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6071133 上传时间:2023-07-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6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docx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

1.毕业论文(设计)封面

存档日期:

存档编号: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

姓名:

许家阳

系别:

经济学系

专业:

经济学(金融工程)

年级、学号:

2011级118310140

指导老师:

刘玮玮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印制

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学位论文

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人承担本声明的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____________日期:

_________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研究

摘要:

资本管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是风险资本管理,即经济资本管理。

经济资本是基于银行全部风险之上的资本,是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出现的一个新名词,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型的银行经营管理机制。

但是,我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起步时间相对较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备受挑战与压力。

这篇文章首先总结了前人在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方面的研究成果。

并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进行了分析,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

随后结合国外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三方面的问题,随后根据这些问题一一提出解决对策。

最后对我国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与价值管理的操作思路及方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经济资本,风险管理,绩效考核

 

ThecommercialbankeconomiccapitalmanagementstudyofChina

Abstract:

Theriskcapitalmanagementisaneffectivemeasureofcapitalmanagement,thatis,economiccapitalmanagement.Economiccapitalisbasedonalltherisksofbankcapital.Intheareaofoperationandmanagementofcommercialbanksisanewconcept.It´sgraduallydevelopedintoanewtypeofbankingoperationandmanagementsystem.However,EconomiccapitalmanagementincommercialbanksofChinaduetoalatestart,isfacingalotofpressureandchallengeintheincreasingfiercemarketcompetitionenvironment.

First,thearticlesummarizesthepredecessorsresearchresultsinthecommercialbankeconomiccapitalmanagement.Thecommercialbankeconomiccapitalmanagementnotonlyhasanalyzedinthearticle,butalsolaidatheoreticalfoundationforthisarticle.Thencombiningwiththeforeigncommercialbankeconomiccapitalmanagementexperience,analyzedtheeconomiccapitalmanagementthreeaspectsoftheproblems.Thenaccordingtotheseproblems,thearticlegivessomemeasurestocounterit.Finally,theeconomiccapitalandvaluemanagementoperationideasandsolutionsarediscussedinthearticle.

KeyWords:

economiccapital;riskmanagement;performanceappraisal

 

3.5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12

一、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对于将货币当作经营对象的银行来说,高风险性是银行最重要的特征。

资本意味着商业银行所能够承担的防范风险的能力,若银行在经营管理中遇到风险,资本则发挥着缓冲器角色。

最近几年来,国内针对商业银行资本管理机制的研究越来越多,各个银行也越来越重视经济资本管理,并且在内部管理中广泛运用。

《巴塞尔协议Ⅲ》的出台进一步补充与完善了经济资本的概念,同时也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经济资本管理提供了新依据。

为了应对新《巴塞尔协议Ⅲ》中关于资本的最低要求,同时在竞争过程里占据有利地位,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在积极引进经济资本管理方法和概念的同时不断探索运用新的途径以适应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的模式和现状。

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在金融危机后都开始重新重视资本约束的问题,强调做到微观与宏观并行。

2010年以后,我国的金融管理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资本管理措施,随着监管措施越来越严格,筹措外源性资本也变得越来越困难,资本将成为将来银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最突出的困难之一。

针对于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业经营管理的现实情况,特别是各方面相对落后的状况下,积极引入经济资本管理的概念,可能会遇到很大困难。

但不管是站在宏观的层面,还是站在金融监管的角度,都推动着商业银行主动转变理念,主动引入经济资本管理的方法。

中国的商业银行,首先应当从最简单的方式开始,为进行全面经济资本管理奠定坚实基础。

所以,在对经济资本进行研究的同时,为中国商业银行引入经济资本管理的可行性和目前阶段的操作作出判断与分析,拥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1.2研究现状

1.2.1经济资本管理理论的沿革

丁望阳,刘学文(2005)认为应加强经济资本成本管理的意识,并建立起经济资本管理的数理模型。

廖小彪等(2005)的研究结合在银行工作中所遇到的情况,对在资本约束条件下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的意义、难点和对策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为我国银行业进行经济资本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雷鸣、辛江海(2009)经过对银行实际案例进行探讨,认为EVA经济资本配置的管理在我国银行业业的实际应用还处在基础阶段,在认识上、执行上与理解上还有不足,提出了提高价值回报的建议与举措。

1张国俊(2008)在《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进展与效应》中系统的解释了通过实施经济资本管理在金融风险控制与区域协调发展、业务规模增长以及经营绩效考核所带来的积极效应。

彭建刚(2011)强调商业银行以经济资本来防御自己的非预期损失。

经济资本本质上说是一个虚拟资本。

商业银行通过计算得出自己的经济资本以后并没有要必须准备相应的资本来防范风险,只是可以经过对经济资本的计量从而对自己现在面临的风险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2刘建业(2013)分析世界先进银行的管理经验,从我国商业银行的现状出发,认为经济资本是银行为了进行内部管理所必须拥有的资本,用于补偿银行抵御潜在的风险或损失。

3

1.2.2经济资本配置管理研究

目前,有很多学术研究者都以经济资本的管理与配置为出发点,对其进行了研究。

武剑(2008)认为对银行业来说,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最重要的工具是经济资本。

资源的配置是经济资本强大的管理功能的集中体现。

廖继全(2008)从强化风险管理与资本约束的角度阐述了商业银行展开经济资本管理的可行性。

可以对内部不同业务环节与单元在经营过程中所能够承担风险的能力进行量化,从而使银行经营管理更为科学。

王浜胜(2008)从理论的角度探讨商业银行的最优资本的构成,从理论的角度对资本监管和信贷扩张以及经济增长影响的体制进行详细的梳理,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资本约束和信贷扩张关系做了研究。

吴俊(2010)围绕资本充足条件下银行的风险行为这个重点,对我国商业银行资本,风险与效率做了深刻研究,从而为中国金融监管作了新的理论支撑。

邓鑫,苗雨峰(2011)用哲学的方法分析了监管资本不是万能的。

彭建刚(2011)将经济资本在商业银行的应用作了系统的介绍,经济资本的配置就包含在其中。

并且提出了对经济资本回报率方法和缺点分析,经济资本回报率的确定和改正方法以及以经济资本回报率为基础的模型的建立。

2

1.3本文写作框架

这篇文章主要针对中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管理作了研究。

旨在论述中国商业银行业如何加强经济资本管理。

这篇文章在结构上一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

绪论。

对研究背景与意义及国内国外的研究状况作了简单描述。

第二章:

以我国银行业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监管资本与账面资本以及经济资本三者之间差异与联系,并对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理论与框架作了介绍。

第三章:

对中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作了简单介绍。

第四章:

国内商业银行业经济资本管理的状况研究,详细介绍了我国商业银行在经济资本管理过程中的面临的问题。

第五章:

针对如何加强我国商业银行业经济资本管理水平,从管理理念、考核体系、内部模型开发、经济资本运用范围几个方面对国内银行业提出了建议。

二、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理论分析

2.1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的内涵

经济资本与监管资本是相对应的新出现的概念。

经济资本又可以称之为风险资本,是在银行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所实际承担的风险水平的一个真实的反映,是商业银行经过本身的风险计算量化与风险管理能力认为的所应该拥有的资本,抵御非预期损失是它存在的原因。

站在银行的层面说,经济资本是用来承担银行的非预期损失与保证银行能够进行经营管理必须拥有的资本。

虚拟性是经济资本的一个本质的特征,它被认为是商业银行所需要的或者是所应该有的资本,与银行的实际资本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很大的区别。

2.1.1经济资本与其他资本的比较

银行资本是指股东投入到银行里的各种资产价值,通常从三个角度理解资本:

账面资本与监管资本以及经济资本。

这三种资本之间既有相当的区别,又在一定程度上相互联系着。

账面资本通常为一个会计学概念,按照现行会计准则的标准,它所体现出的是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部分,包括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资本公积、盈余公积。

其所反映出来的即银行所实际持有的资本的水平,从静态上解释了银行的资本水准。

监管资本则可以认为是一个法律概念,它是一国金融监管机构所制定的银行一定要拥有的资本。

金融监管当局有权力根据现实情况对监管资本进行扩张或者收缩,使其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

监管资本强调的是银行抵御风险并保持其持续经营的能力,所以正因为如此,就必须制定严格的标准来衡量监管资本的合理性。

新巴塞尔协议中明确要求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少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最低标准是4%。

巴塞尔协议的这一规定,已经成为金融监管部门保障金融市场稳健有效运营,防止银行不顾风险而进行盲目扩张的一个重要手段。

从数量方面对这三种风险进行研究可以得出:

账面资本大于经济资本大于监管资本。

分析原因可以得出:

第一,账面资本应当超过经济资本,由于经济资本所反映出来的是银行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实际面对的一个风险。

但由于其是虚拟的资本,所以最终用来承担并消化风险的是账面资本,如果经济资本高于账面资本那么银行在遇到真实风险时就很容易发生破产。

第二,经济资本超过监管资本,监管资本是金融监管部门所规定的最低标准,并且在新巴塞尔协议中,鼓励银行经济资本高于监管资本。

但是目前国内不管金融界还是理论界都对存在着争议,理论上来说三者相等是最佳的状态,但现实中这种情况的实现似乎不太可能。

第三,监管资本是低于前两者的,因为监管资本是金融监管机构所要求的最低标准,如果突破这一最低标准,那么金融机构就会受到监管机构的惩罚,如限制规模、削减业务范围等。

2.2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理论

2.2.1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商业银行在进行经济资本管理的过程中是把经济资本作为一个参考值。

在明确经济资本计量方式与范围基础之上。

用经济资本来约束风险资产,防止盲目扩大。

把经济资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以保证能够获得一定收益,使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规模的发展、效益以及应对风险的水平三者能够相互适应。

4总体来讲,经济资本的计量、以经济资本为基础的资本配置与绩效的考核是经济资本管理的重点。

对经济资本进行计量,讲的是采用不同的技术模型准确计算出在确定的置信区间与给定的风险期限内覆盖银行面临的风险所要求的经济资本的数量。

从另一个方面讲,经济资本计量与对风险进行计量是一样的。

银行在日常经营上,所遇到的风险可以总结为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市场的风险。

5同时以上三种风险也是《巴塞尔协议Ⅲ》主要论述的风险。

所以,对经济资本的计量即是对此三类风险进行量化,且以这个为基石,算出得到的操作风险经济资本市场、风险经济资本与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剔除因为风险相关性或者风险分散化所减少的部分后加总得出的银行经济资本的总量。

对银行经济资本进行计量要从宏观角度出发,从而判断银行如果遭遇风险时是否有充足的资本来对损失进行抵消。

并且,也应该自下而上的在各下属分行或业务单元进行,指导风险业务的合理进行,并将此做为经济资本分配和绩效考核的重要理由。

但在这里应该指明来的有,经济资本的实际配置并不与现实投入的资本相同。

因为经济资本量所体现出来的是风险量,所以在银行不同部门和业务中进行资本配置实际就是风险限额再分配。

风险限额是一项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将经济资本的最小化占用作为计量参数,经过运筹学模型来计算每个风险敞口的最高水平。

银行可以根据计算出的上限,为不同的区域、行业或者产品设置风险限制额度,并对风险限额的实行状况进行监督和测量。

只要敞口规模靠近或者超过限制额度,银行风险管理部门就应当马上采取适当的举措来解决风险。

对于经济资本进行评价,即指建立以经过风险调整后的资本回报率与经济增加值为中心的指标体系,对每个下属机构、不同的部门进行进行绩效的考核与评估,这个是在银行的绩效考核范围之内的。

以经济资本的配置为起点,经过调整后的资本收益率这些指标对商业银行的下属分行、银行的产品和业务线的评估,不仅对银行的盈利能力进行了考核,又充分的考虑到隐藏在该盈利能力背后的风险,从科学的角度对这是否真的使银行总体价值得到增长进行评价。

经济资本管理还给银行其他产品的市场营销给出标准。

银行的领导们决定不同业务与产品的去和留不在单纯依靠所表现出来的会计利润,取而代之的是充分的考虑风险和资本的成本。

如此,银行就会留下和大力发展具有较大资本回报的业务或者产品,而其他的产品就会减少或退出。

站在绩效考核的角度,通过经济资本这个统一的尺度将不同风险与不同交易进行对比。

进而判断银行每个业务部门、每笔交易风险调整后的盈利水平,反映出经济资本对银行总体价值创造的贡献率,为商业银行制定总体的发展目标奠定一个坚固基础。

2.2.2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基本框架

经济资本管理是一种相对复杂并且相当严密的机制。

运用经济资本的计量、分配与评价的方法,对银行的各层次经营与管理进行有效风险控制和资本制约,最终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文章认为经济资本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可以从下面五个角度进行阐述:

第一,对银行所属经济资本从上而下的进行计量,经过对银行经济资本与账面资本的对比来衡量银行所能承受风险的能力。

银行本身的风险偏好程度和发展战略以及以及外部市场的一些客观要求决定了银行的经济资本总量。

第二,经过银行本身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数据,并借鉴国外或者同行业的一些风险计量的经验,以银行自身所制定的发展战略为基础,由上而下的对经济资本进行计量。

对银行各分支机构或产品风险进行计量,在对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量化的基础上得出所需要的经济资本量。

这种方法是对从上到下的经济资本计量方式的比较和完善。

第三,依据计量后所得出经济资本管理指标考核体系的结果,对在上一阶段进行的经济资本管理的效果作出评估。

并结合商业银行自身实际情况以及所制定的发展策略和目标,对下一阶段经济资本管理中的计量、考核与配置过程进行完善,以此促进各下属机构树立追求真实利润的目标和资本约束以及资本回报理念,进而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三、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现状

3.1中国建设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中国建设银行是中国最早推行经济资本管理的国有银行。

建设银行在2002年就对经济资本的配置方法进行初步改革。

2007年-2009年之间,建行总部根据制定的最新经济资本管理方案,从分配方式、管理流程、计量对象和职责等四个方面对经济资本的计量作了更加详细的规定。

2011年开始,中国建设银行大力推进风险管理机制改革,建立了集中并且垂直的风险管理体系,从总行、分行、子公司三个点出发,加强风险资本的管理。

建设银行还不断优化内部员工结构,对国际领先的岗位、绩效管理体系进行不断的探索,努力的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以此提高人力资源成本的价值贡献率。

同时,建行还着手建立新的IT系统,为更好的进行内部评级高级法、建立内部评级模型提供系统全面的数据支持。

2012年-2014年,建行实施全面的资本管理方针,覆盖了监管资本、经济资本和账面资本三个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加强经济资本的管理,以求加强银行抵御非预期损失的能力。

6

3.2中国工商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2006年,工行在全行范围内推行经济资本改革方法,初步形成了经济资本管理的一个基本骨架。

经过几年的发展与完善,2012年,中国工商银行开始强化资本约束体系,积极采用经济资本管理机制。

从而加强对风险资产的总量与结构的调整,将效率低下特别是无效的产品剔除,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配置水平和资本充足率的提高。

工商银行的经济资本计量涵盖经济增加值、经济资本回报率与经济资本占用这三个方面,经过对经济资本的管理,工商银行的资本配置水平与资本的回报有了很大的提高。

自2012年至今,工商银行在不断对经济资本的管理体系进行完善的同时强化资本约束体系,防止因盲目的追求扩张效应而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同时工商银行积极采用经济资本管理工具,优化资产的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使用效率的提高。

3.3中国农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农行在2005年年初制定并下发《中国农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暂行办法》,力图以此加大业务调整力度。

2008年,农业银行以自身经营中保存的原始数据为基础,对经济资本的计量模型进行了改进。

强化了经济资本的总量制约以及结构引导,初步建立起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账面资本三者之间的制约平衡体系,并开始建立农行本身的经济资本检测、分析和应用的平台。

2009年,农业银行依旧以资本为计量、计划、配置的对象,逐步完善经济资本和监管资本、账面资本三者之间的协调运作。

并且制定《中国农业银行2010-2012资本规划》,为今后更好的加强资本管理,特别是经济资本的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011与2012这两年之间,农业银行制定经济资本配置政策,建立起以价值为导向的经济资本配置体系。

在加强资本管理的同时,采用经济资本计量的高级方法并研发经济资本配置优化平台,试图进一步加强经济资本精细化管理水平。

2014年,农业银行开始不断优化表内表外的资产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资本的配置。

在完善分支机构经济资本管理的基础之上建立起业务条线经济资本管控机制,加强资本约束,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资本回报率水平。

3.4中国银行经济资本管理

中国银行于2004年引入经济资本概念。

在2005年制定《中国银行资本配置管理办法》,使经济资本的指标考核从指导性转变为指令性,成为了考核绩效指标的重要部分。

从2006年开始,经济资本占用在中行范围内已经作为指令性计划开始管理。

2009年,中行开始优化资产结构,对经济资本进行合理配置,以确保中行的持续发展能力。

并制定了2010-2012年度中行资本管理目标,确保中行能够加快经济资本管理的步伐。

2013年开始,中行遵循行内资本管理的要求,保持着较高的资本质量与充足的资本水平,在满足金融监管机构监管要求的同时,不优化资产规模与结构,更加合理的对经济资本进行配置。

由以上我国主要的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为例。

可以看出,我国的商业银行都在朝着加强经济资本管理的方向迈进,并且也取得了一些成效。

但是由于我国银行治理结构、经营理念以及发展历史等多种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离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差距。

3.5股份制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现状

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部分银行也开始明白改变经营管理手段的必要性,并尝试建立完善的经济资本管理概念。

如中信银行自2006年就建立并且分步骤实施了资本管理机制。

引入经济利润与风险回报率指标,实行资本的有偿使用机制,对分支机构进行绩效考核,试图走出传统的经营模式。

光大银行于2005年着力推进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已经建立了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架构。

并且在同年制定《光大银行2006-2010发展战略规划》将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作为战略的支持体系之一。

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以求建立起长效的资本风险管理机制。

下面将以招商银行为例,从一个侧面来反映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的进程:

2005年,招行就开始在全行范围内尝试对资本进行有偿的使用。

在2008年,招商银行依据《巴塞尔协议3》的要求采用内部评级法计量和监测信用风险经济资本占用的情况,使风险计量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2012年以前,招商银行的资本管理的重点还着眼于资本充足率的管理。

从2012年开始,招商银行着手完善资本计量,并开始优化对经济资本的配置。

2013年,招行银行建立以经济资本计量为中心的银行资本管理机制,不断对政策流程与管理应用体系进行改进。

不断加强资本的约束性作用和资本激励体系,从而使得资本配置效率得到提高,实现银行的价值最大化目标。

2014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招商银行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这也对招商银行的数据系统提出了新的考验。

四.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管理存在的问题

从我国商业银行目前现实情况中可以看出,对于目前的中国银行业来说,经济资本管理体系与国外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总的来说,还存在着以下不足:

4.1经济资本管理落实不到位

我国商业银行曾长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尽管经济资本管理理念的树立已促使银行基本抛弃了粗放式的发展模式。

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严重损害银行价值的现象,对资源进行配置的时候依然存在着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

对于存在着的风险和发展问题,管理者能够清楚的意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程度才是经济资本管理的前提。

但是中国的商业银行在传统经营方式的惯性作用下,往往不愿意放弃存在着高风险的市场机会,甚至会为了追求高收益而牺牲资产的质量。

在业务规模迅速大规模扩张的同时积累大量的风险,经济资本管理思想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位。

另外,有些银行将经济资本管理理解为就是限制业务规模的扩张,这是不合理的,部分分支机构对经济资本管理政策还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差。

资本约束的理念还未从根本上深入人们的内心。

4.2经济资本的考核机制不完善

4.2.1内部资金的有偿使用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目前,中国商业银行业EVA和RAROC指标多应用于对银行整体及分支机构的绩效评价,还没有实现对所有业务产品、部门和内部员工的核算,以经济资本管理为中心的全面绩效考核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

这主要是由于产品的管理费用分摊与内部资金转移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一项业务的能够完成是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