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6850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6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docx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

九年级化学专题复习五溶液

基础知识的归纳与整理:

二、典型题例与分析:

例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①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②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

③糖水是溶液,盐水是溶液,混合在一起,既有糖又有盐,就不是溶液了。

④在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再加入这种溶质,溶液的质量随之增大。

⑤一杯调好的糖水,喝第一口特别甜,越喝越不甜,说明后来喝的糖水要变稀些。

⑥把饱和溶液温度升高时,若溶液质量不变,则溶质质量也不变。

  A.②④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⑥

例2.欲将某温度下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不能采取的措施是(  )

  A.加入硝酸钾晶体B.蒸发一定量水C.给溶液加热  D.给溶液降温

例3.四种离子Na+、Mg2+、Cl-、SO42-,Na+、Mg2+、Cl-离子个数4:

7:

6,Na+离子个数为4a,则SO42-离子个数为____。

三、习题精练:

1.同学在配制50g溶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的实验中,称量时将砝码放在左盘(1g以下用游码),食盐放在右盘;量水时仰视液面读数。

这样配制的食盐溶液中的质量分数()

 A.等于5%    B.大于5%      C.小于5%      D.不能确定

2、在4个小烧杯里分别盛有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显著增加且溶质质量分数减小的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石灰水D蔗糖溶液

3.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克。

把20g氯化钠中加入50g水,充分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6%B.40%C.26.5%D.28.6%

4、能证明某KCl溶液在20℃时已经达到饱和状态的方法是()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结果溶液变稀

B.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Cl晶体,晶体不再溶解

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无KCl晶体析出

D.取少量该溶液,降温至10℃时,有KCl晶体析出

5、下表是不同温度时KNO3的溶解度数值,根据此表回答下列问题

(1)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趋势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169

 

(2)KNO3的溶解度为50g时的温度范围是。

(3)请在右边画出KNO3的溶解度曲线

6、实验室于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5%的食盐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实验的步骤是:

①计算;②称量;③。

⑵该实验中需要准确量取水毫升。

若某学生用量筒取水时,面对刻度线仰视凹液面最低处,则其所配制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5%(填“>”、“<”或“=”)。

7.用“>”“<”或“=”填空:

(1)浓盐酸的质量为A,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的质量为B,则AB

(2)100克质量分数为A%的食盐溶液倒出10克后的质量分数为B%,则A%B%

(3)A克CuSO4溶液插入一铁片反应一段时间后的溶液质量为B克,则AB。

8.为检验糖尿病患者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需要配制320克5%的硫酸铜溶液,配制时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要使溶液中的溶质完全转化为沉淀,需要10%的烧碱溶液克。

9.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0℃时,分

别取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放入三只烧杯中,然后向溶液中分别

加入等质量的相应固体物质,再将温度升高到40℃,结果甲物质全部溶解,

丙物质部分溶解,试回答下列问题:

(1)乙物质的溶解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写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序号:

;(用a、b、c填写)

(3)当温度在20℃~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___;(甲、乙、丙)

(4)40℃时,溶液中含水最少的是物质。

(5)40℃时,甲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____大于丙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或“不一定”)。

10.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为           ;

(3)要使饱和的丙溶液变为不饱和,可采取的措施是                      ;

(4)40℃时,        (填“能”或“不能”)配制溶质质量分数

相同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

(5)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

11、.某同学取四份50克的水,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KNO3固体配制成t℃时的溶液,充分搅拌后过滤去未溶解的固体,将相关数据记录如下:

操作序号

1

2

3

4

加入KNO3质量/g

40

50

60

70

溶液质量/g

90

100

105

105

(1)试判断从第步操作开始所配制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2)根据以上数据,计算t℃时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复习题

1、在家庭中自制汽水时需要在饮料中加入白糖、果汁、小苏打(NaHCO3)、凉开水,还需加入柠檬酸。

(1)加入柠檬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饮用时,将瓶盖打开,会有大量气泡冒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饮用汽水后,往往易打嗝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请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由该溶解度曲线,你还能获取哪些信息,请说出两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_____________方法提纯A。

(3)已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你能否计算出该温度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

50g水中溶解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可采用的方法是(写出一种即可)

(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

4、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g;该温度下,向50克水中加入30克乙物质,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___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5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10℃时,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

(5)若要从甲的饱和溶液中得到甲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5.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写序号,下同)。

(2)t1℃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g。

(3)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小关系是。

6.KNO3和KCl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42.6

45.5

48.3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KNO3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右图中能表示KNO3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m或n)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KNO3和K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则x的取值范围是。

(3)10℃时,131g饱和K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10℃,可析出KCl晶体的质量为。

(4)如右图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KNO3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

加入的物质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氢氧化钠固体B.生石灰固体C.冰块

D.硝酸铵固体E.浓硫酸

7.请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P点的含义是。

t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

能形成80g溶液吗?

(填“能”或“不能”)。

将t2℃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填写物质序号)。

现有a、b、c三种物质的浓溶液,适用于海水晒盐原理进行结晶的是(填写物质序号)。

8.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g;

⑵20℃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⑶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写一种即可)

⑷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9、观察右图,有一烧杯装有某种液体,液面上漂浮有一木块,烧杯底有少量该液体所含溶质的未溶物,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液体是Ca(OH)2溶液,杯底是未溶的Ca(OH)2固体,

现在对杯底加热,木块如何变化?

(填上升或下降,下同)

(2)若该液体是KNO3溶液,杯底是未溶的KNO3固体,现在对杯底加热,木块

如何变化?

_________

10.下表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硝酸钾的溶解随温度的升高而(填“增大”或“减小”)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120g硝酸钾固体,充分混合后所得溶液为(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不考虑溶剂的变化),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1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并用其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

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为g,水的体积为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g/cm3)。

②称量:

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将一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盘,称量其质量。

然后(按操作的先后顺序选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

A.将氢氧化钠固体加入烧杯中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

该步骤中用烧杯而不用纸称量氢氧化钠的原因是.

③溶解: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烧杯里,搅拌,使其溶解,并冷却至室温。

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塞好橡皮塞并贴上标签。

(2)右图表示用上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与20g某稀盐酸发生反应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

①根据曲线判断,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时,反应恰好完全进行。

②当加入15g氢氧化钠溶液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

(写化学式)。

③试计算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请写出计算过程)

12.注射用链霉素试验针的药液配制方法如下:

①把1.0g链霉素溶于水制成4.0mL溶液a;

②取0.1mL溶液a,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b;

③取0.1mL溶液b,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c;

④取0.2mL溶液c,加水稀释至1.0mL,得溶液d;

由于在整个配制过程中药液很稀,其密度都可近似看作是

试求:

(1)溶液a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最终得到的试验针药液(溶液d)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1.0g链霉素可配制毫升试验针药液。

13.计算80g质量分数为15%的NaNO3溶液里含有溶质的质量?

向以上所说的溶液中加入20g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如向原溶液中加入20gNaNO3并使之完全溶解,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4、把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NaCl溶液50g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Cl溶液50g混合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15.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1%的氯化钠溶液,需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和水各多少克?

16、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现用1000g生理盐水给病人输液,进入病人体内的NaCl的质量约为多少克?

若用500g质量分数为18%的NaCl溶液配制成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可配得0.9%的生理盐水多少克?

17.过氧乙酸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

现有一种过氧乙酸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5%。

请填空:

⑴100g该溶液中含溶质_____g。

⑵向100g该溶液中加入200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

⑶将100g该溶液与100g5%的过氧乙酸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

18.一定质量的2%的食盐水蒸发掉48g水后,浓度变为10%,计算原溶液中食盐的质量是多少克?

19.配置20%的氢氧化钠溶液150g。

问:

⑴需60%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克?

⑵需60%和10%的氢氧化钠溶液各多少克?

20.现有200g10%的硝酸钠溶液,若要使该溶液的浓度提高到15%。

求:

⑴需向此溶液中加入固体硝酸钠多少克?

⑵需向此溶液中加入20%的硝酸钠溶液多少克?

21.完全中和20g氢氧化钠溶液,用去质量分数为25%的稀硫酸4.9g。

求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将25.9g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溶于127.4g水中,然后向该溶液中加入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液104.0g,此时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试求:

(1)氯化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反应后所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3.称取氯化钠和氯化钙的固体混合物14g,放入烧杯中,加入96g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

)。

待反应完全后过滤,称得滤液的总质量为100g。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沉淀质量为。

(2)固体混合物中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3)所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24.将20g不纯的氯化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234g。

求:

(1)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

(2)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5.在某温度下,

饱和溶液跟20g10%的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1)求硫酸铜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

(2)求该温度下硫酸铜的溶解度。

(3)求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精确到0.1%)。

26.t℃时,一定质量的硫酸铜饱和溶液与一定质量2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9克蓝色沉淀,并得到71克溶液。

计算:

(1)所得71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t℃时,硫酸铜的溶解度。

27.锌、铜混合物50g跟10%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0g。

求:

(1)混合物中锌的质量。

(2)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8.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取铁粉和铜粉的均匀混合物与某稀硫酸反应,所得数据如下:

取用金属混合物的质量(g)

10

10

20

取用稀硫酸的质量(g)

100

120

100

反应后过滤得到干燥固体的质量(g)

2

2

12

计算:

(1)金属混合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2)甲制得硫酸亚铁的质量;

(3)该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9.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钾粉末溶于231g水中配制成溶液。

取出一半该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为11g。

求碳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0、常温下,将18.9g氯化钾和碳酸钾的白色固体溶于149g水中,向其中加入36.5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00g不饱和溶液,求反应后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1.石灰石是安徽省的主要矿产之一.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1

2

3

4

加入样品的质量/g

5

10

15

20

生成CO2的质量/g

1.76

3.52

4.4

m

⑴哪几次反应中矿石有剩余?

⑵试计算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⑶上表中m的值是______

(4)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第四次反应中得到的生成物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2.将26g不纯的氯化钡粉末(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加入到一定量的硫酸钠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3.3g沉淀和溶质质量分数为12%的溶液。

请计算:

(1)不纯的氯化钡粉末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2)硫酸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3.将氯化钙和氯化钠的混合物30g加入227g水里,完全溶解后,再加入53g20%的碳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试求:

(1)原混合物中含氯化钙多少克?

(2)反应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34.取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氢氧化钠溶液,加入一定量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Cu(OH)2↓+Na2SO4,求:

(1)反应生成沉淀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精确到0.1%)

35、向8gCuO粉末中加入100g稀H2SO4恰好完全反应,求:

(1)生成CuSO4的质量。

(2)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适量物质溶于水后,可以造成溶液温度显著降低的是

A.硝酸铵B.蔗糖C.氯化钠D.浓硫酸

2.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

常用的措施有:

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A.③①②④B.④①③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④②

3.以下饮料和食品中,属于溶液的是A、豆浆B、牛奶C、矿泉水D、果酱

4.下列条件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A、30℃的不饱和溶液B、30℃的饱和溶液C、90℃的不饱和溶液D、90℃的饱和溶液

5.有些游泳池中的水呈蓝色,是因为加入了一种能杀菌消毒的物质。

这种物质可能是

A.明矾B.食盐C.硫酸铜D.熟石灰

6.下列对日常生活中某些做法的认识没有科学依据的是

A.通常情况下,用硬水洗衣服比用软水洗衣服效果好B.从某种意义上说,垃圾也是资源,应分类回收处理C.菜刀擦干后放在干燥的地方不易生锈D.失火时,要冷静地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

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杯食盐水,下部分比上部分咸B.温度一定时,析出硝酸钾晶体的溶液未必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物质溶于水时,常使溶液的温度发生改变D.75%的医用酒精消毒液,溶剂是酒精

8.t℃时,向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后,下列有关该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仍为饱和溶液B.溶质的质量变小C.溶质的溶解度不变D.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9.目前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主要是利用海水晒盐,它所利用的物质分离方法是

A.溶解法B.过滤法C.结晶法D.蒸馏法

10.某种饮料由纯净水、蔗糖、苹果汁、维生素C、维生素A、乳酸钙等配制而成。

此饮料不含有的营养素是 A.糖类   B.维生素C.水 D.油脂

11.某温度下有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发生改变,下列操作可行的是A.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晶体B.加入少量的水C.降低温度D.恒温蒸发溶剂

12.图3是X、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X的溶解度大于Y的溶解度B.t2℃时X的溶解度等于Y的溶解度

C.t3℃时X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时,变为不饱和溶液

D.t4℃时Y的不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变为饱和溶液

13.下列关于水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小B.海水晒盐的原理是蒸发水得到晶体

C.水只要是无色透明的就能饮用

D.工业上用水致冷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小的特性

14.有关溶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剂一定是水

C.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15.右图中M、N分别表示二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表示M、N二种物质在t1℃时均达到饱和

B.M、N二种饱和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时,一定析出相同质量的晶体

C.同处A点的相同质量的M、N二种溶液,当温度从t1降至t2后,剩余溶

液的质量分数相等D.0℃时,M、N具有相同的溶解度

16.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加工门窗的铝合金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

17.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在此温度下,2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

A.36gB.3.6gC.7.2gD.10g

18.2005年3月22日是第十三届世界水日,我国宣传的主题为“保障饮水安全,维护生命健康”。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们要喝纯净水B.人们要喝矿泉水C.污水处理后也不能再利用D.保证水源不受污染

19.右图是采用膜分离技术的海水淡化装置。

对海水加压后,只有水分子可以通过淡化膜,离子等其他粒子不能通过淡化膜。

加压前后,装置右侧海水增加的是

A.溶质质量分数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质量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磷酸溶液能够导电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C.CuSO4·5H2O是化合物D.碳的燃烧是放热反应

21.A图表示硝酸钾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B图中甲、乙试管分别盛有硝酸钾、氢氧化钙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向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后,甲试管中固体减少,乙试管中的固体增加,则加入的物质不可能是

A.浓硫酸B.氢氧化钠C.氧化钙D.氯化钠

2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可表示为:

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

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取水B.过滤C.吸附D.消毒

23.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时,不会引起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