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890136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9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2.docx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2

第二单元百分数

(二)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有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身边。

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本单元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充分体现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数字知识的应用价值。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等一些运用百分数来解决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通过教学活动的探究,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这一单元还特别安排了活动课“生活与百分数,”促使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并能应用百分数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类推。

首先使学生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和利息等概念,知道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再引导学生如何转换题意,分析各数量关系,从而顺利解答出各类百分数应用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理解折扣、成数、税率、利率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2.数学思考:

体验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在交流、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树立依法纳税和科学理财的意识。

3.问题解决:

在解决百分数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

4.情感态度:

感受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对周围环境中与百分数有关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理解“折扣”、“成数”的意义,会把“折扣”、“成数”改写成百分数。

理解税率的意义以及求纳税额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

能运用“折扣”、“成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会计算利息。

六、课时安排:

7课时

课题

折扣

教时

1

时间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打折的含义,会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会利用已经学过的百分数的知识解决与折扣有关的各种问题,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分析、比较、判断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在理解“折扣”意义的基础上,会解决生活中的折扣问题。

教学难点:

能应用“折扣”这个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培养学生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设疑自探

1.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看大屏幕(商品打折的情境图),从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共同现象?

(都在打折),这些都是商家为了招揽顾客采用的促销手段。

“打折”是什么意思?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折扣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

折扣)

2.学生看课题质疑,教师进行简要板书。

看到“折扣”,你想到了什么?

(问题预设:

①什么是打折?

②有什么作用?

③怎样计算打折?

3.归纳整理,出示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第8页的内容,并将课本中的空白部分补充完整。

汇报自学成果:

(1)什么叫做打折?

引导学生举例说明几折表示什么。

(2)例1

(1)题中的“打九折”是把什么看作单位“1”的量?

该怎样解答?

(3)例1

(2)题中的“打八五折”是把什么看做单位“1”的量?

请你试着用两种方法解答。

(4)原价、现价和折扣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解疑合探

1.指名汇报,得出:

(1)商店有时降价出售商品,叫做打折扣销售,通称"打折".这是商家的一种促销手段。

(2)几折就表示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找学生举例说一说,教师板书:

“六八折”是68%,表示现价是原价的68%。

把“原价”看作单位“1”的量。

(3)即时练习:

(出示图片)说一说下面的折扣分别表示原价的百分之几

 八折  二折   九五折   七二折

2.例1

(2)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

“八五折”表示85%,就是现价是原价的85%。

把“原价”看作单位“1”的量。

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就是求(原价)的(85%)是多少。

180×85%=153(元)

答:

买这辆车用了153元。

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折扣原价的百分之几或几十,要求折后的价钱,只要用原价乘折扣就可以了。

3.例1

(2)题中的“打九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90%。

把“原价”看作单位“1”的量。

便宜的价格=原价×(1-90%)

 160×(1–90%)

=160×10%

=16(元)

答:

比原价便宜16元。

便宜的价格=原价–现价

160-160×90%

=160-144

=16(元)

答:

比原价便宜16元。

4.原价、现价和折扣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原价×折扣=现价

现价÷折扣=原价

现价÷原价=折扣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小结: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关键是理解打折的含义,把折数化成百分数,再按解百分数应用题方法解答。

三、质疑再探

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你是否已解决?

再次打开课本,看一看本节所学的知识,并勾画出重要内容,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或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提出来,大家共同解决。

四、运用拓展

1.填空:

(1)五折就是十分之(   ),写成百分数就是(   )%。

(2)某商品打七折销售,就表示现价是原价的(   )%, 现价比原价降低了(   )%。

(3)某商品售价降低到原价的83%销售,就是打(    )折。

2.某商场元旦期间全部商品打八折优惠,小明有会员卡,还可以再打九折优惠,小明现在要买一套价格为300元的运动服,小明要花多少钱?

3.真假辩论:

这则广告欺骗消费者了吗?

问题:

东方家电城将每台进价为1800元的电视机按如下广告销售:

“原价3000元,7折优惠,亏本大甩卖。

”该家电城是否真亏本,若未亏本,每台利润是多少?

4.天气渐冷,买羽绒服的人越来越多.为进行促销,某商店老板准备将原价400元一件的羽绒服以300元的价格出售.请你综合折扣知识,为该店老板设计一个简单的广告.

 5.折扣顺口溜:

消费打折实惠多,物美价廉心头乐。

折扣购物都说好,其中陷阱也不少。

虚折扣、假甩卖,积分赠券难实在。

劝君消费擦亮眼,货真价实在眼前。

五、全课总结

作业设计

1.长沙到上海的单程机票原价为680元一张,妈妈买到一张打三五折的特价机票,妈妈实际花了多少钱?

★ 

2.商场在元旦期间进行打折促销活动,某品牌电视机打八折出售,杨老师在活动期间购买了一台原价3850元的电视机,比平时便宜了多少钱?

★★ 

3.某商店打折促销,原价800元的某品牌自行车九折出售,最后剩下的几辆车,商家再次打八折出售,最后的几辆车售价多少元?

★★★ 

4.小红在某文具店买了一套文具,老板给小红打七折的优惠,小红节约了12元,这套文具原价是多少钱?

★★★★ 

5.妈妈进了一批水果来卖,每千克的进价加上3元为每千克的售价。

一位顾客买这种水果10千克,妈妈给她打八折,结果赚了10元。

这种水果每千克的进价是多少钱?

★★★★★

板书设计

百分数

(二):

折扣

六八折表示现价是原价的68%

几折就是十分之几,也就是百分之几十

原价×折扣=现价

现价÷折扣=原价

现价÷原价=折扣

教学反思

 

 

课题

成数

教时

2

时间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明确成数的含义。

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

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成数的计算,进一步掌握解决百分数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成数与分数、百分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情景导入

(课件出示)农业收成,经常用“成数”来表示。

例如,报纸上写道:

“今年我省油菜籽比去年增产二成”……

同学们有留意到类似的新闻报道吗?

(学生汇报相关报导)

二、新课讲授

1.理解成数的含义。

成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十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十,通称“几成”

(1)刚才大家都说了很多有成数的发展变化情况,那么这些“成数”是什么意思呢?

比如说,增产“二成”,你怎么理解?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成数分数百分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2)试说说以下成数表示什么?

①出口汽车总量比去年增加三成。

②北京出游人数比去年增加两成。

引导学生讨论并回答。

2.解决实际问题。

(1)课件出示教材第9页例2:

某工厂去年用电350万千瓦时,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今年用电多少万千瓦时?

(2)引导学生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①今年比去年节电二成五怎么理解?

是以哪个量为单位“1”?

②找出数量关系式。

先让学生找出单位“1”,然后再找出数量关系式:

今年的用电量=去年的用电量×(1-25%)

③学生独立根据关系式,列式解答。

④全班交流。

方法一:

350×(1-25%)方法二:

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三、练习巩固

1.完成教材第9页“做一做”。

某市2012年出境游人数为15000人次,比上一年增长两成。

该市2011年出境旅游人数为多少人次?

(1)学生读题,理解题中的数学信息。

(2)增长两成是什么意思?

单位“1”是那个量?

(3)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述:

在列式计算时,我们可以直接把“成数”化成百分数,用百分数进行列式计算。

板书:

方法一:

15000÷(1-20%)

方法二;解:

设2011年出境游人数为x人次。

       x+20%x=15000

2.练习。

小丽家承包了一块地,前年收小麦8000千克,去年比前年增产一成半。

去年收小麦多少千克?

3.完成练习二第4、5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成数的知识,你们对成数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作业设计

★某乡去年的水稻产量是1500吨,今年因为受到天气灾害的影响水稻产量只有去年的八成五,今年的水稻产量是多少吨?

★★梵净山2013年累计旅游人次是18万人次,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比2013年增加一成五,2014年累计旅游人次是多少万?

★★★大坪完小2013年的在校生人数有820人,比2012年在校生人数减少了二成,大坪完小2012年的在校生人数是多少?

★★★★某鞋厂2011年的年产量为30万双,2012年年产量比2011年增加了一成六,2013年年产量又比2012年增加一成,这个鞋厂2013年的年产量是多少万双?

★★★★★某地前年的粮食产量为3000吨,去年因为洪水及病虫害的影响比前年减产近三成。

预计今年的产量会比去年增加45%,今年的粮食产量是多少吨?

板书设计

百分数

(二):

成数

二成=(十分之二)=(20%)

方法一:

350×(1-25%)方法二:

350-350×25%

=350×75%=350-350×0.25

=350×0.75=350-87.5

=262.5(万千瓦时)=262.5(万千瓦时)

教学反思

 

课题

税率

教时

3

时间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过程与方法

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纳税的意义,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熟练计算应纳税额和税率等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课件出示,我国近几年取得的各方面的成就(高速公路、“神七”上天、各处漂亮的教学楼等)

指名说,祖国发生了这样的变化,都是怎么得来的?

2.老师适时点拨,引出本课课题:

纳税

纳税是根据国家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收发展经济、科技、教育、国防等事业。

所以,我国的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提出问题:

纳税到底都按什么来纳税的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体会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在激发学生爱祖国的同时,理解我们现在的生活中税收的重要性,为本课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阅读课本102页。

说说:

你对税率的认识。

2.税率的认识。

说明:

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

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

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3.讨论交流:

说出以下税率表示什么。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5%表示什么?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里的20%表示什么?

4.税款计算

(1)出示例3(课本10页)

一家饭店10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

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理解:

这里的5%表示什么?

(应缴纳营业税款占营业额的百分比。

(3)要求“应缴纳营业税多少”就是求什么?

(30万元的5%,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4)让学生列出算式

30×5%=1.5(万元)

【设计意图】通过解决具体的纳税问题,使学生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感受到应纳税额的计算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沟通知识间的联系,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小资料:

有时并不是全部收入都需要纳税。

例如个人工资或薪金收入3500元以上的部分纳税,而3500元及以下的部分不需要纳税。

需要纳税的部分是指按规定扣除不纳税项目的余额,叫应纳税所得额。

2.学生独立完成:

李阿姨的月工资是5000元,扣除3500元个税免征额后的部分需要按3%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她应缴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3.巩固练习:

(1)一个卷烟厂上月香烟的销售额为1500万元。

如果按销售额45%缴纳消费税,上月应缴纳消费税款多少万元?

 

(2)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

(要点:

5%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额,7%对应的单位“1”是营业税。

【设计意图】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针对性的练习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而且可以将数学与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应用的过程,提高了学生用数学的能力。

4.作业:

练习二第6、7、8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到什么?

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作业设计

1.填空 

(1)收入额、税率、应纳税额之间的关系是 :

 

应纳税额=(    )×(    )税率=(   )÷(   )×100%

收入额=(   )÷ (   )

(2)某商店去年的营业额是40万元,去年缴纳税款共2万元,则去年的税率是( )%。

2.小法官巧判断 

(1)一件上衣现在打八折出售,就是说比原价降低80%。

(  )

(2)王叔叔说:

“我付出劳动,得到工资,不需要纳税。

”(  )

3.王老师要买一辆12万元的小汽车,导购员说:

“现在购车要收10%的购置税,张老师要交多少元购置税?

4.李明的妈妈月收入4000元,爸爸月收入5800元,他们各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5.农村合作医疗规定在县级医院的起付钱为800元,起付钱以上的部分按55%报销,住院费共花了3800元,他需要自己花多少钱?

板书设计

百分数

(二):

税率

税率=

×100%

应纳税额=各种收入×税率

30×5%=1.5(万元)

教学反思

 

 

课题

利率

教时

4

时间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明白储蓄的意义;理解本金、利率、利息、利息税等概念;了解主要的存款方式;掌握利息的计算公式;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结合实际解决关于利息的问题,把握求利息几个关键条件,建立并掌握求利息的基本数量关系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及口头表达能力,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储蓄相关概念,能解决储蓄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税后利息”的计算,解决“实际取回”的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  学习准备。

师:

课前我们对关于银行利率进行了小调查,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来介绍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

指名学生介绍,其他学生提出自己不太懂的问题:

(1)什么是本金?

什么是利息?

什么是利率?

重点理解利率:

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利率 = 利息÷本金× 100% )

(2)钱放进银行有什么好处?

(3)计算利率的公式?

(4)存款有哪几种方式?

(5)年利率和月利率的概念?

二、教学新知

1.出示2015年工商银行最新存款利率

活期

整存整取

存期

3个月

6个月

一年

二年

三年

五年

年利率

0.35

2.60

2.80

3.00

3.50

4.00

4.25

2.教学例4。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编)

出示例4:

2015年2月,xx同学将5000元的压岁钱存入银行,存期两年,到期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呢?

(1)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A、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

(引导学生知道是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

B、实际取回的钱数=本金+利息;

C、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要学生整理好思维顺序,先求什么后求什么的思维要清晰。

(2)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

对不同算法进行分析:

方法一:

5000×3.5%×2+5000

方法二:

5000×(1+3.5%×2)

3.完成做一做P11

这里的利率是年利率,注意要乘年限(5年)。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第100页的“做一做”。

 

2.爸爸妈妈给贝贝存了20000元教育存款,存期为三年,年利率为5.40%,到期一次支取,支取时凭非义务教育的学生身份证明,可以免征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你们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设计

1.妈妈每月工资2000元,如果妈妈把半年的工资全部存入银行,定期一年,如果年利率是2.89%,到期她可获税后利息一共多少元?

2.小丽的妈妈在银行里存入人民币5000元,存期一年,年利率2.25%,取款时由银行代扣代收20%的利息,到期时,所交的利息税为多少元?

 

3.教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

爸爸为笑笑存了三年期的教育储蓄基金,年利率为5.40%,到期后共领到了本金和利息22646元。

爸爸为笑笑存的教育储蓄基金的本金是多少?

 

4.小红的爸爸将5000元钱存入银行活期储蓄,月利率是0.60%,4个月后,他可得税后利息多少元?

可取回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5.小华把得到的200元压岁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一年。

她准备到期后将钱全部取出捐给“希望工程”。

如果按年利率2.25%计算,到期后小华可以捐给“希望工程”多少元钱?

 

6.王老师每月工资1450元,超出1200元的部分按5%交纳个人所得税。

王老师每月税后工资是多少元?

 

7.李老师把200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五年,年利率是3.60%,利息税率为20%。

到期后,李老师的本金和利息共有多少元?

李老师交了多少利息税?

板书设计

百分数

(二):

利率

活期                      本金

存款方式   整存整取          利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零存整取                  利息税=利息×税率

教学反思

 

课题

合理选择购物方案

教时

5

时间

教学目标(须体现“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综合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折扣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不同优惠形式的折扣,经历运用所学知识学习合理购物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两种不同优惠方式的对比,使学生经历解决复杂折扣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价值,丰富学生的购物经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购物中的多种优惠形式,并正确计算出优惠后的金额。

教学难点:

理解“满100减50”与“五折”的区别。

教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复习旧知

师:

“一件物品打九折出售”表示什么意思?

生:

表示这件物品的实际售价是原价的90%。

师:

生活中还有哪些促销方式?

二、教学新知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厉害,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萌发了多种多样的促销手段,我们要做一个精明的小买家。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购物中的折扣问题。

教学例5:

某品牌的裙子稿促销活动,在A商场打五折销售,在B商场按“满100元减50元”的方式销售。

妈妈要买一条标价230元的这种品牌的裙子。

1.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在A、B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2.阅读理解

师:

题目给出的数学信息中,哪些是关键?

A商场打五折,B商场“满100元减50元”

怎么理解“满100元减50元”?

3.分析与解答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汇报。

师:

什么情况下两种优惠会一样?

(1)整百的时候,两种优惠一样。

(2)比整百多的时候,越接近整百,两者的优惠力度越接近。

(3)比整百少的时候,越接近整百,两者的优惠力度差别越大。

4.回顾与反思

三、巩固练习

1.P12做一做

某品牌的旅游鞋搞促销活动,在A商场按“满100元减40元”的方式销售,在B商场打六折销售。

妈妈准备给小丽买一双标价120元的这种品牌的旅游鞋。

(1)在 A、B 两个商场买,各应付多少钱?

(2)选择哪个商场更省钱?

先判断“哪个商场更省钱”,再独立计算验证。

2.练习二第13题。

先说一说“折上折”的含义,再独立完成。

四、课堂总结

师:

在今天的折扣问题中,我们碰到了不同形式的优惠,说一说你的收获?

作业设计

1.说一说下面的优惠活动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降价10%打七五折满200元减50元满100元送25元抵价券

2.和平家电商场周年店庆全场九折,友谊商场购物满1000元送100元现金。

如果买一台标价5800元的空调,在哪家商场购买更合算?

3.百货大楼搞促销活动,甲品牌的洗衣机满1000元减100元,乙品牌的洗衣机先打九折,在此基础再打九五折,如果两个品牌都有一台标价3200元的洗衣机,哪个品牌实际购买更便宜些?

4.王老师想买一台电脑,去了下面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