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80524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docx

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合符”是我国流传久远的一项合盟信物制度。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载了黄帝、炎帝、蚩尤在涿鹿大战,黄帝打败了炎帝和蚩尤,最后黄帝“合符釜山,邑于涿鹿之阿(平地)”。

“黄帝合符”

A.标志着黄河流域民族国家的诞生

B.体现了中华民族由分散走向融合的趋势

C.确定了中华民族的图腾

D.开启了中国印信制度的先河

2.有线电视频道有个齐鲁电视台,是山东省创办的。

“齐鲁”起源于()

A.夏朝建立B.西周分封C.商朝时期D.战国改革

3.《左传·哀公七年》说“禹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据此,我国古代丝织业的产生可追溯到()

A.夏初B.商末C.春秋D.战国

4.关于先秦时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的青铜时代包括夏、商、周三代

②春秋时代的诸侯争霸阻碍了统一的进程

③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

④“百家争鸣”体现了不同学派的政治主张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手工业技术比欧美要早两千多年左右。

这项发明是 ()

A、铸铁柔化处理技术 B、青铜器制造的金银错技术

C、漆器制造的夹纻技术 D、以曲造酒的酿酒技术

6、据《左传》鲁宣公十五年记载“民不肯尽力于公田”引文说明的根本问题是 ()

A、农民徭役负担太重,没有劳动时间 B、春秋战乱不已,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C、井田制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D、小农经济成为东方封建制的特点

7.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新年”。

它依据中国古代历法把正月作为岁首。

这一节日最早应起源于()

A.秦始皇时期B.汉武帝时期C.宋太祖时期D.唐太宗时期

8、“商君死,秦法未败。

”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根本因素是() 

A、变法得到新兴地主阶级的支持和拥护

B、变法顺应了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历史潮流

C、变法顺应了从诸侯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需要

D、变法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9.下列历史事件不可能被司马迁写入《史记》的是:

()

A.晋楚城濮大战   B.秦始皇巡游天下

C.汉武帝泰山封禅  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10.汉武帝时,西汉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是()

①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强盛②大一统使中央政权更加巩固

③匈奴分裂,势力衰落④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军事才干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1.汉兴之初,汉高祖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

而七十余年后,汉武帝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独尊儒术。

这种变化反映了()

A.汉朝统治者吸取亡秦教训B.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发展

C.汉承秦制,沿袭其统治思想D.中央集权与割据势力的矛盾冲突

12.魏晋南北朝时,江南重要的产粮区不包括()

A.三吴地区B.洞庭、鄱阳湖流域

C.成都平原D.岭南和闽江流域

13.南北朝时期,对改善生态环境起了积极作用的是()

A.江南经济的发展B.北方畜牧业的发展

C.庄园经济的发展D.统治者奖励耕织

14.魏晋南北朝时期手工业发展的成就包括()

①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②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

③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④白瓷产生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尽管国家分裂动荡,但在文化领域仍取得了一些成就,其原因有()

①各民族的大融合②北方经济的发展和江南的开发

③以秦汉文化为基础④外来宗教文化的传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16、隋统一的历史意义在于:

()

(1)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

(2)有利于国家统一安定和社会的发展

(3)为唐朝强盛奠定了基础   (4)为隋朝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前提

 A.

(1)

(2)(3) B.

(2)(3)(4)  C.

(1)(3)(4)   D.

(1)

(2)(3)(4)

17.“贞观之治”出现最主要的原因是()

A.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B.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生产时间

C.人口大量增加,劳动力充裕D.生产工具的重大改进

18.以下各项之间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①租庸调制无法维持②均田制破坏③两税法的实施

④土地兼并严重⑤封建经济发展

A.①③②④⑤B.⑤④②①③C.⑤②①④③D.④⑤②①③

19.唐朝实行的两税法产生的实际作用是()

A.缓解了严重的土地兼并问题B.缓解了均田制破坏造成的财政问题

C.减轻了地主对农民的剥削D.削弱了藩镇割据的经济基础

20.唐朝时,中国和非洲也有来往。

下列有关这方面的证据中最具说服力的是()

A.中国史书上有这方面记载

B.唐朝人杜环在非洲留下行踪

C.唐太宗时东非索马里使者来到中国,受到很好的接待

D.当代考古中,在非洲发现了中国陶瓷残片包括唐三彩

21.魏晋南北朝至唐代佛教盛行造成的后果有()

①麻痹了人民,避免了社会矛盾激化②佛教建筑石窟艺术得到迅速发展

③统治者崇信使佛教思想取代了儒家思想④浪费了大量社会财富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

22.北魏均田制与唐朝均田制所起作用的不同之处是()

A.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使农民获得了一些土地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封建化D.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23、下列著名工程或成就,得益于全国大一统局面的是:

()

①都江堰②长城③大运河④僧一行测量子午线

A、①②③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4.有唐诗云:

“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

”这则材料反映了 ( )①唐初经济发展的状况②唐政府征收茶税的现象③唐代某些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很高④唐代的商业活动突破了“日中为市”的传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④

25、唐朝一人漫步在长安城繁华的街市上,他可能看到的有:

()

①“新罗坊”有人在写诗②邸店中一名商人存入大量“开元通宝”

③西市里卖珠宝的波斯店生意兴隆④许多外国人如大食人、新罗人甚至于非洲黑人在长安生活

A、②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D、①③④

26.关于隋唐时期的中日关系,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多次派遣唐使来华

B.日本的大化改新是由留学唐朝回国的人策动的

C.为中日交往做出贡献的人物吉备真备和高僧义净

D.日本都城的建造仿照了唐长安城的样式

27《宋史》中记载:

“仁宗之世,契丹增币,夏国增赐,养兵西陲,费累百万。

”此材料反映出的主要信息是()

A少数民族政权威胁北宋的统治B北宋中期形成“积贫”局面

C北宋政治腐败D北宋中期形成“积弱”局面

28.无名氏《题壁》诗曰:

“白塔桥边卖地经,长亭短驿甚分明。

如何只说临安路,不数中原有几程。

”对这首诗的解读正确的是 ( )

①该诗作者应该是南宋人②南宋时已经有交通地图了

③南宋人民渴望收复失地④南宋统治者腐化苟安

A.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

29统治者采取“藩汉分治”的制度,西夏的官制分为汉制官职和党项官职两个系统,其根本原因是()

A.民族矛盾尖锐B.阶级矛盾尖锐

C.民族团结的需要D.境内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30.元朝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最大的贡献在于()

A.形成了历史上最大的疆域     B.建立了对西藏、台湾的有效管理

C.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D.促进了全国规模的地理测量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第31题13分,32题12分,33题15分,共40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皇(隋文帝年号)三年……长孙平见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奏令民间每秋家出粟麦一石已下,贫富差等,储之闾巷,以备凶年,名曰义仓。

因上书曰:

“……去年亢阳(大旱),关右饥馁。

陛下运山东之粟,置长平之官,开发仓廪,普加赈赐,大德鸿恩,可谓至矣……”

——摘自《隋书》

材料二(唐)贞观二年太宗谓黄门侍郎王圭曰:

“隋开皇十四年天旱,人苦饥乏。

是里,仓库盈益,竟不赈给,乃令百姓遂粮。

隋文帝不怜百姓而惜仓库,比至未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炀帝侍此富饶,所以奢华无道遂至灭亡。

炀帝失国亦此之由。

凡理国事,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

古人云‘百姓不足,君熟与足?

’……后嗣若贤,能保其天下,如有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贞观四年,(太宗)诏发卒修洛阳之乾元殿(隋炀帝营建的宫殿,被毁)。

……张玄素上书谏曰:

“……臣闻阿房成,秦人散,……乾元毕工,隋人解体。

且以陛下今时功力,何如隋曰?

承凋残之后,役疮痍之人,费亿万之工,-袭百万之弊,以此言之,甚于炀帝远矣。

——《贞观政要》

材料四上谓玄素曰:

“卿谓我不如炀帝,何如桀、纣?

对曰:

“若此役不息,亦同归于乱耳!

”上又曰“吾思之不数,乃至于是!

”顾谓房玄龄曰:

“……今玄素所言城有理,宜令为之罢役。

——《贞观政要》

回答:

(1)根据材料一,隋文帝广设义仓的目的是什么?

隋代义仓有很多,请举一个。

(2分)

(2)材料二中唐太宗是如何认识隋代仓储作用的?

进而是如何看待政权兴亡的原因的?

(4分)

(3)材料三中张玄素对秦、隋灭亡的原因分析是否客观?

请简要分析。

(3分)

(4)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大有作为的皇帝,材料二和材四体现了他作为优秀政治家的哪一基本思想与个人品质?

(4分)

 

32.阅读材料

材料一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专,不肯假权于臣。

而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什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

且风流相尚,早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

于是,不得不用寒人。

——《二十四史札记》卷8

材料二自从北魏推行均田制以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庶族地主经济也相应得到了发展,形成了一种社会力量。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唐科举制)考核资叙郡县乡里名籍,父祖官名,内外族姻……(严禁)刑家之子,工商殊类(应试)。

——杜佑《通典》

材料四唐朝诗人赵嘏诗曰: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五北宋发展了科举制。

宋太宗在位二十一年,通过科举得官将近一万人。

宋仁宗在位四十一年,单由进士一科而得官的就有四千五百一十七人。

从宋太祖后期起,……被录取的人变成为“天子门生”了。

                                                         ——《中国古代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隋唐科举制产生的历史原因。

(2分)

(2)材料三唐代科举制的资格限制说明了什么?

(2分)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唐朝科举制度的进步作用。

(4分)

(4)根据材料五分析北宋怎样发展了科举制?

王安石对科举制做了怎样的改革?

(4分)

 

33.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表现。

阅读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候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引自《史记》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摘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熹《诸子类语》

材料四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

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中书省直接管辖的地区)。

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请回答:

(1)材料一主要叙述了哪一历史现象?

“周天子弗能禁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地方行政制度有什么变化?

作者对于这种变化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3分)

(3)材料三中“一切收了”具体指哪些措施?

作者对此有何看法?

(5分)

(4)材料四中的“腹里”指哪些地区?

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

(3分)

 

历史答题纸

31.

(1)

(2)

(3)

 

(4)

 

32.

(1)

 

(2)

(3)

 

(4)

 

33.

(1)

(2)

 

(3)

 

(4)

 

答案

一.选择题:

1—5BBADA6—10CBBDA11-15DDBBD

16-20DBBBD21-25BCCBD26-30CBBDB

二.非选择题:

31.

 ①赈灾(以备凶年);(1分)洛口仓、含嘉仓。

(1分,对一个即可)

②没有起到解救饥荒的作用,却导致隋炀帝奢华无道以致亡国的结局。

(2分)政权兴亡取决于统治者的统治政策。

(2分)

③否(1分)大兴土木是原因之一,根源在于暴政。

(2分)

④“存百姓”;(2分)虚怀纳谏。

(2分)

(3)措施:

中央派文官做知州,设通判监察,地方司法人员由中央派文官担任,死刑须报请中央审核;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从地方军队中挑选强壮士兵,编入禁军,由皇帝直接掌握等。

看法:

防止地方割据取得了成功。

但是导致地方财政军事力量削弱(或积贫积弱),造成外族入侵时的失败。

(5分)

(4)腹里:

河北、山西、山东。

不同:

唐朝的中书省掌握国家政令的草拟和颁发;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关。

(3分)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30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是我国青海格尔木地区光照、热量和降水对农业生产潜力影响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格尔木地区最有利的农业生产条件是

A、光照B、热量

C、水分D、土壤

2、为促进本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①建设防护林②利用地膜技术

③实施节水灌溉④提高复种指数。

A、①④B、③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图3是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3~5题。

3、图示地区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天然橡胶   B、棉花  

C、茶叶   D、甜菜

4、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土壤肥沃 B、地形平坦   

C、水源充足   D、热量丰富

5、该区国土整治所面临的主要课题是

①水土流失   ②土地沙漠化   ③酸性土壤改良   ④盐碱地整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若在河流上修建水库,则水库下游的河流水位会产生明显的变化。

图4是我国东部某河流水文站测得的修建水库前后的水位变化,据此完成6~8题。

 

6、水库建成后,该水文站测得的最高水位出现在

A、2月~4月B、5月~7月C、7月~8月 D、9月~10月

7、修建水库前,与该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有关的现象是

A、梅雨连绵B、春雨霏霏C、冰雪融化D、气旋活动频繁

8、修建水库后,可能使河流下游地区

A、洪涝灾害频繁B、诱发地震、滑坡

C、河床泥沙沉积严重D、某些鱼类减少或绝迹

图5是我国xx年石油、天然气、煤炭、水电消费构成图,读图完成9~10题。

 

 

图5

9、图中数码代表石油的是

A、1B、2C、3D、4

10、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今后在能源消费构成中可能有较大增长的是

A、1、2B、3、4C、1、3D、2、4

上海浦东新区建设,打破了“城市化地区”与“非城市化地区”的概念,绿色与灰色区域并存穿插,把城市绿化与综合农业开发相结合。

回答11—13题。

11.下列功能区属于“非城市化地区”的是

①农产品加工工业区②陆家嘴金融贸易区③综合农业开发区④植物园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12.“将城市化地区”穿插在“非城市化地区”内的主要目的是

①增加城市后备用地②改善和美化城市环境③交通更加便捷④受浦东地形条件的限制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13.浦东有若干面积不等的非城市化块区穿插在城市化块区之间,下列不是这种规划目的的是

A.为市政建设就地提供木材B.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C.调节气候,减缓城市热岛效应D.美化城市环境,树立国际大都市形象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已于xx年6月29日开工,该铁路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

据此回答14—16题。

14.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气温高,雨量充沛B.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优越

C.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15.青藏地区的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

A.三江源地区B.横断山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C.藏北高原和昆仑山南麓D.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16.规划中的进藏铁路有青藏、滇藏等线路,目前先兴建青藏铁路的最重要原因是

A.滇藏铁路要穿越我国地震、泥石流和滑坡多地区

B.滇藏铁路线路太长、且沿线地区气候恶劣

C.青藏铁路沿线地区经济发达,铁路建设的投资小

D.青藏铁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开发藏北地区的矿产资源

读“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回答17~19题。

17.京津冀所在的华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①土地和耕地面积大②人口少③水资源利用率高④水资源数量少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8.长江以北地区水资源分布与耕地资源分布不匹配,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①减少耕地面积②减少耕地的灌溉面积③研究并推广抗旱作物④推广滴灌、喷灌技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

19.南水北调中线方案的最大优点是

①节省建设投资②充分利用地势条件自流调水③充分利用三峡水库④沿途人口、城市密集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读“我国局部地区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20~21题。

20.甲地附近的灌溉农业区

A.有“塞上江南”之称B.最主要的粮食作物是谷子

C.第二亚欧大陆桥经过该地区D.黄河水是主要的水源

21.甲地降水主要来自

A.西风带B.西南季风

C.北冰洋D.东南季风

一些地方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时,不顾实际情况,一哄而上,你种梨,我也种梨,你种橘,我也种橘……丰收了,却出现了:

种什么,什么让人“伤心”,不调整让人“伤心”,调整也让人“伤心”。

据此回答22~23题。

22.产生上述“伤心”怪圈的根本原因是A.种植者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理解

B.那里的产品价格高于价值

C.种植者总是跟着别人跑,缺乏主见

D.种植者脱离实际,没有按经济规律办事

23.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如何走出“伤心”怪圈,你认为正确的是①面向市场,全面地把握市场信息②依靠科技,发展“两高一优”农业③规模经营,走产业化经营之路④增加农业投入,增加农民收入

A.①②③B.①④C.③④D.①②③④

读下图,回答24~25题

24、该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景观特征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

25、近年来该区耕地面积不断缩小,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自然保护区面积扩大B、矿产开采规模扩大

C、林草种植面积扩大D、风沙危害严重

图3为我国某地区地形剖面图(沿东经87°5′)。

据此回答26-27题。

26.有关沿线地区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坡雪线高度高于b坡

B.c坡水能资源丰富

C.乙地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D.太阳辐射能沿b到d的方向递减

27.有关沿线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为湿润性盆地,是种植水稻、油菜、柑橘的理想地区

B.丙地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业气象灾害以旱涝为主

C.自北向南,畜牧业生产方式由农耕区畜牧业向牧区畜牧业转变

D.乙盆地内城镇、交通线沿盆地内缘呈环带状分布

读南昆铁路示意图,完成28—30题。

 

28.南昆铁路沿线地区不可能看到的地貌景观有

A.峰林B.冲积扇C.沙垄D.钟乳石

29.与南昆线相接的铁路线有

A.成昆贵昆线B.湘黔线黔桂线C.昆河线川黔线D.黔桂线黎湛线

30.南昆线的建设对下列经济活动有利的是①云南磷矿外运②贵州煤炭外运③红水河水能开发④广西平果铝矿的开发⑤昆明鲜花出口

A.①②③⑤B.①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⑤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本卷共4小题,共40分。

31.结合下列材料和图示,回答问题:

(7分)

在进行三峡工程环境影响评价阶段,专家们将长江三峡工程与曾因生态和环境问题引起国际上很多争议的埃及尼罗河上的阿斯旺工程作了对比研究,认为阿斯旺工程的经验教训对三峡工程有借鉴意义。

(1)试从气候条件和水系条件分析流经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流经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

(4分)

①气候条件:

三峡工程

阿斯旺工程

②水系条件:

三峡工程

阿斯旺工程

(2)阿斯旺工程建成后,导致海岸线退缩,请分析其成因(1分):

(3)阿斯旺工程的首位目标是的需要,(1分)长江三峡工程的首位目标是的需要。

(1分)

32.读下图,分析回答问题。

(12分)

 

(1)①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②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③地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治理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

(3)④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

_________。

(1分)

(4)环境问题有两方面的表现,②③④中属于环境污染的是_____________,属于生态破坏的是_____________。

(2分)

3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8分)

材料一:

凌汛是因河道里的冰凌对水流的阻力作用而引起的涨水现象。

凌汛一般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