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8761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55.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docx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

绝密★启用前

【全国百强校】北京市第四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文)试题

试卷副标题

考试范围:

xxx;考试时间:

92分钟;命题人:

xxx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题号

总分

得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有一种绣球花的花色因土壤pH不同而异,pH大于7时开蓝花,pH小于7时开桃色花,这是因为土壤pH

A.是一种诱变因素                              B.引起染色体畸变

C.影响基因表达                              D.改变了色素基因

2、下列关于癌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能力

B.细胞癌变可以由病毒感染引发

C.原癌基因只存在于癌细胞中

D.癌细胞的转移与细胞间黏着性下降有关

3、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或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

A、B、C、D为某些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变异的模式图,它们依次属于(  )

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

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

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4、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Bc可以诱导更多PrPc的转变为PrPB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

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

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

D.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5、细胞内与遗传有关的物质,从复杂到简单的结构层次是:

(    )

A.DNA→染色体→脱氧核苷酸→基因

B.染色体→脱氧核苷酸→DNA→基因

C.DNA→染色体→基因→脱氧核苷酸

D.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

6、据下图,下列两对基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是

A.

 与

B.

C.

D.

7、祭祖是我国民间的风俗。

在一起祭同一祖先的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位男性,其体细胞中碱基排列顺序最相似的DNA为         

A.线粒体中的DNA                              B.常染色体上DNA

C.Y染色体上DNA                              D.X染色体上DNA

8、农作物育种常采用的方法有:

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多倍体育种、单倍体育种,它们的理论依据依次是

A.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

B.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互换

C.染色体变异、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D.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

9、下列有关低温诱导大蒜多倍体的实验表述,正确的是

A.经过低温处理后,大蒜所有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B.只有大蒜根尖的分生组织,才可能有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

C.把处于休眠状态下的大蒜放在低温下,大蒜细胞染色体数目也能加倍

D.低温处理的大蒜置于常温下,理论上染色体加倍的细胞能进行正常分裂

10、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比较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没有产生新基因

B.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

C.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

D.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结构变异最终都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11、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42条染色体,其染色体组来自于三个不同的祖先种。

有关普通小麦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它的每个染色体组含7条染色体

B.它的染色体联会紊乱因而高度不育

C.它的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含21条染色体

D.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表现高度不育

12、性染色体组成为(a)XY和(b)YY的精子产生的原因是

A.a和b均为减I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B.a和b均为减Ⅱ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C.a为减I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b为减II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

D.a为减II分裂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b为减I分裂同源染色体不分离

13、用杂合体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

A.种植→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B.种植→F2→选性状不分离者→纯合体

C.种植→秋水仙素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纯合体

D.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

14、下列属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变异是

A.果蝇白眼性状的出现

B.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出现

C.西红柿能产生抗乙肝病毒的疫苗

D.红花与白花金鱼草杂交,F1代总是表现为粉花

15、将某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若干株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经培养后发育成若干植株。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些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不相同

B.理论上这些植株能正常开花结果

C.这些植株含有4个染色体组,因而是多倍体

D.这些植株所结种子种植后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16、下列有关染色体变异的表述错误的是

A.减数分裂是染色体变异发生的有利时机

B.染色体变异导致的性状改变往往是单一的

C.染色体变异对于生物体来说,通常害大于利

D.染色体变异会导致基因的位置或数目发生变化

17、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

A.性状改变                              B.遗传信息的改变

C.遗传规律的改变                              D.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改变

18、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突变只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B.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C.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突变

D.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

19、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B.纯合体自交时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C.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形成配子时的基因重组有关

20、下列有关基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时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B.基因只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

C.配子生成时,非等位基因一定自由组合

D.非等位基因就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

21、下列有关R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RNA能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B.RNA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苷酸

C.mRNA、rRNA、tRNA的空间结构不同

D.RNA是蛋白质合成的模板和氨基酸的转运工具

22、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①DNA   

②RNA  

③DNA和RNA   

④DNA或RNA

A.④④④          B.①②③          C.①①③          D.①①④          

23、关于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内、外转化实验,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体内转化实验提出了“转化因子是什么”的问题

B.R型菌的遗传物质是RNA,S型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使R型菌产生可遗传变异的物质

D.能从注射R型活菌与S型死菌混合物的死亡小鼠体内分离到活的S型菌

24、假设一个DNA分子片段中含碱基T共312个,占全部碱基总数的26%,则此DNA片段中碱基G所占的百分比和数目分别是

A.26% 312个                              B.12% 144个

C.13% 156个                              D.24% 288个

25、下图为某生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该生物成熟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图中字母表示染色体。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B.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是Y染色体

D.P和Q上的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6、下列系谱图中,肯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是

A.

          B.

          C.

          D.

          

27、下列对一个四分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有两个着丝点                              B.有四个DNA分子

C.有四条染色体                              D.能实现交叉互换

28、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

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B.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

1:

1:

1

C.F1为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

3:

3:

1

D.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29、大豆的白花和紫花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四种杂交实验中,能判定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紫花×紫花→紫花 

②紫花×紫花→301紫花+110白花

③紫花×白花→紫花 

④紫花×白花→98紫花+107白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30、下列不是孟德尔研究过程的特点或成果的是

A.证明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

B.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有利于实验研究

C.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假说,并设计新实验来验证假说

D.在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础上研究多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31、已知金鱼草的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纯合红花金鱼草与纯合白花金鱼草杂交,F1代表现为粉花。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金鱼草红花与白花的显隐性关系为不完全显性

B.F1代自交结果仍然支持孟德尔的“颗粒遗传”理论

C.F1代自交,所得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红花:

白花=3:

1

D.F1代与红花或白花植株杂交,所得后代性状分离比均为1:

1

32、下列有关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型是性状表现的内在因素

B.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型一定相同

C.表现型相同的个体,基因型可能有所不同

D.表现型是具有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所表现出的性状

33、下列有关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杂合子中一定含有等位基因

B.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

C.纯合子连续自交,性状能稳定遗传

D.纯合子可由基因型相同的雌雄配子结合而成

34、性状分离是指

A.等位基因的分离

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C.测交后代既有显性又有隐性性状

D.杂合子后代表现出相对性状的不同类型

35、豌豆是植物杂交实验理想材料的原因不包括

A.其单性花利于人工授粉

B.是一年生而非多年生植物

C.是严格闭花、自花受粉植物

D.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36、下列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果蝇的长翅与残(短)翅

B.狗的长毛与卷毛

C.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D.人的卷发与直发

37、动物和人体内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的细胞称为干细胞。

对下图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a、b、c发生在人和动物的整个生命过程中

B.a途径表示细胞增殖,产生的细胞仍是干细胞

C.通过b、c途径产生的细胞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D.通过b、c途径产生的细胞其蛋白质种类不同

38、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你会看到一个视野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少,而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多,原因是

A.间期细胞中进行染色体的复制

B.分生区的多数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

C.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分裂期时间短

D.碱性染料染色后,容易观察到间期的细胞

39、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最重要事件是

A.出现纺锤体

B.出现染色体

C.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

D.染色体上的遗传物质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

第II卷(非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二、综合题(题型注释)

40、如图所示,利用两个纯合的玉米品种甲(AABB)和乙(aabb)培育aaBB品种,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由品种甲、乙经过a→b→c过程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________。

(2)过程e常采用________得到aB个体。

经过过程a→e→f获得aaBB的育种方法称为________。

(3)下图所示育种方法中,最不容易获得aaBB品种的是[   ]________([ ]内填字母,________上填育种名称)。

41、

(一)请画出含有4对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双链DNA分子片段的平面图(两条链不螺旋化),标示出两条链的方向(5’端或3’端),同时用虚线框和文字标出图中一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和一个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图为遗传信息的表达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遗传信息的表达是指________,其过程包括________。

(2)图中①物质为________,其合成需要的酶是________,不同细胞合成的①物质________(填“完全相同”或“完全不同”或“不完全相同”)

(3)相对于①,图中核糖体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填“从左向右”或“从右向左”)。

甲、乙核糖体最终合成的产物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乙核糖体图中的该步化学反应完成后,其产物合成的整个过程中需要脱去的水分子总数是________。

(4)若想知道图中②所携带的氨基酸种类,应查阅的密码子是________,细胞中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数有________个。

42、下图是某动物睾丸中精原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一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有丝分裂的是_______(填序号),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_______(填序号)。

(2)A图细胞所处阶段染色体的行为有_______,该图中有_______个四分体。

(3)B、F、D细胞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分别是_______(填序号)图所示时期中_______染色体和_______染色体的行为。

 

参考答案

1、C

2、C

3、C

4、C

5、D

6、A

7、C

8、A

9、D

10、D

11、B

12、C

13、D

14、A

15、C

16、B

17、B

18、D

19、B

20、A

21、B

22、D

23、B

24、D

25、D

26、A

27、C

28、D

29、B

30、A

31、C

32、B

33、B

34、D

35、A

36、B

37、C

38、C

39、D

40、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育种 g 诱变育种

41、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转录和翻译 mRNA RNA聚合酶 不完全相同 从左向右 相同 9 AAU 61

42、 BG DE 同源染色体联会,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互换 2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C 同源 非同源

【解析】

1、试题解析:

有一种绣球花的花色因土壤pH不同而异,pH大于7时开蓝花,pH小于7时开桃色花,这是因为土壤pH改变导致环境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未改变,影响基因表达,性状变了。

所以C正确。

A、B、D不正确。

考点:

本题考查性状和环境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分裂次数不受限制,能无限增殖,A正确;导致细胞癌变的致癌因子有物理致癌因子、化学致癌因子和病毒致癌因子,B正确;所有细胞中均有原癌基因,癌细胞中原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C错误;癌细胞容易转移是因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癌变的原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癌细胞的主要特征,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是无限增殖,形态改变和容易转移.细胞癌变的机理则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为癌基因导致的.

3、a细胞中某一染色体多出了一条,形成三体;b细胞中一条染色体上的某一基因重复出现,属于染色体片段重复;c细胞中每种染色体都是三条,含有3个染色体组,属于三倍体;d细胞中有一条染色体上缺失了2个基因,属于染色体片段缺失,C正确。

【考点定位】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

【名师点睛】学生对染色体结构的变异理解不清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连线)

4、试题分析:

朊粒为蛋白质,其结构与基因差别较大,不能整合到基因组中,A错误;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为二分裂,B错误;PrP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Bc,产生了致病性,原因是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功能改变,C正确;PrPc转变为PrPBc的过程为蛋白质到蛋白质的过程,属于蛋白质结构的改变,D错误。

考点:

本题考查病毒的相关知识。

5、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DNA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每个DNA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基因的不同在于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故从复杂到的简单结构层次是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D项正确,A、B、C项错误。

【考点定位】基因的概念

【名师点睛】染色体、DNA、基因和脱氧核苷酸的关系

6、

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是指:

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间的自由组合。

考点: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察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

7、本题考查伴性遗传。

Y染色体只能由男性传递给男性,所以为了判断两位男性的亲缘关系,可判断Y染色体上的DNA。

故选C

8、杂交育种的原理是基因重组,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多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单倍体育种的原理是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故选A。

9、经过低温处理后,大蒜体内有的细胞染色体数目都加倍,有的没有加倍,如成熟区的某些细胞,A错误;大蒜根尖伸长区等细胞是由分生区细胞产生的,也可能有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B错误;处于休眠状态下的大蒜细胞不分裂,所以放在低温下,大蒜细胞染色体数目不能加倍,C错误;低温处理的大蒜置于常温下,理论上染色体加倍的细胞能进行正常分裂,D正确。

10、基因重组是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没有产生新基因,A正确;基因突变是在分子水平上的变异,B正确;染色体结构变异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到,而基因突变是观察不到,C正确;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D错误。

11、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普通小麦是六倍体,含有42条染色体,每个染色体组含有42÷6=7条染色体,A正确;普通小麦是可育的,B错误;普通小麦的单倍体植株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21条,C正确;离体培养它的花粉,产生的植株是单倍体,没有同源染色体组,表现高度不育,D正确。

12、精子a的性染色体是XY,说明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没有分离;精子b的性染色体的组成是YY,说明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分开,故选C。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发生的时期。

13、单倍体育种的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能迅速获得纯合体,加快育种进程。

所以杂合子种子尽快获得纯合体植株的方法是单倍体育种,即种植→花药离体培养→单倍体幼苗→秋水仙素处理→纯合体,故选C。

14、果蝇白眼性状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A正确;人类猫叫综合征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B错误;西红柿能产生抗乙肝病毒的疫苗,属于基因工程,C错误;红花与白花金鱼草杂交,F1代总是表现为粉花,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且显性基因对隐性基因表现为不完全显性,D错误。

【点睛】识记生物的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并识记常见的实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5、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是减数分裂后形成的,基因型不止一种,所以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的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不同,A正确;这些植株都是二倍体,理论上能正常开花结果,B正确;这些植株是二倍体,只有2个染色体组,C错误;这些植株都是纯合子,所结种子种植后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正确。

16、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染色质会相互转化,是染色体变异发生的有利时机,A正确;染色体变异导致的性状改变往往不是单一的,B错误;染色体变异对于生物体来说,通常害大于利,甚至导致生物体的死亡,C正确;染色体变异会导致基因的位置或数目发生变化,D正确。

17、基因突变指的是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者替换,所以遗传信息一定发生了改变,B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后控制的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A错误;基因突变不会导致遗传规律发生改变,C错误;基因突变后遵循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不变,D错误。

18、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错误;基因突变既有多害少利性,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B错误;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生物在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都可发生基因突变,C错误;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无论是低等还是高等生物都可能发生突变,D正确。

19、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导致基因重组,A正确;纯合体自交时,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错误;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父母形成配子时的基因重组导致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D正确。

20、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有性生殖时基因随配子遗传给后代,A正确;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上也有基因,B错误;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才能自由组合,C错误;同源染色体的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也是非等位基因,D错误。

21、少数酶的化学本质是RNA,可以催化某些代谢反应,A正确;RNA的中文名称是核糖核酸,B错误;mRNA、rRNA、tRNA是三种不同的RNA,它们的空间结构和功能都不相同,C正确;蛋白质合成的模板是mRNA,运输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D正确。

22、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也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者RNA,故选D。

23、格里菲斯的体内转化实验提出,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体内含有“转化因子”,促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是并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A正确;R型菌和S型菌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错误;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的DNA是“转化因子”,使R型菌转化为S型菌,即DNA是遗传物质,C正确;S型死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小鼠死亡,能够从小鼠体内分离到S型活菌,D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肺炎双球菌的体内转化和体外转化实验,确定体内转化只能发现遗传因子的存在,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4、已知T共有312个,占全部碱基的26%,则碱基总数=312÷26%=1200个,又因为G与T的和是碱基总数的一半,所以G的比例为50%-26%=24%,则数目=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