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27582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docx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5篇

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摘要:

中医护理学伴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而源远流长。

在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

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以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什么是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怎样来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对于在中医医院工作的护士来说,是一直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中医护理临床护理特色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浅谈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摘要】护理的基本职责是协助医师对患者进行疾病诊断和全面治疗,包括医师医嘱的准确执行和治疗情况的反馈,以及患者的基础护理。

中医护理的重点在于内科护理,包括中草药的有效应用和针灸推拿的科学操作,以及药膳的开发和养生的训练。

总之,中医护理应当突出中医的特色和优势,以便患者得到及时的康复。

因此,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工作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能够为人们的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中医护理;辩证施护,针灸推拿;临床护理

1引言

当前,我国的悠久中医学,如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和辩证施护,在临床护理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我国的中医护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针灸推拿护理和辩证施护体现了我国传统思想中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点。

这有助于人们治疗疾病,提高我国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方面的国际影响。

2中医护理的概念与内涵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配合中医师对病人进行中医诊治的工作。

中医治病的传统,多以个体行医为主,因此,医和护常是不分家的,没有专职的护士。

比如大夫到病人家里出诊,除了诊病处方,往往还要兼任行针施灸、配药熬药、观察护理等工作,尤其是针刺与行针,更需专业的中医大夫来操作,护士一般是不能代替的,不过灸法则护士可以如法操作,所以中医护理非常重视辨证施护,强调“三分治,七分养”,这就是中医护理的特色。

只有明白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具有“理、法、方、药”和“理、法、方、穴、术”的特点,并因人而异配合不同的中医护理方案,就能实现中医针灸治疗的高效、速效、长效。

同时,在门诊治疗的患者,家属往往在就医后也常遵照医嘱,如法进行护理,从这一角度看,家属有时更多地担任着护士的角色,这也算是中医护理的一个特色。

中医护理的内涵,除了辨证施护,医护合一,中医护理的内涵或者说是特色,还体现在膳食护理、精神护理等方面。

早在秦汉时代,人们就已对膳食护理的重要作用,有了充分的认识。

比如《内经》所说“热病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肾病毋多食咸”,以及《难经》所谓“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等,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膳食护理经验。

张仲景《金匮要略》还进一步明确指出:

“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

3针灸推拿在临床护理工作的独特优点

我国的中医针灸推拿护理是世界医学的一朵奇葩,成为国人所熟知的一种良好有效的中医药学。

针灸推拿护理自成一个医疗护理体系,在几千年的医疗护理实践中表现了独特的优点,这也成为现代整体护理创新发展的动力之一。

针灸推拿在临床护理工作的独特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3.1体现了整体论的哲学思想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通过整体论的哲学思想,按照天人合一的方法,将疾病视为与人体自身系统的统一,并重视与大自然的有机联系,这是现代护理所不具备的优点。

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中医针灸推拿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并考虑到疾病的具体环境,有针对性地对患者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进行考察,据此反映出的患者不同心理状态,而制定相应护理方案,实现身心统一,加快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康复。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强调患者的饮食调理,这是其护理的特色。

医生会积极建议患者的饮食注意事项,控制饮食的内容,包括生冷、辛辣食品的禁忌摄入,注意营养搭配,调节好新陈代谢,避免由于饮食不当造成疾病的加剧。

适当的饮食可以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

3.2蕴含着心理疗法的优点

中医针灸推拿护理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表现出举止文雅、操作到位、轻柔的语言,这些可以使患者减轻病痛,得到护理人员的精神鼓励,增强了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使患者的精神状态得到了提高。

医护人员在实施针灸推拿护理过程中,与患者的情绪低落,身体的疼痛有等同深受的感觉,对患者的病情表示理解,并给予其积极的心理暗示,温暖了患者的心理。

这样患者得到了社会支持和安慰。

护理人员尊重患者患病期间的生活要求,会尽全力去满足。

这样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患者也就愿意配合护理人员进行治疗,患者具备良好精神状态就能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和增强治愈信心。

总之,中医针灸推拿护理中蕴含的心理疗法主要包括情志转移法,情志疏导法,体语疗法等。

在情志转移疗法方面,护理人员通过诱导患者将注意力转移,促使患者将不良的心理情绪得到改变,使心理保持平静,避免抑郁和较大的情绪波动,这样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4辨证施护在临床护理工作的独特优点

4.1辩证施护体现了归纳的方法论

中医护理采取的辨证施护方法体现了归纳的方法论。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按照整体论的思想,通过对患者的望、闻、问、切收集临床资料,这样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护理计划。

因此,中医的辨证施护就是护理人员要为患者确定切合自身的护理方式和内容,包括如何为患者服药和行针,及时了解和观察病情,做好饮食的调理,科学指导患者的康复锻炼计划。

中医的辨证施护理论就是按照中医四诊搜集的患者病情信息以八纲进行辩证分析,以此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以及疾病发病的原因、病理、性质和部位。

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患者的病情详细资料进行归纳分析,以此制定准确的治疗方法。

4.2实施三因的针对性护理

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的要求,护理人员应根据三因(因人、因时、因地)进行有针对性护理。

因此,护理人员就应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按照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心理情绪以及天气、地理等情况,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法,实现三因施护。

例如:

老年人的体质较差,气血亏虚,在临床护理上就应采取补益正气之法,以祛除病邪。

5结论

通过对我国中医护理的针灸推拿和辩证施护的阐述,可以看到中医护理具有极大的优越性,这对现代临床护理工作的发展具有借鉴和完善作用。

采用中医护理可以增强患者治疗信心和提高体质,以及改善疾病的治愈效果。

-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护理特色在临床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护理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行中医护理的所有病患资料,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的患者行中医护理,而对照组的患者行西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康复情况。

结果:

治疗组在护理满意度及患者康复情况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行中医护理的患者护理有效率达到了96%,而行西医护理的患者护理有效率则为86%,两组护理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给予患者中医护理不仅更加的科学、合理,还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特色;临床;应用

中医是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它在其五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养病护人的经验,还形成了自己一套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中医所强调的重要一点便是三分治、七分养,医护不分家,所以,我们认为,中医的基本理论便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

现代医院中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极为相似,所以,现代医院应该充分重视中医护理的重要价值,使其在医院中发挥出其应有的潜力和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08年12月至2011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病患,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由50例患者组成,治疗组的患者行中医护理,而对照组的患者行西医护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和病情等方面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最为常规的西医护理,而给予治疗组的患者中医护理,具体护理方式如下:

(1)护理观察:

医院的医护人员应该先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务做好全面、详细的了解,进而做出较为科学、准确的判断,从而为护理活动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首先,护理人员应该在系统掌握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望、闻、问、切等传统的中医治疗手段来收集病患的病因、病情以及病位等情况,并以此来为辩证施护做好准备。

其次,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无论是寒、暑、湿、燥、火,还是喜、怒、忧、思、悲、惊、恐,都是由于内脏受损、过渡疲劳或饮食不规律等原因所导致的。

护理人员只有在分清楚病位及病因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的对症下药,为患者提供最优质、科学的护理服务。

所以,笔者认为,在整个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作出科学的分析,运用中医理论做出科学的判断,并加强与病人之间的沟通,累积经验,以实现中医特色的临床护理。

(2)饮食护理:

中医非常重视饮食方面的护理,其中,《内经》上面提到了"谷肉果菜、食养尽之,精不足者,补之以味"[1]。

由此可见,饮食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饮食得当,不仅可以达到对身体补气养血、强身健骨的作用,还有助于机体免疫能力的提高,使患者的病情早日痊愈。

但如果饮食不当,不仅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还会导致脾胃运化失常、其他脏腑的损伤以及多种疾病的发生。

对于患有不同疾病的患者而言,适当、科学的饮食能够起到配合治疗的积极作用。

各种疾病都有寒热表里的不同,而食物也存在着辛甘酸苦咸等五味。

在食物的性味与疾病的性质相吻合的情况下,该食物便能够起到预防疾病及辅助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反之亦然。

此外,食物的四性无味各有归经,可以调节脏腑的阴阳变化,所以,患者应该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切忌不可挑食。

(3)情志护理:

情志护理是通过医学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衍生而来的,其主要是指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表情、姿势、行为、态度和气质等来影响并改善病人的情绪,解除其烦恼和忧虑,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和信心,使患者能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治疗,以达到早日康复目的的一种治疗方式[2]。

所以,作为医护人员,应该详细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不断的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对于失去信心的患者,医护人员则可以安排其与性格开朗的患者居住在一起,让其经常交谈,互相鼓励、互相影响。

(4)生活起居护理:

对患者生活起居的护理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患者自身的卫生、衣着以及生活习惯等,其二,病房的布置与管理。

病房内应该保持安静和整洁、光线充足、温度适宜、布局合理,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舒适的修养环境,以利于其病情的康复[3]。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均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比对照组好,P<0.05。

治疗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6%,而对照组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6%,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一所示:

表1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3.讨论

在这个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更新的时代,护理理论与护理手段都在不断的更新与完善之中,中医的护理方式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临床上得到了大力推广与应用。

这种新型的护理方式,不仅增强了医护人员之间的配合,更加使患者得到了具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护理治疗,它在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增强了护理人员的信心、责任心及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限度的保障了护理人员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4]。

临床实验的结果表明,给予患者科学、适当的中医护理,对其病情的好转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论中医护理之特色

[摘要]中国传统的中医学,历史悠久,不仅在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在临床护理方面也具备自身特色,本文从中医的心理护理、辩证施护等方面,对中医护理的特点作了简单论述,对于指导临床护理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医护理;心理护理;辩证施护

我国传统的中医学,具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不仅仅在疾病的辩证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在临床护理方面也具有自身的特色,下面笔者将对中医学理论中有关临床护理的特色做一简单论述。

1中医心理护理

中医的病因学说认为,人的心理或情绪波动过于剧烈、持久,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中医学理论对于人的心理活动异常的变化与疾病之关系,很早就有了相关的论述。

例如《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素问?

举痛论》曰:

“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思则气结。

”人的情感的不同变化,对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不同的影响,但是最终都将导致气血逆乱,脏腑机能失调。

而在临床上,除了对患者采取相应治疗外,也可以通过精神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使患者的心境处于平和状态之中,使人气血调畅,肝气条达,脾胃健运,从而减轻患者的紧张与焦虑的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将心理方面的致病因素减轻或者消除,这样,对于疾病的治疗,能起能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个方面,中医护理就具有自身的特色。

1.1祝由疗法

“祝由”实际上是以言语开导为主的心理疗法。

“祝由”一词出自《素问?

移精变气论》:

“古之治病,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

“祝由”,也就是祝说发病的原因与疾病的由来,从而调节与改善患者的精神情绪,以达到调整患者气机,使精神内守而化解疾病的方法,因此又称为“移精变气法”。

马莳[1]云:

“祝由者,祝其病所由来,以告于神也。

上古毒药未兴,针石未起,惟其移精变气,可祝由而已病也”。

这种方法也可称为移情异性法,但需要注意的是,移情并不是要压抑患者的情感,只是改变其指向性,易性也不是取消其个性,而只是更易、消除其消极的情绪因素[2]。

1.2情志相胜法

这种方法最早见于《黄帝内经》。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曰:

“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

”这段话的意思是,对于某些情志致病的患者,按照五行生克之理论,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适当采取运用一种情志活动,去调控因为另一种情志刺激而引发的疾病,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正如吴昆[3]在《医方考》中所说:

“情志过极,非药可愈,须以情胜,《内经》一言,百代宗之,是无形之药也”。

2辨证施护

在中医基础理论之中,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是其两大基本特点。

辩证论治是将通过中医四诊所取得的病情资料运用八纲进行辩证分析,从而分清疾病的阴、阳、寒、热、表、里、虚、实,以及疾病发病的原因、病理、性质和部位。

临床医生将这些获得的病情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在临床上,医护虽然是不同的工作,但本身属于一个整体,所以护理工作也要根据护理对象的不同情况,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

例如在饮食方面,根据病情性质,制定相应的饮食原则与方法,如病性有寒热之分,依照《黄帝内经》“寒者热之,热者寒之”之说,进行临床护理之时,如果是寒症患者,则须给予温热性质的饮食,忌食生冷寒凉之品,如果是热症患者,则应反之进行。

3三因施护

作为临床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做到“三因制宜”,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而在临床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者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精神状态以及气候、地理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和措施,做到三因施护,也就是因人施护、因时施护和因地施护。

比如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减弱,气血亏虚,所患疾病性质多为虚证或者是正虚邪实之证,因此护理多用补益正气之法,以祛除病邪。

再如冬天天气寒冷,人体腠理致密、毛孔开放不畅,患者服用辛温解表之药后,可以嘱咐患者适当增加衣物,或者喝热粥汤,提高发汗之力,最终使邪从汗解。

4防未病的护理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云: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这段话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思路,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现在已经成为了预防医学的座右铭[4]。

这对于临床护理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护理过程中,可以针对病情,事先采取相应的措施,如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调养精神,劳逸适度,饮食合理等方法,以提高机体抗病能力,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5]。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有其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中医护理的这些特色,将会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存在问题

关键词中医护理临床护理

如今,中医护理和中医学都已经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学科。

中医护理的重点在于内科护理,包括中草药的有效应用和针灸推拿的科学操作,以及药膳的开发和养生的训练。

中医护理在现代医学的整体护理工作中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它能够为人们的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做出积极贡献。

引言

我国的中医护理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在中医药学宝库中不但有精湛的医术,而且还有丰富的护理精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影响生存质量的疾病日趋严重,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养生保健的需求和难以承受的医疗保健费用等问题,已经成为新世纪医学界面临的焦点和难点。

而中医护理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蕴含着解决这些问题的巨大潜力。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我国的中医护理成为现代医学整体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中医护理的独特优点与现代护理方法相得益彰,它积极有效地促进医疗工作的开展。

在具体的临床护理工作当中,医护工作者应当体现中医护理的优势特点,发挥其内在的科学护理方式,不断地创新护理方法,将中医的独特优势挖掘出来,使现代的护理学更加科学化和高效化,为临床护理做出新的贡献。

中医护理的整体观特点

中医学认为,人体自身是一个统一整体,构成人体的脏腑、器官、经络、皮肤等,在功能上是相互协同,互为作用的,在病理上亦是相互影响的。

如心主血脉,主神志,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和肃降,肝主藏血,脾主运化,肾主藏精排泄,各自有各自的生理功能,但又相互为用,相互影响。

如心与肾,心在五行属火,位在上属阳,肾在五行属水,位在下属阴,肾水上升为顺,心火下降为和。

心火下降于肾,肾水济于心,心肾相交,以维持人体阴阳平衡,其他脏腑亦同,反之则为病。

说明五脏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不是孤立的。

人体与大自然也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与自然界变化有着密切关系,这一整体思想贯穿在生理、病理、辨治和护理的各个方面。

如四季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和春生、夏长、秋收和冬藏的变化,人体随之也有相应变化。

《灵枢》记载:

“天暑消厚则腠里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留膀胱,由为溺与气。

”除四季外,朝暮晨昏变化对人体也有影响,《素问》说:

“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气门乃闭,”人体的气血随一日朝暮的变化而变化,在病理上亦同时影响着疾病的转归,《灵枢》记载:

“夫百病多以日慧昼安,夕加夜盛……朝者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来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盛也。

中医护理的辨证施护特点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又一基本特点,中医认为证和症有着不同的概念,“症”即症状,如咳嗽、头痛、腹痛等。

“证”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的概括,如感冒表现的风寒证,风热证等,证与病的概念也不同,病包括了证“病之总者为病,而病总有数证”,如伤寒病拟有六经分证,温病以卫气营血分证,所以中医护理不仅要针对症状病名,同时还要正确辨析证的寒、热、虚、实,才能取得很好的护理效果。

中医护理并不着眼于病的异同,而是着眼于病机,相同病机或证可采用相同护理方法,不同病机或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

证同护亦同,证异护亦异。

中医护理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中医护理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形成了自己突出的优势。

但是,客观地看中医护理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而严重影响到中医护理的发展。

中医护理技术不能充分运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养生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长,中医护理技术具有经济实用、创伤小、无痛苦、见效快、易接受等特点,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医疗费用,也体现了以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创新、发展为一体的护理管理模式,深受百姓喜爱。

中医护理技术所包含的按摩术、刮痧术、针灸术、拔罐术、熏洗术、药熨术等,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但随着公民法制意识增强,临床医学分科细化,临床诊疗规范中严格限定护理人员的治疗行为,应当遵照医嘱进行,医生不开医嘱,护理人员无法进行操作。

目前临床上针灸按摩操作主要由针灸按摩医师实施,护士不进行操作,这更严重影响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

护理文件书写缺乏中医特色:

护理记录缺乏中医术语描述,同一种疾病护理记录只体现因病施护,没有体现出因人施护和因需施护,造成同一种疾病,记录同一个模式。

对于患者的主症、舌苔、脉像不能做出正确判断,甚至书写辩证依据时出现照抄医生病程记录的情况。

整体护理缺乏中医特色:

现代整体护理的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看待。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两者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对人类健康和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要从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的思想。

但在临床实施时往往因证候难辨,导致护理措施单一而流于形式。

讨论

中医护理与中医学一样,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经验。

治疗和护理是密切相关的,治与护相辅相成,只有服药而护理跟不上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如服桂枝汤,给热粥以助汗,如只服药而护理缺如,就不能取得微汗的效果。

中医护理是中医治疗所必须依赖的重要手段,由于历史原因,中医护理掺杂在不同治疗方法中,理论和实践均无专门论述,建国后中医护理及中医护理教育已被列入医疗卫生工作的发展重点,因此,认真总结发掘中医护理的有关理论和经验,对奠定护理学理论基础和指导中医护理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医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特色与优势:

浅谈中医护理特色

【摘要】:

中医是祖国的医学精髓,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更体现了中医护理的重要性。

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在病人康复中尤为重要。

【关键词】:

中医护理、特色

中医护理学伴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而源远流长。

在卫生部护理十二五规划中提出:

要大力发展中医护理,以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什么是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怎样来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对于在中医医院工作的护士来说,是一直关心和不断探讨的问题。

本文从整体观念、辩证施护方面对中医护理特色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以整体观念护理病人

祖国医学以整体观念作为诊断治疗的指导思想,认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脏腑、经络、肌肉、皮毛、气血、津液等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不可分割的。

同时人的生理随天时、地势的不同而变化,人的疾病与气候、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有密切关系。

自然界变化可直接或简接影响人体机能。

所以,中医既强调人体内部的协调完整性,又重视人体和外界环境的统一性。

这种从整体出发,全面考虑问题的思想方法贯穿于对病人的全部护理过程中,称之为整体观念[1]。

中医护理根据这一观念,从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等方面来分析病人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通过辩证,给予患者提供整体、全方位的照顾和护理。

二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另一特色。

按照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