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5470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7.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docx

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

云南省2009年高中毕业生第一次复习统一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注意事项:

1.请直接在答题卡上答题。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勖勉(xù)色厉内荏(rěn)惊蛰(zhì)振聋发聩(kuì)

  B.悄然(qiǎo)风光旖旎(qǐ)星宿(xiù)提纲挈领(qiè)

  C.咨嗟(jiē)瑕瑜互见(jiàn)强制(qiáng)动辄得咎(zhé)

  D.游说(shuō)戛然而止(jiá)端倪(ní)屡见不鲜(xiān)

2.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王大伯喜爱小动物,退休金虽不多,却收养了不少流浪的小猫小狗,有人感到不解,他却乐此不疲。

  B.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承载国人太多希望的著名运动员刘翔因伤弃赛,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反响,人们对其评头论足,褒贬不一。

  C.用传统的艺术形式表现新的内容,不正是旧瓶装新酒吗?

  D.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图书,他仿佛走进了令人应接不暇的风景名胜区。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次由民间学术团体发起的研讨会,深入研究了西部地区在职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思路,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B.国务院反假货币工作联席会议强调,从源头上和多方面开展打击制贩假人民币,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群众利益。

  C.中国古代书画艺术中的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D.针对化工厂有毒液体泄露的恶性事件,县政府立即派出专家组前往水源地调查,查清饮用水源是否渗入了有毒化学物质,以便居民放心饮用。

4.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空中的飞鸟是歌唱着的②陆地上的兽类是喧嚣的

③地上的喧闹④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

⑤但是人类却兼有了海里的沉默⑥与空中的音乐

  A.①②④⑤③⑥B.④①②⑤③⑥

  C.②①④⑤⑥③D.④②①⑤③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千奇百怪的岩石

  在美国西南部的科罗拉多高原上,分布着众多以奇特壮观的巨大岩石而著名的国家公园,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就是其中之一。

  距今100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的强大力量,地表向上隆起,其中一大块形成一个高耸的平台——庞沙冈特高原。

在高原隆起的过程中,巨大应力使岩石发生断裂,水流得以从岩石穿行;水流缓慢而持续地侵蚀岩石,使岩石间的缝隙逐渐扩大,形成河流和溪谷;天长日久,高原上就形成了一道道深邃的峡谷。

  布莱斯峡谷里每年的降水量大约为25厘米,高原地区每年的降水量大约为50厘米,降水时间多数集中在夏天,暴雨来时常伴以雷暴或雹暴,有时不到一小时降雨量就可达2.5至5厘米。

大多数的雨水并没有被地表岩石上覆盖的一层层薄土吸收,而是顺着地表流失,因此布莱斯峡谷山洪暴发相当频繁。

在布莱斯峡谷地区,将大块岩石碎裂成较小岩块的最有力的力量莫过于冬天的冰。

庞沙冈特高原每年的降雪量大约为250厘米,冰雪解冻的日子大约为200天。

在这些日子里,每天都有少量的雪融化流入岩石缝隙中,到了晚上融化的雪水冻结成冰。

水在结冰后体积膨胀,就像冰做成的楔子一样,将岩石间的空隙扩大。

更多的水不断流入缝隙处结成冰。

冰楔的体积越来越大,直到最后使岩石破碎裂开,这个过程叫做“冰楔作用”。

在冰楔作用和地心引力作用(也叫“重力作用”)下,在一些已经形成的天然岩柱上,或者在高原的边缘处,经常会有石块滚落下来,小的只有卵石大小,大的则如汽车。

较小的岩石被雨季的洪水和融化的雪水冲走,较大的岩石则垮落下来撞击地面碎成小块,然后被水顺着斜坡冲下去,或者受重力的作用滚落下去。

相比之下,风蚀的作用则要小得多。

大雨过后,峡谷中的泥土逐渐干燥并形成一层很硬的外皮,而风只对较为松散的尘粒才起作用,无法撼动紧紧依附在硬皮上的泥尘。

另外,地面的植被会用它们的根留住泥尘,而风在刮过植物枝叶时遇到阻力也会威势大减。

如果岩石的风化源于风力,那么岩柱的表面应该更圆润平滑,而布莱斯峡谷中的许多天然怪石柱都具有尖锐的边缘和锯齿般的顶端,可见并非风力所为。

石灰石、粉砂岩和白云石相对来说非常坚硬,岩柱顶部的岩石大多都是这些类型的。

泥岩是岩柱中最软的部分,这很容易识别,因为岩柱体最细最窄的部分就是由泥岩构成的。

泥岩遇水后侵蚀速度很快,每次大雨过后岩柱的泥岩部分往往都会旧貌换新颜。

水对岩石会产生机械侵蚀和化学侵蚀作用。

洪水裹挟着泥土和岩屑从高处倾泻而下,刮擦、磨损和冲刷着坚固的岩石;缓慢流动的雨水和融水则静悄悄地流进岩缝的孔隙中,使凝聚砂岩的胶结物慢慢分解,带走其中的松散砂粒。

高原的边缘地区最容易被侵蚀,这是因为水在陡坡上流速更快,力量更大。

冰楔作用使斜坡表层的岩石变得松动,流水则携带着砂砾岩屑一路刮擦较软的岩石,最终形成一道道冲沟溪谷。

较坚硬的岩石留了下来,呈现出千姿百态的岩石景观,让游客们流连忘返。

(选自《大自然探索》2008年12期,有删改)

5.下列不属于布莱斯峡谷千奇百怪的岩石形成的原因的一项是()

A.水、冰、地心引力,不同岩石的不同运动,再加上漫长的岁月。

B.距今1000万年至1500万年前的地壳运动使地表隆起。

C.巨大应力使岩石发生断裂,水流得以从岩石中穿行。

D.冰楔作用使斜坡表层的岩石变得松动,岩石间的空隙扩大。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许多天然怪石柱都具有尖锐的边缘和锯齿般的顶端,这是水侵蚀岩柱表面的结果。

B.洪水从高处倾泻而下,使凝聚砂岩的胶结物慢慢分解,带走其中的松散砂粒。

C.风对岩石的侵蚀作用因地表的植被而减小,岩石的风蚀是因为峡谷中有松散尘粒。

D.泥岩构成的岩柱体遇水后侵蚀速度很快,每次大雨过后岩柱体大都会旧貌换新颜。

7.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是造就布莱斯峡谷地区千奇百怪的岩石景观的主要力量。

B.布莱斯峡谷地区具有非常丰富的水资源,水对岩石的侵蚀作用至今仍在继续。

C.布莱斯峡谷地区千姿百态的岩石景观主要分布在高原的边缘地区。

D.在暴雨洪水和雪水的作用下,这些千奇百怪的岩石经常会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山涛,字巨源,河内怀人也。

涛早孤,居贫,少有器量,介然不群。

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康后坐事,临诛,谓子绍曰:

“巨源在,汝不孤矣。

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

久之,拜赵国相,迁尚书吏部郎。

与钟会、裴秀并申款呢。

以二人居势争权,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而俱无恨焉。

时帝以涛乡闾宿望,命太子拜之

及羊祜执政,时人欲危裴秀,涛正色保持之。

由是失权臣意,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

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注。

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

人怀慕尚,风俗颇革。

入为侍中,迁尚书。

以母老辞职,帝未之许。

涛心求退,表疏数十上。

除议郎,帝以涛清俭无以供养,特给日契,加赐床帐茵褥。

礼秩崇重,时莫为比。

后除太常卿,以疾不变,会遭母丧,归乡里。

涛年逾耳顺,居丧过礼,负土成坟,手植松柏。

以涛为吏部尚书。

前后选举,周遍内外,而并得其才。

咸宁初,涛再居选职十有余年,每一官缺,辄启拟数人,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涛所奏甄拔人物,各为题目,时称《山公启事》。

太康初,迁右仆射,加光禄大夫,侍中、掌选如故。

涛以老疾固辞,手诏曰:

“君以道德为世模表,况自先帝识君远意。

吾将倚君以穆风俗,何乃欲舍远朝政,独高其志耶!

吾之至怀故不足以喻乎,何来言至恳切也。

且当以时自力,深副至望。

君不降志,朕不安席。

”涛又上表固让。

以太康四年薨,时年七十九,诏赐甚厚,谥曰康。

左长史范晷等上言:

“涛旧第屋十间,子孙不相容。

”帝为之立室。

初,涛布衣家贫,谓妻韩氏曰:

“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

”及居荣贵,贞慎俭约,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

禄赐俸秩,散之亲故。

初,陈郡袁毅尝为鬲令,贪浊而赂遗公卿,以求虚誉,亦遗涛丝百斤,涛不欲异于时,受而藏于阁上。

后毅事露,槛车送廷尉,凡所以赂,皆见推检。

涛乃取丝付吏,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节选自《晋书·卷四十三,列传第十三》)

【注释】推毂:

推荐,推举。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俱无恨焉恨:

怨恨

B.居丧过礼过:

超过

C.独高其志耶高:

使……高

D.子孙不相容容:

包容

9.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山涛“贞慎”和“俭约”的一组是()

A.涛平心处中,各得其所

虽爵同千乘,而无嫔媵

B.积年尘埃,印封如初

涛旧第屋十间,子孙不相容

C.受而藏于阁上

负土成坟,手植松柏

D.诏旨有所向,然后显奏,随帝意所欲为先

禄赐俸秩,散之亲故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涛深得朋友信任,嵇康因为有山涛这样的朋友而不担心自己死后儿子无人照顾。

B.山涛长期执掌吏部要职,搜访贤才,遍及朝野,选拔任用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C.山涛多次要求辞官,均未获晋武帝司马炎的批准,可见武帝对他的信任与倚重。

D.面对袁毅的贿赂,山涛觉得拒绝不合时宜,才勉强接受,又担心事发而藏之于阁上。

第Ⅱ卷(选择题,共30分)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故帝之所用,或非举首,众情不察,以涛轻重任意。

(2)忍饥寒,我后当作三公,但不知卿堪公夫人不耳!

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绵谷回寄蔡氏昆仲②

罗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

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

山将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③。

【注释】①绵谷:

今四川广元。

②蔡氏昆仲:

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蔡氏两兄弟。

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以后,蔡氏兄弟还在成都。

③绵州:

今四川绵阳。

(1)第二联深得锦江美景的神韵,是全诗中最富有诗意的句子。

简要赏析此联。

(4分)

(2)“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作简要分析。

(4分)

1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

(1)西当太白有鸟道,。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唯草木之零落兮,。

(屈原《离骚》)

臣欲奉诏奔驰,;欲苟顺私情,。

(李密《陈情表》)

,龙光射牛斗之墟;,徐孺下陈蕃之榻。

(王勃《滕王阁传》)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岁月河流上的码头

彭程

一年的日子,是一条长长的河流,缓缓地、静静地淌。

季节,便是河流上不同的河段。

自春到夏,经秋涉冬,次第流淌。

水上风光,四时各异。

春天活泼骀荡,夏天喧嚣匆遽,秋天静谧澄澈,冬天白山黑水。

对于这一片古老的华夏土地,岁月借助一系列独特的民俗节日,呈现出自己的风貌。

这样的日子,镶嵌在一年三百六十多天里,使得原本混沌迷离难以辨识的一片,显现出区域和轮廓,产生了节奏和韵律。

日子不再是物理意义上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变得生动、温暖,充满了情感和韵致。

中国人三大节日:

春节、端午和中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

其他节日,一样有丰厚的内涵。

正月的背影刚刚遁去,煮元宵的香甜糯软尚在回味之中,便走近了又一个节日:

二月二。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这个时节,阳气萌发,气温升高,降雨增多,土地变得润泽松软,适宜播种。

对于一个有着悠久农耕文明传统的国度,这个日子无疑是重要的。

“二月二,龙抬头。

大仓满,小仓流”,许多地方都把这一天当作龙的生日加以祭祀,期盼雨水丰沛。

蒲苇繁茂、草木飘香时,我们知道,已接近了被称为七夕节、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的日子。

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农历七月七这天,装扮得温柔旖旎。

这个晚上,未嫁的女儿家,要向织女乞求赐以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以及美满的姻缘。

依稀记得童年的夏夜,在姑姑家院子的丝瓜架下,表姐和邻居的姐妹们指点着,高远晴朗的天穹上,横亘南北的白茫茫的银河两岸,哪是牵牛星,哪是织女星,一串轻轻的笑声。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吟诵着王维的诗句,菊花的清香在幻觉中徐徐飘拂过来,九九重阳节来临了。

遥想故土山水佳胜之地,定是亲朋团聚,言笑晏晏,唯独自己天涯羁旅,孑然一身,能不黯然?

亲情惘惘,系念依依。

继续泛舟漂流,渐渐木叶脱尽,霜雪时作,江天寥廓。

然而尽管风景萧索,空气里却悄悄酝酿着一种欢欣,传递出一种暖意。

腊八节,古代庆祝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驱逐瘟疫的祭祀仪式,在农历十二月初八这一天,欢快登场。

腊八粥用多种粮食和果实熬制而成,鲜明生动地寓意了丰收。

清明节、中元节、冬至节……古老的民俗节日,它们的起源,都和土地、和农耕时代的生活、和先民朴素的梦想有关。

在形成和流传的过程中,又渐次衍生出更为丰富的内容,仿佛村口一棵百年的榕树,向四周伸展出众多气根和分枝,独木成材,遮蔽了周遭街巷。

这燕有节日,内涵丰富,意味深长,在计量时间的功能之外,还负载了灵魂的喜悦和哀伤,蒙披了一层温润柔和的光辉,仿佛月光笼罩下的一切。

四季递嬗,岁月轮回,它们在时间的缓缓流动中闪现,使大地上飘荡着渺远的诗意。

这样的日子的反复叠加,参与了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构建。

当它们千百年来,被这块土地上的一代代子民们,经由文字的或口头的方式代代传递,逐渐累积成为一种公共记忆时,便也是在铸造某种民族的精神和文化的基因,使人产生集体的身份认同和共同的历史归属感。

这是一种不露声色的渗透,润物无声,在我们懵懂无知的童年,已经潜移默化地进入血脉,左右了我们的思维行动的方式和路径。

真希望在习俗、风尚都日趋统一化和标准化的今天,每一片土地,每一个族群,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某种特性,某种区别性的特征。

罗密欧手持玫瑰,在朱丽叶的窗下,用歌声呼唤心上人,固然深情款款;而张生、崔莺莺的绣帕题诗,暗诉倾慕,不也有着一份入骨的缠绵?

正是这样独特的地方,让我们确立了自身存在的真实感。

即使远离家国,置身于不同肤色、语言的人群中,在某个特定的日子,对于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的共同记忆和理解,都会让我们相视一笑,莫逆于心。

上元节、寒食节、灶神节……泛舟在时光的河流上,每走过一段距离,船都要停靠一个景色别致的码头,加入一次风格独特的庆典。

让旅人暂时憩息,心中贮满诗意的沉醉,对于天空和大地、山河和岁月、生活和命运,生发出种种感悟。

船在水面上轻轻摇荡,人因此而感到从容、安适,感到一种和这条河流、这片土地的牢固的维系……

(选自《散文选刊》2007年第2期,有删节)

14.根据文意,说说华夏民俗节日承载了怎样“丰厚的内涵”。

(4分)

15.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6分)

(1)日子不再是物理意义上单调、枯燥的数字,而变得生动、温暖,充满了情感和韵致。

(2)牛郎织女的传说,将农历七月七这天,装扮得温柔旖旎。

(3)这样的日子的反复叠加,参与了一个种族、一种文化的构建。

16.本文对岁月河流的描绘纵贯于全文,请先简要分析这样描绘的好处,然后再谈谈你对标题中“码头”一词的理解。

(6分)

17.文章末尾借用罗密欧朱丽叶和张生崔莺莺的故事,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六、(15分)

18.以下文字存在别字、语序不对、修刮不当、语义重复的错误,请加以改正。

(4分)

①蜜蜂和雄鹰相比,虽不起眼,可它能传播花粉从而使大自然五彩斑斓;②一粒沙石与碧玉相比,虽然普通,但它可以奠基铺路以成就万丈高楼和平坦大道。

③在世为人,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

④当别人对工作漫不经心时,你不随大流,而是格尽职守,这就是事业的开始。

⑤一旦你对自己有了自信心,也许你的人生就会揭开新的一页。

19.根据下面漫画的情景,给漫画拟一个标题,并为画中打雨伞的两人设计一段对话,对话不少于四句。

(5分)

20.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组织过一次“写给成年人看的短童话”的征文活动,以下是在该次活动中夺得金奖的作品。

现请你以评委的身份,扣住“写给成年人看的短童话”,给该作品写一个短评。

(6分)

一支燃烧着的烟

一支冒着袅袅青烟的香烟,指着自己说:

“我是最好的直观教具,说明抽烟会缩短生命!

短评: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甲乙丙三个推销员到庙里卖梳子。

甲推销员到庙里一看,都是光头的和尚,谁也用不着梳头,只好无功而返。

乙推销员到庙里对和尚们说.用梳子刮头皮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健脑益智.对研习佛法可收强记博览之效。

于是,他卖掉了十几把梳子。

丙推销员到了庙里,对主持说,“善男信女们磕头之后头发都乱了,如果每个香案上都摆上几把梳子.让他们磕头之后能够梳理好头发,既体现了和尚的关心,又使善男信女们不会蓬头垢面,以免对佛不敬,岂不善哉?

”于是他卖掉了上百把梳子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C

2.B.“评头论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也比喻任意挑剔。

句中使用比喻意,与“褒贬不一”之“褒”前后矛盾。

3.A.B句,“开展”缺少宾语;C句两个分句之间的递进关系不合逻辑,两分句的位置应调换;D句一面对两面,即:

以居民放心饮用这一种情形,对应有毒化学物质渗入了饮用水源和有毒化学物质没有渗入饮用水源这两种情形。

4.D

二、(9分,每小题3分)

5.B.原文的意思是:

距今1000万年至1500万年前地壳运动使地表向上隆起,形成一个高耸的平台——庞沙冈特高原。

6.A.B项,读原文可知,使凝聚砂岩的胶结物慢慢分解,并带走其中松散砂粒的,是缓慢流动的雨水和融水;C项,“岩石的风蚀是因为峡谷中有松散尘粒”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无中生有;D项,原文中为“每次大雨过后岩柱的泥岩部分大都会旧貌换新颜”,旧貌换新颜的只是岩柱的泥岩部分,而不是岩柱体。

7.D.即使在暴雨和雪水作用下,岩石本身也不可能经常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推断不符合事理。

三、(9分,每小题3分)

8.D(容纳)

9.“贞慎”意为守正谨慎,ABCD四项中,仅B项首句能体现贞慎之意;至于“俭约”,ABCD四项中,也仅B项次句能体现其含意。

10.D(“担心事发而藏之于阁上”在原文中没有依据)

四、(23分)

11.(10分)

(1)因此皇帝所任用的人,有的不是(最初)优先举荐的,众人不清楚缘由,认为山涛选人随意轻重。

(5分)

(2)暂时忍着饥寒吧,我以后将做三公,只是不知道你能否当公夫人!

(5分)

12.

(1)①上承首联写出了锦江春草满径、秋云缭绕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锦江风物人情的留恋。

②“芳草碍马”与“好云遮楼”采用了拟人手法,通过塑造春草留客和好云遮护的形象,移情于物,既写出了锦江景致的可爱,又将自己与蔡氏兄弟的朋友情谊寄托其中。

“碍”、“遮”二字用笔迂回含蓄,画面生动而情深意长(4分)

(2)借景抒情,用回望锦城表达对朋友的思念;用淡烟迷茫、乔木高耸的意境,表达了悠长的情韵,给人留下想象空间。

(4分)

13.(5分)

(1)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猿猱欲度愁攀援

(2)恐美人之迟暮则刘病日笃则告诉不许物华天空人杰地灵

五、(22分)

14.承载了人们对生产生活、乡土、亲情、先辈和神灵的美好愿意(答出四点即可)

15.

(1)民俗节日使生活有了韵律、节奏,令生活更加和谐美好,令人留恋。

(2)“七夕”这个特定的日子,为少女们向往、追求美好爱情生活增加了温暖和美好的情调。

(3)在年复一年的欢庆中,民俗节日最终成为参与华夏民族和民族文化构建的重要因素。

16.答题要点:

对岁山河流的描绘有具体分析,2分;指出这样描绘的好处,2分;指出“码头”一词的修辞特点,1分;结合文意,正确理解“码头”一词的表达作用,1分。

答题示例:

本文将一年的日子比喻为一条长长的河流,人生就是在岁月河流上的行舟。

河流上的行舟不时停靠于河流边上一个个景色各异的“码头”,旅人则借此暂时“憩息”,更于心中贮藏诗意的沉醉,生发种种感悟。

本文对岁月河流的描绘,使得文章生动形象,层次清晰,文脉流畅,富于感染力。

标题中“码头”一词为比喻的说法,喻指传统节日,用河流与码头紧密相依的关系,形象生动地展示了我们与民俗节日的关系。

17.第一问:

①表现了作者对我们民族在悠久历史岁月中形成的独特的民俗节日的喜爱之情(2分);②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愿望:

希望在习俗、风尚都日趋统一化和标准化的今天,每一片土地,每一个族群,都能够保持自己的某种区别性的特征(2分)。

第二问:

这样写的作用是,采用对比手法,形象鲜明地突出了保持民俗节日独特性对我们(民族文化)自身的重要意义,照应了前文。

(2分)

六、(15分)

18.别字:

“格”改为“恪”;语序:

③、④两句对调;修饰不当:

去掉②句中的“一粒”;语义重复;⑤句中的“自信心”改为“信心”,或者删除“对自己”。

(4分)

19.标题:

“同情止于心?

”等(1分);对话符合画面情景即可,具体略。

(4分)

20.答题示例:

字数符合简短的要求(1分);采用拟人手法,童话特点鲜明(1分);抓住成年人生活中抽烟这一不良现象,符合“给成年人看”的要求(2分);宣传戒烟,表现生动,主题深刻(2分)。

七、(60分)

21.作文评分参照《2008年高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