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6034580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0页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docx

政治经济学山东大学精品课程10

第九章 个人经济行为

   居民个人是微观经济的主体之一,其经济行为与企业经济活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共同形成并决定着微观经济的运行过程。

个人经济行为是指个人消费行为、投资行为和就业行为的总和。

本章将讨论居民个人的消费行为、投资行为和就业行为。

第一节 个人消费行为

   一、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收入是指社会成员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通过不同途径或来源获得的收入总和。

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或收入来源,受社会经济制度及经济体制的制约。

不同个人的收入主要有:

   

(1)劳动收入,包括工资、奖金、承包收入等;

(2)福利性收入,包括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各种补贴、救济金和其他福利性收入;(3)投资收入,包括持有银行存款、债券和以其他形式贷出货币获得的利息收入,以及股票投资的股息、红利和股票价格上涨获得的收入;(4)经营收入,即从事个体经济或私营经济活动获得的收入和利润;(5)租金收入,即向他人出租私有房屋或其他资产获得的收入;(6)其他收入,如保险公司赔款、馈赠、遗产继承等收入。

   以上收入并不是每个居民都全部具有的,就大多数居民来说,个人收入主要由劳动收入、福利性收入和投资收入构成。

   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后,余下的就是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多少,主要由以下因素决定:

   第一,国民收入的总量。

个人从各种不同来源获得的收入都来自国民收入,它们是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实现的,因而国民收入的大小直接影响着个人收入的多少。

国民收入的大小,取决于经济发展的快慢。

经济发展越快,国民收入总量越大,个人收入增长也越快;反之,个人收入增长越慢,甚至可能下降。

   第二,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方式和制度。

国民收入在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分配后,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

个人收入作为国民收入的构成部分,其数量不仅取决于国民收入的总量,而且取决于国民收入各个组成部分的分配比例。

在国民收入已定条件下,如国民收入分配比例向个人倾斜,个人收入就会增加;反之就会减少。

国民收入分配的比例,最终取决于国民收入分配方式和制度。

工资制度、税收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体制因素,都会影响国家财政收入、企业收入和个人收入在全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决定着国民收入中最终分配给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的数量。

   第三,个人向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提供的生产要素的数量。

首先是个人提供的劳动的数量和质量。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个人付出的劳动数量越多,质量越高,其收入水平就越高。

其次是个人拥有的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的数量。

如个人所拥有的资金或其他资产越多,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的收入也越多。

再次是个人对其所有的其他要素的经营利用状况。

如居民可以通过银行活期或定期存款获取利息,也可以通过股票投资取得股息、红利,还可以通过买卖股票取得价格涨跌的价差收入。

在相同条件下,这些收入的水平是不相同的,这也会影响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数量。

   一般说来,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首先要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消费支出,用于购买商品和劳务,以满足现期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剩余的部分则作为储蓄。

因此,个人可支配收入在使用过程中可分解为消费和储蓄两个部分。

   二、个人消费选择

   消费是个人经济行为的最终目标,无论是个人的投资行为还是就业行为,最终都是为了满足自身的消费。

个人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评价、购买和使用商品或劳务时所作出的决策过程和采取的实际行动。

个人消费行为是受其消费动机支配的。

尽管不同个人的每一个消费行为的具体动机千差万别,但都可归结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这一根本动机,而这种需要又包括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

因此,个人消费行为的动机不外乎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

   个人消费行为主要受下列因素的影响:

   第一,个人收入水平。

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数量,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首要因素。

它不但影响个人的消费总量,而且也影响其消费结构。

当个人可支配收入较少、购买力较低时,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量就较少,货币收入主要用于购买生活必需品,以满足最基本的生活需要。

当个人可支配收入较多、购买力较高时,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消费量就增加,消费结构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增加对质量好和价格高的商品和劳务的购买。

从总体上说,个人消费是随其可支配收入的增减而增减的。

   第二,商品自身的价格。

一般说来,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商品的价格升降成反方向变化。

某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

但是,对于不同种类的商品,消费者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用于满足生存需要的生活必需品,消费者的购买量在价格升降时的变化程度,一般要小于用于满足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的非生活必需品的购买量在价格升降时的变化程度。

而且,在价格升降变化时,收入水平较高的居民的购买量的变化程度,小于收入水平较低的居民购买量的变化程度。

   第三,相关商品的价格。

当某种商品的自身价格不变而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时,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发生变化。

对于替代品(指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求,消费者可以用一种消费品代替另一种消费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大米和面粉),如一种商品(大米)的价格不变,而另一种商品(面粉)的价格上涨,消费者就会减少对价格上涨商品(面粉)的购买量而增加对价格不变的商品(大米)的购买量。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它的替代品的价格是同方向变动的。

对于互补品(指两种商品必须互相配合,才能共同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需要,如照相机和胶卷),如一种商品(胶卷)的价格上涨,消费者不仅对该种商品(胶卷)本身的购买量减少,而且还会对与它互补的其他商品(照相机)的购买量减少,反之亦然。

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与它的互补品的价格是反方向变化的。

   第四,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

消费者对未来个人收入和商品价格的预期,是影响其消费行为的重要因素。

如果消费者预期其收入在将来较长时期内会稳定增加,他可能会以消费信贷的形式增加当前的消费支出;反之,则会削减当前的消费支出。

如果消费者预期其希望购买的商品价格会上涨,他可能现在就会购买。

   第五,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对不同商品或商品组合的偏爱和喜好,称为消费者偏好,其变化主要取决于当地的风俗习惯和当时的社会风尚。

在一定的收入水平和价格水平下,消费者最终选择购买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其偏好起着重要或决定性的作用。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降低,他就会减少对这种商品或商品组合的购买量;反之,就会增加其购买量。

   消费者在进行消费选择时,总是以商品的效用作为其选择的基础的。

效用就是商品在消费者心目中的满足欲望或需要的能力。

一种商品是否具有效用及效用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商品本身所具有的满足人们的某种欲望或需要的客观属性,而且取决于消费者对该商品是否有欲望或需要以及对欲望或需要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

同一商品的效用可以因人、因地、因时间的不同而完全不同,消费者根据自己不同的主观感受,认为对自己较为有用、较为迫切的,效用就大,愿意付出的价格就高;反之,效用就小,愿意付出的价格就低。

   效用可以分为总效用(TU)和边际效用(MU)。

总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消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中所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每增加一个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程度的增加量,即总效用的增量。

如果以Qx表示某种商品的数量,MUx表示该商品的边际效用,TUx表示总效用,则边际效用的数学表达式为:

MUx=△TUx/△Qx。

   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趋于递减,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种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总效用虽然也相应增加,但该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有递减的趋势。

边际效用之所以递减,一是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随着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在生理上感受到的满足程度逐步减少,该商品在心理上对消费者的刺激反应也就递减了。

二是商品本身有多种用途。

消费者按这些用途的重要性分等排序,也表现为依次减少的效用量。

他首先把商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上,如果他可以支配更多的该商品,他将用于次要的,然后是更为次要的用途上。

   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是为了获得商品的效用,以满足自己的欲望或需要,而且要追求效用的最大化,使自己的欲望或需要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假定消费者的收入和偏好既定,且消费者的全部收入只用于购买两种商品,商品的价格也是既定的。

在这些假定条件下,消费者使用既定的货币收入购买商品X和Y的数量各为多少,才能使其获得的总效用达到最大化?

   由于消费者的收入既定不变,他买进的X的数量越多,能够买进的Y的数量就越少。

同时,随着X的数量增加,X的边际效用递减;随着Y的数量减少,Y的边际效用递增。

消费者为了使其既定的货币收入所购买的X的效用和Y的效用总和达到极大值,就要调整购买的X和Y的数量,使其购买的X的边际效用与Y的边际效用之比,恰好等于X的价格与Y的价格之比,即:

   X的边际效用(MUx)/Y的边际效用(MUy)=X的价格(Px)/Y的价格(Py),

   这也就是消费者花费的每一元钱所购买的X和Y的边际效用相等,即:

   X的边际效用(MUx)/X的价格(Px)=Y的边际效用(MUy)/Y的价格(Py)=1元钱的边际效用。

   这就是消费者在既定收入下所购买的X和Y的效用总和为极大值的条件,即消费者均衡条件。

所谓消费者均衡,是指一个有理性的消费者其购买行为达到的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消费者花费既定的货币收入所购买的各种数量的商品能使他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也就是获得的总效用达到极大值,从而不再改变所购买的各种商品的数量。

   三、个人消费与储蓄

   储蓄是个人可支配收入中用于现期消费支出后的余额,是居民对其现期消费的节制或延期。

如用Yd表示个人可支配收入,C表示消费,S表示储蓄,则Yd=C+S。

   个人消费支出在其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称为消费倾向,可分为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平均每一单位收入中消费所占的比重,即APC=C/Yd;边际消费倾向是指每一新增收入中新增加的消费所占的比重,即MPC=△C/△Yd。

同样,储蓄在可支配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称为储蓄倾向,也可分为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

平均储蓄倾向是指平均每一单位收入中储蓄所占的比重,即APS=S/Yd;边际储蓄倾向是指每一新增收入中新增加的储蓄所占的比重,即MPS=△S/△Yd。

   从长期看,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也随之增加,但收入的增加所引致的消费增量小于收入增量,因而MPC趋于递减。

由于MPC递减,APC也会随之递减。

同样,储蓄随收入的增加而增加,且MPC递减,因而MPS趋于递增。

由于MPS递增,APS也会随之递增。

由于Yd=C+S、△Yd=△C+△S,因此,APC和APS、MPC和MPS互为补数,即APC+APS=1、MPC+MPS=1。

   居民个人可支配收入,对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可支配收入既定条件下,消费增加则储蓄减少,消费减少则储蓄增加,二者成相反的方向变化。

但是,从长期看,当年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变动在影响居民的消费与储蓄时,还要受到这种收入变动的性质和居民过去可支配收入的积累状况等因素的影响。

   居民当年的个人可支配收入,是由永久性收入和临时性收入构成的。

居民的永久性收入,是指居民当年可支配收入变动后,可以在今后长期保持下去的可支配收入部分;居民的临时性收入,是指居民当年可支配收入中,无法在今后长期保持下去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

在一般情况下,居民永久性可支配收入增加,会按一定比例增加消费和储蓄。

这时,居民的MPC和MPS都会增大。

居民临时性可支配收入增加,可能会将其中的大部分用于储蓄,只将其中的小部分用于消费,则MPC极低而MPS极高;也可能会将其中的大部分用于消费,只将其中的小部分用于储蓄,则MPC极高而MPS极低。

   居民过去可支配收入的积累状况不同,相同的可支配收入会有不同的消费和储蓄安排。

一个在银行存有大量存款的人,他可能会将当年的可支配收入全部或大部分用于消费,不储蓄或只有少量储蓄,其MPC极高而MPS极低。

一个在银行没有任何存款的人,他可能会从当年的可支配收入中挤出大部分用于储蓄,只将小部分用于消费,其MPC极低而MPS极高。

   此外,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构成和居民之间的收入水平差距,也会对居民的消费与储蓄的总体状况产生影响。

当全体居民中收入水平较高者所占的比重较大时,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这时,由于高收入居民的MPC比低收入居民的低,而其MPS比低收入居民的高,从而使全体居民的MPC趋低,MPS趋高;反之,当全体居民中收入水平较低者所占的比重较大时,居民的平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

这时,由于低收入居民的MPC比高收入居民的高,而其MPS比高收入居民的低,从而使全体居民的MPC趋高,MPS趋低。

当全体居民的收入水平一定时,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全体居民的MPC越低,MPS越高;反之,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小,全体居民的MPC越高,MPS越低。

第二节 个人投资行为

   一、个人投资行为的含义

   储蓄不仅具有延期消费的性质,而且还是谋取未来收入的手段。

居民的储蓄不仅是对未用于现期消费的可支配收入部分的保存,而且通过储蓄中介,这部分收入将转变为生产经营者手中的资金。

居民因此而获得的利息等形式的收益,则是生产经营者使用居民提供的资金的代价。

从这个意义上讲,储蓄便是一种投资。

   所谓投资,就是资本的形成,是个人或机构对自已持有的货币资金的一种运用,即购买金融资产或实际资产,以期将来能获得经常性收入或本金的增值。

投资主体包括个人和机构两类:

个人一般指自然人或家庭,机构一般指金融机构、各种基金、企业以及政府机构等法人团体。

投资对象包括金融资产和实际资产两类:

金融资产是以金融形式所代表的资产,如货币、外汇、银行存款、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实际资产是以实物形式所代表的资产,如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各种耐用消费品(如汽车、音响)、住宅等。

投资报酬或收益包括经常收入和资本利得两部分:

经常收入包括经营收入和利润,以及利息、债息、股息、红利等按期配发的收入;资本利得是指投资本金的升值而带来的价差收益。

   投资可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

直接投资是指把货币资金直接投入到实际生产、流通、服务和部分消费(如住宅)领域以期获得收益的活动,如开工厂、办商店、建医院等;间接投资是指把货币资金用于购买金融资产以期获得收益的活动,如银行存款、外汇、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间接投资还包括购买贵金属、古董、宝石、首饰、邮票、各类艺术品等。

   投资按货币资金回收期的不同,还可分为短期投资、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划分是相对的,在金融市场上,长期与短期的区分一般以一年为界限:

一年或一年以内的为短期投资,一年以上的为中长期投资;或将一年或一年以内视为短期投资,二年以上至五年以内视为中期投资,五年以上视为长期投资。

   总之,投资就是资产选择的实际行为,它不仅是指生产领域中的投资,更不仅仅是传统经济理论中的那种固定资产投资,而是指把货币资金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资产的一切行为,其目的是使货币资金保值和增值。

   可以把个人投资行为的含义概括为:

居民个人将其货币资金转换为其他形式的金融资产,以期将来获得与所承担的风险相应的经常性收入或本金的升值,实现货币资金的保值和增值的一切活动。

   任何投资,总是与风险相联系的。

所谓风险,是指投入一定的货币资金在将来一定时期内发生亏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获得的收益大小的概率分布状况。

风险存的必然性,在于资产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又是由经济方面的不确定性和政治、社会、自然变化的不确定性引起的。

一般来说,投资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是直接相关的。

收益越大,所承担的风险也越大;收益越小,所承担的风险也越小。

购买政府债券、在银行存款的风险较小,收益相对较低;购买公司债券和股票的风险较大,收益相对较高。

但在现实中,实际收益与所承担的风险并不完全对称,高风险不一定高收益,低风险也不一定低收益。

这是因为风险与收益各自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投资者可以采用一定方法,如证券分散、期货交易等控制风险,提高收益。

   二、个人资产形式的选择

   与个人投资行为的含义相对应,这里的个人资产是指个人拥有的以金融形式所代表的资产。

因此,可以把个人资产定义为:

个人所拥有的能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并能在将来一定时期内获得某种收入的债权或所有权凭证,主要是银行存款、外汇、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

   个人资产形式的选择,也就是对银行存款、外汇、国库券、公司债券、股票等金融资产的选择。

这种选择又称为个人投资形式的选择。

影响个人资产形式选择的因素,主要是:

   第一,不同金融资产收益率的差别。

不同的金融资产,其收益率是不同的。

活期存款的利率就低于定期存款的利率,短期存款的利率又低于长期存款的利率;债券利率一般高于同期存款利率,股息率一般又高于债券利率等等。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居民总是趋向于选择收益率较高的金融资产作为投资对象。

第二,不同金融资产的风险程度。

在个人资产形式的选择中,收益与风险并存,收益以风险为代价,风险以收益为补偿。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居民一般趋向于选择风险程度较小的金融资产作为投资对象。

   第三,金融资产的期限。

在资产形式的选择中,投入货币资金是现在,获得收益是将来,在时间上有一段期限,对这个期限是短期、中期还是长期的选择,取决于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和偏好。

有的人认为将来不如现在,则会选择短期金融资产作为投资对象;有的人认为将来比现在好,则会选择长期金融资产作为投资对象。

一般说来,大多数人是中间派,既不喜欢太长也不喜太短,认为“三年期是最恰当的”。

一方面它长得足够清除商业周期对金融资产价格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它又短得足以获得来自新产品、新市场的收益。

   第四,金融资产的流动性。

这是指金融资产变现和转变为其他形式的难易程度。

银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就大于定期存款,而债券和股票的流动性则取决于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居民趋向于选择流动性较好的金融资产作为投资对象。

   上述四个因素对个人资产形式选择的影响是有矛盾的:

收益率较高的金融资产,其风险程度往往较大、期限较长、流动性较差;相反,风险程度较小、期限较短、流动性较好的金融资产,其收益率往往较低。

同时,这四个因素对个人资产形式选择的影响程度,又是与居民的投资动机密切相关的。

居民的投资动机,大体上可分为三种:

一是为了获得利息、股息和红利等收益,简称为利息动机;二是为了购买住宅、家俱和其他耐用消费品,以及为婚丧嫁娶等需要大笔开支的未来消费作积累,统称为特殊消费动机;三是为了子女教育、为待业和退休等提供生活保障,一般称为个人负担动机。

如果居民的利息动机较强,其个人投资中收益率较高的金融资产可能会占较大比重;如果居民的特殊消费动机较强,其个人投资中流动性较好的金融资产可能会占较大比重;如果居民的个人负担动机较强,其个人投资中风险程度较小的金融资产可能会占较大比重。

因此,居民在进行个人资产形式的选择时,必须综合考虑收益、风险、期限和流动性这四个因素的影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合理的决策。

   个人资产形式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追求收益、防范风险的活动。

个人资产形式选择的目标,从根本上说,就是在把风险降低到最小程度的条件下,使收益达到最大化。

为实现这一目标,资产分散化就成为个人资产形式选择的重要原则。

所谓资产分散化,是指投资者为了尽可能地避免风险,获得最大限度的有保证的收益而采取的一种资产有效组合方式,即人们常说的“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

   为分散风险和避免风险,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居民在进行资产形式的选择时,绝不可孤注一掷,把所有的货币资金都用来购买某一种资产,而应分散投资多种经营。

一是投资对象分散化,避免过度集中。

各种资产的收益或价格各不相同,在资产形式组合中有的收益或价格下降,而其他的收益或价格可能上升,两相补偿,尽可能减少损失或保证收益。

二是投资方向分散化,风险和收益相匹配。

各种资产的风险程度和收益大小各不相同,在选择资产形式时,高风险高收益和低风险低收益的资产相互搭配,以便“进可攻,退可守”,立于不败之地。

三是投资期限分散化,短、中、长期合理搭配。

短期资产有较强的流动性,长期资产有较高的收益性,中期资产则两者兼顾。

短、中、长期合理搭配形式的资产组合,既能保证充分的流动性,同时又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三、个人资产形式的调节机制

   个人资产的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相互转化或替代的。

受经济周期、利率水平、物价水平和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和调节,个人资产的形式总是不断变化的。

   一是经济周期对个人资产形式的调节。

经济的周期变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对股市的影响非常明显。

在经济衰退和危机时,商品滞销,生产锐减,公司经营状况恶化,盈利减少甚至亏损,投资者纷纷抛售手中的股票和公司债券,转向购买国债和耐用消费品等实物资产,或增加银行存款。

在经济复苏和高涨时,市场需求逐渐旺盛,商品畅销,投资增加,公司经营状况改善,盈利增加,投资者争相购买公司债券和股票,减少银行存款和对国债或耐用消费品等实物资产的购买。

   经济周期对个人资产形式的调节,实际上就是经济增长对个人资产形式的调节。

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时,公司债券和股票价格上涨,个人资产形式由银行存款和国债等形式,转化为公司债券和股票;经济增长速度放慢时,公司债券和股票价格下跌,个人资产形式由公司债券和股票,转化为银行存款和国债等形式。

但是,实践表明,有时情况并非完全如此,而是相反。

因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的资金总量是既定的,当经济增长加快时,实际生产经营领域对资金的需求增大,资金多被吸引从事直接投资,证券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减少,证券价格可能下跌;而当经济增长放慢时,从实际生产经营领域游离出来的闲置资金增加,即直接投资减少,证券(间接)投资增加,证券价格可能止跌回升。

   二是利率水平对个人资产形式的调节。

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对筹资者而言它代表筹资成本的高低,对投资者而言它代表投资收益的大小。

因此,利率变动影响投资收益,从而成为调节个人资产形式的因素。

   首先,利率变动影响公司成本和盈利进而影响股价。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负债经营是公司经营的普遍现象,利率高低代表公司融资成本的高低。

当利率提高时,市场资金供应趋于紧张,筹资成本增加,公司盈利相对减少,从而股价下跌;当利率下降时,市场资金供应增加,筹资成本下降,公司盈利相对增加,从而股价上升。

其次,利率变动影响投资者的心理预期进而影响股价。

利率是由资金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同时又是国家调节和干预经济的重要杠杆。

当国家调高利率时,投资者认为这是国家紧缩经济的利空消息,心理预期趋于悲观,抛售股票致使股价下跌。

反之,当国家调低利率时,投资者则认为这是国家刺激经济的利好消息,心理预期趋于乐观,抢购股票而使股价上涨。

   利率提高,股价下跌,居民便会抛售股票,转而选择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库券;利率下降,股价上涨,居民便会抢购股票,而把银行存款或国债转化为股票。

   三是物价水平对个人资产形式的调节。

在一般情况下,物价上涨时,公司产品价格随之上涨,盈利和股息增加,股价上升,居民便会减少银行存款或对国债的购买,增加对公司债券和股票的购买;物价下跌时,公司产品价格随之下跌,盈利和股息减少,股价下跌,居民便会减少购买或抛售公司债券和股票,增加银行存款或购买国债和耐用消费品等实物资产。

   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证券市场价格会由于物价猛涨而剧烈变动。

在一定程度(温和)的通货膨胀时,公司产品销路旺盛,可通过提高价格而增加盈利,从而使股价上升,居民便会减少银行存款,增加对公司债券和股票的购买。

但是,当通货膨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