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 习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0132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马克思 习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 习题库.docx

《马克思 习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 习题库.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 习题库.docx

马克思习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有四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哲学是(A)

A.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B.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世界观

C.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关于自然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B)

A.社会与自然的关系问题B.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C.政治与经济的关系问题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

3.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C)

A.是否承认世界是可知的B.是否承认世界是运动发展的

C.如何回答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D.如何回答世界的本原是一个还是两个的问题

4.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C)

A.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B.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世界是精神的产物D.世界是不断发展的

5.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必然导致(D)

A.诡辩论B.二元论C.唯心论D.不可知论

6.哲学的党性或派别性是指(A)

A.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斗争

B.哲学派别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C.哲学史上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D.哲学分为三派:

左派,中派,右派

7.客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C)

A.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B.世界的本原是客观实在决定的物质世界

C.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创造的D.整个世界是主观精神创造的

8.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意味着(D)

A.人类哲学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B.人类发现了最终真理 

C.世界哲学体系的最终完成        

D.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

9.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是(D)

A.无限和有限的关系B.一般和特殊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整体和局部的关系

10.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不存在(B)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B.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斗争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1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B)

A.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

C.空想社会主义D.英国唯物主义经验论

12.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是(D)

A.逻辑学B.自然哲学C.历史哲学D.辩证法

13.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A)

A.唯物论B.认识论C.历史观D.伦理学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主要区别是(D)

A.前者是唯物主义,后者是唯心主义B.前者承认世界是可知的,后者否认这点

C.前者坚持辩证法,后者坚持形而上学D.前者强调改造世界,后者只是解释世界

15.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开放的体系,因为它(B)

A.吸取现代西方的哲学思想B.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C.把新的科学结论作为自己的哲学观点D.经常改变基本原理

1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一个最根本的特点是(D)

A.革命性B.科学性C.阶级性D.实践性

17.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影响是(B)

A.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越来越不适应现时代B.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宇宙观

C.证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绝对真理的体系D.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作了否证

18.马克思主义具有(C)的理论品质。

A.博大宽宏B.吐故纳新C.与时俱进D.科学严谨

19.人生观是(D)

A.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B.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C.对自然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D.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观点和看法

20.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是(C)

A.逻辑和历史的统一B.分析和综合的统一

C.理论和实践的统一D.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21.认为世界是由原初物质构成的,持这种观点的哲学派别是(C)

A.辩证唯物主义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C.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D.庸俗唯物主义

22.客观实在性是(B)

A.运动的唯一特性B.物质的唯一特性

C.存在的唯一特性D.意识的唯一特性

23.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A)

A.唯心主义的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C.二元论的观点D.辩证法的观点

24.“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是说(B)

A.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C.运动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D.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

25.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物质是运动的(C)

A.属性B.形式C.主体D.源泉

26.运动和物质不可分,运动是物质的(A)

A.根本属性B.主观形式C.内部结构D.唯一特性

27.时间和空间是(C)

A.物质的唯一特性B.整理认识材料的工具

C.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D.整理感性材料的主观形式

28.二元论的错误在于(C)

A.否认世界“物自体”的存在B.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承认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29.时间和空间“离开了物质当然都是无,都只是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观念、抽象”。

这段话是说

A.时间和空间是人脑中自生的概念(B).时间和空间是物质存在的形式

C.时间和空间是相对和绝对的统一D.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只是形式

30.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辩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世界统一于(C)

A.实践还是认识B.运动还是静止C.物质还是精神D.存在还是非存在

3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论断表明(A)

A.运动的绝对性B.静止的绝对性C.运动的有条件性D.静止的无条件性

32.否认相对静止、只承认绝对运动的观点是(D)

A.唯心主义B.形而上学C.辩证法D.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33.“绝对时空观”的错误在于(D)

A.否认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B.否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C.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可变性

D.不承认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34.狼孩不能思维的事例说明了(D)

A.狼孩的脑子天生愚笨B.狼孩的脑子根本不是人脑

C.狼孩的大脑虽是人脑,但是其思维却不是人脑的机能

D.狼孩没有社会实践,所以不可能产生思维

35.把意识看作是大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的是()

A.朴素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B.机械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观点D.庸俗进化论的错误观点

36.在意识本质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A)

A.否认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B.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片面强调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37.在意识作用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在于(C)

A.强调物质的决定作用B.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C.不懂得意识的能动作用D.既肯定物质的决定作用,又承认意识的反作用

38.电脑的出现,说明了(C)

A.“机器思维”能够完全代替人的思维过程

B.“机器思维”能够超过人类的思维并统治人类

C.“机器思维”可以模拟和代替人脑的某些思维

D.“机器思维”对人类思维不起作用

39.认为一切物质都具有在本质上跟感觉相近似的反映特性,这是(A)

A.辩证唯物论的观点B.唯心论的观点

C.庸俗唯物论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

40.根据物质统一性原理,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B)

A.从理论原则出发B.从客观实际出发

C.从主观愿望出发D.从已获得的成功经验出发

4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D)

A.物质和运动相统一的观点B.认识和实践相统一的观点

C.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观点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42.唯物辩证法所讲的联系是(B)

A.以否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B.以承认事物之间的确定界限为前提的

C.指精神现象之间的联系D.指自然界中的事物、现象的联系

43.久旱缺雨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益;雨涝成灾时,下雨对庄稼生长有害。

这说明

A.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无条件的(B).事物的联系是现实的、具体的

C.事物的运动是客观的绝对的D.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

44.发展是指(C)

A.事物的运动和变化B.事物运动中的数量的变化

C.事物前进性上升性的变化D.事物的任何方向的变化

4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C)

A.事物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B.事物从一种质态发展到另一种质态

C.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内部矛盾D.事物的发展是有条件的

46.唯物辩证法认为,规律是(B)

A.人们制定和必须遵守的规则

B.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和事物发展的趋势

C.经常出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D.事物之间的偶然联系

4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B)

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D.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规律

48.矛盾的基本属性是(C)

A.对立和统一B.普遍性和特殊性C.同一性和斗争性D.绝对性和相对性

49.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B)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偶然向必然转化D.由简单向复杂变化

50.矛盾同一性和矛盾斗争性的关系(C)

A.内部联系和外部表现的关系B.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C.绝对和相对的关系D.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51.“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这句话强调的是(B)

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B.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D.内因和外因共同推动事物发展

52.矛盾问题的精髓是关于(A)

A.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B.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

C.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D.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53.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其错误在于割裂了(B)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C.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54.“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这是一种(D)

A.不可知论的观点B.相对主义的观点

C.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

55.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C)

A.内在动力和源泉B.方向和道路C.形式和状态D.原因和结果

56.“防微杜渐”的哲学依据是(C)

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D.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

57.事物中的肯定方面是(C)

A.该事物矛盾的次要方面B.破坏现成事物的方面

C.维持事物存在的方面D.促使事物灭亡的方面

58.辩证的否定是(A)

A.事物的自我否定B.绝对的否定C.外力的否定D.对事物的任意否定

59.形而上学否定观的根本错误在于(C)

A.否认肯定和否定的对立B.坚持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

C.否认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D.否认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6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是(C)

A.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

C.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

61.循环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A)

A.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否认了前进性B.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否认了周期性

C.事物发展的普遍性,否认了特殊性D.事物发展的连续性,否认了间断性

62.“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B).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的对立

63.真正驳倒不可知论的关键在于(D)

A.指出人可以通过感觉反映世界B.指出本质与现象是统一的

C.指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D.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

6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A)

A.实践的观点B.联系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矛盾的观点

65.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A)

A.农民播种小麦B.医生给病人做手术

C.法官审理案件D.科学家进行化学实验

6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A)

A.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B.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错误观点

67.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B)

A.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主体通过实践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

68.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C)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B.科学实验

C.生产实践D.教育实践

6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B.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70.感觉、知觉、表象,这是(C)

A.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B.间接经验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71.理性认识的特点是(C)

A.对感性认识的综合B.感觉、知觉、表象

C.抽象性、间接性D.形象性、直接性

7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B)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

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则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则来源于抽象思维

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

73.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B)

A.认识论的唯物论B.认识论的辩证法

C.认识论的形而上学D.认识论的唯心论

7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A)

A.社会实践B.感性材料C.理性抽象D.认识能力

75.人们对于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D)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两个阶段才能完成

B.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去才能完成

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个完整的过程才能完成

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过程才能完成

76.唯理论在实际工作中会导致(B)

A.经验主义B.教条主义C.相对主义D.诡辩论

77.真理的客观性是指(B)

A.真理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B.真理的内容及其检验标准是客观的

C.真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客观的D.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

78.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和可知性也就承认了(D)

A.真理的不确定性B.真理的相对性C.真理的可变性D.真理的绝对性

79.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B)

A.主观认识是否清晰明白B.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否符合C.认识是否和理论相一致D.主观认识是否和党的方针、政策相一致

80.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实践具有(B)

A.客观独立性B.直接现实性C.社会历史性D.自觉能动性

8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C)

A.两种性质相同的真理B.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C.同一真理的两种属性D.不同真理的两个方面

82.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这是因为(A)

A.社会实践具有历史局限性B.有些认识是根本无法通过实践来加以检验

C.社会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D.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标准

83.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

A.一切从实际出发B.理论联系实际

C.实事求是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8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B)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问题   D.生产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85.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根本标准是如何看待(C)

A.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问题B.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86.揭开全部社会发展史奥秘的钥匙,马克思是在(C)

A.自然演变史中找到的B.由猿到人的演变史中找到的

C.劳动发展史中找到的D.意识发展史中找到的

87.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D)

A.宗教活动B.道德活动C.艺术活动D.生产活动

88.社会规律与自然规律的区别是(C)

A.前者是主观的,后者是客观的B.前者是人造的,后者是自然界固有的

C.前者通过人的自觉活动而实现,后者自发地起作用

D.前者人可以废弃和改变,后者人无法废弃和改变

89.生产力是指(B)

A.独立于人之外的自然力量B.人类改造自然的客观物质力量

C.精神力量和物质力量的总和D.人们解决相互之间矛盾的实际力量

90.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D)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人与劳动产品之间的关系

C.劳动者与剥削者之间的关系D.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91.生产力诸要素中的主导因素是(B)

A.劳动对象B.劳动资料C.劳动者D.科学技术

92.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B)

A.生产资料私有制还是生产资料公有制B.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C.社会化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市场经济

93.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即(D)

A.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等武装力量B.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C.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及其设施D.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9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党制定的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促进了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这说明

A.经济基础发展的道路是由上层建筑规定的

(B).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积极的能动作用

C.上层建筑的发展决定经济基础的发展方向

D.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不受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规律的制约

95.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B)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是地位相等的关系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起着主要的决定作用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对矛盾是相互排斥的关系

96.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D)

A.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B.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

C.改变社会主义的思想制度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

9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为(D)

A.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B.社会意识诸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C.社会意识的发展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98.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D)

A.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B.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C.它具有历史继承性D.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99.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A)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B.人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C.社会意识有能动反作用D.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

10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首先在于(C)

A.政治活动B.科学活动C.生产活动D.艺术活动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

1.哲学是(ACE)

A.世界观的理论化、系统化B.思维方法的反省C.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D.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改造世界的伟大认识工具

E.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ABE)

A.共性与个性的关系B.局部与整体的关系C.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D.现象与本质的关系E.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的关系

3.哲学基本问题是(CE)

A.人生的目的和意义B.精神和肉体是否是统一的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E.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前者与后者是否具有同一性

4.唯物主义发展的三个基本形态或阶段是(ACE)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中世纪的唯名论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E.辩证唯物主义

5.一切唯心主义都(ACE)

A.把精神看作是世界的本质B.是不可知论

C.主张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D.认为绝对精神产生万物

E.坚持精神到物质这个认识的基本路线

6.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是(BE)

A.宗教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历史唯心主义

D.自然唯心主义     E.客观唯心主义

7.唯心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源是(CD)

A.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相联系B.同科学知识不发达相联系

C.保守、反动阶级或集团的需要D.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相分离

E.唯心主义哲学家随心所欲的杜撰

8.承认世界是可知的有()

A.一切唯物主义者B.一切唯心主义者C.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D.只有辩证唯物主义者E.所有的哲学派别

9.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基本缺陷是(ACD)

A.机械性B.自发性C.不彻底性

D.形而上学性E.缺乏科学性

10.辩证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分歧在于主张(BC)

A.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B.世界是运动发展的,还是静止的

C.意识有能动作用,还是没有能动作用D.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还是没有同一性

E.社会发展是有客观规律,还是没有客观规律

11.凡唯物主义都主张(A)

A.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B.意识具有能动的作用

C.世界是可知的D.客观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E.认识是以实践为基础的

1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是(CDE)

A.牛顿的力学B.康德的星云假说C.细胞学说

D.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E.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3.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DE)

A.英国经验论B.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C.狄慈根的唯物主义

D.黑格尔哲学辩证法的“合理内核”E.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14.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相比较,它的科学性表现在()

A.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

B.科学地回答了世界的状况是怎么样的问题C.正确地论证了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D.在哲学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提出了哲学基本问题

E.在哲学史上第一次找到了决定社会发展的物质根源问题

15.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封闭的哲学体系,而是不断发展完善的,就是说()

A.它迟早要为新的思想体系所取代B.它随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C.它随着科学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D.它不需要少数天才人物指手划脚就能自发地取得进步

E.它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日益为广大群众所接受而不断发展

16.马克思主义是指引我们时代前进的旗帜,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

A.揭示了世界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B.包含了一切现实问题的正确答案C.是继承和发展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结晶

D.提供了研究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