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5914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docx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

高二生物生物群落的构成达标测试题(带答案)

第2节生物群落的构成

第3节生物群落的演替

(时间:

50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从光裸的岩地上演替出森林的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演替到灌木阶段所需的时间相对

较短,其原因是()

①草本植物阶段,土壤中有机物较丰富,通气性好②灌木根系发达,吸水能力强③

灌木更高大,具有更强的获得阳光的能力④灌木阶段,群落内竞争激烈

A.①②③B.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题中①、②、③均是灌木能大量快速形成优势种的主要原因。

而④是灌木形成后

的特点。

答案:

A

2.(精选考题•苏北四市)某山区的坡地被滥垦,当狂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

较短的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比较低

B.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C.该群落中生物多为草本植物,有垂直结构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

解析:

裸岩上群落演替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才可能是地衣,因为土壤还未形成,但当狂

风暴雨侵袭时,局部山坡发生山崩,土壤条件仍然存在,所以先出现的可能是草本植

物。

答案:

B

3.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在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解析:

题图中甲曲线表示次生演替,乙曲线表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速度比初生演替的

速度快、历时短;火灾后森林上进行的演替为次生演替,但火灾前的物种与火灾后演替

产生的物种不一定相同;当气候条件适宜时,次生演替和初生演替均可演替成森林。

答案:

B

4.(精选考题•浙江宁波联考)四个生物群落分别包含若干种群,下图中给出了这些种群的密度

(每平方米的个体数),当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哪个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A.群落甲B.群落乙

C.群落丙D.群落丁

解析:

群落丁含有的物种多,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群落不易受到影响。

答案:

D

5.(精选考题•辽宁沈阳联考)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是指生产者制造的有机物总量。

有学者以“生产

力假说”来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原因,认为是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

某研究者在

某山区研究,绘出海拔高度与物种数目的关系图(如图),并发现其生产力随着海拔高度

增加而递减。

由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拔1000m处物种丰富度低而生产力高

B.生产力最高的地区是物种丰富度最高的地区

C.高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低海拔地区的高

D.此研究结果支持“生产力假说”

解析:

由题意知,低海拔地区的生产力比高海拔地区的高,因此海拔1000m处生产力

高;结合图可以看出海拔3000m左右物种数目最多,海拔1000m处物种数目少;“生

产力假说”认为高生产力造成高的物种丰富度,与题中研究结果矛盾,所以此研究结果

不支持“生产力假说”。

答案:

A

6.(精选考题•北京海淀期末)如图是对某地种植的广东松种群年龄结构调查结果,该种群的最终

发展趋势是()

A.总能量增加B.种群密度上升

C.环境阻力不变D.营养级能量降低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特征中的年龄组成。

图示的年龄组成为衰退型,该种群密度将会下

降,该种群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能量降低,环境阻力下降。

答案:

D

7.(精选考题•青岛模拟)生物群落甲、乙、丙含有数字1到8表示的8个物种,每个物种的种群

密度不同,下表给出了这些物种的种群密度(个/m2)。

请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群落种1种2种3种4种5种6种7种8

甲924001111

乙025*********

丙06520103200

A.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小的是乙

B.当受到大规模害虫袭击且危害程度逐渐增强时,这些群落中受影响最大的是甲

C.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D.在生物群落丙中,各物种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别、概括和判断能力。

生物群落是由若干个种群组成的有

机结构,群落的种类越多,个体间数量分布越合理,越有利于能量流动,其稳定性越

大,反之,则越小,因此A、B选项正确。

分析群落丙种群中物种数目基本呈现数量金

字塔形,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答案:

C

8.(精选考题•扬州市第一二次调研)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

是()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解析:

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

应,生物在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配置,使群落中的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缓解了

种间竞争,引起这种结构特征的因素很多,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是阳光、温度等。

答案:

D

9.为了研究第Ⅰ、Ⅱ两类细菌的种间关系,某同学将这两类细菌放入适宜培养液中混合培

养,实验测定了混合培养液中第Ⅰ类细菌在第一代Zt时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与第二代Zt+1

时所占总数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

如图表示实验观察到的Zt+1和Zt的关系,虚线表示

Zt+1=Zt时的情况。

请据图推测,混合培养数代以后,第Ⅰ类和第Ⅱ类细菌数量的变化

趋势是()

A.第Ⅰ类与第Ⅱ类都减少

B.第Ⅰ类与第Ⅱ类都增加

C.第Ⅰ类增加,第Ⅱ类减少

D.第Ⅱ类增加,第Ⅰ类减少

解析:

由题图中曲线上点对应的Zt+1和Zt的值可以看出,在横坐标大于0时Zt>Zt+1,说

明随着培养代数的增加,第Ⅰ类细菌所占百分比逐渐减少,是竞争的失败者,第Ⅱ类细

菌逐渐增加。

答案:

D

10.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

B.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C.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样土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

D.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

解析:

标志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强的较大的动物。

答案:

B

11.为了调查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在距受污染河流一侧不同距离进行了

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多选)()

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

动物类群数(类/m3)2023375058

动物个体总数(个/m3)36566575019832490

A.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很强,一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丰富度

B.土壤污染物浓度与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呈正相关

C.受污染的农田土壤中仍有一些土壤动物,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

D.水污染会降低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

解析: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抵抗力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抵抗干扰;离污染越远,

污染物越少,动物类群数的丰富度越大;土壤小动物活动能力虽然较强,但个体微小,

因此不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

答案:

AB

12.(精选考题•江苏)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

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精选考题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50

cm×30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

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

的有(多选)()

招潮蟹类厚蟹类沙蚕类泥螺类蛤类

物种数个体

总数物种数个体

总数物种数个体

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物种数个体总数

裸露泥滩518114212110214

米草群落312290011000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

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

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和群落的有关知识。

由表中数据不能推测某物种的种群密度大小。

样本的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结论。

答案:

A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3.(20分)如图中甲表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乙表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

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

为了统计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

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

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图乙。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乙显示:

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

度为________株/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结构。

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

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群落由不同的物种组成,样方法不仅可用于种群密度的研究,也可用于群落物种

丰富度的研究,且物种丰富度的计算方法与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一样,也只求平均值。

群落的结构中植物的分布由非生物因素所决定,而植物的分布又决定了动物的分布,在

结构调查中,既要注意物种组成,又要注意不同种群的密度。

答案:

(1)①某森林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研究(只要合理均给分)样方法②物种数

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S0③(n1+n2+n3)/3S0

(2)光垂直①垂直结构:

动植物的分层,不同层次上生物的种类和种群密度等②

水平结构:

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群落物种组成和种群密度等

14.(20分)(创新预测)入侵物种会对当地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产生灾难性影响。

某课外探

究小组的同学在一块荒地中,对某种入侵植物和几种本地植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连续五

年的调查,调查的结果如表所示(单位:

株/m2)。

年份植物

20012002200320042005

A10.09.286.85.5

B3.02.11.10.30.1

C0.30.61.11.52.3

D3.02.00.400

E3.22.81.71.30.5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所调查的A~E五种植物中,你认为入侵物种是________,请在给出的坐标中绘出

该物种的种群密度变化曲线。

(2)通过调查分析知道,入侵种群在原产地时,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侵入该

地区后,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

则该物种在入侵后的基因频率________。

(填

增大、减小、不变)

(3)如果要全面了解所调查地块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

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________________的调查。

解析:

(1)物种入侵时由于环境资源充足,数量增加很快,呈“J”型曲线。

(2)由于环境资

源充足,而又没有天敌等,所以自然选择对入侵种群没有作用,基因频率不会发生改

变。

(3)生物多样性不仅包括地面上的植物、动物、微生物,还包括土壤中的动物和微

生物。

答案:

(1)C如图

(2)不变(3)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