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790665 上传时间:2023-07-07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年级听力测试.docx

三年级听力测试

三年级语文实践能力测试——听力部分

1、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

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

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着瓜溜走了。

1、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2、根据短文填空。

刺猬的头(      ),眼睛和耳朵(  ),牙齿(        ),门牙(      )。

它们四肢(    ),跑起来很快。

爪子(        )、(        )。

浑身长满了(                    )。

3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2、理想的风筝

在我童年的梦里,飞得最高的就是风筝。

地面上,我们扯着线跑着;天空中,风筝迎着风飞着。

这些在天空中飞着的,都是我们精心制造出来的理想的翅膀啊!

每个人的理想不一样,每个人扎出来的风筝也不一样。

你看,那个样子像一顶水兵帽,后面还飘着两根飘带的风筝就是我的,因为我长大想当个海军。

此刻,我的眼睛似乎已在那被线牵着的高高的帽檐下,看见了无边的大海和波浪的花纹……那个飞机风筝是强强的,他想当飞行员快想疯了。

瞧呀,一只美丽的大蝴蝶,翅膀一扇扇的,正在空中翩翩起舞。

这一定是小薇薇的巧手做的,她想像她爸爸一样,当个昆虫学家。

还有,那瓦片风筝是未来的建筑师大喜的;所有的风筝中,要数小音乐家根子的最棒了,那是一个大竖琴。

说实话,我见了他的风筝后才知道竖琴是什么样子。

那风筝上挂的两排风铃可真好听,把带着鸽哨的鸽子都引来了。

听完笔答下列问题:

1、短文介绍了“我”的(水兵帽)风筝,强强的(飞机)风筝,小薇薇的(蝴蝶)风筝、(大喜)的(瓦片)风筝、(根子)的(竖琴)风筝。

其中最棒的风筝要数(根子的竖琴)风筝。

2、我们的风筝是根据(自己的理想)扎出来的。

3、鸵鸟

鸵鸟是沙漠中的“骏马”,它身材高大,比一个人还要高一头,它一般都有二百多斤重,是世界上最大的鸟。

它的头很小,脖子细长但却不长毛,嘴巴扁扁的,但很尖,最为奇怪的是鸵鸟只有两个脚趾头,但它的脚掌却肥大有力,所以跑起来会很快。

鸵鸟有翅膀,但是不会飞,不过它那两条粗壮有力的大腿,却是其它鸟类比不上的。

它的长腿一跨就有两到三米远,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里,它能飞快地跑来跑去,每小时可以跑六七十公里,有时比火车还快。

要是顺风的时候,鸵鸟把翅膀高高举起,活像扯起风帆的小船,跑起来就会更快了。

鸵鸟不但身材高大,而且还跑得快,我希望自己快快长大,也能有和鸵鸟一样强健的身体,适应艰苦的环境!

听短文,回答问题。

(1)驼鸟一般重(二百多斤),是世界上(最大的鸟)。

(2)驼鸟有两条(大腿),一步能走(两到三米),每小时能跑(六七十公里)。

4、小花鹿

“小花鹿”可讨人喜欢了。

圆圆的脑袋上,一对粉红色的小耳朵向上竖着,仿佛在倾听周围的动静,脸上嵌着两只明亮的眼睛。

一张小嘴微微撅着,好像是在跟我说话。

“小花鹿”的身体是橘黄色的,上面有一个个大红色的梅花。

他那条又小又短的尾巴向上翘着,显出一幅很调皮的样子。

我在它的脖子上系了一条绿色的丝带,打了个蝴蝶结,这一下,它变得更加神气,更加漂亮了。

听短文,回答问题。

1、短文围绕那句话写的?

(“小花鹿”可讨人喜欢了。

2、短文按照从头到尾的顺序,写了“小花鹿“的(脑袋)、(小耳朵)、(眼睛)、(小嘴)、(身体)、(尾巴)。

3、我在短文里听到一对近义词。

(仿佛)——(好像)

5、黄果树瀑布

我国最大的瀑布是黄果树瀑布,它在我国贵州省西南部贵州高原的白水河上。

黄果树瀑布宽二十多米,水势汹涌澎湃,瀑布从六七十米高的陡崖上直泻下来,水花激溅,就像万马奔腾;宽阔巨大水帘,拍石击水,发出轰轰巨响,好似雷劈山崩,叫人惊心动魄。

瀑布从高处泻落,成年累月,冲击成一个深潭,潭水碧绿,传说曾经有犀牛从潭中登岸,因而起名叫“犀牛潭”。

瀑布直泻潭中,激起的水珠高达一百多米,仿佛云雾笼罩,在阳光照射下,云雾中便出现了美丽的彩虹,与白茫茫的瀑布交相辉映,景色无比壮丽。

听短文,回答问题。

1、(贵州)省西南部的(黄果树)瀑布是我国最大的瀑布。

2、它宽(二十多)米,高(六七十)米,激起的水花高达(一百)多米。

3、瀑布从高处泄落冲击成一个深潭,叫(犀牛潭)。

6、家乡的天鹅湖

我的家乡有一个美丽的湖,名叫天鹅湖。

据说许多年以前,曾经有一群天鹅在这里生活,因此而得名。

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

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垂柳,在微风的吹动下,柳条迎风起舞。

湖水映衬出柳姑娘的身影十分秀美。

树下是一片嫩绿的草地,草地上开着红的、黄的、蓝的小花。

湖上有一座美丽的小桥,把天鹅湖打扮得更加美丽。

听短文,填空:

1、给短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是:

()。

2、最引人注目的树木是()。

3、天鹅湖呈(圆)形,湖水(清可见底)、(碧得发亮),湖的四周有(茂密的树木),树下有(草地)和(小花),湖上有(小桥)。

7、煮书

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我感到很奇怪:

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

我指着条幅问爷爷:

“书怎么可以煮呢?

书放在锅里煮,不是要煮坏了吗?

”爷爷笑着说:

“书是精神食粮嘛,既然是食粮,怎么就不能煮呢?

煮熟了,吃下去才好消化吸收啊。

”爷爷看我疑惑不解的样子,便接着说:

“你知道唐代大诗人杜甫吧,他小时候读书,就能反复诵读品味,非把书读熟读透不可。

其实,这就是“煮书”。

这样,他做起诗来就感到得心应手了。

所以他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我们学习语文,对那些好的文章也应该这么“煮”。

否则就很难把语文学好。

1、“煮书”指的是:

(反复诵读品味,把书读熟读透)。

2、短文中提到唐代大诗人(杜甫),文中写了他关于读书的诗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8、动物——人类的朋友

你知道吗?

很多动物对人类都是有益的,如:

燕子、青蛙、啄木鸟、猫头鹰等。

燕子捕食空中飞虫,从春天到秋天能消灭50万到100万只害虫,对农作物生长有益;青蛙生活在稻田里,每天能吃70多只害虫,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啄木鸟是森林医生,它们每天从树干中掏出蛀虫,帮助树木治病,一天能吃上千条害虫;一只猫头鹰一年可捕食田鼠1000多只,相当于保住了1000千克粮食,这个数字多么惊人啊!

这些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听完笔答下列问题:

1、这段短文介绍的是(燕子)(青蛙)(啄木鸟)(猫头鹰)四种有益的动物。

2、燕子从春到秋能消灭(),青蛙每天能吃(70)多只害虫,(啄木鸟)是森林医生,一天能吃(上千)条害虫,一只猫头鹰一年捕食田鼠(1000)多只。

9、海底世界

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特点。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梭子鱼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要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有些贝类自己不动,但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还有些深水鱼,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听了短文,回答问题。

1、这段话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动物?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3、写出这段话中的一个比喻句。

10、小草

马路边,河岸上,不起眼的小草使大自然充满生机。

春天,一阵微微的春风吹来,小草和刚睡醒的伙伴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

他们一边跳舞,一边随着春风生长。

夏天,太阳把大地烤得火热。

人们来到草地上,往小草身上一坐,小草像一位慈爱的母亲把人们抱在怀里,让劳累的人们消除酷热带来的疲劳。

秋天,一阵凉风吹来,她一下子变得面黄肌瘦。

寒风把冬天请来了,小草的根深深地钻进泥土里。

等第二年春天来了,她又从土里钻出来。

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

1、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小草。

2、短文是围绕(我爱小草,爱她强大的生命力和宽广的胸怀)来写的。

3、文中引用白居易描写小草顽强生命力的诗句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11、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春姑娘把美丽的景色带给了大地。

山坡上开满了粉红的桃花,金黄的迎春花。

小草脱掉黄色的外衣披上了新装,大地一片新绿。

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清清的河水哗哗地流着,鱼儿在水中游来游去。

河边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小幼芽,柳枝在春风中飘动。

小燕子排着整齐的队伍从南方飞回来了。

听,它们在唧唧喳喳地叫着,好像在说:

“大家都来迎接这温暖的春天吧。

认真听老师读短文,完成下面练习。

1、文中写了哪些春天的植物?

(桃花、迎春花、小草、柳树)

2、请写出文中描述了春天的哪两种动物?

(鱼儿小燕子)

12、小红伞

有一天,小白兔挎着一只篮子,带着一把小红伞出门采蘑菇去了。

她来到果园里,看见小刺猬怎么也摘不到树上的果子,小白兔就用自己的小红伞帮小刺猬把果子钩下来,小刺猬连声道谢。

小白兔走到一片蘑菇地里,那儿的蘑菇鲜嫩诱人,她刚想采,忽然看见一只大灰狼正朝这边走来。

逃跑是来不及了,怎么办呢?

小白兔连忙撑开小红伞,成了一个可爱的小蘑菇。

大灰狼没看见小白兔,就走过去了。

小白兔舒了一口气,心想,总算躲过了危险。

她高兴地采起了蘑菇。

这时天下起了小雨,小白兔打开小红伞,高高兴兴回家了。

1、小白兔用小红伞做了什么事情?

(用小红伞帮小刺猬钩果子;用小红伞保护自己,躲过了大灰狼;用小红伞遮(zhē)雨。

2、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小白兔?

(乐于助人聪明机智)

13、竹子

竹,是极平凡的,然而,竹子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

青青翠竹,全身是宝;竹杆既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药用;竹笋味道鲜美,助消化,防便秘。

翠竹真不愧是“绿色的宝矿”。

然而,我更欣赏竹子那种顽强不屈的品格,自古至今,它和松、梅被人誉为“岁寒三友”,历年竞相为诗人所题咏,画家所描绘,艺人所雕刻,游人所向往,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时,新竹就悄悄地在地下萌芽了。

春风一过,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土,脱去层层笋衣,披上一身绿装,直插云天。

暑往冬来,迎风斗寒,经霜雪而凋,历四时而常茂,充分显示了竹子不畏困难,不惧压力的强大生命力,这是一种人们看不见而确实存在的品格。

我想,竹子品格体现的不正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吗?

作为我们每个人,需要的不也是这种精神吗?

思考题:

1、岁寒三友是指什么?

(松、梅、竹)

2、竹子的最突出的品格是什么?

(竹子具有顽强不屈的品格。

3、竹子有哪些用途?

(竹杆是建筑的材料,又是造纸的原料;竹皮可编织竹器;竹沥和竹茹可供;竹笋可以食用。

14、伞花

 酥油般的春雨牵去了街上的繁华。

此起彼伏的叫卖声躲起来了,川流不息的车辆稀少了。

这时街上却出现了独特的一幕——开满了五彩缤纷的“伞花”。

上班了,从千家万户飞来了一朵朵伞花,在十字街头汇成了一股庞大的伞流。

渐渐地,那伞流又分成许多支流,流向机关、工厂、学校……这伞流好像一条条美丽的小河。

这伞,是一朵朵奇特的花。

瞧,那位姑娘的伞真美啊!

天蓝色的伞布上,花朵簇簇,芳草丛丛。

这“花”配着她那时髦的打扮,在伞海里变成了一朵醒目的花朵。

那边,三位女学生各打一把粉红、蕊黄、天蓝色的伞。

她们饶有兴趣地把伞簇拥在一起,粉红衬蕊黄、映天蓝,竟变成了一朵巨大的鲜花。

她们边走边把伞挨在肩上,用红润白嫩的双手轻快地旋转着伞柄。

伞上,一颗颗晶莹的水珠曳着银线飞射出去;伞下,传来一阵阵银铃般的笑声。

伞花随着姑娘们的身影在伞海里忽隐忽现,飘移而去,还不时传来她们那悦耳的笑声。

小朋友的伞花飘来了,伞下是一张张如花的笑脸。

老人们撑着黑色自动伞缓慢地走在伞流里……

我仿佛置身在无边的荷塘里,又好像站在彩色的小溪边。

我沉思了:

是谁绘就这雨中奇景是谁引来这独特的花朵?

哦,是滋润人们心田的春雨,是这造就色彩的时代。

思考题:

1、作者观察了哪些人的伞花?

(作者观察了一位姑娘的伞花,三位女学生的伞花,小朋友的伞花和老人们的黑色自动伞。

2、作者把伞比作了什么?

(作者把伞比做了一朵巨大的鲜花。

15、野菊花

 你见过生长在山坡野地上的野菊花吗?

你喜爱那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吗?

也许,它不惹人注目,因为它只不过是一朵普普通通的小花。

我特别喜爱野菊花。

秋天,一旦开花,它就很美,美得自然,美得朴实。

它没有兰花的芬芳,更没有牡丹的富态华贵,但它生命力很强,花期也长,到了深秋初冬时节,百花大都凋谢了,它却依然开放。

外婆告诉我,野菊花还有很多用途。

那天我爬上山坡去摘花时,不小心滑了一跤,脚上擦破皮出血了,我直叫疼,这时外婆马上摘下几朵盛开的野菊花,挤出汁,敷在我的伤口上。

我觉得清凉清凉的,不几天伤口就好了。

外婆说,野菊花还有消毒止血的功能,解放前穷人治伤买不起药,就用干的野菊花熬水洗伤口,还真管用。

外婆还说,野菊花能清热败火,治感冒。

我没有想到野菊花有这么多用途。

野菊花土生土长,无所要求,却默默地无私地向人们奉献。

我喜爱它的朴素,它的顽强,我觉得人不也需要有一点野菊花的精神吗?

要像它那样默默地生长,不求索取,只是给予,给予!

我愿做一朵小小的野菊花。

思考题:

1、野菊花的特点是什么?

(野菊花的生命力很强,花期也很长,深秋初冬时节,别的花都凋谢了,它依然开放。

2、野菊花的用途是什么?

(野菊花可以消毒止血、清热败火、治感冒。

16、拾贝的小女孩

辽阔的海滩上,潮水退了。

一个拾贝的小女孩,明亮的眸子搜寻着彩色的贝壳。

突然,她停住了脚步——在脚下的沙滩上,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

头上的太阳,无情地蒸烤着泥洼里的小鱼,小鱼在干涸中痉挛。

她似乎听到了小鱼越来越响的哭声。

她的目光停滞了,流露出同情,充满了怜悯。

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这条小鱼。

小鱼在她手里蹦跳着。

她轻舒一口气,直起腰,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大海边。

小鱼被送进大海了。

它欢快地冲进大海的浪花里,好似奔向了美丽的花园。

我看到小女孩的黑眸子里闪射出爱的光彩,她的脸蛋上的那对圆圆的酒窝里盛满甜蜜……

问题:

小女孩为什么停住了脚步?

(因为在脚下的沙滩上,一条银光闪闪的小鱼在痛苦地蹦跳着。

小女孩是怎么做的?

(她弯下腰,小心翼翼地用双手捧起这条小鱼。

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大海边。

把小鱼送进大海。

17、热闹的原野

原野热闹非凡。

成片的大豆摇动着豆荚,发出了哗啦啦的笑声,挺拔的高梁扬起黑红黑红的脸庞,像是在乐呵呵地演唱。

山坡上,大路边,村子口,榛树叶子全都红了,红得像一团团火,把人们的心也给燃烧起来了。

1、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

2、作者围绕这句话写了()()()。

18、迷人的南沙

南沙也是一个迷人的世界。

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

远望天水相接,翡翠和蓝玉合璧,蔚为壮观。

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令人心旷神怡。

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连浪涛都是美的。

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

可以肯定,将来的南沙群岛会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

1、找出这段话的中心句。

2、写出文中的比喻句。

3、照样子再写几个词。

一簇簇,一团团,()()()

19、熊妈妈收菜

菜园里的蔬菜长大了,熊妈妈带着小熊去收菜。

它们走到萝卜地里,熊妈妈拔了一个大萝卜。

小熊就要吃萝卜的叶子。

熊妈妈说:

“别吃叶子,要吃它的根,你记住,萝卜的根最好吃。

它们走到白菜地里,熊妈妈拔了一棵白菜。

小熊就要吃白菜的根。

熊妈妈说:

“你记住,白菜的根不好吃,它的叶子才好吃呢!

它们走到西红柿地里,小熊要吃西红柿的叶子。

熊妈妈说:

“你记住,西红柿的叶子不能吃,要吃它的果实。

小熊对妈妈说:

“妈妈,今天我学到这么多知识,真高兴!

1、短文中写了()()()3种蔬菜

2、小熊学到了什么知识?

3、你还知道哪些这方面的知识,请写下来。

20、乌鸦与百灵鸟

乌鸦真不明白,百灵鸟为什么能够唱出那么动听的歌来。

人们一谈起百灵鸟,都会称赞它。

乌鸦想:

我要是能像百灵鸟那样,有一副天生的嗓子,那该有多好啊!

乌鸦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好去找百灵鸟请教,求百灵鸟帮它达到目的。

百灵鸟告诉乌鸦:

"要想有一副好嗓子,唱出美妙动听的歌声,得每天清早起得早早的,不管春夏秋冬都要坚持练习,这样长期不断地练下去,一定会获得成功。

乌鸦还没听完百灵鸟的话,就怏怏地飞走了。

害怕困难的人,什么也不会得到。

1、怎样才能有一副好嗓子呢?

百灵鸟是怎么说的?

2、乌鸦练成好嗓子了吗?

为什么?

3、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1、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

时光老人问:

“你是谁?

为什么哭?

”流浪汉说:

“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

如今我一无所有,我真后悔呀。

  时光老师看他哭得可怜,试探地问:

“假如你能返老还童……”

  “返老还童?

”流浪汉抬头将老人打量一番,“扑通”一声跪下,苦苦哀求,“假如再给我一个青春,我一定从头学起,做一个勤奋好学的人!

”“好吧!

”时光老人说完便消失了。

  惊呆了的流浪汉低头一看,自己已变成一个十来岁的少年,肩上还背着书包呢。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

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就觉得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

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

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

他“扑通”一声跪下,乞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

“我做了一件蠢事!

”时光老人冷笑着:

“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也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1、“笑”有许多种,请你再写出几种不同的“笑”来。

(4分)

  例如:

冷笑

2、写出一句古语,说明要珍惜时光、从小努力学习的。

(4分)

3、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那个流浪汉说些什么?

(6)

  

22、小院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

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

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下棋,大人们在这里看报、休息。

一只只蝴蝶上下飞舞,显得非常热闹。

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味。

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

地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

一眼看去,个个漂漂亮亮,惹人喜爱。

1、填空。

  

这段话是按________顺序写的。

先写小院西面是________,北面有个___________,院子东面种着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_。

  

2、在“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

”中,作者把(       )比喻成(       )。

 23、梧桐树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春天,你发芽了。

一个个灰白色的,有细柔绒毛的芽苞,快乐地绽开在枝头,就像小弟弟微笑着睁开眼睛。

夏天,我们在你的树荫下做功课,多么凉爽。

有时,我仰起头来,透过密匝匝的绿叶,我看见金色的阳光在闪烁。

我好像看见了你明亮的眼睛。

秋天,你悄悄地落叶了,我们把落叶积起来,点燃了。

火苗跳跃着,发出呵呵的笑声。

我们把黑色的草灰埋在你的脚下。

让它变成养料,使你长得更加粗壮。

冬天,在我做功课的地方,照射着灿烂的阳光。

我明白了,梧桐树!

你落了叶,好让阳光给我们更多的温暖。

校园里的梧桐树,你是我们的好朋友。

1、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2、短文中的“你”指的是(  );

3、这篇短文是按()顺序写的。

文章的构成方式是:

(      )。

24、

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suō)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

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

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

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

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

(1)形状:

(2)颜色:

开始呈,后来

(3)气味:

(4)味道:

3、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有:

、、。

   

25、

“热呀!

热呀!

”最难熬的时候到了。

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

声音低沉缓慢,有气无力。

老人们坐在树荫下,紧锁眉头,不停地摇着扇子,汗还是不断向下流。

狗伏在树荫下,伸着舌头“呼哧”“呼哧”地喘气。

柳树,杨树一动也不动,没精打采。

禾苗在田地里无力地呻吟:

“渴呀,渴呀!

”爱唱爱跳的小河失去了潺(chán)潺声,河床上有些地方露出了洁白光滑的鹅卵石。

1、这是一段关于()的描写。

2、作者抓住()()()()()等事物突出表现天气的热.

3、根据本文内容填空.

低沉缓慢的()没精打采的()愁眉紧锁的()

爱唱爱跳的()

26、勤奋的画家——门采尔

门采尔是德国著名的油画家和板画家,他十三岁开始作画,非常勤奋,刻苦。

他的画比较早地反映了德国工人阶级的生活。

泥水匠,马车夫,磨刀人,油漆工,修车工等,在他的笔下都栩栩如生。

他用四年工夫画了一幅《轧钢工厂》,轰动了全国。

当时,有一个青年也经常作画,但画得很草率。

他的画总是长时间卖不出去。

他看到门采尔的画总是被人们抢购一空,就去找门采尔,请他介绍成功的秘诀。

门采尔告诉青年画家说:

“要有秘诀,那就是多看多画。

”青年画家说:

“我画得不少呀!

有时一天就可画好几张,要卖出去往往得等上一年,这是为什么呢?

”门采尔笑着说:

“这件事好办,你不妨倒过来试试。

”青年画家莫名其妙:

“倒过来,这是什么意思,先生?

”门采尔一本正经:

“对呀!

倒过来,就是要你用一年的工夫去画一张画,你就能一天把它卖出去了。

”青年画家苦笑着说:

“一年画一张画,那多慢呀!

”门采尔严厉起来:

“画画是艰苦的劳动,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青年画家回去后,着实认真地画起来,用一年的时间画一张画,竟然不到一天就卖出去了。

1,找出青年画家请教门采尔前后两种不同态度的一对反义词.()——()

2,解释字词的意思。

(1)“你就能一天把它卖出去了。

”的“它”是指()

(2)“捷径”的“径”的意思是()

(3)“栩栩如生”的意思是()

(4)“莫名其妙”的意思是()

3,门采尔要青年画家“倒过来”,这里指的是把什么和什么倒过来?

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从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