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资料.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43353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报告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报告资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报告资料.docx

《报告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告资料.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报告资料.docx

报告资料

第一章  矿井概况及安全条件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与交通

南屯煤矿位于兖州煤田东南部,东邻京沪铁路和104国道,南邻邹济公路,西北有兖新铁路、327国道和京杭大运河,矿井距邹城车站约8km,矿区专用铁路直通矿井煤仓并与京沪、兖石铁路接轨,矿区公路四通八达,区内交通十分方便。

2、地势水系

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40~+63m,自东向西逐渐降低。

白马河和南沙河分别自北向南,自东向西流经井田的西部和南部,在东纪沟附近汇合后向南注入微山湖。

白马河全长76km,流域面积10521km2,河床宽10~420m,属季节性河流,最大流量568m3/s;近几年,因疏通河道,现已成为常年通航的河流。

南沙河为邹城市西苇水库的溢洪河道,建库以来仅溢洪一次,近几年,由于雨量偏小,南沙河成了邹城市部分企业常年排泄污水的河道。

3、气象地理

本区属温带季风区的海洋-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

历年平均气温17.9℃,日最高气温40.3℃,日最低气温-18.3℃,最大冻土深度0.27m,最大积雪厚度0.24m。

年平均降雨量708.14mm,年最大降雨量1263.8mm,年最小降雨量268.5mm。

降雨多集中在7~8月份,风向频率多为南风及东南风,最大风速16m/s。

地震烈度7度。

第二节    安全条件

一、地质特征

(一)地质

兖州煤田为石炭-二叠系全隐蔽型煤田,地处鲁西南块陷的东缘,是由兖州向斜保存下来的煤田。

兖州向斜为一宽缓褶皱发育的不对称倾伏向斜,轴向北东东,向东倾伏。

东部煤系地层被峄山断层抬升而被剥蚀掉,直接出露太古界混合岩。

地层走向在向斜南翼为近东西向,至向斜转折端(横河、平阳寺一带)变为近南北向,往北为北北西-北北东向。

倾角平缓,一般3°~10°,大者在20°左右。

南屯井田位于兖州向斜南翼,总体呈单斜构造,但井田东北部、东部存在多个褶曲,幅度较大的为219号孔附近向斜,其余褶曲幅度均较小。

下组煤-432m水平位于南屯井田西南部,位于兖州向斜南翼转折端,采区东部地层走向近东西向,西部近南北向;倾角平缓,一般3°~9°,平均5°。

(二)本区地层

根据钻孔揭露情况,现将井田出露地层由老至新简要叙述如下:

1、奥陶系(O)

-432m水平内奥陶系揭露最大厚度182.11m(No2-l号孔),揭露埋深450.80~568.87m。

区域资料显示,奥陶系灰岩沉积较为稳定。

全厚约450~750m,可分为中、下奥陶统。

其中奥陶系中统厚约370~670m,岩性主要由灰-浅褐灰色及褐黄色石灰岩、泥灰岩、含泥白云质灰岩、白云质灰岩组成;下统厚约80m,主要由灰白色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少量灰黄色泥灰岩组成。

中统内沉积马家沟组,根据其岩性及沉积特征可分为六个段;奥陶系下统区内沉积冶里-亮甲山组。

奥陶系与下伏寒武系呈整合接触。

2、石炭系(C)

石炭系划分采用二分方案。

本区发育上石炭统,分为太原组(C2t)、本溪组(C2b)。

  

(1)本溪组(C2b):

在本区内厚度52.24~71.89m,平均61.33m。

主要由灰绿色、杂色铝质泥岩、铁质泥岩、铝土岩、灰色粉砂岩和石灰岩组成,局部夹薄层煤线,煤线为19煤和2l煤层位,沉积不稳定且厚度较小,无经济价值。

其底部一般以浅灰、浅褐灰及紫红色铝土矿及铁质泥岩(相当于G层铝土岩和山西式铁矿层位)与下伏奥陶系呈假整合接触。

  

(2)太原组(C2t):

下组煤-432m水平西半部大多数范围为侏罗系直接与石炭系接触,因此石炭系上部多数己遭受不同程度的风化。

本区完整的太原组厚度165.22~179.42m,平均厚172.68m,厚度变化不大,规律不明显;风化后残留厚度138.67~179.42m,平均163.58m。

该组主要由灰黑色泥岩、灰色细砂岩、粉砂岩、褐灰色夹少量绿灰色铝质泥岩、灰至褐灰色石灰岩和煤层组成,为本区重要含煤岩系之一。

共含煤18层,主要可采煤层为16上煤、17煤,局部可采的有6煤、15上煤、18上煤;此外,16下煤也有偶达可采的;共含灰岩12层,其中下部的第十下层灰岩和上部的第三层灰岩厚度较大,层位稳定,是本区的主要标志层;其它各层灰岩厚度不稳定,且常相变为泥岩或粉砂岩。

与下伏本溪组常以十二灰顶板为界呈整合接触。

  3、二叠系(P)

  二叠系山西组为南屯矿区上组煤主采煤系,下组煤-432m水平仅东部地段保留山西组下部地层,二叠系多数己受风化且剥蚀完毕。

  山西组(P1s):

本区东部残留厚度0~72.13m,平均44.50m。

主要由灰白及绿灰色厚层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粉细砂岩互层与浅灰至灰黑色粉砂岩、泥岩组成,夹浅灰至褐灰色铝质泥岩及煤层,与下伏太原组地层呈整合接触。

  4、侏罗系(J)

  侏罗系在附近区域内仅沉积上侏罗统蒙阴组(J3m)地层,本区地层残厚74.66~191.94m,平均129.09m。

侏罗系砂岩为上组煤开采的主要防治水对象,下组煤-432m水平内基本呈现由西向东逐渐增厚趋势。

主要由褐红色及紫色中砂岩、细砂岩、中粗砂岩和灰色-深灰色夹浅灰绿色砂泥岩互层、泥岩组成。

根据区域地层资料,本区侏罗系自上而下可以划分为侏罗系蒙阴组二段、蒙阴组一段。

  一段[J3m

(1)]:

本区厚度15.74~47.47m,平均34.09m,主要由绿灰色夹少量浅褐色及褐红色砂质泥岩互层、砂质泥岩,泥岩、细砂岩及杂色砾岩组成;局部夹薄层粉砂岩,底部常以一层砾岩(该层砾岩局部可相变为砂岩)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二段[J3m

(2)]:

本区残厚58.92~125.80m,平均95.00m,主要由褐红色夹少量浅褐色中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局部夹薄层粗砂岩及泥岩薄层,为本区侏罗系主要含水层段;底部常有一层细砂岩或中砂岩与一段接触。

  5、第四系(Q)

  第四系基本呈现由东向西逐渐增厚趋势,且径距39486000以西厚度较大、变化大,以东则厚度较小且变化大。

本区厚度86.90~146.57m,平均122.93m;主要由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砂及砂砾层组成。

根据其岩性自上而下可分为三组。

  下组(Q下):

厚度0~13.67m,平均10.38m;主要由灰绿色及灰白色粘土质粗砂、砂砾层及砂质粘土组成,与侏罗系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接触岩性不固定,但通常含少量底砾,砾径大小不一。

  中组(Q中):

厚度55.15~92.45m,平均73.79m;主要由浅灰绿色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砂砾层组成,底部常以一层厚层绿灰色粘土与下组接触。

  上组(Q上):

厚度31.75~46.59m,平均38.77m;主要由土黄色粘土、粘土质砂砾层、粘土质细砂、粗砂及中砂组成,底部常以一层粘土质砂砾层与中组接触。

  (三)含煤地层

  本区含煤地层为上石炭统太原组和下二叠统山西组,因受风化剥蚀,山西组仅在-432m水平东部保留其下部地层,区内含煤地层的厚度、岩性及变化规律分述如下:

  1、上石炭统太原组(C2t)

  区内本组厚度138.67~179.42m,平均厚163.58m,岩性以浅灰至灰黑色泥岩、灰色细砂岩、粉砂岩为主,夹多层黑色煤、褐灰色夹少量绿灰色铝质泥岩及灰至褐灰色石灰岩;呈现深灰色泥岩及粉砂岩与煤层及石灰岩的互层关系,旋回结构较为清楚。

据其含煤程度和旋回厚度、岩性可划分为四个层段:

  

(1)太原组底部至16上煤顶板层段:

本区厚度23.27~34.50m,平均厚度27.50m,为太原组主要含煤层段,岩性以深灰至黑色泥岩、粉砂岩、铝质泥岩为主,夹薄层灰岩,局部夹薄层细砂岩。

含煤五层(18下、18上、17、16下、16上煤),其中l7煤、16上煤大部稳定可采,18上煤局部可采。

在煤层沉积后发生海进而沉积形成泥岩或灰岩,成为其顶板,含灰岩一层,为十一灰,该层厚度及层位不稳定。

  

(2)十下灰底板至14煤顶板层段:

本区厚度44.57~54.48m,平均厚度48.88m,厚度较稳定。

十下灰岩为16上层煤直接顶板,平均厚5.21m,为全区的主要标志层。

本段含有薄层的15下煤、15上煤、14煤和第九、十上层灰岩;砂岩多呈深灰色,具波状层理、交错层理等,是潮汐三角洲相的沉积,厚度变化较大,成煤条件差,煤层薄且不稳定,只有15上煤局部可采,本区内多为炭质泥岩、油页岩,在15上煤之上沉积了第九层灰岩,厚度薄,沉积较稳定,偶尔相变为泥岩,可做为辅助标志层。

  (3)14煤顶板至第三层灰岩底层段:

本区厚度55.65~72.62m,平均厚度62.02m,-432m水平东部及西部沉积厚度较大,中部稍薄。

岩性以灰色至灰黑色泥岩、粉砂岩、灰白色粉细砂岩互层为主,局部夹灰白色细至粗砂岩,含煤7层(12下、12中、12上、10上、10下、9、8煤),其中12上煤为局部可采煤层,其余煤层不可采;含灰岩三层(八灰、七灰、五灰),该段灰岩均不同程度的含有一定量的泥质,其中第五层灰岩位于该段中部,富含大量动物碎屑化石,沉积较为稳定,是区内标志层之一。

  (4)第三层灰岩至山西组底部层段:

本段特点是沉积环境较稳定,以深水泥岩为主,自下而上逐渐变粗,黄铁矿结核相对减少,出现较多的菱铁质结核,下部发育较为稳定的6煤,为局部可采煤层。

  2、下二叠统山西组(C2b)

  本区残留厚度0~72.13m,平均44.50m,仅白马河风井检查孔、丁141连线以东保存。

本组是南屯矿区上组煤最主要的含煤层段。

主要由灰白及绿灰色厚层细砂岩、中砂岩、粗砂岩、粉砂岩互层与浅灰至灰黑色粉砂岩、泥岩组成,夹浅灰至褐灰色铝质泥岩及煤层。

该煤层为3煤,3煤在兖州煤田分叉合并明显,南屯井田第3下至3上煤之间间距为0.18~15.66m,两层煤之间为滨海相粉砂岩和具有交错层理、水平或缓波状层理的水下三角洲或滨湖相中-细砂岩。

下组煤-432m水平自第3下煤至3上煤全厚约30m,夹层厚度呈厚薄相间排列。

两层煤间距3.34~15.08m,夹层厚度呈厚薄相间排列,夹层岩性主要为浅灰至灰白色细至粗砂岩,发育少量斜层理及近水平层理,夹少量煤质条纹。

  二、地质构造

  下组煤-432m水平位于南屯井田西南部,位于兖州向斜南翼转折端,采区东部地层走向近东西向,西部近南北向;地层倾角平缓,一般3°~9°,平均5°,为一西高东低的单斜形态,其总体形态符合井田构造形态,详见下组煤-432m水平构造纲要图1-2-1。

  主要构造要:

  1、褶曲

  -432m水平东部发育有Z7背斜,其轴向近南北向;西部通过本次三维物探共发现在背斜与向斜相间的次一级褶曲5条,其中背斜与向斜分别为二条、三条,其轴向全部为NE及NE~E;自西北向东南分别为第Z2向斜、Z3背斜、Z4向斜、Z5背斜、Z6向斜。

上述褶曲轴向基本与-432m水平西北部边界皇甫支二断层一致。

  2、断层

  -432m水平范围断层共计26条,在马家楼断层位置附近共4条正断层,

其中DF2、DF3和DF4、DF5分别为两组“雁行”式排列的断层组,它们与DF6断层形成地堑构造。

断层最大落差多小于20m,仅采区西部的DF6最大落差20m,为26m,可能该断层就是原马家楼断层,其位置向东部摆动,走向为近南北向,详见表1-2-1。

  现有资料表明:

采区构造发育的基本特点是:

西部相对复杂,小型断层相对较为密集;东部相对简单,构造稀少;该区构造为中等构造类型。

  三、煤层及煤质

  

(一)煤层

  1、含煤性

  矿井含煤地层主要由二叠系山西组和石炭系太原组构成,此外石炭系本溪组局部见薄煤层两层(分别为19煤、21煤),且均不可采,无经济实用价值。

山西组和太原组为矿井主要含煤地层,平均总厚217.18m(其中山西组上部多已遭受风化剥蚀);共含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9层

表1-2-1  下组煤-432m水平断层特征一览表

序号断屋

名称性质走向倾向倾角

(°)落差

(m)延长

(m)差长比地震勘探控制程度

1DF2正NNESEE650~178500.020可靠

2DF3正NNESEE710~176500.023可靠

3DF4正NNWNEE650~95500.016可靠

4DF5正NNWNEE650~65500.011较差

5DF6正NNEW700~2525000.010可靠

6DF7正NEE~NESSE~SE680~118000.014可靠

7DF8正NWSW700~53600.014可靠

8DF9正NNESEE700~21150.017较差

9DF10正NENW650~42200.018较可靠

10DF11正NESE670~1010000.010可靠

11DF12正NESE670~31500.020较差

12DF13正NESE700~2700.029较差

13DF14正NESE670~55500.009较可靠

14DF15正NESE670~32000.015较差

15DF16正NWNE700~3800.038较差

16DF17正NWWSSW700~31500.020较差

17DF18正NNESEE700~21750.011较差

18DF19逆E~NEN~NW350~55600.009较可靠

19DF20逆NE~NEENW~NNW500~77500.009可靠

20DF21正NESE660~2650.031较差

21DF22正NENW660~2700.029较差

22DF23正NENW660~2550.036较差

23DF24正NWNE710~41300.031较可靠

24DF25正NWSW700~21300.015较差

25DF27正NWSW680~41900.021较差

26一采

西断层正NWSW65~806~1016310.006可靠

(3上A、3上、3下、6、15上、16上、16下、17、18上煤),平均煤层总厚13.02m,其中主要可采煤层3上、3下、16上、17煤,共厚10.19m,占可采总厚的78.26%。

下组煤主要赋存于太原组中下部,可采与局部可采煤层主要为15上、16上、17和18上煤;其中16上、17煤虽较3上、3下煤厚度小,但其全区基本可采,煤质变化不大,属稳定-较稳定煤层。

各煤层厚度及分布概况见表1-2-2。

表1-2-2  下组煤-432m水平煤层厚度及分布概况

煤层厚度(m)

煤层间距(m)

结构夹    石可采性

一般层数厚度(m)岩 性

15上0~1.83

0.4032.61~47.22

-----

37.23

5.62~13.33

—————

10.71

2.33~6.46

—————

4.67简单1不定炭质泥岩南部可采

16上0.55~1.30

0.94简单0~10~0.17炭质泥岩或炭质砂岩中部及东南部局部可采

170.61~1.45

1.07简单0~10~0.24细砂岩、炭质泥岩西南部局部不可采

18上0.27~2.18

1.32较复杂0~20.08~0.68铝质泥岩东部及南部可采

  2、可采煤层

  本区共含下组煤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4层,16上、17煤全区大部稳定可采,15上、18上煤局部可采。

下组煤主要可采煤层自上而下述如下:

  

(1)15上煤:

该煤层位于太原组中下部,含煤区主要位于下组煤-432m水平中部及南部,-432m水平东南部九灰下沉积15上煤,中部九灰下相变为炭质泥岩或油页岩压煤,具体为东部相变为油页岩。

采区煤层厚度0~1.83m,平均0.40m。

煤层结构简单,可采范围位于本区南部,可采指数0.23,煤厚变异系数48.14%,属极不稳定煤层。

(2)16上煤:

位于太原组下部,全区含煤,十下灰岩为其直接顶板,层位稳定,煤层厚度0.55~1.30m,平均0.94m。

局部含夹石一层,岩性为炭质泥岩或砂岩,可采性指数0.94,煤厚变异系数16.04%,属稳定~较稳定煤层。

  (3)17煤:

位于太原组下部,全区含煤,北部多数以十一层灰岩为其直接顶板,西部多以泥岩为直接顶板,南部多以粉砂岩为其直接顶板,东部

局部为铝质泥岩为其直接顶板。

厚0.61~1.45m,平均1.07m,局部含夹石1~3层,岩性为细砂岩或炭质泥岩。

可采性指数0.97,煤厚变异系数17.26%,为稳定煤层。

  (4)18上煤:

位于太原组底部,全区含煤,多数以泥岩为其直接顶板,仅中西部部分地段相变为粉砂岩顶板。

煤层总厚度0.27~2.18m,平均1.32m,全区煤层结构复杂,多含夹石1~2层,夹石岩性多为铝质泥岩,可采指数0.66,煤厚变异系数29.16%,为不稳定煤层。

  

(二)煤质

  1、煤的物理性质及宏观煤岩类型(见表1-2-3)。

表1-2-3  煤的物理性质及宏观煤岩特征

煤层颜色光泽节理

裂隙断口结构

构造充填物矿物杂质硬度

脆性煤岩类型视密度

15上黑色玻璃、暗淡发育平坦状条带状黄铁矿

方解石铝质泥岩质硬性脆半暗-半暗型煤1.30

16上黑色玻璃、油脂发育平坦状

贝壳状条带状黄铁矿铝质泥岩质硬半亮-半亮型煤1.25

17黑色玻璃发育平坦状

贝壳状条带状

块状黄铁矿铝质泥岩坚硬半亮-半亮型煤1.30

18上黑色玻璃、暗淡发育平坦状

参差状条带状

块状黄铁矿铝质泥岩半暗-半暗型煤1.40

  2、主要煤质指标(见表1-2-4)。

  四、瓦斯、煤尘及煤的自然发火

1、瓦斯

补充勘探期间在南下1和南下2号孔采取4个样品,对16上煤、17煤瓦斯成份和含量进行了测定,16上煤、17煤各2个样。

精查期间丁99号孔对16上煤、17煤瓦斯成份和含量进行了测定,化验结果见表1-2-5。

由表1-2-5测试结果可以看出,16上煤、17煤均属瓦斯风化带之CH4-N2带内,瓦斯含量小于1mL/g。

测试结果表明,本区瓦斯含量较低,属于瓦斯风化带内,为低瓦斯采区。

但在生产中仍需注意瓦斯含量的测定、预报和通风安全工作,特别是瓦斯容易聚集的区域,如顶板封闭性好、开采的相对深部、向斜轴部以及井下开采所形成的角落部位等,以防局部瓦斯富集而对生产影响。

表1-2-4  -432m水平煤层煤质指标一览表

项目

煤层15上16上1718上

Mad

%

原煤0.76~2.520.74~2.460.61~2.260.53~2.18

1.63(6)1.58(7)1.62(8)1.27(7)

精煤1.08~2.421.31~2.731.01~2.451.17~2.01

1.82(6)1.99(6)1.70(8)1.51(7)

Ad

%原煤12.05~21.195.66~11.149.31~19.8416.39~24.78

16.16(6)8.4(7)12.41(8)20.42(7)

精煤4.08~16.721.98~4.982.87~6.174.74~7.67

8.91(6)3.16(7)4.4(8)6059(7)

Vdaf

%原煤42.57~57.3943.42~45.1543~47.5541.17~44.6

4.84(6)44.21(7)44.91(8)42.69(7)

精煤40.09~56.0744.23~46.1944.03~47.1241.45~45.09

48.7444.96(7)45.19(8)43.51(7)

St.d

%原煤2.86~6.322.55~3.962.25~4.472.04~4.8

3.12(6)3.25(7)3.28(7)3.45(6)

精煤0.45~3.272.14~2.391.98~2.912.18~3.39

2.26(5)2.3(7)2.2(7)2.75(6)

胶质层y

mm精煤5~11.5012~18.514.5~19.511~15.5

9.9(5)17.18(7)17.06(8)13.75~(6)

粘结指数精煤4~6665~6

5(4)6(7)6(8)5.71(7)

发热量Qb.ad

MJ/kg原煤24.8328.41

24.83

(1)28.41

(1)

发热量Qb.daf

MJ/kg原煤36.7833.68

36.78

(1)33.68

(1)

  

表1-2-5  瓦斯成份和含量测定情况表

项目

煤层16上17

瓦斯

成份

(%)CH410.00~17.51/12.52(3)27.60~49.83/35.52(3)

CO25.97~15.00/11.50(3)3.36~27.33/16.18(3)

N2及其他75.00~76.52/75.91(3)22.84~67.52/48.31(3)

含量

(%)CH40.10~0.30/0.22(3)0.19~0.41/0.28(3)

CO20.09~0.40/0.25(3)0.03~0.08/0.06(3)

注:

表中分子为最小~最大值,分母为平均值,括号内为样品数。

  2、煤尘

-432m水平下组煤各主要可采煤层的煤质牌号均为气煤,挥发分较高,一般为40%左右。

因为影响煤尘爆炸的主要因素是煤中的挥发分含量,挥分含量愈高,煤尘爆炸的危险性就愈大。

补充勘探期间在南下2号也采取1个样品,对16上煤,17煤煤尘爆炸性进行了测定,精查期间丁99号孔对16上煤、17煤煤尘爆炸性进行了测定。

16上煤的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7.05~47.10,17煤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7.70~47.89,均远远大于28,煤层的火焰长度均大于400mm,岩粉量为80~95%,说明煤尘具有爆炸性强、火焰长的特点,生产过程中必须给予充分重视。

3、煤的自燃

本次补充勘探没有进行煤层自燃发火倾向测试,精查期间丁97号孔对16上煤和17煤的自燃发火倾向进行了测试,自燃发火等级为2~4级,均有自燃发火趋势。

五、水文地质

南屯煤矿下组煤主要开采16上煤和l7煤,这两层煤分布于太原组的下部,其顶底板岩层组合、结构及煤系下部的水文地质条件是与安全开采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432m水平含水层基本特征描述如下:

(一)含水层特征

下组煤-432m水平位于井田的西南部,包括十一和十三两个采区,面积6.76km2,含水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上组砂层及砂砾层、第四系下组砂砾层、侏罗系砂岩、二叠系山西组3煤顶板砂岩、石炭系太原组第三层灰岩、第十下层灰岩、本溪组第十四层灰岩和奥陶系石灰岩。

1、第四系含水层(Q)

勘探区内第四系厚度86.90~146.57m,平均122.93m,主要由粘土、砂质粘土、粘土质砂及砂砾层组成。

根据其岩性自上而下可分为三组。

中东部发育有上组和中组,西部发育有上、中、下三组,其中第四系中组为一相对隔水层。

上组(Q上):

厚度31.75~46.59m,平均38.77m;主要由土黄色粘土、粘土质砂砾层、粘土质细砂、粗砂及中砂组成,底部常以一层粘土质砂砾层与中组接触,单位涌水量0.422~l5.099L/s.m,由于中组的相对隔水作用,本组与下部含水层无直接补给关系。

下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