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5912234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洛阳运行管理33三级联建推动地县一体化管理提升(入选….doc

专业名称:

日期:

2014年9月

申报单位:

国网洛阳供电公司

[摘要]“大运行”体系建设实施后,地县两级调度机构联系更加紧密,业务进一步融合,逐步向地(分)调的一体化模式过渡,国网洛阳供电公司利用省调、洛阳地调、栾川县调三级调度党组织联创电网先锋党支部的的有力契机,在省调的领导和有力支持下,按照“党建+专业”的理念,将创建电网先锋党支部活动融入中心工作,加强项目带动、上下联动,充分利用省调控中心管理、技术、人员等各方面优势,开展专业对口帮带,通过组织引领、制度保障、业务培训等手段,推动洛阳地县调专业管理水平提升和一体化建设、一体化运作。

洛阳地县两级调度全面完成调控一体化建设,调控、运方、计划、自动化、保护等专业管理职能逐步实现向地调集约。

一、管理目标描述

1.管理理念或策略

1.1面临形势

为适应公司和电网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国网公司在2011年全面启动“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主线,在“大运行”系统建设中提出了深化各级调度纵向集约,实施地、县调一体化运作,构建国(分)、省、地(县)三级调控管理体系,深化调度业务转型,加快调控业务的纵向集约,强化技术支撑,健全制度标准,保障队伍建设,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的建设思路。

由于河南县级供电企业均为代管体制,地、县调在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上存在诸多差异,地县调一体化建设存在较大困难。

在省调、洛阳地调、栾川县调三级调度党组织联创电网先锋党支部活动开展后,洛阳公司利用省地县三级调度联系更加紧密的优势,在省调支持下,积极推动地县一体化专业管理提升。

1.2管理理念

按照“党建+专业”的理念,将创建电网先锋党支部活动融入调控机构中心工作中,通过“三级联创”活动支持“大运行”体系建设顺利实施和顺畅运转,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充分发挥调控专业优势,以“带管理、带队伍、带发展”为目标,按照集约化方向,强化地县调的专业管理,全面提升地县一体化管理水平。

以“带动、互动、推动”为手段,强化科技与人才队伍支撑,加强调控人才队伍建设,促进电网运行队伍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

1.3管理策略

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三级联创”电网先锋党支部项目化推进实施方案。

明确推动地县一体化专业管理提升实施计划,一是创建三级电网先锋党支部,围绕“五个好”工作要求,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三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激发基层党组织内生活力,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服务中心工作;二是开展省地县三级调度的联训联考,统一组织地县两级调度的联合培训,开展省地县三级调度持证上岗、安规、专业技能的竞赛和调考;三是持续提升调控一体化水平,地县两级调度全面转入调控一体化运转模式,加强地区调度数据专网在县域35千伏电网的部署;四是加速地县一体化实施,县调运方、计划、继电保护等专业管理工作逐步上收地调,建设地县一体化的D5000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及地县一体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平台;五是省地联合开展关键技术问题的协同攻坚,针对500千伏瀛洲变投运后洛阳电网南北开环开展专题研究,提出设备运维、方式安排、倒闸操作、保护配置的全套应对方案,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管理范围和目标

2.1管理范围

以提升洛阳地县两级调度专业管理水平和一体化水平为目标,加强对洛阳地、配调及9个县级调度的管理,提升调度、监控、运方、计划、继电保护、自动化、综合技术专业水平,提升地县调度机构人员专业技能及管理能力,提升地县调技术装备水平。

2.2管理目标

一是实现创建三级电网先锋党支部目标,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有力支撑“大运行”体系建设;二是实现地县调度人员的全员培训,整合省地县培训资源,完成对地县调度人员的全面培训,业务技能水平显著提升;三是初步完成地县两级调度调控一体化建设,在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部署地区调度数据专网;四是地调加强对县调年度运行方式、度冬度夏方案等集中审查,加强地县一体化的D5000智能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及地县一体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平台建设;五是完成洛阳电网南北开环适应性专题研究报告编制,完成地调人员专题宣贯培训。

3.管理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3.1管理指标体系

1)培训完成率:

按照年度培训计划,地县专业人员培训任务完成率。

2)变电站集中监控率:

纳入地县调集中监控的变电站座数与供电区内公司资产变电站总数比率。

3)数据专网覆盖率:

地区调度数据专网覆盖的变电站座数与供电区内公司资产变电站总数比率。

4)县调重要方案上报及时率:

县调年度运行方式、度冬度夏方案、春秋检方案、事故预案等重要方案上报及时性。

3.2管理目标值

1)培训完成率100%,完成地县调人员全员培训。

2)地调110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率达到100%,县调35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率到达90%。

3)110千伏变电站数据专网覆盖率达到100%,35千伏变电站数据专网覆盖率达到90%。

4)县调重要方案上报及时率100%。

二、主要管理做法

1.管理组织架构及工作流程图

1.1“三级联创”工作组织机构

由省调党总支书记和洛阳公司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结对市、县公司支部书记、县公司党委书记为直接责任人。

“三级联创”日常工作协调由洛阳公司调控中心负责。

建立定期会商制度,由联创工作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相关人员参加,逐步形成联创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到组织领导、工作安排、任务分解、工作保障、责任落实“五到位”。

组长:

省调党总支书记、洛阳公司党委书记

副组长:

洛阳公司工会负责人

成员:

省调综合技术处专责、洛阳地调负责人、县调负责人

1.2培训工作管理组织体系

省地县三级调度综合技术处室牵头,协调各专业处室,建立纵向贯通的联合人员培训组织体系。

1.3专业管理组织体系

加强省地县三级调度对口专业的工作衔接,完善统一的管理制度、建立工作流程、加强协同配合,推进县调专业管理工作向地调的上收。

2.主要工作说明

2.1创建三级电网先锋党支部

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着力打造“三型”(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激发基层党组织内生活力,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服务中心工作。

2.1.1开展三级联创“七个一”活动

即签订责任书、开展专题调研、集中组织民主生活会、开展技术服务走访活动、开展“电网先锋党支部”创建交流活动、开展核心流程试点建设工作、开展党员献爱心活动、完成一篇联创典型经验。

2.1.2深化“两带三保”活动

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开展“联帮促”活动,党员首先加强自身学习,同时帮助结对职工群众主动学习了解“三集五大”体系建设内容,认识“三级五大”体系建设的意义和“大运行”体系建设给调度工作的影响和变化,切实带动职工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

2.1.3开展“党员站好安全岗共保安全长周期”活动

党员签订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稳定管理“不弱化、不缺位、不空挡”的工作要求落在实处,保证平稳和谐的安全局面和“三集五大”建设期间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1.4实施情况

通过“三级联创”活动的开展,巩固推进了电网先锋党支部创建工作,调度系统各级党组织工作活力明显提高,同时“三级联创”活动搭建了省地县三级调度沟通学习交流的良好平台,省调通过活动对基层情况有了更准确的把握,为今后决策提供了重要思考,地县调通过学习提高了业务技能水平,对今后的工作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党建工作与电力生产的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实现支部建设、先锋作用、作风转变、学习研究、企业发展方面的"五共促"工作目标。

2.2开展省地县三级调度的联训联考

2.2.1加大调度运行人员培训力度

建立贯通省地县三级调度业务体系的运行人员阶梯式培养机制,在调度运行人员业务素质培养中有意识的增加高一级调度应具备的业务知识,提高调度人员知识层次和眼界,提升把握大电网的能力。

一是地、省备调复合培养,充分利用省备调设置在洛阳的资源优势,大力开展地、省备调度调度员的复合培养,选送优秀的地调调度员前往省调学习,在提升地调调度人员能力的同时,为省调输送优秀的调度人才;二是地、配调联合培养复合型调度员。

采用地、配调调度员轮值上班的形式,完善从配调到地调的调度员岗位晋升制度,推进地、配调调度员联合培养,以适应新形势下电网运行对调度员的高素质要求;三是县调调度员地调跟班,素质地调化,通过县调调度员地调跟班实习形式,将县调调度员的培训纳入地调培训体系,实现县调调度员素质地调化,使其能胜任地调副值调度员的职务。

2.2.2统一组织专业技能培训

在省调专业培训工作安排协调编制地县调培训计划,统筹省调技术力量的开展培训,将调控、运方、计划、自动化、继电保护等专业全部纳入培训学习计划,坚持全员学习。

为确保学习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进行,明确培训目标,成立专项工作小组,由技术骨干根据各专业特点,分门别类制定培训内容,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对于可以统一开展的培训,利用集中学习、电视电话会议等手段,组织地县调人员统一参加省调培训,对于宜单独组织的培训,利用地调单独集中、下发培训教材等手段开展单独培训。

通过“有统有分”的培训形式,节约了培训资源,同时保证了培训效果。

2.2.3统一开展专业调考竞赛

为了让调控专业人员准确无误的掌握学习内容和要领,坚持推行全员化、组织化、常态化、以考促学、以考促培的原则。

贯彻落实省公司“三联赛”的工作要求,利用网络答题、集中调考、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强化培训效果,引导地县调专业人员用持续有效的学习提高技能水平,建立学习的长效机制。

2.2.3实施情况

3名地调调度员通过省地联合培训具备省备调副值调度员任职资格,在“三集五大”调整过程中,向省调输送2名合格的调度值班员,缓解了省调因机构业务调整造成的人员紧张压力。

先后6批37名县调调度员通过地调跟班学习达到地调副值水平,其中第一、二批培训县调调度员中已有4人开始担任调度班长职务,推动地调运行管理模式和班组管理经验在县调的推广。

连续两年组织县调继电保护人员参加省调专业集中培训,实现对覆盖调度全部专业的地县调人员全员培训。

配合省调先后组织持证上岗、安规、自动化、保护等多次地县两级人员调考。

配合省调组织全省调控技能竞赛,洛阳地调与偃师、新安县调调控人员组成的代表队在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地调个人第一名的成绩。

2.3持续提升调控一体化水平

2.3.1全面建立调控一体化运作模式

统筹公司电网调度和设备运行资源,提高变电设备集中监控程度,推进输变电设备运行与电网调度运行的业务融合,按照调控一体化的建设目标,将洛阳电网内220千伏-35千伏变电站集中监控业务统一纳入地县两级调度。

2.3.2建设地区调度数据专网

支撑调控一体化运转模式,建设地区调度数据专网,实现地区调度数据专网对110千伏变电站的全覆盖,加快地区调度数据专网在县域35千伏电网的部署。

2.3.3实施情况

省公司系统第一家完成D5000调控主站、地区调度数据网、地区通信网升级完善和厂站综自系统改造,对照国调监控信息技术标准,对10余万条监控信息逐站梳理、整合优化,实现变电站监控信息表标准化管理,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变电站综自化率由78%提升至100%,变电站专项+网络双通道覆盖率由28%提升至100%。

实现地调对公司资产全面220千伏-110千伏变电站的集中监控率,9个县调全面转入调控一体运转模式,实现对县域90%35千伏变电站的集中监控,生产运行人员优化整合,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高,监控人站比由7站/人提高到20站/人。

全面规范县调调控一体化运作模式,在省公司新版调控运行规程和监控运行管理规定颁布后,组织宣贯学习,按照规定要求对县调调度、监控范围,业务流程等进行统一调整,实现规范化运作。

2.4加速地县一体化实施

2.4.1县调专业管理上收地调

强化地、县调统一管理,加强专业整体统筹,深化地县调纵向专业化管控力度,地调按“五统一”开展专业管理工作:

地调统一组织落实制度标准,统一编制管理细则及工作规范,统一县调核心业务流程,统一开展专业培训、调控人员持证上岗管理,统一开展业务评价考核、安全监督及技术监督。

2.4.2建设地县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

扩充改造已经投运的地调D5000智能电网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在县调建设子系统,县调采用“远程监控终端+集中式数据采集”的模式接入,实现一套D5000技术支持系统对洛阳地、配、县调业务的支撑。

建设地县一体化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平台,实现地县调继电保护人员对定值的联合计算、联合校核、统一管理。

2.4.3实施情况

一是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编制县调调控运行、调度计划、运行方式、继电保护、自动化5大专业管理评价办法,开展县公司调控各专业同业对标,有效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二是强化专业管理,以专项工作带动县调业务能力提升。

完成9个县调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评估,统一组织县公司年度运行方式、度冬度夏方案集中审查,有效提升县调安全管控和电网分析水平。

三是科学引导县调向大运行管理模式转变。

统一县调技术支持系统建设技术方案研究和编制,明确建设目标和发展目标。

2012年引导县公司自筹资金780万元实现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光纤全覆盖,2013年全面启动县公司总计1200余万元的地区调度数据专网县域延伸工程,9个县调地县一体化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和继电保护整定计算平台建设项目均列入2014年综合计划。

2.5省地联合开展关键技术问题的协同攻坚

2.5.1开展特殊方式省地联合计算

省地稳定分析人员针对洛阳电网南北开环的特殊方式开展联合计算,综合分析电压、潮流、短路电流变化特点和趋势,校核开环运行方式安排合理性,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

2.5.2进行电网开环专项培训

省调组织地调人员开环相关工作专项培训,地调负责县调培训,确保洛阳地县调人员掌握电网开环运行机理,掌握电网运行危险点和控制措施,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5.3编制洛阳电网开环运行专项方案

针洛阳电网开环运行,联合发策、基建、运维、经研所开展全方位研究,提出电网规划建设、设备运维、方式安排、倒闸操作、保护配置的全套应对方案,提升电网运行可靠性、灵活性和应急处置能力。

2.5.4实施情况

地调稳定分析人员连续两年到开展时间长达两个月省调开展洛阳电网开环联合计算,省地稳定分析人员根据省网和洛阳电网接线方式,综合考虑电网发展规划,对洛阳电网开关面临的复杂形势开展全面研究。

对开环点选择、电压稳定、短路电流控制等问题进行了认真校核。

2013年9月27日,省调杜凌副主任带领省调专业人员到栾川县调进行"三级联创"专业交流时,系统运行处李志恒专工针对《2014年豫西电网开环方案》进行专题宣讲培训。

洛阳地调在发策、基建、运维、经研所等部门配合下,已开始电网开环运行专项方案编制。

4.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控制手段

4.1组织保障

省地县三级调度结合“三级联创”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上下贯通、有效对接的组织体系与协调机制,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工作方案编制和具体落实,建立覆盖各层级的联络员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信息报送、工作会商及审查监督等机制,加强内外部沟通协调。

4.2人力资源保障

适应技术发展和专业转型的新形势,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健全调控专业技术培训体系,将调控专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和能力持续提升作为常态工作。

4.2技术保障

规范建设地(分)调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提高一次设备可控性,加快县调调控一体化建设,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制定投资计划,重点落实代管县公司自筹资金出处,确保系统建设按照进度及时推进。

三、评估与改进

以“三级联创”工作为引领,省调与洛阳地县调三级调度机构加强协同配合和,共同推进洛阳地县一体化专业管理提升。

通过创建电网先锋党支部活动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不断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激发了基层群众的工作热情。

通过对地县调控人员的全员全过程培训提升人员业务素质,竞赛调考连续取得佳绩。

地调调度机构全面转入调控一体化运转模式,县调专业管理逐步规范,地县一体化进展顺利。

省调联合针对电网开关问题的协同攻坚同样取得良好效果。

但仍存在调控一体化集约程度需要进一步深化、地县一体化尚未完全实现等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措施,促进地县一体化管理水平继续提升。

附件1:

2013农电同业对标调度指标评价办法

2013农电同业对标调度指标评价办法

各县调:

根据工作安排,2013年农电同业对标评价指标中,农电调度工作完成率指标由调度控制中心负责评价,现将指标评价管理办法下发,请对照办法制定提升指标管理措施,提升县调专业管理水平。

1、指标定义和计算办法

编号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定义和计算方法

统计口径

1

农电调度工作完成率

%

计算公式:

(安评完成率+培训完成率+检修计划执行率+负荷预测合格率+110千伏无功电压合格率+35(10)千伏电网保护动作正确率+县调自动化信息准确率+35千伏电网数据专网接入率+工作情况报送率+县调运行管理水平)10项指标分别以五分位法排名评分,以总得分计算指标排名

2、指标上报及评价办法

编号

指标名称

指标单位

定义和计算方法

统计口径

1

安评成绩

%

安评得分×100%

2

培训完成率

%

评价2013年度地调各专业组织培训、竞赛完成情况,单次培训、竞赛完成情况取培训考试得分*100%,综合培训完成率取各次培训、竞赛得分平均值。

3

检修计划执行率

%

依据市公司下达的月度综合停电计划,对于列入月度综合停电计划但未执行项目每一项扣1%;对于未列入月度综合停电计划的临时停电项目每一项扣2%;对于停电计划延期项目每一项扣1%。

月度计划执行率=100%-月度累计扣分。

年度累计值取各月的算术平均值。

4

负荷预测合格率

%

月度负荷预测合格率=月度负荷预测合格天数/月度总天数×100%。

年度累计值取各月累计值的算术平均值。

每日负荷预测准确率采取日均方根值,按照县公司历史负荷最大水平,每日负荷预测准确率达到以下标准计为合格点,否则计为不合格点。

700MW以上:

90%,700MW-550MW:

88%,550MW-400MW:

85%,400MW及以下:

80%

在负荷预测上报系统未完善前,负荷预测考核日选取每月1日、15日,县调提前一天17时前通过上报预测数据。

5

110千伏无功电压合格率

%

(1-A/N)100%,其中:

A为每月电压和功率因数同时不合格的点数(96点);N为月度全部点数;功率因数标准按照无功电压导则执行;电压标准按照月度生产调度计划执行,且电压在允许偏差范围内每日偏差幅度不大于额定电压5%;累计值取统计期内各月算术平均值。

6

35(10)千伏电网保护动作正确率

%

(35(10)kV保护正确动作次数/35(10)kV全部动作次数)×100%,继电保护动作统计口径为各县级供电单位35-10kV设备。

7

县调自动化信息准确率

%

取县域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母线负荷平衡率累计平均值。

变电站母线进出负荷差值与穿越负荷比值,大于5%视为不合格。

8

35千伏变电站数据专网接入率

%

(完成调度数据专网接入35千伏变电站/35千伏变电站总数)*100%,完成调度数据专网接入指变电站完成数据专网部署,按照信息接入规范完成信息表规范,接入地调D5000系统。

9

工作情况报送率

%

年度运行方式、度夏度冬方案、春秋检计划、状态核查、应急演练、保护跳闸报告、调度控制措施未按时报送扣3%,完成质量不高扣2%;

10

县调运行管理水平

%

违反调度纪律、误调度、误操作、保护误整定误动作、监控信息漏监扣10%-20%,情节特别严重的本项不得分;

专业管理缺失、年度方式电网完善措施未落实、低频减载容量不足)扣5%-10%

3、指标管理分工

县调同业对标工作由调控中心乔亮主任助理负责。

安评完成率:

责任专责朱莉莉

培训完成率:

责任专责张庆利

县域供电线路检修计划执行率:

责任专责王敬松

负荷预测合格率:

责任专责陈彦萍

110千伏无功电压合格率:

责任专责陈晓东

35(10)千伏电网保护动作正确率:

责任专责卢淼

县调自动化信息准确率:

责任专责杨伟杰

35千伏变电站数据专网接入率:

责任专责杨伟杰

工作情况报送率、县调运行管理水平:

调控专业陈祺、运方专业陈晓东、自动化专业杨伟杰、保护专业卢淼

4、指标发布

从指标发布之日起,每月月初评价一次。

5、要求

指标不仅体现各县调专业管理水平,同时与农电整体素质三年提升和大运行工作紧密联系,各县调应结合自身情况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工作方向。

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2013年4月28日

附件2:

2012年农电素质提升工作总结

“农电整体素质三年提升工程”年度工作总结

洛阳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一、工作开展情况

2012年在省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洛阳地调与公司各部门协同配合,结合同业对标工作,深入开展农电整体素质三年提升活动,一手抓管理、强组织;一手抓基础、增能力,双管齐下、多措并举,全面完成六大提升工程实施计划,有效推进县调专业化管理。

1.周密部署,全面完成县调安全生产保障能力提升

3月份制定下发《关于开展县级调度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评估工作的通知》,组织召开了洛阳电网农电素质三年提升暨县调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评估宣贯会,组织地调各专业人员对安全生产保障能力评估细则进行了全面讲解。

7-11月,对9个县级供电单位进行逐个查评,针对各个单位工作开展情况,分专业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建议,并向各单位反馈专家查评报告。

通过宣贯、自查、整改、评估,各县调专业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2.强化专业培训,狠抓县调人员能力素质提升。

结合县调调度队伍人员现状,提出“县调业务素质地调化”的培训目标,落实三项培训措施,一是全面落实农电素质提升培训计划,保护、自动化、运行、计划按计划开展业务能力集中培训,年内实现对67%县调人员轮训,覆盖调度全部专业;二是持续开展县调调度员到地调六个月长周期跟班培训,两年时间内先后4批次26名县调调度员通过培训达到地调副值水平,其中第一、二批培训县调调度员中已有4人开始担任调度班长职务,推动地调运行管理模式和班组管理经验在县调的推广,县调在运行工作中对地调的协同支撑能力显著提升;三是实施县调新入职员工地调岗位培训,在公司人力资源部支持下,要求县公司分配至县调的新入职员工一年入职培训在地调进行,从源头抓县调素质提升,两年内先后培训县调新员工7人。

3.县级通信网络完善及管理提升工程

一是制定周密计划,落实项目资金需求。

在对县域通信网现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编制《农电整体素质提升通信网完善工程实施方案》,以2013年底完成通信网改造为目标,编制改造计划;二是加强节点控制,按计划完成工作目标,2012年完成县公司自筹资金投入780万元,实现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光纤全覆盖和高清会议电视系统全部接入目标,调度电话联网和光传输网双点覆盖工作完成过半,2013年度县公司自筹资金投入1210万元,全部列入综合计划;三是工程资料有序交接,在通信业务交接工程中,将县域通信网完善工程相关资料全部移交新业务主管部门,保证后续工作有序进行。

4.地区调度数据专用网络延伸工程顺利开篇

一是在地区调度数据专网项目实施过程中,即有意识的与将来向县域35千伏电网的延伸做好衔接。

实施数据专网建设地县一体化运作,抽调县公司自动化人员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数据专网标准知识和现场施工培训,县公司自动化人员实际参加地调调度数据专网建设,积累工作经验,培养了一批技术能力强的县公司自动化专业队伍。

二是参与县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