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94124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docx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浅析

摘要;幼儿教育是引导儿童走入知识殿堂的第一站,优良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

然而,当前我国的幼儿教育走入了误区,变得越来越小学化。

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发展还和教育规律相背离。

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成因,从而寻求走出这一教育误区的对策和方法,以便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为能够遵循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促进幼儿健康而和谐地快乐成长,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现状分析;成因与对策

所谓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指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没有结合幼儿的自身特点,而是依照小学生的标准对幼儿的行为加以约束的现象。

一些幼儿园将课程内容小学化,例如设置多种多样的兴趣班等;一些幼儿园则是在教育形式上实行“小学化”,而幼儿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幼儿提供一个适合幼儿特点的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活动的区域,满足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良好的幼儿教育是促使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目前愈演愈烈的幼儿教育的“小学化”现象,无疑是一种揠苗助长的行为,这与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不相符,严重危害着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内容小学化,增加知识门类

目前,有的幼儿园将开办特色班视为创收的有效途径,幼儿在这里除了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育活动外,还要参加门类繁多的兴趣班,幼儿早上入园后,充满了压力和忙碌的一天就开始了,家长的攀比心理和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可谓相互促进,催生了越来越多的幼儿特长班,这些特长班盲目地引导幼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某种专门的训练,结果却是不尽人意。

事实证明,这种增加知识数量和难度的做法是缺乏科学性的。

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幼儿认知水平大多数处于前运算阶段,其思维对象以表象为主,缺乏守恒性和可逆性,尚不具备进行复杂思维的生理基础。

基于此,《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的内容是广泛的、启蒙性的,可按照幼儿学习活动的范畴相对划分为健康、社会、科学、语言、艺术等五个方面,还可按其他方式做不同的划分。

各方面的内容都应发展幼儿的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

”但当前的幼儿教育存在明显的单一化、片面化的倾向,如许多幼儿园无视幼儿的发展水平,把小学的内容提前到幼儿园学习,甚至选用小学低年级的教育材料,把文化知识作为幼儿的主要学习对象,有的幼儿园所教内容甚至超过了小学一年级应掌握的水平。

(二)、教学形式小学化,以课堂教学取代游戏

我国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

“幼儿以游戏为生命。

多游戏,多快乐”游戏是幼儿时期的主要活动,也是幼儿的主要生活内容,幼儿在幼儿园中应该通过游戏的开展,满足身心发展的需求,从而自然而然地获取相应的知识。

我国幼儿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教育应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以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并在游戏中做到关注幼儿差异,促进每个幼儿的发展。

但是,目前有很多的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要求,提升自己的名气,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以课堂教育取代了游戏,让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坐在教室里接受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讲课时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讲完课则要求幼儿写作业,一个字母抄十遍甚至一页,还有英语、计算、常识等等,作业做不完,回到家还要做。

完全忽略了幼儿教育的特点和幼儿的天性,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形式只会使幼儿园的孩子们过早的成熟,学会成人化的模式,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幼儿园教学管理小学化

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接受到适合这一时期的发展的教育,幼儿身心健康的成长需要有正确、合理的生活、活动、学习、游戏等方面的安排,一般情况下,幼儿园大班每天上2~3节课,每节课的时间是30分钟,幼儿的课余休息时间也比较长,与小学生有着很大的区别。

但是,令人感到遗憾的是,有的幼儿园在幼儿的生活管理上,基本运用了小学的管理制度,以集体班级教学为中心,来安排幼儿的作息时间,幼儿园俨然成为小学,比如:

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训顺听话;上课要专心听讲,坐姿要端正,手脚有一定的方法,回答问题要举手;不经允许不能上厕所,不能随意喝水;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的休息或做游戏。

这些要求用于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尚且有失偏颇,用于规范幼儿的行为就更显荒唐。

另外,一些兴趣班、特长班更是让一些幼儿失去了游戏、运动的时间,这种小学化教学管理的现状,也使幼儿教育失去了本有的乐趣,后果堪忧。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成因

(一)、对幼儿教育认识不够全面

 幼儿教育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凡是能够影响幼儿身体成长和认知、情感、性格等方面发展的有目的的活动,如幼儿在成人的指导下看电视、做家务、参加社会活动,等等,都可说是幼儿教育。

而狭义的幼儿教育则特指幼儿园和其他专门开设的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

幼儿园教育在我国属于学校教育系统,和学校教育一样,幼儿园教育也具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所没有的优点,如计划性、系统性等。

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每个儿童都应该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每个儿童都应有机会充分发掘自身潜能,成长为一名有益于社会的人。

无论是教育界或是家长现在都已经认可幼儿教育的重要性。

教育幼儿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质量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繁衍和延续。

在我国,教育幼儿已成为一项伟大的国家事业。

一提幼儿教育,人们脑海中会闪出如关键期、最佳期、敏感期等一系列词语,而且更多地将幼儿教育和开发智力捆绑在一起,特别是在得知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发现人类脑皮层细胞新陈代谢最为旺盛的阶段就是4到8岁这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类的大脑可塑性处在最大范围,因此,人们更是把幼儿教育看成是教育的黄金时期。

当然幼儿教育如果运用得当的话,确实是可以开发智力的,但幼儿教育的作用不完完全全局限于智力的教育和训练上,它还包含着其他更多、更丰富的内涵,然而我国大部分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们只片面地关注这一点,因而便导致了幼儿教育的超前行为不断产生“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

(二)、幼儿园个体间竞争愈演愈烈

受“国家鼓励支持公民个人举办幼儿园”政策的影响,近年来幼儿园的数量骤然增长,个人举办的幼儿园成为目前形势下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幼儿入园的压力,满足了不同层次家庭的需求,但同时也加大了幼儿园间的竞争。

部分幼儿园为了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迎合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避重就轻”博得家长的满意。

在教学中加入了数学和拼音的内容,打着“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旗号,吸引了大部分家长把孩子送入其中。

为了争取生源,扭转不利的竞争局面,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选择了这种错误的方式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知识性的教育内容越加越多,不断将幼儿教育拖向“小学化”的泥潭。

由于目前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不足,幼儿园班额过大的现象尤其突出,再加上受幼儿园场地、教玩具配备的局限,教师无法按着要求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只能进行小学化的教学活动最为简便,也是造成造成幼儿园小学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有些幼教工作者专业水平较低

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师德、师智、师能。

师德主要指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师智主要指有广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和敏捷的思维;师能主要指具有胜任教师工作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

教师要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的师德和人格。

对于幼儿教师师德和人格显得更重要了。

幼儿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目前很多幼儿园聘用的教师多数都是新毕业的年轻教师,甚至还有部分不具备幼教任职资格的人员,她们的理论根基不是很雄厚,实践经验也比较欠缺,接受培训、再教育的机会也比较少,因而受社会的影响和家长的要求,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就是采取小学化的形式和内容,这样家长也比较满意、还有些幼儿园聘用的教师是小学退下来的老教师,依然套用小学化的教育模式。

再加上一些家长的要求和催促,使那些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即使对幼儿“小学化”教育模式持有否定态度也自行放弃,加入到幼儿“小学化”教学当中去,非但不能帮助幼儿掌握知识,反而严重制约了幼儿的正常、健康发展,这样整个幼儿教师队伍便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推动者。

(四)、“应试教育”成为幼儿教育的指挥棒

近几年我国幼儿教育普遍存在“实验班”名目繁多、提前下放小学教材等违背科学育儿理念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象,而且屡禁不止。

应试教育正在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日渐严重的不良影响,幼儿园课程与教学秩序的混乱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整治。

幼儿教育是面向全体适龄儿童的教育,具有普及性和非选拔性,它是学前教育的后半阶段,与初等教育紧密衔接,是一个人教育与发展的重要而特殊的阶段。

目前,我国虽然是已经明确禁止在小学入学时不准许进行考试,但是因为教学资源的不平衡,很多优秀的小学还是因为报名人数较多以及想要招收更好的生源而在小学入学时采用考试的方式来进行招生工作,这就导致了很多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只是为了能让幼儿在小学考试时能够取得一个更好的成绩而不是为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储昭辉说,一些民办幼儿园受经济利益驱动,在教育教学上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以开发智力为名,搞所谓的“快速成才”“双语教育”“早期识字阅读”“珠心算”等活动,实质上是蒙骗家长,额外收取费用。

这种提前进行知识传授的做法往往超越了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具有严重的小学化倾向,不具有促进智力发展的意义,反给儿童带来巨大压力,降低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无能感,甚至丧失自信心。

(五)、社会与家长的错误认识

学前教育的核心价值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这种促进需要家庭和学前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在目前社会发展状况下,仍有较大部分家长对幼儿教育的价值存在错误的认识.,幼儿园都教孩子什么?

幼儿园应该学什么?

调查显示,很多家长对这些问题都是错误的认识。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呢?

这就要说明:

幼儿教育不等于智力教育,更不等于知识教育!

有一些媒体、机构和专家在对早期教育进行宣传时,处理不合理,导致家长形成了错误的幼儿教育理念。

家长觉得将小孩放在幼儿园是接受教育的,学习知识的,并不是去玩的,并且以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成效对幼儿园的质量进行评定;部分家长攀比心理作祟,希望孩子在入园之后就能“鹤立鸡群”。

尤其是一些家境不好的家庭,为了让孩子扬眉吐气,增加一些炫耀的资本,家长就不顾孩子的意愿与接受能力而自作主张。

为了满足家长的这种心理,部分幼儿园完全忽视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开设各色各样的兴趣班,而忽略了幼儿的兴趣、爱好,进而加剧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问题。

三、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具体措施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完全忽略了幼儿的特点,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障碍,也影响了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结合上文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对如何纠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的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的探究。

(一)、明确幼儿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幼儿教育应该以幼儿生活紧密相关的浅显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通过借助这些浅显知识达到对发展幼儿与以后的正规学习有关的心理能力的目的,如“奇妙的影子”“各种各样的车”,发展幼儿的观察、比较、概括等能力,绕口令锻炼幼儿准确发音能力,看图说话锻炼幼儿观察、想象、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等。

只有这样才能摒除幼儿教育中功利化思想,才能真正让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199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五条规定,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运用感官和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

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惜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

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这些主要目标的确定,反映了学前儿童的发展的客观实际,既体现了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体、智、德、美全面和谐发展的要求,也充分体现了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它是教育目的在幼儿教育阶段的具体化。

幼儿教育就是要致力于幼儿身体素质、情感社会性素质、语言素质、科学素质、艺术素质等方面的培养教育,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我国学前教育目标的特征有两个突出特点:

第一,在人的素质发展的顺序结构上,学前教育把“体”放在首位,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

第二,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要求上,反映了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可能性。

(二)、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幼教师资决定着幼儿教育的水平,因此,通过提高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尤其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基础能力,从而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目前,有很多的幼儿教师业务知识十分欠缺,很多教师学习专业是小学教育,甚至有的教师是通过关系招收进来的非专业的毕业生,这就使得幼儿教育的师资难以适应当前幼儿教育的需求。

因此,首先要通过对教师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开展幼儿教育的目的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从而让幼儿能够初步了解社会生活中所需的各项技能与知识,例如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较好的行为习惯等。

并让幼儿教师了解:

亲身经历、感受,是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

幼儿必须依靠感官展开学习,通过行动进行思考,并非是通过教师的教掌握的。

并让幼儿教师结合幼儿教育目标,能够做到在幼儿课程的设置上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开发适合幼儿学生身心健康的教学课程,进而有效推进幼儿自动发展,构建幼儿教师全面地幼儿教育知识结构体系。

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幼儿教育的能力,真正克服小学化的倾向,要使幼儿教师认识到幼儿教育是基础的教育,要结合幼儿的特点来进行;鉴于目前众多家长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所产生的影响,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展开交流,使家长充分理解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是拔苗助长,无法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使家长树立正确的育儿理念,让幼儿在家庭中获得良好的教育,充分发挥出“家园”共育作用。

(三)、普及幼儿教育知识,加强教育理念的宣传

通过开设免费讲座、发放宣传等多种形式,面向家长及社区群众开展科学育儿活动,广泛传播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科学育儿知识,宣传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及防治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措施,帮助广大家长积累育儿经验,提高科学育儿水平,自觉抵制各种违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行为。

可以通过网络这一有效途径宣传正确的教育理念。

例如免费开设网上专家学者课堂,讲授一些幼儿心理和幼儿教育知识,丰富社会大众、家长的育儿经验。

开设网上咨询台,对于生活中常见问题和幼儿心理问题给予专业解答,从根本上拉近家长和幼儿之间的关系,使之有效互动。

还可以使用类似于聊天工具的这种专门为幼儿教育量身定做的网络工具,教师、家长、幼儿、教育工作者和爱好者在这个平台上互相交流。

不仅能充分了解幼儿需求,还能解决类似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大家可以互相探索、讨论。

(四)、推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改革

幼儿教育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起始环节,对人的发展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是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

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这与中小学推行的应试教育有关。

最为典型的事例就是仍然还有小学组织入学考试,有入学考试的存在,势必就会有学业上的竞争,这就迫使幼儿园不得不实行“小学化”教育模式,家长也不得不赞同这种方式的存在。

因而要想消除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首先得禁止小学组织入学考试,全面贯彻就近入学方针;其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各中小学的教学水平,缩小各中小学的教育水平差距,这样就可以消除家长们心中的就学压力和淡化学校之间的考试竞争,从而弱化中小学应试教育对幼儿园教育的消极影响。

(五)、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监督与指导

幼儿教育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建设,在教育事业中有着重要地位,社会应给予其足够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相关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管理滞后,导致了我国的幼儿教育一直处在一种落后的状态中,因此,今后要建立并完善幼教的监督机制,教育部门应充分做好本职工作,起到各部门间的协调作用,积极采取多种形式对幼儿教育进行大力宣传,提高公众对幼儿教育的认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和目的。

并调整家长和幼儿园的价值取向,使幼儿园真正成为培养幼儿集体意识、自立能力、团结精神的摇篮,而不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小学”。

并从每个教育教学的环节中进行严格的把关,有关教育部门应当定期对各个幼儿园的教学形式、内容和幼儿的发展情况等抽样调查,对出现“小学化”倾向的幼儿园,要进行及时的处理,有关管理部门应当对幼儿园的办学标准进行规范化处理,提升个体幼儿园的综合办学水平。

针对申请开办幼儿园的个体,只有在达到了办园的水平且通过了审批之后,方能颁发准办证明。

针对办园条件没有达到相关标准的,不予以批准办园,防止个体幼儿园出现“小学化”教育,产生生源等方面的不正当竞争。

(六)、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基础教育的发展情况直接影响了社会现代化发展的脚步。

所以,只有转变家长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教育期望,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才能使幼儿的学习压力得到真正缓解。

幼儿教育中,家长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中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的形成,跟家长的育儿观念是密不可分的。

家长们之所以比较赞成或者无形之中推动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会不适应,会被其他孩子拉开距离。

因而要想消除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幼儿教育者应当采取多种手段与渠道,向家长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与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家长科学育儿水平,通过提高家长对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的认识,引导家长们树立科学育儿观,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与质量,营造有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氛围。

同时健全小学招生政策,消除家长的顾虑,这样才能在幼儿教育实践中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幼儿教育的目标不是向幼儿传授多少知识,而是在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因而要想改变当前日益严重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首先要做的是要提高大家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只有家长和幼儿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真正目标时,才会将幼儿教育的发展拽回到正确轨道上。

具体做法是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积极利用各种媒体资源开展幼教主题的讲座,大力宣传幼儿教育的科学知识,以提高家长以及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

(七)、幼儿园要坚持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教育活动

幼儿园无论采取哪种形式的课题模式,都应让幼儿积极采取行动,体现对客观世界的主体性认识,从而促进幼儿主体性发展。

让幼儿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兴趣选择教授内容,从而证明自己的主观性。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一举一动,捕捉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和信息。

幼儿对水非常感兴趣,水池中荡漾的水波,水管上嘀嗒的水滴,墙壁上深浅不一的水渍,都是幼儿关注的对象。

他们在洗手、洗杯子时,总爱在水池边玩水,还经常自发地讨论水的一些奇怪现象,如水的泡泡、漩涡、奇形怪状的水渍。

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围绕“水”与幼儿一起收集资料,一起探讨,开展了一系列有关水的探索性游戏活动。

提供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小实验,共同探讨水的流动现象、漩涡现象、水的三态变化……此时的幼儿已经真正成为了活动的主人,乐于尝试,敢于思考,他们的主体地位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管理上都表现的十分突出,它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严重影响了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这种只凭主观意愿去开展,却脱离了幼儿所处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状况的幼儿教育工作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需要依靠整个教育机制的改革,在开展幼儿教育或者是学前教育时,应该充分尊重幼儿的世界及生活,且清楚地认识到:

进行幼儿教育的任务与目的,应该是成长的取向和生活的取向,并非是学习的取向,幼儿教育应该坚持成长的本位和生活的本位,并非是学习的本位。

不断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增强幼儿师资力量,树立正确的科学的育儿观念,这样才能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不良现象逐渐消除,为幼儿的成长营造良好社会和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璐.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

(2):

148-149.

[2]李兵.关于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11(08):

46-47.

[3]金日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原因及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1(3):

43-45.

[4]黄绍文.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辨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1(09):

10-11.

[5]褚晓艳.浅谈幼儿园教育小学化[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8):

224.

[6]李大维,刘秀丽.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与对策[J].东北师大学报,2011(06):

164-167.

[7]陈艳荣.浅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

(1):

27-28.

[8]赵亚婷.学前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探讨与解析[J].科技信息,2011(13).

[9]秦宁.浅谈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J].科技资讯,2011.29.

[10]刘东.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再思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1.

[11]柴占学.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容忽视——学前幼儿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J].中国农村教育,2012(07):

32-33.

[12]刘翠花.幼教“去小学化”倾向阻滞因素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7):

141-1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