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3430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1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docx

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1.对下列物理量的认识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正常体温是

B.现在考场中的温度大约

C.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频率大约在13Hz

D.一般的城市交通噪声估计正常在90分贝左右

2.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  )

A.海的深度B.相距很远的两座高山之间的距离

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D.很长的钢管长度

3.寒冬,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冷却液,这是因为(  )

A.凝固点较低B.沸点较高C.吸热性好D.燃烧性好

4.

如图所示,盛酒精的小烧杯漂浮在盛水的大烧杯中。

用酒精灯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大烧杯中的水只产生了少量气泡,而小烧杯中的酒精已经沸腾。

这个现象可以使我们认识到(  )

A.酒精比水吸热多B.酒精比水吸热少

C.酒精的沸点比水低D.酒精的温度比水高

5.有关课堂上的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空气的振动产生的

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是在改变声音的音调

D.关闭门窗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下列现象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的水正在沸腾

B.冰不需要熔化成水就能直接变成蒸气

C.在北方较冷的地区,通常情况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达到

D.潮湿的衣服在

的气温下变干了

7.以下几个实验现象,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

A.放在玻璃罩中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一部分,铃声明显减弱

B.把正在发声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里后放在水中,人们仍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拉紧程度不同,发出的声音不相同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

8.温度为0℃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已不存在,全部结成冰B.冰已不存在,全部化成水

C.冰和水都可能存在,没有水蒸气D.冰、水、水蒸气都可能存在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B.医院里的B超是利用的红外线成像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10.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离开平面镜越远时像就越小

B.只有在平面镜正前方的物体才能在平面镜中成像

C.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不能在平面镜内形成完整的像

D.某人通过平面镜能观察到自己的像,当他靠近平面镜时,反而有可能看不到自己的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3.0分)

11.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______。

一些枪械上的瞄准器装有夜视仪,这利用的是______,平时我们使用的防晒伞,是为了防止______对人体的伤害。

12.

如图所示,取一支大注射器,拉动活塞使注射器里吸进一些乙醚,取下针头,用橡皮帽把注射器的小孔堵住。

再向外拉动活塞,到一定程度时,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消失,这是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然后推动活塞,可观察到又有液态乙醚出现,这表明用______方法可以使气体液化。

13.“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撞击发生了______,这钟声是通过______传到人耳的,我们能分辨出听到的是钟声,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_来辨别的.

14.请在下列横线上填上物态变化的名称。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层中的水不断______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小冰晶,这就形成了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水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小冰晶又______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5.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______。

如图所示为同一支温度计测量不同的温度,该温度计的分度值是______℃,甲的示数是______,乙的示数是______℃。

16.出炉的钢水变为钢锭是______现象;卫生球变小是______现象;严冬玻璃窗上出现的冰花是______现象。

(填物态变化)

17.

我们在教室的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光的______现象;而学习或工作用的台灯上有一个灯罩,其作用是利用光的______定律将光线尽量集中照到需要照射的地方,因此灯罩内表面应尽量______。

18.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

冬天,“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的______(选填“外侧”或“内侧”),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已经产生的“哈气”,司机合理的方法是打开______(选填“冷风”或“热风”)。

19.太阳光与水平面成25°角射到平静的湖面上,则反射角为______;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湖面,则入射角是______,反射角是______。

20.如图,医生在为小红同学检查视力,小红观看的是平面镜中视力表的像,她离视力表像的距离应是______m.视力表上其中一个“E”字开口指向纸外,则被测者应向她的______(选填“上方”、“下方”、“左方”或“右方”)指才正确。

21.

如图,冬天在炉子上烧菜的时候,火焰熄灭前、后一瞬间会出现如图所示的两种情景,你可以确定______是火焰熄灭前的图片。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7.0分)

22.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表所示。

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______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_____。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30°

30°

2

40°

40°

3

60°

60°

(3)在图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O(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_____。

23.

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______的力拨动(选填“相同”或“不同”),钢尺振动发出声音的______发生了变化,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

四、作图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分)

24.

如图,A、B是两块互相垂直放置的平面镜,有一条光线按图中所示方向射向A镜,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25.“坐井观天,所见甚小”,请在图中用光路图作出井底之蛙“观天”的最大范围(用斜线标出)。

26.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的像A′B′.

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

27.小强在探究某种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

其“适当”的含义是:

______和______。

(2)用试管装加热物质放在烧杯中进行加热,好处是______。

(3)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

(4)该物质温度为30℃时处于______态。

(填“固”或“液”)

(5)该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持续的时间是______min。

28.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

(2)乙、丙两图是某个同学做“水的沸腾”实验时观察到的现象,其中能正确反映沸腾现象的是图______

(3)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说明此时的大气压强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96

98

98

98

(4)根据记录的数据,你发现第______min的数据记录有问题,进行修正后在图丁中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5)小明得出水沸腾条件:

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他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______。

(6)小明用同一方法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

①仅增加水的质量;

②仅增大液面上的大气压强;

③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上的大气压强。

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______、______、______。

(选填图中“a”、“b”、“c”或“d”);

(7)小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发现无论加热多长时间,水始终都不能沸腾,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__。

29.如图所示,是小军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活动中所选用的器材和活动过程。

(1)在探究活动中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

______;

(2)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

______;

(3)如果在图a中蜡烛像的位置上放一张白纸板做屏幕,则白纸板上将______(填写“有”或“没有”)蜡烛的像;这说明:

______。

(4)把蜡烛B放到A蜡烛像的位置上,将会看到图c所示的现象。

这说明:

______。

(5)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______。

(6)图2是小军本人,他在进行实验时,从镜中也观察到了自己的像。

那么他在镜中看到到自己的像应是图3中的______(填序号)。

30.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

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

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

(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______。

(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

______。

(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______(填“正立”或“倒立”)的实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

A、正常情况下,人的体温在37℃左右,变化幅度很小。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考场内的温度与此差不多,在23℃左右。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耳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能够听到蜜蜂飞行发出的声音,说明蜜蜂翅膀振动频率在20Hz与20000Hz之间。

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城市内交通噪声一般是90分贝左右。

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

D。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估测法是利用物理概念、规律、物理常数和常识对物理量的数值、数量级进行快速计算以及对取值范围合理估测的方法。

2.【答案】C

【解析】

解:

A、海的深度,海水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

B、相距很远的两座高山之间的距离,空气可以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

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月球周围有真空层,声音不可以传播,不能用声波测量,符合题意;

D、很长的钢管长度,钢管可以作为介质传播声音,不符合题意;

故选: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以及气体均可以传播,惟独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根据这一条件便可以选择合适的选项。

本题目考查了学生对声音的传播条件的掌握程度,看学生能否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3.【答案】A

【解析】

解:

A、水和酒精混合降低了水的凝固点,使汽车冷却液不凝固,起到冷却的作用。

符合题意。

B、水和酒精混合降低了水的沸点。

不符合题意。

C、水和酒精混合后,混合物比热比水的比热小,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少。

不符合题意。

D、在水中添加酒精,酒精不是为了燃烧的,跟燃烧性能没有关系。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水的凝固点是0℃,水作汽车冷却液时,气温降到0℃时,再放出热量,水不断凝固,水不能流动,不能起到冷却的作用。

从水的凝固点的影响因素考虑。

液体的凝固点跟液体的种类、压强、杂质有关,在液体的种类和杂质一定时,压强越大,凝固点越高。

在液体的种类和压强一定时,有杂质时,液体的凝固点降低。

汽车的冷却液用水,是因为水的比热大。

水中加酒精是为了降低水的凝固点,防止水凝固。

4.【答案】C

【解析】

解:

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的沸点是78℃,所以大烧杯中的水,虽然只产生了少量的气泡,但是水已经在沸腾了,达到了水的沸点100℃,而由于热传递,小烧杯内的水必然能够达到沸点,并且能够继续从水中吸收热量。

故选:

C。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

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只有在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的前提下,液体才能沸腾。

掌握酒精和水的沸点是不同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

解:

A、老师的讲课声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能听到老师的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故B正确;

C、听录音时,调节音量按钮实质是在改变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

D、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

故选:

B。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声音三个特性:

音调、响度和音色。

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个:

在声源处减弱;在人耳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声现象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6.【答案】C

【解析】

解:

A、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当气压降低时,水的沸点也随之降低,水有可能在80℃就沸腾了,故A正确;

B、冰在0℃以下都可以直接升华变为水蒸气,故B正确;

C、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无论外界温度如何,只要是冰水混合物,它的温度都是0℃,故C错误;

D、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会蒸发,只是温度低蒸发慢而已,所以潮湿的衣服会在0℃的气温下变干,故D正确。

故选:

C。

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低,沸点越低;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固体可以直接升华变为气体;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A、B、D这三个选项,要用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升华和蒸发特点去分析。

7.【答案】D

【解析】

解:

A、放在玻璃钟罩内的电铃正在发声,把玻璃钟罩内空气抽去一些后,钟声明显减弱,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不符合题意;

B、把正在发音的收音机密封在塑料袋内,然后放入水中,人们能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可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不符合题意;

C、拉小提琴时,琴弦的松紧程度不同,会导致声音的音调不同,不符合题意;

D、拨动吉他的琴弦发出声音时,放在琴弦上的小纸片会被琴弦弹开,说明琴弦发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符合题意;

故选D.

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产生的原因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音调是由物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的.

此类题目是验证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说明物体振动是发声的原因.

8.【答案】D

【解析】

解:

0℃既是冰的熔点,也是水的凝固点,当温度为0℃时,冰可能处于固态或者液态,或者冰水混合物状态;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因此存在0℃的水蒸气.

故选D.

(1)晶体物质处于熔点温度时,可能处于固态、可能处于液态,也可能是固液共存状态;

(2)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进行.

理解熔点和凝固点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9.【答案】C

【解析】

解:

A、月亮是反射了太阳的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

B、医院里的B超是利用的超声波成像,不是红外线成像,故B错误;

C、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正确;

D、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m/s,不是340m/s,故D错误。

故选:

C。

根据光源的概念、超声波的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光速,对照选项中的说法逐一做出判断。

本题考查了与光和声有关的几个简单现象,属光学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

10.【答案】D

【解析】

解:

A、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平面镜上),与物体的大小、镜后有无物体无关,故本选项错误;

B、任何物体在平面镜内都有一个虚像,看到与否取决于像是否在视野范围(玻璃)内。

故本选项错误;

C、物体的不同点射向镜面的光线都可发生反射,所以比平面镜大的物体也能在平面镜内成完整的像。

当镜面长为物体一半以上时,可以在镜中成完整的像,故本选项错误;

D、某人通过平面镜能观察到自己的像,当他靠近平面镜时,反而有可能看不到自己的像,完全有可能。

因为是镜面反射,当你和镜子不平行的时候就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

故选:

D。

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平面镜上);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正确解答此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②像与物体的大小相同;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④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

11.【答案】色散 红外线 紫外线

【解析】

解:

白光被分解成多种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草木、岩石的温度高,人辐射的红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

由于太阳光中含有紫外线,经常晒太阳会引起皮肤粗糙,所以要使用的防晒伞。

故答案为:

色散;红外线;紫外线。

复色光分解为单色光的现象叫光的色散。

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

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夜视仪、电视遥控器等。

紫外线的作用和用途:

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制成验钞机;能杀菌,制成灭菌灯;能促成维生素D的合成。

此题考查了光的色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知识。

要知道红外线的具体应用,还要了解紫外线的基本常识。

12.【答案】汽化 压缩体积

【解析】

解:

注射器里的液态乙醚变成了气态,这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推活塞,使气态乙醚的体积被压缩,分子间的距离拉近,体积变小,又变成了液态,这是液化现象。

故答案为:

汽化;压缩体积。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叫汽化,汽化吸热。

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能进行物态变化现象的判断,并能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只要勤于思考,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知识。

13.【答案】振动 空气 音色

【解析】

解:

钟声是由于钟受到钟锤撞击发生了振动,产生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耳.因为不同的发声体结构不同,所以客人通过声音的音色辨别是钟声.

故答案为:

振动,空气,音色.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2)音色反映的是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它跟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的产生及其特征的辨别,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

14.【答案】蒸发 液化 凝华 熔化

【解析】

解:

本题主要需了解自然界的水循环过程,江、河、湖、海以及大地层中的水在阳光的照射下,不断蒸发,变为大量的水蒸气;

大量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或者凝华,这就形成了云。

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当重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就开始下落,在下落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小冰晶又熔化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这就是水的循环过程。

故答案为:

蒸发,液化,凝华,熔化。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大自然的水循环过程,即水先蒸发,后液化或凝华成云,云重到一定程度,下落,下落过程中小冰晶熔化。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水循环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

15.【答案】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1 -8 2

【解析】

解:

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甲是零下,水银柱在0℃以下8小格处,示数为-8℃;

乙是零上,水银柱在0℃以上2小格处,示数为2℃。

故答案为:

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1;-8;2。

(1)根据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来作答;

(2)读取温度计的示数时,我们先要认清分度值,然后看温度是零上还是零下,最后再看水银柱在什么位置,读取示数。

此题考查了温度计的原理以及读数,是一道基础题。

16.【答案】凝固 升华 凝华

【解析】

解:

出炉的钢水变为钢锭,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属于凝固现象;卫生球变小,是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

严冬玻璃窗的内侧出现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

凝固;升华;凝华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是汽化;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掌握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会用物态变化解释生活中的问题。

17.【答案】漫反射 反射 光滑

【解析】

解:

黑板上的字是为了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看见,所以光照到上面是发生了漫反射;而台灯的目的是让光线射向同一地方,所以台灯灯罩做成光滑,为了能发生镜面反射。

故答案为:

漫反射;反射;光滑。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特点,以及根据不同的情况应用于生活中的不同的地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区别与联系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18.【答案】内侧 热风

【解析】

解:

冬天,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是车内人呼出气体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玻璃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并且附着在玻璃内侧;利用暖风往玻璃上吹热风,快速把前玻璃温度提高,使玻璃上的小水珠汽化为水蒸气。

故答案为:

内侧;热风。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以及使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9.【答案】65° 0° 0°

【解析】

解:

太阳光与水平面成25°角,所以入射角为90°-25°=65°;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5°;

若太阳光垂直射向水面,则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

故答案为:

65°;0°;0°。

(1)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可归纳为:

“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特殊情况:

垂直入射时,入射角反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