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0977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docx

刑法笔记刑罚word版

共同犯罪

构成要件

1行为人为两人以上

2共同的犯罪行为

3共同的犯罪故意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形

1两人以上的共同过失犯罪

2同时犯,不是共同犯罪

3两人以上所实施的犯罪,罪过形式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4实施犯罪时故意内容不同的,不构成共同犯罪

5超过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不构成共同犯罪

6事后通谋的窝藏包庇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主犯,从犯和胁从犯

主犯:

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范围:

主犯>首要分子)

从犯:

在共同犯罪中起到次要作用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胁从犯

教唆犯

实质一罪

1继续犯

特征:

1一个犯罪行为;2持续作用于同一对象;3犯罪行为与不法状态同时继续;4从着手实行到行为终了有一定的期间

2想象竞合犯

特征:

1一个行为;2一个行为触犯了不同的罪名

3结果加重犯

特征:

1实施了符合基本犯罪的构成要件的行为;2出现了基本犯罪构成以外的重结果

法定一罪

1结合犯

2集合犯,集合犯可分为常业犯和营业犯,常业犯:

一次不构成犯罪

营业犯:

一次也构成犯罪

处断一罪

1连续犯

特征:

1实施性质相同、独立成罪的数个行为

2数个行为必须基于同一或概括的犯罪故意

3数个行为之间必须具有连续性

4数个行为必须触犯了同一罪名

2牵连犯

特征:

1以实施一个犯罪为目的;2实施了两个以上的行为(方法行为和目的行为);3数个行为之间具有牵连关系;4数个行为触犯不同的罪名

3吸收犯

刑罚的特征

1刑罚的内容是对受刑人一定权益的限制和剥夺

2刑罚的对象只能是犯罪人

3刑罚适用的主体只能是国家审判机关

4刑罚的种类和适用标准必须以刑法明文规定为依据

5刑罚适用必须适用于刑事诉讼程序

6刑罚的执行机关是特定的

刑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刑法中赋予刑罚名称的,用以惩罚犯罪人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并由特定机关依法执行的最严厉的强制方法

刑罚权是国家基于社会管理或统治,依法对犯罪人实行惩罚的权力

包括制刑权,求刑权,量刑权,行刑权

刑罚的功能

1剥夺功能

2威慑功能

3改造功能

4教育功能

5安抚功能

6鼓励功能

刑罚目的

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

一般预防的实现

1刑罚的适当性

2刑罚的公开性

3刑罚的及时性

刑罚体系的功能

1教育功能

2威慑功能

3科学化功能

4有利于刑罚的实现功能

刑罚体系的特点

1要素完备,种类齐全

2严宽相济,衔接紧凑

3内容合理,方法人道

主刑,是指对犯罪适用的主要刑罚方法

主刑特点:

只能独立适用,不能附加适用

1管制

是指对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一种刑罚方法

是我国目前五种主刑里唯一一种不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的开放性刑种

特点: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

2限制犯罪分子一定的自由,限制言论自由,出版自由,集会游行示威自由

3对犯罪分子自由的限制有一定的期限。

数罪并罚时,管制期限不得超过3年

4对被处以管制刑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

注意:

禁止令期限不得少于3个月

2拘役

是指短期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就近执行并实行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

拘役与刑事拘留,民事拘留。

行政拘留的区别

1性质不同

2适用对象不同

3适用机关不同

4适用法律依据不同

特点

1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

2剥夺自由的期限较短(一般在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实行数罪并罚时,拘役期限不得超过一年)

3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

4享受一定的待遇

3有期徒刑

是指剥夺犯罪分子一定期限的人身自由,强制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刑罚方法

有期徒刑与拘役的区别

1执行的场所不同

2执行的机关不同

3期限不同

4执行期间的待遇不同

5法律后果不同(是否构成累犯)

特点:

1剥夺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

2剥夺自由具有一定的期限,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35年的,最高不得超过20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超过35年的,最高不得超过25年

3由监狱或其他执行机构执行

4强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

4无期徒刑

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的刑罚方法

是剥夺自由刑里最严厉的刑罚方法,也是所有刑罚种类里,严厉程度仅次于死刑的刑罚方法

特点

1剥夺犯罪分子的自由

2剥夺自由无期限,即剥夺犯罪分子的终身自由

3强制其参加劳动并接受教育和改造

4羁押期间不能折抵刑期

5必须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5死刑

是指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对死刑的限制性规定

1死刑只适用于犯罪行为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

2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审判时怀孕妇女不适用死刑

3已满75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以特别残忍手段杀人的除外。

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1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两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两年期满后,减为有期徒刑25年

2对处以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以及有组织的暴力犯罪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犯罪分子,限制减刑

3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故意犯罪的,经查属实,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死刑。

附加刑

是指补充主刑适用的刑罚方法

特点:

既可以附加主刑适用,又可以独立适用

1罚金

是指人民法院判处犯罪分子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额的刑罚方法

罚金与罚款的区别

1性质不同

2适用对象不同

3适用机关不同

4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

罚金的适用方式

1选处罚金

2单处罚金(单处罚金只对犯罪的单位适用)

3并处罚金

4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罚金数额的立法规定

1比例制

2倍数制

3比例兼倍数制

4特定数额制

5抽象罚金制

罚金的缴纳

1一次缴纳或者分期缴纳

2强制缴纳

3随时缴纳

4减少或减免缴纳

2剥夺政治权利

是指剥夺犯罪分子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生活权利的刑罚方法

剥夺以下政治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结社、游行示威集会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国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

1应当附加主刑适用

2可以附加适用

3独立适用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

1被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2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减为有期徒刑的或者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减为3年以上10年以下

3独立适用或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拘役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其期限为1年以上5年以下

4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期限相同

剥夺政治权利期限自主刑执行期满或假释之日起计算,但效力及于有期徒刑或拘役执行期间,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期限同时起算

3没收财产

是指将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强制无偿收归国有的刑罚方式

没收财产与罚金的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

2内容不同

3执行方式不同

没收财产的适用

1与罚金选择并处

2可以并处

3并处

注意:

附加刑可以独立适用不适用于“没收财产”

没收财产偿还债务条件

1必须是没收财产之前存在的债务

2必须是合法的正当债务

3必须是需要以没收财产来偿还的债务

4必须经过债权人的请求

4驱逐出境

是指使犯罪的外国人离开中国国境或边境的刑罚方法

非刑罚处理方式

1判处赔偿经济损失和责令赔偿经济损失

2训诫、责令具结悔过和责令赔礼道歉

3行政部门处以行政处罚或行政除非

累犯

是指因犯罪受过一定刑罚处罚,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在法定期限内犯一定之罪的犯罪人

累犯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

普通累犯构成条件

1后罪和前罪必须都是故意犯罪

2犯罪前罪时年满18周岁

3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

4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的5年之内

特别累犯构成条件

1后罪和前罪都必须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暴力犯罪中的其中一项

2不考虑前罪刑罚处罚的轻重

3不考虑后罪与前罪距离时间的长短

对于累犯,从重处罚

自首

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

自首可分为一般自首和特别自首

一般自首,也叫普通自首,是指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的行为

特别自首,又称准自首或余罪自首,是指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或正在服刑的犯人,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自首和坦白的区别

坦白是犯罪分子被动归案后,如实交代自己犯罪事实的行为

对于自首犯,可以从轻或减轻或免除处罚

立功

是指犯罪分子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查证属实,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从而得以侦破其他案件等行为

立功形式

1犯罪分子到案后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

2提供重要线索,查证属实并使司法机关得以侦破的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立功分类

1一般立功

2重大立功

对于有一般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从轻或减轻处罚

对于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减轻或免除处罚

数罪并罚

是指对一人所犯数罪合并处罚的制度

特点和条件

1必须是犯数罪

2所犯数罪必须发生在法定的时间界限内

3在对数罪分别量刑的基础上,依据并罚原则、范围、方法决定并罚后应当执行的刑罚

数罪并罚原则

1并科原则

2吸收原则

3限制加重原则

4折中原则

我国采用以限制加重原则为主,以并科原则和吸收原则为补充的折中原则

1判决宣判以前一人的数罪并罚

2判决宣判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漏罪并罚(先并后减)

3判决宣判以后,刑罚执行完毕以前,被判刑的犯罪分子又犯新罪的(先减后并)

缓刑

一般缓刑和战时缓刑

一般缓刑条件

1犯罪分子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3年以下的

2犯罪分子必须不是累犯或者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

一般缓刑适用

一般适用

特别适用:

判决以前,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怀孕妇女,已满75周岁的成年人

缓刑考验期期限

拘役缓刑考验期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1年以下,不得少于两个月

有期徒刑缓刑考验期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5年以下,不得少于一年

战时缓刑条件

1必须是战时

2必须是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下的犯罪军人

3必须是在战争条件下宣告缓刑没有现实危险的

一般缓刑和特别缓刑的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

2适用时间不同

3适用实质条件不同

4适用方式及监督考察内容不同

5法律后果不同

假释与减刑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

2适用实质条件不同

3适用时间不同

4适用次数不同,假释只宣告一次

5有无考验期

6法律后果不同

假释与缓刑不同

1适用对象不同

2适用的实质条件不同

3有关时间不同

假释与监外执行区别

1适用对象不同

2适用条件不同

3有无考验期和收监条件不同

4刑期计算不同

5适用依据不同

刑罚消灭法定事由

1超过追诉时效

2经过特赦免除刑罚的

3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

4不可抗力

追诉时效

1不满5年刑期的刑种,追诉时效为5年

2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10年

3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15年

4死刑或者无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20年

追诉时效的中断

追诉时效期间内,发生了法律规定的相关事由,以前计算的追诉时效期间归于无效,自法律规定的事由终了之日起,重新计算追诉时效

追诉时效的延长

1立案侦查逃避侦查或审判的

2受害人控诉不予立案的

赦免是国家对特定的犯罪人免除执行部分或者全部刑罚的制度

赦免只及于刑不及于罪

(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