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21264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docx

《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

于丹《论语》心得之处世之道(文字版)

话外音:

论语之所以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就在于它对于人内心最本性的理解。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呢?

 

现代社会人与人的关系可以说更近了,也可以说更远了,但无论如何人际关系是每一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

孔老夫子说:

过尤不及。

在孔子看来事情做得过头了,和没有做到位是一样的效果。

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该如何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呢?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时,我们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

面对这种自己亲近的人我们又该掌握什么样的原则?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怎样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论语中,其实教给我们很多处世的办法,做人的规矩。

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

《论语》不是扳着面孔的一部书,它教给我们的一些办法,有时候透着一些变通。

它告诉我们一种做事的原则和把握原则里的分寸。

其实我们今天总在说,任何任何事情是该做的不该做的,什么事情是好是坏。

有很多时候,一个事情的判定不简单是好坏之分,只是你什么时间做这件事,或者把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

其实有很多事情应当是有尺度的。

孔夫子不是一个提倡一味丧失原则,一味要以一种仁爱之心去宽宥一切的人。

曾经有他的学生问他,有一个人说:

或曰,以德抱怨何如?

以德抱怨这个词,我们不陌生,我们经常说生活里有这样的人,说你看别人那么对不起他,他还对人那么好。

我们觉得这样的人格应该在孔子这里是得到赞赏的。

没想到呢,孔子反问了他一句:

子曰,何以报德?

孔夫子说一个人他已经用德去抱怨了,那他还留下什么去抱别人的恩德呢?

当别人对他好的时候他又该怎么做呢?

问完了这一句,孔子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叫做:

以直抱怨,以德报德。

说一个人如果有他人有负于你,对不起你了,你可以用你的正直耿介去对待这件事;但是,你要用你的恩德,用你的慈悲去真正回馈那些也给你恩德和慈悲的人。

其实,这个道理我们要是一听觉得好象跟我们理解中的孔子的哲学不一样啊,孔子也是有原则的,孔子不是提倡以德抱怨的。

他给的分寸就是以直抱怨,用你的正直去面对这一切。

 

其实孔夫子在这里给了我们一种人生的效率和人格的尊严。

他当然不提倡以怨抱怨,怨怨相报何时了!

如果永远以一种恶意、以一种仇杀去面队另外的不道德,那么这个世界的循环将是一种恶性的、将是无止无休的,我们付出的不是自己的代价,还有子孙的幸福。

所以,以德抱怨同样不可取。

也就是说,你搭上了太多的恩德,你搭上了太多的慈悲,你用不值得的那种仁厚去面对已经有负于你的事情,这也是一种人生的浪费。

在两者之间,其实还有第三种态度。

就是用你的公正、用你的率直、用你耿介和磊落的人格坦然面对这一切。

既不是德,也不是怨。

其实孔夫子的这种态度可以举一反三,归集到我们生活中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人生有限,生也有崖。

把我们有限的情感、有限的才华留在最应该使用的地方。

在今天,我们都在说避免资源的浪费,避免能源的浪费。

这个地球上被浪费的资源已经太多了。

但是,当我们关注环保的时候,我们其实没有关注一点,就是心灵环境的荒芜和我们自身生命能量的浪费。

应该说今天物质是繁荣了,但是心灵的生态未必随之改变,变得欣欣向荣。

也不意味着今天那种仇恨、那种报复、种种的甚至高科技的犯罪是停止的吗?

有的时候会越演越烈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么样避免心灵资源的浪费呢?

就是我们面对一件事情迅速的做出判断、选择自己最有价值的方式。

 

学生:

老师,如果一个特别仁义的人掉进去井里。

你会跟着跳下去吗?

 

老师:

为什么要跟着跳井呢?

做什么事情都是要用脑子想想的。

 

曾经有学生宰我去问他的老师。

说:

老师呀,仁者,虽告曰,井有仁焉,其从之也。

看,给他老师出的难题。

说问您个问题,如果是一个特别仁义的人,现在有人跑来跟他说,有一个仁者在井里,他掉井里了,你跟着去吗?

这叫井有仁焉。

井里头有一个更贤德的人,你跟着下去吗?

那么,这怎么办呢?

老师问他,子曰:

何为其然也?

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

可欺也,不可罔也。

这话说的好。

孔夫子说,那干吗要这么做呢?

为什么仁者在井里,你也要跟着毫无原则的就跳到井里去?

这是一个君子所为吗?

君子也许不能避免很多的伤害,他可以被人欺骗了,但是他自己的心不能迷惘,也就是说,人不能被自己欺骗了。

不能被自己一时智力上的糊涂、一种冲动之下,做出来人生没有效率的傻事。

这是孔夫子所不耻的。

他并没有拘泥地说,仁者在井里你就一定要跟着下去。

他很不解说,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所以,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孔夫子告诉我们,人的行为一定要有分寸、要有原则、要把握尺度。

这在今天是非常难的一件事。

话外音: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困惑:

父母对孩子关爱的无微不至,为什么孩子会反感?

亲密无间的好朋友为什么会彼此伤害?

费劲心机和领导、同事套近乎,为什么总是好心不得好报?

 

什么样是好呢?

孔夫子老在强调过犹不及这四个字。

这四个字可以说有机的渗透在他举的很多例子中。

比如说,您说你去做工作,面对你的领导。

那我们每一个下属面对领导肯定应该是忠诚的,也应该是有热爱的,大家私交好、工职好,把事情做好,这没错。

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有朋友,大家对朋友都应该是将心比心的,甚至有人说是可以两肋插刀的。

那么,这些个关系里面,不管是对领导还是对朋友,有我们的分寸吗?

孔夫子曾经跟他的学生探讨过,最后由他的学生子游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子游曰: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什么意思,就是过于密集。

他说你跟你的领导的关系要是过于密集的话,离你自己招致羞辱就不远了;你跟你朋友的过从要是过密的话,离你们俩疏远也就不远了。

其实这是什么呢?

《论语》里面无所不在有哲学。

这其实就是哲学关系。

我不知道大家知道不知道有一个哲学寓言,叫“豪猪”的哲学。

说有一群豪猪(就是身上长刺的一种野猪),大家挤在一起过冬,他们老有一个困惑,就是不知道大家在一起以什么样的距离最好?

离得稍微远点,冬天就冷,互相借不着热气,大家就往一起凑,结果一旦凑近了,彼此的刺都扎到对方了。

就又开始往远(离),但是再远的话大家又觉得寒冷,又想借助别人的温暖,就再凑,凑着凑着又受伤了,然后在拉远。

多少次磨合以后,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其实我们今天这个社会,我们看一看,原来的大杂院现在都改成了单元楼。

已经没有了这院里一家包饺子,十家全挨排儿去送,没有这样的事了。

没有大家过年大人一桌,小孩一桌在一起的情形了。

经常是一个单元里边住了三四年,人也认不全,不知道你的邻居是谁。

其实今天的社会随着物质整个的发达,人际之间的障碍越来越多了。

这种(障碍)多了以后会变成怎么样呢?

就变得我们所依赖的几个朋友身上的负担更重。

因为你觉得周围人际普遍冷漠。

所以你的好朋友你就会觉得“他应该对我多好一点!

我对他多好!

我应该跟他要过从再密一点,他们家有什么私事,两口子打架了,为什么不告诉我?

我可以去给他们调停。

”其实我们今天有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有这种想法的人应该听听子游的这句话: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太密集就是疏远的开始,这就是豪猪的刺必然要伤及他人。

子贡曾经问过他老师说什么叫好朋友呀?

老师告诉他说: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

”这就是好朋友,你看到他有不对的事,你好好的去告诉他,把忠告告诉他,“不可则止”,他不听你的那就算了,别再说了。

再说下去属于自取其辱。

所以好朋友也有度,不要什么样的事情大包大揽,说包在我的身上,我给你一个幸福的未来。

没有任何人可以对他人这样许诺。

 

话外音:

《论语》告诫我们无论对朋友还是对领导,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清晰的分寸。

那么,对待自己最亲近的家人,是不是就可以亲密无间了呢?

父母与子女之间,丈夫与妻子之间,也许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吗?

 

我曾经看到心理学上有一种界定,说现代人的交往中有一种叫做非爱行为。

什么叫非爱行为呢?

就是以爱的名义对最亲近的人进行的这种非爱性掠夺。

这种行为往往发生在夫妻之间,恋人之间,母子之间,父女之间,也就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

夫妻和恋人之间经常会有人说你看看,我就为了爱你,我放弃了什么什么。

我就为了这个家,我今天怎么怎么样。

所以,你必须要对我如何如何。

父母对孩子经常说你看看,我自从生了你以后,我工作也不好了,我人也变丑了,我一切都牺牲了就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不好好的念书呢?

所有的这些,其实通通称为非爱行为。

因为他是以一种爱的名义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控制,让他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

我曾经看到有一本写父母的书,一个英国的心理学的一个女博士写的一本书。

他在开头说了非常好的一段话:

他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以聚合为最终的目的。

所有的爱大家都想最后到一起,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爱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

她说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越早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你就越成功。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最亲近人的中间也应该保有。

无论父母对孩子还是多年的夫妻,一旦没有了这种尊重,越过了这个尺度,就会到《论语》中说的到了“数”这个阶段。

一切过于密集,密集得彼此已经不独立了。

这就潜藏着隐患,这就离疏远,甚至离崩溃都不远了。

其实《论语》里面所教给我们的这种仁爱之心是什么呢?

是从一开始就去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尊重每一个人,稍微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这一点非常像禅宗里面所说的一个境界。

禅宗说人间最好的境界是什么?

叫做花未全开月未圆,就是这样七个字。

也就是说花一旦全开马上就要凋谢了。

月一旦全圆马上就要缺损了。

而未全开未全圆就是你内心有所期待。

朋友之道,亲人之道,皆是如此。

稍微留一点分寸,海阔天空。

我们想想这段话多实用!

这告诉我们的不就是在指导我们今天的事吗?

我们要做的不就是言寡尤,行寡悔,能做到这六个字不容易啊!

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小故事,说有一个坏脾气的小男孩,一天到晚在家里发脾气,特别任性。

跟家人经常摔摔打打。

有一天他爸爸就想要给他找一个办法,就把这孩子拉在了他们家后院的篱笆旁边,说:

儿子你这样,你以后每跟家人发一次脾气,你就往篱笆上敲一颗钉子,你看看你发多少脾气。

这孩子想,那怕什么,我就看看吧。

他就嚷嚷一通,梆!

自己敲一颗钉子;嚷嚷一通,梆!

敲一颗钉子。

然后一天下来自己一看,说:

哎呀!

一堆钉子。

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他爸爸说:

你看,你要克制了吧,你这一天说了多少错话,跟大家发了多少火!

那怎么克制呢?

(父亲)说你克制,你就一天争取不发脾气,你要能做到一整天没发一次脾气,那你把你原来敲的钉子可以拔下来一根。

这个孩子本来已经密密麻麻地发脾气钉了那么多钉子,后来一想发一次就钉一根,这得一天不发脾气才能拔一根,多难啊!

就学会了克制。

不断的克制,觉得真难,但是他想把钉子拔光,就克制克制,等到他把篱笆上所有的钉子终于都拔光的时候,他忽然觉得,我已经学会克制了,我可以不发脾气了。

所以他就真正是发自内心非常欣喜的去找他爸爸,他说爸爸你去看看,篱笆上的钉子都拔光了,我现在不发脾气了。

那么他爸爸跟他来到了篱笆旁边。

爸爸又对他说了一句话,他说孩子你看一看,篱笆上的钉子都已经拔光了,但是那些洞永远的留在了这里,其实你每向你的亲人朋友发一次脾气,就是往他的身上打了一个洞,钉子拔了你可以道歉,但是那个洞永远不能消除。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寓言呢?

其实这是一个可以用来解读《论语》的寓言。

什么叫做言寡尤,行寡悔呢?

就是我们在做这件事之前,你想一想钉子敲下去再拔掉,篱笆已经不再平复。

你怎么样能够在此刻的这种隐忍中,去消(除)你以后的伤害。

这就是孔夫子所说的: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人在做当下一件事,哪怕是凭冲动做的一件事,都先想一想再往远会怎么样呢?

所以这就是他跟学生子贡说的,一个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我们还是悄悄的多做一点事,不要把很多空话说在头里吧。

 

话外音:

说话要用脑子,做事要考虑后果,这是为人处世更重要的一点。

但于丹教授认为,要想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处理好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自己本身要懂礼节,中国具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那么,在孔子看来,什么叫做礼节呢?

 

 孔夫子的礼节,往往是不一定要别人看得到的,他就那样做了。

比如说,他路过当官的人面前,穿丧服的人面前,还有盲人面前。

不管这是一个年龄多轻的人,他也一定要站起来。

如果他一定要过,他也一定小步快跑着跑过去,也就是说他面对这些人,都有他的一种尊敬。

也就是说这些人,有些是有官,你需要表示出尊敬;但有些像身上有孝和盲人,这属于什么?

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叫弱势群体。

人家或者是家里有事或者是自己不健全。

面对弱势群体,你要报有对于官员一样的尊敬,你不要在他们身边叨扰太久,不要惊扰了他的那种伤痛,你要悄悄的过去,这就是一种礼仪了。

孔夫子是能这么做的。

所以《论语》上面还记载,说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大伙在一块喝酒,喝酒的时候多高兴,百无禁忌、热热闹闹,人都进进出出,孔夫子偏偏做到:

所有那个扶手杖的人,什么人?

老人!

只有扶手杖的人都出去以后,他自己才出去。

只要还有老人没出去,他就要在后边,他绝不与老人抢行。

这是什么?

其实这是一些最小最小的礼节。

所以我觉得《论语》记载得也挺可爱的。

大家可能会觉得一个圣人,这点事还用记吗?

这还不是应该的,谁都懂的道理,这是夸圣人吗?

为什么还把这点事给记下来呢?

其实所谓圣贤,言谈举止就是这么朴素。

 

学生:

老师,我想成为一个君子,就是一个优秀的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我应该做些什么事呢?

 

老师:

你就好好修炼你自己就行了。

 

学生:

啊,我修炼我自己就能对社会有贡献呀?

怎么可能?

 

老师:

你把自己修炼,自然就可以帮助别人了,有益于社会了。

” 

这就是子路问什么是君子。

当然它有不同学生问君子。

老师不同的时候给不同的答案。

这一次他对子路说,很简单四个字,叫修己以敬,修炼自己怀着这么一种恬静的心,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修己以敬。

子路就听傻了,说就这四个字就当君子了?

然后就追问,曰:

如斯而已乎?

子路特别不屑,就这样就行了啊?

老师又多补充了一点,叫修己以安人。

这话说得好!

修炼自己不是为了自私呀!

是为了可以安顿别人。

也就是说,我自己好了以后,推己及人,我有能量帮别人,这行了吧?

子路觉得还不行,子路又说:

如斯而已乎?

这就够了呀?

这回老师就要正式跟他理论理论。

老师觉得这还不够,你还想干嘛?

所以老师说:

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

也就是说尧舜,在这件事情上还没做好呢?

说你能够修炼自己,调养内心,让你的道德情操可以去安抚天下百姓,去帮助别人,就这件事连尧和舜还发愁呢,病之乎?

还在这件事情上发愁,不知道怎么办呢。

你觉得这还不够吗?

 

话外音:

我们常常会听到,有人抱怨社会不公平。

抱怨处事艰难。

于丹教授认为:

与其怨天尤人,不如躬身自省。

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做到把握分寸,谨言慎行,礼行天下,修身养性,我们会少很多烦恼。

自然就会懂得为人处事之道。

 

回过头来看我们每个人,为什么《论语》中充满了这些温暖的、新鲜的、朴素的身边一样的小故事呢?

他告诉我们的首先不是如何安天下,首先是如何修自身。

也就是说让自己修炼好,是对社会、家国负责的第一前提,而在这个修炼的过程中,不是苦行僧的心态,而是一种乐观、光明、抱有未来希望这样的态度。

这就是子曰: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他说,当我发愤图强的时候,我可以忘了吃饭,那当我自己看到有大欢乐的时候,当我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我会忘记忧伤和忧愁。

那么就在这样一种发愤图强、创造大快乐、大幸福的过程中,我并不知道生命已经垂垂老矣。

其实这就是中国士阶层的一个写照。

所以儒家学派说到底是一种见道者,也就是说他们所培养出来的这些人,是一种担当着文化使命的特殊阶层,这就是范仲淹所说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它有一种社会担当。

但是这个前提又是素朴的,是始自于脚下的。

也就是说,一切从修身养性开始。

怀着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去把握生活中的每一点分寸,让自己成为一个使他人快乐的人,让自己快乐的心成为一种阳光的能源。

去普照世界。

辐射他人,让周边从家人、朋友、乃至于更广阔的社会从自己身上获取一点欣慰的理由,这我想不仅仅是《论语》里面的一种道德理想,他同样适用于二十一世纪,他同样是我们一种人格的大欢乐所在,因为他人的欢乐、世界的欢乐与我们自己休身养性的智慧可以融二为一,这大概就是《论语》可以给我们今人最大的借鉴和经验所得。

 

话外音:

孔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夫子在教育他的弟子时,常以小人和君子之分来明辨是非,那么何谓君子?

何谓小人?

我们如何来分辨君子与小人?

于丹教授又是如何解释《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界限呢?

请看于丹《论语》心得之君子之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