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0399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docx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

我国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环境分析

摘要:

本文研究了我国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了国家产业政策对医药经济运行的影响,研判了中药产业目前的竞争态势及未来竞争游戏规则。

关键词:

中药产业;竞争

中图分类号:

F062.9:

R2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1—8409(2003)03-0036-05

一、医药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1.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对医药产业的成长提供强力的支撑

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资料,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每6~7年构成一个经济循环周期1999年第四季度经济增长进入谷底,底部形态明显,这标志着从1993年开始的连续7年的一个完整的循环周期已经完成,从2001年以后,经济运行将进入一个新一轮的稳定增长期。

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我国未来2O年的经济增长的基本走势是:

在“十五”期间,GDP的增长率在7.O%~8.1%之间。

2010~2020年,GDP增长率将降至5.5%~6.6%。

由于宏观经济的持续发展,将对医药产业发展提供强力的支撑,有利于放大医药产业的上游的生产要素供给总量,拉动医药产品的终端市场需求。

此,未来5年内,宏观经济发展对医药产业具有推动和拉动双重效应。

2.医药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势

医药工业是高新技术含量高、集约化程度高的产业,是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之一,也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5类产品之一,医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该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性特征非常突出,由于医药行业始终孕育着巨大的商机而被称之为“永远的朝阳行业”。

从“九五”以来,世界药品市场的年增长率约为5.5%,1998年全球药品销售额约为3029亿美元(以出厂价计),较上年增长约7%。

随着人口的增加、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与生态环境、生活方式相关的卫生问题13益加重。

预计今后5年内,世界药品市场将以年均8%的速度递增,2000年世界药品市场销售额约为3500亿美元。

2002年将可达到4000亿美元,20o5年可达到500亿美元。

根据预测,医药市场发展的取向和趋势大致呈以下特征:

(1)发达国家以及少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人口日趋老龄化,适合老龄人口发病特点的治疗药品需求量增大。

以我国为例,目前人口老龄化比例为6%,且每年以3%的速度递增,老龄人口数量在5年内将由7800万人剧增到8770万人,按人均年消费药品l000元计算,市场容量在780亿元左右。

(2)由于住院医疗费用昂贵,凡是能缩短住院日期,特别是能够变住院治疗为门诊治疗的新药,都具有极好的发展前景。

(3)目前在许多治疗领域尚缺少高效、特效药物,从而为新药研制提供大量的机会,此种机会蕴藏着巨大的商业利润,谁能在此方面取得突破并成功进行市场运作,谁即能够取得核心竞争优势并获得高额利润。

(4)生物技术的发展和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使许多疑难病症得到了有效治疗。

据美国及国际人类基因组织计划总协调人柯林斯院士推断,到2010年将有几种疾病可采用基因治疗的方法,再往后推几年,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可以借助基因药物得到治疗,癌症治疗可以在分子水平上进行。

预计以基因工程为核心的治疗生物药品、诊断生物药品、生物疫苗发展迅速,并将逐步占有世界医药市场的更大份额。

(5)在疗效确切肯定的前提下,开发旨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的新的制剂产品,特别是提高生物利用度和便于服用的控释药品传送系统,将会进一步快速发展。

(6)中药(天然药物)现代化进程加快,市场前景看好,产业吸引力和产业报偿率将急剧提高,日本韩国、中国将成为中药及天然药物领域的三大主要竞争对手,但中国中药产业的技术基础落后,市场份额仅占国际中药市场的3%一5%。

中国大陆境内丰富的药材资源和广阔的市场,将吸引境外产业资本抢滩中国,原来的中药企业若只生产技术含量低的初级产品,将处于艰难维挣的困境,或者被外资企业及国内优势企业并购,只有10%一15%的中药企业能够发展壮大。

(7)普通药品稳步增长,预防性药品及与健康相关的产品将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

此外,全球范围内的企业并购浪潮将持续下去市场集中进一步提高,医药贸易国际一体化进程将进一步加快。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预计我国的医药市场未来5年内仍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在发展趋势和走向上将进一步和国际市场相融合。

2000年全国

医药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750亿元,同比增长18.4%;医药商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l135亿元,同比增长19.4%;医药进出口总额64亿美元,同比增长16.4%。

预计“十五”期间,我国医药市场将保持12%左右的增长速度,到2005年我国药品市场规模将达到3000亿元以上。

二、国家产业政策对医药经济运行的影响分析

1.行业管理体制与相关政策

医药行业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所监管。

国家药品监管局负责对医药市场进行监督管理,包括市场监管、新药审批(包括进口药品审批)、GMP及GSP认证、推行OrC制度、药品安全性评价等。

国家经贸委对医药行业的发展规划、技改投资项目立项、医药企业的运行状况进行宏观指导和管理。

国家计委对药品价格进行监督管理,负责制订甲类制剂药品全国零售价格和乙类制剂产品零售指导价格。

其他产品由企业根据市场状况决定。

近两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治理和规范医药行业运行秩序,主要包括:

(1)药品生产企业限期通过GMP认证,小容量注射液须在20o2年底达到GMP标准,其他剂型在20o3年6月30日前达到GMP标准,否则,取消生产资格;

(2)推行社会医疗保险制度、OrC制度、医药分业管理制度、药品分类管理制度,以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医药市场环境;

(3)加强医药生产流通体制的改革和医疗卫生制度改革,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等用药遴选目录管理制度;’

(4)对医药流通企业实行批零分家,淘汰60%左右的医药商业企业,同时放开零售市场;

(5)对药品实行零售价格管制(国管甲类定价及乙类指导价格),受此影响,各省、市相应制订省(市管药品的价格管制办法;

(6)对广告及市场开发费用的刚性限制.明确规定抗菌素、计生药不能在大众媒体上发布广告,2003年要求75%的处方药禁止作广告,到2005年所有处方药禁作广告。

同时,国家税务总局等部委规定药品市场开发费用支出不得超过销售收入的8%;

(7)对《专利法》进行修订并实施《药品行政保护条例》,建立并完善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8)实施“中药现代化行动计划”等等。

上述政策法规的实施,对医药行业将产生重大的影响,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医药行业将在5年内开展一场“清除浮筹,优胜劣汰”的洗牌运动,预计有5O%以上的弱小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由于医药行业具有投资收益高、产业吸引力大的特点。

从2O世纪8O年代以来,国内纷纷上马小型制药企业,盲目发展,重复建设,1990年全国制药企业2446家,1995年增至4214家,到2000年底膨胀到670o家,其中9O%以上的是小企业,平均资产1000万元,通过GMP认证的企业在5%-7%。

随着新修订的《药品法》及GMP限期达标刚性政策的实施,预计在5年之内,有2000家左右的弱势小型企业将被淘汰,到2010年又将有2000家左右弱势企业丧失生存的资格,最终生存下来的制药工业企业不超过150o家左右。

(2)医药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大幅提高,企业间的并购重组浪潮将不断升级,一批特大型战略集团将成为产业领域的主导力量,经济效益将更趋分化。

从国际上看,世界医药市场主要被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制药企业所垄断,前100家跨国医药企业控制着世界药品市场的8O%,前25家企业控制着5O%的市场。

我国医药企业的并购浪潮也呈不断升级的态势,三九企业集团、华药集团、新华制药集团、哈药集团等特大型企业,在扩展核心业务的基础上,都在进行互补性和相关性并购扩张。

国投医药投资有限公司正在实施一项战略动作,即以并购的方式,吸收1O家以上的医药上市公司的药业资产,整合成巨型医药战略集团。

预计在5-10年之间,我国医药行业的产业集中度将达到80%左右,即2O%大型企业控制80%的市场份额。

传统的弱小型制药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被挤压在一个十分有限的缝隙中。

(3)医院用药继续增长,零售市场快速发展。

医药用药中,进口药品份额下降,合资药、国产常用药份额将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部分未列入报销范围的药品可能出现滞销。

药品价格水平稳中有降,国产药降幅较小,合资药、进口药降幅较大。

(4)中成药,特别是中药保护品种的销售将呈快速增长势头,增长幅度将达到20%-40%。

中药产业由于利润率较高,远高于西药普通制剂,势必吸引行业的潜在进入者介人中药产业领域。

传统中草药在国际市场的销售额超过150亿美元,其中日本、韩国、台湾占有95%左右的份额,中国大陆中药年出口额约6亿美元,仅占3%-4%的市场。

由于中国中医药具有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通过先进制备技术进行深度开发,研制出目前西医尚无良策的疑难病症的治疗药物,可以获得高额商业利润。

因此,今后5年将是中药现代化和中药产业发展的时期。

(5)OTC(q~处方药)市场发展迅速,将远远高于整个医药市场的平均增长速度。

我国OTC市场1993年的销售额为3O亿元,1995年达到63亿元,1997年达到112亿元,2000年达到168亿元的销售规模,7年之内的年均增长率为27.9%。

随着OTC制度的推行及零售市场放开,消费者“大病进医院、小病进药店”行为习惯的逐步形成,预计未来5年0'I'12市场将以4O%左右的速度递增。

(6)城市药品消费与农村药品消费的比例将发生变化。

目前,我国医药市场份额大部分在城市,农村与城市人均使用药品与医疗器械费用之比是1:

9,按照国际通行的统计口径,中等发达国家人均药品消费大约40-50美元,我国人均药品消费接近1O美元,据此计算,农村人均药品消费在14-20元之间。

随着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农民对健康用药需求的提高,预计农村与城市人口人均药品消费比例将变为2:

8,甚至2.5:

7.5,这一需求的增长,将带动农村药品消费量的急剧放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

三、中药产业目前的竞争态势及未来竞争游戏规则的研判

1.中药产业的竞争态势

我国现有制药工业企业6700家,其中中成药企业约1000家,占15%,生产中药的西药厂约1000家,占15%;中药保健品生产企业3000多家,占44.78%。

以上三类以中成药为主营业务及涉足中药产业的制药企业约占全国制药企业的75%。

全国中药行业可生产5000多种中成药,1996年中药行业总产值(按可比价格)为243亿元,到1999年达到385亿元,占当年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1946亿元的20%,1996-1999年中药行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6.6%,1998年中成药类产品商业销售总额达109.45%,1999年达到140亿元,分别占同期全国药品销售总额的24.8%和26.8%。

近年来,中成药的市场份额增长呈明显上升趋势,据SDA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创建的“中国药品零售分析系统”的统计显示,2oo1年2月份药品零售市场各大药品销售总额比例排序,第一位是化学药品,其销售金额占药品零售总额的比例为52.05%,中成药销售额排序第

二,所占比例为35.36%,保健品排序第三,所占比例为l2.58%。

上述统计结果时间跨度虽然只有1个月,但从中也可看出,中成药在零售市场的份额已达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地位。

从中药新品种的开发情况来看,成果显著。

我国从中药与天然药物中开发的单体化合新药达32种之多,如强心灵、葛根总黄酮、延胡素乙索、喜树碱秋水仙碱、青蒿素等。

目前,已有l141种中药新药通过注册,其中一类新药占l1.5%,二类新药占6.5%三类新药占40%,四类新药占40%,五类新药占2%,中药新品种在中药产出值中的贡献水平显著提高。

但是,我国中药产业的经济规模水平、技术装备条件、品种差异化程度还比较低。

以湖北省为例,全省有中成药生产企业近30家,但大型企业只有武汉春天、武汉中联、武汉健民、马应龙药业等5家,约占l6%左右,中、小企业约占84%左右,产值达到800万以上的企业约7家,通过GMP认证的企业不足l0%,大部分企业没有知名品牌和市场价值较高的骨干产品,工艺技术落后,剂型未能摆脱“丸、散、膏丹”以及“大、黑、粗”的陈旧形象,针剂、微胶囊剂、滴丸剂、膜制剂、吸收剂等代表中药现代化方向的新剂型及可治疗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病、有免疫调节功能和抗病毒作用的二类以上新药比重不大。

此种状况表明,在未来的几年内,随着中药行业竞争的加剧,下一轮洗牌浪潮逐步展开,缺乏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注定要被淘汰出局。

湖北如此,全国也是如此

2.中药产业未来竞争的游戏规则的研判通过对中药产业现状的剖析和行业未来的前瞻性分析,可以推断,该行业未来竞争所遵循的游戏规则是如下几条:

(1)在无情洗牌浪潮中成功跨上生存平台是立身之本。

中药行业目前处于由完全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的过渡时期,再过10-15年,将进入寡头垄断阶段,在这个漫长的集约化推进的过程中,势必经历一个大浪淘沙、无情洗牌的产业格局整理过程,业内的企业要经受三重洗礼:

一是在2oo3年底能否通过GMP认证;二是按GMP要求组织生产经营带来的制造成本成倍增长的减利因素,可能挤扁产品的盈利空间,企业能否承受;三是随着产品毛利空间的大幅压缩,直接影响到产品促销策略的有效展开,可能导致整个企业市场份额的不断萎缩直到被挤出市场,或者由于持续的经营亏损而使现金流量不断缩小,陷入瘫痪状态。

凡是经不住三重洗礼的企业,将注定被淘汰出局。

所以,如何成功跨上生存平台,是中药企业3-5年内存亡之道。

(2)由品种经营转向品牌竞争是成长定式。

我国中成药品种有5000多种,其中经过成功商业运作成为知名品牌的不足5%,其余95%的中成药产品停留在常规的品种经营的层次上。

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看,消费者购买的动因将从商品转向品牌,未来社会将进人品牌竞争时代一名牌在左右市场,名牌在分割市场,名牌在引导市场。

大凡经营成功的中药优势企业,如吉林敖东、成都地奥等,都是先集中资源打造一个知名品牌,然后借助其扩散效应、持续效应、放大效应和刺激效应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并带动企业形象向高层次提升。

未来的中药产业的竞争规则是:

名牌越多,市场越广;品牌越优,掌控市场的能力越强,发展空间越大。

品牌竞争是未来中药行业的成长定式。

(3)运用知识产权保护手段是放大经营规模的有效途径。

中药与中医是浑然一体,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博大精深的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的独特优势。

由于历史的原因,原来中药的知识产权并无明确的归属。

我国于l993年开始实施中药品种产权保护制度,先后有847个品种列入中药保护品种目录,其中单品种产值过亿元的产品达到28个,超过2亿元的有9个品种。

可见,申报中药保护品种并进入保护目录,具有放大中药产品经营现金流量的功能和作用预计今后中药企业运用知识产权保护利器,寡占和独享保护品种的资源优势和市场空间,仍将是该行业的一个发展模式和盈利模式。

(4)实施前向·体化经营模式是中药企业竞争致胜的杠杆。

在中药产业的供应链中,分销和服务是关键链环,同样的产品,采取不同的营销模式,其运作效果是迥然不同的,尤其是在当代市场决定一切的背景下,分销和服务对商业循环的贡献率更是超乎寻常

因此,未来的医药企业,尤其是处于白热化竞争状态的中药企业,势必将战略重心向业务流程的下游——营销环节上延伸,医药产品市场的消费者在经过多年的市场教育之后已日渐成熟,由以前的冲动型消费逐渐变得较为理性,简单的广告宣传,若缺乏强有力的营销网络的支持,很难取得理想的收益从而前向一体化的经营模式势必成为中药企业的竞争致胜的杠杆。

(5)中医药现代化是中药企业铸造核心优势的根本途径。

中药复方是中药存在的主要形式,但我国目前在中药复方药物的有效成份、药效、质控及作用机理等方面还缺乏足够的深度,在安全、有效、均匀、稳定等方面还缺乏规范和标准,包括质量标准、GLP(非临床安全性实验规范)、中药药理实验规范,GCP(临床试验管理规范)等。

因此,加强对有关复方药物所用药材的质量、有效组份、制备工艺、质量标准、药效、药理、毒理、给药方式和剂量、剂型等研究,运用分子生物学等多种先进技术手段,开发出高效、优质、安全稳定的“三效”(高效、速效、长效)、“三小(剂量小、毒性小、副作用小)、“三便”(便储存、便携带、便服务)的新型药物,是中药企业铸造核心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6)依托核心能力适度有效并购扩张是做大做强的关键。

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原动力和战略资源,一个高技术企业,尤其是中药现代化制

药企业,要想做强,必须在细分的市场空间中,取得竞争对手难以复制的核心能力,尤其是在研发和营销等方面的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在具备核心竞争能力的基础上,必须从“内涵式成长”模式,适度有效地向“外延式扩张”转移。

所以,未来几年,依托核心竞争能力,适度有效的并购中药企业及终端营销企业,将是中药企业做强做大的关键和捷径。

(7)人力资本和组织文化将成为现代中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对高技术企业增值能力远高于非知识资本。

而组织文化,包括企业的价值观、理念和行为规范,又对企业的发展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可爱清新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