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54741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docx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小学音乐课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设计

教学中的活动设计低年级要有趣味,中年级要有意义,高年级要有效果。

以下介绍一些活动案例:

(一)复习课

期末复习课是把老师传授的知识扎实牢固地转变为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必经之路,也常常是老师头疼的一节课。

是单调地重复?

是反复地强调?

还是以考试成绩为手段迫使学生被动地听、被动地记?

特别是在期末,学生已被语、数、英等科目的作业、练习、试卷压得喘不过气来时,如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状态中学习音乐、复习知识呢?

1.点歌台。

如果对学生说:

“来,把我们这学期的歌曲复习一遍”,学生一首一首地唱,会觉得索然无味的,如果说:

“我选一个这学期进步最大,表现最出色的孩子来点歌,他有权利点他最喜欢的一首歌大家唱”,这时的孩子就会跃跃欲试,积极性极高。

第一个孩子点完歌后,由他再选出唱得最好、表情最好或者最认真的孩子点第二首,以此类推,歌曲的复习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

点歌台还可以利用孩子过生日的机会来点歌。

比如今天有孩子过生日,全班给他唱一曲“生日快乐”,然后他再点一首自己最喜欢的歌全班同学唱给他听。

唱的孩子很真诚,听得孩子很开心,同时又复习了歌曲。

点歌台很适合低年级的学生。

高年级的学生点歌的范围可能就拓展到校外歌曲了。

2.音乐知识竞赛

每次到了期末,孩子们见到我总是要不停地问:

“张老师,期末还有比赛吗?

”我总是笑着说:

“当然有,回去好好准备吧。

”孩子们便欢呼雀跃地跑开了。

他们所期盼的比赛是每学期期末的一场名为“音乐知多少?

”的音乐知识竞赛,其实也就是一节期末复习课。

竞赛的目的不在于激烈的角逐,而是激发学生瞬间思维的积极活动与大脑存储资源信息的提取。

竞赛的过程中学生精神高度集中,情感加倍投入,极力回忆曾经学过的知识和内容,孩子的好胜心理和自我实现需要,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更好地完成教师的教学计划。

在知识竞赛中,教师的出题是个首要问题,出题关系到竞赛的质量。

竞赛题首先要有全面性,尽量涵盖本学期所学的内容,包括欣赏、歌曲及音乐知识。

歌曲可以从演唱技巧和特点来出题,音乐知识应该具体运用到歌曲中再出题,而欣赏可从音乐家的生平、作品、乐曲的背景、乐曲的特点等来出题,总之,竞赛就是复习,教师还可将欣赏、歌曲、音乐知识结合在一起出题,让学生学会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其次,题目的难易程度要有一定的“度”。

太难,学生不知所云;太简单,又不具有挑战性,所以,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的局限性。

比如:

古筝有几根弦?

不如改为古筝和古琴谁的弦多?

再者,要注意题目的趣味性。

同样是一个知识点,对成年人出题可以直接问,而问孩子时,题目的趣味性将使孩子记忆更深刻,兴趣更浓厚。

比如:

出示维吾尔族、彝族、蒙古族及手鼓、月琴、马头琴等图片,让学生来连线;教师用锣鼓敲出《看龙船》的切分节奏,让学生准确模仿等等,这样的题让孩子又动手又动脑,兴趣更浓。

音乐知识竞赛主要分为以下几项内容:

抢答题——突出个性、展示个人风采

比赛的第一部分是抢答题。

抢答题是展示个人风采的好机会,当老师读出题即可抢答,答对了给小组加上一颗星。

抢答题中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既要满足能力强、基础好的学生的表现欲,也要兼顾音乐基础稍弱的学生,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挑选回答问题的同学时,可稍“偏心”一点。

必答题——团结协作、小组人人参与

必答题是比赛的第二部分,每小组3道题,小组同学可以商量讨论,最后给出答案。

必答题的过程是最能体现团结、体现集体荣誉感的,你看孩子们的小脑袋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讨论、争辩,最后达成共识。

每一个人都是那么认真积极,即使平时最不爱发言或不敢发言的同学,此时都情不自禁地加入了进去。

陷阱题——拓展知识、训练敏捷思维

当比赛进行到第三部分时,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状态了,陷阱题使比赛更加刺激,也使学生大脑存储资源信息的提取更加活跃。

陷阱题分为六大类:

音乐知识、音乐家、音乐作品、西洋乐器、民族乐器、歌曲,由竞赛小组给对方选择题目。

陷阱题较抢答题和必答题来说要难一些,主要是课外知识,使学生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

啦啦队——气氛活跃、激发竞争意识

所有的同学除了积极答题外,还有一项任务:

每人都是现场啦啦队员。

我给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一个小铃鼓,当同学答题正确时,小组长便带领大家拍节奏,每组都有自己的节奏和口号,如:

“嘿—嘿,你真棒!

”“五—组—答题,畅—通—无阻”“一—组—必胜,一—路—领先”“知识竞赛展风采,魅力无穷看三组”等等。

在这样的气氛中,无疑激发了孩子们的竞争意识,使他们精神百倍、全身心地投入到听题和答题中。

在知识竞赛的过程中,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成就感、自我价值的实现融为一体。

音乐知识竞赛既培养了团队精神,又展示了个性;既复习了知识,又开拓了新的视野;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拉近了师生关系,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快乐而紧张的比赛中轻松地掌握了知识,达到了教学目的,并且人人都体会到了一种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下一步学习的热情。

都说音乐知识的传授单调枯燥,其实,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教。

英国教育家柏西·布克强调:

“一名教师,你首要的紧迫任务就是去创造一种吸引力。

”从枯燥乏味的音乐复习课到情趣盎然的音乐知识竞赛,这个过程的转变就是在创造一种吸引力。

我想:

只要老师遵循音乐学科的特点,用心琢磨,改变教学形式,再单调枯燥的知识也会被学生所学会,所接受的,让我们积极、大胆探索,走出一条符合新课标、新理念的音乐教学的新途径吧!

(二)音乐知识的讲授

1.听单音。

给每个小组一个代表音符,教师弹奏哪个音符,相应的小组就要起立并唱准。

或者《看谁先坐下?

》进教室后全体起立,教师弹奏一个音符,相应的小组便坐下。

2.听和声。

教师弹奏和声,相应的两个组站起并演唱。

3、加入节奏。

把节奏难点放在听音的过程中训练比单独训练更有效也有趣。

举例:

4、音乐名字。

给每个孩子取一个音乐名字。

比如:

第一组第一个同学叫11,第二个同学叫12,第三个叫13,以次类推。

同样第二组第一个叫21,第二个叫22……,还可以换组,名字也就有了变化。

5、音乐宝盒。

为了让学生一直保持良好的状态,准备一个“音乐宝盒”,里面放着全班的学号,提问时随机抽取,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好奇。

(三)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音乐教学以往所采用的单一传授式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学生对音乐素质教育的需求,即使是听音乐、看录像这样的教学手段仍不能摆脱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也很难启发学生的兴趣,更无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地位尚未根本确立,教学过程存在诸多问题,音乐教学如何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成为音乐教学的主体,是当今音乐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为此,我在五、六年级课堂上开辟了“音乐小舞台”栏目,利用每节课开始的五分钟,由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最喜爱的音乐作品,说说自己的感受,如:

为什么喜爱这首作品,音乐风格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她最打动你的是什么?

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内容(歌曲、乐曲、音乐家、乐器等等)、自主地选择方式(演唱、演奏、表演、讲述),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可以个人介绍,也可以自主选择伙伴合作介绍。

我们的口号是:

把你的感动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感动;把你的快乐告诉我们,让我们一起分享。

1.自主设计讲述内容

“音乐小舞台”的表演,第一步就是表演内容的选定与设计,有的孩子喜欢古典乐曲,有的则喜欢流行音乐,有的喜欢民谣,有的喜欢爵士……孩子们选择的内容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在这五分钟里,学生们了解了许多课外优秀的音乐作品,音乐视野大大开阔了,知识面也拓宽了。

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渐学会独立地学习音乐、发现音乐、表现音乐了,提高音乐的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修养。

学生介绍的内容大概分为以下几部分:

流行歌曲及歌手。

随着广播、电视、唱片、CD等传播音乐信息的设备日新月异,充满激情与活力、极具时尚感和亲和力的流行乐坛受到孩子们的关注和喜爱,有53%的孩子选择了流行歌曲及歌手。

如:

港台歌手周杰伦、刘若英、S.H.E、林俊杰,超女张靓颖、青春校园组合水木年华,外国歌星猫王、后街男孩、兄妹二重唱组合TheCarpenters等等,学生们在介绍歌手的同时还会介绍他们的代表歌曲、演唱特点及个人小档案,让大家全方位地了解歌手,喜欢他们的歌。

经典名曲。

经典是时代潮汐留在岁月沙滩上的痕迹,而孩子们则在音乐沙滩上细心地挑选他们喜爱的作品,有风趣的打击乐合奏《鸭子拌嘴》,悠扬的广东音乐《彩云追月》,有气势磅礴的《黄河大合唱》,还有优雅的大提琴独奏《天鹅》,选择经典名曲的大约有28%。

中外音乐家。

有12%的孩子选择了音乐家们,孩子们介绍最多的是集古典和现代音乐为一体的“乐圣”贝多芬,但他们选择的内容却各不相同。

有的喜欢《欢乐颂》,有的弹奏《月光曲》,还有的讲述小故事。

肖邦、莫扎特、冼星海等音乐家也是孩子们常常选择的,有个孩子特别喜欢《音乐之声》,便给大家介绍了饰演玛丽亚的朱莉·安德鲁斯,很受欢迎。

中西乐器。

有的孩子因为自己演奏乐器,喜爱而熟悉乐器,便把乐器的历史、乐器的结构、特点讲得头头是道,非常生动。

比如中阮、琵琶、萨克斯、古筝等等。

只是选择乐器的同学略少些,只有7%。

2.自主尝试表现形式

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是作者赖以抒发情感的载体。

任何人都会对周围的事物有许多感悟,要表达内心深处的感触,将之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才能引起周围人的共鸣。

“音乐小舞台”为学生提供了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可能性,而这种表现的价值对能力的培养及人格的发展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演唱或演奏。

这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把自己喜爱的歌曲或乐曲表演出来,在介绍同时展示自己的特长。

合作表演。

比如有六个同学一起介绍合唱歌曲《大海啊,故乡》,首先一位同学钢琴演奏《海之诗》,在优美的旋律中,一位女同学充满感情地朗诵散文诗《大海睡了》,接着4个孩子深情演唱了《大海啊,故乡》,在余音袅绕中,我们都陶醉了。

这种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正是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的表现。

讲述。

介绍阮的传说,讲令人自杀的乐曲《黑色星期天》的传奇,乐器的特点介绍……,看似简单,但要讲好,讲得吸引人,也需要很好地组织语言,安排顺序,这就需要学生自信大胆,条理清晰,并运用讲述技巧。

比如有个学生在介绍网络歌曲《丁香花》时是这样做的:

先给大家看一张丁香花的图片,然后问: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

你们听过《丁香花》的歌吗?

你们知道丁香花的故事吗?

一连三个问题一下就抓住了所有人的心,接着在音乐声中,开始了他的讲述:

这是一个感人而真实的故事……。

毫无疑问,音乐和故事都令人难忘。

借助多媒体及音像资料。

为了让自己的表演趋于完美,许多学生选择了借助多媒体及音像资料,比如把自己的所讲的内容做成PPT,不再自己表演,而和大家一起欣赏音像资料中经典片段。

在这个准备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然后进行整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无疑得到了提高。

3.自主质疑判断认识

音乐学科的自主性学习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能力与习惯,其中既包括音乐艺术学习方面的知识、能力和学习习惯,也包括音乐艺术之外的种种因素,如:

不迷信、不盲从、自主自立,自己掌握自己发展的命运的意识、能力和习惯等。

这种意识、能力与习惯的最高体现,便是独立思考判断、自主规划选择、敢于创新又善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和独创精神。

在“音乐小舞台”上,常有学生的观点和讲述被同学质疑,并提出尖锐的意见。

比如有同学介绍新民乐的代表—十二女子乐坊,并兴致勃勃地带来了她们的VCD,却不想有人喜欢有人烦,遭到了一部分同学的批评,认为那样民乐太花哨,太闹,不美,民族音乐这种高雅艺术被亵渎了;而反方则认为民族音乐如此演奏给人在视听上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无论从节奏上还是视觉上都更轻松、更好看……为了说服对方,各自使出了全身解数,都找了许多音乐资料,甚至上网查了不少文章,以证明自己的观点,虽然最后谁也没有说服谁,但是大胆质疑、敢于否定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上了一个台阶。

4.自主反思客观评价

什么是自主反思?

建构主义认为一切认识最终都必须通过主体的建构活动才得以完成。

反思我们的音乐教学,在这个主体的建构过程中,虽不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提法,却仍然存在诸如雷同的学习模式,预设一致的“目标”的现象,很少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个性差异予以关注。

从这个理念上讲,是指在教学中,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地对教学信息进行判断、选择和加工,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调整,保证学习的思维灵活性,及时指导后面的学习和应用创新,实现个体最优化的学习和创新价值。

在“音乐小舞台”的活动开展一学期后,学生已学会自主反思本体、客观评价他人了。

如对于“新民乐”和“传统民乐”的争执,到最后有一部分同学能认识到:

传统民乐原汁原味,具有民族性;新民乐流行时尚,娱乐性较强,两者都有自己的特点。

5,自主调整逐渐完善

在学会反思和评价之后,学生会在反思和评价的基础上调整完善,使学生越学越有灵性,越学越会思考,越学越具独立性。

在“音乐小舞台”上,孩子们的表现越来越精彩,越来越成熟。

比如最初的时候,学生的表现内容比较单调,随着越来越多的表演,开阔了视野,大家逐渐明白:

原来有这么多的内容可以表现呀,再比如:

原来孩子们做了PPT只会放给大家看,单调地讲述,而今已经知道把歌曲作为背景音乐,这样的讲述将更生动。

还有,合作表演,取长补短,都是经过多次的自主调整才逐渐完善的。

自主调整的能力将对孩子未来的学习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6.高效的自我发展。

在“音乐小舞台”的展示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运用水平。

在自主性学习中,学生正是通过自我指导,形成具有独立、具有自制力的学习。

自主性学习能力通过“音乐小舞台”这种活动形式还使学生的创造力、合作能力、组织能力、自信心都得到高效的发展。

案例1:

六年级(10)班第二小组李菁等10名同学介绍《音乐之声》,同学A负责多媒体演示,在音乐声中,一个同学开始讲述这个经典的、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他同学情境表演:

玛丽亚带着7个孩子在草坪上做游戏、上课,当故事结束,讲述的同学弹起了欢快的主题曲《多来咪》,玛丽亚带着孩子们边唱边表演,全班同学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了起来,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案例2:

五年级(9)班的顾一婧同学介绍民族乐器古筝,她把古筝带到了学校,她是这么介绍的:

“筝是我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它既善于表现优美抒情的曲调,又能够抒发气势磅礴的乐章。

古人曾用“弹筝奋逸响,新声妙入神”、“坐客满筵都不语,一行哀雁十三声”的生动诗句,描绘了筝的演奏艺术达到令人神弛的境地。

”毫无疑问,这些介绍是网上查询到的,但为了把这两句古诗念通顺,她一定在课后花了不少时间练习,体现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然后她把资料给一个同学,请他讲述古筝的来历:

相传当地有一个爱弹瑟的人,他有两个独生子也都很喜欢音乐,想把瑟占为已有,父亲只好把瑟一劈两半,两个儿子一人一半。

因为这件新的乐器是两人相争而产生的,于是就称他为筝。

接下来她让同学们和古筝零距离接触,并提出问题,她来解答,最后她还给同学们演奏了一曲《渔舟唱晚》。

在这过程中,无论是表演者还是欣赏者包括老师在内,都是学习者,都受益匪浅。

案例3:

六年级(11)班的王班班同学给大家介绍音乐家冼星海,他采用“幸运52”的方法,巧妙地吸引了同学的注意力,他让大家在他的描述中抢答:

“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音乐家,他是广东人,他曾留学法国,他在抗日战争时期回到了延安,他写了一部经典之作……”在描述中不停地有人抢答,但直到最后说出《黄河大合唱》时,全班才恍然大悟,异口同声地喊出冼星海的名字。

这种讲述方式,充分地体现了王班班同学的组织能力,而且在这个热烈的抢答赛中,他也享受了成功的快乐,获得了自信。

(四)歌曲与合唱教学

1.构建合唱教学的“进阶训练”

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需要一个有目标,与计划,循序渐进的教学模式。

作为合唱教学,应该整合教材,重新设计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基础训练,走好合唱第一步

合唱训练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就像盖楼房要把地基盖好。

从一年级一入学,就要让学生接触和声,例如,我们一开始学习mi、slo两个音时,在认识与唱准这两个音的同时,就可以组成和声进行练习。

学习节奏时,我们并不是单纯的读出来,而是用音唱出来,刚开始是用一个音、然后相同的节奏不同的音、慢慢的用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音。

例如:

在2/4拍的节奏练习中,一声部唱××××另一声部唱××不论是学习音,还是mimimimilala

学习节奏,都要变成立体的形式。

例如:

节奏练习中:

2/4×××︱××在学习这条节奏时,在学生认识并读熟这一节奏之后,可以变成第一小节是一个声部,第二小节又是一个声部的二声部形式。

也可以正着读形成一个声部,反着读又变成一个声部还可以用卡农的形式来练习。

也就是说从学习第一个音、学习第一个节奏开始,就不要以单线条形式出现,而是让音立体的出现,让学生初步感受和声概念,感受到音乐不是单一的线条,是由很多的声部组成,这对将来学生学习多声部合唱打下坚实的基础。

(2)从简单的和声,过渡到带有和声片段的作品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可以挖掘课本中的合唱元素在教学中进行“多维”创造,改编优化教材中多声部歌唱材料,从“多维”的角度重新设计教材和使用教材,让学生能很快的了解合唱,演唱简单的合唱作品,并在合唱中获得音乐的愉悦。

例如:

在学习第一册的歌曲《两只小象》时,可以在前两个“哟啰啰”处加入和声

3/41351︱3330︱

两只小象哟啰啰

(创编)︱1110︱

哟啰啰

1556︱2220︱

河边走呀哟啰啰

(创编)︱6660︱

哟啰啰

低声部的学生可以借助上一小节的最后一个音,来进行和声的训练。

又例如学习第二册《小雨沙沙》中,引导学生春雨落在泥土中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沙沙沙沙”小雨点是这样唱歌的“1111”

“沙沙沙沙”

学生们分成两组,一组唱歌曲的旋律,一组唱小雨点的歌,构成了二声部的歌曲。

教材中很多歌曲都能进行这样简单的加工,但要注意在刚开始时只要求解决一个目标,不要求大篇幅的演唱和声作品,同时在教材设计中要符合和声的配置原则,符合音乐形象。

通过这样的有效训练,学生演唱合唱作品的能力才会逐渐加强。

(3)巩固学习,演唱不同的作品

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合唱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有了一定的演唱能力,在此基础上就要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从最简单的《两只老虎》、《嘹亮的歌声》《美丽的黄昏》等巩固学生的卡农歌唱能力,再到不同旋律的复调歌曲《小黄鹂鸟》,《迷人的火塘》,当学生能驾驭这些歌曲时,就可以逐渐加入和声性的作品了。

当然,对于学生来说,和声性作品较难掌握,对于教材中出现的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学生较难胜任的合唱作品,适当地简化或创编适合学生水平的低声部旋律,不失为合唱教学中的另一条“蹊径”。

比如《雪绒花》的第二声部旋律中出现了小二度音程(3-3|4--|3-3|4--|)准较难掌握,改成

第二声部变成了一种“回声”式的旋律,好记又好唱,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加了。

对于学生掌握得好的作品,可扩充内容,例如《红河谷》,教材中是两个声部,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很好掌握,教师可以创编第三声部丰富歌曲,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加减法。

同时让学生接触各种类型的作品,充实学生对于合唱的体验,感受合唱带来的魅力。

2.改进合唱教学的方法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总结教学方法,灵活多变的方法对于学生掌握合唱、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1)借助成熟的国外教学经验进行合唱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奥尔夫教学法和柯达伊教学法对训练学生的节奏感、音准都有独特到之处。

例如柯达伊教学法中使用约翰.柯尔文手势,用以帮助儿童理解唱名和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的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更加直观。

如:

我们在学习《田野在召唤》这一课时。

这首歌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的二声部配以固定节奏音型。

在预备练习中可让学生看老师的手势,do的手势就唱15,re的手势就唱25,依此类推。

当学生适应老师的手势之后。

教师要求学生看老师的指挥,并听教师的演唱。

这样教师唱一声部,学生在老师的指挥下唱二声部。

在2—3次合作后请学生背唱教师所唱的一声部。

一个小小的练习,包含着合唱中的合作、听辨、记忆等等能力,并且快速学会了歌曲。

歌曲的后半部分采用的是和声演唱形式,可以运用手势直接进行合唱练习,感受和声的走向。

(2)从歌唱的声音入手达到和谐统一

音乐课堂中合唱的声音训练,虽然是建立在童声歌唱方法的基础之上,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区别,首先合唱的声音更要求音色上的统一、声音上的和谐,追求的是声音的共性。

尤其是音乐课堂教学中不可能有大量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声音训练,我们要做到的就是在学生自然音色的基础上,调整学生的声音。

一、二年级时要求学生在自然的状态下演唱,身体要做到放松,在开始的训练中要求孩子们轻声唱,不论是唱唱名还是歌曲时都有意识的张开嘴咬字,这时教师不用特意的讲解,呼吸与发声方法。

模仿是孩子们最好的学习方式,每个音、每个字教师都应该示范给学生,让学生去模仿老师的唱歌状态。

三、四年级的同学就应该有意识的注意呼吸,方法要正确,要求学生在唱歌时把气吸到腰上,其实歌唱的秘密就在腰围,歌唱的力量就在这个位置上。

在歌唱时还要注意喉咙向下,呼吸时气息是往下走,整个喉咙的感觉也是下沉的。

声音的统一在合唱中是成功的关键。

在做到正确的呼吸与演唱时,还要要求声音的位置。

可以对学生说:

你们的头顶上有一个小圆洞,声音就从这里唱出去,这才能做到声音的集中。

教师在讲解这些演唱要求时,一定要做到形象生动,并且不要刻意要求力度,利用教师敏锐的听觉来调整学生的歌唱状态,达到声音的统一与和谐。

(3)运用训练小技巧提高演唱能力

因为受课堂40分钟的限制,快速解决学生的合唱难点,让学生们在短时间内体会到合唱的乐趣,是音乐课堂中合唱教学的又一难点,这就要求老师在练习时能有一些小的技巧。

形象的语言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是其中之一。

在提示学生唱歌状态时可用一些形象而生动的比喻,例如:

先把凉凉的巧克力冰棍咽下去(喉咙下沉,打开)再打开你的胸和胃(呼吸的保持)。

练习头腔位置时可以说:

“头顶一颗葱,看谁的葱长得壮”。

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找到了正确的演唱技巧。

教师在歌曲训练时,还可以把较难掌握的音程,用较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让学生们在练习时想到逼真的画面,并请学生们自己描述出来,贴切的描述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音程。

比如:

我们在演唱《合唱真美妙》歌曲的引子部分,开始时是小三和弦,转为大三和弦,学生说“云开雾散了,太阳跳出来了”,生动的语言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音乐的内涵。

在学习歌曲时要让他们学会收与放,例如在学习二部轮唱的歌曲时,孩子们通常都是扯开嗓门尽力的唱响自己的声部,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强调的是每一句的第一个重音,然后就收掉音量。

以此类推,这样才能体现出两个声部的层次。

这也是合唱中合作的技巧,有了“让”才能体现出和声的美妙。

这些小的方法看似简单,但对于提高学生的演唱水平却是不可缺少的。

(4)听觉入手,合唱训练的一个法宝

要组织好合唱教学,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往往是教学的关键。

如何提高兴趣,就是要多听。

多听优秀的合唱作品,让学生感受到了合唱魅力。

还要听作品中的和声构成,听旋律、听节奏。

总之,让学生多听、多模仿。

有一个好的“音乐的耳朵”,对唱好合唱是非常重要的。

合唱讲究的是一个整体的合作,只有相互地倾听,求得准确和谐,才能保证合唱的成功。

同时合唱时的音准务求准确,这样才能在大家的努力下,共同创造出优美动听的和声,所以每个人对自己所发出的声音,要做到“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