意外引起的心脏骤停应选:

B

A、去甲肾上腺素

B、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多巴胺

E、地高辛

3、过量氯丙嗪引起的低血压,选用对症治疗药物是:

D

A、异丙肾上腺素

B、麻黄碱

C、肾上腺素

D、去甲肾上腺素

E、多巴胺

4、可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是:

C

A、麻黄碱

B、多巴胺

C、去甲肾上腺素

D、异丙肾上腺素

E、肾上腺素

5、抢救心跳骤停的主要药物是:

B

A、麻黄碱

B、肾上腺素

C、多巴胺

D、间羟胺

E、苯茚胺

6、主要作用于α和β受体的拟肾上腺素药有:

CDE

A、去甲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肾上腺素

D、麻黄碱

E、多巴胺

7、治疗房室传导阻滞的药物有:

ACD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异丙肾上腺素

D、阿托品

E、去氧肾上腺素

8、对肾脏血管有收缩作用的拟肾上腺素药是:

ACD

A、去氧肾上腺素

B、异丙肾上腺素

C、去甲肾上腺素

D、肾上腺素

E、多巴胺

第九章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1、普萘洛尔没有下面哪一个作用:

E

A、抑制心脏

B、减慢心率

C、减少心肌耗氧量

D、收缩血管

E、直接扩张血管产生降压作用

2、下列属竞争性α受体阻断药是:

B

A、间羟胺

B、酚妥拉明

C、酚苄明

D、甲氧明

E、新斯的明

3、β受体阻断药可引起:

E

A、增加肾素分泌

B、增加糖原分解

C、增加心肌耗氧量

D房室传导加快

E、外周血管收缩和阻力增加

4、

A、酚妥拉明

B、酚苄明

C、阿替洛尔

D、普萘洛尔

E、特拉唑嗪1、对α1受体和α2受体都能阻断且作用持久:

B

2、对α1受体和α2受体都能阻断但作用短暂:

A

3、对β1和β2受体都能明显阻断:

D

4、能选择性地阻断β1受体,对β2受体作用较弱:

C

5、

1、α受体阻断药有:

ABDE

A、妥拉苏林

B、酚妥拉明

C、新斯的明

D、酚苄明

E、哌唑嗪

6、抗肾上腺素的药物有:

AE

A、酚妥拉明

B、去甲肾上腺素

C、麻黄碱

D、沙丁胺醇

E、利血平

1β受体阻断剂的药理作用有哪些?

第十二章镇静催眠药

1、临床上最常用的镇静催眠药为A

A、苯二氮卓类

B、巴比妥类

C、水合氯醛

D、甲丙氨酯

E、左匹克隆

2、主要用于顽固性失眠的药物为A

A、水合氯醛

B、苯妥英钠

C、苯巴比妥

D、异戊巴比妥

E、甲丙氨酯

3、巴比妥类药物的药理作用包括ABDE

A、镇静、催眠

B、抗惊厥、抗癫痫

C、中枢性肌肉松弛

D、静脉麻醉

E、麻醉前给药

4、地西泮可用于ACDE

A、麻醉前给药

B、诱导麻醉

C、焦虑症或焦虑性失眠

D、高热惊厥

E、癫痫持续状态

5、对镇静催眠药论述正确的是:

AE

A、能引起近似生理性睡眠的药称催眠药

B、大剂量有抗精神病作用

C、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轻度抑制,病人由兴奋、激动转为安静的药,又称催眠药

D、镇静药与催眠药物明显界限

E、同重要小剂量表现镇静,剂量加大可出现催眠作用

第十四章抗精神失常药

1、小剂量氯丙嗪镇吐作用的部位是D

A、呕吐中枢

B、法节-漏斗通路

C、黑质-纹状体通路

D、延脑催吐化学感受区

E、中脑-边缘系统

2、氯丙嗪后分泌增多的是D

A、甲状腺素

B、生长素

C、胰岛素

D、催乳素

E、肾上腺素

3、氯丙嗪对哪些呕吐有效ABD

A、癌症

B、放射病

C、晕动病

D、顽固性呃逆

E、胃肠炎

4、氯丙嗪的中枢药理作用包括ABDE

A、抗精神病

B、镇吐

C、降低血压

D、降低体温

E、加强中枢抑制药的作用

第十七章镇痛药

1、吗啡呼吸抑制作用的机制为D

A、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B、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C、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D、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E、激动κ受体

2、下列药效由强到弱排列正确的是A

A、二氢埃托啡、芬太尼、吗啡、度冷丁

B、二氢埃托啡、吗啡、芬太尼、度冷丁

C、芬太尼、二氢埃托啡、度冷丁、吗啡

D、芬太尼、吗啡、度冷丁、二氢埃托啡

E、度冷丁、吗啡、二氢埃托啡、芬太尼

3、吗啡的临床应用包括ACD

A、镇痛

B、镇咳

C、止泻

D、心源性哮喘

E、扩瞳

4、度冷丁的用途有ACD

A、止各种锐痛

B、催吐

C、人工冬眠

D、心源性哮喘

E、缩瞳

5、吗啡的不良反应有ABCDE

A、耐受性

B、依赖性

C、急性中毒昏迷、缩瞳

D、治疗量引起恶心、呕吐

E、治疗量引起便秘、低血压

6、可用于戒毒治疗的药物有AB

A、喷他佐辛

B、美沙酮

C、纳洛酮

D、海洛因

E、强痛定

三、思考题

2吗啡为何可以用来治疗心源性哮喘?

第十八章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痛风药

1、解热镇痛抗炎药的解热作用机制为B

A、抑制外周PG合成

B、抑制中枢PG合成

C、抑制中枢IL-1合成

D、抑制外周IL-1合成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关于NSAIDS解热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有BCE

A、机制是抑制下丘脑环氧酶,使PGE合成减少

B、机制是抑制外周环氧酶,使PGE合成减少

C、可降低发热者和正常者体温

D、只降低发热者体温

E、抑制TXA2

三、思考题

1简述阿斯匹林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2解热镇痛抗炎药的共同药理作用是什么?

第十九章抗心律失常药

1、对强心苷类药物中毒所致的心律失常最好选用:

C

A、奎尼丁

B、普鲁卡因胺

C、苯妥英钠

D、胺碘酮

E、妥卡尼2、可引起金鸡纳反应的抗心律失常药:

D

A、丙吡胺

B、普鲁卡因胺

C、妥卡尼

D、奎尼丁

E、氟卡尼

3、能阻断α受体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能减弱心肌收缩力的抗心律失常药:

C

A、普鲁卡因胺

B、丙吡胺

C、奎尼丁

D、普罗帕酮

E、普萘洛尔

4、关于普罗帕酮叙述错误的是:

E

A、重度阻滞4相Na+内流,降低自律性

B、延长APD和ERP,消除折返

C、阻滞钠通道,减慢传导

D、阻断β受体,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力,扩张外周血管

E、有轻度普鲁卡因样局麻作用

5、普萘洛尔不具有的作用D

A、阻断心脏β受体,降低窦房结,房室结的自律性

B、大剂量或高浓度是可抑制窦房结及浦氏纤维的传导

C、治疗量时可促进K+外流,缩短APD和ERP,相对延长ERP

D、治疗量时可产生膜稳定作用,延长APD和ERP

E、高浓度或大剂量时可、产生膜稳定作用,而延长APD和ERP

6、禁用于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病患者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B

A、胺碘酮

B、普萘洛尔

C、普鲁卡因胺D、利多卡因

E、苯妥英钠

7、易引起药热,粒细胞减少和红斑狼疮综合症等过敏反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A

A、普鲁卡因胺

B、维拉帕米

C、利多卡因D、普罗帕酮

E、普萘洛尔

8、室性早搏可首选:

D

A、普萘洛尔B、胺碘酮

C、维拉帕米D、利多卡因

E、苯妥英钠

1简述抗心律失常药的分类。

2简述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电生理作用。

第二十章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

1、强心甙加强心肌收缩力是通过:

C

A、阻断心迷走神经

B、兴奋β受体

C、直接作用于心肌

D、交感神经递质释放

E、抑制心迷走神经递质释放

2、强心甙治疗心衰的重要药理学基础是:

C

A、直接加强心肌收缩力

B、增强心室传导

C、增加衰竭心脏心输出量的同时不增加心肌耗氧量

D、心排血量增多

E、减慢心率

3、强心苷最大的缺点是:

D

A肝损伤B、肾损伤

C、给药不便

D、安全范围小

E、有胃肠道反应

4、扩张动脉而治疗心衰的药物是A

5、阻滞钙离子通道而治疗心衰的药物是B

6、扩张静脉而治疗心衰的药物是C

7、通过抗α1受体而治疗心衰的药物是E

8、强心苷减漫心率后对心脏的有利点是:

ABCDE

A、心排血量增多

B、回心血量增加

C、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

D、使心肌有较好的休息

E、心肌缺氧改善

9、强心苷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

ABCE

A、心房纤颤

B、心房扑动

C、室上性心动过速

D、室性心动过速

E、缺氧

104、强心苷治疗心衰的药理学基础有:

ABCDE

A、使已扩大的心室容积缩小

B、增加心肌收缩力

C、增加心室工作效率

D、降低心率

E、降低室壁张力

E、室性心动过速。

1简述强心甙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第二十一抗心绞痛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1、关于硝酸甘油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前负荷

B、扩张动脉血管,降低心脏后负荷

C、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而减少心脏作功

D、加快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

E、减少心室容积,降低心室壁张力

2、变异型心绞痛最好选用:

B

A、普萘洛尔

B、硝苯地平

C、硝酸甘油

D、硝酸异山梨酯

E、洛伐他汀

3、硝酸甘油的抗心绞痛作用:

ABCD

A、扩张静脉血管,降低心脏负荷

B、扩张冠状动脉和铡侧支血管,促进侧支血管开放,增加缺区的血流量

C、降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压,减轻心内膜下血管所受的挤压,增加心内膜下缺血区血流量

D、扩张动脉血管,降低外周阻力,降低心脏后负荷

E、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输出量而降低心肌耗氧量

第二十四章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1、口服下列那种物质有利于铁剂的吸收:

A

A、维生素CB、牛奶C、茶

D、咖啡

E、氢氧化铝

2、大剂量叶酸可冶疗:

A

A、维生素B12缺乏所致恶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

C、再生障碍性贫血

D、恶性肿瘤E、失血性贫血

3、维生素K属于哪一类药物:

B

A、抗凝血药

B、促凝血药

C、抗高血压药

D、纤维蛋白溶解药

E、血容量扩充药

4、肝素过量引起的自发性出血可选用的药物是:

C

A、右旋糖B、阿司匹林C、鱼精蛋白

D、垂体后叶素

E、维素K

5、下列对于肝素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BC

A、可用于体内抗凝

B、不能用于体外抗凝

C、为带正电荷的大分子物质D、可静脉注射

E、口服无效

6、体内体外均有抗凝作用的药物是:

C

A、尿激酶

B、华法林

C、肝素

D、双香豆素

E、链激酶

7.

A、维生素KB、肝素

C、叶酸D、垂体后叶素

E、链激酶

1、体外循环应选用:

B

2、新生儿出血应选用:

A

3、急性肺栓塞应选用:

E

4、上消化道出血应选用:

D

5、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应选用:

C

8、下列关于肝素的正确说法是:

ABCDE

A、抑制血小板聚集

B、体外抗凝

C、体内抗凝

D、降血脂作用E、带大量负电荷

9、有关双香豆素类的正确说法是:

A、维生素B12的拮抗剂B、口服可吸收

C、对已形成的凝血因子无抑制作用

D、起效慢

E、持续时间短

10、维生素B12可用于治疗:

ABCE

A、恶性贫血

B、巨幼红细胞性贫血C、神经炎

D、哮喘E、神经痛11、维生素K临床可用于:

A、新生儿出血B、香豆素类过量所致的出血

C、阻塞性黄疸所致的出血

D、肝素过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