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3857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15 大小:33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5页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docx

露天矿山安全现状评价报告金属和非金属

前言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执行《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XXX年X月受XXX委托,XX公司对XXX矿区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提高企业的生产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减少和控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降低生产安全风险。

保障矿山生产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矿山职工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根据《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2004]397号)第六条第十款规定,“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必须依法进行安全评价”以及《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20号)中相关规定,受XX集团委托,XXX矿区进行安全现状评价。

XXXXXXX接受业主委托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以及《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的有关规定开展了此次评价工作。

在实施本次安全评价以及评价报告的编写过程中,XXXX、XXXXXXXX矿给予了我们许多指导和支持,XX有关人员也给予了大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第一章评价目的、依据及范围程序

1.1评价目的

安全现状评价的目的有两个:

一是对XXXXXXXXXXXX矿XX矿区安全生产现状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对设施、设备、生产工艺实际情况和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定性、定量地分析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危险度,对其安全管理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二是根据《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局令20号),对XXXXXXXXXXXX矿XX申请延期更换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科学、公证、合法、自主地评价。

安全现状评价的意义是:

确保企业在生产中,系统能够安全运行;保障作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安全现状评价还可以作为今后企业持续改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的基准。

安全现状评价的特点:

(1)从安全管理方面检查和评价企业对国家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执行情况。

(2)从安全技术方面检查与评价企业生产系统及与之配套的安全设施是否符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3)从整体上评价企业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管理是否正常、安全、可靠、有效。

1.2评价原则

依据《安全评价通则》第2条规定,安全评价基本原则是具备国家规定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科学、公正和合法的自主开展安全评价。

XXXXXXX将始终坚持以下原则:

1、执行行业现行有关法规、标准、规范和政策的要求,保证评价与当地经济发展的适应性。

2、采用可靠、适用的评价技术和评价方法,保证评价的针对性,企业的可操作性,确保评价质量。

3、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保证对该企业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科学、公正、合法、自主的评价。

4、恪守职业道德,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对被评价企业的技术资料和商业运作保密。

1.3安全现状评价依据

1.3.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002年11月1日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1993年5月1日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5号,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8年10月28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第60号,2002年5月1日施行);

6.《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20号令);

7.《爆炸危险场所安全规定》(劳部发[1995]56号);

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

9.《关于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的意见》(安监管人字[2002]124号);

10.《关于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基础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家安监总局安监总管一[2007]214号文)

11.《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型金属非金属矿山(尾矿库)安全基础工作改善安全生产条件的指导意见》(安监总管一〔2009〕44号)

12.《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66号)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

13.《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3号令)

14.《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的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令第18号)

15.《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

1.3.2行业规范及标准依据

1.《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GB16423-2006);

2.《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

3.《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

4.《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1992);

5.《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年版);

6.《建筑防火设计规范》(GB50016--2006);

7.《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8.《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

9.《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1987);

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现状规范》(GB50169-92);

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12.《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13.《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03);

14.《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92);

15.《安全电压》(GB3805-83);

16.《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7.《金属非金属矿山排土场安全生产规则》(AQ2005-2005);

18.《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

19.《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H50089-2007);

20.《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

21.《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 安监管技装字[2003]93号);

22.《矿山安全标志》(GB14161—2008)。

1.3.3项目基本文件依据

1、XXXX与XXXXXXX签订的安全现状评价委托书。

2、《XXXX公司XXX铁矿XX矿山开采初步设计》XX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XX年XX月。

1.4评价范围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的对象及范围是XXXXXXXXXXXX矿XX露天生产系统的安全现状、安全设施的运行状况和安全生产管理状况。

凡涉及环保和矿区外运输等问题,不在本次评价范围之内。

1.5安全评价基准时间

本次安全现状评价基准日为:

XXX。

其矿山工程的建设内容与安全状况,均以该基准日为准。

1.6评价程序

矿山安全现状评价程序为:

前期准备;编制安全现状评价计划;安全现状评价现场检查;编制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评审。

(见评价程序框图)。

 

图1-1安全现状评价程序图

第二章项目概况

2.1企业简介

XXXXXXXXXXXX矿XX隶属于XXXXXXXXX。

XXXXXXXXX为XXXXX下属公司。

XXXXX(以下简称XXX(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于XXX省XX市。

XXX铁矿是XXX公司最主要的铁矿石原料基地,该矿山由XX、XX、XX矿区组成,XX位于XX矿区东南侧,北大河流水由南向北通过两矿区之间,两矿区仅一河之隔,相距约2.3km。

XX初步规模为年产原矿XX万t,露天开采。

设计完成后,随即经冶金部组织审查会议批准开始建设,至XX年已完成了Xm水平以下上山公路的土石方工程,由于当时各种因素所致停建至XX年,后由XX冶金设计研究院重新作了补充设计,确定XX采用露天开采,分期建设,一期设计规模为XX万t/a,二期设计规模为XX万t/a。

矿区服务年限为XX年。

X年建成试生产,XX年生产原矿XX万t,XX年采剥总量生产任务为XX万t,其中铁矿石XX万t。

XXXXXXXXXXXX矿负责管理XX,XX现有员工XX人,其中值班长12人,其他为作业工人。

自投产以来,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通过近几年不断的技术改造,安全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矿山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自XX年至评价现场检查时,期间矿山仅发生X起轻伤事故。

2.2项目概况

XX位于XXX省XX乡境内,主要开采矿种为铁矿,开采规模为XX万吨/年。

采矿证有效期为X年X月X日至X年X月X日。

采许可证矿区的矿区面积为XXKm2,原矿界拐点坐标见表2-1。

表2-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

拐点编号

X

Y

开采标高

2.3交通位置及周边情况说明

1、交通位置

XX位于XXX省XX乡境内,东径98°03′,北纬39°22′,东北直距XX市(XX公司)Xkm,有铁路、公路相通,铁路全长Xkm,公路计程Xkm,交通运输方便。

位置见图2-1交通位置图。

 

图2-1矿区位置及交通图

2、矿区周边环境说明

该矿露天采场周围主要分布有XXX矿的开采配套设施、废石场和矿山公路、桦树沟矿区、XXX(火)车站、矿山管理区、生活区外,除上述设施、车站外没有其它单位的任何工矿企业,也没有村庄、学校或其它重要工业设施和场地;采场西面2200米处为矿山配套破碎站及管理区、生活区,并有S215道路及北大河。

矿区北面5000米外有一兴安民爆公司的爆破器材库。

2.4矿区自然条件

矿区属大陆性季风区,区内风力大,风期长,风期主要集中在每年的春季和夏季。

工作区气候寒冷,冬季严寒,冻结期自每年的9月下旬到翌年的4月份,长达7个月。

矿区内多年最高气温20.2℃,最低气温-29.9℃,年平均气温-1.85℃。

区内干旱少雨,多年平均降水量205.3mm,年最少降水量为84mm,降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6-8月份。

降水年际变幅较大,具有降水集中,大雨、暴雨多,强度大等特点。

受地形高程的影响,气候要素的垂直差异十分明显。

XXX矿区蒸发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2371.5mm,是降水量的11.55倍,最大相对湿度7%,根据区域气象资料,区内最大冻土层厚1.55m。

抗震等级7度。

XX地处XXXXX矿区中部,北大河东侧,沟谷水流流向北西西,为北大河一级支流,流域面积3.25km2。

XXXX沟脑分水岭处海拔高程为4116m,沟口入北大河处海拔高程2628m,相对高差达1488m,属高山-中高山区。

XXXX流域内山高坡陡,支沟较发育,沟谷狭窄,多呈“V”字型,受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沟谷强烈下切,支沟切割深度达数米到数十米。

XXXX流域内发育有南北两条支沟,其中南侧支沟为主沟道,总沟道长3.035km,总比降为44.05%,主沟道长3.020km,比降为43.77%;北侧支沟总沟道长2.895km,总比降为43.07%,主沟道长2.830km,比降为41.59%。

XXXX沟壑密度为2.3km/km2。

工作区山大沟深、支沟发育、河谷纵坡降大、地势高陡、气候寒冷、基岩山体裸露、植被稀疏,自然地质环境较差。

2.5地质概况

2.5.1矿区地质特征

1、地层

XX位于祁连山地槽中部。

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下古生代寒武、奥陶纪含矿干枚岩系,由下至上简述如下:

①石英岩

为灰白或带黄褐色,薄层至中厚层石英岩,局部夹千枚岩。

与上复灰绿色千枚岩呈断层接触。

石英岩层最大厚度约为107m。

②钙质千枚岩

岩石由方解石及少量的绿泥石、石墨、绢云母和石英等组成。

本层主要出露在矿区北部,与上复灰绿色千枚岩为整合关系,厚度约600m。

③灰绿色千枚岩

由石英、绿泥石、绢云母及少量的碳酸盐矿物组成。

本层在XXX向斜的南北两翼均有出露,与钙质千枚岩和铁矿层均为整合接触。

平均厚度为264m。

④铁矿层

主要为菱铁矿、褐铁矿、镜铁矿和脉石碧玉等组成的条带状矿石。

矿层平均厚度约95m。

⑤黑灰色千枚岩

由石英、铁矿物、绿泥石、绢云母等组成。

本层出露于向斜中部,与下复铁矿层为整合关系,已出露的厚度约140m。

⑥第四纪堆积物

为钙质黄土和风化的千枚岩及铁矿组成的碎石,呈疏松堆积物,分布于缓坡及山间凹地中,厚1-2m。

此外,矿区有岩浆侵入岩两种,即石英闪长斑岩和辉绿岩,但不发育,仅二、三条,见于矿区南部,呈岩墙状,长180-600m,厚2-20m。

这些岩体,平行或稍斜切岩层走向,有的斜切矿体,但对矿体破坏不大。

2.构造

矿区主要的地质构造,为含矿千枚岩系所组成的两端闭合的完整的向斜构造,并为次一级的小褶皱和若干个断层所切。

向斜走向NW,北翼南倾,倾角为50°-60°,南翼北倾,倾角70°-90°,但上部微向南侧转。

矿区内断裂较发育,共有大小断层十余条,可分为正断层和斜切逆断层两组。

其中规模较大的为7-9线间,和11线附近的两条斜切逆断层,及l线上的两条正断层。

上述两条斜切逆断层走向均为NEE,长约700m左右,前者倾向SE,倾角83°,后者倾向NW,倾角88°。

一般使矿层产生水平位移12-75m,垂直断距不大。

1线上的两条正断层走向也为NE,长约l00m,倾向NW,倾角76°,水平位移不大,垂直断距达120m。

所有断层均分布于向斜南翼,致使南翼矿体受到一定破坏,而北翼矿体较完整。

2.5.2矿床地质特征

XXX铁矿体产于黑灰色千枚岩与灰绿色千枚岩之间,出露于向斜两翼。

矿体呈厚层状,走向为N60°W,长约1400多米,沿走向,矿体东端出露最高标高为4009m,西端出露最低标高为3536m,高差达473m。

矿体底部赋存的最底标高为3462m。

整个矿体呈东高西低之势。

向斜北翼矿体倾向SW,倾角为45°-65°,厚度55-177m,平均厚83m,斜深约230-320m;向斜南翼矿体下部倾向NE,倾角70°-90°,但上部向SW倒转,矿体厚度约55-155m,平均厚105m,斜深为100-225m。

矿体变化较稳定。

矿体内部结构较复杂,夹层较多,主要为含铁千枚岩和铁白云石、白云石等,其厚度约1-20m,其产状同铁矿体。

矿体上盘围岩为黑色千枚岩,下盘围岩为灰绿色千枚岩。

在上盘黑色千枚岩中,夹有数条薄层状的小矿体,其规模甚小,一般延长约5-140m,厚l-7m。

此外,在主要矿体的西部灰绿色千枚岩中尚有两个被断层破坏后残留下来的小矿体。

根据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其赋存条件,矿床应属于与海底火山喷发作用有关的沉积变质,并受后期热液迭加改造的矿床。

2.5.3地质资源

1.矿石储量计算工业指标

1958年3月,冶金部以冶设便字121号文,下达了XX矿石储量计算的工业指标。

(1)矿石类型

①菱铁矿石:

含菱铁矿80-100%,镜铁矿O-20%;

②混合矿石:

含镜铁矿20-100%,菱铁矿0-80%;

③铁质千枚岩矿石:

含镜铁矿和菱铁矿之千枚岩;

④铁白云石矿:

含镜铁矿及菱铁矿之白云石。

(2)矿石工业品级

矿石工业品级见表2-1。

表2-1矿石工业品级

矿石类型

工业品级

边界品位TFe(%)

最低工业品位TFe(%)

富矿

混合富矿

>39

>42

菱铁富矿

>30

>35

贫矿

混合贫矿

>20

>25

菱铁贫矿

>20

>25

铁质千枚岩矿

>20

铁白云石矿

>20

铁质千枚岩矿和铁白云石矿暂列为表外矿石。

(3)矿层厚度

①单独矿层最低可采厚度2m。

②单层矿厚小于0.5m者不计算矿量,厚度0.5-2m者计算为表外储量。

③各类型矿石分层最小计算厚度为2m,小于2m的类型矿石不另分出,合并于其它主要类型矿石中计算。

④夹层剔除厚度为2m。

(4)原生镜铁矿(含菱铁矿20%以下),同意并入混合矿石计算储量。

2.地质报告储量计算

按上述工业指标,地质队以垂直断面法和统计法计算出各品级矿石储量(表2-2)。

表2-2地质报告矿石储量表

储量级别

混合矿石(万t)

菱铁矿(万t)

铁质千枚岩矿

(万t)

铁白云石矿

(万t)

合计

(万t)

富矿

贫矿

富矿

贫矿

A

183.54

182.14

365.68

B

1934.19

3540.22

350.98

268.33

141.46

354.84

6590.02

C

2264.37

4694.53

472.83

69.81

216.9l

836.50

8554.95

A+B+C

4382.10

8416.88

823.81

338.14

358.37

1191.34

15510.65

D

66.37

6.34

72.7l

合计

4382.10

8483.26

823.81

338.14

364.71

1191.34

15583.36

2.5.4水文地质条件

XXX矿区沟谷发育,北大河是区内最大的地表径流,属内陆河。

区内北大河两侧分布有多条支沟,其中头道沟、白杨河、XXX、小桦树沟、火药库沟等沟谷为季节性洪水沟。

柳沟泉和大桦树沟属冰雪山泉补给的常年径流沟谷。

北大河发源于XX山,为冰溶河,横穿XXX矿区,平均流量12.83m3/s,由南向北流入酒泉盆地。

XXXX属北大河一级支流,为季节性洪水沟,出沟口段与沟口前北大河呈近直交状,沟谷洪水、泥石流与北大河水流对冲,在暴雨条件下,形成洪水、泥石流灾害。

矿床处于基准面以上,最低标高为3400m,当地降雨量稀少,矿床两侧距山坡近,且陡竣,补给水易泄漏,基本不具各富水条件,局部地段有少量裂隙水,但富水性差,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开采构不成威胁。

2.6矿山总平面布置

矿区主要分2个场所。

1、破碎储存区,在采区西面设有矿区配套的破碎储运设施;2、采区,XX现有2个采场,下部为一期采场,上部二期采场,2个采场开采的矿石均通过溜井放到运输水平,经破碎后运至保温矿仓内装车运至钢铁厂。

2.7XX生产现状

一、开拓运输方式

矿山采用窄轨平硐、溜井、胶带斜井混合开拓运输方式,露天采场采用单壁路堑阶段台阶开拓开采,具体开拓运输系统分为上部开拓系统(即3400m水平以上)和下部开拓系统(即3400m水平以下)。

1.上部开拓系统

上部采用窄轨平硐开拓运输方式。

开拓平硐标高为3400m,采场内回采的矿石由汽车运至采场内溜井(1#溜井上口标高3766m,2#溜井上口标高3898m,直经均为6m),下放到3400m水平,从采场内溜井下口至硐外的粗破碎站采用电机车牵引20t侧卸矿车运输。

平硐为环形布置,硐长3520m,净断面为12.2m2。

矿石在硐外主溜井上口进行粗破碎,经粗碎后送入下部开拓的主溜井。

采场废石由汽车直接到采场南侧的废石场。

2.下部采用斜井胶带开拓运输方式。

矿石经3400m水平平硐运至粗破碎站,破碎后的矿石经Ф6m主溜井下放到斜井上口(标高为2834m),由设在斜井内的带宽1000mm胶带机运至斜井外2666.5m水平的中破碎站,破碎后的矿石由倒装胶带输入保温库仓,装准轨矿车经XXX站外运。

3.人员材料运输

材料运输大件物品和燃料则由汽车经上山公路运到采场及工业场地。

人员则由罐笼井由2830m水平提升至3400m水平。

罐笼井上部出车口标高为3400m水平,下口标高为2834m水平。

人员及小件材料由客车用XXX斜坡道运至罐笼井下口,经罐笼提升到3400m水平后,再由汽车运到采场及各作业场地。

斜坡道下部硐口标高为2677m,长度为1588m,掘进断面单线为17.84m2,双线为37.96m2。

人员及小件材料货物经斜坡道运往2830m水平罐笼井(选用Ф1750×6多绳摩擦轮提升机,双层罐笼,底板面积3.6×1.5m,自重8t,载重5t,一次提升人数单层20人)井口,转乘罐笼至3400m水平工业场地,去采场人员继续乘汽车到达。

大件直接经上山道路由汽车送达,上山道路为三级,总长23.07km。

3520m水平以下13km,路宽4-4.5m;3520m水平至3970m及采场各支线10.07km,路面宽度6m。

二、开采工艺

1.矿山开采方法

XX矿体出露于XXX山脊之南北两侧,呈一封闭式向斜构造。

走向N45°-65°W,东西延长1410m,矿体呈东高西低之势,矿体东端最高出露地表标高为4009m,西端最低出露标高为3536m,矿体底部埋藏标高为3462m。

向斜北翼倾向南西,倾角45°-65°,矿体厚55-177m,平均厚度83m,斜深230-320m;向斜南翼矿体的上部亦向南西倒转,下部转为北东倾向,倾角70°-90°,矿体厚55-155m,平均厚度105m,斜深100-225m。

地形坡度一般37°-40°,有的可达60°-80°,甚至呈直立状态。

矿体上盘为黑灰色千枚岩,下盘为灰绿色千枚岩,钙质千枚岩位于灰绿色千枚岩的下部。

XX采用露天开采,分一期采场和二期采场,一期采场位于西面,二期采场位于东面。

一期采场最高海拔3814m,对3814m水平以上的山头在1999年实施大爆破。

二期采场最高海拔4020m,在2000年对3970m水平以上的山头实施大爆破,形成一期3814m水平和二期3970m水平两个小露天采场,目前一期采场开采有3个台阶,即3706m、3694m和3682,采场走向长500m,宽200m。

二期采场有7个台阶,即3922m,3910m,3898m,3886m,3874m,3862m,3850m,采场走向长200m,宽100-200m。

2.圈定境界的主要参数

(1)最终边坡角:

台阶边坡角为70°;

(2)阶段高度:

阶段高度为12m;

(3)阶段坡面角:

开采终了时阶段坡面角为65°,生产时阶段坡面角为70°;

(4)安全清扫平台宽度:

安全平台宽度5m,清扫平台宽度17m,每隔两个安全平台设一个清扫平台。

检查时二期采场部分安全平台和清扫平台坍塌。

3.生产工艺

露天矿山生产工艺为穿孔-爆破-铲装-运输。

(1)穿孔

经现场核查,采场牙轮钻机穿孔作业采用湿式打眼,收尘袋收尘;钻机行走、搬运、安装、稳钻、距采场边缘的安全距离、岩粉清理距离、钻孔间排距的正负误差等均符合要求。

(2)爆破

矿山编制有爆破设计,爆孔Ф250mm,孔深14m,排距5.0m,孔距7.0m,选用乳化炸药,半秒延期导爆雷管引爆,每孔装药量300kg/孔左右,每孔导爆雷管2个/孔,钻粉泥封孔,一次起爆10-60个左右钻孔,炸药单耗0.16kg左右/t。

(3)铲装、运输作业

采场采出矿石由4m3电铲装40t自卸汽车运至采区溜井翻卸至3400m水平,经溜井下口振动放矿机装20t侧卸式矿车,由20t电机车牵引运往平硐外进行粗破碎,粗碎后矿石直接排入主溜井,经板式给矿机转运至斜井胶带运往2677m水平中碎,中碎后矿石粒度75-0mm经皮带给入圆筒矿仓,装铁路矿车外运。

采场内废石由40t自卸汽车直接运至露天采场南坡排弃;

4.边坡防护及管理

(1)XX制定了《XX边坡管理办法》,内容涉及矿区范围为上山公路边坡、采场永久固定帮和临时固定帮、作业台阶边缘、各种台阶,溜井口的检查和控制管理等;

(2)作业区成立了边帮管理专门机构,设专职人员5人。

作业长、责任工程师、安全员、值班长、其他生产管理人员及岗位操作工分别按相关职责范围制定了责任制;

(3)临近边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