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5970795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docx

泰山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亲近家乡教案

第四单元亲近家乡

内容:

11、我来当导游

12、家乡变了

13、春节风俗谈

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地图上查找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辨认简单的图例、方向、比例尺。

2、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萌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体会民风、民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重难点:

1、在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同时加深对家乡的了解。

2、感受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教学措施:

1、课前教师认真备课,熟悉教材。

2、根据教材内容搜有关资料,以备上课使用。

3、选择恰当的导课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4、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励学生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5、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6、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使学生爱学、乐学、好学。

课时安排

11、我来当导游……………………2课时

12、家乡变了………………………2课时

13、春节风俗谈……………………2课时

课题:

11我来当导游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本省的位置;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2、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在地图上查找本省的位置;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比例尺。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收集家乡的山水风光、革命圣地、文物古迹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学方法:

演示、介绍、讲述

预习提纲:

11.我来当导游

话题一:

家乡在哪里

读一读。

1.浏览教材第45——47页,勾画重点句子。

2.朗读教材第45——47页,能熟练朗读教材内容。

填一填。

要正确认识地图,先要学会地图上的方向标、()、()。

量一量。

指导学生每小组画一幅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找到我们教室所在的位置,在家长的帮助下,用圆规和直尺测量一下图上的我们教室的长和宽?

再用米尺测量实际的我们教室的长度和宽度?

图上教室的长:

宽:

实际教室的长:

宽:

算一算。

计算一下图上的1厘米代表了实际的几米?

也就是缩小后画在纸上的距离是教室实际距离的多少分之一。

找一找。

在《中国政区图》、《山东省地图》、《泰安市地图》、《宁阳县地图》,查找自己家乡所在的省、市、县、乡(镇)或村的位置,(也可网上查找)

说一说。

我们是()省、()市、()县、()乡(镇)人,泰安市位于山东中部的()山南麓,北依泉城(),南邻孔子故里(),东连瓷都淄博,西濒母亲河()河。

赛一赛。

在课本第46、47页找图例,赛一赛看谁记住的图例多。

 

11.感受家乡的风采

话题二:

家乡在哪里

读一读。

1.浏览教材第47——50页,勾画重点句子。

2.朗读教材第47——50页,能熟练朗读教材内容。

填一填。

()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军事博物馆,被誉为世界八大奇迹之一;龙门石窟与()、()并称为中国三大佛教石窟;长江三峡是瞿塘峡、()、()的总称;我们家乡的()是“五岳”之首,1987年被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

看一看。

查找地图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家乡的地形、地貌有什么特点,你还知道哪些地形、地貌?

可见,家乡的地形地貌以

为主。

带一带。

带来自己所收集的反映家乡风采的资料,如山水风光、革命圣地、文物古迹、乡土特产、社区发展等方面的,可以是模型、图片、实物、照片等等。

游一游。

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设计出一份小导游计划,相信你一定能被评为:

“最佳小导游”。

游览主题:

游览时间:

游览路线:

解说提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师生一起满怀深情地朗读《静夜思》

师: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家乡是养育我们成长的地方,今天就让我们用真情来感受家乡的可亲可爱吧!

(板书课题)

二、认识自己家乡的位置:

1、读一读:

阅读小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地图。

(引领学生阅读小资料,帮助他们正确辨认地图上的简单图例、方向和比例尺。

2、认一认:

出示《中国政区图》,让学生找出自己家乡的位置,也可以在课本上找出并标明。

小结:

每个人的家乡都是祖国的一部分。

3、赛一赛:

在课本中的两幅地图中找图例。

三、感受家乡的风采:

1、创设情境,让学生展示家乡的风采。

(1)、说一说家乡的山水风光、革命圣地。

(2)、讲一讲家乡有哪些文物古迹、乡土特产。

2、为家乡设计导游计划,并确定游览主题、时间、路线,编写解说提纲。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四、活动拓展:

1、请学生用一句话来形容或赞美自己的家乡。

2、议一议:

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

调查家乡还存在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然后为家乡的建设出谋划策。

看看谁的主意科学可行,谁能获得“金点子”奖。

五、作业:

拼图游戏(教材后面“中国政区拼图”)

板书设计:

我来当导游

家乡在哪里

认识自己家乡的位置

感受家乡的风采

限时作业:

11.我来当导游

话题一:

家乡在哪里

一、填空题:

1.我们的家乡在()省、()市、()县、()乡(镇),泰安位于山东中部的()山南麓,北依泉城(),南邻孔子故里(),东连瓷都淄博,西濒母亲河()河。

2.要正确认识地图,要学会认识地图上的()、()、()三

要素。

二、判断题:

1.看地图时,只注意地图上的方向就可以了。

()

2.通过比例尺能够测量出地图所反映区域的面积,还能测量出地图上两个地理位置之间的直线距离。

()

三、写出下列图例所代表的名称:

:

:

:

:

:

:

11.我来当导游

话题二:

感受家乡的风采

一、判断。

1.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

2.秦始皇陵兵马俑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也是具有丰富内涵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令人骄傲的古代建筑。

()

3.泰山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山,名列“五岳”之首,被称为“五岳独尊”。

()

4.我国虽然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很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

所以我们可以尽情享用各种各样的资源,不用担心会用光了。

()

二、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把字母代号写在括号里。

1.下列做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我们要保护好家乡美丽的自然风景和名胜古迹,不要让它们受到破坏。

B.家乡山上的奇石和古树非常多,我们可以随便把它们挖出来卖钱。

C.山上空气新鲜,风景好,大家都喜欢到山上去盖房子居住,这对山也没什么影响。

2.当你看到一个小同学往小河里扔香蕉皮时,你会怎样做:

()

A.装作什么也没看见,赶紧走开。

B.他扔你也扔,把食品包装袋扔进去。

C.走过去告诉他,不能乱扔垃圾,要保护环境,带她找到垃圾箱,把香蕉皮放进去。

3.当我们欣赏家乡美丽的风光时,我们应该这样做:

()

A.郊游时,顺便折几枝花带回家。

B.反正没人管,带着又费事,干脆把饮料瓶随地丢掉算了。

C.把美丽的景色记在心里,把生活的垃圾全部带走。

三、列举自己知道的家乡物产。

家乡泰安的三美:

家乡的水果最香甜:

家乡的农产品很多:

家乡的品牌产品:

 

教学后记:

 

课题:

12家乡变了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收集实物等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家乡过去和现在的经济特点及其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2、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收集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让学生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

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

收集有关家乡的书籍和资料,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以前的经济和生活情况。

收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影集。

教学方法:

讨论交流

预习提纲:

12.家乡变了

话题一:

旧貌换新颜

读一读。

1.浏览教材第51——54页,勾画重点句子。

2.朗读教材第51——54页,能熟练朗读教材内容。

记一记,带一带。

课前根据学生的自愿选择将学生分成五大组,分别是:

穿着组、食物组、居住条件组、生活用品组、交通组,每个小组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带来相关的图片或实物,也可通过询问老人等方式了解家乡人过去的生活状况,并记在资料收集本上。

与现在人们的衣、食、住、用、行相比你有什么感受?

写在横线上。

问一问。

1.走访村中的老人,让他们说说现在你上学的学校过去是什么样子的?

过去

现在

学校环境

学校道路

学习条件

学校设施

2.调查村干部,近十年新建了哪些工厂?

给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

12.家乡变了

话题二:

让家乡更美好

读一读。

1.浏览教材第55——56页,勾画重点句子。

2.朗读教材第55——56页,能熟练朗读教材内容。

写一写。

1.我们的家乡在发展中还有哪些负面问题(如废水污染、空气污染)。

 2.作为小小家乡人,如何拿出实际行动共创家乡的美好未来。

谁的主意最科学可行,你有哪些“金点子”?

画一画。

想象家乡未来的样子,然后动笔画下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了解我们的家乡吗?

你热爱我们的家乡吗?

我相信学了《家乡变了》这篇课文,大家一定会感受到我们家乡的发展和变化,更加了解我们的家,热爱我们的家乡。

板书课题:

家乡变了

二、讨论交流:

1、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阅读自己收集的有关家乡的图片和资料。

2、讨论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发言。

三、感受家乡的变化:

1、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和实物。

2、讲述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了解的以前的经济和生活情况。

3、向大家展示自己收集的影集。

介绍过去和现在的变化。

4、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过去和现在的变化,推荐代表发言。

四、开展“让家乡更美好”的活动:

1、说一说家乡在发展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作为家乡小主人,如何拿出实际行动共创家乡美好的未来。

2画一画:

让学生动笔描绘未来的家乡,把自己的构想讲给大家听。

五、活动拓展:

1、收集中国的名胜古迹、景区的门票及资料,制作成展板。

2、让学生寻找家乡不和谐音符,为建设美好家乡献计献策。

板书设计:

家乡变了

家乡的过去(吃、穿、住、行)

家乡的现在(吃、穿、住、行)

限时作业:

12.家乡变了

话题一:

旧貌换新颜

一、判断:

1.现在,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已经成为一般家庭的基本生活设施。

()

2.家乡的工厂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并没有带来问题。

()

3.随着小汽车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同时也污染了家乡的空气。

()

4.丽丽买了一块面包,咬了一口就扔了。

()

5.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就应该挑吃挑穿。

()

二、填一填:

爸爸的童年

我的童年

衣着

饮食

住房

交通工具

交通道路

我的感受

 

三、写一写:

现在的学校与你爸爸上学时的学校有什么不同?

(可从学校环境、学校道路、条件设施等方面写)

12.家乡变了

话题二:

让家乡更美好

一、判断

1.我们现在生活富裕了,不必再像以前那样勤俭节约了。

()

2.为了让家乡发展的更快,我们可以开采更多的的资源,建设更多的工厂。

()

3.家乡未来的发展是大人们研究的事,我们小孩子不用操心。

()

4.我们爱家乡,更应该努力学习,增长本领,将来把家乡建设的更美好。

()

二、选择题:

1.山脚下有一座化工厂,很多村民因在这里上班而生活富裕。

可是,工厂的废

水、废气未经处理就排放出去,很多人得了病。

有人要求关闭工厂,也有人

要让工厂开下去。

工厂该走向何方?

()

A.坚决关闭,它是大家得病的根源

B.继续开下去,关闭工厂会让很多人失业

C.工厂暂停,等建设好废水、废气的处理设备,检验合格,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后再开工生产

2.丽丽看见别人的衣服更漂亮,她就要求妈妈给她再买一件。

她的做法()

A.对,现在生活那么好,买件衣服没什么大不了的

B.不对,我们不能挑吃挑穿,虽然有钱,也不能浪费,得节约着花

C.无所谓,想买就买

三、写一写

作为家乡的小主人,为了保护家乡环境,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你应该怎样做呢?

教学后记:

 

课题:

13春节风俗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味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文明过春节的好处,提高安全、文明、节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识文明过春节的好处,提高安全、文明、节约的意识。

教学难点: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味中国传统节日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课前准备及课件设计:

收集各地春节风俗习惯资料。

教学方法:

交流、讨论、讲述。

预习提纲:

13.春节风俗谈

话题一:

多彩的春节、文明的春节(分2课时)

读一读。

1.浏览教材第57——59页,圈出重点句子。

2.朗读教材第57——59页,能熟练朗读教材内容。

说一说。

过春节的时候都有哪些风俗?

带一带。

把收集“过春节”时的资料,如,“福”字、“春联”、“红灯笼”等实物或照片带来,并写出其他一种民族在过春节时的风俗习惯。

演一演。

把课本第59页出示的几位小朋友的行为图片选一幅图排练成小品,提前演一演,并思考小朋友的做法对吗?

为什么?

写一写。

1.过春节时有哪些陈规陋习,迷信现象,写一写其对人们的不良影响。

2.我们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为了全体同学过一个愉快、安全、文明的春节,我们要遵守以下公约:

读一读。

在丰盛的年夜饭中,整鸡和整鱼是必不可少的两道菜,你知道这两道菜的寓意吗?

鸡象征着吉祥如意,鱼象征着年年有余。

另外,中国结也是人们喜欢的春节的装饰品,它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话题二:

春节的思考

读一读。

1.浏览教材第60页,勾画重点句子。

2.朗读教材第60页,能熟练朗读教材内容。

问一问。

观察访问春节期间仍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的人,并收集他们有关的图片或故事资料。

把访问到的的工作事迹写在下面:

做一做。

做一张自己喜欢的“爱心卡”,写出你对春节期间仍在工作岗位上继续工作的人们最想说的话,以表达我们崇高的敬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光辉灿烂文明的泱泱大国,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为之骄傲和自豪,那么,作为炎黄子孙,你对中国传统节日了解多少呢?

谁来说一说你都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二、读民谣,了解民风民俗:

1、读课本“民谣”部分,看看你又增加了哪些知识?

2、我们中国人对这些传统节日中的哪一个最重视?

为什么?

三、感受“多彩的春节”:

1、读课本“多彩的春节”的内容和相关的图片。

看一看图片上所显示的人们是怎样过春节的。

2、联系自己的生活想一想春节中还有哪些有趣的事情,在小组内交流。

3、各组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文明过春节:

1、观察课本中的图片,想一想图中所显示的内容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误的。

思考错误的错在哪里?

容易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

2、回忆自己的家乡,春节习俗中有没有不良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是不良现象,应该怎样对待这些不良现象。

(小组内交流)

五、引导学生对春节的思考:

1、同学们,热闹欢快的春节在文明中度过,全家在一起团聚,诉说亲情,共享天伦,包饺子,看春节晚会,该是一个多么美好和令人激动的场面呀!

看书“春节的思考”中的三副照片,想一想,在这个全家团圆欢度春季的时候,他们在干什么?

你有什么想法?

说给大家听一听。

2、读一读资料框中的一段话,说说自己的体会。

六、活动拓展:

1、收集春联。

2、写一份明年的春节计划。

板书设计:

13、春节风俗谈

多彩的春节(来历、习俗、传说)

文明过春节(举国欢庆、共享天伦)

春节的思考(……)

限时作业:

13.春节风俗谈

话题一:

多彩的春节、文明的春节(分2课时)

清明节农历九月初九

端午节农历正月十五

春节农历四月四日或五日

中秋节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农历八月十五

重阳节农历五月初五

二、选一选

1.下列哪项活动不是春节习俗?

()

A.贴春联、贴“福”字B.守岁、拜年C.吃粽子、赛龙舟

2.你认为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A.放寒假后,先痛痛快快的玩个够,开学前几天再忙着写作业。

B.寒假里,看电视到深夜,每天很晚才起床

C.每天早起早睡,写作业、看电视、打篮球,还要学着做家务

3.下列做法不对的是:

()

A.别人买了名牌衣服,我也得买

B.过年就是图个健康开心,穿什么衣服都无所谓,只要干净就行

C.走亲戚时有礼貌,主动向长辈打招呼,接受礼物说“谢谢”

三、写一写

四年级的学生小文收到了上千元的压岁钱,他拿这些钱请朋友去游乐场玩,一天就花掉了好几百。

妈妈批评他,他却说:

“这是人家给我的钱,我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你是怎样看待这件事情的?

说说你的观点。

话题二:

春节的思考

一、答一答:

你知道春节期间有哪些人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

二、写一写

在我们全家团聚、欢度春节时,还有许多人坚守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工作着,请写几句慰问词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