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医案50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995739 上传时间:2023-07-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9.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经方医案50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经方医案50例.docx

《经方医案50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方医案50例.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经方医案50例.docx

经方医案50例

学习黄煌老师经验五十案

祖上四代中医,受家庭耳濡目染的影响自幼便对中医有了那份刻骨铭心的感情。

屈指算来中医临床已有13年了,曾有过博览群书的刻苦,曾有过漫长的求师之路,几多成功,几多失败,多少迷茫,多少辛酸。

自己虽然愚钝,但对中医的热爱还算坚定和执着。

医海中多年来一直痛苦的沉浮和坚强的挣扎着!

对黄煌老师的人品学问一直仰慕已久,但深入学习老师的学术经验还是最近一年多的事情,时间虽然不长,但通过对老师著作的学习及临床经验的运用,通过反复的比较和冷静的思考,我的眼前为之一亮!

疗效的迅速提高,病源大量的增加,使我发现了前行道路中的一盏鲜红而耀眼的明灯!

今就运用老师经验治疗的部分病案陆续发出,以就正于同道!

一,长期低热案

李*,女,22岁,河间市城关镇野场村人。

三个月前不明原因引起低热,体温波动在37.3-38.2之间,反复发作,无规律,胸闷。

无恶寒身痛,咳嗽咽痛口苦等症。

二便可,眠差,血常规,血沉化验正常。

胸片无异常。

曾予菌必治,双黄连等药静脉点滴数日而无效。

他医投银翘散中药治疗亦效果不佳。

舌红苔白脉弦,处方:

柴胡24黄芩10清半夏10党参10生姜3片,大枣5个,炙甘草6五付水煎服

二诊,病人前三副药后,发热依旧,服四五副后有一天未热。

精神较前好。

原方再进七副。

病人告知,自前热退后未在反复。

嘱停药观察。

后有其邻居来诊言已痊愈。

按:

小柴胡为《伤寒论》少阳病之专方,治疗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症。

黄师认为:

柴胡证中往来寒热的“往来”有其特殊意义。

第一是指有节律性,或无节律性,或周节律,或月节律。

第二是指没有明显节律,时发时止。

该病人发热日久,西医诊断不明,用清热解毒之时方也未见效,余则据黄师所说抓住病人的往来寒热之特点,另据胸闷脉弦等证而应用了小柴胡,最后竟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前本人也用小柴胡治疗过发热,但那时的着眼点却是把往来寒热的方证仅仅认为是一阵冷一阵热,寒热交替的表现。

从而大大限制了小柴胡的临床应用。

二,咳嗽案

马*,男,60岁,河间市六街人。

咳嗽一月有余,咽喉痒而稍红,痰白不多,胸闷,眠差。

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抗菌素静脉点滴一周无效。

腹部有轻微抵抗。

舌白脉象弦滑。

处方:

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0厚朴15茯苓20苏梗10干姜5大枣20四服水煎服

药后咳嗽大减,效不更方,再进四副。

痊愈。

按:

黄老师认为小柴胡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主方,因咳喘胸闷属于小柴胡胸胁苦满的方证,故每每用之。

小柴胡合半夏厚朴汤名柴朴汤,为日人所常用。

对于那些咳嗽咽痒,胸闷,精神紧*,对外界环境过敏,感染不明显者有殊效。

余以前治疗咳嗽多以《医学心悟》之止嗽散为治疗咳嗽的主方,适当加减也可收效。

但通过比较,治疗此种咳嗽还是柴朴汤效果迅速和确切。

三,咳喘案

王**,男,70岁,河间市*庄村人。

患咳喘十余年,夏季加重,多家医院诊断为慢支合并肺气肿。

经用中西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曾在***哮喘医院住院治疗,疗效也未满意。

刻诊:

体格壮实,面红,气喘憋闷,动则加剧。

痰不多,无恶寒心悸等症。

上腹胀满有抵抗,下肢粗糙,舌暗苔白,脉弦而有力。

处方:

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大黄6赤芍20白芍20肉桂10茯苓20丹皮10桃仁10枳实20干姜5大枣20七副水煎服

二诊觉腹部稍软,余无变化。

原方不动再进七副。

三诊气喘憋闷有减,食欲佳。

守方服用40天,咳喘憋闷大轻,自认为从治疗以来这是最舒适最满意的的一次治疗。

按:

大柴胡汤治疗咳喘余最早见于《皇汉医学》,后见于胡希恕老的《经方求真》,但运用不多。

自从跟黄师学习经方以后逐渐应用,效果颇佳。

上案为最典型者焉。

黄老师经验认为:

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治疗咳喘适用于那些体质强壮,体型偏胖,面红,舌暗,腹部充实,下肢有鳞屑表现的患者。

这些为我们临床运用此法提供了充分而有力的依据。

收效则是必然!

四,眩晕案

吴**,女,63岁,形体偏胖。

河间市十街人。

眩晕两个月,劳累后加重,面黄,无恶心耳鸣失眠等症,西医诊断脑动脉硬化。

静脉点滴维脑路通十五天,效果不显。

舌淡苔薄,咽不红,腹部大而柔软,脉象沉细。

用下方处之:

黄芪60肉桂10赤芍30川芎15葛根80干姜5大枣20五付水煎服。

药后眩晕大轻,力气增加。

再用前方五剂,眩晕消失。

按:

该患者面黄体胖,腹大而软为黄师所言之黄芪体质。

因体质明了而能为处方提供可靠的依据。

黄芪桂枝五物汤为《金匮要略》治疗血痹的专方。

黄师多用此方用于心脑供血不足之证。

根据体质情况黄芪可以适当量大,老师在《仲景五十位药证》中提到川芎葛根可以改善脑部供血,故加用之。

葛根一药余体会剂量必须要重用,否则疗效不佳。

此药运用较为安全,只要出现药证就可大胆用之。

五,眩晕案

陈**,男,65岁,体型粗壮。

近一月来眩晕头痛,偶有恶心,梦多心烦,口苦,面红,语音响亮,腹部充实,大便不爽。

舌红苔黄腻。

脉弦数。

血压180/100毫米汞柱,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平日皆在150/90毫米汞柱左右。

服寿比山,心痛定等降压药物疗效不佳。

在**中心医院住院一周,血压时降时高。

处方:

柴胡12黄芩20黄连6大黄15枳实20白芍30半夏10生姜3片大枣20五付水煎服

复诊眩晕头痛轻,恶心无,大便爽利。

血压160/95毫米汞柱.前方加黄柏10栀子10再进五付。

三诊诸证大有缓解。

血压150/90毫米汞柱.

病人为调节体质上方间断服用一个月,感觉血压平稳,精神愉悦。

按:

高血压病为目前之常见病,余以前多用脏腑辩证,所用处方多平肝潜阳,清热化痰,感觉疗效平平。

黄老师对高血压的治疗强调体质辩证和病的辩证。

对于体格壮实,上腹硬满,伴有恶心便秘着多用大柴胡合泻心汤或黄连解毒汤治疗。

余反复实践,效果很好,但要注意方中大黄和白芍量要稍大,必须做到日大便两次为佳。

六,尿路感染案

史**,女,32岁,河间市供销大厦职工。

尿痛尿频尿烧灼十余天,伴小腹不适,腰酸心烦口渴等症。

肌注先锋三天无效。

尿常规有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

舌红,脉数。

处方:

柴胡12枳实15白芍20猪苓20茯苓20泽泻20阿胶10<烊>连翘20栀子10滑石20甘草6

四副痊愈。

按:

黄老师治疗热证之尿路感染常用四逆散合猪苓汤。

其运用四逆散乃效法前贤*中林的经验。

猪苓汤是仲景用来治疗淋证的专方。

其主要方证是:

小便不利,涩痛,尿血而渴欲饮水。

两方合用能很快消除病人的小腹窘迫和尿道刺激症状。

余以前治疗湿热型尿路感染多以八正散投之,效失参半。

自学习黄师上法后,临床验证,确为此型尿路感染之良法!

七,肠易激惹综合症案

孙**男,56岁,河间市米各庄镇小孙行石村人。

泄泻腹痛半年,伴眠差腹胀乏力,每因寒凉或恼怒时加重。

大便日三到五次,大便常规未见异常,*医院诊为肠易激惹综合症。

予以苯乙哌啶,附子理中丸等药治疗乏效。

舌质淡,脉沉弦。

处方:

柴胡12白芍18枳壳12半夏20厚朴10茯苓30苏梗10干姜10红枣20甘草6五付水煎服

药后腹痛无,大便次数减少,睡眠好。

续服五付

药后大便日一次,成型。

按:

肠易激综合症临床以腹泻腹痛出现者为多,往往西医疗法不佳。

中医把此病归属于泄泻*畴,按传统脏腑辩证慢性泄泻有脾虚者肾虚者肝郁乘脾者。

黄师对于肝郁乘脾型泄泻多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

对于证见腹泻腹痛,伴有精神变化者疗效很好。

余应用体会,用此方要抓住病人的柴胡体质,病情随情绪波动而加重,脉弦为辩证要点。

对于病人出现的喜暖怕冷之证,不要以为是阳虚所致,此多为气滞阳郁。

阳虚者脉象多沉弱。

*草窗之痛泻要方似无此方方证明确,照顾全面。

八,口腔溃疡案

陈**,男,20岁,河间市十街人。

患者口腔溃疡一个月,服牛黄解毒片无效。

观患者体质健壮,口腔及舌有多块大小不等之溃疡,唇红,咽喉红,舌红,脉滑数有力。

余初用甘草泻心汤,效不显。

断然换方:

大黄15黄连6黄芩15干姜10附子6甘草10大枣20五付水煎服

药后病人大便稀薄,溃疡处迅速减少,唯剩一处,前方再服五服。

五日后痊愈。

按:

口腔溃疡虽为小疾却非常痛苦,余临床体会用清热解毒法见效者少矣。

经方甘草泻心汤对于寒热交杂,久治不愈,体质和脾胃虚弱者有良效。

然此患者体质强健,虽久治不愈却火热尤甚。

故改用泻心汤合四逆汤合方治疗而收效。

此种经验乃黄师最近几年临床中总结的方法,老师认为经方治疗慢性炎症寒热并用是其特色之一。

他经常运用此法治疗久治乏效的慢性胃炎和口腔溃疡,从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此法方证多为久治不愈但体质强健或寒热夹杂的病证。

有时并不一定出现寒症表现。

用四逆汤是否有振奋阳气,增强体质的作用,余尚在摸索和思考中。

九,过敏性紫癜案

**,男,28岁,河间市小赵庄村人。

一个月前四肢不明原因发现瘀点,初较少,后增多。

血常规血小板正常。

**中心医院诊断为过敏性紫癜。

予以激素治疗效果不佳,转投我处治疗。

病人体型强壮,面红,唇红,咽喉鲜红,舌红,脉弦数。

为典型热性体质。

处方:

黄芩20黄连6黄柏10栀子10连翘50生姜3片大枣20五付水煎服副

二诊,四肢瘀点明显减少,上肢已近消失。

原方再进五副。

三诊,下肢瘀点依旧存在,左下腹充实,小腿皮肤粗糙,认为有淤血存在。

改方:

牛膝30丹皮10茯苓15白芍30赤芍30桃仁10连翘30栀子10七副水煎服。

四诊下肢瘀点几乎全部消失。

按:

余治疗此病较少,经验不足。

黄老师治疗此病对于体质较好者多处以《外台秘要》之黄连解毒汤,体弱伴心烦或便血者多用黄连阿胶汤。

该患者热性体质一望了然,故初用黄连解毒。

收效后又无效认为有淤血存在,又投桂枝茯苓丸加味,凉血活血,最终收效。

方中用大量白芍,取其养阴止血。

此经验来源于唐荣川《血证论》。

十一,神经性耳鸣案

马**,女,54岁,河间市果子洼村人。

半年来不明原因的出现两耳耳鸣,声响如蝉,伴头晕心烦意乱,多梦失眠,华北石油总医院诊断为神经性耳鸣,予以谷维素,健脑片等药物治疗无效。

苔白脉弦滑,处方:

柴胡12黄芩10清半夏10党参10大黄3龙骨20牡蛎20肉桂10茯苓20生姜3片大枣20七副水煎服。

二诊,丝毫未效。

守方再进五副。

三诊,仍无明显变化。

余再观病人体质,体型肥胖,皮肤光滑,病人诉噩梦多,偶有恶心。

恍然大悟,改方:

陈皮10半夏20茯苓20枳实20竹茹12甘草6七副水煎服

四诊,耳鸣大轻,睡眠较以前好。

效不更方再进十五副。

后介绍他人来诊,知已痊愈。

按:

神经性耳鸣西医治疗多效果不佳。

黄师治疗此病常用经方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酸枣仁汤,除烦汤,温胆汤等。

余治疗该患者初用柴胡龙骨牡蛎无效,乃体质不明之故。

老师说经方方证包括体质和疾病,有时按证用药后效果不佳,就要注意从体质或病着手。

本病人体胖,皮肤细腻,噩梦恶心,显然是半夏体质。

而余体质不明竟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治疗,南辕北辙,岂能收效?

十二,偏头痛案

赵**,女46,河间市小赵庄人。

左侧偏头痛一年余,近一个月来加重,服麦角胺咖啡因无效。

发作时以头撞墙,痛不欲生,伴心烦意乱,胸闷叹息,舌黯,苔薄,脉弦涩有力。

处方:

柴胡12枳壳15白芍30赤芍30桃仁10红花10川芎30当归12甘草6四服水煎服

二诊头痛若失,欣喜异常,颇感惊讶。

前方再进四副巩固疗效。

随诊三个月,头痛未作。

按:

上方为黄师经验方八味活血汤,是从王清任血府逐瘀汤变化而来,体质要求多为柴胡体质合淤血体质。

多表现为疼痛部位固定,久治不愈,胸闷易怒失眠等症。

查体面色多黯,皮肤干燥有鳞屑。

舌质紫,脉弦等。

余体会此方标本兼治,用四逆散疏肝解郁以治本,用归芎桃红活血止疼而治标。

能迅速解决主要矛盾。

比较单纯解郁或通窍止疼效果更要理想,方中川芎,*元素认为上行头目,下行学海,为治疗头痛之要药。

清代陈士铎经验此药治疗头痛要重用,少则效差,唯热证者当忌,诚是经验之谈!

十三,慢性咽炎

王**,男,41岁,在河间市生产资料公司居住。

咽喉干痒,干咳,严重时声音嘶哑,遇烟味刺激易发作。

胸闷,胸片无异常。

饮食睡眠可。

曾服六神丸,咽炎片无效。

咽喉望诊有滤泡红粗,舌淡红苔白,脉滑。

处方:

桔梗10甘草6半夏10厚朴10茯苓12苏梗10连翘20栀子10四副水煎服

后以他病来诊,七副药后,诸证顿消。

按:

桔梗甘草汤是《伤寒论》中治疗咽痛之祖方,黄师在《药证与经方》里提到他在治疗慢性咽炎时多用此方合半夏厚朴汤加栀子连翘。

半夏厚朴汤为《金匮要略》治疗梅核气之方,对于咽喉有异物感有良效。

老师经验此两方结合对于咽喉类疾病,喉源咳嗽性咳嗽,有迅速消除症状的效果。

十四,美尼尔氏综合症

孙**,女,43岁,河间市土地局职工。

反复眩晕发作三年,近日因睡眠不好诱发,伴心悸耳鸣恶心呕吐,*医院诊为美尼尔氏综合症。

病人面黄,苔白腻,脉缓。

处方:

茯苓60桂枝10白术30泽泻30甘草6五付水煎服

二诊,眩晕大轻,呕吐止。

前方再进五副。

三诊,诸证悉除。

按:

美尼尔氏综合症多发病突然,痛苦不堪。

余治疗此病第一次用如此小方,孰料收效竟如此之快。

黄师运用苓桂术甘汤治疗美尼尔氏综合症多用于那些面色黄黯,或有浮肿貌的体质的病人。

临床中多有心悸或腹部胀满,小便少和大便稀薄等症。

个人体会用此方一旦方证明确药物剂量要大而猛,若此会收效迅速。

十五,慢性鼻窦炎

齐**,男,38岁,河间市行别营乡黑佛头村人。

头痛头晕流黄色脓鼻涕一年,感冒后加重,人民医院诊断为慢性鼻窦炎。

服鼻炎宁冲剂无效。

形体粗壮,鼻涕黄而粘稠不易出,舌苔黄腻,脉滑数。

处方:

麻黄5杏仁10石膏25黄柏10栀子10连翘30辛夷20桔梗10甘草6七副水煎服

二诊,头痛鼻塞好转,涕转清易出,守方续服十副。

三诊,鼻塞无,头痛头晕无,脓鼻涕消失。

案:

麻杏石甘汤为《伤寒论》之清热平喘方。

而黄师别具匠心,多以此方合栀子柏皮汤桔梗甘草汤治疗那些体质强壮,鼻流黄色脓涕的鼻窦炎。

余临床验证多例,感觉效果极佳

十六,牙痛

夏**,女,37岁,河间曙光小学教师。

牙龈肿疼一周,口干,纳呆,眠差,大便不爽,无龋齿。

服甲硝唑无效。

舌红,脉数而有力。

处方:

荆芥10黄连6黄芩15黄柏10栀子10生地15当归10川芎10赤芍15桔梗10白芷15薄荷10连翘20柴胡12枳壳10甘草6两副水煎服

诸证悉除。

按:

上方为荆芥连翘汤,是日本《一贯汤经验方》。

黄老师常用此方主治以红肿热痛为特征的头面部炎症。

如痤疮,鼻炎,中耳炎等。

妇科炎症黄师也有应用的病例。

十七,慢性浅表性性胃炎案

李*,男,38岁,河间市渔场村人。

形体肥胖。

胃脘胀满半年,酒后加重,偶有泛酸,食欲差,腹部喜暖。

服奥美拉唑效果不明显。

唇红,苔白,脉滑。

处方:

黄连3黄芩10清半夏10党参10干姜10厚朴20大枣20甘草6

结果:

五副药后,胃脘胀满大轻,十五副药后,已无任何不适。

按:

上方为《伤寒论》半夏泻心汤,为古代治疗热痞的专方。

黄老师认为此方可以做为治疗慢性胃炎的专方,尤适合于体质较好的中青年男子,其唇舌红,有嗜酒史者,如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效果更佳。

余体会临床运用此方并非要完全出现上呕,中痞,下利,等证时才可应用,只要病人胃部表现为寒热夹杂者,即可投之。

体质辩证尤为关键。

十八,胆汁反流性胃炎

***,河间市米各庄镇何行石村人。

2009年2月5日初诊。

患胆汁反流性性胃炎一年,在**经商期间曾服用许多西药,因效果不显而回故乡治疗。

刻下:

烧心泛酸,恶心,大便干燥,胃部胀满有压痛,舌红苔白而厚,脉滑实有力。

投大柴胡治之:

柴胡12黄芩15半夏10大黄10枳实20白芍30生姜3片大枣20七副水煎服

二诊,药后烧心泛酸大轻,大便爽,服药期间因食韭菜而泛酸一次。

前方加黄连3栀子10再进十五副。

药后随访,前证至今未发。

按:

大柴胡为《伤寒论》少阳阳明合病之方。

黄老师常用此方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证见烧心泛酸,心下按之压痛者可以使用该方。

临床要与八味除烦汤和半夏泻心汤做鉴别.无体质要求。

十九,浅表性胃炎

***,男49岁,河间市沙洼乡南中原村人。

形体中等。

2008年12月10日初诊。

胃脘胀满半年,时有恶心,胸闷叹息,睡眠差,**中心医院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

服西药无效。

苔白,脉弦。

处方:

柴胡12枳实20白芍30半夏10厚朴15茯苓20苏梗10干姜5大枣20甘草6五副水煎服。

结果:

五副药后,胃脘胀满大轻,再进十副后无其它不适。

按:

上方为黄老师经验方八位解郁汤。

由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组成。

其体质要求多为柴胡体质和半夏体质的结合体,患者多表现为性格内向,多思善虑,咽喉异物感,失眠多梦,腹胀,恶心,胸闷等证。

余体会此方因系古方组成,方证明确,配伍严谨,故治疗郁证时效果要优于柴胡疏肝散和越鞠丸等时方。

根据陈世铎经验疏肝用白芍剂量要在一两以上为好,实践证明,其言不谬。

二十,胆汁返流性胃炎

田**,男,40,河间市时村乡北中原村人。

2009年二月16日初诊。

患者每日烧心泛酸两年,胃部胀满,食凉热食物后加重,华北石油总医院诊断为胆汁返流性胃炎。

每日服雷尼替丁坚持。

面红,舌白,脉弦,处以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半个月有小效,但终不能控制,仔细问诊查喉后发现病人烦躁易怒,有烘汗,咽喉充血,遂毅然改方:

栀子10黄芩10连翘20厚朴15茯苓15苏梗10半夏10枳壳15七副水煎服。

结果:

服上方后自觉症状大减,可以不服雷尼替丁。

效不更方迭进三十副。

随访至今,诸证未作。

按:

该病例余初辩为上热下寒施以柴胡桂枝干姜汤,结果效不佳。

后经仔细诊察发现此病人为半夏体质,便改投黄老师八味除烦汤。

老师应用此方的方证为:

半夏体质。

唇舌多红,急躁焦虑,易烘热汗出,易咽喉肿痛,腹胀等。

二十一,慢性胃痛

金**,男,60岁,河间市七街人。

2008年12月6日初诊。

半年来胃脘时有隐痛,夜间加重,喜暖,食粗粮烧心,纳呆,曾服斯达舒,温胃舒等西药无效。

又服他医理气消食之药,前证更剧。

面黄,腹肌紧*,舌淡,脉沉弱。

处方:

黄芪25肉桂10桂枝10白芍20干姜5大枣20炙甘草6五副水煎服

结果:

药后胃痛明显减轻,再服十五副,诸恙尽失。

按:

此病人没有做胃镜或钡餐,没有西医诊断,余只是根据其黄芪体质和方证运用了黄芪建中汤,因药房没有饴糖故未加。

此病方证非常典型,无奈他医不识,以致病人病情缠绵不愈,套用理气消食之方反而加重。

经方应用方证相应则效如桴鼓。

从此则病例效果来看,有力而正确的说明了这一点。

黄老师经验运用黄芪建中汤首先要找准黄芪体质,如面黄,肌肉松软,浮肿等。

临床上多用于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腹痛等病。

证见疼痛隐隐,饥饿遇冷则加重。

余体会方中黄芪剂量不可过大,因脾胃虚弱日久,补药猛然应用常与邪气争斗,而致脘腹胀满,还是小量缓图为妙!

二十二,精神萎靡

王**,女28岁,河间市畜牧局职工。

2009年4月29日初诊。

近两个月来不明原因出现精神萎靡乏力,头晕嗜睡易惊,多梦,腰痛,西医检查无异常。

苔白腻,脉沉而滑。

处方:

陈皮10半夏10茯苓20枳实12竹茹12麻黄10附子6细辛5甘草6五副水煎服

结果:

药后精神振奋,腰痛减轻,梦少,较前有力。

按:

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伤寒论》太少两感之方。

黄老师经验此方是温热止疼兴奋剂,不仅可用于身痛还可用于疲劳嗜睡等症。

该患者因有头晕多梦易惊,故用温胆汤。

合麻黄附子汤以治精神萎靡,乏力身痛。

疗效尚属满意。

不过笔者积累病例不多,长期疗效也待追踪观察。

二十三,前列腺炎

赵*,男,40岁,河间市二街人。

2008年11月12日初诊。

小腹坠胀,尿有余沥,伴失眠,自汗,焦虑一年余。

*医院诊断为前列腺炎。

曾服清热解毒之中药无效。

舌白苔润,脉沉。

处方:

熟地20山药15山茱萸10茯苓20泽泻20丹皮10肉桂10附子6七副水煎服。

二诊,服前药症状无改善。

前方再进七副。

三诊,依然无效。

详观病人体型偏瘦,面色黯黄。

主诉纷繁,焦躁不安。

柴胡体质无疑,改方:

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0茯苓20大黄3肉桂10龙骨30牡蛎30栀子10厚朴10枳壳10生姜3片,大枣5个七副水煎服

三诊,失眠盗汗大轻,腹部坠痛亦减。

前方再进十五副。

四诊,一切恢复如初。

按:

前列腺炎一病有湿热者,有阳虚者,有淤血者,临床症状表现不一。

常用经方有肾气丸,桂枝茯苓丸,薏苡附子败酱散等方。

但因本病迁延难愈,影响日常生活,也时有郁证存在。

经方方证多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该病人余起初治疗即陷入了常法的套方治疗,而忽视了郁证的存在,乃余诊察粗疏之过。

黄老师多用此方治疗那些柴胡体质的抑郁症,焦虑症等病。

又因该病人出现心烦,腹满,卧起不安之栀子厚朴汤证故合用之。

二十四,颈椎增生

葛*,男,50岁,河间市行别营乡东大汉村人。

2009年3月10日初诊。

头痛头晕半年,伴颈部强直,乏力,劳作时尤甚。

*光颈椎片报告:

五六颈椎增生。

服颈复康无效,又服活血化瘀等中药收效亦微。

体型偏胖,面黄黯,腹部松软。

舌淡红,脉沉弱。

处方:

黄芪60桂枝10赤芍30川芎15葛根100干姜5大枣20七副水煎服

结果:

二诊头痛头晕顿减,守方十五副,诸证消失。

按:

颈椎增生的中医治疗多用活血化瘀之法,该患者亦用此法,然而无效,究其原因乃不识体质之故。

黄师强调经方不是治病,而是治人。

方证辩证也绝不是单纯的症状收集,应该还包括体质和疾病。

此例病人治疗成功依旧得力于黄师所提倡的未识方证,先辩药人的临证经验。

二十五,冠心病

金**,男,61岁,河间市六街人。

2009年3月15日初诊。

患者冠心病史两年,近来心悸、胸闷加重,并感乏力,服消心痛片,丹参滴丸效果不佳。

余投以黄芪桂枝五物汤加丹参葛根亦未效。

仔细诊察:

病人情绪紧*,坐卧不宁,寐差,腹胀,苔薄腻,脉弦。

处方:

柴胡12黄芩10半夏10党参10大黄3茯苓20龙骨30牡蛎30桂枝10栀子10厚朴10枳壳10生姜3片大枣20七副水煎服

结果:

药后心悸胸闷缓解,睡眠改善。

前方迭进二十一副,病人感觉已无任何不适。

按:

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的*围,传统疗法多用活血化瘀,益气补血,理气化痰等法。

本病例西医给予扩血管治疗无效,余又以补气活血处之,又无效,其根本原因在于忽视了病人的柴胡体质,以致曲折难愈。

黄师临床常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栀子厚朴汤治疗那些柴胡体质出现的胸闷,心悸,失眠,腹胀焦虑等方证的患者。

余据此而予以病人此合方,熟料收到了可喜的效果

二十六,功能性性子宫出血

田**,女,43岁,居住在河间市物价局家属楼。

2009年3月27日初诊。

月经淋漓不止四十余天,*医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西药治疗不效。

月经颜色鲜红有块,伴有口苦、心悸、胸闷、纳呆等症。

舌红,脉弦数。

处方:

黄连6黄芩12白芍30阿胶10生地10鸡子黄两枚冲七副水煎服

二诊,漏血已止,它证减轻。

效不更方再进五副,随访痊愈。

按:

功能性子宫出血为妇科常见病。

读唐荣川《血症论》以五行论之,多从脾脏调理,临床验证效失参半,乃方证不明之故。

黄师临床常用黄连阿胶汤治疗热证的崩漏,他在《经方的魅力》一书中谈到:

下部出血凡精神亢奋者皆可运用此方。

诚为经验之谈

二十七,慢性盆腔炎

史**,女,46岁,河间市米各庄镇何行石村人。

2009年3月5日初诊。

患者小腹隐痛一年余,腹胀,偶有腹泻,白带偏多而稀薄,遇阴冷天或劳累时加重。

*医院妇科诊断为慢性盆腔炎,服西药无效。

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沉细。

处方:

附子10党参20白术30茯苓30泽泻30川芎10赤白芍15当归10干姜10甘草6七副水煎服

二诊,腹痛轻,白带减少,前方再进七副。

随访腹痛白带明显减轻。

按:

当归芍药散为《金匮要略》治疗女人腹痛方。

黄师常用此方治疗那些面黄,贫血,有浮肿的所谓当归芍药散体质的病人所患慢性盆腔炎、痛经、闭经、不孕症等。

该患者又因出现病程缠绵,有阳虚证,故当归芍药散合理中汤加附子治疗之。

二十八,痛经

**,女,21岁,形体强健,河间南留路乡*曹人。

2008年8月10日初诊。

行经腹痛半年,每次月经来后,腹部疼痛难忍,恶心呕吐,经色紫黯有血块,面暗红,腹部充实,舌紫,苔薄白,脉弦紧。

处方:

肉桂10茯苓20赤白芍30牛膝30桃仁15丹皮10五付水煎服

药后疼痛大轻,嘱每次月经来前服上方五副,连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