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2856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2页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2页
亲,该文档总共4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docx

南航应急预案最终版

目录

第一章编制综合说明-3-

1工程概况-3-

1.1建筑地理概况-3-

1.2建筑结构概况-3-

1.3周边建筑环境-4-

1.4周边道路-4-

1.5地下管线-4-

1.4水文、地质情况-5-

1.5、参建单位-7-

2编制依据及说明-7-

2.1编制依据-7-

2.2编制说明-7-

第二章风险管理措施-7-

1主要风险因素及其后果-7-

2风险管理的重点与对策措施-8-

2.1施工风险确定及危险性评估-9-

2.2应急预案和控制对策-10-

2.3事故处置、善后处理措施-12-

2.4执行日常检查制度-13-

2.5应急处理步骤-14-

第三章管理措施16

1基坑防坍塌措施16

1.1预防措施16

1.2应急措施16

2降水施工控制措施16

2.1基坑地面排水措施17

2.2基坑降水控制措施17

2.3环境保护主要技术措施17

3土方工程控制措施17

3.1土方开挖控制措施17

3.2边坡堆载控制措施19

3.3基坑排水控制措施19

3.4基坑监测控制措施20

3.5围护桩止水帷幕渗漏及突发事件应急技术措施21

4机械故障及各类危害事故应急预案32

5特殊时期(台风、雨季、汛期)应急预案33

5.1突发事故的类型33

5.2加强情报、信息工作33

5.3加强值班和报告制度33

5.4处置的方法和要求33

第一章编制综合说明

1工程概况

1.1建筑地理概况

图1项目总平面图

南航上海虹桥基地项目(主体工程)处于金沙江西路和沙河路交界处。

南靠地铁十三号线金沙江西路站。

1.2建筑结构概况

图2项目效果图

本项目建设基地面积约为20717.9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59820平方米,具体为一幢建筑面积为30572.25平方米的商业办公综合楼(1#楼)、一幢建筑面积为11078.14平方米的宿舍楼及食堂(2#楼)及地下二层建筑,建筑面积17822.17平方米。

地下车库基坑周长约494米,面积约14671平方米。

一层地下车库区域基坑开挖深度(不含垫层)为5.4m和5.95m(2#楼区域),二层地下车库区域基坑开挖深度(不含垫层)为9.75m,局部电梯井落深1.5m。

场地北侧、东侧、西侧基坑安全等级及环境保护等级为三级,场地南侧基坑安全等级及环境保护等级为二级。

1.3周边建筑环境

东侧:

已建上海樱宝塑胶软管有限公司厂房,与本拟建场地一围墙(红线)相隔。

南侧:

南侧红线外为市政道路金沙江西路和运营中的轨道交通13号线隧道,本场地南侧距轨道交通13号线仅为25~35m左右。

西侧:

红线外为市政道路沙河路,路西侧为1~2层简易棚户民宅,目前正在拆迁中。

北侧:

有东小泾通过,东小泾离基坑边约18米左右,东小泾北侧相隔约100米绿化区处为加州花园别墅小区。

1.4周边道路

场地西侧沙河路,路宽约25米;南侧金沙江西路,路宽约35米、

图3西侧沙河路图4南侧金沙江西路

1.5地下管线

由于本场地地下室边界南侧及西侧比较靠近了周边道路,经过现场勘查,西侧沙河路测存在着给水、雨污水管道,基坑离最近的污水管道约21.5米左右;南侧金沙江西路存在着电力、弱电通信等地下管线和13号线轨道交通隧道,电力、弱电通信地下管线距离基坑最近约11米左右,13号轨道交通隧道距离基坑最近约26.5米左右,均在基坑开挖影响范围内。

1.4水文、地质情况

1.4.1地形、地貌

上海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

本工程拟建场地位于上海市嘉定区江桥镇。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对地貌类型的划分,本场地地貌类型为滨海平原。

拟建场地地势较平坦。

根据现有高程资料,拟建场地地面绝对标高一般在4.73~3.94m之间,高差0.79m,平均标高为4.32m。

1.4.2地基土的构成与特征

根据地质勘查报告资料,本场地在深度85.0m内地基土属第四纪全新世(Q4)及上更新世(Q3)沉积物,主要由粘性土、粉性土及砂土组成,一般具有成层分布的特点。

按其沉积年代、成因类型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差异,依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02)相关条款可划分为8个工程地质层及分属不同层次的若干亚层,地层编号为①、②3、④、⑤1-1、⑤1-2、⑤1-3、⑥、⑦、⑧1-1、⑧1-2、⑧1-3、⑧2、⑨1、⑨2。

其中基坑及围护深度内的各层土的构成与特征如下表:

表1

地质时代

土层

层号

土层

名称

成因

层厚(m)

颜色

土层描述

范围值

平均值

Q4

Q43

杂填土

人工

1.40

3.30

1.87

夹碎石子、砖头块等建筑垃圾,下部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

②3

砂质粉土

滨海

河口

8.40

11.60

10.16

灰黄~灰

含云母,夹薄层粘性土,土质不均匀。

Q42

淤泥质粘土

滨海

浅海

4.90

7.70

6.64

含云母及少量有机质条纹,夹薄层状粉性土。

Q41

⑤1-1

粘土

滨海

沼泽

7.80

13.80

10.44

含有机质、半腐植物根茎及泥钙质结核。

⑤1-2

粘质粉土夹粉质粘土

滨海

沼泽

1.30

8.30

4.36

含云母,夹较多粉质粘土,土质不均。

拟建场地中部缺失。

⑤1-3

粉质粘土

滨海

沼泽

2.00

12.70

5.88

含有机质、半腐植物根茎及泥钙质结核,夹薄层粉砂。

1.4.3水文地质条件

(1)地下水

本工程场地浅部土层的潜水,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地表径流。

潜水位埋深随季节、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地下水埋深约1.10~1.60m,地下水埋深高程为3.19~2.71m,根据有关规范,上海市地下水年平均水位埋深一般为0.5~0.7m,低水位埋深为1.5m,设计可按安全原则选择相应的水位埋深:

地下水年平均水位埋深为0.5~0.7m,低水位埋深为1.5m。

(2)承压水

本场地第

1-2微承压含水层承压水位一般在地面以下3~11m,第⑦、⑨层承压含水层承压水位一般在地面以下3~12m,本工程基坑开挖9.75m(不含落深),第

1-2层顶埋深在26.8m以下,第⑦层顶埋深在39.0m以下,按最不利条件计算,Pcz/Pwy>1.05,故基坑开挖后没有突涌的可能性,基坑开挖后坑内地基土抗承压水水头稳定。

(3)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地质勘查显示,本工程地层分布稳定,无滑坡、崩塌等不良作用,场地内未发现有暗浜分布,但局部地段杂填土偏厚,最大厚度达3.30m。

另外,拟建场地受古河道切割的影响,第⑥层在拟建场地西南角缺失或变薄;第②3层以砂质粉土为主,在基坑开挖时易产生坍方、管涌、流砂等不良地质现象,基坑开挖中应采取相应的降、排水、止水措施。

基坑围护土层参数表表2

层序

土层名称

重度γ(kN/m3)

固结快剪

渗透系数(经验值)

静止侧压力系数

C

(kPa)

φ

(°)

室内渗透试验

注水试验

建议值

K0

垂直

Kv.cm/s

水平

Kh.cm/s

K.cm/s

K.cm/s

3

灰黄~灰色砂质粉土

18.5

1

30.0

2.73E-4

4.07E-4

3.19E-4

3.20E-4

0.26

灰色淤泥质粘土

16.9

15

12.0

6.49E-7

9.76E-7

6.47E-6

6.50E-6

0.54

1-1

灰色粘土

17.4

16

14.5

2.32E-6

3.50E-6

9.39E-6

9.40E-6

0.51

续表

层序

土层名称

三轴固结不排水

十字板剪切试验

粘聚力

Ccu(kPa)

内摩擦角

Φcu(°)

粘聚力

C’(kPa)

内摩擦角Φ’(°)

峰值强度

(Cu)vkPa)

剩余强度

(Cu)v'(kPa)

灵敏度

St

3

灰黄~灰色砂质粉土

灰色淤泥质粘土

16

14.3

10

27.5

39.1

15.0

2.9

1-1

灰色粘土

19

15.5

8

30.1

51.3

22.8

2.3

注:

1、上表中十字板试验适用于饱和软粘土.

2、表中固结快剪C、φ值为峰值最小平均值,设计计算时可根据实际工况条件及工程经验合理使用。

1.5、参建单位

建设单位:

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主体建筑设计单位: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广东监理工程有限公司

总承包单位:

上海建工二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围护设计院:

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地质勘查院:

上海江南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2编制依据及说明

2.1编制依据

本工程我项目部依据围护及土建设计图纸、技术勘察资料和技术规范要求,参照国家及地方的有关规范要求,并结合了我公司在深基础施工方面的成功经验,围绕着确保安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降低造价的目标来编制的。

在编制过程中,我们结合工程特点和我们的施工能力对设计文件中设计的各个单项技术按设计、施工要求进行了细化,从人员、材料、机械设备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合理的组织计划和相应的保证体系,并结合本公司的实际施工实力和能力来编写的。

编制上述文件的主要依据包括:

本工程业主合同、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的1-20号《南航上海虹桥基地项目围护施工图》及有关资料。

2.2编制说明

本次编制的应急预案相对应的针对南航上海虹桥基地项目(主体工程)的施工管理。

第二章风险管理措施

1主要风险因素及其后果

鉴于工程特点,列表展开如下:

表3

序号

关键点及重、难点

解决对策

1

减少对金沙江西路、沙河路的影响

1、积极与交通部门、管线协调单位联系,减少对路面的交通影响;

2、与周边单位做好场地的协调工作,以及现场的施工调度;

3、合理安排施工交通,减少对社会交通的影响。

2

深基坑的变形控制

1、必须做好道路、管线的变形监测;

2、对周边环境敏感部位,特别是靠近13号线轨道交通侧的基坑边,预先采取适当的注浆等控制措施;

3、施工中加强监测,若一旦发现超过要求值时,对预埋注浆管进行早强、快凝跟踪注浆;

4、基坑施工始终贯彻“时空效应”原理,合理安排挖土、支撑、结构施工衔接,最大限度减少基坑暴露时间;

5、采取按需、分级、分层降水,特别注意降水对周边土体可能引起的沉降问题。

3

如遇基坑降承压水

如遇到承压水层,在坑外侧采取降承压水以确保坑底不出现突涌现象。

4

地铁侧支撑轴力与位移控制

如支撑轴力和位移超过报警值则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

2风险管理的重点与对策措施

针对南航基地项目工程,作为总包,要有以应急为主导,增强快速反应和应急应变能力,随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准备,充分发挥总包在施工中的防灾应急中的优势与作用,建设全方位、多手段、应急应变能力强的现场组织体系,增强施工现场应急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

就建筑工程而言,建筑各方都存在风险。

而建筑工程施工时间长,风险出现的概率相对比较大,尤其深基坑施工,是在软土层、微承压水等不良地质情况下进行,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就相当大。

“预防为主”是项目部在处理工程风险的主要原则,针对各种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加以预防;但由于该工程施工影响因素多,环境复杂,由于风险发生的概率未知和风险因素的多样化,无论如何预防,都不可避免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会发生一些意外风险,因此就需要有预防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和紧急抢险救助快速反应机制,来最大限度的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

从管理措施上,项目部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下设置二个工作小组:

事故抢险小组第一责任人:

项目经理杨飞

事故抢险小组第二责任人:

项目工程师徐国君

安全工程师、施工、保卫、物资、办公室、技术、质量及相应岗位人员组成现场事故抢险小组,充分发挥总承包在施工中的防灾应急中的优势与作用,建设全方位、多手段、应急应变能力强的现场组织体系,增强施工现场应急能力和抗御风险能力。

在技术措施上:

项目部认为深基坑施工阶段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关键,这段时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是最大的,项目部除有预警措施,而且必须具有应急措施,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

2.1施工风险确定及危险性评估

综合本工程的情况,结合我们对以往同类工程的实际经验,对本工程提出以下施工风险性较大的施工项目,并把它们作为本标段工程风险的预防和防范的目标。

(1)安全、可行的方案在实施之前还要与基坑各分项工程的实施单位进行有效的沟通。

与各相关单位协商确定好各分项工程(包括围护结构的施工、土方开挖、降水、监测)方案,基坑工程实施阶段严格按照预定方案执行,过程中保持信息化施工,各方及时沟通和联络,准确掌握现场的各种情况,保证基坑工程的顺利实施。

(2)现场施工造成的围护结构和支撑体系的受力不均衡是不可避免的,在基坑围护设计中已考虑受力不均衡的问题,对个别构件进行了专项设计和分析。

如现场出现局部位置的受力或变形较大的情况,根据现场的监测报告,认真分析原因,调整施工进度。

(3)基坑开挖要分层分块进行,动态土坡的稳定性也不可忽视,坑内动态土坡留设坡度不大于1:

2,留设时间较长的土坡需要设置护坡措施。

(4)围护钻孔灌注桩和三轴止水搅拌桩在施工前要清除该位置的地下障碍物,施工过程中要严格监控,确保施工质量。

如土方开挖时仍然出现局部的渗漏,可找准渗漏点及时进行封堵。

(5)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可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开挖过程的监测中如发现周围环境中出现变化速率过快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保护,如调整施工进度,局部进行注浆加固等。

(6)基坑开挖时,对地铁结构的保护是本工程安全的重中之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保护。

(7)由于基坑工程中的许多不可预计性,现场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保证基坑工程的信息化施工,对于基坑工程的安全至关重要。

对于现场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通报有关各方,相关各方及时协商,在第一时间发现原因,商讨解决办法。

经过支护结构的可靠设计和对现场施工的严格监督和控制,将基坑工程的风险降低到最小的程度,顺利完成本工程的施工。

2.2应急预案和控制对策

通过对上述主要施工应急情况分析,特制定以下应急预案及快速控制对策:

2.2.1围护桩施工控制对策

针对围护桩的施工,一方面提醒设计单位对基坑围护结构的稳定性从计算上把好关,并详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确保理论计算准确无误;另一方面,项目部针对围护结构和明挖施工,制定详细的施工技术措施,掌握好各工序间的施工空间和时间参数,使施工工况与设计工况相吻合,施工中做到挖土和支撑及其它工序合理搭接,严格遵循“时空效应”的理论。

2.2.2确保基坑稳定控制对策

本工程最大开挖深度为9.75米,开挖深度较大,因此施工过程中应牢牢抓住挖土、支撑、结构施工各环节,且在施工期间加强监测。

在基坑开挖时,我们将严格按照“时空效应”的理论分层、分段挖土,作好支撑和挖土的紧密配合。

采用盆式开挖,每层分层、分块开挖,待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养护强度达到100%时,开挖第二皮土,开挖深度至第二道支撑底面;第二皮土开挖采用长臂挖机,依次完成每个挖土区后,制作混凝土支撑,养护;土方开挖采用1:

2放坡,开挖的土方全部外运。

挖土至基坑底部时,坑底混凝土垫层应在土方开挖到底后24小时内浇筑完成,随挖随浇,并在浇筑完成后方可开挖电梯井、集水井等局部落深处的土体。

垫层应浇至围护桩边,控制依据为当开挖约200平方米左右的土方后,垫层便需跟进浇捣,并掺入早强剂,施工时需确实保证垫层的平整度、厚度和强度,同时在挖土完成7~10天内完成该区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

2.2.3周边环境预控措施、沉降控制措施

在施工中,对于在基坑周边管线,除采取前面介绍的各种技术、组织措施外,我们还将请第三方监测单位,出具专业监测方案,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对管线及建筑物的沉降、偏移等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变形超出规范要求的管线采取必要的措施对变形加以控制。

2.2.4快速反应机制及报告措施

对围护及周边环境的监测和保护,项目部将成立专门的指挥抢险领导小组,小组内由专家顾问、业主、监理、总包及相关单位项目经理和项目工程师及主要责任人组成,正常施工时进行每周例会,监测单位提供监测分析报告,总包进行每周总结,若发生较大的位移情况或突发事件,每天早晨开会,专家委员会进行研究、认证方案。

2.2.5应急指挥人员职责

(1)主要负责人职责

①组织确定施工风险目标及对施工过程中的潜在危险性进行评估。

②负责对应急小组各成员工作的检查、指导、监督。

③对小组成员汇报的工作进行分类、分析,做出风险评估并决定预案的启动。

④负责把预案实施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

⑤负责预案启动后人员、设备、物资的调配。

(2)第二负责人职责

①按项目确定的施工风险性评估结果,有针对性的对潜在的施工危险进行监控,并向总指挥负责。

②对应急小组的组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③对各组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的潜在的危险进行初步评估,对发现的异常情况必须仔细分析并上报总指挥。

④在总指挥不在场的情况下,对突发情况进行应急处理,并及时上报总指挥。

(3)应急小组组员

①对各自专业范围内关键部位、技术、安全、质量控制点和施工中具备潜在危险的项目或工序进行日常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上报副指挥或总指挥。

②对确定的是高风险性较大的环节进行重点监控,并做好施工人员的思想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施工操作人员应意识到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

2.3事故处置、善后处理措施

2.3.1应急处置方案和处理程序

事故一旦发生,由项目总指挥通知各相关部门,包括施工单位、设计方、监理等主管领导,组成事故处理领导小组,制定处置方案,同时宣布启动应急预案,组织项目的应急预案小组进入事故处理程序。

2.3.2工程抢险抢修

(1)周边环境沉降变形

对基坑周边环境及一些对变形较敏感的管线,除在开挖前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外,还将备好注浆材料,根据监测数据采用双液跟踪控制注浆,调整变形率。

(2)围护结构变形超标应急处理

围护结构变形超标时,轻则引起地面沉降开裂,重则可能引起基坑塌方以及其他连锁反应。

因此如若发现有监测数据显示其变形较大时,我们将迅速分析并查明原因,以采取相应对策予以消除,并通过调整钢支撑所施加的预应力来减少或阻止继续变形。

(3)流砂及管涌的应急处理

对轻微的流沙现象,在基坑开挖后及时堵涌并采取加快垫层浇筑或加厚垫层的方法“压住”流沙;对较严重的流沙应增加坑内降水措施,使地下水位降至坑底以下2~3m左右。

降水是防止流沙最有效的方法。

造成管涌的原因一般是由于基坑下部围护未及标高或围护搅拌桩出现较大的孔洞。

发生这类涌管,应先在该桩位及桩背进行压密注浆或高压喷射注浆,保证其在开挖时不漏水,开挖后可将孔洞部位凿除,支模用混凝土浇筑填实。

如果管涌十分严重,也可在围护搅拌桩后再打一排钢板桩,在钢板桩与围护搅拌桩之间进行注浆。

(4)支撑失稳的应急措施

为防止支撑失稳,应及时进行监测,第一、第二道支撑每天测一次,第三道支撑每天测两次,同时加强对立柱的观测,当发现个别支撑或立柱失稳,应立即进行加撑或补强,防止因局部变形处理不及时而引发更大的变形。

补强时除对发生变形较大的立柱或横撑补强外,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相邻柱或撑进行同步加强,防止造成个别支撑受力过大而失稳。

(5)基坑大幅度变形应急措施

①监测每道支撑内力和维护变形情况,一旦发现变形速率及变形值增大,应立即停止开挖,并根据变形的部位和原因采取加强、加密支撑、施加预应力和其他相应的有效措施。

②监测基坑隆起变形情况,及时按需要抽取承压水,防止基坑隆起。

③雨季施工做好截排水系统,做好土坡封闭,防止地表水渗入开挖面内,并及时排出基坑内积水。

④严格按照设计分层、对称、均衡开挖,限时封闭。

⑤认真做好基坑降水和地基加固施工,开挖前检查质量,如满足不了设计和规范要求,应重新加固直至达到要求,严禁带隐患开挖施工。

2.4执行日常检查制度

对于整个公司为确保应急救助的快速反应能力和效果,就必须研究和制定安全排险救助的技术措施,做到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各尽其责、搞好协作和配合。

就应对整个系统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做到当突如其来的险情发生时,能够指挥得当,应对自如,真正发挥其抢险救助的作用,达到减轻或避免损失的目的。

(1)施工现场配备必要的医疗急救设备,随时提供救助服务,与现场附近当地医院及时联系,以确保突发疾病和受伤人员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2)其他急救机构应培训急救人员,并向职工进行自救和急救知识的教育,添置必要的急救药品和器材。

(3)施工现场应有受过急救培训、掌握急救、抢救和具备工程抢险技能的专兼职人员。

(4)发生火灾时拨打“119”火警电话,并组织现场人员进行抢救。

(5)必要时积极调动社会援助力量投入抢险救助保证将事故损失降到最低点。

(6)现场成立应急抢险小组,项目部从各工班中抽调30名精干人员组成抢险小组,由一名副经理任组长,做好教育培训和演练工作,做好日常检查工作并负责突发的抢险工作。

2.5应急处理步骤

2.5.1支护结构应急处理措施的工作流程

2.4.2地下管线应急处理措施的工作流程

第三章危险源控制措施及应急预案

通过对现场风险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基坑风险管理是本工程现场管理的重点,主要采取以下几点对策措施:

1基坑防坍塌措施及预案

1.1预防措施

(1)严格按设计文件和技术交底施工、严格控制基坑开挖坡度。

(2)如果坑,并派专人抽水值班,并对基坑边坡面进行喷射素砼保护。

(3)在进度允许的条遇到特殊情况,需要基坑停工较长时间,应在平台、基坑边和坡脚设置排水明沟和积水件下尽量采用少开工作面的形式,避免暴露太多的基坑工作面。

(4)坡顶严禁堆积荷载。

(5)基坑四周设置砖砌或砼排水沟;分层开挖,层间设台阶,每层开挖边坡坡率根据地质情况按规定放坡,必要时坡面喷射砼保证稳定。

(6)开挖期间加强监测频率,对监测报表中的数据进行认真分析总结。

1.2应急措施

(1)出现险情时,现场人员从安全通道有序疏散,同时对可能造成影响的周边

的人员进行疏散。

(2)通知相关管线单位,根据影响程度进行管线监护和处置。

(3)会同相关部门对影响到的周边道路进行调整和交通疏解。

(4)在具备条件和不危及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补强支撑,并对坡脚处进行土方回填。

(5)尽量减少动载、进行坡顶卸载。

(6)杜绝任何流入基坑边坡内的水源。

2降水施工控制措施及预案

为确保围护结构内外两侧水土压力缓慢、稳定变化,保证围护结构安全和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稳定,在进行降水时,根据设计要求及以往同类工程施工经验,在基坑内外布设一定数量且有代表性的地表沉降监测点及地下水位监测孔,用来观测降水时地下水位变化及对周围环境影响,并指导基坑开挖施工。

基坑分块分层开挖时,要保证基坑内降水井中的水位处于基坑开挖底面标高以下0.5~1米。

降水时要控制降水速度避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