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练习题二.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79998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39.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光学练习题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光学练习题二.docx

《光学练习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光学练习题二.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光学练习题二.docx

光学练习题二

光学练习题

(二)

1、小军对生活中的

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

A.水中的月亮——光的直线传播B.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用

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D.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2、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

A.照相机B.凸面镜C.平面镜D.幻灯机

3、以下物品中应用了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A.穿衣镜B.老花镜C.近视镜D.汽车观后镜

4、下列光学器材不是应用凸透镜成像的是

 

照相机望远镜自行车尾灯放大镜

5、下列情景中形成的像,属于实像的是(  )

A.亭

台在湖面的倒影B.从放大镜中看C.小孔成的像D.海市蜃楼

到镜后正立、放大的数字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凹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近视镜片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

B.照相机拍摄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实像

C.近视眼不带眼镜时成的像在视网膜的前面

D.用望远镜观察远处的物体,物镜得到的是放大的像

8、

如图所示,一束平行光经过一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小明用此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物体距凸透镜3Ocm时,重新调节光屏的位置,清晰可得(  )

 

A.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等大的实像

C.

倒立放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9、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它们成的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针孔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像

B.潜望镜——在水面下观察到水面上物体的像

C.昆虫观察箱——可同时观察到昆虫的背面和下面的像

D.自制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远处树木的像

10、

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被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在拿走近视眼镜后,为了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的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将蜡烛远离凸透镜

B.

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C.

将光屏靠近凸透镜

D.

将光屏和蜡烛同时远

离凸透镜

11、

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25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

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

C.烛焰倒立

缩小的虚像D.烛焰正立放大的虚像

12、

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把物体从2倍焦距外沿主光轴移向焦点的过程中,像及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A.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D.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1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

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受到倒立、放大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A.无法成像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

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

14、

一凸透镜的焦距是8cm,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12cm处,则所成的像是()

A.正立、缩小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缩小的虚像

15、

我市某中学组织学生到长沙世界之窗春游,小明同学用照相机为另一同学拍全身照时,不小心让一滴泥水溅在了照相机镜头的上半部分,则他所拍出的照片

A.不能看到人的头部

B.不能看到人的脚

C.不能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

D.可以看到所拍同学的全身像,但像会变暗一些

16、

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如图所示。

下面给出的生活中常用物品工作时原理与此现象相同的是()

A.投影仪B.照相机C.放大镜D.近视镜

17、

小丽配戴200度的远视眼镜来矫正视力,针对这一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远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C.透过眼镜看小丽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大了

D.透过眼镜看小雨的眼睛,看到她的眼睛变小了

18、

一简易照相机的镜头焦距为6cm,则该相机中胶片离镜头的距离应为(  )

 

A.

小于6cm

B.

大于6cm,小于12cm

 

C.

大于12cm,小于24cm

D.

大于24cm

19、

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铜仁市碧江区一角,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

20、

21、

22、

23、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

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3所示的位置时,恰能

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

利用这个

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照相机     B.平面镜

C.幻灯机     D.放大镜

24、

目前,青少年近视现象十分严重,近视眼看远处物体时,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选填“前方”或“后面”),需要配带对光线有作用的透镜进行矫正,使远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实像。

25、

26、凸透镜是许多光学仪器的重要元件,可以呈现不同的像,应用凸透镜,在照相机中成_______(填“实”或“虚”)像,在投影仪中成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而直接用凸透镜做放大镜时成正立的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27、

28、市公交公司为了保证人们的上下车安全,在公交车上安装了“电视监控器”.凸透镜是该装置的光学系统,“电视监控器”的摄像头能成_______(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29、

30、一个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当蜡烛距它15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填:

“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将蜡烛向透镜移近7cm后,在光屏上(填:

“能”或“不能”)成像。

31、

32、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该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经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 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l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________cm.

33、

某物体通过一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为15cm;当物体移至该透镜前20cm处时,能够用光屏承接到的像为________立、_______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34、

35、患近视眼的小张,在阳台上埋头看书,被街对面电子眼的闪光干扰了,他戴上眼镜后,好奇地观察街道上的情况,清楚的看见了一辆轿车绝尘而去,消失在街道的尽头。

小张戴的眼镜是透镜;电子眼的镜头相当于一个透镜,当轿车绝尘而去,电子眼所拍摄到轿车的像将逐渐。

(选填:

“变大”或“变小”)

36、

华用铁丝绕成一个内径约4mm的圆环,将圆环在清水中浸一下后取出,形成一个“水透镜”.

(1)通过“水透镜”看到的字如图所示,此时“水透镜”是一个_______透镜,将这个“水透镜”再向字靠近一点,看到的像会_______(变大/变小).

(2)小明猜想“水透镜”的焦距与水的质量有关,为此他用牙签在“水透镜”上轻轻取走一点水,再次观察,比较前后两次所成像的大小.观察时他应该注意控制“水透镜”到字的_______不变.

(3)小芳用另一只内径不同的圆环制作“水透镜”,看到了倒立、缩小的像,请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新的探究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

38、

39、

40、

41、

根据图12中光的传播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凸透镜或凹透镜。

42、

如图12所示,MN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为蜡烛,A’为蜡烛在光屏上所成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确定凸透镜的位置及其焦点,并将它们画出来。

43、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凸透镜后射在平面镜上,请完成光路图.

44、

45、

46、

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________;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____(上/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___________(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

47、

48、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实验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形,要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上/下)调整.

(2)已知凸透镜焦距为10cm,将烛焰放在距离凸透镜25cm处,调节光屏可得到倒立、_______(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应用这个原理工件的仪器有_______.

(3)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应将光屏_______(远离/靠近)透镜,光屏上的像_______(变大/变小/不变)

49、

50、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时像距与物距的关系”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光具座、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等。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____上。

(2)该实验应使凸透镜成实像,那么凸透镜成实像的条件是:

物距________焦距。

(3)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在方格纸上画出像距与物距的关系图像。

物距u/cm

14

16

18

20

22

24

26

像距v/cm

35

27

22

20

18

17

16

51、

小彤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放在凸透镜的两侧,如图13所示。

为了找到烛焰清晰的像,小彤应将光屏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小彤将光屏移到某一位置时,光屏上呈现烛

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像(选填“实”或“虚”)。

小彤将点燃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以再次在光屏上观察到烛焰清晰的像,这一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52、

53、

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

像规律”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摆放,点燃蜡烛后,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总找不到像,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2)调整好后,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为36cm时,可在光屏上得到倒立________的实像;再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一些,要获得清晰的实像.光屏应_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

54、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如图12所示的装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A,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f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观察实验现象,他发现像B比像A变大了。

⑴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

⑵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移动。

⑶由实验可知:

当用

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些。

55、

56、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小红进行了以下操作:

(1)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将蜡烛放在透镜2f之外,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

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观察并记录像的

性质:

倒立、的实像,记录物距和像距。

(3)将蜡烛移至透镜2f与f之间,观察透镜另一侧的光屏,记录像的性质、物距和像距。

(4)将蜡烛移至透镜f以内,将光屏放在蜡烛左侧,观察并

记录光屏上像的性质、物距和像距。

以上部分操作有缺陷,请指出其中的一个并给予改正,操作有缺陷(填序号),应改为:

(2分)。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请写出一种:

57、

58、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用米尺在水平桌面上画一

直线并标明刻度,将透镜固定在50cm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当把点燃的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为了能使像清晰的成在光屏的中央位置,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

(2)重新调整后,保持蜡烛、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  cm的刻度范围内,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

(3)当把蜡烛移到35cm刻度处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这三种光学仪器正常使用时,与这种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小明做完实验后,想进一步研究透镜成像的情况.他又在透明的玻璃板上用黑色笔画了个表盘及指针的位置,然后把这个玻璃板放在蜡烛的位置上,并用平行光源对着玻璃板上的表盘照射,如图2所示.移动光屏直到成清晰像为止.此时表盘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应是图3中的  .

59、

小强用一个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首先,他们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标尺上50cm的位置.再将蜡烛放在38cm的位置,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屏上出现清晰的像。

①此时的像是的实像(填“放大”或“缩小”)。

向左移动蜡烛,像变(填

“大”或“小”)(学科网精.校)。

②此时,若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屏上成完整的烛焰的像(填“能”或

“不能”)。

③小强将自己的近视跟镜放在凸透镜前,若想得到清晰的像,应向移动光屏(填

“左”或“右”)。

④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标尺上45cm处,此时小强应站在侧(填“蜡烛”

或“光屏”),观察蜡烛的像。

60、

61、

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发现像高与像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了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长的发光体放在一个竖直支架上作为光源进行实验。

(1)实验开始前,首先在光具座上依次安装发光体、凸透镜和光屏并进行调节,使它们的中心在

(2)下表是小华同学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

实验次数

物距u/cm

像距v/cm

物高l/cm

像高h/cm

1

35

14

5

2

2

30

15

5

2.5

3

20

20

5

5

4

15

30

5

10

5

12

60

5

25

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①该凸透镜的焦距为m.。

②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当像距小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选填“大于”或“小于”);当像距大于物距时,像高与物高的比值(选填“大于”或“小于”)。

③小华通过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又得出了像高与物高的比值和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具体关系。

他的结论是。

62、

63、

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