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导学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2878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导学案.docx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导学案.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 乌鸦喝水 导学案.docx

部编本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上册13乌鸦喝水导学案

13 乌鸦喝水导学案

课题

乌鸦喝水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说明

  薄伽丘曾说过:

“人类的智慧就是快乐的源泉。

”《乌鸦喝水》这篇课文就是通过一只乌鸦的小故事告诉我们这个道理。

本学案设计以朗读感悟做重点,通过朗读让学生体会乌鸦在“找水喝”到“喝到水”这一过程中心情的变化,读懂故事阐述的基本道理,拓宽知识视野,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中,在分析指导及朗读课文上,采用多种形式的读,体会乌鸦心情的变化,通过了解故事情节来理解感悟课文的深刻内涵,学习乌鸦善动脑想办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

同时,充分调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培养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实现语文学习的自主化、个性化。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读熟课文;准备装有水的透明瓶子和一些小石子。

(学生)

2.制作多媒体课件;查找有关乌鸦的资料;阅读《伊索寓言》和一些写乌鸦故事的文章。

(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识字激趣,导入新课(用时:

5分钟)

1.板书“乌鸦”,识记生字。

2.引导学生说说知道的有关乌鸦的小故事。

3.教师导入新课、板书课文题目,激发学生质疑。

1.学生交流怎样记住“乌鸦”这两个字,说说“鸦”为什么是鸟字旁。

2.简要说说自己知道的有关乌鸦的故事。

3.学生读题,读准字音。

质疑:

乌鸦为什么要喝水?

他喝到水了吗?

他是怎么喝到水的?

1.比一比,组词。

乌( )鸦( )

鸟( )鸭( )

2.我知道的有关乌鸦的故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用时:

20分钟)

1.教师范读。

2.出示学习小助手,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

(1)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词,想办法记住它们。

(3)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查——同桌互相检查自学情况,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生字新词学习情况:

(1)出示带有拼音的生字组成的词语,指导认读。

(2)去掉拼音指名认读。

(3)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记生字。

4.学习出示“攵”,读准部首名称,找到本课中带有这个部首的字。

你还知道带有这个部首的字吗?

5.检查学生课文朗读情况。

采用指名读、小组读、齐读等方式,指导学生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指导学生思考:

乌鸦为什么喝水?

乌鸦都到哪去找水了?

文中用了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

1.学生注意听准字音和停顿。

2.学生围绕“学习小助手”开展自学:

自由放声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画生字,反复认读和识记生字,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在自学的基础上同桌之间开展相互交流。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自学情况:

(1)在老师的指导下按步骤认读生字,师生相机正音:

处、找、石、只是翘舌音,放、旁是后鼻韵母,不要读成fàn、pán。

(2)根据已有经验交流对字形的识记。

4.读出部首名称:

反文旁。

本课的“放”字就是带有这个部首的字,我还知道故事的“故”和丰收的“收”也是反文旁。

5.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6.读课文第1句话,理解“到处”一词的意思。

 

 

 

 

3.选一选,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石(shí sí)

旁(pán páng)

只(zī zhī)

放(fàng fàn)

乌(wō wū)

见(jiàn jàn)

处(chù cù)

找(zǎo zhǎo)

4.我知道,带有“攵”的字有________、________。

 

5.同桌之间互相配合,一生读一生按五颗星来评价。

(☆☆☆☆☆)

6.我能用“到处”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感悟,指导朗读(用时:

9分钟)

1.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1自然段,画出瓶子的特点,思考:

乌鸦为什么喝不到水?

2.教师引导学生想象此时乌鸦的心情,组织学生交流:

(1)看到瓶子时乌鸦心情怎么样?

(2)发现瓶子的特点后他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3.指导朗读第1自然段。

 

4.组织学生表演读课文第1自然段。

1.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

(1)观察乌鸦图片,找到乌鸦嘴巴特点——又大又直。

(2)用手做乌鸦的嘴,感受乌鸦喝不到瓶子里的水。

(3)师生总结乌鸦喝不到水的原因。

2.学生交流回答,相互补充。

并体会乌鸦由看到瓶子的兴奋,到喝不到水时伤心、焦急的心情变化。

3.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要重读“到处”“有水”;读第2句话时声音可以稍高、语速稍快;第3句话声音要降低,语速稍慢,问话语调上扬)

4.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朗读表演。

7.根据课文填空。

乌鸦看到一个________,瓶子里水________,瓶口又________,乌鸦________水。

 

8.你能说说乌鸦的心情吗?

 

9.请你用你的声音让我感受到乌鸦的心情变化。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

6分钟)

1.课件出示本课“只、出”两个生字,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观察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1.认读生字并组词,比一比谁组得多。

2.动笔书写。

(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老师范写,掌握书写要领,在田字格内临写。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0.扩词。

只( )( )( )

11.在田字格里工整地书写“只”“出”。

 

第二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复习回顾,深入学习(用时:

4分钟)

1.复习课文生字新词。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乌鸦的什么事。

3.导入新课。

1.学生朗读生字词语。

2.交流课文内容。

12.读一读。

到处 找水 乌鸦 一只

口渴 石子 办法 许多

看见 旁边 想出 放进

 

二、研读课文,亲身感受(用时:

25分钟)

1.指导学生找到课文中的写乌鸦找到办法的句子,并读一读。

2.引导学生回答:

乌鸦是怎么想到办法的?

这些小石子有什么特点?

3.组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乌鸦高兴的心情。

4.引导学生读课文第3自然段并回答:

乌鸦看到瓶子旁边的小石子,想出了什么办法?

5.提问:

乌鸦是怎样做的呢?

请同学们扮演乌鸦,来做一做。

一边做一边注意你是怎样放小石子的?

水又是怎样升高的?

理解“渐渐”一词。

1.学生阅读课文,并找到相关的句子。

指名读一读。

乌鸦看见旁边有许多小石子,想出办法来了。

2.同桌互相交流。

(1)乌鸦看到了瓶子旁边的小石子,想出了办法。

(2)这些石子的特点是小而且多。

3.自由练习朗读。

4.快速读课文第3自然段。

(1)说一说乌鸦想到的办法。

(2)指名读这一自然段。

5.学生拿出准备好的装有水的瓶子和小石子,做实验,并注意观察。

 

13.你知道是什么帮助乌鸦想到办法的吗?

从这里你能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乌鸦?

14.你知道乌鸦想出办法后的心情吗?

15.按原文填空。

乌鸦把小石子________地放进________里,瓶子里的水______升高。

乌鸦就喝到水了。

16.我能用“渐渐”说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小组合作,拓宽思路(用时:

5分钟)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有没有比乌鸦更好的办法?

2.引导各小组交流。

3.指名交流。

1.小组内先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再互相交流,确定小组内最好的办法。

2.各小组交流新办法,评选出最佳办法。

17.我想出了比乌鸦更好的办法:

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巩固生字,指导书写(用时:

6分钟)

1.课件先出示本课生字“石、见、多”这五个字,再次认读,并练习组词。

2.指导学生识记字形、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书写注意点,并指导临写。

(重点指导“多”的第一笔撇要稍短一些,第二笔横撇稍长,下面的“夕”要和上面的“夕”要垂直对齐。

“见”里面不要写成“儿”。

3.指导反馈。

1.认读生字,给生字组词,扩充词汇。

 

2.

(1)观察并交流生字在田字格中位置和书写注意点。

(2)观察老师范写并在田字格内临写。

(3)同桌、全班相互交流,指出书写过程的优点和不足,并改正。

18.我会扩词。

多(  )(  )(  )

见(  )(  )(  )

石(  )(  )(  )

19.将这堂课学到的生字在田字格里写一写,比一比谁写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